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
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
置、地形的关系。
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学习亚洲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对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学过程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然后,弓I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一一“亚
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根需颜色判读 其海拔.
归纳亚洲地形特征雲 V
• J
…
购形复杂多样和富原[地为主“
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 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
并让学生描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 女口: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
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
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
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
2、 结合“活动”第一题第(1)、( 2)问,引导学生就阅读“亚洲地形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 阅读“北美洲地形图”,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3、 判读“亚洲大陆沿北纬 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验证已经分析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
活动:让学生沿东经 80。画出一条线,通过小组讨论,说出沿东经 80。的地形变化特点。通
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 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由被动学
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根据前面掌握的分析亚洲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结合“活动”第一题第(
3)问,引导学生分
析“北美洲大陆沿北纬 4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分析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一般能够 判断出
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L
f*r IM *
■r*
亚洌东红顾地形剖虫U
意圈
晞我
<rt*鮮制曲用悬
东西高、中间低即可。
引导学生在“亚洲地形图”上,按教材提示,找出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流入太平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流入印度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入北冰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读图小组讨论亚洲河流的流向问题,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大致以什么样的方向流入海洋?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结合亚洲的地势特点思考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最终归纳得出:亚洲的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结合“活动”第2题,引导学生通过读图 6.11和图6.12,解释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北美洲地势中间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庞大的支流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板书设计:
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地势沿30oN的地势变化特点:低一一高一一低
亚洲河流的流向: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