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漫主义

合集下载

前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

前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

前浪漫主义的名词解释前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它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并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前浪漫主义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特征、发展背景和影响。

首先,前浪漫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反对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的思潮。

在18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长期的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这导致了对人类理性能力的过度迷信和对感性的压抑。

前浪漫主义认为人类的感性和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它呼吁对情感和直觉进行重视,并试图以一种更直接、更真实的方式表达人类内心世界。

前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个体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前浪漫主义作家们试图通过描绘个人内在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对美和真理的追求。

他们关注个人的痛苦、欢乐、孤独和爱情等情感经验,并将其写入作品中。

例如,德国作家赫尔德的《青年维特的烦恼》中,主人公维特通过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前浪漫主义还倡导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前浪漫主义者们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真实而纯粹的存在,而人类应该与之和谐共处。

他们追求远离都市的宁静和清净,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寻求灵感和启示。

比如,英国诗人诺培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中人物往往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对大自然的景仰和赞美。

前浪漫主义的发展背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18世纪末,欧洲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这些变革导致人们对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和反思。

同时,人们对于个体的关注也逐渐增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这种社会变革的背景为前浪漫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虽然前浪漫主义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它仍然有其独特性。

与浪漫主义强调个人幻想和激情的特征不同,前浪漫主义更加注重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而浪漫主义运动则更加强调个人的超越性和超验的经验。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前浪漫主义为浪漫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并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文学史十八世纪 前浪漫主义 47页PPT文档

英国文学史十八世纪 前浪漫主义 47页PPT文档
The poem is a child’s song, 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 and answer.
The first stanza is rural and descriptive, while the second focuses on abstract spiritual matters and contains explanation and analogy. The child’s question is both naive and profound. The question (“who made thee?”) is a simple one, and yet the child is also tapping into the deep and timeless questions that all human beings have, about their own origins and the nature of creation.
It was ushered in by Thomas Percy ----“Reliques of Ancient English Poetry”
2) changing modes in poetry
reject: reason → accept: feelings
society →
nature
flowing l’s and soft vowel sounds contribute
to this effect, and also suggest the bleating of a lamb or the lisping character of a child’s chant.
Commentary

Blake and Burns前浪漫主义时期

Blake and Burns前浪漫主义时期

Auguries of Innocence
•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Blake‟s main works
• Songs of Innocence • In the “Songs of Innocence”, Blake declares, he is writing “happy songs/ Every child may joy to hear”. Using a language which even little babies can learn by heart, Blake succeeds in depicting the happy condition of a child before it knows anything about the pains of existence. The poet expresses his delight in the sun, the hills, the streams, the insects and the flowers, in the innocence of the child and of the lamb. Here everything seems to be in pious harmony.
• The Chimney Sweeper (A comparative Study) • The Tyger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The Lamb)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各时期艺术风格

各时期艺术风格
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 革。
感谢下载
10
.
感谢下载
7
波普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 代初期的美国,但确鼎盛于 50年代中期的美国。POP是 Popular的缩写,意为“通俗 性的、流行性的”。至于 POP所指的正是一种大众化 的、便宜的、大量生产的、 年轻的、趣味性的、商品化 的、即时性的、片刻性的形 态与精神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到服
感谢下载
9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起源于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
强调的是一种“理性、冷 峻、简约”的艺术风格。 这种强调“单纯、简单” 的观念,逐渐成为20世纪 90年代美国时装界所追求
表现的一种具代表性的,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 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理念 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 势,成为20世纪末的一项
感谢下载
4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
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 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 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 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 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 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 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 审美及服饰创造。例如:在 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 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 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 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 形的形态。
感谢下载
5
前拉斐尔派艺术风格
“前拉斐尔艺术风格”源于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其艺术
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 是浪漫主义色彩的表现。 这
种艺术风格是对冷淡、生硬 的艺术的一种反驳。痛斥 “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希 望透过艺术将“人性化”、 “自然化”、“理想美”的 特质结合表现出来。因此, 当时的服装被誉为“理性美 感式”的服饰。这种服饰风 格与当时“维多利亚风格” 极端的相对,成为英国社会 追寻服饰改革的代表款式。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一)

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乐奠基⼈卡尔·马利亚·冯·韦伯韦伯的歌剧《魔弹射⼿》剧照舒伯特塑像演绎中的舒伯特艺术歌曲舒曼肖像创作中的舒曼德国莱⽐锡孟德尔松的塑像孟德尔松的⽔彩画《海⽛市场》童年时的肖邦在演奏矗⽴在华沙的肖邦纪念碑-结构树下的肖邦演奏中的李斯特西⽅古典⾳乐:浪漫主义时期(⼀)西⽅古典⾳乐:公元前1100年⾄今、西⽅主流⽂化背景下的经典⾳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简述1790-1910年期间,西⽅的主流⾳乐盛⾏浪漫主义风格,它以特有的强烈、⾃由、奔放的风格与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

若将古典主义时期的⾳乐⽐喻成⿊⽩电影或版画,那么浪漫主义时期的主流⾳乐作品则像绚丽缤纷的⽔彩画。

贝多芬的⾳乐不仅铸造了古典主义⾳乐的最⾼峰,也开启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先河,这个时期产⽣了两个不同风格的浪漫主义⾳乐流派:⼀个是以勃拉姆斯为主要代表的保守浪漫主义流派,另⼀个是以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乐时期也是西⽅⾳乐发展史上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它极⼤丰富和发展了西⽅⾳乐。

西⽅浪漫主义时期⾳乐源于同时期的浪漫主义⽂学:倡导⽂艺复兴时期⼈⽂主义的理念。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1750—1820年)⼆. 西⽅古典主义时期⾳乐简述包含了两⼤时期:“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

其⾳乐特点是:追求完美的艺术规范、典雅的艺术内涵、理智和情感、内容与形式的均衡。

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推进主调⾳乐,并确⽴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为西⽅⾳乐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这⼀时期作出巨⼤贡献的是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版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版

1、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有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起的文学运动,由可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张。

运动充分肯定个人的地位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崇尚感情,肯定“自然”,推崇“天才”,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反叛精神。

它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产生强烈影响。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场运动只局限在文学领域,到80年代中期便开始衰退。

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是这一运动的主要代表。

2、感伤主义:亦称“主情主义”、“前浪漫主义”,因斯特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它产生于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感伤情绪。

这一派作家用感情和仁爱代替理性作为批判工具,着意刻画人的内心活动和描写人的不幸遭遇,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不少作品常常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调。

感伤主义影响了狄德罗、卢梭等作家,对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3、湖畔派: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等,因憎恶资本主义而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同时创作了大量歌颂大自然、缅怀中古,讴歌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

这些人被称为“湖畔派”。

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推动英国诗歌的改革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

4、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指拜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艺术典型。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感、蔑视、性格阴郁孤傲、追求自由,具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反叛精神,伤感情调很重。

他们有时候挺身而出保护被压迫者,反抗强暴者,但基本上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

《盗贼》中的康拉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拜伦的大本分作品都有这类典型。

5.古希腊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

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

前浪漫主义诗人

前浪漫主义诗人
Lyrical poems
About love and friendship About Scottish life
Political verse
Calling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Satirical verse
Hale Waihona Puke Exposing hypocrisy and bigotry偏执;顽固;
Commentary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known poems of Burns. In this poem, he pours out his deep love for his homeland—the highlands. It shows the poet‘s pure patriotic feeling. Burns is such a genius in language that he has admirable faculty of expressing himself with passionate emotion in simple and musical verse. This poem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appealing musical quality. Burns uses alliteration, repitition and many parallel constructions to stress his sentiment for his homeland.
Major Works of Burns
1.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我的心在高原” 2. “A Red, Red Rose” “一朵红红的玫瑰” 3. “Auld Lang Syne” 往昔时光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定义代表人物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定义代表人物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定义|代表人物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亦称“主情主义”、“前浪漫主义”。

是近代西方文艺流派。

18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流传至法、德、俄。

代表作家斯特恩,他的两部著名小说《特利斯·项狄》和《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都以极其奇怪的结构,极其琐屑的情节写成。

随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像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体现了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

英国的汤姆生、杨格,俄国的卡拉姆辛等属这一流派。

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英国产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得到一定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势力加剧反扑的产物。

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感伤主义渐渐被浪漫主义代替。

感伤主义推崇感情,忽略理智,主张以情感来约束和代替理性,着重于描写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内心活动,抒发其个人情感,表现其个性、精神面貌及其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是对贵族阶级冷酷的理性主义和僵死的古典主义的反抗。

其形式以记事小说为主,多用第一人称,采用日记、自传、书信、游记等体裁。

感伤主义的定义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学潮流。

产业革命以后,现实矛盾加剧,人们开始对理性社会产生怀疑,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寄希望于艺术和情感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一个新阶段。

不仅是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传统小说大都以情节为基础,遵循着因果规律重新组织现实生活,而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种以心理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事方式。

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感伤主义是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

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

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

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特恩、哥尔斯密斯、葛雷,法国的卢梭、伏尔泰,俄国的卡拉姆津,德国的里希特、海涅等。

英美文学名词解释

英美文学名词解释

1.古英语:(Old English或Anglo-Saxon)是指从450年到1150年间的英语。

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无论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上都很不一样。

古英语的语法和德语比较相近,形态变化很复杂。

公元410年,罗马人结束了对英国的占领,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昂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和朱尔特人开始到不列颠定居.英语就是盎格鲁_撒克逊的人的语言.语言史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英语,中英语,现代英语.古英语的名词有数和格的分别。

数分为单数、复数;格分为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

因此一个名词加起来共有8种变化形式。

此外,名词还分阳性、中性和阴性。

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这些性的区分并不是以性别来判断的,而且没有性别的事物也未必是中性。

例如妇女就是阳性的。

2. 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语言学分支文体学的重要术语。

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应用范围、结构特征以及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一辞格. 头韵在英语里叫alliteration,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是从拉丁语短语ad literam (根据字母)转化而来的,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最常见的押头韵的短语有: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might and main (尽全力地)、saints and sinners (圣人与罪人)、(in)weal and (or) woe(无论是福是祸)。

若追本探源的话,恐怕押头韵手法可以上溯到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

大约五世纪时,盎格鲁萨克逊( Anglo-Saxons)入侵者给英国人带来了作为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基础的盎格鲁萨克逊语,或许就在那时还带来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频繁使用押头韵手法。

外国舞史

外国舞史

芭蕾:500年历史。

1、芭蕾的定义:英语Bellet意思源于法语Ballet,更远的一些词源可以推测到15世纪。

意大利初次出现芭蕾时,将它命名为Balletto,词源是晚期拉丁语的Ballo (动词Baller,“跳”)也就是说,从词源上来考察,广义的说Ballet本来泛指各种舞蹈或舞蹈剧,凡以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戏剧故事内容,或者以某种情绪心态的舞蹈演出都可以称之为Ballet及舞剧,狭义的说,Ballet是西方一种特定的舞种,是Classical Ballet(古典芭蕾)略称,专指15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经三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有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芭蕾,亦即通常所说的“古典芭蕾”或“芭蕾舞(剧)”。

2、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起源于民间,包括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中世纪这四个时期,后来发展到法国,路易十四(太阳王子)时期开始发展,兴盛于法国。

3、芭蕾追溯起源大致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1古希腊的舞蹈(悲喜剧);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戏剧);3意大利的职业戏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和意大利宫廷宴会上的舞蹈;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4、交响芭蕾的编舞原则:遵循音乐发展的情感逻辑,通过交响化戏剧结构,揭示生活的本质,塑造能体现主题思想的形象。

5、现代舞编舞法:1、数学法(N的n+1次方,N”动作,n”方向,1”一个部分)2积累法3环境法4即兴法5列队法6打破法(打破动作、打破空间)7任务法8图表法9几何法10穿插法11机遇法12拼贴法13重复法14反转法15数字以及微量元素法。

6、20世纪前期现代舞与后期现代舞蹈:a社会根源一样,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时期b阶级根源一样,是中小资本阶级c哲学基础,思想基础:唯心主义,(现代舞是理性的)d文艺根源:反传统e艺术精神:发对偶像派f艺术观念的追求紧随时代的发展变化。

7、芭蕾:a分类:早期、古典(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现代、当代。

b四大流派:丹麦、俄罗斯、法国、意大利。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引起纠纷的金苹果:不和女神在一次婚宴上丢下一个金苹果,上写给最美的女人。

三个女神争执起来,由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评判,他把苹果给了爱神,因为她答应将最美的人间女子给他。

后来,帕里斯果然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引起希腊的愤怒,集合大军攻打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

2.荷马式比喻:荷马擅长运用类比的方法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的描写,比喻语言较长,构成富有特色的“荷马式比喻”,这使荷马史诗的语言更富于表现力。

3.悲剧(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的声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4.爱(《圣经》中关于“爱”的定义〈哥林多前书〉13章)——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恒不息。

?? 哥林多前书? 13章5.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中世纪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反映的封建世俗贵族的生活理想和情趣。

骑士文学以表现“忠君、护教、行侠”、“知书达礼”的骑士精神为目的。

骑士文学在12、13世纪最为繁荣,在法国最为发达。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发源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中心主题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

《破晓歌》是其中的精华。

骑士传奇发源于法国北方,主要内容是写骑士冒险故事。

骑士文学表现了世俗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程度反教会的内容,其叙述形式对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6.箴言文体的一种,用以规戒他人或自己为目的一种文体,大多用韵,也可不用韵。

7.幽默: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8.莎士比亚化从现实生活出发,用生动和丰富的情节,广阔地描写社会生活,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上课讲义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是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上课讲义
者。伏尔泰在自己的庄园内,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 他还多次打抱不平,替穷苦人伸张正义,平反冤案。影 响最大的一次,莫过于卡拉事件。
1761年10月13日,图卢兹市菲拉蒂埃街的一个住 家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悲剧。
这家的主人让·卡拉是颇受人尊敬的胡格诺派的商人。 当天深夜,让·卡拉发现长子马克—安东尼在店铺 悬梁自尽,一时全家慌了手脚,母亲失声痛哭,惊动四 邻。突然,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道:“马克—安东尼 是被他父母杀死的,因为他选择了天主教。” 天主教与新教经历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至今已有 两百多年,但对立依然十分尖锐。图卢兹一位法官闻讯 赶来,一不调查,二不审讯,甚至连现场也没看上一眼, 便将“谋杀”事件那天晚上在家的人全部拘捕归案。
马克—安东尼为什么自杀?原来,这位28岁的青年曾学过法律,一 心想当律师,但因无法弄到天主教徒的证明书,被迫从事商业。他想从 父亲那儿得到一笔钱作生意,遭父亲拒绝,失望之余,天天上咖啡馆借 酒浇愁,后因债务缠身,更觉前途渺茫,一念之差便寻了短见。
头发斑白、年近古稀的老人怎能吊死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谋
1、(2~8)介绍他在思想领域的启蒙作用
2、(9)介绍他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受 迫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正是思想启蒙和现实关 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三 (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
四 (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 end
伏尔泰晚年定居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 其间,法国发生宗教上的派性斗争,造成大批逃亡
其间,他发表了卡拉两兄弟的口供,写了揭露这起
惨无人道的冤案的小册子,并为卡拉太太提供一切费用, 把她接到巴黎,以引起舆论的注意。
1763年2月3日,伏尔泰亲自写了上诉书,作出“我 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3月7日,枢密院下令重审 此案,蒙受不白之冤的卡拉老汉及其一家终于得到昭雪。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简答题

潘多拉的盒子宙斯为了惩罚为人类偷天火的普罗米修斯,造了一个有神外表的女人,并赋予她一切的天赋。

后知厄庇墨透斯娶了她。

她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盒子,于是疾病、瘟疫、贪婪、痛苦等久来到了人间,只有希望藏在了盒底。

潘多拉的含义为在美丽的外边下藏着种种灾难,是灾难之源。

史诗基本定义: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样式基础内涵:1.长篇叙述诗2.主题严肃,通篇讲述的是部落、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3.主人公是伟大的神或英雄4.诗歌的背景庞大,风格庄严形态:1.初级阶段的民间史诗——《荷马史诗》2.文人史诗——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1.结构完整,布局巧妙——选择最能反映全貌或最能揭示结果的几十天所发生的事件展开情节2.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3.诗句优美,比喻生动荷马式比喻:比喻长,很形象,对本体喻体相同点少写,对喻体描写很详细,喻体多是自然现象和狩猎、劳动等日常生活4.总体风格《伊体亚特》阳刚、《奥德赛》阴柔阿基琉斯的人物形象1.阿基琉斯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完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2.又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人3.视个人荣誉与尊严为第一生命4.阿基琉斯的脚肿是他致命的弱点古代悲剧作家对命运的不同理解■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约公元前525~前456),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悲剧诗人作品:①《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三联剧之一)表现出宙斯的专制残暴和普罗米修斯的崇高、伟大、坚贞不屈和顽强斗争。

②《奥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理解:开创命运悲剧的先河。

命运表现为一种凌驾万物,包括神明之上的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人神均无法抗拒。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196~前406),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作品:①《俄狄浦斯王》(其代表作)——希腊悲剧的典范全剧清洁复杂,结构布局巧妙。

采用倒叙手法,开场即形成悬念,通过层层的“发现”揭开矛盾,环环相扣,逐步推向高潮,引起“突变”,以致惊心动魄的结局,激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德国浪漫主义 文学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1.政治背景 2.哲学背景 二、德国浪漫主义的发展 (一)德国古典主义的余风——荷尔 德林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 (1770-1843)
创作:1791年的颂歌(歌颂古希腊文化) 1799年书信体抒情小说《徐培里安》
(三)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海德堡派 1.海德堡派简介 1805年前后,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 与学者先后聚集在海德堡大学,创 办刊物,成为后期浪漫主义,称之 为海德堡派,其中心成员是阿尔尼 姆与布伦塔诺。 2.作家作品简介 (1)阿尔尼姆与布伦塔诺
1806-1808年两人合编《儿童的神奇号 角》 (2)格林兄弟 1812-1814年两兄弟编写《儿童与家庭 童话集》 (3)亨利希· 封· 克莱斯特(1777-1811) 代表作品: 独幕喜剧《碎罐》(1808)和中篇小说 《米赫尔· 戈哈斯》(1810)
2.威廉· 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
1827) 作品: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 名篇:《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 《病玫瑰》、《老虎的赞美诗》
Spring Sound the Flute! Now it's mute. Birds delight Day and Night.
短诗:《布伦宁战役》《我在死者中》 《贝克莱的老妪》、《童尼卡》
(三)英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 1.拜伦 (1788-1824)
出生于贵族 10岁继承爵位和封地 13岁进入哈罗中学 17岁进入剑桥大学 21岁发表评论《英国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 1812年发表长诗《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1、 2章) 同年发表《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
理论主张:

从新批评视角看英国近代诗歌

从新批评视角看英国近代诗歌

从新批评视角看英国近代诗歌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特别是对诗歌分析领域。

新批评中的文本细读、复议,悖论,反讽等属于都是至今影响很大的常用文学批评概念。

工业革命的发生给英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领域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本文将运用新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方法对英国近代诗歌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标签:新批评视角国近代诗歌文本细读一、背景介绍1.新批评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

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

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

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

2.新批评与诗歌分析新批评中有不少理论对诗歌分析产生了影响。

例如文本细读和复议。

“复义”概念实指文本形态的表现意义模糊而不确定(黄宝富2004:12),其中含有两个以上的多层意义而无法让人确定其原始本义的语言表达式。

诗歌中的一句话,甚至整首诗都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一首诗把一切都说得很直白,那么这首诗也没有多大的欣赏价值了。

新批评中的细读法对于诗歌分析也是很有帮助的。

新批评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

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沈碧萍,茅忆2009:71)。

新批评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衰败,但新批评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法中留下无法消除的痕迹。

有人讲如果说新批评已经死去,那它是像一个威严而令人敬畏的父亲那样死去的。

前浪漫主义

前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 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 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 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 发展成罗曼系语言( Romance languages)。 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 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 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 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 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back
his works
“The Poetical Sketches” 素描诗集
“The Songs of Innocence”
“The Songs of Experience”
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happy songs and appeal to children
existence of social harmony and
child’s feeling: God is in his heaven,
all is right with the world.
The Songs of Experience most important volume of Blake’s
Prophetic Books
a collection of poetry, vision, prophecy, and exhortation. They include “The Book of Thel”,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prose), “The French Revolution”, “America”, “Europe”, “The Book of Urizon”, “The Book of Los”, “Milton”, and “Jerusalem”. shows the poet’s hatred of tyranny and his courageous siding with the radical revolutionists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简答题潘多拉的盒子宙斯为了惩罚为人类偷天火的普罗米修斯,造了一个有神外表的女人,并赋予她一切的天赋。

后知厄庇墨透斯娶了她。

她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盒子,于是疾病、瘟疫、贪婪、痛苦等久来到了人间,只有希望藏在了盒底。

潘多拉的含义为在美丽的外边下藏着种种灾难,是灾难之源。

史诗基本定义: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样式基础内涵:1.长篇叙述诗2.主题严肃,通篇讲述的是部落、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3.主人公是伟大的神或英雄4.诗歌的背景庞大,风格庄严形态:1.初级阶段的民间史诗——《荷马史诗》2.文人史诗——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1.结构完整,布局巧妙——选择最能反映全貌或最能揭示结果的几十天所发生的事件展开情节2.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3.诗句优美,比喻生动荷马式比喻:比喻长,很形象,对本体喻体相同点少写,对喻体描写很详细,喻体多是自然现象和狩猎、劳动等日常生活4.总体风格《伊体亚特》阳刚、《奥德赛》阴柔阿基琉斯的人物形象1.阿基琉斯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完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2.又是一个温厚善良的人3.视个人荣誉与尊严为第一生命4.阿基琉斯的脚肿是他致命的弱点古代悲剧作家对命运的不同理解■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约公元前525~前456),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悲剧诗人作品:①《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三联剧之一)表现出宙斯的专制残暴和普罗米修斯的崇高、伟大、坚贞不屈和顽强斗争。

②《奥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理解:开创命运悲剧的先河。

命运表现为一种凌驾万物,包括神明之上的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人神均无法抗拒。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196~前406),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作品:①《俄狄浦斯王》(其代表作)——希腊悲剧的典范全剧清洁复杂,结构布局巧妙。

采用倒叙手法,开场即形成悬念,通过层层的“发现”揭开矛盾,环环相扣,逐步推向高潮,引起“突变”,以致惊心动魄的结局,激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phetic Books
a collection of poetry, vision, prophecy, and exhortation. They include “The Book of Thel”,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prose), “The French Revolution”, “America”, “Europe”, “The Book of Urizon”, “The Book of Los”, “Milton”, and “Jerusalem”. shows the poet’s hatred of tyranny and his courageous siding with the radical revolutionists
poetry, mature, not happy songs
the poet’s sorrow and sadness,
deeper and penetrating observation of
reality: the miseries of common people
(social criticism).
Independent through his life, Blake left no debts at his death in 1827. He was buried in an unmarked grave at the public cemetery. Wordsworth's verdict after Blake's death reflected many opinions of the time: “ There was no doubt that this poor man was mad, but 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madness of this man which interests me more than the sanity of Lord Byron and Walter Scott. "
great pre-romantic poets
1. William Blake 2. Robert Burns
back
William Blake
His life
His works
comment
selections
life story
British poet, painter, visionary mystic, and engraver, who illustrated and printed his own books. Blake proclaimed supremacy of the imagination over the rationalism and materialism of the 18th-century. He joined for a time the Swedenborgian Church of the New Jerusalem in London and considered Newtonian science to be superstitious nonsense. Misunderstanding shadowed his career as a writer and artist and it was left to later generations to recognize his importance.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 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 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 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 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 桑、英 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 主义特色。
London, hosier, first educated at home, chiefly by his mother, Henry Pars' drawing school. From early years, he experienced visions of angels, he saw and conversed with the angel Gabriel, the Virgin Mary, and various historical figures. 14, apprenticed for seven years to the engraver James Basire. Gothic a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nd architecture influenced him deeply.
In 1800 Blake was taken up by the wealthy William Hayley, poet and patron of poets. The Blakes lived in Hayley's house for three years. In 1803 Blake was charged at Chichester with high treason for having 'uttered seditious and treasonable expressions, such as "D-n the King, d-n all his sibjects..."' but was acquitted.
back
Pre-Romanticism background poetry
back
Pre-Romanticism
background 1. The second quarter of 18th century: shift from neo-classicism to romantic tendencies. 2. 1750’s -1770’s: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Revolution—further development in pre-romanticism in English poetry
Romanticism (Pre-romanticism): poetry novel prose Victorian literature Chartist literature critical realistic novel poetry prose
浪漫主义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 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 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 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 发展成罗曼系语言( Romance languages)。 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 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 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 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 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After studies at the Royal Academy School, started to produce watercolors and engrave illustrations for magazines.
In 1782 married Catherine Boucher, the daughter of a market gardener. Blake taught her to draw and paint and she assisted him devoutly. In 1784 Blake opened with his wife and younger brother Robert a print shop, failed after the death of Robert in 1787.

Contrast
The two collections show how we see things differently at different stages of our lives: first in a state of innocence and when we reach maturity (experience).
瑞典著名科学家,后忽弃其所学,研究宗 教,自命曾经过一种神秘的方式,受神呼 召,得到上帝特别的启示,得窥上帝圣道 的奥秘;认为当时的教会,都已失败,都 不明圣经的真理,从而创立一种“新耶路 撒冷教会”(Church of New Jerusalem)。
All people who live good lives, no matter what their religion, have a place in heaven.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prose, describes the poet's visit to Hell, a
device adopted by Blake from Dante's “Inferno” and Milton's “Paradise Lost”.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 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 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 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 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 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浪漫主义思潮在文 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early poems: wrote at 12. He approved of free love, and sympathized with the actio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aries but the Reign of Terror frightened him. He attacked the conventional religious views. But the poet's life in the realms of images did not please his wife who once remarked: "I have very little of Mr. Blake's company. He is always in Paradise." Blake's contemporaries called him a harmless lunat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