作文题选编及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题选编及写作指导
• • • •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苏轼) •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 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 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 字。
• •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 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不顾国际谴 责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 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 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 与尊重。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 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 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 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如 “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 人发出疑问:“这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 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 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 钟长鸣。
• 试题分析: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 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 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 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通读材料可以有以下立意参 考:(1)追求物质财富,但心灵不为物质所累;(2) 眼中有诗意的人,才是金钱的真正主人;(3)美好愿 望和轻盈的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4)充满诗意的 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5)有精神追求的心灵才是饱 满的灵魂。 •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 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 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 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 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 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 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 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
•
• • •
•
我们还要对生命敬畏,如此,生命才更有价值,更 有意义。印度特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那些受苦难的人 们。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同他们交谈,给他们食物, 让他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关怀。特蕾莎修女死后,印度 给她举行了国葬。特蕾莎修女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无数 贫苦人民,人们纷纷跪下,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相反的,不敬畏生命,人生之花就会枯萎。马加爵 只因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挥刀杀人,在断送同学年轻生 命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韶华。 生命可贵,怎能不怀有敬畏之心?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 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 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 的道德法则。”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岁月无痕, 心存敬畏,自当青史留名。心存敬畏,让人生走向辉煌!
• 【答案】人生的价值 • 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 幸福。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 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以富为乐,以富为贵,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 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 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 人生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 的内涵。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满足个 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既带有个人特征, 又带有社会特征。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 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或者拥有财富的多少,而更主要地 体现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努力地 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由此而来,人生的幸福既 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 之言。” •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 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 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 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需要或值得敬畏,人生无所畏, 实在很危险。
• 试题分析:如果同意作者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1)敬畏生命,关爱生命;(2)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资源,避 免人为造成的灾害;(3)敬畏对手,尊重对手,才能让我们 在竞争中获得提升;(4)敬畏父母、敬畏师长,以此作为一 种约束;(5)人要有所畏,常怀敬畏之心;(6)因有知而 有畏,不敢跨越雷池;(7)敬畏是成功的法则(尊重、谦虚、 谦卑……);(8)有所畏,才会不断追求和探索。 • 如果不同意作者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1)人 生无所畏,要充满自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2)人生 无所畏,才能无所顾忌地冲破教条,敢于挑战权威,大胆 探索;(3)人生无所畏,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 梦想;(4)人生要无所畏惧(如艰险、困难、挑战…), 才会获得成功(5)因无知而无畏,常常酿成大祸,损人害 己(反面);(6)人生无畏,更能成就功业;(7)人生 无所畏,社会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
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还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鼓励 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 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 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 宁曾经这样评价“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 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 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 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之外,还应当在生活上免除人才 的后顾之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要关心和改善人才 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 就业、子女 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同样是服务于人才工 作。上世纪初的美国科技创新实力远远落后于欧洲,然 而正是因为其采用了 正确的人才战略,得以一举跃升 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如今我国的发展正处在转型 关键时期,唯有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掘人才,才能进 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是美国得以吸引这些人才的 重要原因。而尊重人才,不单单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体 系, 涵盖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方方面面。正如前最高领 导人所言,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 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服务人才工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到人尽其才,能 够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 才的最好方式,即“用事业聚才育才”。而要发挥才能, 取得成就,就必须拥有一个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和平台, 即“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如果德 国的大学能够不囿于传统的学术资历,给诺依曼一个更 大的空间,那么也不会失去这样一个杰出的人才。
• 【答案】心怀敬畏 •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 听自然心声。 • 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 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 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 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 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意志而被无情砍伐。 • 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 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 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 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 该如何敬畏自然。 自然需要敬畏,对历史亦 然。
• 参考立意:(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2)以 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4) 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5)以④⑤为基 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6)以六句中任两 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 才等。 • 点睛: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 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 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 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 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 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 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 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 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 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 酌情扣分。
• 【答案】 尊重人才不仅仅是一句话 • 我们不妨先讲一个关于人才的故事:1929 年,年仅 26 岁的 冯•诺依曼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封客座教授聘书,并承诺如 果他愿意留在美国定居,将增加薪金并一年以后聘为正式教授这 意味着更加优厚的研究条件和待遇。此时的他,不过是汉堡大学 的一个兼职讲师,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恰恰相反, 此时的他在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但当时德国大学的学术体系更 在乎资历和行政官员的评价,毫无疑问,博士毕业仅仅三年的诺 依曼很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诺依曼欣然接受邀请,远赴美 国,并与爱因斯坦一同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的首批教授。 在其后来的学术生涯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二进制”和“程序内 存”思想,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 诺依曼的故事,是美国人才战略的一个经典案例。 而与他 几乎同时,有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因国籍、种族、 血统、出生地、 资历等原因,离开欧洲奔赴美国,这其中不乏爱因斯坦、“中子 物理学之父”费米、“火箭之父”冯•卡门、“氢弹之父”爱德 华•泰勒等顶级科学家,这对于奠定美国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无 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诺依曼等一大批科学家的经历,非 常值得我们思考。
•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宁夏银川一 中2018届月考) •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 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教授本 杰明· 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说,我会留一块作为晚餐。本杰明批注道:你很节 俭。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本杰明笑一笑,批道:你 真可爱。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道:“假 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 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 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 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沃伦· 巴菲特,当年刚刚20岁。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 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 还可以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1)人应该有所敬而无 所畏;(2)对自然规律应该敬畏,对探索遇到的困难 应该无所畏惧;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 (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 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 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 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 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 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本题“所谓畏就是敬”。
• • • •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志。(苏轼) •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 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 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 字。
• •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 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不顾国际谴 责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 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 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 与尊重。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 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 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 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如 “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 人发出疑问:“这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 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 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 钟长鸣。
• 试题分析: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 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 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 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通读材料可以有以下立意参 考:(1)追求物质财富,但心灵不为物质所累;(2) 眼中有诗意的人,才是金钱的真正主人;(3)美好愿 望和轻盈的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4)充满诗意的 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5)有精神追求的心灵才是饱 满的灵魂。 •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 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 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 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 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 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 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 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
•
• • •
•
我们还要对生命敬畏,如此,生命才更有价值,更 有意义。印度特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那些受苦难的人 们。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同他们交谈,给他们食物, 让他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关怀。特蕾莎修女死后,印度 给她举行了国葬。特蕾莎修女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无数 贫苦人民,人们纷纷跪下,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相反的,不敬畏生命,人生之花就会枯萎。马加爵 只因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挥刀杀人,在断送同学年轻生 命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韶华。 生命可贵,怎能不怀有敬畏之心?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 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 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 的道德法则。”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岁月无痕, 心存敬畏,自当青史留名。心存敬畏,让人生走向辉煌!
• 【答案】人生的价值 • 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 幸福。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 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以富为乐,以富为贵,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 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 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 人生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 的内涵。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满足个 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既带有个人特征, 又带有社会特征。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 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或者拥有财富的多少,而更主要地 体现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努力地 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由此而来,人生的幸福既 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 之言。” •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 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 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 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需要或值得敬畏,人生无所畏, 实在很危险。
• 试题分析:如果同意作者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1)敬畏生命,关爱生命;(2)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资源,避 免人为造成的灾害;(3)敬畏对手,尊重对手,才能让我们 在竞争中获得提升;(4)敬畏父母、敬畏师长,以此作为一 种约束;(5)人要有所畏,常怀敬畏之心;(6)因有知而 有畏,不敢跨越雷池;(7)敬畏是成功的法则(尊重、谦虚、 谦卑……);(8)有所畏,才会不断追求和探索。 • 如果不同意作者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1)人 生无所畏,要充满自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2)人生 无所畏,才能无所顾忌地冲破教条,敢于挑战权威,大胆 探索;(3)人生无所畏,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 梦想;(4)人生要无所畏惧(如艰险、困难、挑战…), 才会获得成功(5)因无知而无畏,常常酿成大祸,损人害 己(反面);(6)人生无畏,更能成就功业;(7)人生 无所畏,社会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
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还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鼓励 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 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 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 宁曾经这样评价“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 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 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 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之外,还应当在生活上免除人才 的后顾之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要关心和改善人才 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 就业、子女 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同样是服务于人才工 作。上世纪初的美国科技创新实力远远落后于欧洲,然 而正是因为其采用了 正确的人才战略,得以一举跃升 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如今我国的发展正处在转型 关键时期,唯有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掘人才,才能进 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是美国得以吸引这些人才的 重要原因。而尊重人才,不单单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体 系, 涵盖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方方面面。正如前最高领 导人所言,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 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服务人才工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到人尽其才,能 够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 才的最好方式,即“用事业聚才育才”。而要发挥才能, 取得成就,就必须拥有一个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和平台, 即“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如果德 国的大学能够不囿于传统的学术资历,给诺依曼一个更 大的空间,那么也不会失去这样一个杰出的人才。
• 【答案】心怀敬畏 •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 听自然心声。 • 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 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 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 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 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意志而被无情砍伐。 • 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 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 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 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 该如何敬畏自然。 自然需要敬畏,对历史亦 然。
• 参考立意:(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2)以 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4) 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5)以④⑤为基 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6)以六句中任两 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 才等。 • 点睛: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 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 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 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 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 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 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 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 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 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 酌情扣分。
• 【答案】 尊重人才不仅仅是一句话 • 我们不妨先讲一个关于人才的故事:1929 年,年仅 26 岁的 冯•诺依曼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封客座教授聘书,并承诺如 果他愿意留在美国定居,将增加薪金并一年以后聘为正式教授这 意味着更加优厚的研究条件和待遇。此时的他,不过是汉堡大学 的一个兼职讲师,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恰恰相反, 此时的他在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但当时德国大学的学术体系更 在乎资历和行政官员的评价,毫无疑问,博士毕业仅仅三年的诺 依曼很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诺依曼欣然接受邀请,远赴美 国,并与爱因斯坦一同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的首批教授。 在其后来的学术生涯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二进制”和“程序内 存”思想,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 诺依曼的故事,是美国人才战略的一个经典案例。 而与他 几乎同时,有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因国籍、种族、 血统、出生地、 资历等原因,离开欧洲奔赴美国,这其中不乏爱因斯坦、“中子 物理学之父”费米、“火箭之父”冯•卡门、“氢弹之父”爱德 华•泰勒等顶级科学家,这对于奠定美国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无 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诺依曼等一大批科学家的经历,非 常值得我们思考。
•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宁夏银川一 中2018届月考) •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 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教授本 杰明· 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说,我会留一块作为晚餐。本杰明批注道:你很节 俭。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本杰明笑一笑,批道:你 真可爱。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道:“假 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 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 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 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沃伦· 巴菲特,当年刚刚20岁。 •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 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 还可以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1)人应该有所敬而无 所畏;(2)对自然规律应该敬畏,对探索遇到的困难 应该无所畏惧;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 (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 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 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 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 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 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本题“所谓畏就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