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第二课时导学案

2012-11-19 09:46:17| 分类:教案|字号订阅

授课隆回二中黄双红

【学习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学会)赏析课文。

1、观秋色:

(1)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快速阅读圈点,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明确:芦花(白)柳影(灰)夜月(白)碧空(碧)

牵牛花(蓝)落蕊(白里透黄)天底(灰沉)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同学们,作为一篇美文,读他千篇也不厌倦,下面大家来齐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第三自然段)。

探究1: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花色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探究2: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明确:因为淡红色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探究3: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是什么?

明确:冷色。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2、闻秋声

探究1: 故都的秋天,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虫唱钟声鸽声帚声蝉声雨声人声

探究2: 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

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

3、品秋味

探究1: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说得真是极好!这幅画面中的一切无不紧扣“清”、“静”和“悲凉”来写,秋中有情。我们正是在这情景交融中,感受着如诗如画的境界美。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探究2: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探究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总结: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什么特点的体现?形散而神不散。

那么,文中的“形”是什么?“神”又是什么?形神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呢?

“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当堂检测】

1. 故都之秋,即是文中北国之秋,但文章里并非全部只写北国之秋,还有南国之秋。他们有何不同?这样写用意何在?

明确:慢润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清静悲凉

2、如何理解“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郁达夫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2、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a、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b、情景理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