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值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值的测定

1.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各种相对密度计测定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方法

2.实验原理

采用密度瓶、相对密度天平、相对密度计法等可测定液体试样的相对密度。液态食品指各类饮料、酱油以及各类糊体、酱体等液态食品(具有流动性、均匀性特质)。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以符号d表示,即两者的密度之比,无量纲。各种液态食品都有其一定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其浓度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着改变,故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密度计按其标度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等,如右图。

1-普通密度计 2-附有温度计的糖度计 3-4-波美密度计 5-酒精计6-乳稠计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密度瓶、液体比重天平、相对密度计、专用相对密度计(糖度计、乳稠计、酒精计)3.2材料

果汁饮料(葡萄果汁、咖啡),鲜牛奶,奶粉(全脂、脱脂),白酒,黄酒,盐水,酱油(老抽、生抽)

4.实验步骤

4.1密度瓶法

洁净、干燥、准确称量的密度瓶→装满鲜奶,盖上瓶盖→25℃水浴,吸去支管标线以上的鲜奶→0.5h后取出,擦干外瓶壁→置天平室内0.5h,称量→倾出鲜牛奶,洗净密度瓶,装满水→同上法操作→计算

4.2液体比重天平法

装好液体比重天平→调至适当高度→把等重砝码挂在右端小钩上→旋动水平调整脚使两个指针相对正→取下等重砝码→换上整套测锤后须保持平衡→玻璃圆筒内注水至4/5处→将测锤和弯头温度计浸入→试放各种砝码,使两指针吻合→读数→洗净,擦干,继续测量试样→倾出水

4.3相对密度计法

相对密度计洗净并擦干→缓缓放入盛有果汁的量筒中,保持试样在20℃→静置片刻→轻轻按下少许→静置并无气泡后读数

5.实验结果

5.1处理公式

5.1.1密度瓶法计算鲜牛奶的密度

12

1--M d M M M =

d ——试样在20℃时的相对密度; M 0——密度瓶的质量,g ; M 1——密度瓶加水的质量,g ;

M 2——密度瓶加液体试样的质量,g 。 5.1.2液体比重天平法

1201

220P d P P P P P =⨯=

; P 20——试样在20℃时的密度,g/mL;

P 1——浮锤浸入水中时游码的读数,g; P 2——浮锤浸入试样中时游码的读数,g; P 0——20℃时蒸馏水的密度,g/mL ; d ——试样的相对密度。 5.2实验结果

5.2.1密度计测定数据结果

表1密度计测定数据结果

5.2.2密度瓶法测鲜牛奶密度

表2 密度瓶法测定结果记录

5.2.3液体比重天平测盐水相对密度

T :24.5℃ P 2:1.02g P 1:1.00g P 0:1.00g/mL 经计算得d=1.02 g/mL

6.讨论与心得

6.1思考题

6.1.1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有何意义?

各种液态食品都有其一定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其浓度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着改变,故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及判断食品的质量。

6.1.2使用相对密度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该法操作简便迅速,但准确性差,需要样液量多,且不适用于极易挥发的样品。

(2)操作时应注意不要让密度计接触量筒的壁及底部,待侧液中不得有气泡。

(3)读数时应以密度计与液体形成的弯月面的下缘为准。若液体颜色较深,不易看清弯月面下缘时.则以弯月面上缘为准。

(4)注意比重计的清洁。比重计颈部带油污和表面活性剂,使其上升,读数偏高。

(5 )用酒精计测定白酒、黄酒果酒的酒精度,样品必须经过蒸馏去除杂质,才能进行测定。

6.2实验心得

这是第二次进行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实验内容是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值的测定。其中我主要学会了使用密度瓶、液体比重天平、相对密度计、专用相对密度计(糖度计、乳稠计、酒精计)等仪器进行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值的测定,这类基础操作实验在以后的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验中是很重要的。在实验过程中我组成员各有分工、合理调配,尤其读数记录的准确无误以及操作规程的规范。实验在不同条件下要使用不同的仪器,同时还要记录温度,需要认真负责的实验态度和严谨规范的操作,我们组都按照要求规范完成了。这样的实验不难,但是绝不能有丝毫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严谨的科学的态度面对科研问题,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同时感谢老师和助教的讲解,使得我对实验的各项要求目的都有明确的掌握。同时还要感谢同组组员的合作配合,使得我们在短时间内就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实验要求。我相信我们的配合会更加娴熟,相信实验课会越来越顺利。

由于水平有限,实验报告中定有纰漏错误之处,请老师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1]谢笔钧,何慧.食品分析[M].2009.科学出版社.

[2]谢笔钧.食品化学[M].2004.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