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5 第一单元 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枳。
2.湿抹布擦黑板过_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原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农服晾干、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
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
14.比较水和水發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髙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1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2022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要点、梳理、归纳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024年秋季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期末复习专用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的露水)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质量第2课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③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的使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①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②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③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5-观测风-教学ppt课件

中风:小树轻摇。 较大风:大树摇摆,难以打伞。 接近强风:整棵树摇,迎风走路不适。 强风:树枝从树上折断,难以迎风走路。 大强风:对建筑物有损伤,瓦片吹落。 风暴:树连根拔起,损坏性强。
巨型风暴:大面积的损坏。 飓风:内陆少见,暴力性的损坏。
新教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 天气 第5课 观测风
聚焦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今天的风有多大?是什么方向的风? 我们用什么方法能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
新知探索
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
图1 青烟飘动
图2 红旗飘动
图3 小树摇晃
地面上有很多物体会随着风飘动、摇晃,比如青烟飘动的方向和 程度,红旗飘动的方向和程度,小树摇晃的方向和程度等,我们 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风向和风力。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 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风向;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 福风力等级表”来记录风速和风力;通过实验制作简单的风旗和 风向袋测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板书设计
观测风 风向和风力 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 利用风旗和风向袋来判断风 风向是风出来的方向。 蒲福风力等级表 制作一个风向标
风速仪
风力风向计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风向标测量风向,用风速仪测量风 速,用风力计测量风力。
课后拓展
制作一个风向标
实验材料:一根硬吸管、一支带橡皮的铅笔、一张硬纸板、一把 剪刀、一根大头钉、透明胶带、指南针等。
(1)选一根硬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 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人吸管两端的 缝象,并用透明胶带固定。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色彩。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动物),草是(草本动物)。
3.在校园、郊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3单元知识点

《水》单元知识点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干了、湿的手干了是由于水蒸发了。
3.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4.杯子装水后,加上盖子和不加上盖子相比,加盖子的蒸发慢,不加盖子的蒸发快;放在通风处比放在不通风处蒸发得慢;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蒸发得快。
5.水蒸气是气体,它是水的一种形态,它也是水。
6.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7.水蒸气存在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中,不管温度高还是温度低,水都在不停地蒸发。
8.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9.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
11.我们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12.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多,湿度越大:水蒸气越少,湿度越小。
13.冬天开空调的时候,人们用加湿器加快水蒸发,增加房间的湿度,14.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会流动、有质量不同点:水看得到、摸得到,是液体;水蒸气看不见、摸不到,是气体。
15.不同的天气状况,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二、水沸腾了1.不停地给水加热,水会沸腾。
2.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会冒出很多气泡。
3.水沸腾时,水面上会看到很多“白烟",这不是水蒸气。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
6.水沸腾和蒸发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水沸腾的时候也在蒸发,水蒸发的时候不一定沸腾。
7.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是足以烫伤我们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8.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9.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10.用温度计测量水沸腾前、沸腾时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2019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1、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3、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6、我们用(气温计)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内的(气温)。
7、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
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8、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9、气温计包括(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几部分。
10、测量气温时应将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
将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11、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3、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14、(雨量器)是测量降雨多少的装置,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16、(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17、我们可以利用(地面上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
18、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19、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
20、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时,就是(西南)风。
21、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力分成(12)个不同的等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材料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材料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材料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材料第三单元材料 1.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对比实验 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
2.我们常见的材料有、、、、、、等。
3.物体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是由于组织结构间的毛细现象造成的,因此材料不同的构造和组成导致吸水性能的不同。
4.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当中去,能部分鲜渗透到木头中,纸的渗透性吉很强。
5.有的材料在晒水中下沉,有的材料在水中乖上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隐构成的材料有关。
6.柔韧塑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的膊性质。
7.物质的物理性质划可以用来材料,如硬度榨、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儿的沉浮能力。
这些物理性质携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8.不同贤的材料在水中的是不同的。
遮木头 1.木头的特性:、、启、、、等。
1 / 62.木头缺扣点:容易变形、易腐、易燃烟、质地不均匀、各方向强度忙不一致等。
3.用适当的词阂语描述木头:4..下面这炸些物品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蝉质? 1.筷子坚硬、轻便愈 2.桌椅易加工、有承重硫性较硬、不易传热 3.桥墩腋房梁较硬、有承重性船能浮胸水上纸 1.白纸具有的桨特征 1.白色、轻、薄、软置、有点透明、2.表面比较宏光滑、折后留有痕迹、街 3.容易着色、吸水性较强囚、 4 比较柔韧、有纤维雁等特点。
2.造纸术:浇我国时期的发明了用树皮、燕麻头绳、破布、旧渔网做原女材料的造纸术。
3.古宴时造纸过程:1.割草伐木秆2.烹煮、浸沤制浆3.舂妮捣打浆4.纸模抄纸5.晒摸干成纸。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总复习PPT课件【含实验考点】

17.天气日历包括( 风 )、( 降水量)、( 气温 )等方面 的天气信息。 18.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 温度计 ) 、( 雨量器 )、 ( 风向标)等。 19.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气候 )。 20.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 预报 、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
(建议带把知识点1-20张过两遍, 注重答题格式,高分应该没问题!!!)
【2019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
主要复习内容: 2-27张:各单元知识点 28-38张:实验知识点
2
第一单元 水 1、我们知道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没有固定的 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100℃。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7.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8.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9.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红糖、味精、碱等,但不能溶 解沙子、石头、木头等。 10.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是不同的。
11.通过加热、碾碎和搅拌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一些物质的状态、大小、数量、位置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构成 物质本身的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撕纸、折纸等。 13.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14.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湿的衣服干了、湿的黑板干了 等。
2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门 )制作并发布。 22.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 23.天气预报制作时,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 测数据进行计算。 24.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这称作( 天 气会商 )。
202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练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
(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
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
(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
(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
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
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
(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
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
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
(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
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
(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2019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知识复习要点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3-2《认识气温计》1.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
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6.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测量气温》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更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只有严格按照气温计使用的方法进行测量,测得的气温数据才科学。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我们周围的材料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xiān维wéi)、(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xiāo 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5、我们身上的物品由哪些材料制成?校服——纤维,拉链——金属、塑料,钥匙——金属,扣子——塑料,发卡——塑料。
6、书包里的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的?铅笔——木头,尺子——塑料,书本——纸,文具盒——金属、塑料,橡皮——橡胶。
7、教室里的一些物品由什么材料做的?桌椅——木头,窗户——玻璃、金属,门——木头、金属,电风扇——金属。
哪种材料硬1、按硬度从大到小排列: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2、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3、我们周围有哪些用金属做成的物品?勺子,铁桶,小刀,文具盒,自行车,电风扇。
4、金属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看起来很坚硬,具有金属光泽。
可以拉丝或打成薄片吗?可以拉丝或打成薄片。
5、我们知道哪些金属名称?金、银、铜、铁、铝。
6、生产铝罐guàn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质?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7、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答: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送回工厂的空铝罐经过加热熔炼后能够再制成铝材薄片,生产出新的铝罐。
这要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源和能源。
8、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9、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比较韧性1、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弯曲度大说明了(韧性)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重点复习资料课件

第三单元 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 )或多种(材料 )
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
的( 材料 )。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 木头)、
( 布 )、( 纸 )、( 玻璃 )、 金属
( 塑料)、(
)等。
★4、处理废旧物品的最好办法是
( 回收再用 )。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 材料 ),有 许多重要的( 用途 )。常见的金属有 ( 铁 )、( 铝 )、( 铜 )、 ( 不锈钢 )、( 水银 )等。
6、金属的特性:(坚硬 )、(有金属光泽)、 ( 有延展性 )、(导热性 )、(导电性 )、 ( 吸水性差 )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
( 不易折断 )的性质。
)、( )
和(
)都离不开水。
6、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 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 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
都会(流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 )。
维恩图:
水
食用油
重、完全透明、 会流动、没 轻、有点透明、
不黏手、没有 有固定形状、 黏手、有气味、
气味、无颜色、 都是液体、 有淡黄色、流
•答:纸团不会湿。
• (2)这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
•答:说明空气占据了空间。
一滴水的流动速度与一滴洗洁精的流动 速度哪个快?(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
(1)所需材料:玻璃、水、洗洁精。
(2)实验方法:取一块玻璃,再玻 璃上同一高度同时放一滴水和一滴洗 洁精,看谁先到达地面。
固体
液体
有固定形状 不会流动 不能形成液滴 ……
石头、文具盒、糖果等
液体
19秋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全)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一、填空题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我们用湿布擦黑板,一会黑板就(干)了,这时黑板上的水都上(蒸发)掉了。
3、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当水的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水就(沸腾)了,也就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它的体积会(增大)。
4、水结冰的温度是(0℃)以下,这个温度也叫(冰点)。
水结冰后由(液态)变成(固态)。
5、取一小块冰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浸在热水里,我们发现冰慢慢地在(融化),它又变成了(水)。
冰融化成水,这是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人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7、加快溶解的方法有:(1)给溶解的物质不断(加热)。
(2)不断用小棒(搅拌)溶解的物质。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工)。
9、橡皮泥、纸和水变化的相同点是:它们本身(物质)无变化,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10、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这正是利用了物体的这个性质。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3、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要碰到(烧杯壁)。
1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
15、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 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二单元空气1.感受空气要求会默写气泡图。
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 ;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水蒸气等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3.测量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2.百叶箱安装在高度为1.25m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为了观测大气的自然状况,要求百叶箱不仅通风要好,而且还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4.测量降水量
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单位:毫米
6.观察云
1.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2.统计天气信息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8.天气预报Fra bibliotek怎样制作出来的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霰雹(冰雹)和雨淞等。
5.观测风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能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
3.风速是风的前进速度。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5.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依据标准气象观测场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1.我们关心天气
0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02.可以通过气温、降水量、云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03.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认识气温计
0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0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