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区域分布特征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一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粮食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粮食主产区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践操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粮食主产区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与对象。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中国粮食主产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包括主产区的空间布局、产量变化、品种结构等方面。
同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分析粮食主产区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现状,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主产区的优势与劣势,总结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
针对粮食主产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主产区布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措施,以期推动粮食主产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历史演变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伴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和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分布和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的进步,也对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低下,全国各地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一、中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分布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气候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农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下面将从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农业产品分布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1. 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1)中国东北地区: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
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其中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域之一。
(2)中国北方平原: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河北、河南、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江苏、湖南、安徽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和产棉区。
(4)中国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山地和高原较多,气候条件复杂多变,但也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
四川、云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稻米、蔬菜和水果种植区域。
2. 农业产品的分布中国的农业产品种类繁多,不仅有粮食农作物,还有蔬菜、水果、畜禽等。
这些产品的分布也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1)东北地区:这个地区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条件使得东北成为小麦、玉米、大豆的重要产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区。
(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棉花、蔬菜、水果等。
湖南、江西等省份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
(3)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河南、山西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
(4)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云南、四川等省份以稻米、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种植闻名。
二、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配置
2.相似性系数法
相似性系数法是以某一区域(通常为产业结构高的区域)的产业结构为
参照标准,将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公式为:
=
σ
=1
2 2
σ
=1
(4.1)
A为被比较的区域,B为参照区域, 表示产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
2、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重心变化或产
业升级的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1.配第-克拉克定律
不同产业间存在相对收入差距,如制造业比农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商业比制造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部门向
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
=
(σ
=1 )/
2
(σ
=1 σ=1 )/
(4.11)
>1,说明i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应选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即波及效果
较强的产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2.关联产业
发展。
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升级是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主要通过新主
导产业替代和原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方向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
➢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应具有产业配套性
的产业分类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008年联合国发布了第四版《所有
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21大类。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一个文献综述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向东部集聚的趋势,而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及城市化的推进,我国部分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制造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催生了我国对服务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制造业;空间分布;集聚发展;服务业;城市化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起主导作用。
我国制造业的增长经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地分散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聚发展的转变。
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东部集聚特征,同时在与服务业及城市化三者的关系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一、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而工业空间分布差异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因此,探寻中国地区差距形成原因必须分析中国工业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由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点。
吴三忙、李善同(2010)借助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方向看,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的特点,但2003年后,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出“北上西进”的特征;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看,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明显,相比之下,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及中西部地区。
二、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趋势理论上,主流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且忽视空间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在不考虑自然资源分布异质性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将变成一种“无城市”的世界或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很显然,这与现实世界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不相符合。
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及其演变趋势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及其演变趋势一、本文概述《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及其演变趋势》这篇文章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文章首先概述了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基本概念,包括产业集聚的定义、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揭示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产业集聚的特点和差异。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演变趋势,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环境等因素,分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文章还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状和演变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分析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在中国愈发显著。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本文基于相关数据,从产业集聚度、区域分布、行业特点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产业集聚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集聚度较高,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度也在逐步提升。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呈现出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
一方面,大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量制造业企业的集聚;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制造业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了多个制造业产业带。
从行业特点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性。
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产业集聚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现状与变迁
第 33 卷第 5 期2023 年Vol.33 No.52023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DOI:10.20004/ki.ujn.2023.05.011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现状与变迁杜鹏,李子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摘要]乡村振兴是奋斗出来的,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是核心和关键,因此认清中国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了解其现状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1990—202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生产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最新形势,明晰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劳动力基础。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总量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减少,但第三产业在最近十年成长为最强劲的就业增长点;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持续老化,当前已呈现与城镇就业人口完全不同的年龄峰值;尽管农业女性化趋势在最近10年实现整体逆转,但其就业不充分、更易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依然显著。
基于此,未来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中西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重视老年人在农村中的经济价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村公共服务、释放农村人力资源等方式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口基础、劳动力基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及共同富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23)05-0106-12一、问题的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作为顺应亿万农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行动战略与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一奋斗过程中,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是核心和关键。
因此,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界在讨论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人口要素时,就将重点集中于劳动力人口,基本形成了“农村人口长期下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削弱了乡村振兴的基础”①的共识。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发展对策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发展对策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1.地区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区域工业产品结构趋同,具体反映在工业布局的集中度下降和分散提高上。
集中度指标可用全国总构成中前三位省区比重的总和即式中,Xi(i=4、5、…、n)为n个省区中除前三名后的各省区的比重,Xj(j=1、2、3)为前三名省区的比重,V[,x]越趋近0,表明分散度越低,集中度越高;V[,x]越趋近1,表明分散度越高,集中度越低,存在产业趋同化。
下表说明,40多年来我国工业布局集中度不断下降,而分散度不断提高,虽然经过整顿治理后90年代的数据有所好转,但这个过程中同构化仍十分严重。
2.地区工业部门结构相似性增大最近数据表明,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相似率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似率为%,此外以1992年全国工业净产值的部门结构作为零标准,然后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工业部门进行分析并计算两者相关系数(即相似系数),结果是在所统计的28个省市区中,除偏在性资源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山西、黑龙江和云南三省外,其他省市区和全国标准结构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其中相似系数在以上的区有17个,占地区总数的%,如果剔除偏在性资源产业部门后进行部门比较,则相似系数不足的只有云南省1个,超过的达25个,占地区总数的%。
3.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雷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起源于初级产品的加工,进而延伸至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业,目前又进入到主导产业领域,纺织、食品、机械和化工几乎成为每个地区的主导部门。
在“九五”计划和XX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24个地区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有25地区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16个地区将化工列为支柱产业,14个地区将冶金列为支柱产业。
而且工业结构趋同问题在各省市区内部也广泛存在。
前三位省市工业产业比重年份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名称比重(%)名称比重(%)名称比重(%)C[,x1]C[, x2]V[x]1952上海辽宁13河北101965上海辽宁江苏181984上海江苏辽宁1992江苏山东广东1997广东江苏上海12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结构理论和政策研究》宋海林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52页。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所经历的深刻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结构的重塑和调整。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和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特点、动因以及影响,以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做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背景,分析当时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们将按照时间线索,逐步展现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重点关注城乡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包括经济政策调整、社会制度改革、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出这一过程中蕴含的规律性和趋势性特征,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也将对未来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堪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社会的转变。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也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多元化。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也激发了经济的活力。
特别是在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在区域结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农村经济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分析
农村经济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分析农村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分布和特点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农村经济的区域分布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东部地区中国东部地区是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这里的农村经济以现代农业为主导,拥有成熟的种植与养殖业。
在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受到市场需求和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发达,产业链较为完备。
此外,东部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前沿,拥有先进的农技和农业科研机构,助力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增长。
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农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依靠耕地面积和劳动力规模。
中部地区的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土地利用效率高,农业生产能力较强。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市场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制约,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能力有待提升。
三、西部地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上。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光热资源、水资源、地下资源等,这为农业多元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也面临着转移支付的压力,政府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农业重要区域,其农村经济的特点是以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主导。
由于气候和土地条件的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并且面临着人口流失的问题。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五、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农村经济以种植业和水产品养殖业为主要特点。
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
农村经济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强。
此外,华南地区的农民积极探索农村旅游、农业观光等新的增收途径,为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六、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以农产品供应为主要特点。
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粮食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摘要:在国际竞争不断加强的当今社会形势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在全世界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产业结构逐渐向着高级化、合理化和均衡化发展。
本文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前提下,对经济的增长和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趋势;产业结构变化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1、国际环境的变化 (1)2、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1)3、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二)研究意义 (2)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 (2)(一)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2)(二)产业结构状况及其演变 (3)三、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一)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5)(二)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 (5)(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7)1、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7)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7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但劳动力配置质量有待提高7四、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7)(一)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 (8)(二)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8)(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8)(四)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升级 (9)(五)全球化的机遇、对外开放的实行 (9)五、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9)(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9)(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优化服务业结构 (10)(三)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战略产业发展 (10)(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10)六、产业结构进一步演进的趋势 (10)(一)三次产业演进趋势 (11)(二)轻重工业演进趋势 (11)(三)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演进趋势 (12)(四)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演进趋势 (13)(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趋势 (13)七、结语 (13)参考文献 (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
地理分区与产业发展
地理分区与产业发展地理分区是指根据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点等因素而进行的地区划分。
它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理分区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考察一些具体的案例。
地理分区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分区决定了各地的自然资源分布。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巨大,如沿海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盆地地区的煤炭资源、高原地区的水力资源等,这些资源的不同分布为各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例如,中国沿海地区富集的海洋资源,带动了渔业、航运业、海洋工程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地理分区还决定了地区的气候条件,气候的差异也对产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如中国北方的寒冷气候使其成为更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南方的温暖湿润气候则适宜种植水稻和茶叶等农作物。
这些都表明地理分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地理分区通过影响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理条件决定了交通的便利程度,而交通的畅通程度又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例如,沿海地区依托海洋运输的便利性,其外向型产业发展迅速。
而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其产业结构往往以资源加工业为主导。
此外,现代产业的发展还依赖于高速通讯网络,而地理条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布局存在重要的影响,如山区、乡村等地的数字鸿沟问题,制约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因此,地理分区对于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布局和发展情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地理分区还直接决定了各地的人口分布和人口素质状况,而人力资源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存在着差异,这对各地的产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由于庞大的人口基础和高素质的人才集聚,成为了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中心。
而一些人口相对稀少、教育水平偏低的地区,则更适合发展农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
综上所述,地理分区与产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探究: 探究:曾、李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根本目的是什么? 根本目的是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主张和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中央: 中央:
(三)代表人物
地方: 地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近代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近代 建立近代海军 建立近代海军 近代 创办近代新式学堂, 创办近代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近代新式学堂
古 代 国民经济的 经 手工业 比重与成分 济 结 构
商业
农业 (小农经济绝对 主导地位)
近 代 经 济 结 构
外国资本主义 经济 洋务企业 国 义经济 经济 资本主 企业
近 代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自然经济 逐步解体 洋务运动
诱 导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自然经济特征: 自然经济特征: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2、消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消极: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一)、背景 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 19世纪60年代到90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求富”的旗号, 、“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 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 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的自救运动。 ,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材料3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 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 见我工商竞用新法 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 江浙、 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 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 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 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教师版)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近代中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转换,然而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
……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相比之下,投资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
——摘编自邹晓涓《近代中国产业诂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材料二 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为主要进口品,茶叶、丝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品。
中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步伐”启动的主要因素,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兴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工业结构投资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产业分布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内陆分布很少)(2)特点:贸易总量不断扩大;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农副产品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并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分布及其变化
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分布及其变化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不同企业规模对资源的利用。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工业制品出口货物金额由1980年90.05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12年19481.56亿美元,增长了215.34倍。
而工业经济是构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主要通过查找《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1978年-2005年,由于存在部分口径问题,未纳本文统计),分析我国2005年至2011年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化情况,分析未来中国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而了解当下中国不同工业企业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7.575.2210.8515.18 13.47 8.8511.58 4.06 3.848.9514.247.83 8.4310.09 12.64 14.16 9.63 10.45 9.37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不变价格GDP增长率一、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变化情况自2005年起,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05年的271835个,迅速发展为2010年的452872个,到2011年快速回落到325609个。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笔记高二地理学问点归纳笔记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四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暖和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高二地理学问点归纳笔记2河流搬运力量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积累地貌。
常见的河流积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扇平原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积累体。
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很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淌,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积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
随着各支汊的不断积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
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力量向边缘减弱,积累的物质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进展自流浇灌。
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积累形成水下积累体。
积累体的面积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沉没,连续接受沉积。
假如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
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
中国的地理差异跨学科设计说明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地理差异较大。
地理差异对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跨学科设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
下面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跨学科课题,来探讨我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学1.地形地貌分布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
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台地、盆地等不同地貌类型。
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和特点进行研究,可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气候分布我国气候分布也非常广泛,南北气候差异明显。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
研究我国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助于认识我国的地理差异。
3.自然资源分布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主要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对于不同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历史学1.人文地理的变迁我国地理差异的形成与人文地理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地理差异对历史演变的影响。
2.地理条件与历史事件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战争、迁徙、建筑等历史事件,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地理条件下历史事件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理差异对历史演变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学1.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可以分析地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原因。
2.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差异对资源利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通过研究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地理差异,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对经济的影响。
四、生物学1.植被分布我国地理差异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差异,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率不同。
通过研究植被分布的地理差异,可以探讨地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经济重心空间演变及产业重心分解
y=∑
L ∑
作者简介 :白雪 ( 1 9 8 1 一 ) ,女 ,辽宁抚顺人 ,满族 ,北京师范大 学珠 海分校 ,副教授 ,博士 ,研究 方向:经济地理 与 区域经
济。 l 8
其 中, 、 y 分别表示所研究 区域某种属性重心所在 际情况描述 的误差程度也越 大。本文计算方式 对上述 地理位置 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 X 、 分别表示第 i 个次 方法进行修正 ( 数据选 自方便样 本 ,不 包括香港 、澳
《 经济问题探 索》2 0 1 5年第 6期
中国经济重心空问演变及产业重心分解
白 雪
( 北 京师 范大 学珠海 分校 ,广 东珠 海 5 1 9 0 8 7 )
摘
要 :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瞩 目成绩 ,但是各 区域之 间存在 着较 大的发展差异 ,通过对经
济 重 心的研 究 ,可 以 了解 区域 经 济 发展 的 差 异 性 和 区域 政 策 的 空 间 响应 程 度 。本 文对 我 国近 3 O年 经 济 重 心 位
增长值 的不 同。最后对落后地 区如何降低进入 经济循 环和产业梯度 门槛 ,减 少产业对接 成本 ,促进地 区经济均
衡 增 长等 方 面提 出建议 。 关键 词 :经济 重心 ;产业 重 心 ;空 间 演 变 ;灰 色关联
引言
一
、
业重心、人 口重心、就业重心等 。周 良民 ( 2 0 0 0 ) 对
一
= 二 + 0 r c t g ( A 普 ) ( n = 0 , 1 , 2 )
s
经济重心。其 中,四个直辖市是 直接采用全市经 济指 标和经纬度带入到计算体 系中;其余省份和 自治 区的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取得瞩 中国经济重心、地区差距与协 调发展之 间的关系进行 目成 绩 ,综 合 实 力 日益 增 强 ,但 是 也 面 临 着 发 展 中 了实证研究 ,指出中国经济重心整体 向南移 动 ,南 北 2 0 0 5 ) 则 “ 公平” 和 “ 效率 ” 的两难 尴尬 。中 国各 区域之 间经 区域差距呈不 断扩大 的趋势。乔家君等 ( 0 年来 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 ,得 出中国经 济差异是在 自然 、历史 、经济、社会 和制度条件下 长 研究 了近 5 济重 心 总 移 动 趋 势 由 北 向 南 。冯 宗 宪 和 黄 建 山 期累计的结果 ,这 种经济空间非均衡不仅体现在宏 观 2 0 0 5 ) 定量表达 了 1 9 7 8 ~ 2 0 0 3年 中国经济总量及各 层面,还体现在各城市带 、省和 自治 区内部。经济重 (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高频考点知识梳理选择题1、2019年8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它坐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临港吸引众多智能高端制造业落户,优先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项目。
下图示意上海港港区位置迁移及上海临港新片区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主要产业是()A.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B.全部为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D.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2)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吸引众多智能高端制造业落户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B.劳力资源和科学技术C.能源矿产和地价因素D.国家政策和交通区位(3)上海港区港口位置变迁的原因是()①乡村产业布局调整,导致港区位置变化②船舶大型化,对航线深度和航道宽度要求提高③简化海关进口手续,增加相关环保指标④货物吞吐量增大,对港区土地面积需求增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1亩=1/15公顷)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
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
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C.种树有补贴D.劳动投入少(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粮食进口C.鼓励农地流转D.增加木材进口3、2020年3月21日,装载着捐赠西班牙抗疫物资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铁路西站发车。
西班牙马德里是义乌中欧班列在欧洲的大本营,也是各国货物实现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稿 日期 】 0 10— 0 2 1-4 2
①三次 产业 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 与 G P D 增量 之比。 【 作者简介 】 刘佳琦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人 , 京交通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工商 管理 系 , 究方向: 女, 北 研 财务管理 。
10 5
本文也 用图 4展现 了三次产业 的空间基尼 系数 时间趋 增 长主要依靠第 二产业 和第 三产业 的发 展 。其 中 , 亚洲 金融危 征变化 , 机以后 , 特别是 20 0 0年后 , 三产业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 不断提 势线 。 第
三、 结论
通 过梳理 中国产业 结构 变迁 的轨迹 , 文发 现 , 本 随着 改革 的推进 , 中国的产 业结构逐渐从 僵化 的二 元经济结构转化 为三 次产业协调 发展 。总体来 讲 , 一产业无论 是从就业人数 来讲 第
G I∑ (-) II C S N= ij j
J
还是产 出占 比上讲 , 在经济 中的 比重都在 下降。经过长 时期的
一
产业结构升级提供 了微观基础 。在以上种种 因素 的推动下 , 改 改革开放初期 的 2 .%增加至 2 0 39 0 9年的 4 .%。如图 3所示 , 3 4 革开放 以来 , 伴随着经 济的发展 , 中国的产业 结构经 历 了巨大 按 照国家统计局提供 的三 次产 业贡献率来衡量 ,我 们发现 , 自 的变化 。如 图 1 所示 , 第一产业 的就业人 员快速下 降 , 17 19 从 98 9 0年 以来 , 第一 产业对经济 的拉动作用一 直相对较 小 , 经济
图 3 三次产 业贡献率( 9 0 2 0 1 9 - 0 9)
数据来源 :00 《 21 年 中国经济统计 年鉴》
二、 中国产 业 结构 的 区域 特征
从整体上 回顾 中 国产业结 构的变迁轨迹 , 我们 的确发现 改 革 开放 以来 , 中国的三次产业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但与此 同时 , 已有研 究显示 , 产业 在 区域 间 的转 移 和集 聚也 在发 生 , 并认 为 这 是 地 区 间收 入 差 距 拉 大 的 重 要 因素 ( 剑 勇 和 朱 国林 , 范 2 0 ) 这也意 味着 , 02 。 理清 中国产业结 构的 区域分布特征 对于理 解 区域间 的经 济联 系和收入分配格局非 常必 要。 在 已有 的文献中 , 考察地 区产 业结构特征 的一个重要 角度 是 比较 各 地 区 的 产 业 集 聚 程 度 。本 文 在 这 一 部 分 以 中 国 19 - 2 0 9 9 0 9年间三次产业 为研究对象 , 鉴 K uma (9 1 提 借 rg n 1 9 ) 出 的从 空 间 上衡 量 产 业 集 聚 情况 的指 标—— 空 间基 尼 系 数 (D t l I I ofc n) sai N e i t ,探讨三次 产业 的空 间分 布特征 变化 。 aG c f e i 空间基尼 系数 的具 体计 算公式为 :
【 键 词】 产业结构; 关 空间基尼系数; 地区分布特征; 产业转移 【 中图分类号 】 I1 【 F2. 3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426 (0 10— 10 0 1 —782 1)705—2 0
改 革开放三 十多年 以来 , 中国经济 高速发展 , 经济总量 持 续 上升 的同时 , 产业结构也在 不断优化 。一些学者将这 两者联 系起 来 , 考察 了经 济增长 和产业结构 变迁之 间的关系 , 为结 认 构 改革 和要 素重 置对经 济增长有 显著 的正影 响( on ,9 5 Y u g 19 ; C l rnea.20 ) 国内相关领域 的研究也表 明, a eo t1 0 7 。 d , 中国持续的 经 济增长 与中国经济转 型过程 中不断 的结 构改革 和要 素重置 密切相关 ( 张军等 ,0 9 。 20 ) 此外 ,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决定 了 其在产业分 T中的位 置 , 当地经济增长和收入提 高产生直接 对
高。一些学者 深入研究 了产 业结构对经 济增长 的作用 , 例如刘 伟和李绍荣 ( 0 2 讨论 了产业结构对经 济增长 的贡献 , 20 ) 他们 的 实证研 究发 现对 中国经济 增长拉 动最 大的几 乎都是 第三 产业 部门 。而 王立 平和王建 ( 0 0 进一 步将 空间 因素 考虑进来 , 21) 不 仅发现产业结 构对经济增 长有显著 的影 响 , 而且发现这 一影 响
中国产 业结构 的变迁和 区域分布特征
刘 佳 琦
( 北京交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院 , 北京 10 4 ) 0 0 4
【 摘 要 】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 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在梳理 中国产 业结构 变迁轨迹 的同时, 结合相关数据 构建 描述产业地 区分 布状况的指标 , 出中国产 业分布 的空 间特征 , 指 为接下来地 区间产业结构 的升 级和调整提供 相关 的政 策建议 。
20 00
— — — — —
l +
笙 — 盆 ————— 一 第一 产业 一 一 一 。第二产业 I
— — — —
加0 5
2 1 00
l_ i 第三产业 _ 一
I
图 4 99 20 1 9 - 0 9年中国三次产业 空间基尼 系数趋势线
数据来源 :00 2 1年 《 2() 00 中国经济统计年 鉴》  ̄
具有外溢效应 。
表 1 9 9 20 1 9 - 0 9年中国三次产业 空间基 尼系数
墓o ・
羹
3口
注: 由于 20 06年相 关数据 的缺失 , 本文将这一年 国内生产总值 的产 业构成 比例( 9 8 2 0 1 7 - 0 9)
数 据来源 :0 0年《 21 中国经济统计年鉴 》
结合表 1和 图 4 我们可 以发现 , , 总体而言 , 随着 中国经 济 的转型 , 产业 分布 在地 区间最不 均衡 的是第 二产业 , 趋势线 其 处 于 图 4的最上端 , 并且 在 2 0 0 2年后显 著上 升 , 2 0 在 0 5年后 趋 于稳定 。这说 明 , 以工业为 主的第 二产业在 地区间 的分 布越 来 越不均衡 , 出现 向局 部地 区集 中的情况 。已有的研究也支 持 了这一说法 , 认为 中国的第二产业 尤其是制造 业逐步 向东部 和 沿海地 区集 聚 ( 志刚 、 袁 范剑 勇 ,0 3 吴学 花 、 20 ; 杨蕙馨 ,0 4 。 20 ) 相较之下 , 第三产业 的空间分布 不仅最均衡 而且随时 间变化 并 没有明显 的变动 趋势 , 一直 比较 稳定 。 也就 是说 , 尽管 图 1和图 2显示 , 总量 上看 , 从 第三产 业就业 人 员 比重 在快 速上 升而 且 在经济 中的比重越来越 大 , 但是 , 第三产 业在 地区 间是平衡 发 展 的, 并没有 明显 的地 区间分布差距 的出现 。 4中, 图 空间分布 特征变化最 明显 的是第 一产业 , 2 0 从 0 2年 以来 , 第一产业 的发 展主要集 中在部 分地 区。 这可能与农村劳动力大量 向城市工业 部 门转移有关 。为 了进一 步考察第一 产业 的变迁 , 本文第 一产 业就业 人员 占比在 19 - 2 0 9 9 0 9年 间每年进行 排序 ,发现第 一 产业就业 比重最大 的三个 地区几乎稳 定为西藏 、 广西 和云南或 者西藏 、 贵州或云南 , 但是 随着工业化 的开展 , 第一产业就 业 比 重 总体 上都 在下降 , 是有 的地区下 降 比较 严重 而 已, 而造 只 从 成 图 4中曲线 的持续 向上趋势 。
产 业结构 的变迁不 仅体现 为就业 人员在不 同产业 问 的流 动和 比例变 化 , 而且 最终体现为三次产业 的产出 占比变化 和对 G P增长贡献 的变动 。本 文利 用 2 1 D 0 0年《 中国经济统计 年鉴》 的相关 数据 , 绘制 了粗略表 示 三次产业产 出效率 的曲线 , 别 分 如 图 2和 图 3 所示 。 比图 1从 图 2中 , 对 , 我们可 以看到 , 管第 产业 的就业 比例最大 , 但其产 出 占 G P的 比重却相 对较低 , D 而且在持续 大幅下降 。第二产业 的产 出比例基本保持 不变 , 一 直在 4 %左右浮动 。 5 相较之 下 , 第三产业 的发展则更加瞩 目, 从
建议 。
一
、
中 国产 业 结构 的 调整
图 1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 比例 《 9 8 2 0 1 7 - 0 9)
数据来源 :0 0年《 21 中国经济统 |年鉴》 十
建 国初期 到改革开放之前 , 中国形成 了重 工业 优先发展 的
赶 超战略 ,并发展 了一系列 的经 济政策来 配合 这一战 略的实 施, 如低利率 、 低汇率 、 低工资 、 低农 产品价格等政策 , 逐渐形成 了刚性 的二元经济结 构 , 造成 资源配置 的严重扭 曲 ( 并 林毅夫 等 ,94) 19 。相关数据 显示 ,9 2年 , 15 第一 产业 的就业人 员所 占 份 额高达 8. 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的就业人员所 占份额分 3 %, 5 别仅为 74 _%和 91 .%。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经济 部门 , 随着 劳动生产率 的提 高, 大量 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被 释放出来 。 与此同时 , 随着 改革 开 放 的深入 , 尤其 是乡镇企业 的发展 壮大和大 量利用 外资 , 以增 量性改革为特征 的非 国有部 门迅速发展起来 。 这些 都为当时的
目前 , 新一轮 的产业 升级 已被视为未来 中国经 济发展的动 力 , 因此得到广泛 的关 注。 并 回顾 中国地 区间产业结构 的变迁 , 对 于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 , 制定 合理的产业政策具有 重要的启示 作 用。 文将 紧紧围绕 这一 点 , 本 理清改革 开放 以来 , 中国地 区间 产业结 构的发展轨迹 , 并结合 已有的文献 和相关数 据构建描述 产业结 构地 区分布状况的指标 , 以此判断地 区间产 业分布是否 合理 , 为接下来地 区问产业结 构的升级和调整提供 相关 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