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零度根轨迹: 1 实轴上根轨迹区间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为偶数 2 实轴与渐近线正方向夹角2kπ/n-m 3 求出射角和入射角时2kπ
4 分离角不变
1-G(S)H(S)=0 G(K)=1 例题:开环传递函数: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解:①n=3.所以根轨迹有三条。 ②极点: ③渐近线: 5 分离点:
令 1. 闭环零极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极点构成,对于单 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就是开环零点。 2. 闭环极点与开环极点,开环零极点及根轨迹都有关系。
4).根轨迹方程:
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①满足相角条件的点肯定是根轨迹上的点,相角条件是确定根轨迹 的充要条件。 ②幅值条件是用来确定根轨迹上的点所对应的根轨迹增益。 5).绘制更轨迹的法则: ①根轨迹的连续性:根轨迹是连续变化的直线或曲线。 ②根轨迹的对称性:根轨迹位于幅平面的实轴上或对称的实轴上。 ③根轨迹的条数;等于系统的阶次。即:闭环特征根最高次幂。 ④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起源于n个开环极点,终止于m个开环零点。 以及n-m个无穷远零点。
闭环极点。
解 (1)系统的开环极点为,,是根轨迹各分支的起点。由于 系统没有有限开环零点,三条根轨迹分支均趋向于无穷远处。 (2)系统的根轨迹有条渐进线
渐进线的倾斜角为 取式中的K=0,1,2,得=π/3,π,5π/3。
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三条渐近线如图的虚线所示。 (3)实轴上的根轨迹位于原点与-1点之间以及-2点的左边,如图中 的粗实线所示。 (4)确定分离点: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即
所以 即: ②分离点: 证明:
②除以①式
无零点 分离点重根 ③分离角:指根轨迹进入分离点的切线方向与离开分离点的切线方向之 间的夹角。当l条根轨迹进入并立即离开分离点时 8)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出射角:起始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在起点处,切线方向与正实轴的夹 角。 入射角:终止于开环零点的根轨迹在终点处切线方向与正实轴的夹角。
线。当S趋向于无穷大时,根轨迹与渐近线重合。 习题: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确定根轨迹渐近线的方位。 解:. 条数:n-m=3 图形:
7).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会合点,汇合点) ①重根法:
注意:分离点对应于特征方程的重根,由于根轨迹具有对称性,则分离 点要么是实数对或共轭复数对,至少是双对。 例子:已知开环传函为:确定实轴上的分离点? 解:
求此时对应的,利用幅值条件。 (2)系统处于临界稳定。 即闭环特征根为虚轴上的点。 即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 此时。=240 K==10 所以闭环传函为 (3)解:
在处取一点
即可求出出射角
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① ②利用劳斯判据。 10)闭环极点的和: 时,那么闭环极点之和等于开环极点,也就是说,若根轨迹的一些分支向右移动,另一些分支必定向左移 动。
例子:已知一个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与虚轴的交点,寻找相应的第三个
5).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根轨迹区间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为奇 数。 注:幅平面中共轭复数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的相角为2π的整数倍,故不考 虑。所取区间左侧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的相角始终为零,故不考虑。所取 区间右侧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相角情况为多一个零点增加一个“π”,多一 个极点减小一个“π”。 6).根轨迹渐近线: ①当n>m时趋于无穷,则有n-m条根轨迹沿着渐近线趋于无穷远。 ②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③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根轨迹的渐近线是近似的,只有用当S足够大时,根轨迹才逼近渐近
1) 若要求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16.3%=。求开环放大系数。 2) 写出系统处于临界稳定时,对应的闭环传递函数。 3) 分析K取值时系统的调节时间小于1.5.
解: 系统有三条根轨迹 极点: 渐近线夹角 分离点: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把代入。 得:
, 与虚轴的交点为 所以根轨迹与的交点为使超调量为16.3%的点
迹。 例子: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解: 为变化量,P为一固定值。 有两条根轨迹。 极点: 分离点:
所以当 过程中,根轨迹不断左移,所以,包含左半平面和负实轴。 P为变化量为一固定值,特征方程为 所以令 零点S=0 极点: 当过程中,根轨迹会包括整个左半个平面和负实轴。 所以原系统的根轨迹为包括整个左半平面和负实轴。
试求从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的变化。 解:
0
3/16
1/4
5/16 1/2
根 -1.0 -1/4,-3/4 -1/2,-1/2
…….
注: 绘制根轨迹使用“X”表示开环极点,用”o”表示开环零点,根轨迹用
粗实线表示,根轨迹上标有箭头表示增大时,根轨迹移动的方向。 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的参数,也可用闭环特征方程直接求出。 将s=jω代入特征方程,可得实部方程为
系统有一个开环零点和两个开环极点,那么他的根轨迹要么是直线或圆弧。 特例: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绘制时,系统的根轨迹,并证明根轨迹要么是 直线,要么是圆弧。 解:
若根为实数 共轭复根: 令 则 所以是圆弧。 半径:两个开环极点到零点的距离乘积在开方。
利用,则有
解得 和
由于在-1到-2之间的实轴上没有根轨迹,故s2=-1.577显然不是 所要求的分离点。因此,两个极点之间的分离点应为s1=-0.423。
j ω
σ
S平面
例题: 例 设系统开环传递 函数为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 解: 按下述步骤绘制概略根轨迹: 1)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0,-3] 区域必为根轨迹。 2)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由于n-m=4,故有四条根轨迹渐近线,其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知识点: 1. 根轨迹的概念, 2. 绘制根轨迹的法则, 3. 其他形式的根轨迹, 4. 参数变化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 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指的是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变化时, 闭环特征根所走过的路径。
注:根:闭环特征方程的根。 1).开环放大系数与根轨迹增益。 时间常数表达式: 尾“1”时,K叫放大系数 零极点表达式: 首“1” 叫根轨迹增益。 根轨迹: 所走过的根轨迹增益。 2).试探法绘制根轨迹。 例子:
2. 参量根轨迹: 定义:除了系统的根轨迹增益,之外的其参数变化时,闭环特征根所走过的路径。 方法:找出等效的开环传递函数。
求: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 解:
例子:
(1) 时,系统的根轨迹。 (2)当时求a的值。 解:
1. 根轨迹族 2. 零度根轨迹 3. 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1. 根轨迹族: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变化时绘制出的根轨
系统不稳定,因为在右半平面始终有根。
例子: 开环传递函数: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类型。
解:
由此可知此根轨迹为零度根轨迹。
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1 给定参数,确定闭环零极点的位置,尤其是闭环极点的位置 2 参数的变化的过程中,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分析系统顺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4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参数 主导极点:指在系统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离虚轴最近且周围无闭环零 点的极点,而其余极点又远离虚轴,那么距虚轴最近的极点所对应的响 应分量在系统响应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为主导极点。 例子:已知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分离角不变
1-G(S)H(S)=0 G(K)=1 例题:开环传递函数: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解:①n=3.所以根轨迹有三条。 ②极点: ③渐近线: 5 分离点:
令 1. 闭环零极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极点构成,对于单 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零点就是开环零点。 2. 闭环极点与开环极点,开环零极点及根轨迹都有关系。
4).根轨迹方程:
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①满足相角条件的点肯定是根轨迹上的点,相角条件是确定根轨迹 的充要条件。 ②幅值条件是用来确定根轨迹上的点所对应的根轨迹增益。 5).绘制更轨迹的法则: ①根轨迹的连续性:根轨迹是连续变化的直线或曲线。 ②根轨迹的对称性:根轨迹位于幅平面的实轴上或对称的实轴上。 ③根轨迹的条数;等于系统的阶次。即:闭环特征根最高次幂。 ④根轨迹的起点和终点:起源于n个开环极点,终止于m个开环零点。 以及n-m个无穷远零点。
闭环极点。
解 (1)系统的开环极点为,,是根轨迹各分支的起点。由于 系统没有有限开环零点,三条根轨迹分支均趋向于无穷远处。 (2)系统的根轨迹有条渐进线
渐进线的倾斜角为 取式中的K=0,1,2,得=π/3,π,5π/3。
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三条渐近线如图的虚线所示。 (3)实轴上的根轨迹位于原点与-1点之间以及-2点的左边,如图中 的粗实线所示。 (4)确定分离点: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 即
所以 即: ②分离点: 证明:
②除以①式
无零点 分离点重根 ③分离角:指根轨迹进入分离点的切线方向与离开分离点的切线方向之 间的夹角。当l条根轨迹进入并立即离开分离点时 8)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出射角:起始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在起点处,切线方向与正实轴的夹 角。 入射角:终止于开环零点的根轨迹在终点处切线方向与正实轴的夹角。
线。当S趋向于无穷大时,根轨迹与渐近线重合。 习题: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确定根轨迹渐近线的方位。 解:. 条数:n-m=3 图形:
7).根轨迹的分离点与分离角:(会合点,汇合点) ①重根法:
注意:分离点对应于特征方程的重根,由于根轨迹具有对称性,则分离 点要么是实数对或共轭复数对,至少是双对。 例子:已知开环传函为:确定实轴上的分离点? 解:
求此时对应的,利用幅值条件。 (2)系统处于临界稳定。 即闭环特征根为虚轴上的点。 即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 此时。=240 K==10 所以闭环传函为 (3)解:
在处取一点
即可求出出射角
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① ②利用劳斯判据。 10)闭环极点的和: 时,那么闭环极点之和等于开环极点,也就是说,若根轨迹的一些分支向右移动,另一些分支必定向左移 动。
例子:已知一个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与虚轴的交点,寻找相应的第三个
5).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根轨迹区间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为奇 数。 注:幅平面中共轭复数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的相角为2π的整数倍,故不考 虑。所取区间左侧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的相角始终为零,故不考虑。所取 区间右侧开环零极点所产生相角情况为多一个零点增加一个“π”,多一 个极点减小一个“π”。 6).根轨迹渐近线: ①当n>m时趋于无穷,则有n-m条根轨迹沿着渐近线趋于无穷远。 ②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③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根轨迹的渐近线是近似的,只有用当S足够大时,根轨迹才逼近渐近
1) 若要求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16.3%=。求开环放大系数。 2) 写出系统处于临界稳定时,对应的闭环传递函数。 3) 分析K取值时系统的调节时间小于1.5.
解: 系统有三条根轨迹 极点: 渐近线夹角 分离点: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把代入。 得:
, 与虚轴的交点为 所以根轨迹与的交点为使超调量为16.3%的点
迹。 例子: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解: 为变化量,P为一固定值。 有两条根轨迹。 极点: 分离点:
所以当 过程中,根轨迹不断左移,所以,包含左半平面和负实轴。 P为变化量为一固定值,特征方程为 所以令 零点S=0 极点: 当过程中,根轨迹会包括整个左半个平面和负实轴。 所以原系统的根轨迹为包括整个左半平面和负实轴。
试求从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的变化。 解:
0
3/16
1/4
5/16 1/2
根 -1.0 -1/4,-3/4 -1/2,-1/2
…….
注: 绘制根轨迹使用“X”表示开环极点,用”o”表示开环零点,根轨迹用
粗实线表示,根轨迹上标有箭头表示增大时,根轨迹移动的方向。 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的参数,也可用闭环特征方程直接求出。 将s=jω代入特征方程,可得实部方程为
系统有一个开环零点和两个开环极点,那么他的根轨迹要么是直线或圆弧。 特例:一个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绘制时,系统的根轨迹,并证明根轨迹要么是 直线,要么是圆弧。 解:
若根为实数 共轭复根: 令 则 所以是圆弧。 半径:两个开环极点到零点的距离乘积在开方。
利用,则有
解得 和
由于在-1到-2之间的实轴上没有根轨迹,故s2=-1.577显然不是 所要求的分离点。因此,两个极点之间的分离点应为s1=-0.423。
j ω
σ
S平面
例题: 例 设系统开环传递 函数为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 解: 按下述步骤绘制概略根轨迹: 1)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0,-3] 区域必为根轨迹。 2)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由于n-m=4,故有四条根轨迹渐近线,其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知识点: 1. 根轨迹的概念, 2. 绘制根轨迹的法则, 3. 其他形式的根轨迹, 4. 参数变化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 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指的是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变化时, 闭环特征根所走过的路径。
注:根:闭环特征方程的根。 1).开环放大系数与根轨迹增益。 时间常数表达式: 尾“1”时,K叫放大系数 零极点表达式: 首“1” 叫根轨迹增益。 根轨迹: 所走过的根轨迹增益。 2).试探法绘制根轨迹。 例子:
2. 参量根轨迹: 定义:除了系统的根轨迹增益,之外的其参数变化时,闭环特征根所走过的路径。 方法:找出等效的开环传递函数。
求: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 解:
例子:
(1) 时,系统的根轨迹。 (2)当时求a的值。 解:
1. 根轨迹族 2. 零度根轨迹 3. 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性能 1. 根轨迹族:当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变化时绘制出的根轨
系统不稳定,因为在右半平面始终有根。
例子: 开环传递函数: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类型。
解:
由此可知此根轨迹为零度根轨迹。
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1 给定参数,确定闭环零极点的位置,尤其是闭环极点的位置 2 参数的变化的过程中,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分析系统顺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4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参数 主导极点:指在系统所有的闭环极点中,距离虚轴最近且周围无闭环零 点的极点,而其余极点又远离虚轴,那么距虚轴最近的极点所对应的响 应分量在系统响应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闭环极点称为主导极点。 例子:已知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