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综合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观察下边《我国境内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图》,判断“北京人”生活的位置大致在哪里()A.A B.B C.C D.D2.在半坡遗址出土了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

这证明半坡原始居民A.学会人工取火B.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C.从事原始农耕生产D.学会建造干栏式房子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导致“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的主要原因是A.私有制的发展B.原始社会的解体C.统治者的自私D.早期国家的建立5.下列通过观察下图而解读出的商朝的历史信息中,错误的是()A.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B.商朝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商朝的甲骨文确立了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D.商朝为巩固统治制定酷刑6.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利用右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B.平王东迁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7.“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诗句赞美的水利工程历经二千多年,至今还在守护和灌溉着成都平原,它是A.黄帝陵B.都江堰C.灵渠D.长城8.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9.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第Ⅰ卷(非选择题56分)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人员在发掘某一遗址时说:“当发掘到第四层时,发现像夹心饼干似的夹层,总厚度约四五十厘米……它们原来是稻叶、稻谷、谷壳、稻秆等水稻的遗物。

”据此可知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居民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2.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境内。

图中菏泽市相关的考古发现与蚩尤传说相吻合。

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反映真实的历史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3.商朝的附属国中,多数国君与商王没有血缘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而西周利用分封制度把诸侯同天子结合为一体。

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A.笼络宗亲,奖赏功臣B.稳定统治,巩固疆土C.扩大疆域,增强实力D.控制诸侯,强化皇权4.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表述的是分封制实施的()A.背景B.特点C.经过D.影响5.考古资料表明,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的广大地区,都有战国铁农具的出土,种类、数量众多,其地域范围超过当时的七个诸侯国。

这表明战国时期()A.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B.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C.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D.秦国成为最强诸侯国6.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

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

该政策是()A.承认土地私有B.严明法度C.奖励军功D.奖励耕织7.孔子是古代东方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从教,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很大,有弟子三千,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各色人物都有。

孔子的这一做法()A.有助于维护国君的权威B.维护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C.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D.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8.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字是什么?A. 甲骨文B. 小篆C. 隶书D. 楷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货币制度是什么?A. 铜钱B. 金元宝C. 银锭D. 铁钱3. 以下哪个不是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果?A. 丝绸之路的繁荣B. 日本派遣遣唐使C. 郑和下西洋D. 玄奘西行取经4.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什么?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都督府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红海沿岸B. 非洲东海岸C. 欧洲D. 南美洲6.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7.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大清帝国D. 中华帝国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滑铁卢之战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个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大运河C. 长城D. 灵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_、印刷术和指南针。

12. 唐朝时期,________和玄奘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13.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

14. 清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造成了巨大冲击。

15. 1911年,________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7. 请简述清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1.《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2.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教育不公平”的局面,他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涿鹿之战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5.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太祖敬纳其言。

毛玠实际上就是建议太祖“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中的“太祖”是A.刘邦B.曹操C.刘备D.司马懿6.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7.某同学出一期板报,其关键词有“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可知,其板报主题最有可能是A.远古时期的传说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8.《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A.天文学著作B.医学著作C.数学著作D.农学著作9.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的标志是A.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B.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C.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D.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10.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正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

这些游牧民族主要包括()(1)匈奴(2)鲜卑(3)蒙古族(4)满族(5)羯族(6)越族(7)氐族)(8)羌族A.(1)(2)(3)(5)(8) B.(1)(2)(5)(7)(8)C.(1)(2)(3)(4)(5) D.(1)(2)(5)(6)(8)2.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该起义的领导人是①陈胜②刘邦③吴广④项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各项中,作为历史学习研究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娲补天”的传说B.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骨耜”及木结构水井C.小说《封神榜》D.电影《荆轲刺秦王》4.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

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万年前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年前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投入治水,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请指出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6.他266年称帝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他结束了分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时代,成为又一位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是()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7.某同学署假里参观了一处远古人类博物馆,这是他保存的参观券。

请根据上面信息,判断他参观的是哪一博物馆?()A.元谋人博物馆B.北京人博物馆C.山顶洞人博物馆D.半坡博物馆8.请将下列朝代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商朝②东周(春秋、战国)③西周④夏朝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9.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的早期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考古发掘是为了科学研究。

下面图片中的考古发掘成果反映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3.为了治理水患,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的“他”是()A.尧B.舜C.禹D.黄帝4.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C.后期统治者不修德行D.国家发生严重的叛乱5.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②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③刻铸在青铜器④目前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成语与齐桓公有关的是A.卧薪尝胆B.尊王攘夷C.一鸣惊人D.围魏救赵7.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秦灭六国统一全国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8.习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9.它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行政区域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

“它”是A.皇帝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10.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观察下表,分析秦汉两朝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目的是()秦朝西汉秦始皇下令焚烧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编年纪》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

根据下图,可以确定“喜”参加的战争是( )A. 秦灭六国的战争B. 秦朝反击匈奴C. 秦末农民大起义D. 推翻王莽政权2. 观察下列图片,秦始皇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 发展经济B. 文化交流C. 巩固统治D. 便利交通3. 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下列属于该起义的口号是( )A. 尊王攘夷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 挟天子以令诸侯D.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4. 成语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

下列成语中,与刘邦、项羽楚汉之争的史实相关的是( )A. 四面楚歌B. 卧薪尝胆C. 围魏救赵D. 退避三舍5.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A. 公元前2 世纪早期B. 公元前2 世纪晚期C. 公元前3 世纪早期D. 公元前3 世纪晚期6.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指出:“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

例如文景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粟拜爵,也大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所以这些措施归根到底还是会助长兼并势力的扩展,加剧阶级矛盾。

”材料评述的是文景之治的( )A. 历史背景B. 基本内涵C. 历史局限D. 积极作用7. 卫青和霍去病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

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 平定七国之乱B. 镇压农民起义C. 率军击败匈奴D. 打压地方豪强8. 东汉前期,统治者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减轻刑罚,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各项政策措施不同程度的实行,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人类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多数人类学家的看法是( A )A.古猿进化说C.上帝造人说B.恐龙起源说D.女娲造人说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C.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下列哪些能够反映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中比元谋人进步( D )①利用石块打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②还保留有猿类特征③已会长时间保存火种④过定居生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D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A.黄帝B.禹C.炎帝D.舜6.《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

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B )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7.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

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D )A.墨家思想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D.先师孔子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文中“新皇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B )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70万—20万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层。

该处远古人类应该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据媒体报道∶"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半坡博物馆开幕,106件(组)河姆渡文明的代表性文物来到古城,与半坡文明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互动",让古城观众很直观地感受到六七千年前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报道中的"古城"是A.西安B.余姚C.北京D.南京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丰功伟绩的黄帝B.自强不息的炎帝C.高尚情操的大禹D.彪悍勇猛的蚩尤4.如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世袭制5.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有着很深的渊源。

观察下图,有关于汉字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A.逐步发展,越来越简单B.越来越繁琐,无法辨认C.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没有关系D.甲骨文是从金文发展而来的6.下图是小李在复习时绘制的一个知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内容应是A.铁器牛耕B.耒耜骨器C.兼爱非攻D.焚书坑儒7.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数量减少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适者生存8.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了许多大思想家,下列相关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论语》―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墨子―《道德经》―“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C.孔子―《春秋》―“仁”、以德治国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9.泰山岱庙大殿前有一座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

七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A、二三百万年B、一百七十万年C、七十万至二十万D、一万八千年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他们用使用弓箭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A、黄帝B、禹C、启D、秦始皇4、通过分封制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王朝是()A、夏朝B、商C、西周D、秦朝5、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6、“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候国是()A、楚国B、齐国C、燕国D、秦国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A、齐桓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始皇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a、楚b、燕c、齐d、韩国9、秦国逐渐成为战国后期最繁荣的封建国家。

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地理位置优越C、重视兴修水利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11、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秦b、夏c、商d、西周13、汉武帝的统一,包括确立修身生息政策,允许君王将封地赐给子女,建立明确的人才推荐制度,“废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C、发展和西域的友好关系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a.匈奴b,鲜卑c,狄d,羌16。

西汉武帝即位后,将下列哪一种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兵家思想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A、李冰父子B、刘备C、诸葛亮D、郑国18、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A、张衡B、蔡伦C、祖冲之D、董仲舒19、下列属于汉代名医华佗的成就是()①创制被称为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的“麻沸散”②著有《伤寒杂病论》③创建“四诊法”,这是中医沿用至今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 1 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指的是( )A. 北京市B. 浙江省C. 云南省D. 陕西省2. 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

考古学家已经在河南汤阴、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两者对照,可以说明( )A. 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B. 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C. 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D. 有的传说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3. 《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秦朝B. 晋文公,齐国C. 齐桓公,秦国D. 楚庄王,秦国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社会问题激烈辩论,形成争鸣之势。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认为“兼爱非攻则天下治”,庄子则揭露国君“轻(轻率)用民死”。

这说明他们( )A.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治国思想理念基本一致D. 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5. 秦开创的这一体制包含有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

材料中的“体制”的创立(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其上刻有文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据相关历史知识判断,这块砖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行书B. 铭文C. 小篆D. 楷书7. 通过“破釜沉舟、西楚霸王、楚河汉界、乌江自刎”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的人物是( )A. 项羽B. 刘邦C. 楚庄王D. 陈胜8. 汉景帝时的丞相申屠嘉称赞:“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上古-魏晋南北朝)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上古-魏晋南北朝)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2.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籽之类的种子,这个代表了当时生产水平的罐子可能是( )A.彩陶B.白陶C.黑陶D.青铜器皿3.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应该是下列哪一种(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4.他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

“他”是( )A.黄帝B.尧C.舜D.禹5.《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这反映了( )A.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斗争B.大禹治水C.夏朝为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制订了刑法D.夏朝设置了官吏6.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繁荣,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B.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夏朝时已齐备C.今天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期才有D.司母戊鼎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7.“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学术活跃,百家争鸣D.农业发展,商业繁荣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前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前9.“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10.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1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B.设西域都护C.实行刺史制度D.推行儒学教育12.《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 )A.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实行“推恩”,解决封国问题13.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目前我国已有57 处世界遗产,其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之一。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是( )A.使用火B.住干栏式房屋C.挖掘水井D.制作彩陶2. 下表是大汶口遗址部分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情况,表中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号数随葬品数量10 号陶器82 件、石器4 件、玉器2 件、象牙器5 件等,共289 件61 号只有1 件陶鼎和1 块砺石70 号两位成年人合葬,总共只有1 把石斧(钱)A. 商业交换频繁B.社会生活奢侈C.性别差异突出D.贫富分化明显3. 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境内。

下图是菏泽市巨野县蚩尤肩髀冢,与蚩尤传说相吻合。

由此可见( )A. 传说与神话都反映真实的历史B. 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 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D. 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4.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还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商朝有各种职官、常备武装、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并将夏朝的奉“天”罚罪的法制观,发展为奉“神”观。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观点是,夏朝处于( ) A.奴隶制国家的形成阶段B.多民族大交融的时期C.文明产生的传说时代D.统一国家的建立阶段5. 楚庄王时, 楚国大举北进, 到了周天子所在的伊、洛流域, 他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重量,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这个“问鼎中原”的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 )A. 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B.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C. 楚国兵力非常强D. 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逐渐瓦解6. 观察地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你会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在春秋时期称霸,但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了。

这个诸侯国是( )图A 春秋争霸形势图图B 战国形势图A.晋国B.齐国C.燕国D.秦国7. 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下图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他们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他们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北京人D.现代人2.下图是根据我国发掘的一-处黄河流域原始聚落遗址,复原的古人类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具有防寒祛湿、冬暖夏凉的特点。

这种房屋中曾经居住的是我国古代的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造指南车,辨兆万民之易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写的祭文,该祭文应出现在()A.炎帝陵B.黄帝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4.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

下列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是A.《史记》中的记载B.二里头遗址C.大禹治水的传说D.半坡氏族遗址5.成语“钟鸣鼎食”的原意是,吃饭的时候,击打“钟”来奏乐,餐桌上排列很多“鼎”。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该成语中的“鼎”是()A.音乐器材B.饮食器具C.盛水器皿D.装饰用品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

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7.“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诗句描述的时代是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8.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

由此可以看出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9.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他们从自然界取来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

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古籍记载B.发掘的灰烬、烧骨C.神话传说D.史书论述2.“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

人们饲养猪、狗等家禽,在建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卯(mǎo)榫(sǔn)固定横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令人惊叹!”这句话是对哪个原始农耕遗址的描述()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山顶洞遗址3.历史著作是历史的再现。

下列四部著作,可以作为考察商朝历史的是()A. B. C. D.4.“它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这句话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青铜器()A.青铜立人像B.四羊方尊C.毛公鼎D.司母戊鼎5.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6.《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7.电影《墨攻》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他多次提出墨家的思想是()A.“春秋无义战”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8.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孔子“万世师表”(千秋万代老师的楷模)的称号()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以“德”教化人民C.主张以“礼”治国D.主张“有教无类”9.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4年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版24年秋)第Ⅰ卷(非选择题56分)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D.石器制作技术2.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民以食为天。

”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A.南稻北粟B.北稻南粟C.东麦西黍D.西麦东黍4.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

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A.早期人类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炎黄联盟D.早期国家产生5.在河南中部的淮河上游地区,有一处距今约9000—7500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

这证实贾湖居民()A.已学会保存火种B.住半地穴式房屋C.过原始农耕生活D.会制作乐器骨哨6.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生活方式的转变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7.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8.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

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和蚩尤B.炎帝和蚩尤C.黄帝和炎帝D.尧、舜、禹9.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

下图所示文物与蚕丛形象吻合。

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10.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二三百万年
B、一百七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
D、一万八千年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通过分封制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
C、西周
D、秦朝
5、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候国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地理位置优越
C、重视兴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①创立了修养生息政策②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③创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发展和西域的友好关系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16、西汉到了武帝的时候将下列什么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D兵家思想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
18、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
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D、董仲舒
19、下列属于汉代名医华佗的成就是()
①创制被称为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的“麻沸散”②著有《伤寒杂病论》③创建“四诊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④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书圣”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司马迁
21、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西汉初年B东汉初年C西汉末年D东汉末年
22、轰动世界的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C汉代墓葬陶俑D敦煌石窟
2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通史C长篇历史小说D长篇神话小说
25、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东汉灭亡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材料二: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死。

请回答:
(1)商鞅是什么时期的人?(1分)
(2)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3)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谁改革的内容?(1分)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措施?(2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8、阅读《史记》中的材料:
材料一“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材料二“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请回答:
(1)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
(2)这一事件的发起人是谁?(1分)
(3)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3分)
29、简答: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武帝是如何用人的?(3分)
(2)后人常把汉武帝和哪一位皇帝相提并论?怎样称呼他们?(2分)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5BBBCA 6-10ACCAC 11-15BACBB 16-20AABCA
21-25AACBB
二、材料题
26、(1)战国人
(2)战国时期秦孝公(3)法家代表
(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27、(1)孝文帝
(2)分别是学汉话改汉性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8、(1)公元前209 (2)陈胜、吴广起义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9、(1)推行人才举荐制度
(2)秦始皇秦皇汉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