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小道游后感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bee9e1551810a6f52486b9.png)
作为一个在外地长大的孩子来说,对于“小平小道”只能在网上有所了解。
这次作为毛概课程的实践环节,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能够参观,见证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人生一个重要环节。
当天,我们班是组队去的,一同参观的还有许多人,都怀着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
邓小平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小平小道”既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个集教育纪念、休闲为一体纪念性公园。
1969年,邓小平同志下放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劳动。
他住在解放军某步校将军楼,每天,他和卓琳同志要步行6华里到工厂上班。
工厂的干部、工人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方便,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
“小平小道”紧靠南昌,占地面积187.9亩,东至省庄到湾里公路,南至320国道,国、北至南昌陆军学院围墙。
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会场”、“休闲广场”等。
“小平小道”是一条很普通的田埂,狭窄而悠长,我们能在上面看到游客的足迹,但已找不到这位伟人留下的印记了。
我们很难想象一65岁的老人在经历政治上的打压,好友的离去后,是怎样一遍遍的走过这条小道,是怎样的信念使他相信,足够的等待一定会有结果。
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世人所称的“小平小道”,这样,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
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e08ca8389eb172ded63b763.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观你会深深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触摸到他的赤子情怀。
下面是X给大家整理的小平小道观后感,供大家参阅!小平小道观后感篇1我们踏上邓小平爷爷曾经走过工作过的地方,不仅仅是对邓小平爷爷的追思和怀念,而是对一种不拍挫折,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尊敬。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纵观小平爷爷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小平小道观后感篇2“小平小道”初期并不是这样的,20XX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小平劳动车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5月1日,“小平小道”被作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初步开放,开放后的“小平小道”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家人的大力帮助,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XX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
而后,政府决定对“小平小道”进行新的规划建设以进一步展示南昌革命传统文化和更好地激励后人。
纪念馆区在后期进行了修复。
修复时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本着原汁原味地反映原有的风貌的愿望,坚持多搞绿化、少搞建筑的原则,见树留树、见水留水,使其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有绿荫广场、林荫小径、也有繁花锦簇园,还有健身休闲广场,更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场馆,现已成为新建县乃至南昌市、江西省和全国性的重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新亮点。
这就是目前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一幕。
有人曾经这么评价邓小平:如果将中国的复新之路比作黎明的到来,那么邓小平便是那黑暗中破晓处最先出现的一道光:毛主席的建国,邓小平的富国,胡锦涛的强国,三者有机结合,如同阶梯,而这段阶梯是每个中华儿女值得骄傲的历史所凝成的。
很庆幸,有机会重走伟人之路,去体会“小平小道”蕴含的厚重——在这里,有一位老人将春天的故事读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39ae02a55270722192ef7d8.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800字观你会深深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触摸到他的赤子情怀。
下面是X给大家整理的小平小道观后感,供大家参阅!小平小道观后感篇 1我们踏上邓小平爷爷曾经走过工作过的地方,不仅仅是对邓小平爷爷的追思和怀念,而是对一种不拍挫折,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尊敬。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纵观小平爷爷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小平小道观后感篇 2“小平小道”初期并不是这样的,20XX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小平劳动车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5月1日,“小平小道”被作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初步开放,开放后的“小平小道”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家人的大力帮助,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XX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
而后,政府决定对“小平小道”进行新的规划建设以进一步展示南昌革命传统文化和更好地激励后人。
纪念馆区在后期进行了修复。
修复时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本着原汁原味地反映原有的风貌的愿望,坚持多搞绿化、少搞建筑的原则,见树留树、见水留水,使其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有绿荫广场、林荫小径、也有繁花锦簇园,还有健身休闲广场,更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场馆,现已成为新建县乃至南昌市、江西省和全国性的重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新亮点。
这就是目前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一幕。
有人曾经这么评价邓小平:如果将中国的复新之路比作黎明的到来,那么邓小平便是那黑暗中破晓处最先出现的一道光:毛主席的建国,邓小平的富国,胡锦涛的强国,三者有机结合,如同阶梯,而这段阶梯是每个中华儿女值得骄傲的历史所凝成的。
很庆幸,有机会重走伟人之路,去体会“小平小道”蕴含的厚重——在这里,有一位老人将春天的故事读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小平小道 后感
![小平小道 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6324f7524de518964b7dcb.png)
走小平小道有感第一次走小平小道,心里有好多感想,仿佛无法抵御内心的澎湃。
以下就是我在小平小道上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想。
在小平小道最让我无法忘怀的就是路的最末端的伟大而又神圣的小平石像,我们都在那里和小平合影留念了,但我们带不走他,因为他把他的所有都奉献给社会。
那雕塑神圣而伟大,让人站在那里就想到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生,因为他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幸福而斗争,先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和毛主席并肩战斗,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是为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战斗。
他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战斗”。
在进入大门后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大而又大的小平陈列室,室内有以前小平用过的各种东西,还有小平的故事。
一幅幅画映入我的眼帘,我细细地看着每一幅画,欣赏着小平的生平。
小平小道我似乎对小平同志更加了解,了解了他的为人和做事的负责任。
也端正我为人出事的态度问题,对我而言,开始注重那些小事了,很多时候,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渐渐的开始,不放弃一切我可以学习的机会。
小平同志在小事上的严谨,让我明白了做大事前先应该把小事做好。
同时邓小平同志喜欢读书的习惯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也萌生出一种大量读书汲取知识的渴望,让我也有勇气去坚持出色地完成学业。
小平同志虽然身处逆境,但还是通过读书去强化和充实自己,让自己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小平同志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念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小平同志那种无法被冲垮的信念是他最终没有被打垮的力量之源。
在生活和工作上小平是一个乐观的人,他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困难和一切迎面而来的打击。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心坚强乐观想得开的人,我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打击,比起小平同志所经历的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像小平同志一样,乐观和坚强。
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拼尽权利,我们一定要心怀祖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小平同志那样的人,但我们一定要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读书努力奋斗,争取成为祖国的中流砥柱,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游小平小道有感
![游小平小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1e40f0376c66137ee061921.png)
游小平小道有感在中国都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在南昌读书,其实一早就想去瞻仰一下这位伟人被流放受苦的地方了。
为更真切地开展毛概课程,深入实践革命传统教育,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位于南昌市新建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小道”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一行几人有说有笑的出发了,沿途美丽的春日风光是没有心思看了,一心只想着赶紧到达目的地!坐公交车大概半个小时,出了闹市区,到达了小平小道大门口,人其实并不多,可以说是有些冷清。
在外面休息了几分钟就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邓小平与曾经和他一起在此工作过的老员工的铜像雕塑。
铜像雕刻的很逼真,一眼就看出了邓爷爷,他虽然是中国建国以来最矮的一位领导人,但并不妨碍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伟岸形象。
都说个子矮是浓缩的精华,这句话放在邓爷爷身上真有道理。
正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带领着全中国走向了康庄大道,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什么才是我应该为之毕身追求的东西!看着这些铜像,我能够想象出当年邓爷爷在这里的艰苦岁月以及他与老工人的深刻友谊。
沿着走道往里走,沿途的壁柜上展示的是一些邓爷爷当年的生活及工作用具,有很多是我小时候在家里见过玩过的,还有一些则更老。
这里的一些物品把我带回了我的童年,那个深刻难忘却又渐渐模糊不清的年代,也勾起了我对那种生活的怀念。
在新建的三年,使更多的工人看到了一代伟人身上不屈不挠、勤俭节约、爱民如子、忘我工作的高尚品格。
在小平同志的工作台,工人师傅们为他准备了一条凳子,可小平在工作时从来没坐下过,他曾私下对老伴卓琳说:“我不能坐,我一坐下就起不来了”。
至从小平下放到江西后,他们的收入也急剧降低,然而还得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供子女读书,于是,他一天只抽很少的几支烟,只喝少量的一点酒以解除疲劳,早餐也不过是甜米酒加两个鸡蛋,午饭和晚饭多是吃一些素菜,当他家里装水的盆子漏水以后,他就拿到车间,让工人师傅给他焊一下再继续使用。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0c00047783e0912a3162a09.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篇一: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咋一看,不过就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
而在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长1.5公里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
也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就是从这萌发,中国就是从这里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张大道。
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把这条小道称做“小平小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突然有一天,被“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
每天早晨,都得顺着这条小道,到工厂去报到。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三年零四个月,也就是1200多天里,不知明天,难料未来,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劳动改造”。
所以说,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
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
为弘扬爱国主义,接受爱国教育,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步行进入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和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小门口,上面写着“小平小道”四个字,犹如朴素的邓小平爷爷。
“小平小道”座落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
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会场”、“艰难岁月展厅”、“小平车间”、“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铜像”、“休闲广场”等。
我们刚开始参观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
此馆真实的再现了小平同志在新建的生活实况。
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平曾经用过的工具:钢钳、锤子、螺丝刀、锯子、钻子??这真实的再现了小平的工作的艰辛。
还有小平使用过的雨伞——小平撑着这把雨伞,迎着风雨走在“小平小道上”;草帽——小平戴着它顶着烈日走在“小平小道”上;解放鞋——小平穿着它踏实了“小平小道”。
还有小平曾借阅过得书籍,从中可以看到小平虽被软禁在此,但不忘学习,一心为党,心系国家。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8d2c89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7.png)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篇一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嘿,朋友们!你们去过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吗?我去了,那感受,真是一言难尽啊!一走进那将军楼,我就觉得时光好像倒流了一样。
那些陈旧的摆设,简单的家具,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心里就忍不住琢磨,在这样的环境里,邓小平爷爷当年是怎么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规划那些改变我们生活的大事的呢?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老房子嘛,有啥好看的。
可我觉得,这可不是一般的房子!这是历史的见证者啊!看着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桌椅床铺,我就想,邓小平爷爷当时的条件得多艰苦啊!但他可能从来没想过放弃,从来没想过退缩。
我站在那屋子里,心里头乱糟糟的。
一方面觉得邓小平爷爷太了不起了,能在这么艰难的环境里坚持;另一方面又在想,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是不是有时候太不珍惜了?这一路走过来,我们国家能有今天,容易吗?说真的,我觉得去一趟这将军楼,比我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可深刻多了。
它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感受到了伟人的力量。
你们说,要是没有邓小平爷爷当年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吗?我觉得啊,肯定不能!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努力,不能辜负了前辈们的付出,你们说是不是?篇二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哇塞,朋友们!我刚从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出来,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一进那楼,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也太朴素了吧!可就是在这么个朴素的地方,邓小平爷爷却做出了那么多大事。
我就忍不住问自己,这是咋做到的呢?看看那简陋的房间,我觉得,也许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磨炼了邓小平爷爷的意志。
他可能在某个夜晚,对着昏暗的灯光,思考着国家的出路,想着怎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说起来,我以前对这段历史也就是书本上的了解,觉得挺抽象的。
但这次亲眼看到将军楼,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就在想啊,咱们现在天天玩手机、打游戏,遇到点困难就叫苦连天,跟邓小平爷爷当年比,我们这算啥呀?我在那楼里走着走着,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559b5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0.png)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篇一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去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这一趟下来,感触可真是多得不要不要的!一走进那地方,就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那老旧的建筑,斑驳的墙壁,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就在想,当年邓小平爷爷在这里的时候,他是怎么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坚定自己的信念的呢?也许,就是在这样看似平凡的环境中,孕育出了伟大的思想。
看着那些简单的摆设,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条件也太艰苦了吧!可邓小平爷爷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屈不挠,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我觉得,咱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反而有时候变得脆弱了,遇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想想邓小平爷爷经历的那些,咱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不坚持呢?在将军楼里,我仿佛看到了邓小平爷爷踱步思考的身影。
可能当时他也会有迷茫,也会有不确定,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方向。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处在那样的境地,我能做到吗?参观完出来,我心情特别复杂。
一方面为邓小平爷爷的坚韧和智慧所折服,另一方面又在反思自己的不足。
这一路,真的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明白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篇二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哇塞,今天去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这感觉,真是没法形容!一踏入那片区域,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包围了。
你能想象吗?就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地方,曾经发生过那么多影响历史的大事。
看着那陈旧的物件,我就在想,邓小平爷爷当年在这儿,会不会也偶尔感到孤独和无助呢?也许会吧,但他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意志挺了过来。
这让我不禁感叹,伟人之所以伟大,可能就在于他们能在困境中崛起,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我觉得吧,咱们现在老是抱怨这不好那不好,可跟当年比起来,咱们这算啥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在提醒着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努力奋斗。
我站在那里,脑海中浮现出各种画面,仿佛能看到邓小平爷爷忙碌的身影。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5774a6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6.png)
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篇一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哇塞,去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之后,我这心里啊,真的是波涛汹涌,感慨万千呐!一走进那将军楼,仿佛时光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过去。
我看到那些陈旧的摆设,可能、也许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可放在现在,显得那么朴素。
我就在想啊,邓小平爷爷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得多不容易啊!你说,那时候条件那么艰苦,他怎么就能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勇气去改变一些东西呢?也许这就是伟人的魅力所在吧。
我觉得,咱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可我们有时候还不知足,还在抱怨这抱怨那的。
和那个年代比起来,咱们这点小烦恼算啥呀?看着那些老物件,我仿佛能看到邓小平爷爷在那里沉思、在那里谋划未来的画面。
这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不断播放。
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身处那个时代,我能有这样的担当和智慧吗?说真的,这次参观让我对历史、对伟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一路参观下来,真好!让我明白了,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得好好珍惜,努力奋斗,不能辜负了先辈们的付出啊!篇二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去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那感受,真的是没法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
一进将军楼,我就被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给包围了。
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这痕迹就好像在跟我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站在那里,心里不停地琢磨,邓小平爷爷当年在这里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也许他也会有迷茫的时候,也会有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
但他就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不是吗?看着那些简单的家具,我不禁想,这条件也太艰苦了吧!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却能想出那么多伟大的点子,为咱们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佩服吗?我在想,要是没有像邓小平爷爷这样的伟人,我们现在的生活能这么好吗?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这次参观,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能为这个社会做点啥?我能像邓小平爷爷那样勇敢面对困难吗?这一路的思考,真好!它让我明白了,不管啥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都得有股子冲劲儿!篇三小平小道陈列馆将军楼观后感哎呀妈呀,去了小平小道陈列馆的将军楼,我这小心脏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刚迈进那扇门,我就好像穿越了时空一样。
《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模版]》
![《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66e8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4.png)
《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模版]》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广州市天河区的小平小道,沿途欣赏了小道上的建筑和景点,了解了小平小道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深刻地感受到小平小道所传达的精神理念。
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受到了启迪和感悟。
小平小道是广州市一个比较古老的街区,这里保存了许多充满历史和文化感的建筑,如花园别墅、岭南建筑、近代洋楼等。
特别是小道两旁大量保存的百年老树,构成了一道绿色的长廊,惬意的林荫道让我沉醉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小平小道还有许多文化景点,如古罗马水池、芙蓉苑等,每一个景点都有着各自的历史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
参观过程中,导游详细地讲述了小平小道的历史和相关文化,让我受益匪浅。
我了解到,小平小道曾是一个著名的富人区,许多富豪和名流都在这里居住过。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女士,她在小平小道上的花园别墅成为了她晚年的居所,同时这里也是孙中山与宋庆龄先生的爱情见证之地。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小平小道的精神与文化。
小道所传达的,不仅是历史文化,更是一种精神风貌。
小平小道以其纯朴、道德、创新的精神为人称道。
小道守住了独特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
小道传达出的文化,不仅是建筑、地理、人文等,还有一股厚重的乡土文化气息,深入人心,让人情不自禁地感怀祖辈的勤劳和汗水。
参观小平小道,让我产生了很多感悟和启迪。
首先,小平小道的建筑和景点,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魅力,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内蕴。
其次,小平小道的文化传承,提醒我们珍爱家乡文化遗产,加强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文明。
最后,小平小道所体现出的精神与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学习、传承,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种文化精神,传递这种正能量,以此启迪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的生活。
总之,参观小平小道,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学习。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平小道的文化和精神,也让我体验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为我日后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珍贵的启示。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0700bd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b.png)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去了南昌的小平小道后,那心里就像被啥东西给撞了一下,满满当当的都是感触。
一走进小平小道,就感觉像走进了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那小道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就是那种有点破旧的水泥路,两边是些旧旧的房子和树木。
可你一想到,当年邓小平爷爷就在这儿每天走过,这小道就立马变得神圣起来。
小道旁边有个小车间,据说邓小平爷爷就在这儿劳动。
我站在那儿,脑袋里就像放电影似的,想象着邓爷爷在这儿辛苦工作的样子。
他可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啊,从那么高的位置一下子到这儿来劳动,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抱怨。
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不管被扔到啥样的土壤里,都能努力生根发芽。
在这个小车间里,我看到那些简陋的工具,心想,邓爷爷当时就是用这些简单的东西,一边劳动,一边思考着国家的未来吧。
这得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啊?要是换了我,可能早就灰心丧气了。
沿着小道走,我还看到了一些当年的照片和资料。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可真艰苦,大家都穿着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衣服,脸上还带着疲惫。
可是从这些照片里,我也看到了人们眼睛里的那种希望。
邓爷爷在这儿的经历,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虽然微弱,但却给周围的人都带来了力量。
他和普通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在这条小道上,他的思想也在慢慢地发酵,最后变成了改变中国的伟大力量。
从小平小道出来后,我就一直在想,咱们现在的生活和那时候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咱们住着宽敞的房子,吃着各种各样的美食,还能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
这些幸福都是怎么来的呢?不就是像邓爷爷这样的前辈们,一步一个脚印,在艰难的道路上走出来的嘛。
咱们现在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喊苦喊累,和邓爷爷比起来,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这一趟小平小道之旅,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课。
让我知道,不管生活给咱们出啥难题,都得像邓爷爷那样,坚定信念,保持乐观,总有一天,咱们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小平小道”,通向美好的未来。
这地方,真的值得每个人都来看看,感受一下那种在困境中永不放弃的力量。
游小平小道有感
![游小平小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0117373968011ca3009130.png)
游小平小道有感对于小平爷爷,我总是怀有崇高敬意的。
因为如果没有这位身材矮小的伟人,没有他主导的改革开放,中国也不可能在短短三十多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很有幸的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的早晨,我重走了这位老人走过的路——小平小道。
在小平小道的陈列馆里,我看到了小平爷爷艰苦生活的缩影。
1969年10月,小平因为被批判为“走资派第二号头目”而被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郊区。
一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赫赫功勋的老人,本可以在家儿孙满堂、安享晚年的,却受到这般待遇。
此时的小平已经65岁了,儿女不在身边,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壮丁,不得不亲自开垦土地,还要参加工厂里的劳作。
看着那些陈列出来的老照片、劳作的锄头、破旧的布鞋······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
他们也在渐渐老去,但他们仍然在为子女的美好未来拼命劳作。
眼前的这位年过六旬的矮小的老人,很难想象他干活是多么的艰辛,而他又是为了谁了?相比肉体上的折磨,心灵上的伤害似乎更加难以想象。
一位忠实的社会主义革命家,竟被错误的批判为走资派;一位一心为人民谋利益的老人,竟被批判为是人民的敌人。
而这一切,他都不在乎!在寄给毛主席的信中,他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的事业在蓬勃发展,全国都搞得轰轰烈烈,自己也想出一份力。
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被流放的“政治犯”,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受到的极其不公的待遇,而他,只记住了一点——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历史上因受到不公平待遇整天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数不胜数,因为受到打击而放弃理想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而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是从不在乎自己现在有多么卑微的,即使是受到政治上的打击,生活的压力,也从来不会退却。
小平,他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信徒!有人说孙中山是让中国人觉醒的人,毛主席让中国人站起来的人,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的人。
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伟人光显的一面,却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血与泪的付出。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974d8da26925c52dc5bf1c.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小平小道”观后感202X年 10月23号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出发去参观了“小平小道”,感受伟人曾经走过的那段为人所知的岁月。
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很近,所以我们步行。
路上同学们兴致蓬勃,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小平小道的话题。
想象这小平小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像老师说的那样呢?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那里三年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走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门口,原来南昌市政府已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
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小平车间”、“艰难岁月展厅”、“邓林摄影展厅”等区域。
进入馆内,我便向车间走去。
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工厂,几栋只有一层楼的小平房被分为两排,即成为了汽车配件的车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房屋和树木均保持了原样,没有被修复的痕迹,只是这些显得有点陈旧的车间被改成了展览馆,记录了伟人在新建的三年及生平。
进入了小平车间,里面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钳工台靠车间墙壁摆成长方形,车间中间比较宽敞,钳工台上放着打磨零件的各类器件,这让我想起了老校区车间的打磨工具,其实是一样的。
很难想象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别人的监视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那是怎样艰难的日子啊!随后我们来到了邓林摄影展厅,里面展览了许多小平同志与家人的生活照。
从站片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和蔼的爷爷,一位坚强傲挺、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但更多的是一位始终挺直腰背,精神矍铄,闪着智慧光芒的老者:在海南岛沙滩上与孙儿一起神采奕奕的小平,与夫人卓琳坐在北京公园里的湖边的木凳上快乐地看孙儿们划船的小平,或走在白雪皑皑的中南海庭院里欣赏雪景的小平,一切的一切都在诠释着一代伟人的高尚情操。
小平小道纪念馆观后感
![小平小道纪念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83e663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a.png)
小平小道纪念馆观后感篇一小平小道纪念馆观后感哇塞,最近去了小平小道纪念馆,真的是让我感触超多!一走进那个地方,就好像穿越回了过去,能真切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历史就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但在这儿,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就像一部生动的电影在眼前播放。
我看到那些旧物件,心想,邓小平爷爷当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着国家的未来,这得多不容易啊!那时候的条件那么艰苦,可能换做别人早就放弃了,可他没有。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境地,我能坚持吗?走在那条小道上,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小道,更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智慧的道路。
邓小平爷爷在这条小道上散步,也许他的心里充满了迷茫和困惑,“我该怎么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呢?”但是,他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越挫越勇。
想想现在的我们,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哭天喊地的,真应该好好反思反思。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邓小平爷爷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走下去吗?这一趟参观下来,我真心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太幸福了,可我们不能把这幸福当成理所当然啊!我们得努力,得奋斗,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的前辈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小平小道纪念馆观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我去小平小道纪念馆的感受,那可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踏入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把我给镇住了。
我心里就在想:“这地方不简单呐!” 看着那些展示的图片和实物,仿佛能看到邓小平爷爷当年在这里辛勤工作的身影。
说真的,以前在课本上学到关于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总觉得有点遥远,可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真实。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个纪念馆嘛,能有啥特别的。
但我告诉你,还真就特别!那条小平小道,普普通通的样子,可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邓小平爷爷在这条小道上走过无数次,他可能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心里琢磨着:“咋样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我站在那条小道上,试着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哎呀,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太强烈了!看到那些陈旧的工具和简陋的居住环境,我不禁感叹,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邓小平爷爷还能保持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要啥有啥,可有时候还不知足,还抱怨这抱怨那。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8efb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1.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观看了《小平小道》你会深深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触摸到他的赤子情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平小道,供大家参阅!小平小道观后感篇1我们踏上邓小平爷爷曾经走过工作过的地方,不仅仅是对邓小平爷爷的追思和怀念,而是对一种不拍挫折,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尊敬。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纵观小平爷爷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小平小道观后感篇2“小平小道”初期并不是这样的,20xx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小平劳动车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5月1日,“小平小道”被作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及邓小平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初步开放,开放后的“小平小道”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家人的大力帮助,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xx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
而后,政府决定对“小平小道”进行新的规划建设以进一步展示南昌革命传统文化和更好地激励后人。
纪念馆区在后期进行了修复。
修复时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本着原汁原味地反映原有的风貌的愿望,坚持多搞绿化、少搞建筑的原则,见树留树、见水留水,使其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有绿荫广场、林荫小径、也有繁花锦簇园,还有健身休闲广场,更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改革开放教育场馆,现已成为新建县乃至南昌市、江西省和全国性的重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新亮点。
这就是目前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一幕。
有人曾经这么评价邓小平:如果将中国的复新之路比作黎明的到来,那么邓小平便是那黑暗中破晓处最先出现的一道光:毛主席的建国,邓小平的富国,强国,三者有机结合,如同阶梯,而这段阶梯是每个中华儿女值得骄傲的历史所凝成的。
很庆幸,有机会重走伟人之路,去体会“小平小道”蕴含的厚重——在这里,有一位老人将春天的故事读到了每个人的心中。
观小平小道有感
![观小平小道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fec232dbd64783e09122b57.png)
10月23日,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小平小道”,所有人都步行5公里路前去,带着一颗期待的心。
事实也没有令我们失望,以下是我的所观与所悟: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下放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
当工厂的工人得知小平同志要来自已所在的工厂劳动,大家都发誓要保护好小平同志的安全,当时的车间主任考虑到小平同志已是65岁的老人,就安排他干点比较轻的活儿,先是让他用柴油清洗小配件,可老人的手不停地发抖,于是又改让他看图纸,可老人眼已经花了,不太看得清楚,于是老人便主动提出来干一点体力活,就是站着用带有打磨功能的工具,将比较粗糙的小配件打磨光滑。
早上八时上班,晚上六时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了整整三年多时间,他的夫人卓琳也在同一个车间即小平同志工作台的对面,和他一起工作了整整三年。
至从小平下放到江西后,他们的收入也急剧降低,然而还得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供子女读书,于是,他一天只抽很少的几支烟,只喝少量的一点酒以解除疲劳,早餐也不过是甜米酒加两个鸡蛋,午饭和晚饭多是吃一些素菜,当他家里装水的盆子漏水以后,他就拿到车间,让工人师傅给他焊一下再继续使用。
在生活中,他不仅自已不浪费和节约,也是这样要求身边的人,有一次,当他看到做菜的师傅准备把切落到地上的一块茄片放到垃圾桶里时,他止住了她,说把它给洗一下就可以了。
在工作后休息时,小平同志总是和工人们在一起拉家常、聊时事,总是那么的容光焕发和神采奕奕;他总是忘记了自已的年龄;他也总是在两位警卫员的监视下上下班,从没的早退和迟到过。
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我们听说了很多关于小平爷爷的动人故事。
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
一次,小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
后来,当小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是江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af2f2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6.png)
南昌小平小道的观后感
去了南昌的小平小道之后,那感受就像被一阵特别的风吹过,满脑子都是新鲜又深刻的想法。
一走进小平小道,那环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静感。
小道两旁的树啊、草啊,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可它们身上好像藏着好多故事。
我就在想啊,当年邓小平爷爷就在这儿走过。
那时候他身处困境,但并没有灰心丧气。
他每天沿着这条小道去工厂上班,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着,仿佛每一步都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
这小道虽然不长,可在我眼里它简直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看着那些保留下来的旧房子和简陋的工作场所,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邓爷爷还能心怀伟大的理想,他就像一颗倔强的种子,不管被埋得多深,都在努力地寻找破土而出的机会。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啊,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哭天喊地的,和邓爷爷比起来,那可真是差远了。
我走在这条小道上,仿佛能看到邓爷爷的身影在前面,他坚定地走着,心中装着一个让中国富起来的大梦想。
这条小道也像是一条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让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坚韧不拔。
从这儿出来之后,我就告诉自己,以后不管遇到啥难事,都得像邓爷爷在小平小道上那样,不抱怨、不放弃,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而且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都是像邓爷爷这样的先辈们用无数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可不能辜负了他们的努力呀。
这一趟小平小道之行,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来了一次大扫除,把那些懒散和懦弱都清扫出去,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766378a417866fb84a8e6d.png)
小平小道观后感这次对小平小道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后,我的感触颇多。
步行近五十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小平小道。
走进大门,仿佛自己就进入了那个特殊的时代,古老的砖瓦,陈旧的房屋,写满标语的墙壁……这里本是新建县的拖拉机厂,但是小平由于文革时期的批评而在这里住了三年,他那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权威面前屈服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
随着导游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和他家人的塑像,栩栩如生,很多人争相拍照留作纪念,工作人员也开始了解说。
1969年10月,65岁的邓小平被扣上了“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显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劳动改造……纪念馆的墙上满是介绍关于小平的生平简介的图画和照片,最吸引我眼球的当属那废弃的拖拉机和大汽车了。
整个馆中陈列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小平身前用过的工具,比如草帽,锄头……正是这些小物品,让我感受到了小平的认真与执着的精神,真正地展现了一代伟人“下放”后的真实生活。
从纪念馆出来,来到了工作车间。
一进去就看见了各种工作机器和工作零件,有些还略有机油味,车间的地面是不平的,墙上挂着标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车间里的一把把大小不一的锉刀,一颗颗固定在台钳上的螺钉,都映射出了小平的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风雨无阻,一次,小平突然头昏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忙将他扶到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这里就是小平的工作地点,他和普通工人一样,干着体力活,日复一日,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小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想开始萌芽。
从工作车间出来,沿着小路,来到了厂区的后门,这就是那条著名的小平小道,一直通向南昌陆军学院的将军楼——邓小平在南昌工作期间的住处。
据说,这里有一个故事:刚开始时,邓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到工厂只需半个小时,并且还要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
后来,考虑到小平的安全,工厂的工人们才开辟了这样一条通往小平住处的小路——小平小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0051322 熊巧
“小平小道”游后感
对于伟人邓小平,我的了解并不多,而仅有的一些了解又只是从书本获得,这次有幸在学校的安排下参观了“小平小道”。
这次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第一次觉得伟人其实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他们的生活也有着酸甜苦辣,但伟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的。
“小平小道”,记录着一代伟人邓小平非常时期的工作、生活和思考的足迹,也反应出伟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次去参观是走路去的,一路上便在想象着“小平小道”的模样,好奇伟人是怎样度过那段艰辛的生活的。
这样想象着,不知不觉便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着大门出口的“小平小道陈列馆”,陈列馆分左右两侧两个陈列室,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
一次,小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
后来,当小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是江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
而在令一个陈列室,我们则可以看到生活中的伟人邓小平。
生活中的他,是简朴、节约的。
因为下放,他们的收入也急剧降低,然而还得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供子女读书,于是他一天只抽很少的几支烟,只喝少量的一点酒以解除疲劳,早餐也不过是甜米酒加两个鸡蛋,午饭和晚饭多是吃一些素菜,当他家里装水的盆子漏水以后,他就拿到车间,让工人师傅给他焊一下再继续使用。
在生活中,他不仅自已不浪费和节约,也是这样要求身边的人,有一次,当他看到做菜的师傅准备把切落到地上的一块茄片放到垃圾桶里时,他止住了她,说把它给洗一下就可以了。
邓小平就这样认真工作、不畏艰辛、勤俭节约地在新建待了三年,这也使更多的工人看到了一代伟人身上认真负责、忘我工作、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
参观完陈列馆,我和同学们便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平小道”。
这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长约1.5公里,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小平同志每天都要从这条小路上走过,渐渐的,这条蜿蜒的小路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实,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小平小道”。
据导游介绍:当工厂的工人得知小平同志要来自已所在的工厂劳动,大家都发誓要保护好小平同志的安全。
刚开始时,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小平小道”,这样,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
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我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自是走过了数不胜数的乡间小道,但走在小平小道上,我感觉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不由自主想起了一段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纵观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也不正是如此吗?
相比伟人邓小平受的这些苦,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困难与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应该学习伟人的乐观主义精神,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波折与不顺。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努力学好专业的同时也应该学好其他学科知识,以满足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为贡献社会做好准备,以不负一代伟人辛苦创下的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