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常用的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双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右肺下叶背段动静脉瘘
2021/11/14
51
泌尿系CTU临床应用
CT泌尿系造影(CTU )可获得肾盏、肾盂、输 尿管、膀胱的立体成像技术。虽然,泌尿系检 查的方法有多种,例如:超声、X线、MRI、静 脉肾盂造影(IVP)、DSA等。但是CTU技术自 1985年应用于临床后,由于该技术具有独特的 优势,而成为泌尿系影像检查的重要手段。
2021/11/14
6
常用的三维技术3
多层面容积重建(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 , 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 选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 (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是取每一 线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 构,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 Min-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 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2021/11/14
17
冠心病CTA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2021/11/14
18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2021/11/14
19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2021/11/14
20
冠心病CTA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2021/11/14
21
冠状动脉瘤CTA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动静脉瘘
2021/11/14
39
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头面部的应用
CT图像空间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无重叠,是目 前头颈部骨骼、肿瘤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 基本扫描方位包括轴位和冠状位,针对耳部、颞 骨、鼻、鼻窦等可综合观察,利于更好的判断解 剖结构和病变的部位及范围。

CT三维重建技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

CT三维重建技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

【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 c T三维重建技 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 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 3例 患者 均证 实为颌 面 部复 杂性 骨折 , 骨折 类型 、 位 、 对 部 骨
8 3例颌 面部 复 杂 骨折 患者应 用螺 旋 C T三 维重 建技 术 , 察 不 同角度 骨折 的三 维 图像 , 合 临床进 行 C 观 结 T图像 分析 , 直观评 估 骨折 的部位 、 移位 等情 况 。结果 折 断端 移位 方 向及 角度 、 与毗 邻组 织 关 系显 示 清 晰 , 示 骨 折 线 全 程走 向及 骨 折 局 部 细微 改 变的 效果 尤为 突 显 出。8 3例 患者 术前按 C T三 维重 建 图片进行 综 合评 估 , 择 合 理 的复 位 方 法 , 选 术后 颌 面外形 均 获得 满意 恢 复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8 3例 颌 面部 复 杂 骨 折 患 者 , 6 男 1
估 后 , 择 合理 的复 位方法 , 切开 复位 、 选 如 颌问 牵引 复
位等 , 选择最合适 的切 口, 口内、 如 耳前、 冠状切 口等 , 以既达 到 充 分 暴 露 术 野 又 不 影 响 面 容 的 效 果 ; 据 根
3 讨

颌 面部 由于有 较 多 的不规 则 骨 、 平 骨 、 连 接 扁 骨
存 在 , 剖结 构关 系较 为 复杂 。而颌 面部 位置较 为暴 解 露, 一旦 遭受 外力 打击 , 易造成 损伤 , 极 复杂 性骨 折发
生率较高。颌面部骨折传统 x线片及二维 C T即可
满 足诊 断 , 但传 统 x 线片及 二维 c T在骨 折 的空 间 移位、 骨折 线走 向及 周 围软 组织 关 系等方 面表现 仍 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成像技术,在骨关节外伤的临床诊疗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能直观、精确的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

现总结本院MSCT在上颈椎病变中应用,资料完整者共14例,就MSCT三维重建技术(3D)在上颈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加以探讨。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近年来上颈椎病变行螺旋CT扫描资料完整、并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者共14例,扫描17人次(3例术后复查CT)。

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5~67岁,平均32岁。

1.2成像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NX/i螺旋CT机,扫描参数:层厚2mm,床速3mm/s,应用HQ(高质量)模式,重建间距为1mm,后处理行MPR及SSD重建。

通过对SSD图像的旋转和切割(根据病变位置分别为在X轴、Y轴和Z轴上转动,常规取前面、后面、左右侧面、上面、底面、左右斜面或根据需要从任何角度进行观察),以及MPR的各个平面图像观察,从各个方向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2结果本组检查结果:颅底凹陷征1例,Chiari畸形2例,上颈椎复杂畸形1例(颅底凹陷征同时伴有C2,3融合及C2左侧椎弓根发育不良),寰椎侧块骨折3例,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3例(其中2例伴寰齿关节脱位),单纯齿状突骨折3例,寰椎旋转脱位1例,术后复查3例。

10例椎体骨折在轴位图像及MPR重建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后者在显示骨折移位、寰齿关节脱位、椎体前后缘连续性及椎管方面有明显优势。

SSD重建图像在显示椎体滑脱及旋转脱位上占优。

4例先天畸形经MPR、SSD重建图像在显示畸形性质、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大气道非肿瘤性少见病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大气道非肿瘤性少见病的临床应用
c t i 0 n t e c h ni qu e i n r a r e no n - n e o pl a s t i c a i r wa y di s e a s e
CHEN Hu a i ,z ENG Qi n g — s i ,CHEN Li n g,ZHANG C h a o — l i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Chi n a
e F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Gu a n g d o n g 5 1 0 1 2 0 ,P . R.
重 建工作站重建后可清楚显示 , 气 管 支 气 管 淀 粉 样 变 显 示 病 变 主 要 以管 壁 增 厚 钙 化 为 主 , 病变 呈连续 性 , 管 壁 钙 化 以支
气 管明显 , 管 腔 明显 狭 窄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变显示气 管前 壁及两侧 管 壁增厚及 结节 样钙化 影突入 管腔 内 , 钙 化 主要 位于粘膜上并突人气管支气管管腔 内, 管 腔狭 窄不 明显 ; 气 管 支 气 管 复 发 性 多 发 性 软 骨 炎 以 气 道 多 发 炎 性 水 肿 增 厚 为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o f t r a c h e a a n d b r o n c h i .M e t h o d s S i x t e e n c a s e s d i a g n o s e d a s r a r e n o n - n e o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o f t r a c h e a a n d b r o n — c h i b y p a t h o l o g y a f t e r b r o n c h i a l f i b e r s c o p e b i o p s y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Al l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e n t C T s c a n a n d t h e n t h e d a t a we r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o r k s t a t i o n .Re s u l t s I n t h i s wo r k,t h e r e we r e s i x c a s e s o f 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a my l o i d o s i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ma l e s a n d t h r e e f e ma l e s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5 1 y e a r s ;t h e r e we r e f o u r c a — s e s o f t r a c h e o b r 0 n c h e o p a t h i a s t e o c h o n d r o p l a s t i e s a,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ma l e s a n d o n e f e ma l e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2 5 y e a r s ; a n d t h e r e we r e s i x c a s e s o f r e l a p s i n g p o l y c h o n d r i t i s ,i n c l u d i n g t wo ma l e s a n d f o u r f e ma l e s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4 8 y e a r s . Th e c o mp u t e r t o mo g r a p h y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l e a r l y s h o we d t h a t 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a my l o i d o s i s p r e s e n t e d wi t h wa l l t h i c k e n i n g a n d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c o n t i n u o u s l e s i o n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b r o n c h i a 1 wa l l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u me n s t e n o s i s .The t r a c h e o b r 0 n c h e o p a t h i a s t e o c h o n d r 0 p 1 a s t i e s a s h o we d t h a t b o t h s i d e s a n d a n t e r i o r wa l l a p p e a r e d t h i c k e n i n g a n d n o d u l a r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a c h e a ,c a l c i f i e d n o d u l e s ma i n l y i n t h e mu c o s a a n d b r o k e i n t o t h e l u me u ,b u t ,1 u me n s t e — n o s i s wa s n o t o b v i o u s .Th e r e l a p s i n g p o l y c h o n d r i t i s s h o we d a i r wa y i n f l a m ma t o r y e d e ma a n d t h i c k e n i n g,l u me n s t e n o s i s , s ma l l p u n c t a t e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i n wa l 1 ,r e l a t i v e s mo o t h i n n e r wa l 1 ,d i f f u s e d l e s i o n s ,a n d o b v i o u s l e s i o n s i n t he t r a c h e a .Th e r e we r e n i n e c a s e s s e c o n d a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临床应用ppt课件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临床应用ppt课件
31
缺点:
①只能选择单一的阈值,结果使阈值以外的象素信 息丢失,仅利用10%的数据。②不能表示实际组织 的密度信息。③图像对阈值的变化非常敏感,不适 当的阈值选择可能丢失相关解剖结构。如骨的三维 成像观察骨折时,阈值选择不当,能出现“假孔” 现象。因此正确确定相应的CT阈值非常重要。④另 一个缺点是本法获得的图像是不透明的,无法了解 其内部结构,如血管成像时不易区分钙化与血管腔 内造影剂(亦可采用分段法Segmentation,再次调 整阈值去除钙化,将钙化与血管模型分别赋予伪彩 色后叠加形成图像)。⑤血管狭窄的长度与宽度能 被低估。
1
70年代-80年代末-----为传统非螺旋CT设备的单纯扫描阶段, 以二维横断面图像为主,对了解身体各脏器肿瘤等病变的浸润深度, 壁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起了重要作用。
但对小病灶的检测敏感性低,对病灶范围的判断,立体感差。
因此需要用三维重建像补充。
.
2
三维重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 期
8
MPR是将多层面二维轴位像简单叠加 成三维像后,再按冠状位、矢状位、或任 意位相断面截取三维数据,重新构成二维 图像。
MPR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厚度显 示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CPR为MPR重建技术的延伸和发展,能 够将走行迂曲、缩短和重叠的血管、气管、 肠管等结构伸展拉直,完全展示在同一平 面上。
像素(pixel)图像像素(Picture element)---是构成计算机二维图像矩 阵的最小单位,512×512矩阵时像素的 大小为0.1×0.1mm。像素愈小构成的矩 阵图像愈细。每个像素的数值可以用CT 值或灰价表示。
.
4
矩阵(Matrix)—是计算机以二维排列 的数字群方阵图。方阵图的数字量不一, 如512×512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教程文件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教程文件
双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上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右冠状动脉缺失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冠心病CTA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冠状动脉瘤CTA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冠状动脉动静脉瘘CTA表现
常用的三维技术2
曲面重建 (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 , CPR)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 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 一平面上,较好的显示其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 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额面骨、输尿管、血管、 肋骨、腰椎等。
常用的三维技术3
常用的三维技术4
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 SSD) 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 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 超出限定的CT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 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血管的 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双侧椎动脉未汇合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先天缺失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左侧颈内动脉钙斑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内动脉硬斑、钙斑并局部血管狭窄
多层面容积重建(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 , 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选 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 (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是取每一线 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构, 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 Min-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 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一、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原理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是结合了低张技术和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所谓低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的方式,使得扫描过程中患者的胃肠道呈现低张状态,减少了气体和食物对于影像学诊断的干扰,从而更清晰地显示胃肠道病变的情况。

多层螺旋CT则是指CT扫描仪能够连续进行螺旋扫描,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有利于更准确地展现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而三维重建技术则是指通过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重建,生成立体的影像,提高了对于胃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可靠性。

1. 清晰度高: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在显示胃肠道病变的过程中,由于减少了气体和食物的干扰,加上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应用,所得到的影像清晰度远高于传统的CT扫描技术。

这有利于医生更准确地观察和判断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2. 便捷性强: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采用了新一代的CT扫描仪,扫描速度更快,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重建,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不同角度的放大和旋转,有利于更全面地观察和评估胃肠道的病变情况。

1. 胃肿瘤: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于胃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和边界情况,有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范围。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观察肿瘤和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有利于手术的规划和评估。

2. 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是胃肠道常见的病变之一,临床上对于溃疡的定位和评估非常重要。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显示溃疡的个数、大小、深度和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利于医生对溃疡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5例腰椎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先接受X线检查,将其结果纳入对照组;再接受CT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观察组。

结果:对照组:骨折104椎节,共检查出66椎节。

观察组:骨折104椎节,共检查出96椎节。

对照组中10例患者X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锥体脱位,15例患者可见横突。

观察组矢状位显示21例脊髓损伤,影像表现为脊髓增粗,信号混杂的特点。

SSD及VR图像可清晰显示退关内骨碎片的纤维立体形态,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腰椎骨折诊断正确率,反映骨折线。

【关键词】CT三维重建技术;腰椎骨折;影像【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220-02Application Value of CT 3D Reconstruc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Lumbar Fracture Yang Tinghe.Jian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anyang 641400, Sichuan,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T 3D reconstruction value. Methods 75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Fracture was found in 104 vertebra including 66 vertebral joi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were 104 and 96 in observation group; X-ray showed 1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ith pyramidal dislocation, and 15 patients with transverse processes. 21 cases of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image of thickened spinal cord and mixed signal were in observation group. SSD and VR images can clearly show fiber 3D shape of cross-border internal fragments. Conclusion CT 3D re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diagnosis accuracy and reflect fracture line.【Key words】CT 3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Lumbar fracture; Image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无法站立、翻身困难、运动障碍、腰部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

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

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三维重建技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三维重建原理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是基于二维图像获取的,通过一系列计算和处理手段,将二维图像转化为立体的三维模型。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等获取患者的二维图像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二维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重采样、对齐等。

3. 特征提取:通过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出感兴趣的解剖结构。

4. 三维重建: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利用体渲染、曲面重建等算法,生成三维模型。

二、三维重建应用1. 临床诊断: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患者的解剖结构以立体的方式显示出来,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位置和范围,指导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教学与培训: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可以生成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可视化、互动式的教学和培训。

3. 研究与模拟: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模拟疾病发展过程,加速新药研发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4. 手术规划:通过三维重建,医生可以提前进行手术规划,精确测量病灶的大小和位置,避免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三、未来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成像:随着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辨率成像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将为三维重建技术提供更准确的图像数据,提升重建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2.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自动分割、自动诊断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

3. 虚拟现实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将其应用于医学影像的三维重建中,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交流。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节外伤后股骨颈部 、 头部 、 髋臼部及坐骨 , 耻 骨骨折的 6 3 个病例 , 对其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 平片可能遗漏部分 阳性病
例, 但螺旋 C T三维重建均能显示骨折。三维重建显示了骨折线走行方向、 分离骨碎 片及股骨头错位情况。结论 : 多排螺旋 c T及其三 维重建技术 可以弥补平片 的不足 、 明确诊断、 指导临床的手术方案 , 是髋关节外伤后骨折手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髋关节在人体属于对称性承重关节 , 髋 臼在解剖
学上分为前柱 、 后柱 、 前壁 、 后壁 内侧壁和穹顶部分 。 髋关节骨折在临床较常见 , 股骨头颈部骨折一般容易
同时 M S C T三维重建图像还可以评价手术效果 , 在手术 时 , 如果 使用螺钉等植入材料 , 重建图像还可
以显示螺钉和植入物的位置方 向,有否进入关节腔。
甘肃医药 2 0 1 3 年第 3 2卷第 3 期
G a n s u Me d i c M J o u m M, 2 0 1 3 。 V o 1 . 3 2 。 N o . 3

2l 1 ・
3 讨论
遮挡 , 更清晰地显示关节 内骨碎片、 骨折的方 向、 移位

程 度【 ~l 。
诊断符合率 ( %)
C T重建后诊断
前缘骨折 后缘骨折
股骨颈骨折 大转子骨折
9 4. 7 4 1 0 0
小转子骨折 坐骨支骨折 耻骨支骨折 髂骨骨折
1 0 0
1 o 0 1 0 o 8 3 _ 3 3
髋 臼骨折
后壁骨折 前柱骨折 后柱骨折 髋 臼中央骨折
矩阵 5 1 2 x 5 1 2 。 扫描所得轴位图像重建处理 , 所有病例 均行表面遮盖法重建 ( S S D ) 和多平面重建( M P R) 进行 三维重建。图像任意旋转后常规取前后位( A P ) 、 后前 位( P A ) 、 左 右侧 位( L R ) 、 仰视位( s ) 、 俯 视位 ( I ) 和斜 位, 显示最佳图像并打印, 观察骨折及断端移位的情况。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应用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应用

3 . 1 应用解剖 : 足趾移植 拇 、 手指再 造是可拇 、 手 指缺损 后普
遍 采 用 的方 法 。 第 2趾 趾 动 脉 可 分 为 趾 背 动 脉 和 趾 底 动 脉 。
显1 0 0 m l , 注射速度为 3 ml / s 。注射造影剂后延 迟 1 0 S 采 用低
放射剂量( 1 0 m A, 1 2 0 k V) 间 隔 轴 扫 监 测 足 背 及 第 2足 趾 区 域 造影剂浓度 变化 , 当造 影 剂 浓 度 达 8 0 H u时 开 始 手 动 按 键 扫 描, 扫描时 间 1 7~ 2 3 S 。扫 描 后 以 0 . 6 2 5 mm 间 隔 内插 重 建 。
C T血 管造 影 三维 重 建在 足 趾 移 植 拇 、 手 指再 造 的 临床 应 用
苗存 良 谢广中 唐 海 燕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c T 血 管造影 ( C T A ) 技 术用 于足趾 移植拇 、 手指再造 的可行性及 临床 意义。方 法 对3
例拇指缺损 患者行足趾移植再造拇 指术。采用 C T A观测第 1跖背动脉 分型情况 , 计算机三 维重建并立体显示 第 2 足趾 血管结构 , 根据结果进 行术前设 计。结果 指质地 、 色泽 良好 , 功 能恢复好 。结论

1 1 4・
中国 实 用 医 刊 2 0 1 3年 1 1月 第 4 O卷 第 2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N o v . 2 0 1 3 , i . 4 U :
岁 。均为外伤后拇指缺损 ; 2例为 3度缺损 , 1 例为 4度缺损 。 1 . 2 仪器 : 螺旋 C T ( 东芝公 司 , 日本 ) 扫描条 件 : 电压 1 2 0 k V,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在现代医学诊断中,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对成像设备(如CT和MRI)获取的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患者疾病的详细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的支持。

其中,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下面,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综述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

技术原理3D重建技术是指将一系列二维图像数据通过一定的算法处理,从而还原成完整的三维模型。

而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主要是通过体素(voxel)的形式来完成的。

体素是三维空间(x、y、z)中的一个像素点,在体素极度密集的情况下,所构成的形状就趋近于真实的物体,可以达到较为真实的3D重建效果。

而3D分割技术,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义:将三维图像数据进行分离,实现对不同组织、不同器官、不同病变区域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和分析。

在医学诊断中,正确、精准的分割技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治疗的负担。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3D分割技术也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应用场景那么,在实际的医学诊断中,CT和MRI图像的3D重建与分割技术究竟能够发挥哪些作用呢?俯视全图,观察整体结构。

在医学图像处理中,仅能识别单张图片只能了解一部分结构,而通过多张CT和MRI图像,可以将一个器官或组织等的完整结构进行重建。

其中,3D重建技术能够快速准确重建三维模型,并依照组织器官分割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图像结构的全貌。

指引精细区域,精准定位病灶。

在医学诊断中,CT和MRI图像的3D分割技术能够将患病组织和健康组织分隔开,帮忙医生更准确地定位病灶,促进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再者,对于某些难以定位的病灶,3D分割技术能够将其清晰可见,并辅以医生对其周围环境的分析,达到如实、精准、科学的治疗效果。

肋骨骨折诊断中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措施

肋骨骨折诊断中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措施

肋骨骨折诊断中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措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经济飞快发展,人们社会活动量不断增大,创伤损伤直线增多,近年来医院里胸部创伤以及肋骨骨折的患者十分常见。

在对这些受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对肋骨骨折的部位进行确定,并对骨折的肋骨数目进行确认,以便为后期确定治疗方案与伤情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确定肋骨骨折的伤势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可以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以便给肋骨骨折的患者作出精确诊断。

一、肋骨解剖学以及骨特点人体骨骼中一共有十二对肋骨,形成一种前胸比较宽但是很薄的形状,而后胸则是比较细但却很厚的形状。

人体肋骨通常第一根到第三根比较短,而且这三根肋骨受到肩胛骨、锁骨以及肌肉的保护,所以这三根肋骨较少出现骨折。

在所有肋骨中,最容易骨折的就是第四根至第七根肋骨,由于这四根肋骨比较长而且相对比较固定,所以极其容易发生骨折。

而第八根肋骨至第十根肋骨在前胸形成一个弧度较大的肋软骨弓,这种弧形弓带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功能,在肋骨骨折中排在第二位。

最后两对肋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所以这两对同前三对一样也是不容易发生骨折[1]。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男性肋骨骨折发生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其发生人群主要在青壮年比较多,人体所有肋骨中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左侧第四根肋骨到第十根肋骨之间,尤其是第七根肋骨发生骨折概率极高。

二、常规胸片漏诊的原因在以往常规检查中,怀疑患者肋骨骨折时通常采用X线检查。

大部分患者在进行X线检查时,假如肋骨骨折部位发生在腋部位置,采用胸部正位摄片,就很难察觉发现,需要医务人员通过照斜位片才能显示出骨折位置,但由于组织重叠有时也可造成漏诊。

同时照片条件过高或者过低时也容易出现遗漏情况。

还有就是胸部外伤严重,可能出现皮下气肿、纵隔气肿、胸腔积液以及肺出血等情况时,也容易让并发症呈现的影像遮挡骨折线,造成漏诊现象。

除此之外,医务人员在阅片时,由于不够细致全面,缺乏阅片经验,以及没有按顺序观察骨折情况都会出现漏诊现象[2]。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近年来,医学图像技术越来越先进,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应运而生。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通过将多张二维医学影像叠加,还原成三维图像,可以更加立体地呈现人体器官和病变部位的形态、位置等重要信息,更加直观、高效地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1.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历程医学图像重建技术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影工业。

利用电影影像处理中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将人体不同方向上的磁共振成像(MRI)切片进行叠加,形成立体结构,这就是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雏形。

当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尚未成熟,重建图像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复杂计算,还存在数据处理量大、存储和传输瓶颈的问题,所以应用较为有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空间计算机的兴起,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医学成像领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MRI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常见的医学图像,例如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血管成像、肿瘤成像等等。

这为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所需的关键技术支撑。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在各种医学影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体解剖、心脏和其他器官的评估,还应用于口腔颈部医学、眼部医学、孕产妇等方面,具有政治、社会和经济利益。

2.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影像处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处理技术。

一般而言,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根据病人病情采集不同方向上的医学影像,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同位素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2) 对图像进行去噪、滤波、增强等预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和信噪比。

(3)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将多张二维图像进行切片并处理为三位数据,即每个像素点的xyz坐标和灰度值,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

(4) 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将数据转换为三维的立体结构。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对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是在胃肠道低张、螺旋CT扫描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胃肠道进行立体重建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其主要特点有:1. 低张状态:患者在进行检查前需要口服适量的气体或液体充盈胃肠道,以减少组织的叠加,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2. 螺旋CT扫描: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胃肠道的高分辨率、多层次的影像,可以更全面地观察胃肠腔的形态和结构。

3. 三维重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螺旋CT扫描所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胃肠道的三维重建,使医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诊断。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胃肠道检查方法,为医生提供了更多、更清晰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对胃肠病变的诊断能力。

1. 对胃溃疡的诊断: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胃黏膜的异常情况,如溃疡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

2. 对胃癌的诊断: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全面地观察胃肠道的异常情况,包括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和侵犯深度等,为胃癌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对结肠癌的诊断: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可以在不需进行内镜检查的情况下,对结肠癌进行准确的诊断,省去了患者的不适和不便。

4. 对胃肠道息肉的诊断: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在诊断胃肠道息肉时,能够清晰地显示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在胃肠病变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其对各种胃肠病变的诊断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验证。

三、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 无创伤:相比传统的内镜检查,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无需通过口腔或肛门进入体内,不会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创伤。

2. 安全性高:改良胃肠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术所用的低剂量放射线,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 摘要 】 目的: 探讨螺旋 c T三维重建技 术在 髋关节骨折 中的应用。
【 关键词】 螺旋 c 三维重建技术; T 髋关节骨折; 应用
螺旋 C T三维重建技术 已广泛应用 于临床 , 现将 我院 3 O例髋 否决定着治疗方案 的选择 。平 片检 查是最首要 的检查方 法 , 价格
关 节骨折病例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探讨 螺旋 C T三维 成像在 髋关 节 低廉 , 使用 方便 , 对于大多数 的骨折 , 平片能清 楚显示 骨折线及关 骨折 中的应用 。 1材料与方法 .
参数, 采用薄层螺旋扫描方式 , 一般采用 15m 3ml . m~ i层厚 和更 平片的不足 , 旋 c l 螺 T更适 用于对损 伤严 重患者 的急诊 评价 , 通过 薄 的重建间隔 ,O F V依据病 变 范围或 定位像 确定 。采用 螺旋 c 其后处理技术可 以获得立体 的多层 面的骨关节结 构 , 清晰显示 T 能
相关科室处理 。
4 讨 论 .
量, 减少 护理 强度 , 时也加 大 了护 理难 度 , 同 需认 真 按 照操作 规 程, 不断 总结经验 和教训 , 以取得 良好 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高压注射器增 强扫描已经广泛应用 于临床 , 副反应 的发生 但 率相对增 高 , 任何失误都有可能 引发并 发症 , 至导致 患者死 亡。 甚 在得知需要进行 增强 扫描后 , 大部 分患 者都会 出现 精神 紧张 , 交 感神经兴奋 , 儿茶酚胺 分泌增 加 , 这样不 仅会 加重 患者 的紧张 情
节脱位情况 ; 但髋关 节结构是 一个复 杂 的几 何体 , 统 x线检查 传
需多个体位投 照来 显示 这 些结 构 , 由于髋 部体 厚 , 骨 头、 股 股骨

GE64排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GE64排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 般 资 料 : 组 7 . 本 5例 骨 关 节 损 伤 患 者 , 4 男 8例 , 女
:例; 龄 1 7 年 8—6 9岁 , 均 ( 7 3±1. ) ; 伤 部 位 及 类 平 3. 09 岁 受

椎体骨折 3 例 , 关节骨折和腕关节 骨折各 8例 , 臼骨 1 踝 髋
 ̄ 2例 , f 1 膝关节脱位 6例 , 肩关节 脱位 或骨折 5例 , 骨骨 折 胫 5例 ;8例患者采取 G 6 3 E 4排 C T扫描为观察 组 , 3 余 7例采取 常规 C T平扫 的患者 为对照组 , 两组 患者 资料 比较 , 异无统 差
: 意 义 ( 0 0 ) 有 可 比性 。 +学 P> .5 ,
着 临床 上 G 6 E 4排 C T的 引 进 , 积 扫 描 和 图 像 的 三 维 重 建 给 容
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 的成像软件 G 6 新 E 4排 C T于 பைடு நூலகம்0 04年底推 G6 E 4排 C T对骨关节损伤的应用效果 , 我科于 2 0 0 9年 1月 ~ 2 1 3月对 3 00年 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 采取 G 6 E 4排 C T进行 影
可将骨折线的走 向清 楚 的展 示在 我们 面前, 于解 剖部位 鞍 对 复杂的骨折如股骨 头及髋 臼等部 位骨折线 显示 良好 , : 对 j : 体脊柱损伤可 清楚 显示 骨 片在 椎管 内 的位置 和椎 管 狭窄 度 , 而颈椎等不规则 骨行 C T轴位扫 描时 , 与扫描 线平行 ∽
吉 林 医学 2 1 0 1年 1 第 3 O月 2卷第 2 8
GE 4排 C 6 T三 维 重 建 在 骨 关 节 损 伤 后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郭启平 , 关友兵 , 张宏卫 ( 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 民医院 c T室 , 贵州 兴义 520 ) 64 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指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获得的连续断层图像,再通过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重建,最终形成三维图像。

相比于传统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清晰、更详细地显示肋骨的形态结构,有利于观察骨折的部位、形态、范围以及是否合并有其他并发症。

多层螺旋CT还能够对软组织进行更准确地显示,有助于判断有无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影像学信息。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复杂,有时X线平片往往难以显示骨折的确切位置、形态和范围。

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肋骨的形态结构,能够直观地观察骨折的部位、数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提高了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多层螺旋CT还可以在不同平面上对骨折进行观察,有利于判断骨折的立体位置和范围,根据影像学特征可以明确肋骨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制定。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还可以为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通过对肋骨骨折的三维重建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对于开放性肋骨骨折或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多层螺旋CT可以直观地显示伤口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的规划。

对于简单性骨折,三维重建图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当的固定和支持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能够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判断骨折的形态、位置和范围,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并发症,为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影像学信息。

在临床实践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经成为肋骨骨折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将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大的帮助。

希望未来这项技术可以不断得到完善,在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颈部动脉瘤
左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
头颈部动脉瘤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双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上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右冠状动脉缺失
Hale Waihona Puke 冠心病CTA表现前降支硬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冠心病CTA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冠状动脉瘤CTA
三维技术是指通过改变CT图像的原始数据 的矩阵、视野进行图像再次重组处理。可以根据 组织不同、观察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算法。要求 所有图像必须来自同一个病人的同一次检查,且 具有相同的重建中心和视野,扫描间隔必须小于 层厚的1/2,使上下层面相互重叠,以保证图像的 连续性。
常用的三维技术1
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 MPR)应用最为广泛,是指把横断 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重建为以体素为 单位的三维数据,再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重建任意 平面的冠状位、矢状位、斜位的二维图像。MPR可以 较好的显示组织器官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病变的 准确定位,可应用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对判断病变 的侵及范围、毗邻关系、动脉夹层破口、胆道、输尿 管结石定位具有优势。
常用的三维技术4
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 SSD)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 和最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 将超出限定的CT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 维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血管 的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常用的三维技术6
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 VRT) 对不同CT值的组织、器官赋予不同的亮度、颜色,以易 于区分。透明成像(RaySum)是VRT 技术中的一种显示 方法,经过RaySum处理后的图像可呈现透明影像,和双 对比消化道造影的效果相似。与传统胃钡餐对比,其可 以根据需要切割掉兴趣区以外的组织结构和相邻器官的 重叠影像,而且可任意角度旋转图像,可让病灶充分暴 露显示。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冠状动脉动静脉瘘CTA表现
右冠状动脉窦房结支—肺动脉瘘显示
头颈部CTA的成像技术与应用
多层螺旋CT的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安全的 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作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筛选手段, 可同DSA检查相媲美,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有创的DSA检查。
常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最小密度投影法 (MinP)、表面覆盖法(SSD)、多曲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法 (VR)或血管专用软件等重组技术显示图像。通过测量感兴趣 区血管最高值和最低值,定出相应的阈值,通过编辑软件减去 软组织、骨头、静脉或不相关的动脉,在不同的角度对图像进 行观察、分析。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总动脉近段、中、远端、双侧颈内动脉近、远端钙斑形成
CTA对头颈部血管支架置入的 评估
右侧颈内动脉支架
头颈部动脉瘤CTA
(1)颈内动脉动脉瘤:占动脉瘤的40%左右 (2)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占31.5%~36% (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占11.7%~33% (4)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占0.6%~4% (5)基底动脉动脉瘤:占5%~8% (6)椎动脉动脉瘤:占3%~5% (7)多发性动脉瘤:指颅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CTA技术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CTA技术无创、几秒钟完成检查, 可以从各个角度重建出三维图像,不但能观察、 测量管腔的通畅、狭窄情况,而且可以观察到血 管壁的影像,通过测量CT值辨别斑块的成份、性 质。
正常冠脉CTA影像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右冠开口于左冠状窦
常用的三维技术5
仿真内窥镜成像术(Computed Tomographic Virtual Endoscopy , CTVE)是在容积数据的基 础上,采用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再现法相结合, 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环境,在受检器官的腔内进 行计算机数据后处理,显示出图像,与光纤内窥 镜效果相似,常用于喉部、支气管、结肠、胆道、 胃等管腔脏器等。
CT常用的三维重建技术临床 应用
CT机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多排CT在国 内已经十分普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疾 病的诊疗工作。因此,既往以像素为表现形式的 横断面扫描图像即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多 层螺旋CT以体素的形式体现组织的结构,即在原 始数据基础上重建的三维立体图像。
在影像诊断中,除了传统的横断面图像外, 各种三维图像是影像医生重要的诊断线索和依据。 由于重建图像更为直观,容易被临床医生理解和 接受,从而在术前手术方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 估计预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多层面容积重建(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 , 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 选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 (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是取每一 线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 构,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 Min-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 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常用的三维技术2
曲面重建 (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 , CPR)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 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一平面上,较好的显示其 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 额面骨、输尿管、血管、肋骨、腰椎等。
常用的三维技术3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双侧椎动脉未汇合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先天缺失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左侧颈内动脉钙斑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内动脉硬斑、钙斑并局部血管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