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趣味物理实验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趣味拓展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趣味拓展实验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物理趣味拓展实验——制作简易的水力发电机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塑料瓶、水、小灯泡、电线、磁铁、螺丝钉、剪刀、胶带等;2. 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2. 提问:同学们知道水力发电是如何工作的吗?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二、实验原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水力发电的原理,重点讲解电磁感应现象;2. 介绍实验中所用材料和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材料和仪器;2. 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动手制作简易的水力发电机;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醒注意事项。

四、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讨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一、实验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验验证。

二、实验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10分钟)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 思考拓展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力发电原理的理解程度;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供您参考:
1. 气球火箭:用一个空气充满的气球,在气球的尾部剪一个小口,
然后点燃放射出来的气体,就可以看到气球像火箭一样向前冲。

2. 食盐和冰的混合:将食盐撒在冰上,观察到冰迅速融化。

这是因
为食盐降低了冰的融点,使冰融化得更快。

3. 倒水不倒:将一个倒立的玻璃杯放在水中,小心地将杯子摇晃,
然后迅速抬起。

你会发现,水不会倒出来,而会保持在倒立的杯子
内部。

这是因为水在杯子上方形成了一个真空,阻止了水倒出来。

4. 探究静电: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将梳子靠近被撕开的纸,你会发
现纸被吸引到梳子上。

这是因为梳子梳头后摩擦带电,产生了静电,而纸上的电荷和梳子上的电荷相吸引。

5. 火焰吞噬氧气: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将蜡烛罩住,
你会看到蜡烛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玻璃杯隔绝了蜡烛与空气的联系,使蜡烛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继续燃烧。

6. 液体的表面张力:在一个盛满水的碗中,轻轻地将一个针放在水的表面上。

你会发现针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漂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水形成了一个像弹簧一样的弹性薄膜,可以支撑起针。

这些实验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并能让人对物理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初中物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帮助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魅力。

实验一:食物与热量的关系材料:一杯水,一个烧杯,一根长木棍,一块巧克力步骤:1. 在烧杯中倒入一杯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将巧克力放在木棍的一端,用火烤熔巧克力。

3. 当巧克力融化时,立即将木棍插入水中,让巧克力与水接触。

4. 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原理: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热平衡。

巧克力熔化时释放出热量,当与水接触时,热量会传递给水,导致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二:气体的膨胀与收缩材料:一个塑料瓶,一只橡皮球,一根吸管步骤:1. 在瓶子的底部打一个小洞,将吸管插入洞中。

2. 用热水冲洗橡皮球,使其变得柔软。

3. 将橡皮球套在瓶口上,并用橡皮筋固定住。

4. 将瓶子放在冰水中,观察橡皮球的变化。

实验原理:气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在受冷时会收缩。

瓶子里的空气受到热水的加热,导致气体膨胀,使橡皮球充气。

当瓶子放在冰水中时,瓶内的气体受冷收缩,橡皮球也会变小。

实验三:磁铁的吸引力材料:一个小磁铁,一些小金属物品(如铁钉、小钥匙等)步骤:1. 将小磁铁放在桌子上。

2. 将小金属物品逐个靠近磁铁,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原理:磁铁具有吸引铁物的特性,这是由于磁铁产生的磁场与铁物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当小金属物品靠近磁铁时,它们会被磁铁吸引并粘附在一起。

实验四:光的折射材料:一个半满水的玻璃杯,一支笔,一个小硬币步骤:1. 将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并注视杯子内的水平面。

2. 将笔斜插入杯子中,使其部分浸入水中。

3. 观察笔在水中的形状,并注意到水平面的位置。

4. 将小硬币放在杯子旁边的桌子上,而不是放在水中。

5. 通过杯子的边缘观察小硬币。

实验原理: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由于光速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会改变方向。

初中物理趣味魔术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魔术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魔术小实验
今天,我和妈妈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叫做“会发光的鸡蛋”。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鸡蛋,一杯水,一根筷子和一块塑料薄膜。

然后,我把塑料薄膜剪成长方形的碎片,在中间剪一个小洞。

接着,我又在塑料布上涂了一些胶水。

然后,我把鸡蛋放进塑料布里,用筷子夹住鸡蛋的两端,用手拿着鸡蛋轻轻地抖动。

当我拿起塑料薄膜时,它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像在放鞭炮一样。

但是当我把塑料薄膜拿开时,鸡蛋又会变得完好无损。

原来,在塑料布的四周涂上一些胶水可以使水分子和空气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当水分子和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时就会使鸡蛋受热时膨胀起来。

接着我又把塑料薄膜剪成小块放进杯子里,并在塑料布上放了一些水。

我发现鸡蛋在水里会沉下去;当我把杯子拿开后鸡蛋又会浮起来了!
这个实验说明:如果不用力摇晃杯子,就不会使杯子里的水分子和空气分子发生作用了。

—— 1 —1 —。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定稿)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定稿)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目录序言 (3)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 (7)实验2 吹不出来——神奇的兵乓球 (8)实验3 试管自动上升 (9)实验4 大力士——纸 (14)实验5 不同的承载量 (15)实验6 测量浮力 (16)实验7 会听话的小瓶(简易浮沉子) (18)实验8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20)实验9 自动旋转的奥秘 (21)实验10 小船与船浆 (22)实验11 水的压力 (23)实验12 帕斯卡桶裂 (24)实验13 笔帽潜水员 (26)实验14 冲不走的乒乓球 (27)实验15 水中悬蛋 (28)实验16 火山爆发 (29)实验17 水球的泳姿 (30)实验18 空气有重量吗? (31)实验19 用声音‚吹灭‛蜡烛 (32)实验20 有孔纸片托水 (34)实验21 手绢的秘密 (35)实验22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36)实验23 蜡烛吹不灭 (37)实验24 蜡烛抽水机 (38)实验25 瓶内吹气球 (39)实验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40)实验27 会吸水的杯子 (41)实验28 会吃鸡蛋的瓶子 (42)实验29 瓶子瘪了 (43)实验30 会跳远的乒乓球 (44)实验31 会吹泡泡的瓶子 (45)实验32 这样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吗? (46)实验33 瓶子赛跑 (49)实验34 烧不坏的手绢 (50)实验35 冷水也能沸腾 (52)实验36 可爱的浮水印 (54)实验37 分合的水流 (55)实验38 漂浮的针 (56)实验39 神奇的牙签 (57)实验40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58)实验41 纸杯旋转灯 (59)实验42 飞行的塑料袋 (60)实验43 云的形成 (61)实验44 烧不断的棉线 (62)实验45 糖的燃烧 (63)实验46 变色的碘 (64)实验47 神奇墨水 (65)实验48 烛火熄灭了 (66)实验49 空中点烛 (67)实验50 食盐黏结剂 (68)实验5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69)实验52 人造彩虹 (70)实验53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72)实验54 水制放大镜 (73)实验55 没有胶水,报纸也能贴在墙上 (74)实验56 间歇趣泉 (75)实验57 米粒四射——电荷性质的魅力 (77)实验58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78)实验59 火焰开关 (79)实验60 带电的气球 (80)实验61 感受高压电 (81)实验62 汤匙变磁铁 (82)后记 (84)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序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难而进。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材料:一个空气密封的塑料袋,一个电子秤
步骤:将塑料袋封好后放在电子秤上,记录下重量。

然后将塑料袋挂起来,再次记录重量。

你会发现挂起来的塑料袋比放在电子秤上的重量轻了一些,这是因为空气的重量被计算在了原来的重量中。

2. 水的密度
材料:一个竹制的小船,水
步骤:将小船放入水中,观察小船的位置。

然后将一些盐加入水中,再次放入小船。

你会发现加了盐的水比普通水密度大,小船会浮得更高。

3. 反射光
材料:一面平的镜子,手电筒
步骤:将手电筒照向镜子,观察光线的反射。

你会发现光线经过镜面后反射出来的角度和入射角度相等。

4. 音叉的共振
材料:音叉
步骤:轻轻敲击音叉,观察它产生的声音。

然后将音叉放在桌子上,再次敲击。

你会发现音叉在桌子上产生的声音比在空中更响亮,这是因为桌子共振了。

5. 磁铁的吸附力
材料:磁铁,金属钉
步骤:将磁铁放在金属钉上方,观察它们之间的吸引力。

然后将
磁铁翻转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之间的吸引力。

你会发现只有磁铁的一面能吸附住金属钉。

6. 摩擦力
材料:玻璃板,砂纸,木块
步骤: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然后将木块放在砂纸上。

用力拖动木块,观察它们之间的摩擦力。

然后将砂纸换成光滑的玻璃板,再次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7. 蒸汽的压力
材料:一个玻璃瓶子,一杯凉水,火柴
步骤:将火柴点燃,将瓶子口倒置放在火焰中,等待几秒钟后迅速放入杯中凉水中。

你会发现随着热气的扩散,瓶子会产生负压,瓶子便会被吸附在杯子底部。

初中创新趣味物理实验教案

初中创新趣味物理实验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创新趣味物理实验“神奇的纸牌”年级学科: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深入理解。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每人一副扑克牌。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铅笔。

3.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与实际物体是这样的关系?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扑克牌,尝试将扑克牌通过剪刀剪成两半,使其成为一张半透明的纸牌。

2. 学生将半透明的纸牌放在白纸上,通过调整纸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并记录纸牌在白纸上的成像情况。

3. 学生交流讨论,发现并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三、创新实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我们学到的平面镜成像原理,设计一个有趣的创新实验?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实施自己的创新实验。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欣赏和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创新实验的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创新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实验设计、操作准确性、结果分析等。

3.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物理小实验

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物理小实验

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物理小实验初二学生是物理学的初学者,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可能还不是很高。

因此,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物理小实验应该具有趣味性和简单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初二学生做的物理小实验。

一、水的密度实验:材料:两个空的塑料瓶、水、食用油、盐、小珠子或小塑料球。

步骤:1. 将一个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将另一个空的塑料瓶装满食用油。

2. 在两个瓶子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盐,使盐溶解。

3. 在两个瓶子中分别加入几个小珠子或小塑料球。

4. 观察水和食用油中的珠子或塑料球的运动情况。

结果:水中的珠子或塑料球会沉下去,而食用油中的珠子或塑料球会浮起来。

解释: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大于珠子或塑料球的密度,所以它们会沉到水底;而食用油的密度小于珠子或塑料球的密度,所以它们会浮到食用油的表面。

二、磁铁和铁钉实验:材料:一个磁铁、几根铁钉。

步骤:1. 将磁铁放在桌子上。

2. 将铁钉逐个靠近磁铁。

3. 观察铁钉的变化。

结果:当铁钉靠近磁铁时,它们会被磁铁吸附住。

解释: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铁制物体。

铁钉是由铁制成的,所以它们会被磁铁吸附住。

三、简易电路实验:材料:一个电池、一个灯泡、一段导线、一根铜线、一根铁丝。

步骤:1. 将灯泡的两个金属脚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2. 用导线将铜线与电池的正极连接起来。

3. 用导线将铁丝与电池的负极连接起来。

4. 观察灯泡的亮度。

结果:当电路闭合时,灯泡会亮起来。

解释:电池可以提供电流,而闭合的电路可以让电流顺利流动。

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四、声音传播实验:材料:一根长绳、一个桌球。

步骤:1. 让一位同学用手按住绳子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手轻轻拨动绳子的另一端。

2. 观察绳子上产生的波动。

3. 将桌球放在绳子上,观察桌球的反应。

结果:当绳子产生波动时,波动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桌球也会跟随波动而移动。

解释:声音是通过波动的形式传播的。

当绳子产生波动时,波动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桌球也会跟随波动而移动。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和实用的科学学科,通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趣味生活小实验,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体验物理的魅力。

第一节:浮力实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

首先,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将它放入装满水的盆子中,观察瓶子的行为。

我们会发现,当瓶子浸入水中时,它会浮起来。

这是因为水对瓶子产生的向上的浮力大于瓶子的重力,所以瓶子能够浮在水中。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浮力的原理,并且可以应用到许多日常生活中,比如船只的浮力原理。

第二节:简易电路实验电路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学习电路的工作原理。

首先,准备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一些导线。

将电池的正极和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另一端。

当我们完成电路的连接后,灯泡就会亮起来。

这是因为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使得灯泡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电灯的使用原理。

第三节: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首先,准备一张透明玻璃板和一个笔。

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用笔在玻璃板上画一条直线。

然后,将一只手放在玻璃板上方,用另一只手在玻璃板下方,观察直线的变化。

我们会发现,直线在玻璃板中折射,变得不再笔直。

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且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眼镜的使用原理。

第四节:声音的传播实验声音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学习声音的传播规律。

首先,准备一个空的塑料瓶和一根细长的绳子。

将绳子系在瓶子的底部,然后用手拉紧绳子并敲打瓶口。

我们会听到声音传播的声音。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物理实验一、引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物理实验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趣味物理实验,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趣味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效果,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趣味物理实验的实施方法1.精心设计实验,增强趣味性趣味物理实验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如水火箭制作、静电实验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开展合作探究,提高参与度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必备工具。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趣味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三、趣味物理实验的效果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趣味物理实验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们会更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趣味物理实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3.促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趣味物理实验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们更乐于接受新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趣味物理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开展合作探究,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创新趣味物理实验的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

几个简单趣味物理小实验1.用铅笔做的小实验:(1)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将铅笔一端削尖,再用双手的同时有力向里顶铅笔的两端,可以探究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研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将一摞书平放在桌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然后再书下平放几只铅笔再测力计匀速拉动并记读数,并将两次读数比较,得出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2. 感受大气压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意图课本上是用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后倒过来,而纸片不掉下去,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此实验中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且发出巨大的响声,实验效果明显,并且能使学生既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也认识到大气压的“威力”之大。

效果比课本上的要好。

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3.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实验在烧瓶中盛半瓶水,用一只插有玻璃管和温度计的塞子塞紧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把玻璃管和注射器连通(或者连接一个小气筒)。

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你可从温度计上看到,当温度接近100℃时,瓶里的水沸腾了。

这时你用力推压针筒活塞(或者压气筒活塞),增大瓶里的压强,你会看到,虽然仍在加热,水的温度也略有升高,但是沸腾停止了。

这说明,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了。

意图课本上仅仅是用一句话“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补充本实验就是用数据真实的使学生认识液体到沸点与其上方的气压的关系。

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介绍有关高压锅的原理:“高压锅”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是在1681年发明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

这只高压锅做得十分坚固,锅盖是铁制的,份量很重,紧紧地盖在锅上。

锅的外围罩了一层金属网,以防意外爆炸。

三则初中趣味物理小实验

三则初中趣味物理小实验

三则初中趣味物理小实验1、烟什么缘故迎着气流飘找一根筷子和一个火柴盒,把筷子插到火柴盒里,再点上一支香。

请你用一只手把火柴盒举起来,另一只手拿起那支点燃着的香,香要放在火柴盒的前边。

假如房子里没有风,香冒出的烟柱是竖直向上的,这时候,你用嘴向着火柴盒吹出一股气流,惊奇!香放出来的烟柱难道迎着气流的方向,向着火柴盒的背后飘来了。

这是如何回事呢?烟柱向火柴盒的背后飘,说明火柴盒背后的气体压强比较小,因而,周围的气体就向那儿涌过去,烟柱也跟着飘过去了。

用物理学来说明,确实是:火柴盒背后形成了一个涡旋。

假如你用比较小的力气吹,吹出的气流速度专门小,烟柱就不向火柴盒后边飘。

只有用力吹气才会显现这种现象。

这又说明一定速度的气流才能形成涡旋。

运动是相对的。

气流吹到火柴盒上和火柴盒在空气里运动性质上是一样的。

一个大方盒式的“面包车”在空气中快速行驶,它的背后便会形成涡旋,弄得尘土飞扬。

2、什么缘故会产生涡旋呢?当物体快速运动的时候,它前面的空气不能及时地绕到后面,使物体后边临时显现了一个接近真空的区域,那个区域一显现,四周的空气便要争先恐后地跑来填补,如此便形成了涡旋。

有涡旋的地点空气压强小,因此,关于运动着的物体来说,前面受到的压强远远大于后边涡旋处的压强,这正象车子前边有个大力士向后推,后边却是个小小孩向前推一样,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向后的力,那个力和涡旋有关,我们管它叫涡旋阻力。

总之,在气体和液体中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涡旋阻力。

3、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

有味的现象显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仿佛烛焰穿过了布条。

拿下布条一看,真惊奇,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

初中物理趣味生活小实验近年来,物理学科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理解,学校通常会组织一些趣味生活小实验。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1. 气球火箭实验材料:一个空气球、一根饮用吸管、一张塑料袋、一段胶带。

步骤:a. 将饮用吸管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气球的底部。

b. 将饮用吸管另一端插入塑料袋的开口。

c. 充满气球并将其封口。

d. 轻轻松手,观察火箭的飞行。

原理:当气球被放气时,气体从气球中流出,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向前推动。

2. 水的导电性实验材料:一个饮用杯、一块铜片、一块锌片、两根导线。

步骤:a. 在饮用杯的两侧固定铜片和锌片。

b. 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铜片和锌片。

c. 将饮用杯中注满水。

d. 用两手同时握住铜片和锌片,观察是否有电流通过。

原理:当手同时接触铜片和锌片时,水中的电解质会被电解为离子,形成导电通路。

3. 热胀冷缩实验材料:一根塑料棒、一根金属棒。

步骤:a. 将塑料棒和金属棒放在冰箱中冷却。

b. 将冷却后的塑料棒和金属棒同时放在室温下。

c. 观察两种材料的变化。

原理: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不同。

金属在加热时膨胀程度较大,而塑料在加热时膨胀程度较小。

4. 颜色光谱实验材料:一个小孔、一个白色纸片。

步骤:a. 制作一个小孔,将其固定在纸片上。

b. 将小孔对准阳光,观察纸片上的光谱。

原理:阳光经过小孔射到纸片上,光线经过折射和散射,形成七色光谱。

通过这些小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并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实验不仅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还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这些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通过这些趣味生活小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希望学校能够更多地组织这样的实验活动,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物理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问题。

16个物理小实验

16个物理小实验

16个物理小实验,物理小实验对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而且,初中物理的小实验不但具有趣味性,而且还具有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16个物理小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16个物理小实验(一)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著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学科知识的丰富,传统枯燥的课堂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

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趣味实验教学活动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中学生的物理趣味实验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 电磁悬浮实验电磁悬浮是一种利用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来悬浮物体的实验。

在学校实验室中,可以提供一块磁铁,并借助电流产生磁场。

让学生在磁铁上放置一根导线,并通电,通过调整电流大小和方向,让导线悬浮起来。

这种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并激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

2. 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两种介质界面上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通过一个玻璃杯和一些水,可以让学生在水中插入一个铅笔,并观察铅笔在水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插入深度或者改变水的温度,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这个实验可以生动地展示光的折射规律,加深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3. 声音传播实验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压缩和稀疏传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或者操场上进行声音传播实验。

每个小组中,安排一名学生发送声音信号,其他组员则站在不同位置接收信号,并记录声音的强度和传播方向。

通过实地实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声音传播的效果,并加深对声音传播的了解。

4. 物体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实验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高度放置一个小球,并用计时器测量小球下落所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并深入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物理学知识的魅力。

这种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除此之外,这些趣味实验教学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1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11个有趣的物理⼩实验 物理的⼩实验不但具有趣味性,⽽且还具有实⽤性,增强了学⽣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店铺给你分享11个有趣的物理⼩实验,欢迎阅读。

11个有趣的物理⼩实验【1】 1.瓶⼦赛跑:装有沙⼦和装有⽔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从⼀个⾼度滚下来,因为沙⼦对瓶⼦内壁的摩擦⽐⽔对瓶⼦内壁的摩擦要⼤得多,⽽且沙⼦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装⽔的瓶⼦要慢。

2.带电的报纸: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铅笔的侧⾯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样掉不下来了。

掀起报纸的⼀⾓,然后松⼿,被掀起的⾓会被墙壁吸回去。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

3.铜丝灭⽕:将铜丝绕成圈,罩在蜡烛的⽕焰上,这时空⽓并没有被隔绝,但发现⽕焰明显变少,甚⾄熄灭。

原因是铜的传热快,⽕焰产⽣的热量迅速被铜吸去,使⽕焰周围温度骤降,当⽯蜡油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焰熄灭。

4.这只⽓球会爆炸吗? 把⼀只⽓球吹⾜⽓,系紧⼝⼦。

再⽤⼀块透明胶布(橡⽪膏也可)贴在⽓球上,拿⼀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把⽓球扎破,你会看到⽓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球却象消了⽓的车胎⼀样慢慢地瘪下去。

原来⽓球扎破时,溢出的空⽓造成⼀股压⼒,橡⽪和胶布对这种压⼒的反应各不相同。

当压缩空⽓从⽓球扎破的地⽅冲出时,橡胶脆⽽薄,⽓球⽪⼀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的破裂声。

透明胶带⽐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冲出造成的压⼒,所以⽓球不会“啪”的⼀声爆炸。

⼈们已经把它运⽤到⽣产中去了,防爆车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烧不着的布条:找⼀块棉布条,⽤⽔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蜡烛的⽕焰烧有酒精的部分。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焰的上⽅升起了⽕焰,好像⽕焰穿过了布条。

拿下布条⼀看,真奇怪,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6.神奇的⽛签:把⽛签⼩⼼地放在⽔⾯上。

把⽅糖放⼊⽔盆中离⽛签较远的地⽅。

⽛签会向⽅糖⽅向移动。

物理实验初中 趣味教案

物理实验初中 趣味教案

物理实验初中趣味教案一、实验主题:探究声音的产生二、实验年级:初中三、实验课时:1课时四、实验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实验材料:1. 钢尺2. 桌子3. 泡沫块4. 剪刀5. 胶带六、实验步骤: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 实验一:振动产生声音a. 让学生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并保持钢尺的振动。

b. 让学生用耳朵靠近钢尺的振动端,听到的声音是由钢尺的振动产生的。

c. 让学生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观察声音的响度变化。

4. 实验二: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a. 让学生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并保持钢尺的振动。

b. 让学生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的频率变化,并听声音的音调变化。

c. 让学生总结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5.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a. 让学生将泡沫块放在桌子上,然后用钢尺在泡沫块上敲击,观察泡沫块的跳动。

b. 让学生将耳朵放在泡沫块上,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让学生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中传播声音,如在水中、在空气中等,观察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效果。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将实验原理应用到生活中。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用尖锐物品划伤手指。

2. 实验时要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3.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保管实验材料。

八、实验评价:1.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学生能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振动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将实验原理应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九、实验拓展:1. 让学生探究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

趣味物理实验 6个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6个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

趣味物理实验 6个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1、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2、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4、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在盆的中央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方糖的方向会有很小的水流,牙签会随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放入盆中时,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你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3、有孔的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5.轻轻拿开手,纸会盖住瓶口不动,水就不会从洞里流出来了。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4、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操作: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让水冲在手帕上;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快把杯子倒过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目录序言 (3)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 (7)实验2 吹不出来——神奇的兵乓球 (8)实验3 试管自动上升 (9)实验4 大力士——纸 (14)实验5 不同的承载量 (15)实验6 测量浮力 (16)实验7 会听话的小瓶(简易浮沉子) (18)实验8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20)实验9 自动旋转的奥秘 (21)实验10 小船与船浆 (22)实验11 水的压力 (23)实验12 帕斯卡桶裂 (24)实验13 笔帽潜水员 (26)实验14 冲不走的乒乓球 (27)实验15 水中悬蛋 (28)实验16 火山爆发 (29)实验17 水球的泳姿 (30)实验18 空气有重量吗? (31)实验19 用声音?吹灭?蜡烛 (32)实验20 有孔纸片托水 (34)实验21 手绢的秘密 (35)实验22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36)实验23 蜡烛吹不灭 (37)实验24 蜡烛抽水机 (38)实验25 瓶内吹气球 (39)实验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40)实验27 会吸水的杯子 (41)实验28 会吃鸡蛋的瓶子 (42)实验29 瓶子瘪了 (43)实验30 会跳远的乒乓球 (44)实验31 会吹泡泡的瓶子 (45)实验32 这样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吗? (46)实验33 瓶子赛跑 (49)实验34 烧不坏的手绢 ........................................... 50 1 实验35 冷水也能沸腾 . (52)实验36 可爱的浮水印 (54)实验37 分合的水流 (55)实验38 漂浮的针 (56)实验40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58)实验41 纸杯旋转灯 (59)实验42 飞行的塑料袋 (60)实验43 云的形成 (61)实验44 烧不断的棉线 (62)实验45 糖的燃烧 (63)实验46 变色的碘 (64)实验47 神奇墨水 (65)实验48 烛火熄灭了 (66)实验49 空中点烛 (67)实验50 食盐黏结剂 (68)实验5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69)实验52 人造彩虹 (70)实验53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72)实验54 水制放大镜 (73)实验55 没有胶水,报纸也能贴在墙上 (74)实验56 间歇趣泉 (75)实验57 米粒四射——电荷性质的魅力 (77)实验58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78)实验59 火焰开关 (79)实验61 感受高压电 (81)实验62 汤匙变磁铁 (82)后记 (84)2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序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难而进。

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学生有了对问题解决的追求,有了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特别是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努力摆脱长期重理论,轻实践技能操作;重学课本知识,轻实验实践经验,脱离生产实际的错误倾向,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别是综合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积极性和开发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教学手段的内涵与外延已成为必然。

因此,加强学生实验技能训练,强化个体技能培养,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科学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是我们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科学开发和建立趣味物理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和改革的必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针对市场经济的激烈挑战,我们认为科学开发和建立物理趣味实验教学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科学开发和建立趣味物理实验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3然。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科学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它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学习者走向社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打好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特别是趣味实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2.科学开发和建立趣味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和深化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仍存在理论与实践比率不当的现象,仍然重视理论教学,追求理论教学质量,而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特别是学生亲自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一部分学生思维狭窄,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个体活动欠发达,动手能力不强等等。

如何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就物理教学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吸收和消化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设置多维的趣味物理实验教学,以弥补其课堂教学之不足。

3.科学开发和建立物理趣味实验教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据有关报道,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大量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就业带来了困难。

因此,加强中小学趣味物理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好课本知识的同4时,具备一技之长,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实践操作技能和熟练的操作基本功,这对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拓宽知识渠道,开发智力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4.科学开发和建立趣味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小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必然。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生产、建设、服务、生活、流通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者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发生了新的变化,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问砂锅几根腿”的浓厚兴趣,因此,当物理老师结合物理自身教材和生活现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趣味实验活动,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知识,扩大横向联系,解决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赋予物理教学以新的内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趣味物理实验集趣味性、互动性、可操作性于一体,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也解答了物理疑问,普及了科学知识。

结合我校实际和器材易在学生生活中找到的特点,我们选编了以下趣味实验,以便在校内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5关于本书的使用本册《趣味物理实验》选编了62个趣味实验,以丰富初中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

本选编供八至九年级上学期使用。

八年级上学期可完成实验1-29,下学期可完成实验30-48,九年级上学期完成实验49-62。

也可在七、八年级进行,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平时考核,表扬先进,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实验,以便在校内开展课外实验展示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终身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0年7月6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准备材料:两只纸杯(或轻的塑料杯)实验步骤:1.把两只纸杯重叠好后,搁在桌面上;2.用手轻轻抓住下面的纸杯,用力对上面的纸杯沿水平方向吹气,上面的纸杯便会迅速地跳离开来。

实践几分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比赛,看谁的纸杯先跳起来。

实验中的科学:当我们对上面的纸杯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杯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而纸杯下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没有改变,气压也没有改变,这样,由于纸杯下面气压较大,就把纸杯压上去了,你也不妨试试!这一现象是荷兰物理学家伯努利首先发现的,也就是伯努利原理。

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的原理的内容是: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力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力就小。

丹尼尔·伯努利(Bernoulli,Daniel),1700年2月8日生于荷兰格罗宁根,1782年3月17日卒于瑞士巴塞尔,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

你知道吗?鸟儿、飞机等也就是这样升上天的!7实验2 吹不出来——神奇的兵乓球实验准备:乒乓球一个、漏斗一个实验步骤:1.拿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仰着头,往漏斗里吹气,比一比,看谁能把乒乓球从漏斗中吹出来?2.同学们说:这还不容易吗?老师说:容易?大家试试。

3.事实告诉我们:越是使劲想把乒乓球吹出来,它越是呆在那里不动。

实验中的科学:这是因为当气流从漏斗中吹出来时,冲击乒乓球的表面,气流绕着乒乓球往上涌,这时乒乓球下部的压力比大气的压力小,因而使乒乓球无法跳出漏斗。

你越是使劲吹,乒乓球下面的气流速度越快,压力也越低,大气的压力就会把球死死地“摁”在漏斗里。

8实验3 试管自动上升思考: 你能让试管自动向上走动吗?自己亲自做做看。

实验准备:粗细试管各1支(要求粗管的内径稍大于细管外径,然后倒置,细试管将向下落)、水实验操作:1.先做无水的情况下,将细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然后倒置,细试管将向下落;2.在粗试管中盛适量的水,把细试管插入一小段,然后倒置。

让水由两管之间的间隙中流下。

细试管在水流下落的过程中会自动的上升。

实验中的科学:粗试管中无水时,细试管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就会下落。

而粗试管中有水时,细试管上方是水,下方是空气,细试管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地球对周围物体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

随着距离地面高度变化,大气压力也在变化,位置越高,压力越小;位置越低,压力越小。

创造:你还能用什么实验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并感受到大气压力很大。

9大气压力的发现故事:公元14世纪前后的佛罗伦萨是何等热闹的地方,它正处在意大利的南北通衢(qú)大道上,人口已达十万,手工业工厂发达,仅毛纺厂就达三百多家,而且并不是自产自销,原料来自西班牙,染料来自埃及,产品又销到英、法。

世界各地的商人南来北往好不热闹。

要说文化,这里又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基地,一些有名气的代表人物都是这里的人氏。

伽利略就不用说了,还有写《神曲》的诗人但丁,画《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制作了《大卫》雕像的米开朗琪罗,建造了著名的无柱圆顶教堂的建筑家伯鲁涅列斯基。

这里虽是扼杀了一些如伽利略那样的新文化名人,但是就连那些上层贵族人物也不能抗拒这个新文明冲击。

一些上层人物也是总想把自己打扮成有知识的样子,想把自己的庭院装修得更华丽些,好向市民们和外国商人炫耀一下自己。

现时这佛罗伦萨的大公爵塔斯坎宁别出心裁,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一个大喷水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