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护理

合集下载

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护理1.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2.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和治疗3.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4.腰椎间盘突出非常痛苦,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5.产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方法怎样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1、切忌久站久坐,每个45分钟时可以起身活动活动或者换个姿势2、注意腰椎保暖,腰部受凉也是腰椎病的病因,要注意3、日常行为习惯,左右坐姿,站有站姿,尽量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4、适量运动,有些人很久没运动,一下子就做很运动,比如仰卧起坐,这对腰椎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5、少熬夜,多喝水、忌烟酒更多腰椎护理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川木理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典型表现就是腰痛,有的可能会有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在咳嗽或是打喷嚏的时候症状会加重。

还有马尾神经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大小便障碍或失禁。

1、卧床休息:如果轻度腰间盘突出,那么只要好好的休息一阵,不从事重体力活不到一个月就能很好的恢复,这种情况比较难以坚持,但是如果坚持成功,它的复发率又是最低的,需在在床上待3周,3周之后佩戴腰围保护下床简单活动,坚持3个月就能达到效果。

2、腰椎,骨方,世.贴、消炎止痛、止痛、活血化瘀,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某宝有。

3、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腰间盘突出的另一方法,也叫盆骨牵引法,相当把颈椎暂时拉开,让“髓核”回缩复位,当然这个需要在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推拿按摩:注意理疗推拿最好到医院理疗科进行,不专业的推拿是会导致全身瘫痪的,特别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更容易出问题。

5、髓核化学溶解法:髓核化学溶解法这个医学手段也是比较新的,注入药物,溶解部分突出的“髓核”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气化术、髓核切吸术等手段,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削掉多余的“髓核”让髓核不突出顶到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预防不要干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不要睡弹簧床垫,一定要睡硬板床,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长期弯腰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

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

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

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1.腰椎间盘突出,日常如何保养腰椎?2.腰间盘突出日常保健方法3.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平时要注意什么?4.腰椎间盘突出在日常中的注意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日常如何保养腰椎?现代都市生活很多人,常常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特别的是年轻人,经常不注重身体健康,常常坐着,而年轻人中,特别是办公室白领,经常一坐下来便是几小时。

而腰椎间盘突出,经常会因为坐姿问题以及外力影响,而养成此病。

腰椎间盘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并不难医治,只要了解造成此病的原因并避免造成此病症的诱因,就能更好预防,甚至治疗。

一、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问题坐姿不良,如弓腰驼背,就会很容易诱发上腰椎盘疾病,使得自己腰椎间盘酸疼,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坐姿是很必要的,一般最好的坐姿为端坐,就是上身挺直,同时注意椅子不能过高,桌子也不能太低,使得身体与桌椅平衡垂直。

很多人往往一开始忙活,就忘记了去休息,然后身体就不自觉的就弯下去,这样长期以来,对身体腰椎不好。

为了缓解疲劳,现代人更应该忙一段时间后,就站起来舒展一下筋骨,让全身体放松,不用那么紧张。

这样能使身体很好地预防不自检。

不仅自己内在注意,外界条件也需要得到保证,椅子和睡床硬度是有必须的要求。

工作之外,在休息时间,也需要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例如,做一些伸展运动,或者广播体操。

二、轻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保健轻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仅要注意坐姿、注意劳动甚至运动量,而且要做一些特殊的康复性运动,如仰卧、俯卧、站立。

特殊仰卧具体需要做的是,先以右腿向脚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时髋部向右一摆。

接下来做左腿,左腿动作和右腿一样,方向不同,动作要协调而有力,两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回,作为一组。

特殊俯卧则需要做的是,用双手用力支撑床上,先从头部后仰开始走起,同时支撑手渐渐撑起,并且把胸部向上昂起,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平伏休息,重复五至十回,作为一组。

而特殊站立则比较简单点,只需要将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对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3)合理膳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疗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艾灸疗法:选用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温经散寒,补益肾阳。
2.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实施全面护理。
3.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治病求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4.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2)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损伤。
四、护理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观察患者腰部活动度、肌力、感觉等体征的变化。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3)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按摩:采用推拿、揉捏等方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穴,如肾俞、大肠俞、委中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PPT课件

0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 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
03
制定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 疗、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等
05
调整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病 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
02
制定护理目标: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等
04
实施护理措施:按照护理计 划进行护理操作,并定期评 估效果
护理效果评估
治疗方法:药物 2 治疗、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消
3
炎镇痛药、肌
肉松弛剂等
物理治疗:牵
4
引、按摩、热
敷等
手术治疗:微
5
创手术、开放
手术等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3
腰椎间盘突出 的护理案例
典型案例分析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 年龄、职业、病史等
症状表现:疼痛程度、 持续时间、部位等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 查、体格检查等
04
05
06
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护理效果:症状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等
护理建议:日常注意事 项、定期复查等
护理方案制定
疼痛缓解 程度
活动能力 改善程度
生活质量 提高程度
康复时间 缩短程度
复发率降 低程度
4
腰椎间盘突出 的护理建议
专业护理建议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03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05
定期进行腰部检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养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养护

3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养护罗国兴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概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诊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一些部位,例如髓核、软骨板及纤维环,特别强调的是髓核,如果它的结构状态出现一些退行性变化,伴随着年龄增长,或是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组织中纤维环会发生破裂,使得髓核组织从破裂的部位突出来,或者会脱出于其后方的椎管内部,从而导致相邻组织部位受压,例如脊神经根、脊柱脊髓及马尾等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化学信号刺激或物理压力,表现出腰部疼痛的症状,同时会伴随一侧或双下肢出现麻木等病理症状。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认为,此症状与95%的坐骨神经痛及50%的腰腿痛有着相互关系,而且还有可能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患此类疾病,患者要遭受病痛的折磨,这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易患人群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坐骨神经疼痛,从发病率统计的数据来看,男性约占3%,女性约为1%,一般而言,男性患者会明显多于女性,因为男性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相对会比女性大。

另外,除了从事劳动强度较大职业的人易患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情况在久坐、伏案工作的办公人群中也开始出现。

中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他们也是容易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痛折磨的人群,在国外的医学研究报道中,在55~64岁年龄段的男性,大约有9.6%的人曾经患过坐骨神经痛。

临床上,也曾遇到年龄在16岁以下和70岁以上年龄阶段患者。

(三)主要症状大多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会有腰部疼痛的生理反应,有些患者是因为在扭伤或外力重伤的情况下才有这种疼痛感觉,但有的患者并没有确切的诱发条件,也出现同样的疼痛症状。

虽然腰部的痛感范围较为广泛,但主要集中于腰部以下包含腰骶部,平时疼痛主要为时而重时而轻的钝痛,但在急性期可能会出现撕裂感的锐痛。

患者在平卧时会明显感到痛感缓解,但久坐或弓腰进行作业时会使病情加重,所以疼痛使得患者腰部的实际活动受到很大局限。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1、护理目标:缓解疼痛,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2、护理原则:个性化、综合性、阶段性。

3、护理措施分类:日常起居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4、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正确姿势、定期复查。

1、日常起居护理11 卧床休息患者发病初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3 周左右。

床垫不宜太软,以保持脊柱良好的支撑。

翻身时应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避免扭曲。

12 起床活动症状缓解后,可佩戴腰围逐渐起床活动。

起床动作应缓慢,先侧身,用手臂支撑身体坐起,再缓慢站立。

13 坐姿选择高度合适、有靠背的椅子,保持腰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 1 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

14 站姿保持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避免弯腰驼背或身体倾斜。

15 行走抬头挺胸,步伐稳健,速度适中。

尽量避免行走时间过长,可适当休息。

2、运动护理21 康复训练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飞燕式等。

训练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22 腰部伸展运动站立位,双手向上伸直,然后缓慢向一侧弯腰,伸展对侧腰部肌肉,左右交替进行。

每次伸展保持 10-15 秒,重复 10 次。

23 游泳游泳是一种对腰椎间盘突出较为有益的运动,尤其是蛙泳。

每周游泳 2-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3、饮食护理31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等。

32 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减轻腰部负担。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33 补钙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

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4、心理护理41 情绪疏导患者因疾病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关心和安慰。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42 树立信心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5、注意事项51 避免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快跑等,以免加重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PPT课件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音乐、 运动等方式转移 注意力,减轻心 理压力
定期复查
01
04
复查注意事项: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 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03
复查项目:包括影像学 检查、体格检查、功能 评估等
02
复查频率:根据病情和 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 查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了 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3
镇痛药:如曲马多等,用于缓解剧烈疼痛
04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用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05
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等,用于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
康复训练
腰背肌训练: 增强腰背肌力 量,减轻腰椎 压力
腹肌训练:增 强腹部肌肉力 量,保持腰椎 稳定
拉伸训练:缓 解肌肉紧张, 改善腰椎活动 度
平衡训练:提 高身体平衡能 力,降低跌倒 风险
卧床休息的时间:根据病情 严重程度,一般需要卧床休 息2-4周
卧床休息的姿势:平躺或侧 卧,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
卧床休息期间的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
药物治疗
0 1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
02
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等,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肌肉力量,提高腰椎
稳定性
加强腰部锻炼
1
腰部锻炼的重要性:预防腰椎间盘 突出症,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2
腰部锻炼的方法:如仰卧起坐、俯 卧撑、瑜伽等
3
腰部锻炼的频率:每周至少进行 3-4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4
腰部锻炼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运 动,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凉
避免腰部损伤
保持正确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保持 一个姿势,适当 调整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护理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因过重而增加腰椎负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如 腰椎管狭窄等。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有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05
心理护理与自我管理
情绪管理
保持乐观心态
01
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可采取乐观的态度来减
仰卧起坐
仰卧位,双手交叉放于 胸前,慢慢坐起再躺下 ,重复进行。
倒走
选择安全的环境,倒走 锻炼腰部肌肉。
定期检查与筛查
年龄
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腰椎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职业
长时间久坐或重体力劳动者,应定期进行腰椎检查,预防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发生。
家族史
如有家族成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筛查。
瑜伽和太极
瑜伽和太极等轻度运动可以放松身 心,缓解疼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 腰部肌肉的力量。
饮食与营养
增加钙质摄入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对于腰椎间盘的维护也 有一定的帮助。应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 、豆腐等。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应多摄入富含蛋白 质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等。
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腰部肌 肉力量和柔韧性。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人的关心与支持
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身 体不适。
寻求专业帮助
如有需要,可寻求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帮助,获得专业的护理建议 。
参与社交活动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同病相怜的人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在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脊柱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在床上,可以使用具有支撑性和适合脊柱曲度的床垫和枕头,以维护良好的脊柱姿势。

2. 热敷与冷敷:可以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物来缓解疼痛。

热敷可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麻痹神经末梢,减少疼痛感。

患者可以在热水袋或冰袋上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后,轻轻放置在受处疼痛的腰椎区域。

3. 合理的体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坐着或弯腰。

合理的体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对外伤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当需要长时间坐着的时候,可以使用腰靠垫来支撑腰部,保持腰部曲度。

站立时,应该保持脊柱的直立姿势,避免驼背。

4. 适度的运动:虽然休息是治疗的重要部分,但适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

锻炼可以增加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缓解腰椎的压力,并预防后续的损伤。

推荐患者进行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此外,特定的操纵和拉伸运动,比如俯卧撑、腹肌训练,也有助于加强腰部的支撑力。

5.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止痛药和肌松药。

然而,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以确定剂量和时间的安全范围。

6. 腰部支撑:穿戴腰围或腰带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并减轻腰椎的负担。

腰带可以帮助维持腰部的稳定性,减少疼痛的感觉。

然而,长期依赖腰带可能会削弱腰部肌肉,所以应该避免过度依赖。

7. 减轻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自我护理和管理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YOUR SITE HERE
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
LOGO
4、功能锻炼
①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
②直腿抬高锻炼
③腰背肌锻炼
一般术后7日开始用五点支撑法,1~2周后采用三点支撑法; 每日3~4次,每次50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具体情 况遵医嘱。
④行走训练
一般卧床2周后借助腰围或支架下床活动,需根据手术情况适 当缩短或延长下床时间。
YOUR SITE HERE
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
LOGO
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常见并发症为神经根粘连和脑脊液漏,需积极预防
①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与健侧和术前对比
②加强引流液的观察
若引出淡黄色液体,同时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
发生脑积液漏,立即通知医师予以处理;同时适当抬高床尾, 去枕卧位7~10日。监测及补充电解质;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必要时探查伤口,行 SITE HERE
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
LOGO
1、观察病情
①生命体征、下肢皮肤温度、感觉及运动恢复情况; ②切口敷料有无渗液及渗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渗湿后及时
通知医师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③有无疼痛,酌情处理。
2、体位护理 轴线翻身
3、引流管护理
防止导管脱出、折叠,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有 无脑脊液流出,是否活动性出血,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定义:
LOGO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 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最多见于中年人,20-50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如发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检查,排除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
05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复查, 了解病情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复查时,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和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
或MRI等。
复查的频率应根据个人病情和治 疗方案而定,一般建议在治疗后 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
疼痛缓解方法
休息与体位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 ,适当休息以减轻疼痛。
冷敷与热敷
在疼痛初期,使用冷敷缓 解疼痛和肿胀;后期可采 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牵引等物 理治疗方法,有助于缓解 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疼痛药物管理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措施
汇报人:XXX
202X-XX-XX
• 日常护理 • 疼痛护理 • 康复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注意事项
01 日常护理
休息与活动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 劳累,有助于缓解腰痛和减轻腰 椎负担。
活动
在疼痛缓解的情况下,适当进行 轻度活动,如散步、慢跑等,有 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 张。
药物使用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时间、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03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核心肌群训练
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 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提高腰椎稳定性。
拉伸训练
如伸展、瑜伽等,缓解 腰部紧张,改善腰椎活
动度。
平衡训练
如单脚站立、波球训练 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中医科腰椎间盘突出健康宣教内容

中医科腰椎间盘突出健康宣教内容

中医科腰椎间盘突出健康宣教内容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发生在腰椎的椎间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健康宣教内容,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我们需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多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和久坐不动引起。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弯腰、扭转腰部的动作,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导致椎间盘突出。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尤其是长时间的弯腰、扭转腰部的动作。

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

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能够减轻腰椎的负担,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坐姿时要保持腰部挺直,不要低头看手机或电脑,站姿时要保持双脚分开,重心均匀分布。

适当的运动也对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非常重要。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减少椎间盘的压力。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游泳、瑜伽、太极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腰部肌肉,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我们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尽量站起来活动一下;避免长时间弯腰和扭转腰部的动作,尽量保持腰部的平稳;避免过重的负荷,尽量减少搬运重物的次数和重量。

如果出现腰痛和腿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可能比较轻微,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及时就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姿势,适当进行运动,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及时就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腰椎的健康,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高生活的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由新泰洪强医院专科专家为大家介绍。
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微活动。
我院松解疏通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的专家组评审,成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
如有健康疑问可以在线留言咨询或者拨打电话0538-7215518都是可以的,祝您健康!新泰洪强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4)肝肾亏损未能及时补充。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充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关节灵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机能减退,肝肾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骨关节病。
(5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ຫໍສະໝຸດ 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原因为: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
(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
1.缓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3.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
(4)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4)推拿按摩:由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2)飞燕式:每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3)倒走:每周5-7次,每次20-30分钟。
(4)其他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等。
4.心理护理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3.巩固期:发病后3-6个月,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复发。
六、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护理人员需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3.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
4.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中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四、护理评估
1.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
2.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4.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五、护理周期
1.急性期:发病后1-2周,以缓解症状为主,加强生活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
2.恢复期:发病后2周-3个月,加强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中医特色护理
(1)拔罐疗法:选取患侧腰部的穴位,如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等,采用留罐或走罐的方法,每周2-3次。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计划1.腰椎盘突出怎么保养跟护理2.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3.腰间盘突出术后护理方法4.腰椎间盘突出如何做好家庭护理5.腰椎间盘突出家属及病人收藏日常如何护理?6.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护理?腰椎盘突出怎么保养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和保养第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

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

第三,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腰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治疗早期腰椎病。

据调查,腰部肌肉韧带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腰椎病继续发作发展的几率下降了80%。

所以,腰部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和保养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尤其是掌握到了这么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时能够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多多注意休息,减少腰椎的压力。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很多人从事需要长时间坐在椅子上的工作,容易出现颈椎问题,一不注意就会变成腰椎间盘突出。

这种病不好治,需要长期护理。

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护理人员。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性,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让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坚定治疗信心,掌握康复方法,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调整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正确有效的牵引解除机械压迫。

注意牵引的姿势、位置和重量,及时发现牵引时的反应,如头晕、恶心、心悸等。

因为对患者颈部进行制动,可以减少局部刺激。

应采用正确的理疗、按摩、药物和其他综合疗法来缓解疼痛。

指导患者正确锻炼头颈部功能,坚持颈部锻炼。

方法是前、后、左、右、左右旋转。

指导病人做双手捏橡皮球或毛巾的练习,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3)非手术治疗时注意疼痛部位和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

腰椎盘突出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腰椎盘突出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腰椎盘突出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但如今却有很多的年轻人也患了腰椎间盘突出,不仅损害着身体健康,而且疼痛起来非常的难忍,对生活和工作也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了解,做好预防和护理,远离病痛。

1、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1)感染:是较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表现,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带来的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

2)血管损伤和脏器损伤:这也是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之一,血管损伤主要发生在经后路手术摘除椎间盘时造成。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摘除时,单纯脏器损伤少见,几乎均是血管损伤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输尿管、膀胱、回肠、阑尾等。

3)腰椎不稳: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切除术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于腰椎不稳,表现在腰椎前屈时出现异常活动。

这是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表现之一。

4)影响坐骨神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坐骨神经痛,现在随着CT的普及,发现坐骨神经痛其实大多数就是由于腰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所致。

坐骨神经主要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相对比较粗大。

当坐骨神经累计后往往会出现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等的皮肤感觉异常。

5)闭孔神经的受累:闭孔神经由腰2-4脊神经,从腰大肌走出后进入小骨盆内。

临床上当腰腰椎间盘突出侵害到闭孔神经后,主要可变现为臀部深层等部位的疼痛或麻木。

2、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1)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使腰椎间盘突出者破裂的纤维环伤口撕裂,加重突出。

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急性期,神经由于髓核的压迫刺激出现水肿和无菌性炎症。

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禁止剧烈运动。

其实合理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对轻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可以起到疗效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掌握方法要领。

2)适度的锻炼:腰椎间盘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

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务学习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务学习

患者与家庭的合作 教育与沟通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及护理 知识。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与家庭的合作 定期随访
建立患者的随访机制,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谢谢观看
如何识别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 木、无力等症状。
疼痛可能因咳嗽、打喷嚏或弯腰加重。
如何识别 间盘的突出情况。
X光检查可排除骨折、肿瘤等其他病因。
如何识别腰椎间盘突出症? 评估工具
采用疼痛评分表和功能评估问卷等工具,评 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影响。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游泳、瑜伽等,增强腰 部肌肉力量。
柔韧性训练也有助于腰椎健康。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健康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是关键。
患者与家庭的合作
患者与家庭的合作 家庭护理
家庭成员应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提供支持和帮 助。
家庭环境应适宜,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参加小组活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持良好的姿势
注意坐姿、站姿和搬重物时的姿势,避免不 良习惯。
定期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加强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务 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如何识别腰椎间盘突出症?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 4.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5. 患者与家庭的合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疾病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
与疼痛和疾病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疼痛和活动受限有关。

【术前护理】
1.病人早期采用保守治疗。

2.可采用骨盆牵引治疗。

3.保守治疗无效并有神经根功能障碍时需手术治疗。

4.教会病人放松技巧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有效控制疼痛。

5.加强巡视,及时满足病人生活需求。

【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6小时,压迫伤口止血,轴型翻身,防止脊柱扭转。

2.观察伤口引流同脊柱侧弯术后护理。

3.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与术前作对比。

4.术后1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

5.指导病人做腰背肌的锻炼。

6.单纯椎间盘切除的病人,术后3日即可下地佩戴支具行走。

7.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术后平卧24小时。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过敏反应,预防过敏性休克。

观察是否有神经根刺激征。

如病人出现腰臀部疼痛,应考虑为腰肌血肿,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如无异常,病人3天即可出院。

8.健康教育卧硬板床休息,减少腰部疲劳;行走时要佩戴支具,以防发生意外(如腰扭伤);进行腰背肌锻炼;佩戴支具3个月;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半年内不可提重物,不可急弯腰。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讲课护理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讲课护理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讲课护理课件
目录
•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健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训练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调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根据突出程度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 脱出型和游离型。
病因与病理
病因 病理
症状与体征
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
适宜的饮食选择
高蛋白食物
富含钙的食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鱼、瘦肉、豆类等,提供身体所需 的蛋白质和能量。
如牛奶、豆腐等,有助于骨骼健康。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
不适宜的饮食禁忌
高脂肪食物
高糖食物 高盐食物
THANKS
康复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核心肌群训练 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可增强核 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拉伸训练
如腰部伸展、腿部拉伸等,有助于改 善肌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和增强整体身体素质。
物理治疗
如按摩、温泉浴等,有助于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量力而行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持之以恒
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以 免影响效果。
配合医生指导
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 训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注意保暖
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到寒 冷刺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营养支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正确的牵引
持续牵引、间歇牵引 卧位牵引、立位牵引、倒立牵引 时间:每次20–30min 频度:每日1–2次 疗程:7–10d为一疗程 重量:自身体重的25-60%开始,逐渐增
至100%
3、功能锻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阶段:腰椎关节活动度训练
➢ (1)立位蛹动训练; ➢ (2)仰卧位屈膝屈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会合理用力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调整驾驶座椅 改善工作姿势,注意劳逸结合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髋训练; ➢ (3)游泳练习。
第五阶段: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的训练方法
(1)自动牵引式动作: 选择一个直径为20- 25CM左右的半圆型垫 子(软硬适中),置 于腰部,然后最大程 度地放松腰部肌肉, 每天1-2小时。
(2)爬行训练。
(3)倒走训练。
(4)将脚掌垫高时行 走训练。
4、饮食指导
➢ 推荐食物:(肉类)兔肉 牛肝 鹌鹑 鸽 乌骨鸡 蛇肉 鹧鸪 猪肝 羊肉(水产)泥鳅 鱼翅 乌鱼 章鱼 黄鳝 (蔬菜)山药 松茸菌(水果)龙眼肉(干果)黑大 豆 花生(煮) 大枣 (其它)蜂王浆 牛大力 阿胶 蛤蚧 党参 枸杞子 五爪龙 何首乌 当归 人参 太子参 川芎 黄芪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护理
课题主要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宣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 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
发病年龄以35-55岁多见, 部位多为腰4-5和腰5-骶1椎 间盘
国外统计5800万人中,一年 内因此病手术者占0.1‰
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牵引疗法 物理治疗
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
拔罐治疗 封闭疗法
针刀疗法 手术治疗
二、康复教育的内容
良姿位:正确的坐姿、站姿 卧硬板床 避免弯腰负重 避免剧烈运动 正确的上下床方法 急性期佩戴腰围 自我锻炼 自我矫正
1、卧硬板床休息
仰卧屈髋膝各60°~90°减轻腰椎间盘压力 防止突出加重和腰椎畸形失稳 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以支持和制动;不超过3个月 卧床期间,患者在床上做免负荷运动
1、病理分型
2、病因与诱因
➢ 病因
椎间盘退变 损伤退变
➢ 诱因
突然的负重或闪腰 腰部外伤 姿势不当 腹压增高 寒冷或潮湿
3、临床表现
腰腿痛 脊柱姿势改变 腰椎活动受限 下肢放射性疼痛 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
阳性 麻木及感觉异常 间歇性跛行 肌肉瘫痪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
4、饮食指导
➢ 慎吃食物 :(肉类)鸭肉 牛肉(蔬菜)蕹菜 马齿菜 苋 菜 生罗卜 青苦瓜 莲藕 芫荽 白木耳 熟苦瓜 海藻 紫 菜 海带 竹笋 荸荠 芥菜 西洋菜 芜菁(水果)柚子 槟榔 火龙果 (其它)山竹 西瓜 香蕉 梨 哈密瓜 绿豆 绿豆 生地 菊花 金银花 青茶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保持身体的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