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设计作业
城轨车辆车体结构
![城轨车辆车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c24ab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8.png)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预处理
去除车体表面的油污、锈蚀等杂质,确保表面处理质量。
喷涂工艺
采用先进的喷涂设备和工艺,确保涂层均匀、附着力强、耐腐蚀性 好。
表面装饰
根据设计要求,对车体表面进行装饰处理,如贴膜、喷绘等。
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无损检测
采用射线、超声、磁粉等 无损检测方法,对车体焊 缝进行内部缺陷检测。
刚度。
满足强度要求
对关键承载部位进行强度校核,确 保车体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安全可靠 地运行。
考虑疲劳强度
针对车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交变 载荷,进行疲劳强度设计和评估。
耐撞性设计考虑
能量吸收结构
在车体前端设置能量吸收区域, 通过塑性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保
护乘客安全。
防爬装置
在车体侧面设置防爬装置,防止 在侧面碰撞时车辆相互攀爬,降
现状
目前,城轨车辆车体结构已经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耐腐 蚀等目标。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城市的需求,车体结构也呈 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A型车、B型车、C型车等。
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未来城轨车辆车体结构将继续向轻量化、高强度、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同时,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车体结构的设计和制造将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
低事故严重性。
紧急疏散通道
确保在碰撞事故发生后,乘客能 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到车外。
04 关键部件及连接技术
车门系统
车门类型
01
包括塞拉门、内藏门、外挂门等,不同类型的车门具有不同的
开启方式和结构特点。
车门驱动方式
02
主要有气动、电动和人力驱动三种方式,现代城轨车辆多采用
电动驱动方式。
车门控制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d43e1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结构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部件,它连接车辆的车体与轮对,起到支撑、转向、减振和传递牵引力等作用。
转向架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转向架的结构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常采用钢结构,由轴箱、均衡梁、悬挂装置和连杆等组成。
轴箱是连接车轮和车体的重要组件,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车轮的载荷并传递给车体。
均衡梁则起到平衡车轮载荷的作用,确保车辆平稳运行。
悬挂装置一般采用弹簧和减振器组合而成,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在轨道上的震动。
其次是转向架的转向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常采用机械式或电动式转向控制系统。
机械式转向控制系统通过连杆和传动机构实现车轮的转向,操作简单可靠,适用于低速和小曲率的轨道。
而电动式转向控制系统则通过电机和齿轮传动实现车轮的转向,操作灵活方便,适用于高速和大曲率的轨道。
转向控制系统需要考虑转向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精度,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平稳地行驶。
此外,转向架还需要考虑车辆的动力系统和牵引系统。
动力系统一般采用电力驱动,通过电车辆的电机提供牵引力。
牵引系统一般通过轮对上的齿轮传动,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车辆的动力系统和牵引系统需要与转向架进行协调设计,确保能够良好地配合运行。
最后,转向架的制造和维护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转向架的制造需要采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确保其在长期运行中能够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同时,转向架的维护也需要定期进行,及时检修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向架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转向控制、动力系统和牵引系统的配合,同时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进行定期的维护。
通过合理的转向架设计,可以提高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6cf7e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8.png)
• 车钩的分类
自动车钩
车钩
按车钩连接方法不同分 非自动车钩
非刚性车钩 按车钩特点的不同分
刚性车钩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车辆构成→车钩缓冲装置
非自动车钩和自动车钩的不同点在于:
1.非自动车钩解钩时,机械和气动部分可气动也可 手动操作完成,但不能在司机室集中控制;
2.电气连接装置只能用于手动操作。 3.在非自动车钩上设有贯通道支撑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 车辆的构成
• 车体 • 车门 • 车钩缓冲装置 • 转向架 I. 制动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示意图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问题???
• 车辆由哪几部分构成? 底架
• 车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侧墙
车体
车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3)车体的构成→底架
• 车体底架由地板、侧梁、枕梁、小横梁和牵引梁 组成。
• 枕梁用于连接走行部,牵引梁设在底架的两端, 用来安装车钩缓冲装置。
1-端梁;2、7-枕梁;3-纵梁;4-侧梁;5-横梁;6-中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4)车体的承载方式
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
•
对重量限制较为严格,以降低高架线路的工
程投资。
•
车体采用轻量化设计。
•
车体的防火要求严格。
•
车体的隔音和减噪措施有严格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成
(2)车体的材料 轨道交通车辆对于车体材料的要求包括:
•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 要耐腐蚀。 • 采用轻量化设计,能大大节约制造材料、降低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3fa2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7.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其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非常重要。
车体结构不仅影响车辆的外观和舒适性,还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能。
本文将从车体整体结构、车体材料、车体重量和车体附属设备四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车体整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主要由车体壳体、车体底盘和车体屋盖三部分组成。
车体壳体是车体的主体结构,承担着车辆的荷载和保护乘客的功能。
车体底盘是承载轮对和悬挂系统的基础部件,其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车体屋盖则是覆盖在车体顶部,旨在提供乘客休息和储物的空间。
二、车体材料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材料决定了车体的强度、重量和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车体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部件,如车体壳体和底盘。
铝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形性,适用于车体屋盖等外壳部件。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适用于提高车辆整体的耐久性和乘坐舒适度。
三、车体重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重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车体重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尽可能地轻量化,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运行效能。
因此,车体结构的设计需要在强度和重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使车辆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车体重量。
四、车体附属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还包括一些附属设备,如车门、窗户、灯光和通风系统等。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提供乘客进出车辆的通道,保证车内的采光和通风,以及提供车辆行驶时的灯光照明。
车辆的附属设备需要与车体的结构相适应,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同时,附属设备的设计还需要满足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https://img.taocdn.com/s3/m/d2addb3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1.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 (一)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疏通和人们出行提供了高效、快捷、安全、环保的选择。
而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核心要素,其构造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课件包含以下模块:一、车辆概论轨道交通车辆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运载工具,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车辆的基本结构、运行方式、车辆类型及特点等内容。
二、车辆车体结构车辆车体是车辆最基本的构造,主要由车身、车门、车窗、车顶、车底等部分组成。
在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车体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车端的门控系统设计、车窗的散热与通风、车顶的防滑与防水等内容。
三、车辆内部设施车辆内部设施是影响乘客乘坐体验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车厢座椅、车内空调、车内照明、车内广播、紧急报警装置等。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不同车辆类型的内部设施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平衡问题。
四、车辆动力系统车辆动力系统是指车辆的牵引、制动、转向和稳定性控制等技术装备。
在课件中,我们将介绍电力机车、液压机车、控制系统等车辆动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车辆的悬挂、转向和操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安全性问题。
五、车辆信号及通信系统车辆信号与通信系统是车辆运营及维护管理的重要保障。
课件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的类型和原理,车辆通信系统的流程和技术装备,车辆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车辆的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程度、运营成本等已经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厂家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车辆构造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广大乘客对于出行安全与舒适需求的日益提高。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全套课件P是学习、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原理的重要工具,值得广大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车体结构设计
![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车体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853ed171fe910ef02df844.png)
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车体结构设计作者:郭蕾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4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的车体结构设计,从车体材料选择、焊接工艺、结构连接、强度计算等多方面保证车体结构能够满足地铁车辆运行的各种需要。
【关键词】不锈钢车体;钢结构;材料性能;地铁车辆0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内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逐渐显现。
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等优势成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
大连地铁1号线起自姚家,终至河口,线路全长28.339km;2号线起自东海公园,终至南关岭,线路全长36.562km。
车辆要适应大连市的自然环境和地铁线路条件,能在地下、地面和高架线路上运行,车辆采用3动3拖六辆编组方式。
为此,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研发设计成B2型不锈钢车辆,车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的轻量化整体承载焊接结构,具有列车自动驾驶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
以下介绍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车体结构、部件和轻量化等方面的具体设计。
1 车体结构设计1.1 车体钢结构组成大连地铁1、2号线车辆为6辆/列编组,车辆分为带司机室拖车(Tc车)、带受电弓动车(Mp车)和不带受电弓动车(M车)三种。
车体是车辆运输的载体,要承受各种静载荷、动载荷、冲击、振动,应该满足构造速度运行的要求,保证车辆运输安全。
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密封、减振、隔热和防火性能要求,考虑在各种条件下的架车、起吊、高空作业安全、救援、调车、连挂、多车编组回送、事故状态下的应急措施。
大连地铁车辆车体结构采用不锈钢轻量化设计,是典型的薄壁筒型整体承载的点焊传力结构。
车体的主体结构由底架、左右侧墙、端墙、顶棚、司机室等结构焊接组成。
下图为Tc车体钢结构装配三维图。
图1 Tc车体钢结构装配1.2 底架装配车体底架为无中梁结构,主要由端底架、不锈钢横梁、波纹地板、不锈钢底架边梁等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PPT41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PPT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4bb912770bf78a6429545c.png)
底架中部断面较大并沿其纵向中心线贯通全车的梁称为 中梁,它是底架的骨干。底架两侧边沿的纵向梁称为侧梁, 侧墙固定其上。底架两端部的横向梁称缓冲梁(或称为端梁), 端墙固定其上。在转向架的支承处设有枕梁,为横向梁中断 面最大的梁。在两枕梁之间设有两根以上的大横梁。为了吊 挂设备,铺设地板,底架上还设有若干小横梁和纵向辅助梁, 同时达到了增强底架强度和刚度的目的,其中,中梁和枕梁 承担载荷最大,因而最为重要。
不锈钢
材料
C(max) Si(max) Mn(max)
Ni
Cr
S(max) P(max) N(max)
SUS301L 0.03
1.00
2.00 6.00~8.00 16.00~18.00 0.030 0.045 0.20
SUS304
0.08
1.00
2.00 6.00~10.50 16.00~20.00 0.030 0.045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2.车体的结构形式 按照车体结构承受载荷的方式不同,车体可分为底架承载 结构、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和整体承载结构三类。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图2-1 整体承载结构车体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模块化车体结构
模块化车体设计是将整个车体分为若干个模块,如图 2-2所示,在每个模块的制造过程中完成整车需要的内装、 布管与布线的预组装(见图2-3)并解决相互之间的接口问 题。各模块完成后即可进行整车组装。每一模块的结构部 分本身采用焊接,而各模块之间的总成采用机械连接,如 图2-4所示。
任务一 车体的结构
模块化结构的缺点 ①模块化结构的个别部件(如司机室框架)采用了部分钢材 制造,各部件之间又采用了钢制螺栓连接,所以车体自重 要比全焊结构稍重; ②为保证隔热、隔声性能,组装后,内部需喷涂隔声阻尼 浆和安装玻璃棉或其他隔热、隔声材料; ③车体结构在使用中仅对表面涂装进行必要的维修,在正 常工况下可以满足使用寿命30年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轨车辆组成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轨车辆组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a00ad0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1.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成结构
1车体构造
2车体检修
3车门构造
11车底设备与电路气 路系统布置
5车钩装置结构 6车钩装置组装
10车顶设备及系 统布置
9转向架组装
8转向架检修
7转向架结构
第五页,共六页。
内容总结
3 车辆结构特点。〔1〕车体结构采用了大断面中空挤压铝型材模块化车体结构和整体承载结 构设计,车辆自重轻,列车牵引能耗小。〔2〕鼓形车体、对开式电动塞拉客室侧门以及手动塞拉 司机室侧门结构不仅增大了客室空间,而且车体外表平整,无凹凸结构,造型美观。〔5〕车体之 间采用贯穿式通道连接,乘客可以在车辆之间流动,使各车辆的载客量得以均匀分布。〔1〕 应 用了先进的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12车内设备及微机控制
流调频调压〔VVVF〕技术。
❖ 〔3〕逆变器采用了频率高、功率大的电力电子器件——IGBT。
❖ 〔4〕列车制动采用电气〔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和空气混合制动方 式。
❖ 〔5〕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如牵引 控制单元、辅助逆变器控制单元、电子制动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单元 及车门控制单元均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
❖ 3 供电方式特点 ❖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轨道线路采用柔性接触网供电,供电电压为
DC1500V,通过列车的逆变器将接触网的直流电转变为380V交流 电和110V直流电,来牵引列车和驱动设备。
第三页,共六页。
4地铁车辆的组成结构
❖ 城轨列车组成由车体〔含司机室贯穿道〕、车门、车钩 及缓冲装置、转向架空调通风系统和系统设备〔主电路 系统、辅助系统、牵引制动控制系统,气制动系统,列 车通信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 等局部组成。
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一答卷
![西南交《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在线作业一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08ab3636cf84b9d529ea7a34.png)
B.线网背景研究
C.线网构架研究
D.线网规划可实施性研究
答案:B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26.单轨系统又称独轨系统,是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和转折装置、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答案:正确
27.换乘——对于到达或出发的乘客和车辆,实现聚集会合和疏散分流,提供客流和车流组织的相关措施,保证畅通、安全。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
C.和谐
D.可持续发展
答案:D
7.在工程总投资中,拆迁工程一般占(),其数额十分可观。
A.5%~10%
B.10%~15%
C.15%~20%
D.20%~25%
答案:B
8.修建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备战
B.物资运输
C.安装电缆
D.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
答案:正确
31.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以称之为枢纽站。
答案:正确
32.定性方法适用于系统结构清楚、收集到的信息准确、可建立数学模型等情况。定性的系统分析方法有投入产出分析法、效益成本分析法等。
答案:错误
33.人是车流生产的基本要素。
答案:错误
34.每一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3个。
C.其他引导方式
D.标志引导
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根据车站远期预测客流及所处位置确定,一般可分为()。
A.A级
B.B级
C.C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42d0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e.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便利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交通系统中的主要载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构造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报告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构造进行详细的实训介绍。
二、车辆整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整体结构包括车体、车门、车窗、车顶、车底等部分。
车体是保证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需要兼顾安全性和轻量化。
车门和车窗的开关设计应方便乘客出入和通风换气。
车顶上的相关设施如摄像头、通风口等,既能满足安全和监控需求,又不影响车辆外观。
车底是保证车辆行驶平稳性的重要部分,对于车底悬挂和减震系统的设计需格外重视。
三、座椅布局与内饰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内部座椅的布局需要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性和乘车容量。
一般情况下,座椅布局采用面向车门,配备扶手和座椅插座等设施。
座椅的材质和填充物也需要具备防火、防污染等特性。
此外,内饰设计的美观和实用性也不可忽视,音响设备和广告悬挂点的布置要经过合理的规划。
四、控制与操作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控制与操作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
这包括车辆的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
制动系统要具备高效、可靠的制动能力,以保证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停车。
动力系统通过电池或电网供电,需要具备运行平稳、能耗低的特点。
通信系统则负责车辆与信号系统和中心控制中心的联络和信息传递。
五、安全与应急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与应急设备是对车辆和乘客安全的重要保障。
安全设备包括紧急停车按钮、火灾自动报警器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急设备则包括灭火器、紧急疏散通道等,应用于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的处理。
六、维护与保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车辆长时间高效运行的关键。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车辆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保养工作则包括定期清洁、润滑、紧固和涂漆等,以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15ca7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e.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和维护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车辆构造作为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车辆的安全、效能以及乘客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训项目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进行探讨和研究,总结经验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实训背景本次实训项目以某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车辆构造并进行针对性实训,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乘客的满意度。
为了达到实训目的,我们首先对车辆的基本结构和关键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3. 车辆结构分析3.1 车辆车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是保证车辆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它包括车轮组、车体、车座、车顶等组成部分。
我们发现车体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以减轻车辆自重,并提高运行效率。
3.2 关键部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部件包括钢轨、车轮、制动系统、传动装置、能源系统等。
这些部件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性、运行平稳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这些部件进行检修和调试来增进对其构造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实训项目1:车轮磨削和修复为了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行驶的平稳性,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对车轮进行了磨削和修复。
通过定期检测车轮的磨损情况,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有效减少了车轮与钢轨的磨损,提升了车辆的运行效能。
5. 实训项目2:制动系统检修制动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安全保障措施,其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
在实训中,我们对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调试,确保制动器的灵敏度和制动效果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6. 实训项目3:能源系统优化能源系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性能和运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对车辆的能源系统进行了优化。
通过改良能源存储和供给方式,有效降低了车辆的能耗和排放,提高了车辆的环保性能。
7. 实训总结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的实训,我们对车辆的结构和关键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交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PPT课件和习题答案 上交大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课后习题答案
![上交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PPT课件和习题答案 上交大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affd981eb91a37f0115ce7.png)
思考与练习1(1) 城轨车辆有哪些基本种类?试述其基本结构。
答:有地铁、轻轨、独轨、新交通系统、磁悬浮等。
其基本结构有:车体、转向架、牵引缓冲连接装置、制动装置、车辆设备等五部分。
(2) 什么是车辆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哪些参数?举例说明重要参数的作用。
答:车辆技术参数是概括地介绍车辆技术规格的某些指标,是从总体上表征车辆性能及结构的一些参数,一般可分为性能参数与主要尺寸两大类。
车辆的性能参数主要有:自重、载重及容积、2.速度3.轴重、4.轴配置或轴列式、5.每延米轨道载重 、6.通过最小曲线半径、7.制动形式、8.坐席数及每平米地板面积站立人数、9.冲击率、10.列车平稳性指标、车辆的主要尺寸:(1)车辆长度。
(2)车辆最大宽度。
(3)车辆最大高度。
(4)车辆定距。
车(5)固定轴距。
(6)车钩中心线距离钢轨面的高度。
(7)地板面高度。
(3) 城轨车辆是如何编组的?请举例说明某种编组方式的优、缺点。
答:城轨交通车辆中,动车M 和拖车T 通过车钩连接而成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编组称为一个(动力)单元,一列列车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动力)单元编组而成。
目前,我国城轨交通车辆列车编组比较普遍是的6辆编组或4辆编组,还有一些城市的大运量地铁的车辆采用8辆编组。
6辆编组的主要有“3动3拖”和“4动2拖”,4辆编组的主要有“2动2拖”。
举例:西安地铁1、2号线列车均采用“3动3拖”的编组形式,编组表达式为==c p p c T *M *T *M *M *T而西安地铁3号为增加动力,则采用“4动2拖”的编组形式,编组的表达式为 ==c p p c T *M *T *M *M *T式中,c T 表示有司机室的拖车;p M 表示带受电弓的动车,空气压机装在p M 车;M 表示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T 表示不带司机室的拖车,空压机装在p M 车。
(4)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标识?如何对车辆进行标识?答:城轨车辆的一般都有固定标识编号,标识编号在使用期间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直至此车报废,这个标识编号主要是为了明确城轨车辆的制造商和运营商等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项目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https://img.taocdn.com/s3/m/af2b3e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0.png)
再生制动
电制动 制 动
电阻制动
方 式
机械制动
空气制动
弹簧压力制动
常用制动 快速制动 紧急制动 保压制动 停车制动
知识概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5.空调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一般有几种类型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强迫通风、空气调节。
空调通风系统: 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 凝器、冷凝风机等组成。
二、辅助供电系统
辅助供 电系统 组成
辅助逆变器 充电器 蓄电池
知识概要
二、辅助供电系统 1.辅助逆变器
辅助逆变器 功用
辅助逆变器 工作原理
辅助逆变器 模块化组成
知识概要
二、辅助供电系统 1.辅助逆变器
辅助逆变器 功用
知识概要
输出三相交流电供辅助电机工作; 经整流输出直流电供列车蓄电池及应急电 池充电使用; 对交流供电的照明系统:向照明系统供电
学习导入
地铁车辆的技术发展 2.国内
学习导入
1962 开始研制
196 7
试制成功第一 列地铁车辆
1969
批量生产的DK2型地铁 车辆于1969年10月1日 开始运行在北京地铁
标志着我国现代城市 轨道交通的开始。
地铁车辆的技术发展 2.国内——CFC-01型磁浮列车实地运行测试
学习导入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接触网方式 供电的线路
知识概要
一、车辆电气牵引系统 1. 受流器
知识概要
集电靴示意图
受电弓箭示意图
知识概要
一、车辆电气牵引系统 1. 受流器
思考 列车辅助的受流设备是 车间电源 ?
应用 检修库内整车调试、设备有电检查
车间 电源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与施工3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与施工3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7149858cc7931b765ce15b3.png)
3“动态限界”是车辆在直线轨道上按规定速度运行 时在计及车辆如悬挂部件的位移、车辆允许范围内的磨 耗、外部侧风等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 车辆各部位偏离轨 道基准中心所允许的程度, 车辆运行时各点必须在此空 间范围内。在限界图中为车辆限界。 4“动态包络线”是车辆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运行时,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 计入所有允许的轨道结构公差、维修 公差及磨耗, 车辆各点偏离轨道基准中心所连成一个包 络空间, 它不包括车辆在水平及垂直曲线的偏移。 5“扫掠包络线”是动态包络线的扩大, 它包括垂直 和水平曲线对车辆中央和端部的偏移的影响。
分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等
A型车直线地段限界图(隧道内)
B1型车直线地段限界图(隧道内)
(a)A型车直线段车辆轮廓线坐标值(mm)
注:表中第0~13点是车体上的控制点;第13~15点是转向架上的控制点;第16~19 点是车轮上的控制点,22、23两点为连接在车轴上的齿轮箱点,20、21、24、25 点为连接在转向架构架上的信号接受设备的最低点,26~29为信号灯预留位置,第 0s~4s点为隧道内受电弓控制点,0k~2k是车顶空调控制点。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 与施工3第三章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第三章 限界
目录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限界的分类 限界制订的原则 制订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限界的计算 建筑限界
• 定义:限界(Gauge)是指限定车辆运行或轨道周边构筑 物超越的轮廓线,也是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 要的空间尺寸。
(b)A型车直线段车辆限界坐标值(mm)
车辆限界:车辆在平直轨道上按规定速度运行,计及车辆和轨道的公差、磨 耗、弹性变形及振动等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一条最大动态包络线,是限制车辆 横断面最大允许尺寸的轮廓图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27e9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7.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实训报告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轨道交通车辆的构造对于确保交通运营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构造进行实训报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轨道交通车辆概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部件,通常由列车头、车体、车厢、车轮等组成。
车头用于牵引和控制列车,车体是乘客乘坐的部分,车厢用于承载乘客,而车轮则是车辆在轨道上行驶的关键。
三、车辆构造1. 车头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头通常由司机室、电气设备室、控制室等组成。
司机室是列车驾驶员的操作区域,其中设有各种控制装置和监控设备,以便对车辆进行操控。
电气设备室主要用于存放列车所需的电气元件和设备,包括电动机、变频器、牵引变流器等。
控制室是车辆的大脑,负责对列车的各种操作和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
2. 车体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通常由车体骨架、外壳和车门等组成。
车体骨架是车辆的主结构,由钢材制成,承载着车体的整体重量和载荷。
外壳则是保护车内乘客和设备的重要部分,通常由铝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防腐能力。
车门用于乘客上下车,通常配有电子控制系统,以确保安全和便捷的乘车体验。
3. 车厢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厢通常由座椅、扶手、车载设备等组成。
座椅是乘客乘坐的主要区域,通常采用可调节的设计,以提供不同身高和体型乘客的舒适度。
扶手用于乘客站立时提供支撑,通常采用防滑材料制成,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车载设备包括空调系统、广播系统、紧急疏散装置等,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乘车环境。
4. 车轮构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轮通常由车轴和车轮胎组成。
车轴负责连接和支撑车轮,承受车辆的重量和扭矩。
车轮胎作为车辆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部分,承受着巨大的载荷和冲击,通常由耐磨橡胶制成,以确保行驶的平稳和安全。
四、实训过程本次轨道交通车辆构造的实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设计与制造在实训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车辆的设计与制造。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体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体](https://img.taocdn.com/s3/m/1cfd4a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f.png)
Hale Waihona Puke 1.4 车体的基本结构 1)底架
(1) 端梁
是指底架两端的 横向梁,其上固 定有端墙,又称 缓冲梁。
(2) 枕梁
是指转向架支撑 处的横向梁。
(3) 侧梁
是指底架两侧边 沿的纵向梁,其 上固定有侧墙。
(4) 中梁
位于底架中部, 断面较大并沿纵 向中心线贯穿全 车。
1.4 车体的基本结构 2)侧墙
1.3 车体的结构形式
1)底架承载结构 底架承载结构又称自由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承担全部载荷的车体结构。 2)侧壁承载结构 侧壁承载结构又称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侧墙和端墙共同承担载荷的 车体结构。 3)整体承载结构 整体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侧墙、端墙和车顶共同承担载荷的车体结构。将底架、侧墙、 端墙和车顶焊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开口或闭口的箱型结构,此时车体各部分均参与承受载荷, 从而使承重更加均匀,如图2-9所示。
(3)为了降低城轨线路建设的工程投资,要求城轨车辆,特别是高架轻轨车辆质量轻、 轴重小。为使车辆轻量化,车体一般采用大型中空截面挤压铝型材、高强度复合材料或不锈 钢。
(4)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人口密集,所以对车辆的防火要求很高,特别是地铁车辆,通常 车体的结构采用防火设计,且材料必须经过阻燃处理。
(5)车辆应符合隔音和降噪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对乘客和沿线居民的影响。 (6)车辆的外观造型和色彩必须考虑城市文化、环境美化,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1.1 车体的类型 5)按车体结构工艺分类
按结构工艺的不同,车体可分为一体化结构车体和模块化结构车体。一体化结构车体是 几十年来国内普遍采用的。模块化结构车体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型车体结构。目前,模块化结构车体在国内以理论研究为主,实际应用相对较少,但这将是未 来车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https://img.taocdn.com/s3/m/d025de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a.png)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车体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车体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中车体的相关内容,包括车体的结构、材料、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1. 车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一般包括车顶、车侧、车底、车端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1 车顶城市轨道交通车体的车顶主要用于安装车辆的控制系统、通风系统等设备,保证车内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舒适度。
车顶一般采用铝合金或碳纤维等轻质材料制作,以减轻整个车体的重量。
1.2 车侧车体的车侧是车辆的外壳部分,起到保护乘客和车辆内部设备的作用。
车侧一般由钢板制成,并在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和喷涂防尘漆。
车侧上还设有车门,方便乘客上下车。
1.3 车底车体的车底是支撑整个车体的基础部分,一般由钢材制成,并设置有悬挂装置和缓冲装置,以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
车底还安装有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等重要组件。
1.4 车端车体的车端是车辆的前后部分,连接车厢和司机室。
车端一般采用钢材制作,并加强结构以保证载客安全。
车端还设有防撞装置和部分车辆控制设备。
2. 车体材料城市轨道交通车体的材料选择对车辆的性能和耐用性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常用的车体材料:2.1 钢材钢材是城市轨道交通车体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强度高、抗震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车体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但钢材的重量较大,需要进行防腐处理来延长使用寿命。
2.2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体的制造中。
它具有重量轻、抗腐蚀性好等优点,可以有效减轻整个车体的重量,并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
2.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等特殊领域,可以显著提高车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车体的重量。
3. 车体设计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3.1 强度和稳定性车体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惯性力和外部碰撞等作用,保证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设计作业
第一章
2、试比较轨道交通运输与汽车运输的优缺点,并简述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答(1)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比汽车的运输能力大。
地铁或高架铁路每小时单向可运送5万~8万人次,明显优于汽车运输。
(2)轨道交通运输与汽车运输相比具有高速性和准时性的特点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有专用行驶轨道,在交通堵塞严重的大城市中,其平均运行速度明显高于一般公路的汽车,并具有良好的准时性和可靠性。
(3)与汽车运输相比轨道交通运输更加节省空间,能有效的利用土地。
由于公路交通不是导向式的,故与轨道交通相比,其占用面积大得多。
(4)轨道交通运输比汽车运输更加节约能源。
比较铁路、公共汽车和私家车等3种主要交通系统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可见:铁路约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
(5)轨道交通运输比汽车运输的安全性更高。
(6)轨道交通运输与汽车运输相比产生的大气污染更少。
大城市中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城市问题。
与汽车相比,铁路的有害物质排出量少得多,是很绿色的交通工具
(7)汽车运输相对轨道交通运输来说具有投资少的特点。
修改公路的材料和技术比较容易解决,易在全社会广泛发展。
(8)汽车运输与轨道交通运输相比,具有机动灵活,直达性等特点。
汽车运输,体型小,操作方便,又无需铁路那边专门的轨道,可以方便快捷的直达目的地。
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在未来十几年将处于网络规模扩展,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的大发展时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城市轨道交通有哪几种主要形式?他们各自有何基本特征?
答:城市轨道交通按构造分为:铁路、地铁、有轨电车、轻轨、特殊形式的轨道交通(单轨、自动导向等)和磁悬浮等形式,其中自行导向、低运行阻力、采用编组、连挂组成列车成列运行和严格的车辆限界制约是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各自的不同特征如下:
铁路:主要是沟通城市边缘与远郊区的手段。
地铁:(1)城市中心地段大部分线路建于地面以下;
(2)建设费用大、周期长、成本回收慢;
(3)客运量大;
(4)行车密度大、速度高;
(5)地铁列车的编组数决定于客运量和站台的长度,一般为2辆-8辆;
(6)地铁车辆的消音减振和防火均有严格要求,既安全、又舒适。
(7)受电的制式主要有直流750V第三轨受电或直流1500V架空线受电弓受电。
有轨电车:可以在路面上直接换乘、小单元频繁发车、造价低廉、节能无污染等特点。
轻轨:(1)车轮可用橡胶弹性技术,减少噪音
(2)造价低为地铁的1/5——1/2
(3)运输能力介于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属于中等运能的一种公共交通形式。
(4)轻轨线路一般与地面道路完全隔离,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专用车道。
(5)轻轨车辆有单节4轴车,双节单铰6轴车和3节双铰8轴车等形式。
(6)轻轨交通对车辆和线路的消音和减振有较高要求。
(7)电压制式以直流750V,架空线(或第三轨)供电为主,也有部分采用直流1500V供电。
特殊形式的轨道交通:
单轨:(1)占地少
(2)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营费用低
(3)安全舒适,不与其它交通干扰
(4)噪声小(用橡胶轮胎时),环境污染小
自动导向即AGT:(1)运输能力相对较小
(2)建设成本较高
(3)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驾驶
(4)导向机构相对简单,岔道时间短,便于维修
磁悬浮列车:采用高架方式,土地占用很少、具有速度快、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特点,有常导和超导之分。
第二章
1、轨道车辆有何基本特点?其结构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
答:轨道车辆的基本特点:
(1)、自行导向(2)、低运行阻力(3)、编组、连挂组成列车成列运行(4)、严格的车辆界限
基本组成部分:
(1)车体(2)走行部(转向架)(3)制动装置(4)车钩缓冲连接装置(5)车辆内部设备
2、叙述动力集中型列车和与动力分散性列车的特点,为何近年来国际上新研发的高速列车多采用动车组形势?
答:对于动力集中型的列车来说:
(1)由于现有的机车和车辆的走行部结构的限制,其无法满足高速时的需要。
就是说,可以跑快,但跑快了就会出轨。
(2)动力集中型列车也有高速列车的,但整个动车组不可分解独立运行。
法国的TGV中,有一部分就是动力集中型,但其转向架采用铰接式连接,整个动车组不可分解独立运行。
(3)集中式的机车轴重较大,对线路的损伤也比较大,令基础设施维护费提高,运动中对钢轨的冲击也会增加,同样不利于高速行驶。
对于动力分散型的列车来说:
(4)现有的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车身的重量很小,利于起步加速。
(5)在加速时不易产生空转(车轮的牵引力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造成轮速异常上升),加速更稳定。
(6)因其产生动力的轮对相对较多,列车实施动力制动(再生制动)的轮对也多,增加了列车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际上新研发的高速列车多采用动车组形势。
3、试述车辆定距与转向架固定轴距的定义,其尺寸选取对车辆运行品质有何影响?
答:车辆定距:指两相邻转向架中心之间的距离。
转向架固定轴距(轴距):指单台转向架内部两轴之间的距离。
(地铁车辆的轴距≤2500mm,轻轨车辆的轴距≤1800~2100mm).
定距的大小可影响到车辆总长、质量和其能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的大小,如定距过短会导致车厢长度不足、列车振动加大、高速运行性能恶化等问题,从而影响车辆运行品质。
轴距的大小可影响到列车能够通过最小半径曲线的难易程度,以及增加或者减少轮轨间的磨耗,从而会影响到车辆的高速行车安全,影响车辆运行品质。
4、轨道车辆为何要设置界限?机车车辆有哪几类界限?
答:为防止车辆在直线或曲线上运行时与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发生接触,以保证行车绝对安全,所以要为轨道车辆设置界限。
机车车辆具有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大类,其中:
车辆界限:也就是车辆横断面的最大尺寸(车辆轮廓尺寸+最大偏移量)。
设备限界:是指地面固定设备(例如信号装置等)的任何部分,即使计及了它们的刚性和柔性运动在内,均不得向内侵入此限界(车辆界限+安全余量)。
建筑限界:是指建筑物在线路横断面方向侵入线路的最小尺寸,也就是每一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设备限界+沿线设备的安装空间)。
第三章
1、转向架(走行部)的作用是什么?
答:转向架位于车体与轨道之间,它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和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
(1)承载——承受车体的重量,并将其均匀地传递到轨道。
包括:车体、车架、动力装置和辅助装置等等,并使轴重均匀分配;(2)导引——导引车辆沿着轨道行驶,顺利地通过曲线和道岔。
(3)牵引(动力转向架)——产生足够的牵引力,使得车辆达到需要的运行速度。
(4)制动——产生足够的制动力,保证车辆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5)缓冲——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动力作用,保证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
2、转向架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转向架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功能如下:
架上、下,左、右和前、后运动。
(3)一系弹性悬挂装置——用来保证一定的轴重分配,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并保证车辆运行平稳性。
(4)构架——转向架的骨架,它将转向架的各个零、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并承受和传递各种力。
(5)基础制动装置——由制动缸传来的力,经杠杆机构(系统)增大若干倍以后传给闸瓦,使其压紧车轮(或制动盘),对车辆施行制动
(6)二系悬挂装置(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用以传递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垂向力和水平力,使转向架在车辆通过曲线时能相对于车体回转,并进一步减缓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冲击振动。
(7)牵引驱动装置(动力转向架)——将动力装置的扭矩最后有效地传递给车轮,驱动车轮旋转。
3、为什么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必须设置导向轮?而轮轨系统的则不需要?
答:由于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不具有自导向性,所以必须设置导向轮。
对于轮轨系统,其在承受车体的载荷的同时由于踏面和轮缘的特殊设计,可保持车辆沿钢轨运行,防止脱轨,即其具有自导向性。
4、简述DK3、SMC、车客车转向架的异同点。
5、简述CRH1、CRH2、CRH3、CRH5的转向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