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哲学观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观点

摘要:孙子被称为“兵家鼻祖”,《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经典”。孙子的军事思想处处闪烁着哲学的智慧和光芒,孙子反对用天命鬼神等迷信唯心论思想指导战争,强调客观物质条件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知彼知己的唯物论观点。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等论点得到很好阐述,这些观点也是《孙子兵法》的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孙子兵法》哲学对立统一唯物论

正文

一、《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现代版)共13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行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约5900字。该书总结了商周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论述了军事领域若干重大问题,揭示了战争和军事的规律,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体系。宋代元丰年间,选定历代七部兵书编成《武经七书》,作为官方的军事教科书,就把《孙子兵法》列在首位,称为“兵经”。同时,《孙子兵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七世纪时《孙子兵法》传到日本,稍后传入朝鲜,十八世纪以后又传到欧洲。至今有日、朝、英、法、德、俄、捷克、罗马尼亚、希伯莱、希腊、阿拉伯、荷兰、西班牙、越南、丹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文字的译本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乃至时间上最早的兵书,其中的军事思想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唐太宗曾赞之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孙中山对其的评价为: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前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是解释当时的战理。由于那十三篇的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而在《孙子兵法》传出国外时,其征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日本人坂井末雄评价之为:《孙子》十三篇在兵书上固是不朽,即在外交术上、社交术上,亦为万世不易的定理。美国军事理论家柯林也同样评价到:“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

但是,《孙子兵法》仅是一部简单的兵书吗近年来,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愈加火热,陆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孙子兵法》的著作,如国内有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于汝波的《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

应用》、洪兵的《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刘庆的《兵法商战基本原理》、管正的《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等,国外有日本大桥武夫撰写的《兵法经营学》、马来西亚吕罗拔的《我与孙子》、《孙子兵法散论》,《The Iraq War in the eyes of Sun Zi》、美国麦克内利的《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孙子兵法与竞争的学问》等【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不仅仅作为一部兵书,可以说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同时,关于《孙子兵法》在哲学上的研究也硕果累累,学者从哲学的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度解析。金中祥、魏占武所写一文《<孙子兵法>哲学版本探析》中从编辑《孙子兵法》哲学版本的依据、哲学版本《孙子兵法》的构建(人本唯物论、势哲学、管理哲学)分析了《孙子兵法》哲学版本存在的合理性,是其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那么,《孙子兵法》所具有的哲学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实事求是和知彼知己的唯物论观点、唯物辩证法的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等方面论证《孙子兵法》中的哲学问题。

二、《孙子兵法》中的哲学问题

1、唯物辩证法对立与统一规律

利与害

《孙子兵法》特别强调趋利避害,这正是它实用理性的显著体现。在孙子看来,如何对待战争,是否从事战争,怎样驾驭战争,出发点是考察事物本身的利益大小得失多少。因此他一再强调“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非利勿动,非得勿用,非危不战”(《火攻篇》)。其根本宗旨,就是要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道德经》中讲:“长短相形,难易相成,前后相随,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指的是利与害的辩证统一规律,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同样,孙子对其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利与害处于同一事物之中,两者如影相随、不离须臾,“夫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九变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子清醒地看到了利与害错综交杂在同一事物的内部,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没有单纯、绝对之利,也无单纯、绝对之弊。

孙子有关利与害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基本性质与一般规律。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利与害共生一体乃是普遍的现象,对它只能包容、接受,而无法追逐单纯之利,排斥单纯之害,否则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与生活的嘲弄。比如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如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等,都是忽略了利与害的辩证统一而导致的恶果或失败。

全与偏

孙子在《孙子兵法》多次提到“全胜”这一概念,如“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谋攻篇》);“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谋攻篇》);“修道而保法,故能自保而全胜(《形篇》);“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 ,等等。

孙子认为用兵的最上乘境界为“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用“全胜”之策角逐于群雄,争胜于天下:“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谋攻篇》)。但是,孙子又清醒地认识到“全胜”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化的“全”与实际操作中的“偏”是相互制约的,但上兵者可把“全”与“偏”有效地统一起来。因此孙子强调“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强调决不能为求“全”而大包大揽,决不应为“全胜”而放弃“战胜”,一切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孙子有关“全”与“偏”关系的理性认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精髓,是辩证统一的又一表现。

正与奇、虚与实

对于正与奇,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其认为“正”与“奇”的统一结合,是“势”与“诡”的统一,“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兵者,诡道也。”

对于虚与实,孙子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成〕势,(水)无(常)〔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同时也给出了判断虚实的方法“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作)〔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虚实篇》)。避实击虚要懂得虚实之间的转换,“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可见,虚与实的辩证统一在孙子的手中又得到了见证。

《孙子兵法》还有许多对立统一的例子,比如专与分、己与彼、众与寡、动与静、攻与手等,但无一例外都体现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2、实事求是、知彼知己的唯物论观点

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子反对以占卜、问鬼神的形式来预测战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