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发病早期多见实证,病久往往转为虚证。
(一)辩证分型
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证多见于本病1级,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3级,而阴虚阳亢证各期均可见到,以2级为多。区别阴虚与阳亢主次,予滋阴、潜阳,阴虚及阳者兼以助阳;分清风、火、痰、瘀之兼夹,予熄风、降火、化痰、祛瘀;审察脏腑肝、肾、心之病机,予柔肝、滋肾、养心;了解气血虚实顺逆,予理气降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1.肝火上炎型
主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畏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泻肝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 黄芩15 栀子15 柴胡10
甘草5 生地黄20 当归12 车前子15
木通5 泽泻30
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全方清肝泻火利湿,清中有养,泻中有补。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清肝热且安神。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震颤,欲发中风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2.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烦躁易怒,五心烦热,盗汗,潮热,
口干喜凉饮,腰酸腿软,便干尿赤,舌红无苔,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龟板、夏枯草、珍珠母、白芍。
枸杞15 菊花15 熟地黄24 山萸肉12
山药12 泽泻30 丹皮10 茯苓15
龟板30 夏枯草15 珍珠母30 白芍15
方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茯苓,泽泻渗湿,丹皮清虚热,
枸杞,菊花,夏枯草清利头目,白芍敛阴,珍珠母、龟板滋阴潜阳。
3.肝风内动型
主证: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手颤足晃,步履沉重,甚则口眼歪
斜,舌强言骞,半身偏枯或牙关紧闭,鼻鼾昏睡,人事不醒,舌红苔
白或黄,脉弦或沉细。
治法:平肝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化栽。
天麻10 钩藤15 石决明30 栀子15
黄芩15 牛膝20 桑寄生15 羚羊角粉3
丹皮12 茯苓15
天麻祛风潜阳,止头痛,眩晕,钩藤、羚羊角清热熄风降火,三药并
用平肝潜阳。石决明清肝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桑
寄生补益肝肾。茯苓安神。丹皮清血中之伏火。
4.肝气郁结型
主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胸闷憋气,胸胁胀痛,喜叹息,吸
气,舌红苔微黄,脉弦涩。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素馨花、珍珠母。
丹皮15 栀子15 柴胡10 白芍15 当归12 茯苓15 白术12 甘草5 素馨花10 珍珠
母30
柴胡,素馨花疏肝解郁,白芍,当归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
脾益气,以实土抑木,且使营血生化有源。用丹皮清血中之伏火,栀
子清肝热,导热下行。珍珠母滋阴潜阳。
6.脾虚痰盛型
主证:眩晕体胖,身倦乏力,头重如裹,痰多,浮肿,便溏,舌
胖嫩,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半夏12g 陈皮12g 白术10g 茯苓15g
钩藤20g 天麻6g 竹茹15 枳实15
甘草6g 生姜3片大枣5枚
陈皮,半夏合用燥湿化痰,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天麻,钩藤并用平
肝潜阳,熄风止眩。竹茹、胆星清热化痰,枳实理气,甘草、生姜、
大枣健脾和胃,调和诸药。
7.阴阳两虚型
主证: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烘热出汗等阴虚内热现象,又有汗
后背部畏冷等阳虚证候,舌红少苔或白苔,脉沉细。
治法:调理阴阳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熟地12 山茱萸9 巴戟天9 肉苁蓉9 制附子6 官桂6 五味子6 石斛9 麦门冬6 石菖蒲6 远志6 白茯苓6
薄荷5 生姜5 大枣1枚
方用熟地,山茱萸补肾填精,巴戟天,肉苁蓉温壮肾阳,附子,肉桂
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源。五味子,石斛,麦门冬滋阴敛液,
壮水以济火,石菖蒲,远志,茯苓合用,开窍化痰,交通心肾。薄
荷轻清上行,姜,枣和中调药。
高血压特色治疗方法:
按摩:
方法一
①浴面分抹法:搓热双手,从额部经颞部沿耳前抹至下颌,反复20-30次。然后再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印堂穴沿眉弓分抹至双侧太阳穴,反复多次,逐渐上移至发际。手法轻松柔和,印堂穴稍加压力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度。本法可降低血压,增进面部光泽。
②揉攒竹穴:用双手拇指端分别按揉双侧攒竹穴约100次,用力要均匀。此法可减轻头痛、头晕等症状。
③抹桥弓:头偏向一侧,用双手四指指腹分别在对侧耳后隆起处沿大筋向下推抹至胸廓上囗处,双手交替进行,反复多次。此法有显着的降压作用。
方法二
“抹、擦、梳、滚、揉、按”六字按摩法降压好。如高血压病人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进行此按摩法,可帮助巩固降压疗效。抹:就是抹前额。其方法是双手的食指或中指进行抹。
擦:就是用双手手掌摩擦头部的左、右两侧。摩擦时用力不宜过大,以自觉舒适为好。
梳:就是将双手手指微屈,两手十指好似虎爪般,先从前额发根开始,一寸一寸向头顶,再一寸一寸向脑后推着,边推边梳,当然也可以左、右两手互相交替反复进行推梳5~10分钟左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滚”、“揉”、“按”三种方法。
滚:就是滚动腰背部。其方法就是先将左、右两手握拳,拳眼对贴着相应的腰背部左、右两侧用力上下滚动,幅度可以尽量大一些,按摩3-5分钟即可。
揉:就是揉动腹部。做法是:两手重叠,尽量用靠近腹部的一只手按紧小腹部轻轻揉动。揉动时应顺时针方向转动,约3~5分钟。揉腹后一般血压都会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按:就是按摩穴位。常用的穴位有肩井穴(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间)。
高血压的针灸治疗:
本症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证范畴。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上扰头目,头痛头晕;肝喜条达,郁易化火,肝阴耗伤,风阳易动,发为眩晕;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更伤脾胃;或忧思劳倦,脾阳不振,水湿内停,积聚成痰,痰阻经络,清阳不升,头目眩晕,发为本病。
常用穴位:大椎、肩井、肺俞。梁门、太阳、风池、涌泉、三阴交、太溪、太冲、足三里、曲池、中院、丰隆、百会、气海等穴。
中药茶疗十法: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