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探析
余庆:做优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36CURRENT EVENTS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特别报道·Z'Magazine 丨2023丨责任编辑丨黎金霞 陈玉兰文图丨■ 王永娟近年来,余庆县委、县政府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紧扣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新型烟花“一绿两新”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产业集群,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余庆大地,无论是机械轰鸣的项目建设现场,还是马力全开的生产一线,抑或是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处处都是热潮涌动的繁忙景象。
走进贵州荣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酿造车间,雾气冲天,热浪翻滚,酒香扑鼻。
酿酒工人们正忙着起糟、加谷壳、打糟、上甄、蒸馏取酒、下甄、摊凉……在灌装车间里,一个个印有“余之善”的酒瓶在履带的传送下,缓慢前行,工人们在机械的配合下正忙着完成产品包装。
“‘余之善’系列酱香白酒年产量可达8000吨,年产值5个亿以上。
下个月,我们公司将有一车产品发往东三省和内蒙古,希望能够打响我们的酱香白酒品牌。
”贵州荣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冯世春说。
据了解,贵州荣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余庆县第一家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是全省“四新”“四化”重点项目,也是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围绕“一绿两新一制造”的招商引资项目。
该公司充分利用余庆县适宜酿造酱酒的优势条件,生产酱香型白酒,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型烟花产业也是余庆县全力推进的“主打”产业。
余庆以龙溪烟花爆竹产业园为主阵地,探索“烟花+”发展模式,加强烟花行业协会和出口贸易企业的对接,力争把余庆建成“中国西部新型烟花爆竹产业园”。
余庆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地,绿色生态农产品一直是该县的“拳头产品”。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该县立足资源禀赋,突出自身特色,按照有产品、有标准、有品牌、有市场的“四有”目标,着力打造以茶叶、果蔬、肉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努力让绿色食品走出余庆、走进市场。
余庆县有21.3万亩茶园,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如何发展?提出新要求!——彭木山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如何发展?提出新要求!——彭木山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确定首批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的通知》,决定将筠连县茶叶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基地等10个基地认定为首批级农业国际贸易的建设。
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化。
今年11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评估和认可的通知》,所有单位按要求提交了自评材料。
同时,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和成都海关将对每个基地进行现场检查并联合审查。
经过会议的审议和公开宣传,决定将筠连县茶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10个基地确定为首批省级农业国际贸易发展F型。
今年,筠连县全面实施精制四川茶战略。
充分发挥“建设中国红茶第一县”的发展目标的资源优势,产出超过1.9万吨的茶叶,其中包括8201吨红茶和7959吨绿茶以及3132吨苦丁茶。
茶农收入10.55亿元,加工产值13.72亿元,综合产值70.01亿元,同比增长13.5%。
筠连县ian有4.91万茶农,126个茶专业合作社和153个家庭农场。
其中1个国家级示范社区,2个省级示范园区以及4个市级示范园区。
茶园面积达28.6万亩。
主要种植的茶树品种包括福鼎大白,乌牛早,福选9号,福鼎大豪,奶粉和苦丁茶等。
筠连县在陕西,江西,青海,成都等地开设了115家“筠连红茶”体验店,“筠连红茶”销售柜台98个,天猫和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21家筠连红茶专营店。
据了解,建设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稳定,畅通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措施。
全省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农业国际贸易发展基础上发挥示范作用,为推动全省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提供支持力量。
作者:彭木山。
“西部茶海”余庆:兴了茶绿了山富了民
略机遇 ,大 力发 展茶叶支柱 产业 , 培
育后续财源 。
“ 州绿茶 秀甲天下 ・ 贵 万人 品茗 ”活 动的10 2 多家参展品牌 中崭露头 角,备 受众 多中老年 消费者青 睐 ,现场 销售
黔 北余庆 ,茶 园吐翠 ,一派生 机
盎然 ! ( 余庆县农业局茶叶产业发展 中心
背后是 余庆县坚 持把茶 产业作 为后续 财 源建设的重点项 目,每年1 0 o 万元的
全 国 全 省 名 优 茶评 比 中荣 获 “ 茶 中
杯”一 等奖和 “ 蒙顶山杯 ”金奖 。 茶叶 ,让 穷山变 金山 ,让农民 变 富裕 。家 住松 烟镇大松村 苦鱼组 的皮 建琼说 ,以前到 处打工挣 钱 ,现在 足 不出门 ,也能挣钱 !原来 ,她在就近
业 均可享 受财政贷 款贴 息三年 ;自建 基 地5 亩以上 的机 关干部 还可带 薪专 0 职 从事茶产业发展工作 。 这 些优 惠政 策的 出台 ,点燃 了农 民种茶 的激情 ,激 活了农村 产业 发展 的源动 力。近两年 ,该县 5 亩以上 的 0 茶 叶生 产户就迅速增 至3 多户 ,茶 园 0 面积增长了三倍多。
键技术 , 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小叶苦丁茶 栽培方案 ,制定了 《 余庆小叶苦丁茶地
方标准体系 》五个地方标准。
文化 搭台 ,产业 唱戏 。2 0 年 , 08
余 庆 资源得天 独厚 ,发 展茶产 业 优 势明显 :全 县茶 区平均海 拔在 1 0 00
文化搭 台。产 业唱戏。2 0 年 ,余庆 08 凭借茶 文化节 的成功举 办,助推茶产 业快 速发 展 ,搭建起 茶叶品牌展 示的新 平台。 图为余庆县县长 宋晓路在 茶文化节 系列活 动 中发 言 。 ( 李厚才/ ) 摄
狠抓优势产业加快富民兴县——加快发展余庆县苦丁茶产业的对策
狠抓优势产业加快富民兴县——加快发展余庆县苦丁茶产业
的对策
赵瑜
【期刊名称】《农村经济与技术》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一、我县苦丁茶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我县苦丁茶从开发研制到进入市场,其间走过了8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8年里,先后开发了极品苦丁茶、袋泡苦丁茶等系列产品。
1999年该系列产品荣获上海第五届科技博览会金奖,被誉为“绿色金子”;2000年又被评为“贵州省优质农产品”,并载入《中国优质农产品大全》一书。
自1995年我县苦丁茶系列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可说是产销两旺,特别是在沿海、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市场看好。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县委、县政府已意识到
发展苦丁茶系列产品是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一项好的产业,曾先后出台了一
系列发展苦丁茶的优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赵瑜
【作者单位】余庆县农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2
【相关文献】
1.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发展山区经济——绍兴县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回顾与展望[J],
2.加快发展湖北外贸出口优势产业对策研究 [J], 无
3.加快发展我省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我省的优势产业 [J], 楚子
4.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J], 郑德江[1]
5.穷则思变加快发展──大新县实现兴县富民战略目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庆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
余庆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作者:余红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4期余红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现实情况下,发展旅游业具有后发优势,并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余庆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优势.但由于多项因素的制约,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有限.本文对余庆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当地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余庆县旅游业的发展.关键词:乡村旅游;余庆县;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49-021 余庆县旅游概况余庆县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有汉、苗等21个民族共30万人口.贵州第一大江—乌江横贯县境中部.余庆县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于一体,其中包括以大乌江峡谷风光和构皮滩辖区为支撑点的“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红军三过余庆和红军长征文化为切入点的“红色”长征文化;他山摩崖石刻、“四在农家”活动发源地、花山苗乡和白泥镇麻窝苗族风情等为闪光点的“人文”景观.三者构成了余庆县的旅游资源网,并有景观奇特性、资源互补性和效用多功能性特点.余庆县旅游工作起步较晚,2009年,余庆县委提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从2011年起每年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余庆县有旅游四星级饭店1家(黔地水乡大酒店),三星级酒店3家(鹏程酒店、余庆光电酒店,构皮滩大酒店),旅游定点单位1家(东方宾馆),4A级景区一个(飞龙寨景区),2A级景区1个(廻龙景区),省级风景区1个(大乌江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1个(老林河森林公园).在游客方面,2015年全年将实现旅游人数18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游客以余庆县本地及周边游客有主,其他游客主要来自遵义、贵阳、凯里地区.游客主要是以家庭或朋友集体自驾游形式出行.余庆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几年来,通过国家项目的实施,政府财政的投入,特别是四在农家的推进,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提高.2 余庆县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虽然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详细的规划,但是由于余庆县旅游业起步较晚,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 旅游开发缺少统筹,各乡镇定位不清余庆县的松烟镇、大乌江镇、构皮滩镇、龙溪镇、白泥镇,花山苗乡等六个乡镇中,每个镇都提到发展旅游,包括自身发展旅游的定位和规划.以龙溪镇为例,田坝村农业观光示范基地的麒麟瓜园,在目前看来不能算是农业观光旅游,而只是四十亩的普通瓜园,却也涵盖在镇政府的旅游宣传中.松烟镇相对大乌江、构皮滩、花山而言,旅游资源并不具有优势,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上却相对而言做得较好,有阳光水岸、知青饭庄等较成熟的接待设施,其他主打旅游产业的构皮滩、花山、大乌江等镇却没有相对成熟的接待设施.作为乡村旅游的黔北民居和农业观光,各乡镇存在重复建设.2.2 建设依赖财政,资金渠道单一余庆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畅、融资渠道单一的现象.因余庆红色旅游与遵义无法相比,仅有的花山苗族乡的少数民族也汉化严重,又无黔东南的原生态旅游等因素,余庆在旅游招商上困难很大.据了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是县财政局拨款,景区内简单的基础设施也是旅游局开发,而财政的缺乏导致这种建设力度很低.以大乌江镇为例,旅游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多为修建滨水别墅区,投资达到上亿的规模,但在如老林河这些还未开发且进入不畅的景区,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回收期长,目前基础设施依赖于县财政,资金来源单一,大乌江镇作为全省百个贫困乡镇之一,镇的建设力度就更低.2.3 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景点文化元素不足余庆县旅游业起步晚,整体上还处于未开发阶段.以龙文化为例,龙对余庆影响根深蒂固,余庆县内以龙命名的地名就二十余个,全县重点打造的飞龙湖景区也是因此命名,但在飞龙湖景区内,龙文化单薄且显得有些牵强,景区内只有飞龙长廊和广场在设计上体现出了龙元素,但是缺乏与龙有关的文化现象,也没有相应的文化景观,与其宣传口号相比,景区的文化建设显得抽象空洞.再如构皮滩镇的乡村旅游点卧龙庄,有构皮滩夜郎王妃的传说,但是据了解这些极具吸引力的人文素材只是处于零星整理阶段,还未形成文字出版或者印制成册.2.4 旅游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不健全余庆旅游人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以乡村旅游观光点玉龙茶园为例,在18个职工中,仅有一个大学生.在松烟镇知青饭庄这个农家乐接待点,其员工都是本地的村民,且教育程度及服务意识不是很高,主要依靠经营老板进行管理.由于经营者本身旅游知识水平有限,对于“知青”这个主题,除了房间里几张富有那个年代气息感的照片外,就再没有更多的体现.而且各个包房的名字显然与知青这个主题相去甚远.据了解,在余庆县飞龙湖景区,目前售票人员是各乡镇干部抽调去担任,一方面这会影响政府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以四在农家展览馆为例,馆内的三个讲解员,有的只是小学老师兼职,这对展览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政府组织的旅游相关培训是不定期的,这不可避免会存在旅游经营者因经营与培训相冲突无暇参加的现象.3 余庆县旅游发展的路径建议针对余庆县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对余庆县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提出了一些发展路径的思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重视文化的搜集整理,丰富资源的文化内涵在余庆旅游的发展中,要重视民间的神话传说的搜集和整理.县旅游部门可组织文联或各学校老师、乡镇负责旅游的干部进行系统的整理,并且将这些资料出版或印制成册,为以后景区的讲解或宣传提供素材,同时将这些传说刊登在纸质或网络媒体上,增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在景区的建设上,挖掘与景区契合的文化资源,飞龙湖作为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可借鉴大唐芙蓉园的建设模式,例如建设龙主题的展馆等,在飞龙长廊的顶部装饰壁画、在脚部用龙文化来装饰并加以语言描述.在整个飞龙湖景区还应增加龙文化的氛围,例如,在景区大门到景区内部的道路周围应该建成龙文化景观大道:种植与龙有关的树或通过藤本植物展现出龙的形状,使游客能很快带入旅游状态.自古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可在飞龙长廊内外以雕塑的形式修建九条小龙,与此对应,并通过指示牌等介绍九子的不同名称和性格.3.2 培养旅游人才,引导居民参与旅游就业具有流动性极强和跨行业就业的特点,而旅游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在投资收益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普遍缺乏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旅游行业长期缺乏人力资本开发的内生机制,因此政府要发挥旅游人才建设的主导作用.针对余庆旅游人才建设刚刚起步的现状,政府可鼓励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学历,每年定期请国家、省、市相关旅游专家来做讲座,组织旅游经营者定期参加行业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对于因故不能参加者可安排至下一期的培训,对于优秀人才政府可指定针对性的鼓励措施,提倡旅游从业者参加导游考试等,培养专业的讲解员和导游.政府可与余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吸纳年轻人来参加旅游培训,使其掌握旅游职业技能.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本地村民这个重要群体,对于景区内的居民政府应引导其通过经营等方式参与景区建设,并给予相应的培训.3.3 增强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县政府目前在旅游业的投入上每年保证有一千万的投资,在此基础上,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财政投资比例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招商引资方面,政府可增强政策的优惠幅度,通过进一步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投资者,同时引导投资者关注老林河等未开发景区,争取大的项目资金建设这些景区.除了对外招商引资,政府可考虑村民集资、土地入股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于余庆本地的企业家,政府可指定针对性的优惠措施,鼓励其投资旅游业,将大的项目分解,让其承担某一部分的项目建设,通过投资比例获取收益.3.4 整合旅游资源,定位各乡镇发展特色整个县在发展旅游业时,应该做好各乡镇的定位.例如松烟镇可定位于乡村旅游,利用茶园、阳光水岸、老兵火锅、知青饭庄已有设施等打造乡村观光游;大乌江镇定位于生态旅游,将老林河等景区开发出来,打造成露营徒步旅游基地;花山苗乡可将生态旅游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结合起来,以飞龙湖的山水与苗族风俗融合打造飞龙湖景区;构皮滩镇主打水利商务旅游,目标营销群体定位于商务考察人士和专业学生.在设计线路上将各个镇串联起来,争取各个镇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互补性,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注重城乡统筹,利用镇上已有的住宿餐饮设施来发展旅游,引导游客在游览完景点后返回镇上住宿和消费,景点的住宿设施建设在现阶段可暂时搁置,将建设资金集中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4 小结余庆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优势.飞龙湖、构皮滩大坝等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以“四在农家”、黔北民居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更多的平民百姓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中意的地点,进行长短时间不等的多元化休闲游,在放松身心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余庆县的乡村旅游正好契合了人们的这种旅游需求.参考文献:(1)王洪滨.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殷红梅,梅在美.贵州区域旅游开发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3)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6. (4)余庆县旅游发展规划(2005-2020年).(5)余庆县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融合了文化元素和旅游需求的综合性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要使一个地方的文化旅游产业真正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进行品牌建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
第一,调研情况品牌建设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
特定区域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要经过全面、详尽的梳理和整理。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与活动。
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找到差距和优势,为品牌策划提供依据。
第二,精选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选择凸显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元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举办文化展览、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式,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将其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更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提升品牌价值。
第三,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品牌建设要把文化和旅游进行有效的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主题旅游活动、发展民宿业和文化旅游线路等方式,让游客在旅行中享受到深度的文化体验。
例如,提供参观博物馆、书法体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不仅能加深游客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加强游客与当地的互动和融合。
第四,提升服务质量品牌建设还要着重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对游客的实际需求的理解和满足能力。
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服务反馈和投诉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不足。
只有确保游客的满意度,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五,整合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还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
这包括与相关企业、文化机构、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动品牌建设。
通过开展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共赢。
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的统一性和力度,全方位展示品牌形象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
苦丁茶市场调研报告
苦丁茶市场调研报告苦丁茶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苦丁茶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茶,起源于中国南方。
它采用苦丁叶干燥后制成,具有苦涩的味道和独特的草药香气。
苦丁茶被认为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包括降压、解毒、消除疲劳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苦丁茶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报告旨在对苦丁茶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和潜在机会。
二、市场概述苦丁茶市场由于其草药的特殊性,起步较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近年来,苦丁茶的健康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据调查,苦丁茶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其中尤以女性消费者为主。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高,苦丁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逐渐受到关注。
未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苦丁茶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2. 市场推广策略的创新:目前苦丁茶市场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市场推广仍然存在挑战。
未来,可通过创新的市场推广策略来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3. 产品多样化:近年来,苦丁茶市场开始出现产品多样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苦丁茶,还有苦丁茶口味调整版、苦丁茶饮料等不同形式的产品。
这种产品多样化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竞争分析苦丁茶市场存在一些主要竞争品牌,包括XXX、YYY、ZZZ 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推广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苦丁茶市场的潜力较大,还存在很多机会可以挖掘。
新进入者可以通过优质产品、创新思维和市场推广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五、市场机会与挑战苦丁茶市场的机会和挑战并存。
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健康概念的崛起: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苦丁茶市场可以借助健康概念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2. 市场不饱和:目前苦丁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仍然存在市场空间可以开发。
3. 创新产品:通过推出创新的产品,如苦丁茶饮料、苦丁茶糖果等,可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知名度不高:苦丁茶市场的知名度仍然较低,需要进行更多的市场宣传和推广。
云南省小叶苦丁茶发展现状分析
云南省小叶苦丁茶发展现状分析报告目录方案一、苦丁茶发展现状二、苦丁茶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一)管理经营体制不健全(二)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三)人力缺乏、技术落后1.人力资源缺乏2.技术力量薄弱(四)加工标准不统一三、盐津小叶苦丁茶发展的对策(一)彻底改变原有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2.、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二)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小叶苦丁茶的科技含量1.、重视人才培养2.、提高小叶苦丁茶的销售含量(三)发挥优势,创建小叶苦丁茶的名优品牌(四)增强环境意识,打破绿色壁垒(五)积极宣传拓展市场四、公司市场渠道策略五、公司发展优势六、品牌及产品地位七、建议八、市场体会小叶苦丁茶作为盐津的特色产品,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它色泽绿润、香气清纯、汤色绿亮,滋味鲜爽甘甜、叶底翠绿鲜活,被誉为“绿色金子”,备受饮茶者的青睐。
但随着食品饮料市场竞争的加剧,我省小叶苦丁茶的发展举步为艰,如何发挥我省小叶苦丁茶在竞争中的优势,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盐津小叶苦丁茶的发展现状小叶苦丁茶属多年生常绿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2263米地区,具有较强的耐荫性,适宜生长的条件为温度14—17℃,Ph值5—7微酸性石灰土壤中。
系采摘木樨科粗壮女贞的幼嫩芽叶经加工而成。
我省的小叶苦丁茶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的“大叶苦丁茶”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属不含咖啡碱的代用茶饮品。
经中科院天然物产化学重点实验室等权威部门检测,小叶苦丁茶含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并含有硒、锌、镁、茶多酚、还原糖等多种物质,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清热解毒、健胃消毒、利尿减肥的效果,有防癌及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因此,小叶苦丁茶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代茶饮品。
目前,云南省小叶苦丁茶主要产在盐津县。
该县拥有小叶苦丁茶野生资源有近8200亩,目前云天原生茶业有限公司已建成小叶苦丁茶密植园3600亩,形成多个苦丁茶专业村,因此,盐津县"小叶苦丁茶之乡"称号。
苦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苦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农秋平
【期刊名称】《《农家之友》》
【年(卷),期】2008(000)014
【摘要】针对当前苦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茶农追逐近期利益,忽略长远利益;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品牌不响等困难和问题。
提出突出抓好技术支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突出"品牌优势",做大苦丁茶产业;创办"龙头企业",搞活苦丁茶市场等建议及对策。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农秋平
【作者单位】崇左市大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崇左53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关于加快陇县奶牛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J], 边会龙;王芳;刘红颖;
2.贵州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姚雍静
3.贵州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姚雍静
4.一种快速测定苦丁茶中苦丁茶皂苷A含量的方法 [J], 吕华瑛;车彦云
5.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J], 郑德江[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农产品品牌建设思考
安徽是农业大省, 但不是农业强省。发展 风险; 另一方面农产品属于典型的需求价格缺 渐开始青睐品 牌农产品, 农产品市场将逐 步进 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乏弹性的商品,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入“ 品牌时代” 无品牌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减 。 村的首要任务, 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加强农 农产品品牌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 保 少, 对于品 相 牌农产品而言, 价格也处于较低 产品品牌建设,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农产品品 、 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品质上的保证。 农产品品牌化有助于消费者以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来发展农
是实 现农业快速健 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品牌形象作为消费参考, 获得大量的 从中 产品 业,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 用 实行高 1农产品品牌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 农产 信息, 区别选购农产品, 形成品牌消费习惯, 获 度集约化经营和高度社会化生产。 现代农业的 品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 得更大的消费价值。因此, 农产品品牌较为有 重要特征之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高。 农业
较低, 农产品品牌中的国家级品牌和国际级品 营养价值、 添加剂种类和含量等指标。信息不 费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内市场成 牌比例很少, 品牌影响力不足。与国内的经济 对称使农产品“ 同质化” 问题出现, 存在“ 为国际市场的一个部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劣币
大省或农业强省还存在很大差距。20 年安 驱逐 良币” 09 的危机 , 还可 能使消费 者承 担经 销 我国农产品要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 徽农业产值仅为江苏的 3. 山东的 4. 商价格欺诈的风险。 9 %、 6 6 %、 3 品牌农产品以企业信誉作 地, 品牌化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河南的5%。从时间序列上看, 4 这种差距呈现 出承诺, 以品牌作为质量标志, 给消费者提供
贵州饮料精制茶项目背景分析
贵州饮料精制茶项目背景分析加快推进中粮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达利食品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华彬功能饮料生产基地等饮料项目建设。
大力推进中国名茶一正安白茶全产业链清洁化生产线、余庆小叶苦丁(茶)现代产业园、贵定茶叶精深加工等精制茶项目建设。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大量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社会产品供应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
同时,西方各国政府相继推行高福利、高工资、高消费政策,社会经济环境也出现快速变化。
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
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向以顾客为中心,重视顾客“感觉和反应”的理念。
该理念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其选定的目标,市场创造、交付和传播顾客价值,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
执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称为市场导向企业。
其座右铭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相信,得到顾客的关注和顾客价值才是企业获利之道,因此必须将旧观念下企业“由内向外”的思维逻辑转向“由外向内”。
它要求企业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将营销管理重心放在首先发现和了解“外部”的目标顾客需要,然后再协调企业活动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它,使顾客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因此,企业在决定其生产、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的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组织生产经营。
其产品设计、生产、定价、分销和促销活动,都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还要了解消费者的意见,据以改进自己的营销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余庆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茶叶作为我国特色农副产品,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且是我国重要外贸产品。
如今,茶产业依旧在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创新举措,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是摆在余庆县面前的现实问题。
余庆县茶产业发展成效近年来,余庆县把茶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引入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呈现出茶叶种植面积大、种植覆盖范围广、加工企业多、转型升级快、茶叶品种多、茶叶产量大、品牌影响力高、产业辐射带动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余庆县茶园面积达21.3万亩,其中苦丁茶11.5万亩、绿茶5.6万亩、白茶4.2万亩,涉及9个镇(乡)的58个村共1.2万户茶农。
2022年产值达6.8亿元。
其中,全县绿茶年产量2260吨、产值2.02亿元,白茶年产量110吨、产值1.09亿元,苦丁茶年产量4600吨、产值3.23亿元,红茶年产量130吨、产值0.16亿元。
2022年末,全县茶产业加工企业达到83家,一些茶叶加工小作坊特别是苦丁茶作坊,通过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等措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发展。
同时,余庆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茶产业品牌。
其中“凤香苑”“玉龙”“狮山雾硒”“乌江”“杜兰特”等已是远近闻名。
特别是近年在我国茶叶比赛中,余庆县众多茶叶品牌多次获得中茶杯、中绿杯奖项,在贵州省斗茶大赛上也多次荣获大奖。
余庆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茶产业是余庆县的优势产业,也是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余庆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余庆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余庆茶·干净茶”发展思路不动摇,实施“一进二出”营销策略,推进茶产业提量增产、加工升级、三产融合,破解余庆茶品牌不响、营销不畅、市场份额小的制约,做大做强[摘要] 贵州省余庆县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支柱。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郑德江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7期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郑德江摘要:现如今,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比较低,市场竞争水平比较差,为了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本文首先对余庆县苦丁茶的特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当前苦丁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优化对策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7-002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余庆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贵州余庆564499)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7.07.0111 引言余庆县苦丁茶主要生长在贵州省乌江河流域喀斯特地貌中,对于苦丁茶种植生产而言,能够提供独特的气候优势,近年来,余庆县苦丁茶产量逐渐增加,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化发展,必须对苦丁茶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2 余庆苦丁茶特征、特性余庆苦丁茶的特色是色泽翠绿,香气嫩香持久,滋味微苦甘醇(微苦回甜),条索紧结,口感独特,具有“三绿”特征,即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
余庆苦丁茶产品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析测试中心等部门检测结果表明:余庆苦丁茶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代茶饮品,著名科学家谈家桢教授誉为“绿色金子”。
3 余庆县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3.1 重基地发展,轻产品宣传1998 年试种开始,现茶园面积到28 666hm2的规模,产品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不少荣誉。
因为缺少大力宣传推广,基本是“养在深宫人未识”的状况。
余庆苦丁茶发展和浙江安吉白茶规模性发展基本是同时开始,安吉白茶通过不断的宣传包装,现在品牌价值30 多亿,而余庆苦丁茶品牌价值仅 4.15 亿,余庆县的“余庆苦丁茶” 地理标识认证商标虽然完成了注册工作,但区域品牌价值没得到很好的体现。
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论文
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论文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全文如下:摘要:遵义市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保护和传承民间茶艺茶俗。
本文通过对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研究,探讨了遵义市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应遵循文化性、参与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加强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培养茶文化旅游产业人才。
关键词:遵义市;茶文化旅游;旅游产品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应运而生。
中国是茶文化之乡,遵义市是西南地区重要茶产区之一,茶文化历史积淀深厚,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显著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势。
遵义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传承和保护民间茶艺,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
但是,目前遵义市的茶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还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因此,如何对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现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学者们对其的定义层出不穷,孙艳红2021将茶文化旅游定义为:茶文化旅游是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茗观景为目的,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旅游[1]。
文南熏2021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休闲性极强的,集茶园林观光、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为一体的体验产品[2]。
张耀武2021等对茶文化旅游做出如下定义:茶文化旅游是将茶自然资源,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使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以民风民俗等茶文化为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商贸、娱乐、休闲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3]。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探析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探析提要余庆县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极大优势。
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茶产品,打造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品牌;余庆县茶文化旅游是指茶叶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
贵州省余庆县是全国著名的小叶苦丁茶主产区,荣获“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称号。
而目前,余庆县由于受交通、宣传等的影响,在省内外知名度还较低,旅游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如何通过小叶苦丁茶“绿色金子”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宣传余庆县旅游,扩大影响力,是目前余庆县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发展优势余庆县小叶苦丁茶的品质属性及发展现状决定了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发展具有极大的优势:(一)余庆县小叶苦丁茶具有特殊的品质。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是贵州特有的一种珍稀植物。
其产品色泽绿润,香气清纯,具有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的“三绿”特征。
经中科院、贵州大学等相关部门检测,该茶含有多种氨基酸及钠、钾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饮品,曾被著名科学家谈家桢誉为“山中灵芝、绿色金子”。
(二)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产品开发具有后发优势。
目前,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产品还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巨大的产品开发价值,小叶苦丁茶的医疗保健和饮用价值已为历代中医药学所肯定,其保健功效有三大要素,即美容、瘦身和调节血糖,产品的开发价值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小叶苦丁茶还可以开发成菜肴、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用品等多种经济价值看好的产品,其深度开发的后发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三)余庆县政府的政策倾斜。
早在2002年,余庆县委、县政府就把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发展列为全县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苦丁茶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大力推动小叶苦丁茶产业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茶,主要由贵州特有的苦丁茶树的嫩叶制成。
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独特的健康功效而闻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倡导。
据学术研究和传统实践,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具有很多有益于健康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一、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历史背景与制作工艺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作为传统的中药茶,在贵州的历史已有几百年的悠久。
它主要生长在贵州的高山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茶叶生长的极好环境。
而苦丁茶树叶的收割是在农历立冬后进行的,此时嫩叶最为鲜嫩、富含营养,也是制作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最佳时机。
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采摘、晾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处理,以确保茶叶的原料和制作品质。
二、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营养成分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
其中,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氮元素,并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茶多酚是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氧化,有益于防止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咖啡碱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可以提神醒脑、增加注意力和注意力,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益于皮肤健康;矿物质是体内的微量元素,例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脂质的氧化,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每天饮用适量的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可以提供足够的茶多酚,增加人体抗氧化能力,保持身体的健康。
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余庆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余庆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发布时间:2021-05-20T02:43:06.5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施静[导读] 党的十九大首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作为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开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产业兴旺具有重要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摘要: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茶旅融合是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茶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着茶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茶文化意识薄弱,品牌宣传力度不足、茶产业品种繁杂、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具有茶旅融合相关的专业人才等问题。
本文依据市场发展模式需要,提出了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党的十九大首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作为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开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产业兴旺具有重要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茶旅融合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和创新点,但即使如此,茶旅融合在实际应用中并未普及,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率较低,除浙江省勉强协调以外,其余省份皆处于失调状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融合战略的提出对解决这种不平衡的旅游具有深远的意义。
1余庆县茶旅融合的特色优势分析1.1地域优势余庆县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是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结合部,东与石阡县接壤,南接黄平县,东南连施秉县,西南临瓮安县,西北界湄潭县,东北与凤冈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5′--108°2′,北纬27°8′--27°41′,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
余庆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余庆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生产示范基地”称号
余庆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
茶生产示范基地”称号
王文镜
【期刊名称】《农业考古》
【年(卷),期】2004()2
【总页数】2页(P311-312)
【关键词】余庆县;“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生产示范基地”;茶叶产业;产品品质;行业覆盖面;龙头企业
【作者】王文镜
【作者单位】余庆县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2;F426.82
【相关文献】
1.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探析 [J], 刘苏萍
2.余庆小叶苦丁茶生产气候条件及生产对策 [J], 张良勇;杜向波;刘黎煊
3.种下生态叶子收获“绿色金子”——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J], 代鑫
4.小叶苦丁茶多酚提取物对盐酸/乙醇诱导小鼠胃损伤的预防效果 [J], 母健菲; 赵欣; 龙兴瑶; 周先容; 潘妍霓; 刘必慧
5.大孔吸附树脂结合HSCCC分离小叶苦丁茶中2个苯乙醇苷 [J], 张军;袁祥;张李成;胡晔;杨庆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探析
提要余庆县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极大优势。
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茶产品,打造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品牌;余庆县
茶文化旅游是指茶叶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
贵州省余庆县是全国著名的小叶苦丁茶主产区,荣获“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称号。
而目前,余庆县由于受交通、宣传等的影响,在省内外知名度还较低,旅游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如何通过小叶苦丁茶“绿色金子”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宣传余庆县旅游,扩大影响力,是目前余庆县旅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的品质属性及发展现状决定了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发展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余庆县小叶苦丁茶具有特殊的品质。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是贵州特有的一种珍稀植物。
其产品色泽绿润,香气清纯,具有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的“三绿”特征。
经中科院、贵州大学等相关部门检测,该茶含有多种氨基酸及钠、钾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集保健、药用为一体的饮品,曾被著名科学家谈家桢誉为“山中灵芝、绿色金子”。
(二)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产品开发具有后发优势。
目前,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产品还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巨大的产品开发价值,小叶苦丁茶的医疗保健和饮用价值已为历代中医药学所肯定,其保健功效有三大要素,即美容、瘦身和调节血糖,产品的开发价值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小叶苦丁茶还可以开发成菜肴、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用品等多种经济价值看好的产品,其深度开发的后发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三)余庆县政府的政策倾斜。
早在2002年,余庆县委、县政府就把余庆小叶苦丁茶的发展列为全县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苦丁茶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大力推动小叶苦丁茶产业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余庆县和各乡镇都成
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茶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茶产业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好茶叶产业发展中的人、财、物等问题。
(四)余庆县小叶苦丁茶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1998年余庆县小叶苦丁茶进入上海市场后,迅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小叶苦丁茶市场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2007年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以“绿色金子”为标题写入了人民出版社《德育》初中二年级教材;2011年初,世华名协字[2011]第02号文件专函批准:中国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为“世界名茶特别金奖”;2011年3月31日,世华名协字[2011]第05号批准:中国贵州余庆小叶苦丁茶传统工艺茶艺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名录。
事实证明,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正一步步走出大山,为国内外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
二、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目前已形成了“春夏秋冬”、“构皮滩”、“河江”、“富源春”、“高源绿”、“绿野”、“山绿丹”、“雨贞”等20多个系列品牌,其中有多少为广大消费者了解?目前,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仅在华东和华北占据一定的市场,最基本的省内市场却鲜为人知。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宣传力度不到位。
余庆县地处偏僻,离省会贵阳和遵义市都具有一定的距离。
虽然小叶苦丁茶品质高,但是当今社会已不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绿色金子”也不会自动发光。
在贵阳各大小超市,随处可见湄潭茶叶,而很少有余庆小叶苦丁茶。
湄潭茶叶如今已形成良好的口碑,作为后起之秀的余庆小叶苦丁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茶文化旅游缺乏文化底蕴。
纵观目前余庆县的茶文化旅游,大多数还停留在茶园观光、采茶、品茶、观赏茶艺表演等形式上。
因此,大多数游客到了茶区,仅仅是喝喝茶,吃吃饭。
同时,茶区大部分是农民自己在经营,他们只知道种茶、采茶、卖茶,对于茶的知识了解甚少。
因此,茶文化旅游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不能够吸引游客住上几天,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经济效益低。
(三)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如前所述,余庆县小叶苦丁茶产品还处于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
虽然2008年在中国西部茶海·遵义·茶文化节暨余庆首届旅游节期间,就已经出现了小叶苦丁茶的精深产品——小叶苦丁茶膏,但是时隔三年,还未形成规模化产业。
目前,在各大小叶苦丁茶经销店,游客能购买到的仍仅仅是不同规格、不同品质的茶叶,很少见到小叶苦丁茶的延伸产品。
(四)余庆县整体旅游发展滞后,对游客吸引力小。
在当今时代,旅游者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
余庆县远离主要客源市场,而且没有特色旅游资源,单靠“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的影响是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期望的。
大多数游客都是自驾而来,开车走了几个小时的盘山公路,采采茶、品品茶、带上几盒茶叶离开,最终只能是失望而归。
三、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的宣传首先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这块“绿色金子”能够被众多消费者所认识;其次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不仅要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渠道进行宣传,还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公关的影响力进行推介,使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拥有较高的地位。
(二)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要在全县普及茶文化知识,提高全县人民的饮茶兴趣和爱好,形成良好的品茶氛围;另一方面对于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旅游知识和相关礼仪,还要熟悉茶叶的种类、各种茶叶的功效、如何分辨茶叶品质等,而且要能熟练为游客介绍,对于游客的问题要能一一解答。
(三)深度开发小叶苦丁茶,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拓展市场。
走精神加工,深度开发,打造科技品牌是余庆小叶苦丁茶发展必由之路。
如前所述,小叶苦丁茶的医疗保健和饮用价值已为历代中医药学所肯定,产品的开发价值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除医疗和饮用外,还可以开发成菜肴、医药、生物、美容护理用品等多种经济价值看好的产品。
同时,要做好苦丁茶文化收集、挖掘和整理工作,以独有的产品特色和多样化资源优势为基石,把余庆小叶苦丁茶多样性品牌产品推向市场,将不断丰富余庆小叶苦丁茶产业深度和广度,以品牌开拓市场。
(四)整合旅游资源,发挥乡村旅游优势,增强旅游吸引力。
余庆县不仅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同时也是“四在农家”的发源县,“四在农家”是余庆县乡村旅游的另一块金字招牌。
余庆县是传统农业县,境内环境污染小,旅游自然环境优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余庆县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借助“四在农家”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联合打造乡村旅游和茶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吸引力。
四、结束语
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兼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余庆县作为“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应抓住机遇,结合旅游
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打造小叶苦丁茶文化旅游品牌,以促进余庆县旅游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捷等.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张春丽.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http:///s/blog_5b2da
acc0100c0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