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热点专题限时训练: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2020届高考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物理(经典版)文档:附: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Word版含解析
附: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一)高中物理的重要物理学史1.力学部分(1)经典力学的发展①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冲淡”重力,对落体运动的研究,确立了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观察—假设—数学推理”。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②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同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③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④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天体运动规律的发现①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该观点的代表人物;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②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③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④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各自独立地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
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
2.电磁学部分(1)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二十天必考热点冲刺训练专题01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考前二十天必考热点冲刺训练专题01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开普勒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出行星运动规律B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规律C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D .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答案】C2.(2019年江西新余质检)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 非常小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用Δv Δt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答案】D3.(2019年陕西长安一中质检)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B .胡克总结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C .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观察到了小球合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牛顿通过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答案】B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A5.(2019年甘肃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推理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够用实验直接验证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D.爱因斯坦首先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否定了“能极连续变化”的观点【答案】C6.(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AD7.(2019年福州三模)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C.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D.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同样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答案】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牛顿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测出了引力常量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答案】D9.(多选)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布罗意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B.卢瑟福根据实验断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C.根据玻尔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所有氢原子和氦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答案】AC10.(2019年河南南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要吸收光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B .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验证了这个猜想【答案】A11.(2019年安徽蚌埠一模)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力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答案】D12.(2019年四川泸州模拟)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B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伽利略用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 .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了电磁波是横波【答案】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 ,加速度a =F 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核序数增加1【答案】D14.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答案】D15.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B.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证明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性,所以牛顿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也成立C.在著名的“月-地检验”中,人们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 3 600D.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答案】C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巧妙地借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结论B.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C.第谷通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在精确的计算分析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答案】D17、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答案】B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答案】A。
2020届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测试 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物理一轮专题集训《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测试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2.我们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下列关于物理学中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3.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控制变量法,B.类比C.理想化模型D.等效替代4.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5.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
专题限时集训(十七) 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20·孝感模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是有条件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任意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C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正确;库仑用库仑扭秤实验研究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C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D正确.]2.关于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定义“瞬时速度”的概念时,利用了微元法B.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利用了演绎法C.在建立“质点”和“点电荷”的概念时,利用了假设法D.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中,除了牛顿以外,科学家第谷、开普勒、卡文迪许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C [在定义“瞬时速度”的概念时,所用方法为将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当Δt趋近于零时,即为瞬时速度,利用了微元法,故A正确;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是基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实际运动进行合理的演绎外推得到的,故B正确;建立“质点”和“点电荷”的概念时,利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故C错误;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奠定基础,科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选项,故选C.] 3.下列有关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 [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选项A错误;“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反证法,选项B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或者控制力不变,探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使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 错误;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选项D 正确.]4.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下面四个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图172A .牛顿利用装置(1)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B .安培利用装置(2)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 .奥斯特利用装置(3)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牛顿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C [卡文迪许利用装置(1)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故A 错误;库仑利用装置(2)总结出了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B 错误;奥斯特利用装置(3)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 正确;伽利略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 错误.]5.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v =Δx Δt ,当Δt→0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B [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 错误;以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 正确;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 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微元法将变速运动等效近似为很多小段的匀速运动,故D 错误.]6.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B .在公式F =G Mm r 2中,G 称为引力常数,单位是N·m 2/kg 2C .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B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A 错误;利用分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可知,B 正确;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 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天体,也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适用于宇宙万物,故D 错误.]7.在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工程师格拉姆在布展中偶然接错了导线,把一直流发电机甲发出的电接到了自己送展的直流发电机乙的电流输出端.由此而观察到的现象促成了他的一项重要发明,从而突破了人类在电能利用中的一个瓶颈,此项发明是( )A .新型直流发电机B .直流电动机C .交流电动机D .交流发电机B [应用发电机的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直流发电机甲发出的直流电接向另一直流的发电机乙,则发电机乙的线圈中有直流电,该电流受发电机乙内磁场的安培力作用而转动,此时发电机乙成为直流电动机.]8.欧姆在探索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由于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就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 时,小磁针偏转了30°,问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通过该直导线的电流为(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导学号:19624187】A .2IB .3I C.3I D.2IB [应用直线电流、电磁场的规律.如图所示,电流为I 时的磁感应强度B 与地磁场B 地叠加后,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B =B 地 tan 30°.电流为I′时,磁感应强度B′与地磁场B 地的关系为B′=B 地 tan 60°.解两式得B′B=3.则有I′=3I ,故选B.]9.物理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列关于常见的几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比较法: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B .模型法:用磁感线表示磁场C .归纳法: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D .控制变量法:“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B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 错误;用磁感线表示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故B 正确;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运用的是反证法,故C 错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 错误.]10.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B .哥白尼提出行星运行的“日心说”,推翻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C .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定律常数G ,并被称为“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BCD [选项B 、D 符合物理史实,故正确.安培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故不选A.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定律F =G m 1m 2r 2的引力常数G.当时人类已经测得太阳与地球间距离r ,及二者的引力的大小F ,也已经测得了太阳的质量m 1.于是便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 2,故选C.]11.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 .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 .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ACD [欧姆定律是关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关系的定律,并没有说明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选项B 错误.]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理模型法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B .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都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强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相同,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C .物理学的一般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用它们去预言未知现象,再用新的实验去检验这些物理模型和物理规律,去否定或进一步修正它们D .万有引力定律清楚地向人们揭示,复杂运动的后面隐藏着简洁的科学规律,它明确地向人们宣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科学法则ACD [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强相互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它们的作用规律不同,故选项B 错误.]13.伽利略被誉为“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成功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图173所示,让小球沿斜面AB由静止滚下,沿水平面BC向前运动,直到滚到另一个斜面CD.如果无摩擦力,无论BC多长、斜面AB比斜面CD陡些还是缓些,小球总会在斜面CD上的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设起点为p,终点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73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小球在斜面上运动距离与斜面倾角的正弦值成正比D.小球在AB、CD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之比等于斜面倾角正弦值的反比AD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当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B错误;由hsin θ=12gsin θ×t2得t=1sin θ2hg,故D正确,C错误.]14.关于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克劳修斯建立了热力学温标B.惠更斯最先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C.多普勒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D.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首先提出了电磁场理论CD [选项C、D符合物理史实,故C、D正确.开尔文建立了热力学温标,故A错误.托马斯·杨最先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故B错误.]15.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学家康普顿解释物体热辐射现象时提出能量子假说B.普朗克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波长变化的现象C.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D.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D [选项C、D符合物理史实,故正确.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现象时提出能量子假说,故A错误.康普顿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波长变化的现象,故B错误.]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020高考物理 增值增分特训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选择题专练专练定位本专练主要是解决高考的客观题部分.由于对高考选择题知识点的考查相对稳定,本专练通过对高考选择题的题型进行分类,同时穿插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解答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度.选择题的主要解题技巧和方法有:①直接判断法,选准看问题的视角;②比较排除法;③选项分组法,避免多选和漏选;④反证举例法;⑤逆向思维法;⑥极限分析法;⑦特殊值法;⑧假设法;⑨作图分析法;⑩建立模型法.应考策略首先要利用前面2020年和2020年考点对照表,研究好近两年的高考题,对题型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和热点题型训练,同时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限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答案 C解析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实际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B 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选项D错误.2.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答案 C解析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选项A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选项D错误.3.关于物理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答案 D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选项A错误,D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错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4.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答案 B5.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以角速度ω绕带正电的质子做圆周运动.当加上磁场方向与电子轨道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时,设电子轨道半径不变,而角速度发生变化.你可能不会求角速度的变化Δω,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判断Δω的值可近似等于( )A.±mB2eB.±eB2mC.±meB2D.±B2me答案 B解析根据量纲可知选项B正确.6.物理学中用到了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下列概念时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C.“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D.“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答案 C解析电场强度是利用比值法定义的,质点和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的概念时均用到了“等效替代”方法,选项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7. (2020·山东·14)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AC解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利用实验和归谬法得到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的同样快.故选项A、C正确.8. (2020·新课标Ⅱ·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答案ABD解析奥斯特通过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楞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楞次定律.法拉第提出的是电磁感应定律,但恒定电流周围不产生感应电流.9.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答案BD解析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积累了资料,开普勒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A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10.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的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C.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答案AB解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选项C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错误.11.关于物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归纳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答案AD解析“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反证法,选项B错误;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都无关,选项C错误;12.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AD解析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选项B错误;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13.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由比值法定义正确的是( )A.加速度a=FmB.磁感应强度B=FIlC.电容C=Q/U D.电流强度I=U R答案BC解析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大小不受其他两个变量变化的影响,比如C=QU中,Q、U变化时C不变;但是加速度a=Fm中,a随F、m的变化而变化;同样I=UR中I也随U、R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B、C正确.【解题方法技巧1】直接判断法以上几个题目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不同角度考查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属于考查概念规律的简单题,可用此法直接作出判断.解答时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干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设置的条件界定试题考查的范围和意图,选准看问题的视角,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题目.。
(山西专版)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第一篇选择题热点1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精练(含解析)
热点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热考题型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在对物理学史的重要发现、物理模型、重要物理方法的认识和对重要实验科学探究思想的理解上。
在备考时主要是对课本中出现的影响世界的重要发现及人物做一些了解,如力学中的伽利略、牛顿等,电磁学中的奥斯特、法拉第等,注意这些优秀物理学家的突破性思想及结论。
题型一考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不守恒B.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C.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D.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答案 D 鞭炮炸响的瞬间,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在任何情况下能量都是守恒的,选项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等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选项B错误;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弹片的动能和内能,选项C错误;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选项D正确。
题型二考查物理学史或物理方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A.利用甲图装置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由此发现了电子B.甲图中的A为α粒子,B为氮气,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He O HC.乙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利用此装置发现了质子D.乙图中的不可见粒子为γ射线,从石蜡中“打出的粒子”是质子答案 B 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卢瑟福第一次完成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由此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N He O+H,A项错误,B项正确;乙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利用此装置发现了中子,C项错误;乙图中的不可见粒子为中子流,D项错误。
题型三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3.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如图所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两电刷M、N 分别与盘的边缘和中心点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相连。
金属盘绕中心轴沿图示方向转动,则( )A.电刷M的电势高于电刷N的电势B.若只将电刷M移近N,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D.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答案 C 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磁铁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M、N间的金属垂直纸面向外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M、N间的电动势由M指向N,则电刷N的电势高于电刷M的电势,A项错误;根据E=BL推导出M、N间的金属以电刷N为轴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若只将电刷M移近N,L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故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B项错误;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ω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则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项正确;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减小,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D项错误。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39 物理学史及物理学思想(原卷版)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39 物理学史及物理学思想【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重要的物理学史 (1)热点题型二重要思想方法 (3)【题型演练】 (5)【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重要的物理学史续表【例1】.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安培在研究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洛伦兹推导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也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洛伦兹力B.开普勒观测记录了大量的天体运动的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规律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首先提出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式1】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测出了引力常量B.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归纳总结出了楞次定律【变式2】.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C.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热点题型二 重要思想方法1.理想模型法为了便于进行物理研究或物理教学而建立的一种抽象的理想客体或理想物理过程,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事物的次要因素.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等)、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和过程模型(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抛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恒定电流等).2.极限思维法就是人们把所研究的问题外推到极端情况(或理想状态),通过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用极限思维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通常是将参量的一般变化推到极限值,即无限大、零值、临界值或特定值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公式v =Δx Δt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 3.理想实验法也叫作实验推理法,就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就叫作理想实验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由伽利略斜面实验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等.4.微元法微元法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目的的方法.它在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很常用,思想就是“化整为零”,先分析“微元”,再通过“微元”分析整体.5.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特点是A =B C ,但A 与B 、C 均无关.如a =Δv Δt、E =F q 、C =Q U 、I =q t 、R =U I 、B =F IL 、ρ=m V等. 6.放大法在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把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按照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放大法.常见的方式有机械放大、电放大、光放大.7.控制变量法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比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就用了控制变量法.8.等效替代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等.9.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如研究电场力做功时,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例2】在以下力学实验装置中,三个实验共同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D.类比的思想方法 【变式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2020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含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2、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B.牛顿依据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库仑引入“电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奥斯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C.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时代B.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C.安培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D.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7.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C.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C.万有引力常量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得出的D.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9.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10、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B.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证明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性,所以牛顿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也成立C.在著名的“月-地检验”中,人们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3 600D.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巧妙地借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结论B.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C.第谷通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在精确的计算分析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1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13、2018年3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享年76岁,引发全球各界悼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核能C.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增加光照时间,使电子多吸收几个光子,所有电子最终都能跃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C.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D.牛顿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1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概括出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C.伽利略直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加速度a =F 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核序数增加117.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牛顿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测出了引力常量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19、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 观察现象→2→逻辑推理→4→修正推广→…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20、(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与解析1.A解析: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故A正确;法拉第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故B错误;伽利略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C错误;富兰克林把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故D错误.2.A解析: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选项A正确;开普勒依据第谷的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引入“电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选项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D错误.3.C解析: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选项A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的电子的电量;玻尔根据氢光谱的特点,提出了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B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D错误.解析: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时代,故A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故B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故C错误;伽利略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正确.] 5.B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得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A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B正确;库仑首先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D错误.6.C解析: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选项A正确;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选项B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选项C错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选项D正确.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B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错误.8.D解析: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量,选项B、C错误;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选项D正确.9.D解析: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法拉第提出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故D正确.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选项A错误;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证明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性,但是牛顿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选项B错误;在著名的“月-地检验”中,人们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3 600,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选项D错误.11.D解析: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故A错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选项B错误;第谷通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开普勒在精确的计算分析第谷的观测数据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C错误;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选项D正确.解析: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错误;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他测定了数千个带电油滴的电荷量,发现这些电荷量都等于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故B正确;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想斜面实验,故C错误;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利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故D错误.13.C解析: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选项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光能,不是核能,选项B错误;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选项C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截止频率,即使增加光照时间,也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14.B解析: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A 错误;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B 正确;密立根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故C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从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 错误.15.D解析: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A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没有总结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B 错误;伽利略通过对不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推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 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D 正确.16.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 错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 ,而加速度a =F m,公式中a 与F 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 错误;库仑用扭秤实验最早得出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故C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放射出一个电子,原子序数增加1,故D正确.17.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出,B 错误;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带电量均为一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把这个最小带电单元叫做元电荷,它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C错误;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他还引入了电力线(又称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故D正确.]18.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B错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故D正确.19.C解析: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C正确,A、B、D错误.20.AD解析: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则A项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B项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是由于受到改变运动状态的向心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则C项错误,D项正确.。
2020年高考物理 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6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P 单元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14.P[2020·山东卷]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14.AD [解析]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 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 错.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C 错.楞次定律反映出的感应电流的规律是机械能或磁场能向电能转化的必然结果,故D 对.20.P [2020·北京卷]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 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值可能为( )A.h 2e B.2e hC .2heD.12he20.B [解析] 由量纲可知,频率ν的单位为s -1,普朗克常量h 的单位为J·s,电荷量的单位为C ,电压的单位为V ,则k =v U 对应的单位是s -1V =1s·V ,h e对应的单位是J·s C =C·V·s C=s·V,所以B 项正确.1. 2020·湖北联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C.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E.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1.BD [解析] 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孙进一步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该模型被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否定,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选项A错误;1919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发现了质子,选项B正确;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光子的概念,选项C错误;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选项D正确;玻尔理论成功地引入了量子的概念,但保留了太多的经典理论,他没有建立量子理论,选项E错误.2.2020·浙江调研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2.AD。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练案
专题六第16讲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限时:6分钟1.(2020·河南省郑州市二模)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B )A.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实验的研究,确定了光的粒子性B.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电子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D.卢瑟福通过a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解析] 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的规律,确定了光的粒子性,A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偏转的实验,测出了这些粒子的荷质比,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电子,B正确;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可以再分,C错误;卢瑟福通过a粒子轰击氮核的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错误。
2.(2020·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第六次摸底)下列有关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解析]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A错误;“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假设法,B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C错误;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正确。
2020年高考物理热门必考点名校模拟试题汇编-热点40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热门必考点名校模拟试题汇编-热点40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一.选择题1.【浙江省2019届仿真模拟】2018年3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享年76岁,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物理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核能C.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增加光照时间,使电子多吸收几个光子,所有电子最终都能跃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参考答案】ABD2. (2019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电容C,加速度a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参考答案】 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比值法定义物理量、β衰变规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错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电容C,而公式a是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不是加速度定义式,选项B错误;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C错误;根据β衰变规律,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电荷数增加1,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选项D正确。
3.(2019武汉调研)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 C ,静电力常量。
2020年高考 物理学史与物理方法
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为万有引力规律的发现做出了什么贡献和铺垫?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可以推导出: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2r mF ∝(m 为行星质量、r 为行星运动半径)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有什么规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分析出:2rMF ∝'(M 为太阳质量)太阳与行星间的相互引力有什么规律?由于以上F 和F ′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2rMmF ∝星体间相互引力规律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吗?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如果重力和星体之间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月球绕地球作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就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3600,因为月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
说明天上和地上的物体都遵从以下相同的规律:2r MmGF =,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中的G 为引力常量。
引力常量G 的值等于多少?(验证)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G 的值,这使得万有引力的定量计算成为可能,我们能据此计算出星体质量三、习题篇高考题汇编1.(2010)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2010)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 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 点。
如果在E 或F 处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 点。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C A .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 .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 .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2010)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2020届物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 高考热点突破 Word版含解析
(英国)
①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牛顿力学;
②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础
开普勒
(德国)
17世纪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
卡文迪许
(英国)
1798年,利用扭抨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库仑
(法国)
1785年,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
板块一 高考热点突破
热点一 物理学史和思想方法
题型(一)物理学史
科学家
主要贡献
伽利略
(意大利)
①1638年,论证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③伽利略在1638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抛体运动
解析:电流I= 中,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决定,不是比值定义法,故A错误;合力、分力等概念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确;理想模型法是忽略了事物的次要因素、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而建立的模型,故C正确;功率的定义式P= ,当时间间隔t非常小时(即趋于极限值), 可以表示瞬时功率,此时运用的是极限思维法,故D正确.
解析:“曹冲称象”故事中用等重量的石头代替等重量的大象,是等效替代的思想;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等效替代的思想,故B正确;建立“质点”的概念,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极值法,故C错误;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答案:B
答案:C
5.(2019·湖南六校联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020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练习:选择题热点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
第一篇|高考命题热点巧练板块一 选择题热点巧练热点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建议用时:20分钟)1.(2019·济南高三模拟)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C .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D .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不守恒B .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C .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D .指南针静止时N 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3.(2019·高考压轴卷)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 .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4.电场强度有三个公式,分别为E =F q 、E =k Q r 2、E =U d,关于这三个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E =F q表示,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 成正比,与电荷量q 成反比 B .公式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它表示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的电荷量Q 成正比,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C .公式E =U d是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由此公式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成正比D .这三个公式都是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电场5.(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 .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微元法C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 .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6.(2019·河南商丘高三模拟)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B .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一定会沿着电场线运动C .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一致D .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7.(2019·青岛高三模拟)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时快十倍.1 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图所示,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据此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1 2 3 4 5 6 7 8 距离 32 130 298 526 824 1 192 1 600 2 104( )A .v 1=v 0+atB.Δx T 2=kC .v 21-v 20=2ax D.x 1t 21=x 2t 22=x 3t 23=…=k 8.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如图所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两电刷M 、N 分别与盘的边缘和中心点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相连.金属盘绕中心轴沿图示方向转动,则( )A .电刷M 的电势高于电刷N 的电势B .若只将电刷M 移近N ,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 .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D .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参考答案与解+析第一篇 高考命题热点巧练板块一 选择题热点巧练热点1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1.详细分析:选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A 正确;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选项B 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速度无关,选项C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选项D 错误.2.详细分析:选D.鞭炮炸响的瞬间,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在任何情况下能量都是守恒的,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等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选项B 错误;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弹片的动能和内能,选项C 错误;指南针静止时N 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选项D 正确.3.详细分析:选B.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运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B 正确;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 错误;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D 错误.4.详细分析:选C.E =F 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电场强度只与电场本身有关,与检验电荷q 和它所受的电场力F 无关,选项A 错误.E =k Q r 2是利用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定义式推导出来的,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只适用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选项B 错误.E =U d是利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的两个不同公式推导得出的,由此公式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成正比,选项C 正确.这三个公式中,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E =U d是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选项D 错误. 5.详细分析:选CD.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A 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 错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C 正确.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选项D 正确.6.详细分析:选D.电场和磁场均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类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而引入的虚拟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 错误;电荷的运动取决于初速度和力的方向,故电场线不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轨迹,只有在点电荷的电场和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只受电场力),才会沿着电场线运动,故B 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垂直,故C 错误;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 正确.7.详细分析:选D.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kt ;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x =k ′t 2,即k ′=x t 2,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x t 2即可:x 1t 21=321、x 2t 22=13022=32.51、x 3t 23=29832≈331、x 4t 24=52642=32.8751、x 5t 25=82452=32.961、x 6t 26=1 19262≈331、x 7t 27=1 60072≈32.651、x 8t 28=2 10482=32.8751.由以上的数据比较可知,各组数据中x t 2都约等于32.5,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x t 2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A 、B 、C 错误,D 正确.8.详细分析:选C.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磁铁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左侧为N 极,右侧为S 极,M 、N 间的金属垂直纸面向外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M 、N 间的电流由M 指向N ,则电刷N 的电势高于电刷M 的电势,A 项错误;设两磁极间的磁感应强度为B ,M 、N 间的距离为L ,金属盘转动角速度为ω,根据E =BL v -推导出M 、N 间的金属以电刷N 为轴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 2ω2,若只将电刷M 移近N ,L 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故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B 项错误;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ω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则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 项正确;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 减小,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D 项错误.。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3期)专题17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新题精选分类解析(第3期)专题17 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1.(2020湖南洞口一中测试)科学家并不比常人有太多的身体差异,只是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更好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毅力。
下列规律或定律与对应的科学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与自由落体定律B .开普勒与行星运动定律C .奥斯特与电磁感应定律D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2.(2020北京东城区示范高中综合测试)如图10甲中所受,MN 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
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 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
P 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 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
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
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
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答案中k 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选项A 正确。
A .298d kqB .2d kqC .243d kqD .2910d kg3.(2020河北邯郸质检)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
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式测力计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答案:A解析:该同学应用的方法是等效法,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采用等效法,选项A正确。
物理高考复习专题01 物理学史物理方法(解析版)
2020年全国大市名校高三期末一模物理试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七期)物理学史物理方法1、(2020·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元月选考模拟)关于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B. 库仑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C.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发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D. 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C【解析】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A错误;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选项B错误;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发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选项C正确;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选项D错误;故选C。
2、(2020·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三测试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B.法拉第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C.爱因斯坦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法国学者库仑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答案】C【解析】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选项A 错误;奥斯特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选项B 错误;爱因斯坦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选项C 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库伦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选项D 错误;故选C.3、(2020·湖南省长沙市一中第六次月考)下列组合单位中与力的单位N (牛)不等效的是()A. kg·m/s 2B. T·m 2/sC. C·T·m/sD. T·A·m【答案】B【解析】A .根据公式F ma =可知:21N 1kg m /s =⋅,两者是等效的,A 错误;B .根据公式E n t ∆Φ=∆可知:21V=1T m /s ⋅,两者不等效,B 正确;C .根据公式F Bqv =可知:1N 1C T /s =⋅,两者是等效的,C 错误;D .根据公式F BIL =可知:1N 1T A s =⋅⋅,两者是等效的,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及物理方法(建议用时:20分钟)1.(2019·济南高三模拟)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C .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均有关D .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能量不守恒B .现代火箭的工作原理可溯源至我国古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C .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D .指南针静止时N 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3.(2019·高考压轴卷)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 .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4.电场强度有三个公式,分别为E =F q 、E =k Q r 2、E =U d ,关于这三个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E =F q表示,电场强度与电场力F 成正比,与电荷量q 成反比B .公式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它表示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点电荷的电荷量Q 成正比,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C .公式E =U d是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由此公式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成正比D .这三个公式都是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电场5.(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 .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微元法C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 .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6.(2019·河南商丘高三模拟)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曾经使人感到困惑、引起猜想且有过长期争论的科学问题.19世纪以前,不少物理学家支持超距作用的观点.英国的迈克尔·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解释了电荷之间以及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方式,打破了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1838年,他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并解释电和磁的各种现象.下列对电场和磁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法拉第提出的磁场和电场以及电力线和磁力线都是客观存在的B .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一定会沿着电场线运动C .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一致D .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7.(2019·青岛高三模拟)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时快十倍.1 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如图所示,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据此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可能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 )A.v1=v0+at B.ΔxT2=kC.v21-v20=2ax D.x1t21=x2t22=x3t23=…=k8.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如图所示,圆形金属盘安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两电刷M、N分别与盘的边缘和中心点接触良好,且与灵敏电流计相连.金属盘绕中心轴沿图示方向转动,则( )A.电刷M的电势高于电刷N的电势B.若只将电刷M移近N,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D.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选项A正确;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选项B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它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选项D 错误.2.解析:选D.鞭炮炸响的瞬间,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在任何情况下能量都是守恒的,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等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选项B 错误;炮弹爆炸时,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弹片的动能和内能,选项C 错误;指南针静止时N 极指向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选项D 正确.3.解析:选B.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运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B 正确;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 错误;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D 错误.4.解析:选C.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电场强度只与电场本身有关,与检验电荷q 和它所受的电场力F 无关,选项A 错误.E =k Q r 2是利用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定义式推导出来的,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只适用于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选项B 错误.E =U d 是利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的两个不同公式推导得出的,由此公式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成正比,选项C 正确.这三个公式中,E =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E =k Q r 2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E =U d 是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式,选项D 错误.5.解析:选CD.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A 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这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 错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C 正确.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选项D 正确.6.解析:选D.电场和磁场均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类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而引入的虚拟的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 错误;电荷的运动取决于初速度和力的方向,故电场线不是电荷在电场中的轨迹,只有在点电荷的电场和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只受电场力),才会沿着电场线运动,故B 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垂直,故C 错误;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D 正确.7.解析:选D.伽利略最初猜想,沿斜面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 =kt ;由此伽利略推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x =k ′t 2,即k ′=x t 2,结合以上的分析,则比较x t 2即可:x 1t 21=321、x 2t 22=13022=32.51、x 3t 23=29832≈331、x 4t 24=52642=32.8751、x 5t 25=82452=32.961、x 6t 26=1 19262≈331、x 7t 27=1 60072≈32.651、x 8t 28=2 10482=32.8751.由以上的数据比较可知,各组数据中x t 2都约等于32.5,考虑到测量的误差等原因,可以认为xt 2是一个常数,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A 、B 、C 错误,D 正确.8.解析:选C.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磁铁上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左侧为N 极,右侧为S 极,M 、N 间的金属垂直纸面向外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M 、N 间的电流由M 指向N ,则电刷N 的电势高于电刷M 的电势,A 项错误;设两磁极间的磁感应强度为B ,M 、N 间的距离为L ,金属盘转动角速度为ω,根据E =BL v -推导出M 、N 间的金属以电刷N 为轴转动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 2ω2,若只将电刷M 移近N ,L 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故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B 项错误;若只提高金属盘转速,ω增大,感应电动势增大,则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C 项正确;若只将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回路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 减小,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小,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