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的眼光重新认识甲午中日战争
多重视角下的中日甲午战争
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
的契机,因此也具有世界史的意义。”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韩国史》
●战争有何影响
中国“一朝遇三岛之小国而弱焉,丧权失地,腐败毕露, 于是列强抵掌而笑曰:是病国耳,不取恐后于人”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战争有何影响
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国民陷入了“崇军尚武” 的癫狂中。小说家国木田独步在小说《酒中日记》里 写道:“日清战争,连战连捷,军人万岁。如果没有 了军人,简直天都不会亮啦。家里有女儿的父母,不 论是华族、富豪或商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热望,要找一 个军人做女婿。” 文坛宗师尾崎红叶在小说《金色夜叉》里也透露 了自己的想法,“要保卫国家的权益,国际公法之类 的东西抵个屁用,重要的还是兵力!世界万国又没有 一个立法的君主在统治,国与国间的争端,应该由谁 来公平解决呢?这儿是唯一的审判机关:打!”
●中国何以战败?
日本海军
1870年,兵部省向天皇提交《发展海军建议书》, 制定了一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舰200艘和常备军 25000人的海军发展计划。 1885年,日本修订海军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海军 十年扩军方案。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海军扩军计划,到了甲午 战争前夕,已建立起一支拥有6.3万常备和23万预备 队的陆军,和排水量7.2万吨的海军——超过了清朝 的北洋海军。
●西方人眼中的甲午战争
●中日因何而战?
让我们看看东亚地图。日本不过是一个稍 离欧亚大陆,浮于海面上的一个岛国而已。朝 鲜半岛像是一肢胳膊,从欧亚大陆伸向日本。 当时中国认为,只要把朝鲜半岛揽在自己的翅 膀之下,朝鲜半岛随时可以成为攻击日本的绝 好基地。同时,可以使没有腹地的岛国——日 本的防卫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扶桑社《新编历史教科书》
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
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硝烟散尽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年,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也一去不返了。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让历史重演。
身在有一个甲子轮回的今天,我们应该回顾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百年前的悲剧与耻辱,从历史这本珍贵的教科书中汲取能量,寻找方向,以激励我们拼搏,指引我们前行。
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对中国这个强盛的邻国俯首称臣。
日本自唐朝以来不断向中国派送遣唐使,千百年来日本一直以华夏为师,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天朝上国的中国从来都没有把日本这个东夷小国放在眼里,以致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国几乎没有人想到小小的日本竟然敢跟中国开展,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整个中华民族感受到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的国情如何?泱泱中华上国为什么会惨败于小小日本呢?1894年的中国,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30多年。
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其中“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被誉为“亚洲第一舰”,中国的海军实力已在日本之上。
不甘落后的日本之后奋起直追,聚举国之力建设海军。
而此时的中国,慈溪太后挪用军费兴建园林,官员之间勾心斗角,北洋舰队多年不购一舰一炮,到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之前,日本海军的舰船总吨位已远超中国,装备的火炮更是领先中国很多。
李鸿章自知北洋舰队不是日本的对手,消极防御以求自保,当战争来临时只能仓促应对。
决定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国战舰除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外其他都是木质舰,航速低,抵御炮火攻击的能力弱,日本战舰以铁舰为主,航速快;火炮方面,中国使用的是老式火炮,每分钟发弹量1——2发,主要使用实心弹,而日本使用的火炮是新式快射炮,每分钟发弹量6——10发,炮弹攻击力强,双方火力相差十倍以上。
大东沟海战中,由于航速低,北洋舰队的预想战术难以实现,在日本战舰猛烈的攻击下,北洋舰队陷入被动,损失数舰。
虽然,中方战舰也曾多次集中日方战船,但是由于实心弹攻击力弱,未能击沉日舰。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看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几点思考曹强徐海学院计算机专业达内13-1 22130489[摘要]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
而就当时的综合国力而言,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要在日本之上,而由于当时的腐败的政治体系与统治者的无能,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深渊…本文运用历史史料对比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对比,比较客观地分析探讨了战争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战争失败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经济、军事、国内情况、失败原因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
如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
我们研究甲午战争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国内情况对比清政府:清政府是满族乘中原混乱而入关建立的政权,所以国内民族矛盾一直存在。
清末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内部不稳的担忧是使清政府缺乏长期作战意志。
同时清政府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清政府不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
日本: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强国之路,已经基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
它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内政局虽有动荡,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制从未动摇。
这使日本政府可以集中全力进行对外战争,而且国内少许之矛盾,恰好在统治者的引导下成为向外扩张的动力。
浅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
浅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浅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浅谈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清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具体来说,当时的中国在“洋务运动”下出现过所谓的“同光中兴”,但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内忧外患不断的清王朝在列强扶持下苟延残喘,而当时的日本早已“换了新天”。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转移矛盾。
为此,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而中日甲午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
对甲午战争的评价第一篇:对甲午战争的评价对甲午战争的评价甲午战争前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
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
甲午战争的惨败,虽然清政府认识到加强军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太晚了,但给全体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无论是以后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以此为前车之鉴,对中国海军的成长有催生作用。
对鸦片战争的评价中国的大门被强制打开,外贸被强制进行,虽然有很多是被迫的,但是也开启的中国近代的新纪元。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战争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就文学作品而言,有经典之作如《苦菜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风云儿女》、《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等。
我对甲午战争中中方战败的理解与认识
我对甲午战争中中方战败的理解与认识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清朝方面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慈禧太后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
日本嗾使金弘集内阁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
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战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悍然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
甲午战争和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和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重要战争,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起因、战争经过和结果等方面,对这两场战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历史背景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场重要战争。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国家经济衰落,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日益加剧。
同时,中国内部的政治腐败和国家机器的脆弱也使得中国难以有效的应对外敌的侵略。
而中日战争发生在20世纪初,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
当时的中国由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控制,国力尚未完全恢复,国内政治分裂,军阀割据现象严重。
与此同时,日本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中国发动了进一步的侵略行动。
二、起因甲午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朝鲜半岛的问题。
中国对朝鲜有着众多的影响力和利益,然而日本也渴望在这个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
随着日本步步紧逼,中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日战争的起因则包括了更多的因素。
其中,北洋政府的统治无力、兵力较弱、内忧外患等因素都成为了导火索。
此外,日本通过主动挑起事端,策动了二二八事变,引发了国共内战,从而迅速推进其在中国的侵略行动。
三、战争经过甲午战争开始于1894年,持续到1895年。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一度表现出了较强的战斗力,但终因多种原因被日军打败。
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不得不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支付巨额赔款,并削弱了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
中日战争则发生在1937年,持续到1945年。
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经历了沉重的挫折,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抗战下,终于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
战争结束后,中日签订了《日中和平条约》,日本军队撤离中国,中国恢复了完整的领土。
四、结果影响甲午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自主权,也加深了国内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
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重新思考现代化和国家建设的问题,在悲痛的同时也催生了思想的解放和改革的呼声。
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
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
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军事实力差距其实,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
尤其是在守朝鲜平壤时,别说是守上几个月,就算是守上个一两天,就可以扭转整个局势。
当时,中国守军子弹、粮食堆积如山,而日军粮食少,子弹少。
日军在攻平壤城,一天下来,日军伤亡比清军多。
日军开始在议论要不要在攻平壤,经过日军商量,在攻一天平壤,如果攻不下,就撤军。
这时,守城的清军因心慌,而放弃平壤,向外突围,结果全军覆没。
平壤就这样落入日军的手里。
总结一下,洋务运动虽然改变了清军的装备,但是却没有改变清军的软弱。
二、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清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三、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从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
李鸿章想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军事对峙,用心可以理解。
但他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过分依赖外交斡旋而放松了军事努力。
历史证明,一些小国依附大国尚可在夹缝中谋求生存,但大国此路不通。
庞大而虚弱的中国,如果不能自强自立,把反侵略战争的立足点放到自身力量上,就会成为被宰割的对象。
要想求得和平,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靠别人也是靠不住的,必须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甲午中日战争:重读历史,认识国家
甲午中日战争:重读历史,认识国家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悲痛事件,这场战争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关于国家、民族、人类等方面的重要知识。
在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国家,认识我们的历史,汲取教训,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基础。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世纪之交,堪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战争的爆发其实是由于中国对外开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
19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列强進行了新一波殖民扩张行动,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后的第二次零和游戏”。
这种情况下,日本看到中国的处境,也加入了列强运动,开始强制割让中国领土。
其结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认识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以致是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需要加强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其次,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中国的本身的影响。
事实上,这场战争也对中国周边以及全球的国际关系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失去了大片领土,失去了政治主权。
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东亚以及全球的国际关系都造成了诸多的深远影响,也教育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权益,保护好自己的领土主权,按照法定规则进行国际交往。
再次,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许多缺点和弱点。
甲午战争惨败的背景中,有中国政局混乱、人民贫困落后、军队落后和民众道德水平低下的诸多因素。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华民族,承认我们的缺点并且努力改进,从而使这些问题不再成为我们的弱点。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同时也要看其国民素质的高低,需要全社会合力提升道德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等方面,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
最后,我们从中日战争中汲取了一些教训。
我们要记得中华民族经过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领土的大国,但同样的,我们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失败。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个人看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个人看法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站争。
按照中国的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
中国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甲午中日战争无疑给了清政府一大重创,首先便是清政府多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据悉,清政府为了建立北洋水师,派遣了很多人到国外学习,邓世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同时,清政府又通过外交手段花重金购置了国外先进的军舰。
这一水师刚建立之初,可谓浩浩荡荡,不可一世,并且远赴日本耀武扬威。
这强大的水师当时也是让日本心头一阵,并向清政府俯首称臣。
可仅仅过了20年,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水师就被日本击溃,一瞬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为何呢?这是清政府的腐败和狂妄自大以及疏于对水师的管理造成的。
甲午战端初开,恰逢老佛爷六十寿诞的喜庆,但对大清帝国而言,喜庆不可被破坏。
所以一边是甲午战争,一边是慈禧太后的生日:一边是战事激烈,一边是歌舞升平。
老佛爷的心思都不在这场攸关国家生死的较量上,又怎样去期待中国打胜仗呢?再看看对水师的管理上,清政府可谓是将这几乎耗尽国库和难得一遇的进取心换来的北洋水师当作了装饰品,摆在那里恐吓日本等国家不要来挑衅,几年,几十年的不去维护,很多重要的元件都早已锈迹斑斑,士兵好吃懒散,不思进取,整日浑浑噩噩,不加以训练。
也就是说,这好端端的北洋水师就被活活地酿成了一堆堆废铁,这样的残败景象,惨败也是不足为奇的。
看看日本那边,经历维新变法后经济实力剧增,看到中国北洋水师后,更是励精图强,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北洋水师建立后的20年,其实西方的军舰实力又有巨大的提高。
当时西方来亚洲向我们指导时,清政府狂妄自大,觉得北洋水师已经无懈可击了,便对之不屑一顾;相反,日本却对之及其重视,倾尽钱财引进了全部技术。
中日韩三国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论述题
中日韩三国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论述题甲午中日战争,那可是一场在东亚近代史上掀起巨大波澜的战争。
咱先来说说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甲午中日战争就像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噩梦。
那时候的中国,本有着天朝上国的旧梦,可这一战,把这个梦打得粉碎。
中国在这场战争里失去了太多,辽东半岛、台湾岛等大片领土被割让出去,这就好比一个人原本有着一身华服,突然被人硬生生地撕去了几块,那种疼痛和屈辱深入骨髓。
大量的赔款让中国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原本就贫苦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中国的有识之士在这之后开始深刻反思,这就像一个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突然被揍了一顿,才开始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有这么多的问题。
中国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闭关锁国,不能再沉醉于过去的荣耀,于是有了戊戌变法等一系列试图变革图强的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就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中国从睡梦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再看看日本。
日本把甲午中日战争看作是自己走向列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急于在世界上证明自己。
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让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就像一个强盗突然抢到了一大笔财富。
它从中国拿到了赔款,这些赔款又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
日本国内对这场战争充满了狂热的情绪,他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了。
这就好比一个小跟班突然在一场争斗中打败了另一个看似强大的对手,于是开始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强者。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扩张野心进一步膨胀,为后来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埋下了种子。
韩国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处于一种特殊的境地。
韩国当时就像是一个被夹在两个壮汉中间的小孩。
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加强了对韩国的控制。
对于韩国来说,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
韩国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被日本逐步吞并。
甲午中日战争对韩国而言,是其被殖民统治的一个重要开端。
韩国民众在这期间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自己的文化、传统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浅淡甲午中日战争
浅淡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屈辱的一次战役,在对日战斗中中方可以说是输的一败涂地,纵然这次战役已是过去,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一次深刻的教训,就算是现如今我们也应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总结其中经验教训。
一、战败原因。
近日我国军事名家刘亚洲上将回顾历史,对甲午中日战争做了一次深刻的剖析,他从制度、战略、信仰、国运等方面反观了这段历史,其中就深度分析了中方在这次战役中战败的原因。
刘亚洲谈到,中方之所以失败就败在了制度、战略、信仰等多个方面。
西方列强的入侵迫使亚洲的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改革之路,但同样是学,中国的“中体西用”和日本的“西学东渐”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同,面对改革中国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强化自身的外在装备,也就是发展器物,而日本学习的是内在的思想制度,是一个由内到外的革新。
回顾中国近代改革自强历程,我们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运动,走的就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路,事实证明,这条路正如福泽谕吉所说的一样是走不通的,中国也正是没有从内在开始变革,光是做足了表面功夫,最终敌不过从内在开始就改头换面的日本。
但我认为从甲午中日这场战役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一直以来存在的一种性格问题,那就是比起过程中国人更加看重结果,这一点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也可以很好的体现,无论过程经过是怎样,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才是最重要,我想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是从最后一环的器物开始的原因。
甲午战败刘亚洲认为中国古代文明太灿烂,反而成了中国人的包袱,但我认为,近代中国,古代的文明思想确实成为了一种国人的包袱,但并不仅是因为其太灿烂,更多的是一个民族血液里的根性,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安土重迁,对于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可随意摒弃的,甚至中国先前的一些灿烂文明的文化创举到了后世都已变了质,如僵化的科举制,日渐腐朽的君主专制,连中国古代正统思想所倡导的儒学最终也变成了禁锢人民思想的祸根。
中国人一直世世代代延续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无论到最后是否还是文明如初,你叫其摒弃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好比让习惯海底生活的鱼突然脱离水生活,相比之下,正如刘上将所说,日本缺乏文明原创力,明治维新前的文明都是模仿我国唐朝的,也许也是因为日本人这种好新的性格使得他们能更好的投入到西化改革中去。
对司马辽太郎甲午战争认识的分析
对司马辽太郎甲午战争认识的分析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外交事件,也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其中
涉及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深远,对中日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
同的角度对司马辽太郎关于甲午战争的认识进行分析。
一、在历史背景上的认识
司马辽太郎认为,甲午战争的爆发是由中国内部的混乱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导致的。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华夏民族正处于危亡之中,政治腐败、贪污行为、内部斗争、
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而日本则崛起为亚洲一支强大的国家,其军国主义思想
逐步波及海外,逐渐成为亚洲地区的霸主。
二、在战争经过上的认识
司马辽太郎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崩溃,从而使中日
两国的关系恶化。
战后,日本通过不断侵占中国领土、抢夺奇特资源,加剧了两国的紧张
关系。
而中国则深刻反省,开始推行自强运动,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浅谈甲午中日战争
浅谈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说到历史,在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潜意识中认为历史仅仅只是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也许是不怎么花心思去琢磨,所以中日甲午战争在我印象里一直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词:中日、北洋舰队、海战、邓世昌还有《马关条约》。
但自从我认真地去查阅去回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真正的历史其实是永远不会简单的。
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对手是日本,为什么这个小小岛国能摧毁不可一世的清朝呢?下面就我收集的资料陈述我的观点。
据我之所知,日本也曾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也曾被西方列强入侵。
但日本立即向西方列强学习,并通过彻彻底底的明治维新,让自己强大起来。
而中国被入侵后虽然进行了长达30年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所以日本在这一方面就远远超过了清政府。
日本在作战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量购买生产军舰,枪枝炮弹,队疯狂地扩军,多次以中国作为假想目标进行了军事演习。
日本还向朝鲜和中国派遣间谍,搜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人文等方面情况,还对中国许多主要城市进行实地勘察,熟悉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还探查中国军队的部署,绘制出很详细的地图,对于日本间谍的工作,连理查德·迪肯(英)都在其著作《日谍秘史》惊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对情报收集最为热衷的民族,日本民族对于情报的概念,比别的民族和国家都要更广泛,更有想象力,他们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获取情报的欲望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都更为强烈,并认为为国家收集情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是一种对国家的责任和无限忠诚的表现。
①而清政府几乎是没有战前准备的,甲午战争即将开始之时,慈禧还在加紧修建颐和园,甚至挪用海军军饷,下令停止购买军舰火炮弹药。
李鸿章曾上奏说“……中国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战前也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
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的的“调停”,“事势如此,我们不能不将日本开衅之事告知各国了日本如此无礼,西方素讲公法当做何辩法?”③【中国近代史丛刊——中日战争第8页】,在日本行动的时候才仓促宣战,光绪帝下令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④说明了当时光绪帝想走陆攻海守的路线,并没有完整的海上作战计划,这让海军很被动。
甲午中日战争:对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对历史的反思与启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它发生于1894年,并在1895年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特别是失去了台湾这个重要的岛屿,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次非常沉痛的打击。
而对于日本来说,这场战争则是他们逐步扩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甲午中日战争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反思和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军事技术和战略非常落后于日本。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失误和疏忽。
当时,中国政府忙于应对农民起义和推进维新改革,却没有把足够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军事建设上。
这给了日本以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认真对待军事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其次,甲午战争还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比如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朽落后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日本的崛起,最终带来了甲午战争。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和治理,以期让中国走向更好的未来。
再次,甲午战争也暴露出了中国外交上的弱点。
当时,中国的外交策略和手段非常简单和单一,没有针对日本的有效应对措施,导致日本得以肆意妄为。
因此,我们需要在外交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和交流,掌握更多的谋略和技巧,以应对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最后,甲午战争也教育我们珍惜和平。
这场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通过相互理解、对话和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之,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反思和启示,提醒我们必须记住历史,珍视和平,加强军事建设和国防现代化,改革治理机制,加强外交手段和应对能力,以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甲午中日战争的心得
甲午中日战争的心得
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战争。
这场
战争对中国和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这场战争,我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对抗外敌的必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展示了中国清朝政府在军事方面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中国军队在
战场上溃败。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了对外敌的威胁必须引起重视。
唯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推进国家改革的紧迫性
甲午中日战争揭示了中国的许多问题,如封建体制的腐败、军事技术的滞后、
官员贪污腐化等。
这使得国家改革变得尤为紧迫。
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让我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非孤立存在。
国际合作与交
流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增强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力,提升整体竞争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甲午中日战争带给中国的是沉痛教训,但也是宝贵的历史经验。
我们不能忘记
历史,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避免重蹈覆辙,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
总的来说,甲午中日战争深刻揭示了中国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启示我们
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切实加强国防力量、推进国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并汲取历史教训,才能使国家在面临外部挑战时立于不败之地。
论甲午中日之战
论甲午中日之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以偷袭大清帝国运兵舰队为发端,不宣而战,挑起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从丰岛海战到鸭绿江溃败,从大连陷落到旅顺屠城,从大东沟决战到威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最后以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赔偿2.3亿两白银而告终。
这笔巨大的赔款,相当于清朝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4.5倍!民之痛,国之殇。
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
甲午战争,成为两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
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为其后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埋下了伏笔。
甲午战争,可谓一个庞大帝国崩溃的临界点。
正如一贯谴责列强侵华的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指出的:“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
”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进程。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从而引起外国殖民者新一轮瓜分中国的高潮。
甲午战争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战争的失败,无情地证明了此前“洋务运动”的图强求富,不过是暂时延缓了大清帝国的寿命。
好比一艘破烂不堪在海上飘摇的舰船,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跌入历史的谷底。
甲午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遭此奇耻大辱,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甲午战争彻底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也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哭泣、悲歌、呐喊和抗争中,孙中山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振兴中华!”从此,“振兴中华”成了一代代爱国者梦寐以求的宏伟理想。
公元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大海战,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打败海上霸主的“无敌舰队”,一跃成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而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
我眼中的甲午中日战争
我眼中的甲午中日战争高一(5)班吴冠涛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
这场战争以清朝政府战败、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告结。
而今,我们重谈甲午风云,就是要从这部屈辱的战争史中,拾捡那些可为当今所明鉴、所警鉴、所借鉴的启示。
常言道,落后就要挨打。
可见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正是当时中国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
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的准备,在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方针,贻误了战机。
而更令人发指的是,慈禧太后竟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却不知日本对这场大战已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敌强我弱,造成了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
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教训无疑是沉重的。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而巨额的赔款,在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更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列强争先恐后地在华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纵然历史已成为过去,但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
甲午战争的失败主要带给了我以下启示: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陆海兼顾,增强海洋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纵观当年的甲午风云,才发现如今已过去了123个春秋。
我想,“屈辱”二字最能概括我眼中的甲午中日战争。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黄色的土地。
曾经的屈辱没有使我们放弃理智,忘记和平。
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任何企图使中国重回国权丧失,饱受欺侮的手段,都必将破灭!。
甲午海战_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甲午海战,又称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首这段历史,我深感甲午海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一、民族危亡,刻不容缓甲午海战爆发时,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政治黑暗,民生凋敝。
与此同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野心勃勃,企图侵略中国。
甲午海战,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民族危亡的标志性事件。
在战争中,清政府军队的表现令人失望。
装备落后、训练不足、指挥无能等问题暴露无遗。
相比之下,日本军队在战术、装备、训练等方面均优于清军。
这场战争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危亡之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国力,捍卫国家主权。
二、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之本甲午海战中,日本军队的现代化装备和战术优势明显。
而清军则因科技落后,装备陈旧,无法与日军抗衡。
这场战争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之本。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就陷入了科技落后的困境。
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有志于科技救国的仁人志士,如詹天佑、邓世昌等。
然而,在甲午海战中,这些先进科技人才的力量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警示我们,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
三、民族精神,是战胜困境的力量源泉甲午海战中,我国军队虽然装备落后,但广大将士英勇奋战,展现了顽强的民族精神。
在战争中,邓世昌、林永升等民族英雄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赞歌。
民族精神是战胜困境的力量源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屈服。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实现民族复兴。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政治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甲午海战的失败,暴露出清朝政府政治体制的弊端。
封建统治、腐败现象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这场战争警示我们,政治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1895年,战争的结束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结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
就当时综合国力来看,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清政府都远远超过了日本,而由于当时腐败的政治体制,终究以战败而结束,让中国民族逐渐走向深渊。
一如《辩证看甲午》的叙述方式一样,本文将转换视角,另辟蹊径,打破历史从头说直起的常规,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别对北洋海军、李鸿章、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用辩证的眼光重新认识甲午中日战争。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辩证唯物主义北洋海军,李鸿章,必然性一、从正面与负面的辩证关系来说明北洋海军的崛起和覆灭的命运北洋海军曾经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历史问题,因为它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而洋务运动曾经被评判为一无是处,当然北洋海军也在否定之列。
但如果用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与方法予以审视,在用辩证法进行评析,就不难发现,北洋海军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当然也存在诸多负面的因素。
以往有论者认为,清朝创建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理由很简单,北洋海军的创建乃清朝统治者所为,而封建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只能是为其本阶级的利益。
《辩证看甲午》一书用了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重新审视北洋海军创办的历史价值,认为“镇压说”有哇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应该予以纠正,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一、避免了片面性,从正反两面解读北洋海军。
《辩证论甲午》打破以往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在北洋海军崛起中看到它注定失败的命运,在它全军覆灭的结局中看到了它反侵略的意义。
作者在批判了北洋海军的对内“镇压论”的片面性后,指出北洋海军的存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遏制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野心,延缓了战争的爆发。
尤其是中国购进重量级的“定远”、“镇远”铁甲舰,拉大了北洋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差距,使之“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
1正因如此,日本不得不把屡屡伸向朝鲜的侵略的魔爪缩回去。
所以只单单看到北洋海军的失败,而忽视它对打乱日本侵略中国时间表的作用,是不科学的。
第二、避免单纯的物质性,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北洋海军。
近代海军是由钢铁造成的,科学技术是其劈波斩浪的动力,而意识形态才是它的灵魂。
《辩证看甲午》一书不仅提出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有:反动落后封建政治体制的制约、近代化海军的军事体制不完和没有确立近代海军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更从物质的表象深入到了意识形态的内里,找出了中国与日本在思想上的差距: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取向,海洋意识淡薄,大陆意识浓厚;而日本虽是蕞尔岛国,但海洋意识浓厚,尤其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提出开拓国威于万里波涛,夺取制海权成为它称霸亚洲争霸世界的思想。
在甲午战争中,虽然日本舰队不如中国海军阵容强大,但日本不论战争计划的制定,还是甲午海战的拼杀,无不以夺取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作为赢的胜利的先机;而北洋海军始终奉行守口主义的消极防御战略方针,缺乏夺取制海权的海洋意识,拱手把制海权让给了日本,从“守疆保和”到“避战保船”,结果处处被动挨打,最后船也保不住了,疆也保不成了,最终覆灭在威海卫港内。
二、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论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必然性关于甲午战争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必然发生的?是研究甲午战争的出发点,也是中日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
日本史学界有人在散布“偶然论”,他们说“日清战争”是由于偶然因素而爆发的非计划、非预谋的战争;日本政府出于内政原因,或者说是偶然的阴差阳错,才不得不开始了并不希望发生的战争。
,如此云云。
把战争狂人打扮成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样子,其要害是以历史的表面现象和枝节问题,掩盖历史的真相和本质。
《辩证看甲午》指出,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6世纪末起,日本的侵华扩张思潮已现端倪,中国“威胁”论(按:林子平说:“……熟悉之下,后世唐山、鞑靼之地必起侵略日本之事,不宜怠慢”等)、中国落后论、中国野蛮论,对日本民族的心态和思维取向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后来的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到了明治维新后,其侵略扩张的野心有增无减,变本加厉。
由于国内经济需要发展,而国内政局不稳定,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凸显,1893年7月7日,日驻华盛顿公使甚至对美副国务卿直截了当地说:“就必须将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开展也是值得欢迎的”。
21887年2月,日本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3又次大佐甚至制定了一份《清国征讨方案》,而这个日本军国主义者所精心谋划的征清方案,“绝不仅仅是凭空描绘的作战构想,在以后,它被具体化并应用于日清战争的实践之中”。
3种种的历史事实证明,日本疯狂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不义战争,是日本长期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如《辩证看甲午》所指出的,以往论者探索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多侧重其明治维新后开拓海外市场掠夺海外资源方面,这固然是应由之义,但对其建立“大日本帝国”为主体思想的民族利己主义却不多甚至曲于掩饰。
而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只不过是侵略扩张与殖民掠夺行为的客观意识,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的思想意识,在于战争狂人道德理性的沦丧。
余以为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罪魁祸首固然是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但日本国民长期在军国主义御用思想家炮制的“皇国史观”和“侵略史观”的浸染下,其人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将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民族利己主义混为一谈,以至于为军国主义者充当对外侵略的炮灰。
对于中国关系的不幸,不仅中国人民要弄清,日本人民也需彻底反省。
三、从功劳与过错的辩证关系来评价李鸿章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起着主角的作用,而李鸿章在北洋海军的创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谈北洋海军,就不得不提及李鸿章。
无论是初中或是高中的教科书上,对与甲午战争的失败,都推到是李鸿章的责任。
但是,历史的发生不存在英雄主义,不会仅仅以为李鸿章一个人的决定而决定历史。
对于李鸿章,必须从功劳与过错两方面来评价。
作为晚晴朝廷重臣,他的思想与行为不得不代表地主阶级及封建王朝的利益。
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他唯朝廷之命是从,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革命运动。
在甲午战争中,开始是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主和派为伍,幻想沙俄出兵干涉,以遏制日本的扩张侵略。
所以,一开始就失去了积极反击侵略的主动权。
而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收威海基地,李鸿章继续实行“保船避战”战略,严令丁汝昌“缘岸击贼”,“有警时……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
4在日军登陆荣成龙须岛,准备水路夹攻北洋舰队时,他更“流于畏怯,既无大臣任事之勇,又无相机决战之谋,唯复以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并有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之语”。
5在李鸿章的“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的制约下,战争的结局不言而喻。
如此等等,李鸿章都难辞其咎。
然而,他对曾扬我国之威的北洋海军的创建做过有益的事情,这当然应予以肯定。
李鸿章的具有较为鲜明、强烈的海防观念,对日本当局的动向有了清醒的认识,认为日本才是中国最大的祸患,屡屡提出加强海防的倡议,但未能引起清廷高度重视。
后来经过“中法战争”的马江海战中国水师受挫,使清朝统治者受到莫大刺激。
在由此而掀起的两次“海防议”中,李鸿章都提出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下的对应之策,强调加强海防建设、兴建近代化海军之重要,并提出具体实施的方略,所以,清廷能够将大兴北洋水师之重任委予李鸿章。
在创建北洋海军中,李鸿章大力兴办教育,亲自筹划创立6处水师学堂,并积极为之运作和严格把关。
同时,还向英、法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李鸿章还亲自筹划、领导施工建成大沽、旅顺与威海3处北洋海军基地。
尽管李鸿章主持下的北洋海军基地的营建尚存在某些不足,如忽视了后路防御体系的周密谋划与建设,在威海保卫战中,费九牛二虎之力建成的海防设施又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就营建者的初衷及当时中国的国情而论,能够建成那样的规模的海军基地,实属难能可贵。
而李鸿章对此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对于购买铁甲,沈葆桢曾劝导“铁甲舰非无可破之炮,然较之木壳铁皮者,难易迥殊。
且船有隔断,纵受伤不至沉没,尚可以战,且我船上所用之阿摩士庄、克罗卜炮,彼能及我,我亦能及彼。
若仅恃炮台、水雷、蚊子船等,事非不足以守口。
……我公系天下安危,必有以通盘筹划者,非敢斗筲之识有当高深,然不敢不竭其愚以采择。
”6李鸿章却以种种的理由予以推辞。
后来通过各个方面的认识,最终还是购置了17艘铁甲舰,而铁甲舰对于北洋海军,对与甲午战争的作用不言而喻。
李鸿章对海防事业情有独钟,他专司北洋海军其事,能够不遗余力,忠于职守,任何是都亲自筹划、事事过问,而起更不顾以逾花甲之年,飘洋过海,多次亲自巡阅北洋海防设施与海军舰队。
池仲祐在其编撰的《海军大事记·光绪四年》中说:“直督李鸿章、江督沈葆桢、督办北洋、南洋海军,不遗余力。
”言者不仅是当时人,而且更是北洋海军中人,所谈都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因而,他对李鸿章在创建北洋海军中的评价,也就不会是溢美之辞。
对于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无需、也无法给予量化评定,我们能做的是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予以实事求是地科学评价也就可以了。
断不能断章取义,以其中一些功或者过,而过于偏激地评价他。
通过《辩证看甲午》一书,我对于甲午战争的认识又更进一步,对于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有了更详细、更全面的了解。
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于历史的研究,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的、深刻的、毫无片面性弊端的分析历史事件,这样才能还历史一个真相,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从而在历史中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提供参考,促进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1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1),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69页。
2田保桥洁《日清战争外交史》。
3以上关于日本参谋本部拟定方案,参见(日)中塚明《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载戚俊杰、刘玉明主编《北洋海军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4《中日战争》(4),第302页。
5《时事新编》初级,《论丁军门掣肘愤恨事》。
6林庆元、罗肇前编著《沈葆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