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足迹检验技术
足迹检验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及应用
足迹检验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及应用
王淳浩
【期刊名称】《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6(026)005
【摘要】足迹检验技术是刑事技术的一种,在刑事案件侦破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通常应用的足迹检验技术是鞋底花纹检验.实践中,足迹检验技术可以判断人车是否接触,从而认定肇事车辆.还可以判断事故发生时的车辆驾驶人,从而认定违法嫌疑人.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王淳浩
【作者单位】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8
【相关文献】
1.地面痕迹及散落物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 [J], 王淳浩
2.地面轮胎痕迹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 [J], 王淳浩
3.EDR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J], 张爰红;任皓;宋群;
4.发挥财务管理保障作用,构建中国重汽世界品牌 [J], 李丰宇
5.市场战略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品牌构建中的三重效应 [J], 杨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比赛课题:足迹检验-步幅特征
【全国教学比赛】
双脚协调搭配关系特征
1、步行线
• 概念与2特、足征迹中心线
A
步行线与
B
步长
• 双脚协调搭
足迹中心线
配关系特征
• 运足方式
问题:该成趟足迹的步幅类
型是什么?
答案:
不对称搭跟短步 (一外展一直行搭跟短步)
【全国教学比赛】
【问题1】在本次课的前部分内容讲授时,曾给大家留了1个思考题。为
什么在讲步长、步宽、步角内容之前,要先给大家讲解步行线和足迹中 心线呢?
步幅特征构图
的重要基线
•观察步幅特征
的基础
测量步幅数据
的依据
步行线和足迹中心线
【全国教学比赛】
步幅特征:
双足协调搭配关系: 步长、步宽、步角;步幅 类型
双足迈步动作:对称 协调、不对称协调
右步宽
左步长
左步宽 右步角
左步角
右步长
【全国教学比赛】
对称协调动作
不对称协调动作
【全国教学比赛】
1、步长、步宽、步角的种类各有哪些? 2、步幅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对于步长、步宽、步角的测量来说,需要 把握的关键是什么?
1
分跟步
(d>0)
2
并跟步
(d=0)
3
搭跟步
(d<0)
[案例与练习]
1、某案件现场测得一成趟足迹的左步宽为1.5cm,右步宽为1.7,
该步宽的类型是哪一种?
(答案:分跟步)
2、某现场测得一成趟足迹的左步宽为-1.4cm,右步宽为- 1.7cm,该步宽的类型是哪一种? (答案:搭跟步)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方法分析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方法分析作者:刘义亮刘强张小鹏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手段也开始朝着科技化、团伙化的趋势发展,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逐渐提升,所以在刑事犯罪现场,嫌疑人借助于带手套等途径隐匿犯罪证据的情况非常普遍,指纹在犯罪现场的遗留逐渐减少,因此对现场足迹的检验技术就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分析了犯罪现场足迹检验技术方法。
关键词:现场足迹;痕迹检验;技术方法中图分类号:D91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2-0182-01作者简介:刘义亮(1985-),甘肃兰州人,本科,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刑警大队,助理工程师,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研究方向:痕迹检验;刘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张小鹏,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刑警大队。
足迹检验技术属于一种专门的科学活动,指的是应用足迹检验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按照刑事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足迹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对犯罪嫌疑人足迹(如赤脚印、鞋子、袜等样本)实施检验,论证并根据事实得出相关结论,即是认定同一或者否定同一的结论。
因为足迹具有一些固有的特征,在刑事犯罪侦查过程中也逐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现场足迹检验技术在刑侦工作中的作用(一)澄清事实在进行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中,必须要处理好的首要问题便是发生的事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立案。
例如说有人员死亡的案件,必须要确定属于他杀、自杀还是意外事件,借助于对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鉴定,能够判断是死者的、第三人的或者多人的,若排除死者足迹之外还有其他人,我们便能够有证据判断其是否属于他杀。
另外结合现场足迹,还能够给案件的侦破提供一个大概的范围和方向,而若现场中只有死者一人的足迹,也能够为自杀后意外提供证据。
(二)提供线索在刑事案件现场分析中,借助于对现场遗留足迹的分析,能够对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职业等进行初步的判断,给刑事侦破工作提供一个轮廓和方向。
痕迹检验中足迹检验技术探究
痕迹检验中足迹检验技术探究作者:徐璟韩伟民来源:《祖国》2016年第18期摘要:足迹检验是现代刑事侦查与物证技术中现场痕迹检验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对现场足迹各方面特征的检验和确认能够对事件的主要关系人物特征、事件发生时情况做出简单的判断,对案情的侦破有重要帮助。
是侦查部门使用的主要侦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案情发展步幅特征步态特征足迹是人体结构的固态特征,是由于个人形体特点的不同,脚部骨骼、肌肉的不同,脚部穿着的的不同而在现场留下的不同痕迹。
这些痕迹能够透漏出于案件的关系人物的一些信息,对案情的侦破和嫌疑人的锁定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足迹检验的重要性足迹检验就是对现场足迹所反映的特征与嫌疑人的足迹所反应的特征比对检验,论证各自的特征所构成的特征组合是否统一,来做出结论的过程。
足迹检验是痕迹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现代物证技术的中心内容,在同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根据现场的足迹检验结果能够形成良好的案件对策,对于案情进一步扩大的侦查和预防有较大帮助,此外还能够依据检验结果形成犯罪技术上的措施和预防方法。
二、足迹检验的技术操作过程(一)寻找和发现足迹同字面意思就是寻找和发现足迹检验的比对样本,是做足迹检验的第一步。
其中需要注意两点:1.足迹发现的重点位置:丛林拐角处、开阔地区等(选择足迹清晰、特征明显、方便测量的部位)。
2.足迹存在一些特殊特征:是否有特殊气味、是否存在特殊印记变化等(特殊特征对于案情的进一步了解、嫌疑人锁定有较大帮助)。
(二)足迹测量足迹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到所需的足迹特征信息。
主要有步幅和步态特征,其中步幅特征有步长、步宽、步角,步态特征有起脚、支撑、落脚。
示意图如下:(三)足迹特征的确认1.确认是否赤脚,如果赤脚确定脚趾、脚掌、脚中和脚跟特征和脚乳突纹线位置等以此来判断嫌疑人某些特征;如果是鞋印,观察鞋底花纹、断裂、材质、磨损特征来判断鞋的种类。
2.确认足迹是被害人所留还是嫌疑人所留,如果现场足迹混乱,多种类型足迹混合在一起,很有可能是案件发生时发生过争执或其他事件,需要侦查人员进行甄别。
我国足迹检验技术
我国足迹检验技术一、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我国记录和利用犯罪遗留足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但长期以来处在简单的、种类识别的范畴,对我们现在的足迹检验技术并无很大影响。
我国足迹检验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建国以来,我国足迹检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初创阶段。
五十年代,我们吸收了原苏联《犯罪对策学》中足迹检验的理论与方法,创建了我国公安机关自己的足迹检验工作。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足迹中的形象特征检验为主体。
所谓“形象特征”主要指鞋底表面的大小、花纹、磨损及修补的细小形态等;也括赤足底的脚纹。
这时的足迹检验主要认定的对象是犯罪人到现场时所穿的鞋,而不能直接认定人。
到五十年代后期,我国痕捡工作者从实战需要出发,总结办案中的实践经验,研究了人的赤足印不同区域的形态特点,把趾、掌、弓、踵各部位形状、大小、排列特征作了详尽的归纳,提出了脚纹之外的其他赤足印特征可以认定人身的理论与方法,实践应用很好,并沿续至今。
可以说,在初创阶段后期,我们已有了自己的发展。
足迹的形象特征检验,是我国足进检验技术发展的基础,现仍是我国足迹检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我国几十年的刑侦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创新阶段。
从一九五九年开始,公安部和内蒙公安厅发现和总结了以马玉林同志为代表的民间“码踪”经验,通过认其考察与研究,推广和普及了“步法追踪”技术。
“步法”是人行走运动的习惯性规律。
它所研究的步幅、步态,都反映了行走过程中脚对地面作用力的特点。
这就抛开了鞋底形象特征,抓住了每个人长期形成的落脚、碾压至起脚各阶段的运动力特征,因而达到了认定或否定行走人的目的。
至六十年代,发展成我国独特的“步法检验”技术,开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足迹检验理论与方法。
所谓我国自己的特色,体现在:①摆脱了传统的“形象痕迹”检验的框子,深入到痕迹形成三要素的作用力的个人特性上。
②这项技术是我国自己独创。
是马玉林同志和广大痕检工作者对我国足迹检验技术、乃至痕迹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也是我国足迹检验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
【一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比赛课题:足迹检验-利用足迹分析案情的逻辑要点和分析技术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案例导入
提问
利用本案现场足迹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哪些帮助?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理论讲解
足迹检验的概念(狭义)
足迹检验就是通过对足迹的分析,证明和 再现犯罪过程,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和方向。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学》
利用足迹分析案情的逻辑要点
水渍皮鞋足迹
灰尘皮鞋足迹
灰尘皮鞋足迹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课前检测
1.内容回顾:鞋种分析中,分析现场足迹为拖鞋痕迹的 依据是什么?
2.预习检测:利用足迹分析案情时,可分析的信息点有 哪些?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现场勘查情况
翻动情况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案例导入
现场勘查情况
放于餐厅桌上的昨日晚饭剩饭剩菜皆被吃光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案例导入
室内发现四种现场足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泥渍运动鞋足迹 泥渍拖鞋足迹
灰尘皮鞋足迹
灰尘皮鞋足迹
全国高校参赛课件—《痕迹检验》
案例导入
侦查走访情况
事主情况:户主2人,平时上夜班,有外出关门、 不关窗的习惯。户主在家无换拖鞋习 惯。
兴趣激发
破案推理
一窃贼进入三楼一房间内窃取一封信件,找到信件 后刚要出门发现事主回家,已无法从门口逃脱,现场另 有一出口是窗户,窗外是一条小河,窃贼可以跳入河中 逃脱,但信件会受损,窗对面楼房的房间内有一接应同 伙,窃贼拿起信件伸手想递给对方,但两人的手无论如 何无法交接信件,想把信件扔到对方手里,由于风太大 又不可能。最后窃贼急中生智,在事主进入房间的一刹 那,想办法将信件交到了同伙手中,跳入河中顺利逃走。
《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足迹检验
3、承痕体:
各类不同的客体,它们的不同的物理性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足迹的 质量。
(二)足迹的特点
1、特定性
祖父足迹
父亲足迹
儿子足迹
(二)足迹的特点
2、相对稳定性
27 岁 时 的 足 迹
37 岁 时 的 足 迹
(二)足迹的特点
3、反映性
(三)足迹分类
1、按造痕体分:赤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和其它足迹
(七)足迹样本的采集
1.样本分类:捺印样本、实验样本、自然样本 2.采集要求:①清晰、完整、不变形; ②根据现场足迹反映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
自然样本
实验样本
捺印样本
(八)足迹记录
1.现场足迹记录内容: 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地点,足迹遗留部位、性状、形成
方式、数量、分析情况。
2.样本足迹记录内容: 嫌疑人自然条件、足迹性状、捺印方法、数量、形成方式。
(四)寻找,发现足迹应注意问题
2.室外现场大部分利用自然光就可
有些仍需利用光源侧光观察。在划定勘查范围后,方法上应采 取由外向内圈踪的方式进行,发现足迹后立即加以保护、固定。 必须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
3. 地面外注意在其它物体上寻找发现足迹
如尸体、犯罪分子攀登过的被褥、椅子、窗台、货架、柜台及
掉落在地面上的纸张、衣物和房门、墙面等。
赤足
赤足足迹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footmark)是指人的赤足或穿着鞋、袜等包裹物 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作用所形成的痕迹。包 括赤足足迹、穿鞋(袜)足迹及其它足迹。
鞋 穿鞋足迹
(一)足迹的概念
足迹(footmark)是指人的赤足或穿着鞋、袜等包裹物 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作用所形成的痕迹。包 括赤足足迹、穿鞋(袜)足迹及其它足迹。
足迹检验
足迹检验
第一节 足迹概述
一、足迹是足在行走时,与地面等客 体接触时留下的痕迹。根据行走时具体情 况不同,足迹分为赤足足迹、穿鞋足迹和 穿袜足迹。 足迹包括形象特征、行走习惯特征和 实质特征三大特征群。
二、足迹检验的主要任务包括:足迹 现场勘查、足迹分析和足迹鉴定。 三、足迹同其他痕迹一样,具有分析 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和提供证据的 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于分析穿 着鞋的种类及分析遗留足迹者的自然形 态特征。
耠
痕
⑺划痕。起足低,足尖内侧划动地面 留下的痕迹。 ⑻扫痕。起足低,足掌内侧边缘向内 前扫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2、起足部位特征 起足部位就是足向后用力的部位。 在足迹中通过媒质的变化,鞋底磨损形 态等可以分析起足的具体部位。 起足部位一般有:内起、偏内起、 正起、偏外起和外起等。
步态特征的识别(起足阶段)
趾 头 的 形 状
趾节的形态
趾大小的测量
趾 排 列 类 型
趾排列类型
3.足掌特征形 态 主要有足 掌的四个边 缘的几何形 态以及内缘 与第一趾、 外缘与第五 趾的关系。
跖 后 边 缘 的 形 态
跖 内 边 缘 的 形 态
跖 外 边 缘 的 形 态
3. 足弓形态 特征 主要有足 弓内缘、外 缘几何形态, 断弓前后缘 形态及长短。
第三节、足迹中的步法特征 一、步幅特征 步幅特征是足在行走时,在痕迹中反 映双足搭配关系的特征,包括步长、步 宽和步态。 (一)步长 步长是指前后两相邻足迹相同部位之 间的垂直距离。
(二)步宽 步宽是指同侧两相邻足迹内缘最突出 点之间的连线到对侧足迹内缘最突出点之 间的垂直距离。 (三)步角 步角是指足迹中心线与步行线之间的夹 角。
⑷压痕。足在支撑时人体重力对地面施加 压力留下的痕迹。 压痕的具体形态能反映留下足迹者的许多 信息,是足迹分析最重要的对象之一。
足迹检验——精选推荐
足迹,也叫脚印,是指人赤脚或穿着鞋袜的脚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
它在犯罪现场出现率较高,因此,足迹的检验鉴定应包括:赤脚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检验鉴定。
也可称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检验鉴定。
足迹检验鉴定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活动,它是具体的运用足迹检验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刑事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遗留现场足迹所反映出的特征,对嫌疑人的足迹(包括赤脚印、鞋、袜的样本及鞋、袜本身)进行检验,论证并就事实作出应有的结论,即认定同一或否定同一的结论。
足迹的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科学的结论,它是刑事诉讼中的七种证据之一。
足迹也因为其固有的某些特征,在侦查破案中发挥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足迹具有一定的特定性,通过对足迹的分析鉴定,可以判断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走路姿势等,也可以分析遗留时间、作案时行走路线等,在条件较好时,也可以通过步法追踪,直接发现并抓获犯罪嫌疑人。
同时,足迹又具备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职业、习惯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步法特征也不相同,由于步法特征是经过长期习惯形成的,所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该特性不会由于换鞋而改变。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系列化、团伙化,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刑事犯罪现场上,犯罪嫌疑人通过带手套等方法隐匿犯罪证据,作为“证据之王”的指纹在现场的遗留日趋减少,所以对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因此足迹的检验鉴定也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
对于犯罪现场所提取的足迹,首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确定了是犯罪嫌疑人所留时,就要对足迹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年龄、职业、体重等特征,尽可能多的为侦查破案提供服务。
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1 澄清事实、判明案件性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所发生的事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立案。
如在人员死亡案件中,首先应该确定是他杀、自杀或意外事件,通过对现场遗留足迹的鉴定,可以判断是属于死者的、第三人的或多人的,如果排除死者的足迹外还有他人的,就为我们判断他杀提供了可能的证据。
【特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比赛课题:足迹检验-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四
客体表面形态发生改变或在二者 之间发生介质转移的过程。
要
素
具有足迹造痕体 具有足迹承痕体
发生力的作用 存在介质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三、足迹的分类
足迹的分类 按造痕体不同分类 按承痕体不同分类
按足迹反应性不同分类 按足迹搭配关系不同分类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一、足的解剖结构
(一)足的骨骼 1.足骨。人单足的足骨是26块,包括14块趾骨、5块
跖骨、7块跗骨。
1.趾骨 2.跖骨 3.楔骨 4.舟骨 5.距骨 6.跟骨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2.足关节。 踝关节、距下关节、跖
趾关节、趾关节。 3.足弓。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第三节 鞋袜特征
鞋袜特征是指鞋、袜与 承痕客体接触部位外表结构 形态特征在足迹中的反映。 出现在犯罪现场的穿鞋、穿 袜足迹,多是鞋、袜底部及 边缘遗留的痕迹,但有时也 能留下鞋底侧面和鞋帮的痕 迹。
穿鞋足迹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足弓分为纵弓和横弓。 纵弓包括内纵弓和外纵弓; 横弓包括前横弓和后横弓。
(二)足的软组织 足的软组织有足肌和皮。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二、足的特征
足的特征是指赤足结构特征中反映足解剖结构特点的特征。 赤足足迹分为足趾区、足跖区、足弓区、足跟区四个区域的特 征。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穿鞋足迹
穿袜足迹
赤足迹
【特等奖课件】《痕迹检验学》比赛课题:足迹检验-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各位同学: 今天很高兴能够与大家共同学习《足迹检验》
第一、二、三节的课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理论 教学方面进行讲授。在内容上,注重打牢基础知识, 注重实训教学,特别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希望大家课后做好预习和复习,完成好案例思考题。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我们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 以上这些问题的回答,都要依赖我 们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后才能作答。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二、足迹的形成
足迹的形成是作为造痕客体
足 迹
(又称造痕体)的赤足或鞋、袜,
形
与地面等各种承痕客体(又称承 痕体)的表面相接触,在人体自
成
身重力和肌力的作用下,使承痕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一、鞋的结构与分类
(一)鞋的结构 鞋是由鞋底和鞋帮两大部分组
成。 (二)鞋的种类 鞋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可按照
穿着对象、成型工艺、生产工艺、 鞋底原料等进行分类。
(三)鞋底各部位的名称 鞋底一般划分为尖、掌、弓
(腰)、跟四个区域。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跖外缘形状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中断弓 窄弓 中等弓 扁平弓 膨胀弓 足弓类型
中断弓 窄弓 中等弓 扁平弓 足弓形态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圆形
足跟形态
方形
椭圆形
不规则形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
《痕迹检验》足迹鉴定:足迹概念、形成与分类
足迹检验技术发展与变化趋势
足迹检验技术发展与变化趋势
王文君
【期刊名称】《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26)3
【摘要】足迹检验技术是物证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及变化趋势在传统痕迹物证检验技术中颇具代表性。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证据科学性要求的提高,足迹检验技术呈现出显现与提取技术由粗糙向精细、检验与分析技术由主观向客观、鉴定方法与理论由绝对向概率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为了促进物证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主观性障碍、建立基于统计学原理的证据评价体系推动鉴定标准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总页数】9页(P26-34)
【作者】王文君
【作者单位】山东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2
【相关文献】
1.把握地方税源变化情况寻找税收可持续发展途径--山西省经济结构与税源结构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2.钦州湾近20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Ⅵ溶解氧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及对策:《我国农业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其调控措施研
4.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
究的发展趋势5.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周期规律和阶段变化刍议——兼论中美关系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足迹检验技术第一节足迹的形成与分类一、足迹的概念足迹是指人行走或站立时,由于体重和肌肉收缩力,使脚与地面等承受客体相接触,而形成的一种形象痕迹.。
二、足迹形成要素1、造痕体——人的足(赤脚、穿鞋或穿袜的脚);2、承痕体——地面或其他物体;3、作用力——重力,肌肉收缩力。
三、足迹的分类(一)按造型客体的类别分类:1、赤足迹;2、鞋印足迹;3、袜印足迹。
(二)按承型客体的变形状态分类:1、立体足迹;2、平面足迹:平面加层足迹;平面减层足迹。
四、足迹的作用1、分析判断案情;2、判断足迹遗留人个人特点;3、对遗留足迹的人或鞋袜进行同一认定;4、对在逃人犯进行追踪;5、为警犬追踪提供嗅源。
第二节足迹形象特征形象特征:指单个足迹中反映的造型体外表结构形态方面的特征。
一、赤脚足迹形象特征(一)赤脚足迹的一般特征1、赤脚足迹的大小特征脚全长、脚掌宽、脚弓宽、脚跟宽。
(测量法见课件图示)2、赤脚足迹的形状特征足趾形态;足掌形态;足弓形态;足跟形态。
(课件图示)3、脚掌乳突花纹类型特征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三角形花纹。
(二)赤脚足迹的细节特征1、脚掌乳突花纹细节特征;2、其他细节特征:脚趾畸形、屈肌褶纹、皱纹、伤疤、脱皮、鸡眼、老茧等。
二、鞋印特征(一)鞋印的一般特征1、鞋印的形状特征鞋底形状;鞋头形状;鞋跟形状。
(课件图示)2、鞋印的大小特征鞋印长、鞋掌宽、鞋弓宽、鞋跟宽。
(测量法见课件图示)3、足迹鞋底花纹的类型特征在各种鞋底上,为了耐磨、耐弯和防滑,一般要制成由各种粗细线条和大小点块组成的花纹图案。
常见的鞋底花纹类型有以下十种:A:波折型B:角型纹C:圆环型纹D:格块型纹E:交织型纹F:线条型纹G:图案型纹H:火焰型纹I:散杂型纹J:其它型纹4、鞋底标记特征鞋底标记是鞋弓部反映的各种标记,主要有商标、牌名、厂名、地名、产地、鞋号和代号等。
5、鞋底的质料和制作工艺特征从鞋底的制作原料上分,主要有塑料底、橡胶底、皮底和布底四大类。
不同鞋底在不同的痕迹上反映出不同的特点。
(1)塑料底鞋:A:全发泡塑料鞋B:半发泡塑料鞋C:硬塑料鞋(2)胶底鞋:A:运动鞋B:解放鞋C:旅游鞋D:雨鞋E:胶底皮鞋(3)皮底鞋(4)布底鞋(二)鞋印的细节特征鞋底在生产、穿用和修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可以相互区别的细节特征。
这些特征的总和,是鞋印鉴定的主要依据。
三、袜印足迹形象特征(自学)1、袜底的形状和大小;2、袜底的原料品种和生产工艺;3、袜底的修补特征;第三节足迹步法特征步法特征是指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逐渐形成和巩固下来的行走动力定型的反映。
包括:步幅特征、步态特征。
一、步幅特征步幅特征指连续行走的、四个以上的成趟足迹中,反映左右脚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包括:步长、步宽和步角。
(一)步长指一个普通步左右足间相应部位上的垂直距离。
分:左步长、右步长。
1、步长测量方法:(课件图示)(1)确定步行线:将成趟足迹中相邻的同测足迹内缘的最突出点连线可分别确定左步行线和右步行线;(2)在左右两足迹同一对应点(一般是脚跟后缘)各划一条与步行线垂直的横切线,两横切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步长。
左脚在前的为左步长,右脚在前的为右步长2、步长分类:步长与人的身高成正比(1)长步:81cm以上;(2)中步:71-80cm;(3)短步:70cm以下。
(二)步宽成趟足迹中,脚印的内缘最突出点到对侧步行线的垂直距离。
步宽的分类:(课件图示)1、分离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呈分离。
特宽步(5cm);较宽步(3cm以上);宽步(1.1cm以上)2、并跟步:左右脚跟内缘最突出点并拢在一条步行线上。
3、搭跟步:左右脚跟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
4、直线步:左右脚跟中心点位于同一条步行线上。
5、交错步:左右脚跟中心点互相交错,位于同一条步行线的两侧。
6、并尖步:左右脚尖内缘最突出点在同一条步行线上。
7、搭尖步:左右脚尖内侧重叠在同一条步行线上。
(三)步角指左右脚足迹各自的中心线与步行线构成的夹角。
测量方法确定各自的步行线和中心线,量角器测量。
(课件图示)步角分类1、外展角(外八字):小外展,6-10°;中外展,11-20°;大外展,21°以上。
2、直行角(直行脚):0-5°3、内收角(内八字):4、不对称角:一直一外(内);一外一内。
补充:步幅类型的表述通常是按照先定步角,再定步宽,最后确定步长的顺序描述。
如:1、步角在20度以上,两脚内缘最突出点有距离,步长为70厘米,可表述为大外展分离短步。
2、两脚印中心线内收,呈内八字,脚尖内缘同在一条步行线上,步长为70-80厘米,此类型为内收并尖中步。
二、步态特征指人行走时,反映每只脚在移动过程中作用力大小、方向等的痕迹特征。
包括:起脚特征;落脚特征;碾脚特征。
补充:行走运动的周期性1、支撑(运脚):起脚-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向前摆动。
落脚-脚跟下落、接触、踩踏地面。
碾脚-脚跟与脚掌着地,支撑体重。
2、摆动(迈步):正常行走中,一只脚支撑,另一只脚抬离地面,靠肌力的收缩完成空间摆腿的动作。
支撑和摆动交替进行,相互转换,完成行走。
(一)起脚特征起脚特征是指脚跟离开地面,脚掌后蹬和迈步动作留下的痕迹特征。
主要痕迹有:蹬痕、挖痕、抠痕。
伴生痕迹:抬痕、挑痕、扫痕等。
1、蹬痕:起足时,脚跟抬起,跖、趾向后蹬离地面时形成的痕迹。
立体足迹中表现为:前掌部位凹陷大,土向后移位。
平面足迹中表现为:花纹向后形成“V”状折线痕迹;或反映为前掌花纹磨损严重。
2、挖痕:起足时,足趾向后挖翻地面形成的痕迹。
表现为:足趾部位凹陷大,有甩土现象。
3、抠痕:起足时,足尖向下抠压地面形成的痕迹。
呈月牙形凹陷。
4、抬痕:起脚高而快,使地面上的浮土被鞋底花纹间的空气吸附起来形成的痕迹。
呈长条状或星芒状。
5、挑痕:起足低而慢,足尖向前上方挑破地面形成的状似三角形的痕迹。
6、扫痕:起脚低,在脚尖离地前,前掌内侧边缘向前方扫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常见脚掌内缘出现较宽的羊胡子状扫土痕迹。
多见于髋关节有病,臀肌麻痹,拄拐杖等走路拖腿的人。
7、划痕:起脚低,在脚尖离地的同时向内侧部位擦划地面形成的痕迹。
多见于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畸形,下肢肌肉麻痹的人。
(二)落脚特征:落脚特征是指脚跟下落接触和踩踏地面留下的痕迹特征。
主要痕迹有:踏痕。
伴生痕迹:磕痕、擦痕、推痕和跄痕。
1、踏痕:落脚时,脚跟向前下方踏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表现:跟部有斜坡状或横条状裂纹。
2、磕痕:落脚时,脚跟向后下方磕碰地面形成的痕迹。
表现:足迹后沿齐整,有堆土现象。
3、擦痕:低落足时,足跟部位向前擦蹭地面形成的痕迹。
表现:羊胡子状、长条状、半月状。
4、推痕:落足时,足跟内侧先落地,并向内前方推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表现:跟部内侧堆土。
形成推痕的人,膝关节、踝关节内突,两腿分离较大,行走时躯干左右晃动。
5、跄痕:脚平行落地,脚底向前跄动地面形成的痕迹。
形成裂纹状特征。
(三)碾脚特征:碾脚痕迹是指脚跟与脚掌都着地,支撑体重阶段形成的痕迹。
主要有:压痕。
伴生痕迹:坐痕、拧痕和迫痕。
1、压痕:指足迹中受力较重的部位,分重压面、重压点、重压边。
是足迹分析鉴定的主要依据。
由于压力点位置和着力大小的不同,及压痕的轻重、部位、形态各不相同,因此压痕是判断步行姿势和年龄的重要依据。
在脚印中,压力重的部位(重压面)土质密度大,痕迹平整,具光泽感;压力轻的部位,土质密度小(松散),有虚边,反光程度低。
注——压痕分类:趾压痕;跖压痕;弓压痕;跟压痕。
压痕的位置、形状和量度分布反映力的作用点以及方向和大小2、坐痕:俗称“倒跟”。
是支撑体重的脚落地后,向前摆动腿时,因支撑脚后跟的反作用,使脚跟向后微动形成的痕迹。
反映在脚印中,有脚跟边沿和鞋帮的部分印痕。
膝关节后突,走路时甩小腿的人易出现。
3、拧痕:脚开始离地时,以支撑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或向外微旋,于地面形成“S”状堆土痕迹。
4、迫痕:脚落地后,向内侧或外测微动时形成的痕迹,有内迫外迫,外迫居多。
三、步法特征的影响因素(一)步法特征与年龄的关系1、青年人身体机能较强,反映出积极的步法特征:蹬痕、磕痕、抬痕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3倍;步角较小,步宽较窄。
2、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法特征逐渐变消极:挑痕、擦痕明显,蹬痕、抬痕不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的3倍以下,步角为中外展,步宽较宽。
(二)鞋底磨损与步态特征的关系鞋底磨损特征,是指鞋子在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造成鞋底物质剥落而形成的缺损特征。
鞋底磨损由脚型结构,行走力的大小、方向和受力部位,以及行走习惯等因素决定,不受鞋底种类的影响。
1、起脚阶段的磨损在鞋掌及鞋尖:跖趾关节长期蹬地形成鞋掌磨损;趾蹬部位及起脚高低形成鞋尖磨损。
2、落脚阶段的磨损在跟后缘附近:多次踏地作用在鞋底形成落脚磨损;磨损部位、面积及形状与鞋底软硬、行走习惯、下肢腿型有关。
3、碾脚阶段的磨损:鞋底挤压地面,地面物质深入到鞋底表面,引起鞋底表面物质剥落而形成,其作用力方向是垂直的。
(一)步法特征与身体结构的关系脚印中步法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留痕人的身体结构,特别是下肢结构的特点。
个人身体结构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能反映出不同的步法特征。
伴生痕迹多能直观的反映出留痕人身体特点。
1、起脚阶段:(1)有挑痕,步长较短,步角较小——该人身体结构为躯干前倾、臀部后突。
(2)有划痕或扫痕,步长、步角不对称,该人可能为——跛脚(一腿长一腿短)或患过小儿麻痹。
2、落脚阶段:有推痕,步角较大,步长较短——其膝关节内突,并且两脚外展,身体前倾。
(X型腿)3、脚支撑阶段:(1)出现外迫痕、外落脚、外起脚,步宽较宽——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或踝关节外突。
(O型腿)4、如出现内迫痕、内落脚、内起脚,步宽较宽——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或踝关节内突。
(X型腿)5、如出现坐痕——其身体结构为膝关节后突。
(二)步法特征与行走姿势的关系1、脚印中反映出母趾压明显,前掌压力重,蹬痕、抬痕明显,步角较小,则其走路时身体前倾、低头、两臂体前摆动。
2、脚印后跟压力重,有时出现擦痕,步角较大,步宽较宽其走路姿势为身体后仰,挺髋,两臂体后摆动。
3、如果出现外压重,步角大,步宽窄,其走路时身体左右晃动;一侧外压重,则其身体向一侧晃动较大。
4、脚印中步角、步长不对称,其走路时一肩高一肩低或一肩前、一肩后,通常是步角大、步长短的一侧肩低并向后。
5、脚印中出现磕痕或坐痕,走路时有甩小腿动作。
(五)心理状态引起的步法变化犯罪中,因心态、行走速度不同,致使原有的步法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其固有的步法特征仍会反映出来。
1、作案前窥探、踩点、徘徊、逗留:易出现慢步、短步,一脚轻一脚重,一脚直、一脚斜,一步长、一步短等反常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