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约瑟难题分析

一、李约瑟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欧洲经历了一千年宗教的黑暗时期,希腊、罗马的古代典籍也被欧洲中世纪的焚书毁灭,欧洲从阿拉伯帝国保存的希腊、罗马古籍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消化吸收了中华文明的科技与产业、体制与文艺等成就,从而诞生了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全球化地球文明。

二、李约瑟难题的两段式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三、李约瑟难题产生原因分析

关于李约瑟难题,很多人归结为我们的文化原因,我认为文化只会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全部,从文化角度看的只是一个宏观的视角,换一种说法就是文化的解释太空虚了,没有事实数据的支持,有一种诡辩的味道。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理解。从经济学上对社会历史进行阶段划分,以工业革命为转折点,工业革命之前为前现代社会,之后则为现代社会。在前现代社会里,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基本没有什么工业而言;在现代社会里,社会经济的主体则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排到第三位。

1、看看科学技术在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在前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影响最主要是在农业领域,可是不管技术如何创新如何高明,农业的产出提高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在今天,单位面积的农业产出也不会比刀耕火种年代高出多少。我之前看过这么一个统计,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里,农业部门的产出水平大概是人均500公斤小麦,这个什么概念呢,以今天的美元来衡量是300美元不到,低于联合国贫困线标准每天1美元的标准。在整个大明王朝,GDP的增长大概是每年0.3%的水平,稍微不小心比如碰到洪涝灾害,GDP就是负增长。再看看2007中国的GDP增长是11.4%,就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发展是多么的缓慢。

中国历史上的强大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庞大的人口,有人分析说古代历史上中国的GDP世界第一占30%,但是如果把这个数据换成人均GDP,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强大,大概就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个平均水平可以用统计学上的众数的概念猜出来,因为中国人口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的人均GDP可以看作众数,在统计学上众数比较接近平均数的。在冷兵器时代,打架比的就是人多,我们成语里都有人多势众,在同样的条件下,人多对人少就有战略优势。看看古代历史上,中国周边的国家,跟中国打架都是输多赢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少,可以动员的兵就少。举日本来说,在日本历史上也有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上彬谦信,明智光秀,还有丰田秀吉都是那个时代的人,丰田秀吉还在那时发动了侵朝战争,最后被大明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津津乐道的战国英雄,比如小西行长,黑田长政到了朝鲜战场,就只会欺负朝鲜妇女和儿童,碰到大明的李如松等人就成连吃败仗。日本的战国是个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就是县与县之间的打架,每次打架能出个千把人对日本来说就是世界大战了。再看看跟日本战国差不多时代的大明王朝,一个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的官兵就高达50万,这个数字估计比日本整个战国参与打架的人还要多。有一个问题,实在想不明白,在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却人人喜欢以少胜多的理论,把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大肆吹捧。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的例子是很少,更多的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这个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我所知道的西方不是这样的,西方都是相信以强胜弱,他们整天想的是富国强兵,可没听说他们老研究以弱胜强。看看美国每年投入庞大的军费研究尖端武器,在科索沃战争的时候打得南联盟连敌人在哪里都找不着北的。这点上还体现在西方的管理思想上,其中有一门课程叫战略管理,战略管理里有许多的分析工具,比如SWOT分析,BCG矩阵分析,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基于以强胜弱的出发点的,从来没有人写要怎么去以弱胜强,再看看大陆,孙子兵法与商战这类的课题远比战略管理这样的课题有市场多了,可是孙子兵法与商战这样的课题在外国是没有市场的。

2、再回过头来看看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主要是表现在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会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产出突飞猛进。也就是科学技术会给社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工业

革命后科学技术会在西方国家发展为制度化的东西,也就科学技术本身也进入类似福特T型车那样的生产线的发展阶段,国家大力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在这点上,科教兴国在我们国家做得远不如西方国家。

四、李约瑟难题的启示

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论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别进行的理论解答,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和落后的真正原因,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从李约瑟先生的观点来看,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只不过在最近四百年前者蓬勃发展,暂时遮挡了后者。

如果我们借用李约瑟的比喻,人们可以得出解答“李约瑟难题”的关键问题:第一、在人类历史上是否存在着另一列火车?也就是说是否存在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第二,东方科学这一火车是不是已报废了?也就是说东方科学现在能否继续发展,赶上甚至超过西方科学;或者与西方科学融合,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对于第一个问题,各种研究早己给予了充分的证明: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中国古代科学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尤其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发现西方科学这一火车出现了障碍,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的严重问题。其次,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吁一种新的科学,而这种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谋而合,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又有了新的动力,将面临一个大的发展。单靠东方科学这一火车带动人类文明发展力不从心,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这两列火车应当而且必然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也就是说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将出现一个大融合的趋势,它们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回顾近八十年来我国学者有关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以及近10年来对“李约瑟难题”本身的质疑,我认为把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