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

合集下载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思考: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 情绪?
• 流露出诗人因对时代失望和对祖国、 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淡淡的哀伤、无 奈和惆怅情绪。
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 相同点: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 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衬诗 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感到渺茫, 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
• 不同点:前一首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明朗一 些,对故事喜剧化的改造使诗歌的结尾略带 一点亮色;而后一首诗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 悲剧性场面,鲛人孤独地对月流珠,诗人又 何尝不是对月流泪呢?
静夜
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 诗的意境。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 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 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 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 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 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 宁静、美灯 明
闪 明星
光明
明星 现

点 街灯
自由
街市 美丽 物品 珍奇
幸福
象 天河
浅浅 不甚宽广 美好
牛郎织女 来往 闲游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 象的过程。
思考: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样的? 诗人做了那些改造?其用意何在?
达作用何在?
2、“那朵流星”,为什么不用 “颗”?
• “定然”肯定的语气,表达诗人坚定地 相信那么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存在的; 表达对牛郎织女天上幸福生活的坚信不 疑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无 比执着。同时,反衬出一种对现实世界 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 说明流星像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 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 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过着相望却不能 相聚的痛苦生活。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3、比读小结:
• (1)结构相似 两诗 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都 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 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 (2)意境相似 这两 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夜 空明净的世界,极空灵、 美丽、优雅,带有浪漫主 义的全新色彩,真切、新 美,了无荫翳,更能有力 地鞭笞现实,引人向上。 • (3)音律和谐 这两 首诗节奏舒缓,有着古典 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 朗读。
比较探究
天上的街市
对光明、自 由、幸福、 美好生活的 向往、追求
静 夜
对时代失望和 对祖国、家乡 和亲人思念的 淡淡的哀伤。
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 途感到渺茫,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 想和追求。
两首诗的比较:
结构上: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 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 写法上:《天》先写景,再以此表 达自己的情感、愿望; 《静》借助传说故事表现诗的内容, 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
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流下了眼泪。表达了作者淡淡的
哀伤、惆怅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对国家命运的忧心。
思考:
“远远的海雾模糊”就是回答,即 “天河就在那远远的、海雾模糊的 地方”。这说明了“天河何处”是 个设问句。
1.第二节有否回答“天河何处”的问题?
4. 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不知道天河在哪里?
答:承上启下,引发联想。因月、星自然联想到 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 "天河何处"的发问。
5.作者看着天河,想到了一个什么神话传说?
答:“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6.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 种 什么感情呢?
• 月光/淡淡, •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白云/团团, • 漏出了/几点/疏星。

郭沫若诗两首相关资料

郭沫若诗两首相关资料

《郭沫若诗两首》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

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

1924年起,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1926年初南下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北伐战争中,先后担任北伐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职。

1927年3月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阴谋。

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皖南事变前后,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很好地发挥了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4年3月,为纪念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三百周年,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

解放战争时期,勇敢地站在民主斗争的前列,领导了文化界同国民党统治者的斗争。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1、天上的街市一、导入你们喜欢在晚上看星星吗?看见星星你们会想起什么?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

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

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

牛郎就照样做了。

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

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

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

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

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二、作家作品1、写作背景上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依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放弃希望。

他取材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奇特的天街景象,表达出要摆脱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2、作家作品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
第一首: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第二首: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1923年,完成历史剧《卓文君》、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

1942年,完成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

1959年,完成历史剧《蔡文姬》。

1973年,论著《出土文物二三事》出版。

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诗两首反思(2篇)

郭沫若诗两首反思(2篇)

郭沫若诗两首反思在教学过程的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联想、想象手法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二者的区别,初步学会使用这两种写作手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诗歌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差异,使得真正能领悟诗歌内涵并和作者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为数不多。

学生的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在课堂知识的迁移和能力训练中,学生的表现仍显肤浅,以后应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视野。

诗歌教学重在意境的把握。

《郭沫若诗两首》重在联想和想象的独特与合理。

在教学时,如果能够指导一首自学另一首,我们的教学或许会更轻松一些。

教学前对联想和想象的介绍必不可少,是学习的先导。

用联想和想象的知识指导对《天上的街市》的整体把握,学生领会快捷。

在创造新形象中,注意联想到想象的过渡,重在为什么创造出牛郎织女的新形象。

再结合第一节迷人的夜景和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也就不难了。

《静夜》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学,特别是鲛人泣珠更应是探究的高潮。

郭沫若诗两首反思(2)郭沫若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创作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既有热情奔放、豪迈激昂的一面,也有温情婉约、细腻感人的一面。

本文将选取其中两首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告诫》和《美丽的神话》进行反思,并进行分析和评析。

首先,选择《告诫》这首诗进行反思。

《告诫》是郭沫若在20世纪30年代末写的一首诗,它以其平实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思和警示。

诗的开头四句“我们在黑暗中自己行进,我们的身体原是火把,而不是马”,就展现了作者对于民众在动荡时期应该自觉担负起责任的呼唤和劝诫。

接着,诗中用寥寥几句话道出了社会的恶劣现象:“唾沫泡子漫投谩骂”,以及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的批判:“白天我举杯不沾粉墨疆场/看见血叫我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语言简单而直接,表明了郭沫若对于当时社会状态的强烈不满和对于人们自身价值和使命的思考。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其他著作有:诗集《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2、背景知识:《天上的街市》、《静夜》这2首抒情诗,作于1921年,收入郭沫若早期第二本诗集《星空》.诗人之意并不在于具体地描绘现实,而是抒写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理想,以唤醒人们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的不满.那时国内黑暗的现实,使他对五四以后祖国的美好憧憬归于破灭,陷入了深沉的苦闷,五四过后的革命低潮给诗人带来内心的寂寞与苦闷.《星空》中虽然有对黑暗现实的愤恨,对未来开拓者近代劳工的期望,但就大多数篇章来讲,失望感伤的情绪占据着主导地位.由过去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热情,变成了对缥缈的星空的探索,悲观的色彩胜过了乐观的色彩,而这一切,都是五四运动后的低潮在诗人身上的投影.(《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复习回顾
天上的街市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 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 《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社会黑暗。诗人 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三、诗歌感情基调。
美好、恬静、自然。朗读时应轻松、柔和、舒缓。
学习新诗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一、朗读。 感情基调,静谧,哀愁。朗读时,要柔和、舒缓。
二、节奏和重音划分。
静 静夜
月光夜/淡淡,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怕会有/鲛人/在岸,
表露出诗人对这种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象,体会各自在诗中的作用? 第一节写实,后三节都是想象。写实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 表达了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3.作者在想象的时候,多处运用了“定然有(是)”“定能够 “不信”“是”等极其肯定的词语,这表明什么? 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 了信心。
•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 定然是/不甚/宽广。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 我想/他们/此刻, • 定然/在/天街/闲游。 •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五、回答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有何作用? 街灯 明星 街市 物品 人 生活
四、朗读诗歌。
天上的街市
• 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天上的明星现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04 两首诗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异同点分析
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深邃的思 想。
不同点
《天上的街市》一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而《静夜》一诗则通过描绘静谧的月夜和鲛人泣珠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 家前途未卜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同时,他也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 影响,注重个性解放和诗歌形式的创 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郭沫若的诗歌创作紧 密地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反映了人民大众的 苦难与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意识 。
诗歌主题及风格特点
郭沫若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爱情、自然、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但贯穿其中的 是对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的追求。
关注现实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始终关注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天 上的街市》一诗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生活,反映了 当时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而《静夜》一诗则 通过描绘静谧的月夜和鲛人泣珠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 时局动荡、国家前途未卜的忧虑。这种关注现实的创作 态度对于现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求诗人 们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精神,创作出具有现实 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诗歌作品。
思想感情表达与内涵解读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 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 繁华景象,诗人暗示了现实世界的荒凉 和寂寞,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
往。
同时,诗人也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 达了对真挚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牛 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 厚的象征意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
爱情和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 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 思。通过天上街市的描绘和牛郎织女的 故事,诗人传达了对自由、爱情和幸福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例:通过分析《炉中煤》中的比喻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讨论、实例分析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课后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巩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6.拓展阅读:推荐与郭沫若诗歌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深入理解郭沫若诗歌的主题、意境、手法等,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感知力,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理解意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天安门》中“天安门上红旗飘”,这里的“红旗”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向学生解释这一象征意义。
-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成果展示环节仍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些专门的口语表达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成果。
至于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例:《天安门》中“天安门上红旗飘,亿万人民心欢笑”,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人民的欢乐和团结。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1892-1978)是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和革命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而著称。

以下是郭沫若的两首祝寿诗原文:
1.《偶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题竹石》
风吹石竹动,飞絮卷空飘。

竹吐青嫩韵,飘香浮碧梢。

悠悠故园影,冥冥他乡潮。

桃李人间早,蓬莱天上遥。

这两首诗分别是郭沫若创作的祝寿诗之一,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寿星的祝愿和对生命的思考。

他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悟相结合,使这两首祝寿诗更显深远和内涵丰富。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诗人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年 - 1978年),字源夫,男,湖南新宁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白话文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成员之一。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诗作如波涛般澎湃,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瑰宝。

《丰碑》丰碑是郭沫若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人物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和雄浑的语言塑造了伟人形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担任与牺牲精神。

人物的雄伟与力量(三级标题)这首诗的开头便是“石头啊,你无比雄伟”,清晰地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崇高与伟大。

通过“石头”的形象来抒发对人物力量的赞美,显示出人物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

坚定信仰与抱负(三级标题)诗中有一句“当一九列神奇的火车”,这表明诗人对人物的坚定信仰和崇高抱负。

这种信仰和抱负激励着人物不断前行,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表现出对理想的极力追求。

英勇奋斗与牺牲精神(三级标题)诗中出现多次“有你们”,强调了人物的英勇奋斗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他们舍弃个人利益,毫不畏惧地为了正义和解放而战斗。

这种崇高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白日梦》白日梦是郭沫若的另一首诗,以诗人的幻想和梦境为主题,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幻想的场景(三级标题)诗中描述了一轮红日、碧蓝的天空和美丽的乡村,创造了一个纯净、完美的幻想场景。

这个场景充满着希望和幸福,诗人通过这些美好的形象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三级标题)诗中出现多次“我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渴望激励着诗人不断奋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他心中的理想和幸福。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三级标题)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尽管诗人梦想着美好的未来,但他同时也深知现实的残酷和艰难。

这种对比使诗作更加真实和可感,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省。

总结郭沫若的诗作展现了他对伟大人物的敬意和崇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是剧中的主人公,他忧国忧民、忠诚正直,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楚怀王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他 昏庸无能、听信谗言,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南后是剧中的女性形象,她美丽而冷酷,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背叛 国家和爱情。
散文《白鹭》等名篇欣赏
《白鹭》
郭沫若的一篇优美散文,通过对白鹭的生动描绘和赞美,表 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文章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静夜》一诗中通过对静夜景象 的描绘,象征着诗人对时局的担
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歌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与“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 的感受。
夸张手法的运用
郭沫若的诗歌还常常运用夸张手法来强化情感的表达,如“你看,那浅浅的天 河,定然是不甚宽广”一句中,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天河的浅窄,从而反 衬出爱情的坚贞和永恒。
《静夜》内容概述
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幽深的夜晚,通过 细腻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 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对未来的期望 。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 及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诗歌意象、意境和语言表达
《天上的街市》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明星”、“街灯”、“珍奇” 、“闲游”等,构建了一个璀璨夺目、自由幸福的天上世界,与黑暗的 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银杏》
郭沫若的另一篇散文佳作,通过对银杏树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展现了银杏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文章借物 喻人,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
06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浪漫 主义诗歌比较
中西方浪漫主义诗歌起源与发展概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学生:了解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和传说,有条件查一下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二、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想像过程(板书):街灯}→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明星4、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全班带着感情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1、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很像一篇美丽的童话,宁静而幽雅。

诗人打开那幻想的仓库,用瑰丽的彩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神奇的天上街市图。

街市上,无数的通明灯火和橱窗里陈列着的无尽珍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颇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牛郎和织女,这对相亲相爱的情侣,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遥遥摆摆地自由来往。

目睹此情此景,不禁让人羡慕,也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感到欣慰!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神话里,牛郎织女的故事,没有欢乐,只有悲伤,是一出使人同情,令人痛心的悲剧。

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展开他浪漫主义的遐想,说天河不甚宽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热闹繁华的天街上闲游。

在诗人的笔下,他们生活得那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只有欢乐,没有悲伤,从而赋予这个古老的神话以崭新的含义。

诗人之所以挥洒他的彩笔,推陈出新,乃是为了古为今用,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污秽和丑恶,引导人们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唱的调子,新巧奇丽的比喻,是这首诗的显著特色。

但使我们更加突出感到的是它具有的强烈的音乐性。

请听: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真是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这是由于诗人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旧格律诗中的押韵、句短、每句顿数相同这些有益的因素,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

全诗共4节。

第1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

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

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

地上灯,天上星,都是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像的基础。

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第2节,写天上的街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以下问题
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
是想象的?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至四
节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诗中想象的内容和过程
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
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街灯 明星
天上的美丽街市
街市上陈列
的珍奇物品
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问题思考
1、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
郭 沫 若 诗 两 首
郭沫若诗两首
《星 空》
天上的街市
静 夜
郭沫若(1892——1979)
我国著名诗人、学者。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生 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 《星空》;戏剧《屈原》等。
生字词: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dì ng rán):必定。 珍奇(zhēn qí ): 稀有而珍贵。这里指稀有而珍贵的事物。 闲游(xián yóu):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逛。 笼罩(lǒng zhào):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疏星 (shū xīng) :距离很远的星星。 鲛人(jiāo rén):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天 上 的 街 市
天 上 的 街 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用优美又亲切
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 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 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 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同学们自由背诵。
静 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国家命运的忧心。
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两首诗,并且会默写。 2、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思考下面问题。
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象?写 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 静谧的夜景,属写实; 第二小节属想象。无论 写实还是想象都突出了 夜晚的“静”.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实写)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虚写)
第一小节写景表现 幽清、静谧 的特征。
第一小节的“淡淡”“团团”“点 淡淡的忧伤 点”表现了作者 的感情。 第二小节作者发问的“天河”是 指 日本与中国相隔的大海。
作者看着天河,想到了一个什么 神话传说?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 表达了一种 什么感情呢?
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 说,联系到自己当时的处境,不禁流下 了眼泪。 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
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 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两岸。
而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
福美满的生活
我探究
2、悲剧变喜剧, 表达作者怎样 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
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
用?

诗中的“定然”“定” 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 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 表明作者对美好的未来充 满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