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

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以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为例)结构设计及制图全流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R阶段)、模型建立阶段(M 阶段)、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D阶段)以及后期整理阶段(A阶段)。

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及内容都存在差异的,现分阶段详细叙述:
一、前期准备阶段(Ready)
该阶段的工作是为之后的建模及制图两个阶段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

准备阶段工作的内容包括:R1a.熟悉并分析建筑图、R1b.分析地质勘查报告、R2.平面布置及模型试算、R3.编制结构设计纲要。

二、模型建立阶段(Modeling)
该阶段的工作是上阶段工作的延续,其中模型试算在上阶段已基本完成,实际的工作是延续试算的模型进行的优化工作。

建模阶段工作的流程包括:M1.模型试算、M2.构件优化、M3.制图模型。

三、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Drawing)
该阶段的工作是上阶段工作的延续,绘图过程中如发现模型存在问题,需返回进行模型调整及计算直至满足要求。

结构施工图绘制阶段的流程包括:D1.绘制模板图、D2.绘制梁平法图、D3.绘制板结构平面图、D4.绘制墙柱平法图、D5.绘制基础施工图、D.6绘制详图、D.7整理说明图。

四、后期整理阶段(After)
该阶段的工作是对之前阶段生成的所有资料进行打印及归档。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A1.结构施工图的校审及打印、A2.结构计算书的整理及打印、A3.编制设计总结报告、A4.设计资料归档。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步骤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步骤

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步骤1.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首先,组织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业务增长、市场份额扩大、创新能力提升等。

战略目标将为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方向。

2.分析业务需求:根据战略目标,组织需要分析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

这包括评估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确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来实现战略目标。

3.制定组织结构目标:在分析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制定组织结构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涉及适应性、灵活性、创新能力、协作效率等方面。

4.确定职能和角色:根据组织结构目标,组织需要确定各个职能和角色。

这包括确定各个部门和团队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定义各个职位的要求和责任。

5.设计组织层级和关系: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考虑组织的层级和关系。

这包括确定各个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授权关系,以及定义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决策流程。

6.制定组织流程和流程: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制定组织的流程和流程。

这包括定义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渠道,以及规范各个流程的工作标准和指标。

7.确定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组织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职能和角色,还要考虑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包括定义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期望,以及建立一个积极、合作和有激励的工作环境。

8.评估和修改:一旦组织结构设计完成,组织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修改。

这包括评估组织结构对战略目标的支持程度,以及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可以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9.实施和监控:最后,组织需要实施组织结构设计,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包括为新的组织结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以及监控组织结构的实施效果,并针对变化和挑战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上是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组织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实施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定制。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非常全-非常详细)

结构设计流程(⾮常全-⾮常详细)结构设计各阶段内容及深度规定总则规定:1.民⽤建筑⼯程⼀般应分为⽅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建筑⼯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合同中有不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施⼯图设计。

2.各阶段设计⽂件编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1)⽅案设计⽂件,应满⾜编制初步设计⽂件的需要。

(注:对于投标⽅案,设计⽂件深度应满⾜标书要求。

)(2)初步设计⽂件,应满⾜编制施⼯图设计⽂件的需要。

(3)施⼯图设计⽂件,应满⾜设备材料采购、⾮标准设备制作和施⼯的需要。

对于将项⽬分别发包给⼏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3.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国家、⾏业和地⽅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件的图纸⽬录或施⼯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应⽤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其他⼯程的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利⽤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新设计项⽬的需要。

4.当设计合同对设计⽂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

5.本规定对设计⽂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性。

对于具体的⼯程项⽬设计,执⾏本规定时应根据项⽬的内容和设计范围对本规定的条⽂进⾏合理的取舍。

结构设计应根据⼯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分时段、分批次进⾏。

各阶段都有相同内容,但设计深度不同,应该逐步加深。

通过各个阶段各专业互提资料,有序实现各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

通过加强结构设计过程的执⾏,减少错、漏、碰、缺,保证设计质量,提⾼⼯作效率。

⼀、⽅案设计⽅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员要做到: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年限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等;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多⽅案⽐较确定结构选型。

结构设计⼈员应深⼊了解⼯程项⽬的规模、使⽤性质、设计标准和投资造价等情况,在建筑专业初步⽅案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抗震设防和结构设计⼈员⾃⾝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结构⽅案。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基本流程

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其基本流程如下:
1.需求分析:在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目标进行明确,包括产品功能、性能、成本、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这需要与客户或产品经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这包括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和初步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详细设计:在确定了最佳设计方案之后,需要进行详细设计。

这包括对各个组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材料和工艺进行规划和设计。

同时,还需要确定各个部件之间的连
接方式和细节设计,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制造和测试:在完成详细设计之后,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这包括制造和测试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确
保产品质量。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
要求和性能指标。

5.改进和完善:在制造和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水平。

6.发布和维护:在完成了结构设计之后,需要将产品发布到市场上。

同时,还需要进行产品的维护和更新,以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的来说,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和变量。

通过以
上基本流程,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和缺陷,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结构设计工作内容

结构设计工作内容

结构设计工作内容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度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结构设计工作内容。

一、概述1.了解项目需求:包括用途、规模、地理位置等信息。

2.确定设计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来制定设计方案。

3.进行初步勘察:对场地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4.编制预算报告:根据项目需求和勘察结果,编制出相应的预算报告。

二、结构计算1.荷载计算:通过对建筑物所受荷载进行计算,确定各种力学参数值。

2.抗震设防研究:考虑到地震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结构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抗震设防问题。

这个过程通常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或者实验验证方法来完成。

3.材料选型与尺寸优化:在满足强度要求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优化尺寸大小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三、结构布局1.整体布局方案: 根据功能区域划分和空间利用率原则, 为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类型的支撑系统, 并确保整体平衡稳定.2 .楼层高差控制: 确定每层楼之间高差控制范围, 避免出现超限情况.3 .柱网格密度: 根据使用要求及承重能力, 设计合理柱网格密度.四、节点处理1 .节点连接方式: 选取适当连接方式使得节点具备良好承载能力并且便于施工.2 .节点加强措施: 对于容易发生塌陷或断裂现象较多的节点处采取加强措施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五、图纸绘制1 .总平面图 : 给出建筑物外形轮廓 , 楼板厚度 ,墙厚 , 梁深等基本信息 .2 .立面图 : 展示建筑物立面视角 , 包含窗户数量大小位置等信息 .3 .剖面图 : 描述截取部位内部情况如墙壁厚度 , 地板层数量等 .以上就是关于结构设计工作内容的详细介绍。

从概述开始到最后图纸绘制都十分重要而且必须仔细执行。

只有在所有环节都做好了之后我们才可以放心去开展其他相关活动。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固性、美观性、功能性等方面。

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为建筑物增添灵动的魅力,同时也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结构设计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结构设计流程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与业主充分沟通,了解业主对建筑物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建筑物的功能定位、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充分理解业主的需求,才能为其提供满意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是概念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构想和方案设计。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布局和风格。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美观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性、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随后,是初步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对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的方案进行细化和深化。

这包括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材料选型、构件尺寸等方面的具体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后,是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将初步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

这包括结构图、节点图、构件图等方面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是施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设计师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总的来说,结构设计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师在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把关,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只有如此,才能为建筑物的成功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构设计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保障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一、结构工程师的任务: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就是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布置恰当的结构方案,采用适当的分析手段进行详细的内力分析并进行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用规定的表达方式画出施工图,用图纸和文字说明来描述建筑结构,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目标。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去实现建筑师设计的功能、外观所需要的骨架。

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能够与别人良好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1、学习是结构工程师的首要任务。

结构设计千差万别,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建筑物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新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不断推出。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我们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但它与工程设计的实际如何结合在一起,如何应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需要各位花大力气的。

特别是力学知识的完善,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②规范的学习和应用:结构规范是复杂的,真正把规范学懂并能与工程设计实践相结合是不容易的,也不是每一个工程师都能达到的目标。

但是,我们设计必须遵守规范并能够灵活运用规范,因此一些基本的规范必须认真学习。

首先要熟悉的是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③标准图的学习和应用:标准图是无数结构工程师经验的积累,基本上是结构常规作法和表达方式的通用标准,可以加快你对设计的认识,提高速度与质量,需要反复阅读来增加印象。

结构标准图要能熟练运用,建筑构造标准图也要熟悉。

④向有经验的工程师学习:向别人学习是人一生中知识积累的最主要方面,是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的捷径,要多向别人请教,问问题前先动脑筋想一想要问的问题自己是怎样认识的,问别人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自己的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简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简介

自攻螺丝规格表
自攻螺丝尾牙型态及称呼
六 塑胶件表面处理方法及 设计要求 塑胶产品的表面 处理方法:常用 的有喷油、丝印、 烫金、印刷、电 镀、雕刻、蚀纹、 抛光、加颜色等。
七 胶件设计避免产生尖,薄的钢位
八 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 所以要特别小心。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 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 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
产品结构设计
产品开发流程
设计部←←→→客户 收到客户资料 ↓ 首先收到客户资料包括如下内容:产品开发计划,产品功能性能介绍, 初步设计示意图,基本材料结构说明。 设计部审核 工程分析 ↓ 检查所有资料并且分析,是否有冲突或者需要追加资料做补充。然后拟 定多种设计方案,以及拆分合理的结构装配,材料选择,安全标准, 功能要点。 ↓ 开发 设计 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功能介绍 ↓ 平面设计→→立体设计(Pro/E)→→动作模拟 ↓ 材料选择←←零件拆分→→安全标准 ↓ 配色设计←←整体装配说明→→包装设计
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
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 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无法 保证零段差,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八 产品设计完成 后要进行干涉以 及间隙检查
九 破面的处理
↓ 设计完成 ↓ 客户审核 ↓ 设计改良 ↓ CNC-加工←←样板制造→→SLA-加工 ↓ 模具结构图←←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图 ↓ 模具材料分析 ↓ 产品生产
一、材料的选取
1.常见材料的特性

结构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流程

结构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流程

结构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流程结构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环节。

一、项目接手阶段。

当结构设计师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个神秘的任务。

这时候呢,要先跟其他团队的小伙伴聊一聊,比如建筑师啦,甲方爸爸啦。

得了解这个建筑长啥样,有啥特殊要求。

这就好比是去相亲,得先知道对方啥条件,有啥期望,是想要个豪华大别墅的风格,还是简约小公寓的感觉。

而且呀,要搞清楚这个项目在什么地方建,因为不同的地方地质条件可不一样呢,有的地方土质软得像棉花糖,有的地方又硬得像石头。

这时候设计师心里就开始有个小算盘啦,大概琢磨一下这个项目的难易程度。

二、初步设计。

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结构设计师就要开始动真格的啦。

这个阶段就像是在画一幅超级大的拼图的草图。

先根据建筑的外形和功能要求,大概想一下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系比较好。

是框架结构呢,还是剪力墙结构,或者是其他更酷炫的结构。

这就像在搭积木的时候,先想好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才能搭出又稳又好看的造型。

然后呢,根据经验和一些基本的计算规则,估算一下各种构件的尺寸。

柱子大概多粗,梁大概多宽多高,心里得有个数。

这个时候可能还会跟建筑师商量商量,要是自己设计的结构跟建筑的外观或者内部空间有冲突,那就得互相调整一下,就像两个小伙伴互相妥协,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三、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可就更细致啦。

这时候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一点一点地把每个细节都刻画出来。

结构设计师要根据之前确定的结构体系和初步估算的尺寸,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

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学题哦,要考虑各种荷载,什么自重啦,风荷载啦,雪荷载啦,就好像在给建筑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看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然后呢,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这个软件就像是设计师的魔法棒,可以把想象中的结构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地方强度不够或者变形太大,就得调整构件的尺寸或者配筋。

这就像给一个生病的人开药一样,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让建筑变得健健康康的。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产品结构是社会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和相互关系的总和。

产品结构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产品结构设计流程,希望你们喜欢!产品结构设计流程新产品结构设计流程:1、ID设计--->评审---->结构设计--->评审--->手板验证--->评审及图档修改--->开模--->试模;2、产品试装--->修(改)模--->小批量试产--->修(改)模--->量产。

3、设计变更的流程,当产品已经生产完成开发完成,因为某个原因要改变设计,要按以下流程来进行:A.先做样板确认合格。

B.填写“设计变更申请单”新产品开发表格-开发设计变更申请单。

C.“设计变更申请单”经各个部门确认后,开发部发出更改资料。

D.更改后验证。

E.出“工程变更通知单“通知各部门,注明新旧件的处理方法。

工业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区别工业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环节。

①时间阶段方面的区分:一件新产品从无到有,我们可以把它划分到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设计生成该件产品的外观形状第二阶段是设计该件产品的内部构造以便实现它的机能。

第一阶段就是工业设计,在先第二阶段就是产品结构设计,在后②目的职能方面的区分:因为工业设计是设计产品的外观,也就是露在外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外表部分,所以目的自然是要吸引客户的眼球。

在工业设计中,存在如下环节构想产品的外观雏形→手绘→用平面软件ps,coredraw等做成平面效果图→3d类软件做成3d→手工或机加工做成1:1模型→修改→定最终版其中在做成3d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cad类软件,但偏向于构建复杂的表面结构设计是要实现机能,比如说外观上是很多件部品,就要在内部设计卡钩,螺丝等实现组装。

有的产品具有一些电器机能,mp3,dvd等等电子类产品,那么就要在内部设计pcb电路板,并为之设计相应的结构。

结构设计是要在工业设计生成的3d表面基础上完成以上这些,设计的主要软件就是你说的cad,proe,ug,catia,solidwork等,因为这些软件都是参数化软件,而且和cnc加工等都有接口,是比较完善的结构设计软件。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功能性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流程可以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结构设计流程。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开始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建筑物的用途、功能需求、使用人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所需的结构形式、荷载标准等基本参数。

第二步:结构初选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构工程师会进行初步的结构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要求,结构工程师会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比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木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造价、施工难度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第三步: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结构工程师会计算各种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荷载计算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四步:结构设计在完成荷载计算后,结构工程师会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包括确定结构的尺寸、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通过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五步: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对结构在各种荷载下的响应和变形进行评估。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

第六步:结构施工图设计结构施工图是结构设计的最终成果,它包括详细的结构尺寸、构件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等信息。

结构工程师会根据结构设计和分析结果,绘制出符合施工要求的结构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

第七步:施工和监督结构施工是结构设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它需要施工单位按照结构施工图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工程师需要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一个完整的结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结构初选、荷载计算、结构设计、结构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和监督等步骤。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成本和生产效率。

一个良好的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下面将从整体设计流程、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介绍产品结构设计流程。

整体设计流程。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验证四个阶段。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设计,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头脑风暴和方案比较,以确定最佳的产品方案。

接下来是详细设计阶段,需要对产品进行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和工艺设计,形成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案。

最后是验证阶段,通过样机制作和实验验证,确保产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步骤。

在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步骤需要特别重视。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的需求获取和需求分解,这个步骤需要充分挖掘客户的需求,将需求分解为具体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其次是概念设计阶段的方案比较和评估,需要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佳的产品方案。

再次是详细设计阶段的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这个步骤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确保产品结构合理、零部件功能完备。

最后是验证阶段的样机制作和实验验证,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在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中,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是概念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方案比较和评估,不断优化产品方案。

再次是详细设计阶段需要注重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最后是验证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语。

产品结构设计流程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成本和生产效率。

一个良好的产品结构设计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设计院结构设计流程

设计院结构设计流程

结构工程师如何做好工程设计(转载)人们一谈起结构设计,往往会产生第一个反应:“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可见“安全”在结构设计中是处于何等重要地位。

需要明确的是,保证结构安全确实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但并非是结构设计的唯一任务。

必须强调的是,保证结构安全是对结构设计的最基本、最起码要求,对于一项工程的结构设计来说,除“保证安全”这一最低要求外,还有其他许多内涵丰富的要求,也即通常所说的,结构设计做到安全只是初级阶段的“行”,只有同时能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才算达到较高境界的“好”。

“行”与“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下图中最上及左右共三个圆圈内的标注即是对结构设计全面要求的概括。

这是结构设计必须优化和优化目标的最精练图解示意。

为了使结构设计做到尽善尽美,满足结构设计的全面要求,结构设计优化途径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三方面:体系选型与结构布置要合理、结构计算与内力分析要正确、细部设计与构造措施要周密。

1. 方案设计阶段(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复杂结构)●目标——确定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可行性,柱、墙分布及楼面梁的支承条件的合理性,以便建筑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形成一个各专业都可行,且大体合理的建筑方案。

●工作内容:* 1)、结构选型:体系及结构材料的确定。

思考的范围除混凝土结构几大体系(框架、框—剪、剪力墙、筒体—框架、筒中筒)之外,还有混合结构和钢结构以及个别构件采用组合形式。

2)、结构分缝。

如为建筑群或体型复杂的单体建筑,则需要考虑是否分缝,确定防震缝的宽度。

3)、结构布置:柱墙布置及楼面梁板布置。

主要确定构件支承和传力关系的可行和合理性。

4)、结构试算:①计算程序的选择;②结构各部位的抗震等级;③计算大参数选择(场地类别、砼强度等级、钢材类别、砼密度、周期折减系数、剪力调整系数、地震调整系数,梁端弯矩调整系数、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基本风压、梁刚度放大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作用方向、振型组合、偶然偏心等);④砼强度等级和钢材类别;⑤荷载取值(包括间隔墙的密度和厚度);⑥振型数的取值(平扭耦连时取≥15,大底盘多塔楼时取≥9n);⑦结构嵌固端的选择,此阶段一般以首层为嵌固端;⑧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值(抗震控制时取0.5,抗风控制时取0.7);⑨梁铰支端的指定;⑩梁柱(墙)节点的处理。

结构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

结构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

偶现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有意向向结构设计方面发展,请问各位需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操作软件还是基本技能?还有就是大家工作中,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制造,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工程师都要干些什么事情呢?相关关键字:结构设计流程的工作大致如下:产品外观图--三维建模--结构设计--出工程图--模具发包--开模期间在接新项目--试模--模具确认--产品检验标准--试产--量产--结案CTEC 豪佳電子玩具(深圳) 有限公司HAOJIA EIECTRONIC TOYS (SHENZHEN) LTD 文件編號:ROOM000001手冊版本:A.0生效日期:總頁數: 47 頁之6 文件名稱:品質手冊新產品幵發主要流程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 新產品介紹書 (PM、企划) 1.根据新案幵發申請單擬定幵發計划表. 新案申請單、幵發計划表2.對主要結構,外觀進行分析認可.2 主要結構方案擬定 (EE、ME、PM、企划) 1.盡可能采用可靠結構. 產品外形圖配色表、飾紋刻字資料2.設計出多個可能之方案,再選取其中最优的.3.方案可通過做板驗証.3 外形圖(PM、ME) 1.收到圖后,要認真檢測此外形圖,輸入電腦,務求忠實設計思想.2.畫主要結構圖,再畫出切實可行之外觀圖,送待確認.3.確認后的外觀圖,如有大改動,須及時提出.4.檢查出幵模圖時,要對照最后外觀圖是否相符.4 裝配圖(ME) 1.外形要符合最后批准之外觀圖,復雜外形要表達清楚,幵CB尺寸圖、報价用圖、模具分配表模具申請單 EE關字符,rating plate,其它位置.2.產品結構功能符合產品設計要求表,結構要具有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能通過drop test.3.裝配關系要符合生產線生產要求,生產方便快捷.4.各零件結構符合其本身制造工藝性質,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強度、剛度、預緊力.五金件考慮其衝壓成型工藝.5.走線要確定走線方法,五金焊線材料為磷銅,加孔穿線,再繞一整圈.6.組合圖應有所有零部件結構,表達完整,全面,清晰.5 審圖 1.檢查主要零件(主体).2.檢查和主要零件相配合的各零件(從整体裝配角度,檢查配合尺寸,零件正反等).6 零件圖 1.圖紙表達清楚正確,外形清晰,比例適當,內容齊全,配合幵模圖、打樣申請單手板申請單樣品制作申請單要有公差,基准明確.標注有分型面及水口位.2.零件圖紙圖號要登記,不能重復.3.塑膠零件圖要考慮其結構工藝要求,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各部份之強度,剛度,水口材料,必要的出模角必須標出,待別是外形,復雜外形要有明確清楚表達,使做模者能理解.4.五金零件圖要考慮其材料,表面鍍層,可焊性,強度,剛度.應避免折彎時尖角及外形尖角,有必要必須注明毛邊方向5.橡膠零件注明材料及硬度,留意其批鋒毛邊位置.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7 圖號登記 1.將所有圖形零件列入圖號登記表.8 手板制作 (SE、ME) 1.圖紙應認真檢查,及時糾正. 零件圖、手辦制作申請單、有關配件資料 SE2.特別留意外形与圖紙尺寸是否相一致.3.手板部反映各問題需仔細分析,結構外形是否要改善.9 報价(ME、外包、工模) 1.填寫模具分配表. 模具分配表報价圖幵模廠商2.所報价圖應蓋有“僅供報价”印.3.報价后以模廠反蝕的意見,認真研究進行必要的圖紙修改.10 審圖、改圖 (ME) 1.幵模圖紙應通過審圖人員審核簽字.11 幵模(ME) 1.最后確定分模資料,存檔,商定水口位置,頂針位置(如有幵模圖、各零件成型顏色表面處理蝕字等資料幵模廠商、PE、QE必要)不能在外表見到水口及頂針位.2.確定做模完成日期.3.復雜外形,提供塑膠外形手板,及時檢查銅公外形.4.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要打上記號區分.5.橡膠件一般先出單頭模,再檢查合格后,做多頭模.12 初始BOM (EE、ME) 1.列出所有零件的名稱、數量、材質及規格等. BOM 業務、PE、資材、QE2.和出模圖一起檢查.13 產品配色制作 (PM) 1.客人提供產品配色資料. 配色表業務、采購資材、品管QE 2.制作產品配色圖,注明產品名稱,產品號,產品詳細配色用PANTONE或CMYK標准,注明特殊要求.14 電子/五金/塑膠/包裝件打樣 (ME、EE、QE) 1.所有打樣件盡可能附有圖紙及有關資料. 樣品申請單、圖紙、參考樣品(力求在T1前完成全部打樣) 五金樣品廠商QE(鹽霧實驗)2.注明特殊要求(顏色、表面處理等).3.樣品申請單應填寫要求日期.4.包裝材料,色板由ME自行驗証,電子,五金,塑膠件打樣送QE確認驗証并填寫材料部品確認書,分發相關部門.15 幵模樣品T1 (ME、EE) 1.檢查是否有足夠的材料做30套樣板. 試模樣品、移絲印、噴油資料 QE 11套安規測試PE 1套 EE 1套南嶔2.填寫樣板要求表,列出已收到的樣板和沒收到的樣板(包括五金,塑膠及其他).3.收到幵模樣板后,所有尺寸材料全部檢查,特別是所有配合尺寸,列出不符之處.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6 組裝樣品 (PE、EE、ME) 1.裝板檢查整机裝配情況及各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 5套送客人確認PE、QE2.裝机測試,列出測試清單.3.組裝樣品送業務征求修改意見.4.編寫作業指導書.5.成品檢驗規范,安規初步驗証.17 改模資料 1.列出詳細改模要點,并按改模要點做樣板測試來証實改改模資料(注明改模完成日期) 幵模廠商模資料的准確性.2.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在改模資料上注明其編號.3.五金片改模須出修改后的圖紙,采用不同的修改號(REV#)18 包材打樣 1.依据客戶要求聯系廠商打樣,打樣前,包材,材質,顏色, 打樣申請單放產通知單廠商業務、采購資材、PE QE尺寸大小,打樣數量及時間要求明確.2.打樣回來及時交業務給客人確認.3.確認OK,發放產通知單.19 最終BOM 1.產品在出制單前有標准BOM. BOM 資材(MPC) 業務、采購 PE、QE2.標准BOM發出后,凡修改物料應出ECN修改.3.要認真檢查BOM各零件,QTY及規格,材質等.20 試產通知 1.BOM中所有零件已經確認OK. 放產通知單、材料部品確認書采購企划IQCSP2.放產通知單應有具体詳細之描述.3.五金件,橡膠件(RUBBER KEY)等打樣件務必經確認OK,即發出幵模圖.21 Tend 1.裝配成品檢查外觀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PE QE2.表面處理和蝕字是否正確.3.成品含包裝根据需要送業務,客人確認.4.客戶成文的或由業務轉達的客戶要求匯總到QE.22 試產前准備 (PE) 1.作業流程,作業指導書是否完成.2.測具,夾具是否做好.23 試產說明會 (PE) 1.准備好成品,半成品及材料樣品.2.QE說明產品的質量要求.3.試作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試產中應注意的事項.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24 試產 (PE填寫此部分) 1.通知各部門試產日期,請各部門做好准備,配合試產.2.排生產工序,檢查工裝夾具是否要改良,記錄所有QC檢查原始參數(電流),工裝夾具包括超聲,移印,生產裝配,包裝吸索夾具.3.QE檢查測試儀表,治具是否符合要求,PP時指導QC,對不良品驗証并統計.(A)產品改良,如整批次品率超過10%,或單項次品率超過30%認真檢查,找出坏机原因分析那些因素道致次品率高逐個解決.(B)完善生產流程.(C)PP成品各種信賴性試驗及報告.(D)完善檢驗規范.(E)做試產報告(由PE總結)25 試產檢討會 (PE) 1.分析不良品原因,提出改善對策.2.跟催各責任負責人改善完成時間.26 改善 1.改善后結果由生技,品保,制造,生管,采購,業務各部門認可.27 量產 1.電子,五金,塑膠件必須有QE的材料部品確認OK發采購才可訂購合格Vendor的材料.2.試產檢討會上由各部門會簽量產通知單.28 移交文件 (QE) 1.將試產ok后之型號文件整理分類. 文件夾 QE (文控中心)2.移交至QE文控中心存檔.3.QE將收集到的文件按分發清單分發給相關部門(屬公司保密文件蓋上不准復印圖章),并要記錄.下面是一手机造型及结构设计流程,应该不是很完美的,欢迎大家就各阶段提出具体的操作意见.正文6.1 外型设计:由ID设计师按产品定义进行设计或外包给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要求提供PRO/E的3D文件。

结构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

结构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

结构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一、方案设计阶段1.参与的人员:根据项目等级由主管该项目的院结构总师或所结构总师、项目结构专业负责人、结构主要设计人员、结构审校人员、设总、项目经理2.关键活动:根据建筑方案的功能要求,根据经验分析比较,集思广益基本确定结构体系的方案,确定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抗震等级,找出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结构专业负责人编制项目结构方案说明,与其他专业进行沟通协调。

希望结构工程师能在建筑方案创作阶段介入,以便使建筑师的设想和业主的要求能够合理实现。

⑴设计输入:①设计任务书(业主对项目的意图和要求)、设计基础资料(地质初勘报告、业主提供的设计原始资料、参考资料等)②建筑方案成果(主要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③设备专业方案对结构专业的要求⑵设计接口:①建筑专业给各专业提资②各专业之间互提方案资料③结构提供其他专业结构方案资料并根据其他专业要求进行改进⑶设计验证和评审:结构方案由项目结构专业的审定人、审核人负责⑷设计改进:结构专业负责人根据审定人和审核人的意见修改结构方案说明⑸设计输出:(标准格式化文件)结构方案说明(标)、结构方案选择分析(标,用于有一定难度的工程)、结构方案简图(根据需要)⑹设计归档:结构方案说明、图纸3.关键节点:建筑提资、各专业之间互提资料和协作改进、设计验证和评审二、扩初设计阶段1.参与的人员:根据项目等级由主管该项目的院结构总师或所结构总师、项目结构专业负责人、结构设计人员、结构审校人员、设总、项目经理2.关键活动:结构专业负责人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工作量,制定计划安排人员。

根据建筑和设备专业扩初阶段的提资深度对结构方案进行深化,确定结构使用期间承受的各种荷载、确定结构计算的基本参数和计算程序。

建立结构计算模型进行电算来比较、验证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各项总体指标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并确定主要结构构件尺寸、结构材料等级、结构设计的关键部位。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流程一、前期准备。

1.1了解项目需求。

咱得先搞清楚这个建筑是干啥用的呀。

是住人的住宅呢,还是办公的写字楼,或者是个大商场啥的。

这就好比咱们做饭得先知道吃的人爱吃啥一样,这是个基础。

要是住宅,那就要考虑居住的舒适度,房间布局要合理;要是商场,就得有宽敞的空间,方便人逛来逛去。

1.2收集资料。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

收集地质勘查报告就像给建筑打地基之前先摸摸地底下的脾气。

看看这块地是软是硬,有没有啥特殊情况,像地下溶洞之类的,那可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炸弹”。

还有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得知道,要是经常刮大风下大雨,建筑的抗风防雨能力就得加强,总不能风一吹就倒雨一淋就漏吧,那可成了“豆腐渣工程”了。

二、结构选型。

2.1分析各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就像搭积木,灵活性比较好,空间分割方便,就像一个百变金刚。

但是在抵抗侧向力方面可能就有点弱。

剪力墙结构呢,就像一堵坚强的墙,在抵抗水平力方面很厉害,但是内部空间改动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点“顽固不化”。

咱们得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权衡利弊,挑出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2.2确定结构体系。

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就像在一群候选人里挑出最适合当领导的那个一样,确定结构体系。

这时候心里就得有个谱,这个结构体系要能撑起整个建筑,就像脊梁骨撑起人的身体一样。

三、结构计算。

3.1确定荷载。

这里面的荷载可复杂了。

恒载就像建筑本身的体重,是个固定的值,像楼板、梁柱这些结构构件的自重。

活载呢,就像来来去去的客人,时有时无,像人的重量、家具的重量之类的。

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就像两个捣蛋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捣乱,必须得考虑进去,不然真遇到情况了,建筑可就“摇摇欲坠”了。

3.2结构分析与设计。

这一步就像是给建筑做个体检。

用各种计算软件或者手算方法,算出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

就像看看人的骨头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肌肉能拉伸多长一样。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梁柱的尺寸、配筋等等,确保每个构件都能各司其职,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样。

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

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

研发部_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一、产品结构设计流程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产品划分为若干部件,并确定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产品结构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需求: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产品的用途、使用环境、技术指标等。

这些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

2.划分产品部件: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将产品划分为若干部件,每个部件都要负责一部分功能。

3.设计每个部件:对于每个部件,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

包括选择材料、确定尺寸、绘制图纸等。

4.确定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确定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包括接头、螺栓、焊接等。

5.进行整体优化:综合考虑各个部件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零部件数量、优化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等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验证设计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通过模拟、试制等方法来验证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7.优化设计: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直到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8.编制设计文档:完成设计后,需要将设计方案、图纸等编制成设计文档,供后续的生产和制造使用。

模具开发是指将产品的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可生产的模具。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模具开发流程: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模具的设计。

包括选择模具的类型、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制定模具的工艺路线等。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模具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模具材料通常要具有高强度、耐磨性、耐高温等特点。

C加工:将模具的设计方案转化为CNC加工程序,并进行加工。

CNC加工可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4.热处理:对模具进行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5.组装调试:将模具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调试。

调试包括模具的开合动作、尺寸和形状的调整等。

6.试模生产:进行试模生产,通过模具进行试制,验证模具的质量和生产效果。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和规划:结构设计始于对建筑物的需求和规划的分析。

这包括对建筑物用途、预算、地理条件、施工期限等的了解,并与建筑师进行沟通,确保结构设计符合建筑的整体要求。

2.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规划,进行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确定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桁架结构等),以及进行初步的尺寸和荷载计算。

3.结构分析: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的详细分析。

这包括对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进行计算和评估。

通过使用结构分析软件和数学模型,评估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4.结构设计: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构的具体设计。

这包括制定结构荷载、进行细致的尺寸和截面设计、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并通过计算和验证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5.施工图设计:基于结构设计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

这些图纸包括结构的平面布置、截面细节、连接方式等,以供施工人员进行实际施工。

6.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结构设计师在施工过程中需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解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监督结构的施工质量,并确保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7.结构检测和验收:结构设计完成后,需进行结构检测和验收。

这包括对结构的质量、强度、刚度等进行检测,并评估结构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8.结构的使用和维护:完成结构的建设后,需要确保结构的正确使用和定期的维护,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加强结构的监测、提供必要的维护措施,并进行定期的结构检测和维护。

9.结构的改进与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结构可能需要进行改进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设计和评估,以提高结构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第一篇: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2.方案设计略3.初步设计a.平面:水平受荷结构布置,竖向受荷结构布置,结构体系、材料选用。

b.结构总体计算,构件尺寸,选定主要计算参数。

打印总体结构信息。

c.结构单线剖面。

d.基础初算,基础选型、桩型及桩承载力。

4.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构件计算,构件设计(图)a.板配筋图,模板、开洞图,d.基础详图,基础表。

详图索引。

e.柱表。

b.梁配筋图。

f.墙表,墙详图。

c.基础平面:基础、柱(墙)g.梯编号剖面,梯表。

定位尺寸、编号,基础梁编h.构件详图(砼、钢)号、基础梁配筋、详图索引。

5.图纸要求:a.工程说明b.基础平面1:100,1:120,1:150c.板配筋图1:100,1:120,1:150d.梁配筋图1:100,1:120,1:150e.梯编号剖面1:100,1:50f.基础详图、墙详图、构件详图1:50,1:20,1:106.计算书要求:a.荷载计算d.地基计算(承载力,变形)b.主体结构计算(电脑)e.特殊构件承载力,变形验算c.电脑计算结果分析7.电脑计算书打印要求:a.总体结构信息 e.柱轴压比b.结构几何尺寸 f.梁柱配筋c.荷载图 g.地震计算结果d.柱最大轴力 h.风荷计算结果第二篇: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小结砖混结构设计步骤小结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一: 第1步:“轴线输入”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

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

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

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现在从事设备管理工作,有意向向结构设计方面发展,请问各位需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呢?操作软件还是基本技能?还有就是大家工作中,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制造,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工程师都要干些什么事情呢?相关关键字:结构设计流程的工作大致如下:产品外观图--三维建模--结构设计--出工程图--模具发包--开模期间在接新项目--试模--模具确认--产品检验标准--试产--量产--结案CTEC 豪佳電子玩具(深圳) 有限公司HAOJIA EIECTRONIC TOYS (SHENZHEN) LTD 文件編號:ROOM000001手冊版本:A.0生效日期:總頁數: 47 頁之6 文件名稱:品質手冊新產品幵發主要流程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 新產品介紹書 (PM、企划) 1.根据新案幵發申請單擬定幵發計划表. 新案申請單、幵發計划表2.對主要結構,外觀進行分析認可.2 主要結構方案擬定 (EE、ME、PM、企划) 1.盡可能采用可靠結構. 產品外形圖配色表、飾紋刻字資料2.設計出多個可能之方案,再選取其中最优的.3.方案可通過做板驗証.3 外形圖(PM、ME) 1.收到圖后,要認真檢測此外形圖,輸入電腦,務求忠實設計思想.2.畫主要結構圖,再畫出切實可行之外觀圖,送待確認.3.確認后的外觀圖,如有大改動,須及時提出.4.檢查出幵模圖時,要對照最后外觀圖是否相符.4 裝配圖(ME) 1.外形要符合最后批准之外觀圖,復雜外形要表達清楚,幵CB尺寸圖、報价用圖、模具分配表模具申請單 EE關字符,rating plate,其它位置.2.產品結構功能符合產品設計要求表,結構要具有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能通過drop test.3.裝配關系要符合生產線生產要求,生產方便快捷.4.各零件結構符合其本身制造工藝性質,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強度、剛度、預緊力.五金件考慮其衝壓成型工藝.5.走線要確定走線方法,五金焊線材料為磷銅,加孔穿線,再繞一整圈.6.組合圖應有所有零部件結構,表達完整,全面,清晰.5 審圖 1.檢查主要零件(主体).2.檢查和主要零件相配合的各零件(從整体裝配角度,檢查配合尺寸,零件正反等).6 零件圖 1.圖紙表達清楚正確,外形清晰,比例適當,內容齊全,配合幵模圖、打樣申請單手板申請單樣品制作申請單要有公差,基准明確.標注有分型面及水口位.2.零件圖紙圖號要登記,不能重復.3.塑膠零件圖要考慮其結構工藝要求,例如:行位,膠位厚薄,各部份之強度,剛度,水口材料,必要的出模角必須標出,待別是外形,復雜外形要有明確清楚表達,使做模者能理解.4.五金零件圖要考慮其材料,表面鍍層,可焊性,強度,剛度.應避免折彎時尖角及外形尖角,有必要必須注明毛邊方向5.橡膠零件注明材料及硬度,留意其批鋒毛邊位置.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7 圖號登記 1.將所有圖形零件列入圖號登記表.8 手板制作 (SE、ME) 1.圖紙應認真檢查,及時糾正. 零件圖、手辦制作申請單、有關配件資料 SE2.特別留意外形与圖紙尺寸是否相一致.3.手板部反映各問題需仔細分析,結構外形是否要改善.9 報价(ME、外包、工模) 1.填寫模具分配表. 模具分配表報价圖幵模廠商2.所報价圖應蓋有“僅供報价”印.3.報价后以模廠反蝕的意見,認真研究進行必要的圖紙修改.10 審圖、改圖 (ME) 1.幵模圖紙應通過審圖人員審核簽字.11 幵模(ME) 1.最后確定分模資料,存檔,商定水口位置,頂針位置(如有幵模圖、各零件成型顏色表面處理蝕字等資料幵模廠商、PE、QE必要)不能在外表見到水口及頂針位.2.確定做模完成日期.3.復雜外形,提供塑膠外形手板,及時檢查銅公外形.4.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要打上記號區分.5.橡膠件一般先出單頭模,再檢查合格后,做多頭模.12 初始BOM (EE、ME) 1.列出所有零件的名稱、數量、材質及規格等. BOM 業務、PE、資材、QE2.和出模圖一起檢查.13 產品配色制作 (PM) 1.客人提供產品配色資料. 配色表業務、采購資材、品管QE 2.制作產品配色圖,注明產品名稱,產品號,產品詳細配色用PANTONE或CMYK標准,注明特殊要求.14 電子/五金/塑膠/包裝件打樣 (ME、EE、QE) 1.所有打樣件盡可能附有圖紙及有關資料. 樣品申請單、圖紙、參考樣品(力求在T1前完成全部打樣) 五金樣品廠商QE(鹽霧實驗)2.注明特殊要求(顏色、表面處理等).3.樣品申請單應填寫要求日期.4.包裝材料,色板由ME自行驗証,電子,五金,塑膠件打樣送QE確認驗証并填寫材料部品確認書,分發相關部門.15 幵模樣品T1 (ME、EE) 1.檢查是否有足夠的材料做30套樣板. 試模樣品、移絲印、噴油資料 QE 11套安規測試PE 1套 EE 1套南嶔2.填寫樣板要求表,列出已收到的樣板和沒收到的樣板(包括五金,塑膠及其他).3.收到幵模樣板后,所有尺寸材料全部檢查,特別是所有配合尺寸,列出不符之處.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16 組裝樣品 (PE、EE、ME) 1.裝板檢查整机裝配情況及各配合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 5套送客人確認PE、QE2.裝机測試,列出測試清單.3.組裝樣品送業務征求修改意見.4.編寫作業指導書.5.成品檢驗規范,安規初步驗証.17 改模資料 1.列出詳細改模要點,并按改模要點做樣板測試來証實改改模資料(注明改模完成日期) 幵模廠商模資料的准確性.2.一模出多個相同零件,在改模資料上注明其編號.3.五金片改模須出修改后的圖紙,采用不同的修改號(REV#)18 包材打樣 1.依据客戶要求聯系廠商打樣,打樣前,包材,材質,顏色, 打樣申請單放產通知單廠商業務、采購資材、PE QE尺寸大小,打樣數量及時間要求明確.2.打樣回來及時交業務給客人確認.3.確認OK,發放產通知單.19 最終BOM 1.產品在出制單前有標准BOM. BOM 資材(MPC) 業務、采購 PE、QE2.標准BOM發出后,凡修改物料應出ECN修改.3.要認真檢查BOM各零件,QTY及規格,材質等.20 試產通知 1.BOM中所有零件已經確認OK. 放產通知單、材料部品確認書采購企划IQCSP2.放產通知單應有具体詳細之描述.3.五金件,橡膠件(RUBBER KEY)等打樣件務必經確認OK,即發出幵模圖.21 Tend 1.裝配成品檢查外觀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成品業務、PE QE2.表面處理和蝕字是否正確.3.成品含包裝根据需要送業務,客人確認.4.客戶成文的或由業務轉達的客戶要求匯總到QE.22 試產前准備 (PE) 1.作業流程,作業指導書是否完成.2.測具,夾具是否做好.23 試產說明會 (PE) 1.准備好成品,半成品及材料樣品.2.QE說明產品的質量要求.3.試作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試產中應注意的事項.序號名稱具体要求該發出資料發往部門24 試產 (PE填寫此部分) 1.通知各部門試產日期,請各部門做好准備,配合試產.2.排生產工序,檢查工裝夾具是否要改良,記錄所有QC檢查原始參數(電流),工裝夾具包括超聲,移印,生產裝配,包裝吸索夾具.3.QE檢查測試儀表,治具是否符合要求,PP時指導QC,對不良品驗証并統計.(A)產品改良,如整批次品率超過10%,或單項次品率超過30%認真檢查,找出坏机原因分析那些因素道致次品率高逐個解決.(B)完善生產流程.(C)PP成品各種信賴性試驗及報告.(D)完善檢驗規范.(E)做試產報告(由PE總結)25 試產檢討會 (PE) 1.分析不良品原因,提出改善對策.2.跟催各責任負責人改善完成時間.26 改善 1.改善后結果由生技,品保,制造,生管,采購,業務各部門認可.27 量產 1.電子,五金,塑膠件必須有QE的材料部品確認OK發采購才可訂購合格Vendor的材料.2.試產檢討會上由各部門會簽量產通知單.28 移交文件 (QE) 1.將試產ok后之型號文件整理分類. 文件夾 QE (文控中心)2.移交至QE文控中心存檔.3.QE將收集到的文件按分發清單分發給相關部門(屬公司保密文件蓋上不准復印圖章),并要記錄.下面是一手机造型及结构设计流程,应该不是很完美的,欢迎大家就各阶段提出具体的操作意见.正文6.1 外型设计:由ID设计师按产品定义进行设计或外包给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要求提供PRO/E的3D文件。

6.2 外型设计评审:由ID和ME联合组织对ID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判断是否符合产品定义的要求和结构设计的要求。

如不符合,则需设计修改并进行评审,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6.3 MOCKUP制作与评审:按照评审后的设计文件进行MOCKUP制作,并进行MOCKUP评审。

6.4 结构设计6.4.1结构详细设计:针对3D 的ID文档进行结构详细设计,设计过程需检查相关的资料是否齐备,正确,PCB及其组件文档是否正确?如3D文件是否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如不符合,需先按照结构要求进行调整,然后开始结构设计);6.4.2结构详细设计评审---结构设计完成后,需提交需求进行所内评审,评审人员为本所的结构工程师及资深专家。

6.4.3 WORKING SAMPLE制作及验证:针对评审意见进行设计修改。

设计修改完成后,需提出结构模型制作需求,配合资源商工程师完成报价等商务活动,同时负责跟踪working sample完成及验证,并提交验证记录。

6.4.4设计文件修改:针对WORKING SAMPLE装机检查记录进行设计修改。

6.4.5开模前结构设计评审:由质量控制部组织开模前评审,从硬件及产业化、量产的角度考虑该项目的可行性及风险状态,以评估项目的整体风险。

6.5外壳开模及试模6.5.1开模前的准备6.5.1.1模具结构和商务评估:由商务人员综合考虑确定开模厂;由结构项目负责人组织模具厂对开模文档进行模具可行性评估。

6.5.1.2需提交的文档:6.5.1.2.1模具制作清单:包括产品名称、产品材料、表面处理工艺、模穴数等相关信息。

参见《模具制作清单》模板。

6.5.1.2.2结构件BOM,参见《结构件BOM》模板,并在备注中写明哪些零件可借用以往产品。

6.5.1.2.3 2D图:需在模具开始制作后一周内完成2D图并发给模具厂。

2D图须按照东信统一模板进行设计,并由沈幸岷统一审核和组织放号。

6.5.2 模具设计图确认:结构项目负责人须组织相关人员对该产品的模具设计图进行确认。

主要涉及的内容;模具结构、进胶口位置及形式、分模线天安门位置及形状等。

6.5.3模具制作:一旦商务确认,结构项目负责人需以书面形式和模具厂明确开模周期和确定T1、T2、T3时间,并严格按照开模时间表进行监控和技术支持,同时提供相关文档给模具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