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59b0c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3.png)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关键信息项:1、高危药品的定义与分类2、高危药品的采购与储存要求3、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与流程4、高危药品的监测与评估机制5、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要求6、高危药品管理的责任与处罚规定11 目的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1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高危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监测等环节的部门和人员。
12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21 高危药品的分类1211 A 级高危药品,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药品。
1212 B 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死亡风险较 A 级低的药品。
1213 C 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死亡风险较低的药品。
21 高危药品的采购211 医院应根据临床需求,制定合理的高危药品采购计划。
212 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采购流程,选择合法、合格的供应商。
22 高危药品的储存要求221 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22 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储存条件,分类存放高危药品。
223 对需要冷藏、避光、防潮等特殊储存条件的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存放。
31 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311 医务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前,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
312 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高危药品。
313 对于特殊高危药品的使用,如静脉输注的高浓度电解质,应在专用区域进行,并加强监测。
32 高危药品的使用流程321 医生开具高危药品医嘱时,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权衡,并在医嘱中注明使用的原因和注意事项。
322 护士在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
323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
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be7c4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7.png)
高危药品(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药物)管理及使用制度定义: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过量或使用错误易危及患者生命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松弛药及细胞毒药品等。
一、高危药品病区管理制度:1、高危药品专人管理,定期清点。
2、高危药品专柜定量放置,标识醒目。
3、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贮存。
4、加强高危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从左到右,有序放置,先期先用。
5、定期对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反馈。
二、高危药品使用制度1、高危药物的应用需具有执业资质的护士。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3、严格按操作规程给药,密切观察疗效及各种不良反应。
4、实施高危药物治疗的护士应掌握药物作用、副作用、输注要求及过敏反应、输液反应、毒副作用的应对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5、高浓度电解质使用规范:⑴ 治疗前评估患者电解质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
⑵ 特殊状况下泵入高浓度电解质必须使用中心静脉,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结果(心电图波形变化、心率)、尿量等病情变化,随时关注电解质检验结果。
6、细胞毒药物使用规范:⑴治疗前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药物过敏史。
⑵ 细胞毒药物配置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建议集中配置。
⑶ 注意配伍禁忌,使用专用溶媒。
⑷根据药物性质、要求选择合适的输液器具(精密输液器、避光输液器、非PVC输液器)静脉用药瓶口粘贴紫红色胶带。
⑸ 严格执行细胞毒药物治疗前用药,按药物特性严格控制给药速度。
(6)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瓶均为医疗垃圾, 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密闭处理。
⑺ 建议使用中心静脉输注,发疱类细胞毒药物禁止使用外周静脉输注,护士掌握各种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7、定期对高危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反馈。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99a9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e.png)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毒性、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高危、二级高危等。
1.2 高危药品的标识:医院应在高危药品的包装上标注明显的高危标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辨识高危药品。
1.3 高危药品的存放: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确保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误用。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验收2.1 采购渠道的选择:医院应选择合法、可靠的药品供应商,确保采购到质量合格的高危药品。
2.2 高危药品的验收:医院应对采购到的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3 验收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验收记录制度,将每次高危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证。
三、高危药品的配送和储存3.1 配送环境的要求:医院应确保高危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配送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配送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配送记录,记录每次高危药品的配送情况,包括配送人员、配送时间等信息。
3.3 储存条件的控制: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控制制度,确保高危药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防止药品的变质和失效。
四、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4.1 用药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使用高危药品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药品的认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2 用药记录的完整性: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记录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对每次使用高危药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c978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4.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类1.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2. 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1)A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2)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
(3)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三、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 A级高危药品管理:(1)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B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 C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C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四、高危药品的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高危药品的管理
![高危药品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9345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6.png)
高危药品的管理
在医疗领域中,高危药品的管理至关重要。
这些药品包括使用时可能带来严重
不良反应或者有潜在危害的药品,因此必须谨慎使用和妥善管理。
高危药品的管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危药品的识别
首先,医疗机构需要明确定义哪些药品被认定为高危药品。
这一步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明确定义了高危药品的范围,医护人员才能做出相应的管理和应对措施。
高危药品的存储
高危药品的存储需要严格按照药品的要求和标准进行。
一般来说,高危药品需
要单独存放,远离其他药品,以防混淆。
同时,存储高危药品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并确保温度适宜。
高危药品的配药和使用
在高危药品的配药和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这包括核对药品信息、计算剂量、配药准确等环节。
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用药规范,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方式或剂量。
高危药品的监测和反馈
对于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
通过对
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同时,对于发生的不良事件,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以便未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危药品的管理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安全和
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责任感,才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药的使用规范流程
![高危药品药的使用规范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b43c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6.png)
高危药品药的使用规范流程1. 引言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和较高危害性的药品,其使用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高危药品使用的规范流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管理流程2.1 药品采购•确定高危药品清单:制定高危药品的清单,明确列出高危药品的名称和规格。
•选择合格供应商:从合格的供应商采购高危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进口药品审批:对进口的高危药品进行审批,仔细核实药品的来源和质量。
2.2 药品储存•药品分类储存:将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药品保质期管理:定期检查高危药品的保质期,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过期药品。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温湿度检测,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2.3 药品配置•药物计量准确: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对高危药品进行准确计量,避免用药错误。
•避免交叉感染:在配置药品过程中,严格遵守洗手和穿戴无菌服装等规定,避免交叉感染。
•操作规范: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药品配置,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4 药品使用•医嘱审核:严格审核高危药品的医嘱,确保使用药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药品核对:在药品使用过程中,进行药品核对,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避免用药错误。
•用药监测:定期对患者使用高危药品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5 药品废弃•废弃处理:对过期、损坏或不合格的高危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再次使用。
•药品回收:将未使用完的高危药品及时回收,并进行相应记录。
3. 相关政策和要求3.1 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严格规定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置、使用和废弃等环节。
•药品管理法规要求医疗机构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规范流程,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2 医疗机构内部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明确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流程和操作要求。
•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定期接受高危药品使用流程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
![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30ee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e.png)
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包括高危药品的定义、分类、存储、配制、给药和管理等方面内容。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分类•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潜在风险,易造成意外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药品。
•高危药品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划分为不同类别。
–类别一:生物制品–类别二:抗肿瘤药物–类别三:神经系统药物–类别四:抗生素类药物–类别五:心血管药物–类别六:麻醉类药物高危药品的存储要求•高危药品应存放在专门的高危药品储存柜中,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储存柜需具备以下条件:–温度控制在指定范围内。
–防潮、防光、防尘。
–安全锁控制,只有授权人员能够取用。
•高危药品储存柜内应有明确的分类和标识,每个药品都应有标签,标明药品名称、剂量、进货日期等信息。
高危药品的配制流程•高危药品的配制流程需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配制前应核对药品种类和数量,确保无误。
•配制过程中要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高危药品。
•配制完成后,需核对配制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高危药品的给药流程•高危药品的给药前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给药过程尽可能安全。
•给药前需再次核对药品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信息。
•给药时要求使用专用的给药设备,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给药后要进行观察和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
高危药品的管理•高危药品的管理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高危药品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确保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高危药品的采购和进货需经过严格审核和审批,并留存相关记录。
•高危药品的使用和配制需有授权人员进行,并有相应的记录和核对程序。
•高危药品的库存需定期盘点和核对,确保数量准确。
•高危药品的监测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及时进行,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包括高危药品的定义、分类、存储、配制、给药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严谨地执行高危药品管理和使用流程,是确保医疗机构安全用药的重要保障措施。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1a3f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0.png)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第1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裹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二.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四.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五.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注射剂稀释和护士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六.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第2篇】附二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第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和护理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5.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6.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7.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录: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司汀胰岛素制剂25%硫酸镁注射液维库溴铵替加氟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喋呤顺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培他滨平阳霉素卡铂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紫杉醇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他莫昔芬多西他赛来曲唑甲羟孕酮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第3篇】调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第一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一、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是什么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3a48d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a.png)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误用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药品。
这类药品包括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化疗药品、抗生素、心脏毒性药品等,使用这些药品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种类的高危药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
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和控制。
2.存储管理:高危药品的存储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包括温度、湿
度等环境要求,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淆,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3.配药管理:配药环节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混淆、搞
错或误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使用管理:医务人员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规范操作
程序进行,遵守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5.监测管理: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综上所述,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涉及到药品的分类管理、存储管理、配药管理、使用管理和监测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障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内容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d99fc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1.png)
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高危药品是指那些易引起中、重度不良反应、易致死性的药品,其使用、存储和管理需要严格把关和监控的药品。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致命后果的药品。
这些药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毒性强:对人体内脏器官或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副作用严重: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伤、中毒等。
•容易滥用: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或成瘾性。
2. 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2.1 高危药品的分类管理根据药品的毒性及危险等级,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级别进行管理。
一般分为特级、Ⅰ级、Ⅱ级等,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开具、发放和使用。
2.2 高危药品的使用审批使用高危药品需要经过审批程序,医生对患者使用高危药品需提供充分的医学依据和风险提示,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
2.3 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高危药品在存储过程中需要单独存放,标注清晰明了,保证不同药品之间不发生混淆。
存储环境要求恒温、恒湿,避免日光直射等。
2.4 高危药品的使用记录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用药量、用药频次、患者信息等,确保用药过程可追溯、可查证。
3. 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要性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严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效果。
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药品滥用、错误用药等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风险,维护医疗秩序。
结语高危药品的定义及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只有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28ad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0.png)
一、目的为加强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因药品使用不当造成患者伤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病区内所有涉及高危药品的科室、工作人员及患者。
三、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强烈、不良反应大、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药品。
主要包括:1. 高浓度电解质;2. 强效镇痛药;3. 抗凝药;4. 抗心律失常药;5. 抗癫痫药;6. 肌松药;7. 强心药;8. 肾上腺素类药物;9. 激素类药物;10. 抗生素;11. 放射性药物;12. 其他经临床认定的高危药品。
四、管理措施1. 专区专柜管理:高危药品应设置专柜存放,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2. 分类标识:在药架(或包装盒/瓶)上分类标识,明确标注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3. 警示牌标识:在存放高危药品的专柜及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药品的潜在风险。
4. 严格按适应证用药:医师在开具高危药品处方时,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及临床指南,确保合理用药。
5. 双人查对制度:高危药品的领取、使用、归还等环节,必须实行双人查对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6.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7. 高危药品先进先出:定期检查高危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先进先出,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8. 及时更新高危药品目录和注意事项:根据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高危药品目录及注意事项。
9. 完善标准操作流程:制定并完善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流程。
10. 完善病人识别方法: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等先进技术,确保高危药品的使用准确无误。
五、责任与考核1. 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确保药品安全。
2. 药剂科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3. 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负责高危药品的使用,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高危药品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高危药品的管理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85f4a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e.png)
高危药品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高危药品是指有较大风险和副作用的药物,需要特别谨慎使用和管理。
在医疗
机构和药房中,高危药品的管理尤为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关于高危药品管理及注意事项的重要内容:
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或有毒性的药物,如抗癌药、心血管药、抗生
素等。
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反应,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高危药品的分类
高危药品根据其毒性和危险性可以分为几个类别:
1.一类高危药品:如强肝毒性药物、强致癌物等,具有极高的毒性和危
险性,需按最严格的标准管理。
2.二类高危药品:如危及生命的药物、对心脏有明显影响的药物等,需
要在专业监护下使用。
3.三类高危药品:如具有较大副作用但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需要密切
监测患者反应。
高危药品管理的注意事项
1.存储:高危药品需单独存放,远离常用药物,确保儿童和非专业人员
无法接触。
2.发放: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发放高危药品,避免误用和滥用。
3.使用:按照医嘱使用高危药品,遵守用药指南,注意禁忌症和不良反
应。
4.监测:患者使用高危药品后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药物
浓度,及时调整剂量。
5.废弃:用完的高危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废弃方法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污染。
在管理高危药品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
效果。
只有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才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6a085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2.png)
7.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施双人复核, 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8.加强高危险药品效期管理,保持先进 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5页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9.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 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时总结汇 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3.C级高危药品:丹参注射液、痰液清注射液、舒血宁、疏 血通、血塞通。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7页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8页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9页
10.新引进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 会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 通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 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6页Βιβλιοθήκη 高危药品1.A级高危药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20%利多卡 因、10%氯化钾、25%硫酸镁、10%葡萄糖酸钙、50% 葡萄糖、尼可刹米、洛贝林
2.B级高危药品:肝素钠、安定、苯巴比妥钠、抗肿瘤药、 脂肪乳、毒麻药品、异丙嗪。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1页
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
快速、易危害人体药品。当其在使 用错误时有很高机率对患者造成显 著伤害或危险。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2页
1.各科室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 并有显著警示标识。
2.高危药品在使用时,严格执行三 查七对制度,查对病人姓名、床号、 药品名称、药品剂量及给药路径, 并通知病人用药目标和不良反应。
3.高危药品在使用时使用实施双人 复核制度,确保使用准确无误。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第3页
高危药品储存
4.病房高危药品限量存放,设定基 数,与抢救物品一同进行交班。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bba8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d.png)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副作用大或者易引起严重后果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药品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废弃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要点。
一、药品采购:1.1 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采购渠道。
医院应与合法的药品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
1.2 制定采购程序和标准。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程序和标准,包括明确的采购流程、采购人员的资质要求、采购文件的管理等,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规范。
1.3 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符合高危药品的采购要求。
二、药品存储:2.1 制定药品存储标准。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存储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确保药品在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建立药品存储区域。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储区域,区分不同类别的高危药品,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2.3 加强药品存储管理。
医院应制定药品存储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库存的盘点、药品有效期的监控、药品存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等,确保药品存储的安全和规范。
三、药品配送:3.1 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性。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对药品配送人员的资质要求、药品配送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等,确保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3.2 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对配送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和及时性。
3.3 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对每一次药品配送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药品的来源可追溯。
四、药品使用:4.1 制定药品使用规范。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包括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4e0b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2.png)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
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较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患者安全的药品。
这些药品通常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毒性大:对人体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药品,
如某些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2.副作用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致癌、影响
生殖系统等的药品。
3.波动性大: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方法和剂量
的药品。
4.易滥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和滥用的药品,如镇痛药、镇静药等。
高危药品的管理
为了避免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发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1.分类管理:根据药品的风险性质和特点,将高危药品分类管理,对
不同类别的药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定期审核: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
加以解决。
3.限制发放:对高危药品的发放进行限制,只能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
验的医生进行开具处方。
4.严格监控: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控系统,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5.信息共享:建立高危药品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
息交流和协作。
高危药品的正确管理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
危药品的了解和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及流程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8b22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3.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院用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2. 毒性药品;3. 放射性药品;4. 抗生素类;5. 抗肿瘤药物;6. 降糖药;7. 抗凝血药;8. 抗心律失常药;9. 抗高血压药;10. 抗抑郁药等。
三、管理制度1.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由医院主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调配、监测等工作。
2. 制定高危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监测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各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
3. 高危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调配等环节需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4. 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
5. 高危药品的调配、使用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6. 高危药品的监测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安全监测、用药效果监测等,确保用药安全。
四、流程1. 采购流程: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提出高危药品采购申请,经医院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
2. 验收流程:药剂科对采购的高危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3. 储存流程:药剂科将验收合格的高危药品储存于专用库房,库房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
4. 调配流程:具有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根据医嘱,按照“四查十对”制度进行高危药品的调配。
5. 使用流程:医护人员按照医嘱,将调配好的高危药品用于患者治疗。
6. 监测流程: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8439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d.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具有以下特点的药品:1. 具有严重不良反应或潜在危害的药品;2. 对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具有特殊风险的药品;3. 需要特殊储存、运输、使用和管理的药品;4. 药物相互作用或合并用药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三、高危药品管理职责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2. 药剂科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等管理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监测和报告。
4. 医师负责开具高危药品处方,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四、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 建立高危药品目录,明确各类高危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用量、用法、禁忌等信息。
2. 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确保药品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易于识别。
3. 加强高危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对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进行监测,包括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5. 建立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报告和处置不良反应。
6. 定期对医师进行高危药品使用培训,提高医师用药安全意识。
7.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个人和科室,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流程
![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2acc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6.png)
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流程
在医疗机构中,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至关重要,严格的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
以下是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一般流程:
1. 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中容易发生身体危害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剧毒药物、易引起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需要特殊技术或设备进行使用的药物等。
2. 高危药品采购与接收
•由专门的采购人员负责,采购时需注意与生产商签订质量合格协议;
•接收时应仔细检查包装、标签等,确保无破损。
3. 高危药品存储
•存放在专用的高危药品药品柜内,柜内应配备湿度计、温度计等监测设备;
•保持药品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
4. 高危药品配制与输液
•配制时需由经验丰富的药师严格按照配制流程操作;
•输液时应使用专用输液泵,设置正确输液速率,定时检查输液情况。
5. 高危药品使用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遵循用药原则;
•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反应。
6. 高危药品废弃处理
•废弃药品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废弃处理,防止药品外泄;
•废弃药品的处理应有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记录。
结语
以上是高危药品管理与使用的一般流程,医疗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同时,定期进行药品管理与使用流程的评估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碳酸氢钠: 可能产生穿孔的溃疡病患者忌用;忌与酸性药物配伍。
甘露醇 : 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血栓性静脉炎,颅内出血者禁用。
异丙嗪: 1、不良反应为嗜睡(使用时提醒患者用药期间不能驾
车)、口干;幽门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胱颈阻塞、闭角型青光眼、甲 亢及高血压病人慎用。2、 急性中毒时可致嗜睡、眩晕和口、鼻、喉 发干以及腹痛、腹泻、呕吐等。3、严重中毒者可致惊厥,继之中枢抑 制,此时可用安定静注,忌用中枢兴奋药。
4、使用过程中防止出现高血糖。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 氯化钾:1、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一般10%KCL10~15ml+10%
葡萄糖500ml滴注,补钾速度不超过0.75g/h。即上述配制浓度至少需 要2小时输完。(注:浓度过高,输注速度过快易引起心跳骤停)
2、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 内膜引起疼痛。故一般采用较粗直的血管。、
规格 20ml/支 0.5mg/支 5U/支 50mg/支
1g/支
注射用甲氨蝶呤
0.1g/支
药品名称
规格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250ml/瓶
注射用血塞通
200mg/支
精二药品名称 曲马多注射液
100mg/2ml
浓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1g/支 100mg/支
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 70mg/支 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 10mg/支
案例4
No.7
警告 ! 任何时候使用任何药物均
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患者病症:低血糖昏迷,考虑酮症酸中毒
采取措施:纠正酸中毒
执行:误将10%KCl当成10%碳酸氢钠
给患者静脉注射
结果:心脏停搏,造成患者死亡
使用错误药品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案例5: 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在抢救低血糖昏迷病人时误将10%KCL
给药途径错误
No.8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案例3
医嘱内容:静脉输注1L生理盐水 执行:1L的灭菌注射用水误当做1L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 结果:病人肾功能损害,肌酐浓度从90μmol/L上
升到400 μmol/L,进入ICU。
警告
灭菌注射用水仅做药物溶剂 使用 不得直接静脉输注
使用错误药物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No.3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案例1
患者病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化疗方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执行:误将长春新碱3mg注入患者鞘内 结果:患者出现致命的神经毒性反应,3天后死亡
警告
仅限静脉使用,其他给药 途径将致命
给药途径错误
No.4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案例2
一名职业吉他手,因偏头 痛,急诊入院。由于医护人员 疏忽大意误将异丙嗪注射到动 脉中,导致2次截肢手术。
2008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最新修订的高危 药品目录
8. 20%以上浓度葡萄糖注射液 9. 腹膜透析液或血透析液 10. 硬膜外或鞘内给药剂 11. 口服降糖药 12. 影响肌收缩力药物,静脉给药(如:地高辛、米力农) 13. 脂质体剂型(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 14. 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静脉给药(如:咪达唑仑) 15. 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小儿口服(如:水合氯醛) 16. 阿片类麻醉剂,静脉、经皮给药或口服(包括溶液剂、即释和缓控释剂型) 17. 骨骼肌松弛剂(琥珀酰胆碱,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18. 静脉放射性造影剂 19. 全胃肠外营养
2008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公布的前13位高危药物
1 秋水仙碱注射剂: 血象改变,甚至再障,致命性危险,现已少用
2 前列腺素I2 IV: 头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昏厥 3 胰岛素, SC and IV:震颤,昏迷,惊厥,低血糖休克 4 硫酸镁注射液:呼吸机麻痹,呼吸停止 5 甲氨蝶呤 口服及非肿瘤用药: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 6 阿片酊:成瘾,急性中毒昏迷 7 缩宫素:子宫强直收缩,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 8 硝普钠注射剂:硫氰化物贮蓄引起的甲减,低血压 9 浓氯化钾注射液: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肌传导阻滞,心跳停止 10 磷酸钾注射液: 高磷血症、低钙血症、肌肉颤搐、痉挛 11 异丙嗪 IV: 中枢抑制 12 氯化钠注射液 (浓度大于 0.9%):水钠潴留,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
柴胡注射液
2ml/支
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 液
胰岛素注射液400iu
300U/支 400U/支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 300万U/支 射液
地西泮注射液
10mg/2ml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肾上腺素:1、适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
2、心脏骤停0.25~0.5mg以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静脉注 射;过敏性休克0.1mg~0.5mg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 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脉滴注(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1000ml)
3、可出现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器质性心脏病、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禁用。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50%GS: 1、静注50%GS时应注意药液有无漏出血管外, 以免引起静脉炎,不宜做皮下注射,以免引起皮下坏死。
2、禁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控制、高血糖非 酮症性高渗状态。
3、儿童及老年人静脉滴注时,注意控制速度及量, 以避免引起心悸、心律失常。
困难,甚至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13 灭菌注射用水,吸入剂,冲洗剂(100ml以上)
药品名称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硫酸镁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
我科高危药品目录
规格 1mg/支 2mg/支 1mg/支 100mg/支
药品名称 50%葡萄糖注射液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缩宫素注射液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胰岛素
安眠药及麻醉剂
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
静脉用抗凝药(肝素)
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高危药品概念
2 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在国内首次引入提出 “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主要有以下: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 药品。
高危药品即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 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高危药品概念
1 高危药品概念的首次提出
1995-1996: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调研最可能
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
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首次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
目录。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明确高危药品的概念,最
先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
最终,当事药师被迫辞职,医院赔偿4万。
3、滴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心脏状态,若出现不规则心跳, 常为高血钾早期。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缩宫素:1、药物使用过量可引起高血压、子宫强烈收缩、子宫破裂。
2、子宫胎盘灌注不足,可引起胎儿心率下降,缺氧甚至死亡。 3、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潴留;长期大剂量给药可 引起水中毒伴抽搐。 4、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寒战,皮疹、 瘙痒,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
常用高危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胰岛素: 1、注意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抽药时量要准确;
2、注射部位要用75%酒精消毒,经常更换,以防几部组织硬化,脂肪 萎缩,使胰岛素吸收不良或影响治疗效果。 3、短效胰岛素餐前15~30分钟注射,应按时定量进食; 4、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 性休克等。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 应立即测血糖,患者有吞咽动作的迅速给予碳水化合物食物或糖水,必 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果患者神志不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 糖40ml-60ml,然后用10%葡萄糖静脉滴注直到患者清醒、血糖正常。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2、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药品存放应标识清楚、醒目, 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5、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输注前护理人员 在注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G” 6、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科室在使用高危药品的过 程中应加强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并填表 上报药学部。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 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高危药品目录
高危药品的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ADR情况做调整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最先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
胰岛素
当成高糖给患者静脉注射,造成患者死亡。
警告 ! 任何时候使用任何药物均
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使用错误药品
高危药品引起的典型案例
警告 ! 任何时候使用任何药物均
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案例6:
2003年,某三甲医院门诊药房在发放硫唑嘌呤片(依木兰)时, 处方是硫唑嘌呤100mg qd,因依木兰剂量由50mg增加为100mg, 药房 发药人员未留意,仍嘱其每天服用1次,每次2片,患者实际服用为 200mg, 1月后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患者大闹医院,要 求赔偿。
安眠药及麻醉剂
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
静脉用抗凝药(肝素)
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2003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公布了包含19类及14项特定药物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