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资源,拓展练笔天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文本资源, 拓展练笔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给插图配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习作材料。

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教师不妨出示与诗中内容对应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诗人一家人对失地收复的喜悦之情。

二、情节扩展式所谓“情节扩展式”,就是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简单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内容扩写具体,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郑成功》一文的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战斗的情景,将敌军“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场面进行扩写,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把简单的场面写具体。

这样的扩展式训练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其描写的技能。

三、填补空白式

六年级教材中很多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这种“空

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如果教者在阅读教学中能善于挖掘课文言未尽之处,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从而创设情境,那么学生就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联想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如此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练笔,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解决学生练笔时“无米之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补白,在想象中与文本、作者积极对话,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这种练笔形式符合儿童的心理,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四、结尾续写式

教材中很多课文不仅情节生动,而且故事性强,学生学到结尾总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而很多课文故事情节的多样性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学生或延伸情节,或补充结局,对深化理解原文、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

比如教学《半截蜡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插入:“那一刻,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把握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当时的危险情境,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写她(他)心中在想些什么。”这样的一个练笔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所以学生容易接受。

五、标点想象式

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板块资源,就是标点。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等都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适时地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

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此时,学生已被刘老师那积极乐观、顽强执著的精神所感染。教者可以紧扣省略号,让学生以“我思念刘老师的什么”展开练笔。学生不由自主地倾吐着心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刘老师的崇敬。

六、文体改写式

六年级课本中的古诗文不少,如《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等。这些古诗文都是传世佳作,它们语言凝练,内涵深刻,富含哲理,可以使人受到文化、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陶冶,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造想象的空间。把古诗文改写成

记叙文的练笔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让学生训练写作,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这样的古诗文改写,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意,深化文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这几种想象式小练笔的巧妙设计,学生

“愿”写,“乐”写。这样的小练笔训练方式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也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小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了对文本的另一种感悟与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