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含油污水成为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
含油污水是指含有工业、石化、交通、食品等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烃类物质、粒子等固体、液体废物的污水。
这些含油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处理含油污水成为了当今全球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涌现出各类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传统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离心等。
沉淀是利用沉淀剂将悬浮在水中的油脂、固体颗粒等物质沉降下来,然后通过分离装置将废水和沉淀物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则是通过滤网、滤纸等材料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拦截下来,离心则是通过高速旋转将含油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处理效果不稳定,需要大量消耗能源和化学品。
化学处理方法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絮凝剂、消泡剂等。
絮凝剂是将微小悬浮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分离处理;消泡剂则是用来抑制气泡的产生,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泡沫。
这些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克服传统处理方法的缺点,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膜分离、超声波处理、电化学处理等。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通过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等设备,将含油污水暴露在特定的微生物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且操作成本低,受到了广泛关注。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微孔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进行固液分离和浓缩。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添加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处理领域。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沙元君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沙元君发布时间:2021-09-30T02:02:20.1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9期作者:沙元君王亚萌刘娜王玉龙张三泽[导读] 油田开发技术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及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企业的需求,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也使得技术与设备需要不断革新,而且也使得污水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与种类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不能够完全奏效,处理难度变大了,要求也变高了,高效率的油水分离技术与更加精细的过滤技术,逐渐采用高效的、新型的技术,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第五采油厂天津市 300280摘要:油田开发技术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及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企业的需求,生产工艺的不断革新也使得技术与设备需要不断革新,而且也使得污水中的各种成分的含量与种类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不能够完全奏效,处理难度变大了,要求也变高了,高效率的油水分离技术与更加精细的过滤技术,逐渐采用高效的、新型的技术,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关键词:含油污水的处理;发展趋势引言: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领导人员所关心的,对于废水的处理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一直是被重点关注的,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大量采用注水等方法来进行较高含水量原油的开采,在野外开采原油,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废水,含油污水的处理对于油田开采部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含油污水的处理,既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又能保护环境。
一、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现状分析(一)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其危害含油污水是在原油的的开采过程中,伴随着原油同时从地下产生,在原油脱水站中经过一系列的脱水分离操作,从原油中脱离出来的废水,除此之外,洗井过程中以及清洗含盐高的原油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
有一部分也来自于不同深度的地层水,开采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废水,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含油废水的来源,这些情况下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多种成分,最难以处理的莫过于石油类的悬浮物杂质,以及一些乳化油等,在污水中,化学剂成分比较复杂。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也是油泥处理的重要 发展方向,通过高温焚烧、热解 等技术将油泥中的有害物质进行 转化,同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
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 超声波辅助、电化学等,这些技 术能够实现油泥中不同组分的选 择性分离,提高油泥处理的效率
和效果。
油泥处理市场发展趋势
THANKS。
04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油泥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01
生物处理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油泥处理将更多地依赖于生物处理技术
,如微生物分解、酶分解等,以实现油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02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也是油泥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高温焚烧、热解等技术
,将油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多元化发展
油泥处理产业将朝着多元化的发 展方向迈进,不仅局限于单一的 处理技术和产品,而是根据市场 需求和资源状况,开发出更多的 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多元化发 展。
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 环保合作的加强,油泥处理产业 也将加强国际化合作,引进国外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 油泥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3-11-11
目 录
• 油泥处理现状分析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01
油泥处理现状分析
油泥产量及分布情况
油泥产量
全球范围内的油泥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 的趋势油泥主要分布在石油开采、加工和储存等 工业领域,以及部分交通工具的维修和运 营过程中。
03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全球石油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含油污泥成为一种常见废弃物。
本文综述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传统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新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并评估了它们的可行性和优势。
研究表明,这些新技术在处理含油污泥方面具有较高效率、较低成本和更环保的优点。
然而,仍存在挑战,如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未来研究应关注创新技术的开发,以实现含油污泥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处理。
关键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引言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高含油量和复杂的组成结构。
传统的处理方法如焚烧和填埋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寻找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综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1.研究背景石油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含油污泥成为一种常见的废弃物。
传统处理方法存在高成本、低效率和环境风险等问题,因此寻找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新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为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然而,仍然存在挑战需要克服,如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具有重要意义。
2.含油污泥的特点和来源含油污泥是由石油、化工以及其他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高含油量和复杂的组成结构。
其特点包括黏性较高、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化学成分复杂等。
来源包括石油开采、炼油厂废水处理、石化工业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含油污泥的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含油污泥的特点和来源可以为寻找高效处理技术提供指导和基础。
3.传统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3.1成本高效率低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在传统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例如专门的设备、化学药剂等。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含有石油成分的固体废物。
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石油烃类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处理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干燥等方法。
离心分离是将含油污泥放入离心机中进行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固液混合物分离。
过滤则是通过滤网或滤布来将悬浮的含油颗粒截留下来。
而干燥是将含油污泥通入热风中,通过热风干燥的方式将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固体化的目的。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后续处理压力大等问题。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化学试剂添加到含油污泥中,通过化学方法使其中的油、水和固体分离的技术。
其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分散剂等。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理,即将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充分混合,以增加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中的油水颗粒接触面积,加快分离速度。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采用化学处理技术效果更好,但其成本较高,且需要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否则会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将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量的方法。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般采用微生物发酵、土壤堆肥、厌氧消化等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氧化氢供体、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操作难度较大,对环境要求较高。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是指地下蕴藏有大量石油的地区,是石油资源的重要开采地。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废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石油、油气、水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含油量高: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石油和油气,其中石油和油气的组分复杂,含油量较高,处理难度大。
2. 固体颗粒多: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包括泥沙、矿物颗粒和油气残留物等,使得含油污泥的处理和清洁困难。
3. 污染性强: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目前,针对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油田含油污泥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机械化处理机械化处理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压榨等方式。
机械化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
但其缺点是无法完全分离石油和油气与固体颗粒,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仍然含油量较高,对环境造成威胁。
机械化处理并不能完全解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问题。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石油成分,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生物处理的优点是能够高效降解石油和油气,处理后的污泥干净无害,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其缺点是生物处理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需要维护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环境,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摘要:石油工业含油污泥是石油产品中最重要的固体废物之一,是由各种石油烃类、水、重金属和固体颗粒组成的复杂乳状液,主要产生于石油工业的原油开采、生产、运输、储存和炼制过程中。
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高浓度的石油烃类,在很多国家被列为危险废物,不恰当或者不充足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得到人们日益关注。
关键词:石油工业;含油污泥;资源化1、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油气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通常取决于处理后污泥的用途,一般来说,国内外对于这类污泥的最终处置都是筑路、填埋,为避免对填埋区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各国都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重金属含量、油含量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美国、法国对填埋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2%(油的质量分数),对筑路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5%(油的质量分数)。
我国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危险废弃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但并没有针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含油量制定量化指标,只在《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中对污泥中的矿物含油量作出了规定,为≤0.3%(由的质量分数)。
对于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也作出了规定,如ρ(Cu)为500mg/kg,ρ(As)为75mg/kg等,也对重金属排放量进行了规定。
2、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2.1 溶剂萃取法将溶剂与含油废物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并确保其具有彻底的可混合性,其中的水、固体颗粒和含碳杂质不会被萃取出来,再通过蒸馏的方法将油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溶剂提取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温度、压力、溶剂污泥比率、混合程度及溶剂本身的性质。
采用混合加热来提高溶剂中污泥有机成分的溶解率,高温加快萃取过程,但蒸发会损失一些石油烃和溶剂;低温可以减少萃取过程的成本但可能导致回收油回收率降低。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发展

环境生态huan jing sheng tai254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发展◎吴燕萍摘要:含油污泥由于其来源广、产量大、组成复杂、处理难度大,开发绿色高效的处理工艺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
本文介绍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广东省含油污泥的调查,采用热解法,从进料、处理工艺以及环保措施进行设计。
关键词:危险废物;含油污泥;热解一、前言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主要是在石油工业中产生,主要成分为石油、污泥、污水等,产生环节主要来自石油开采、收集运输、炼化等。
含油污泥主要混合了石油、污水、污泥等的污染物,通常含有大量老化原油、采油药剂、盐类、固体悬浮物、腐蚀物及细菌等",组成非常复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有害影响的毒性因子。
含油污泥已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本)列为危险固体废物(HW08)。
二、含油污泥处理现状主要处理方法①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直接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将含油污泥在800~1200 ℃的高温下,进行有氧燃烧,使含油污泥中的矿物油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燃烧分解,转变为 CO2和 H2O 等小分子。
将含油污泥(含水 60%,含油 32%~ 33%)与散煤均匀混合,质量比为1∶5,混合后热值为 4 189 kcal/kg,达到原煤热值的 94%,实现使用脱水油泥替代部分原煤,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②热解法:在绝氧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含油污泥中的重组分变成轻组分,热解产生的气、液、固三相产物。
国内外目前均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开发低温和高温两段加热蒸发-冷凝回收的含油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水平回转炉,分别对5种不同油泥(分别为油田清罐堆存的干化罐底泥、油田污水絮凝脱水污泥、不同炼油公司的炼油废白土),进行了中试,热解的产油量可达6.0%~31.3%,一般在10%以上。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③化学热洗法:化学热洗法是向含油污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化学药剂(如表面活性剂和碱等),在加热、搅拌下,使化学药剂与油分发生卷起、乳化、溶解、增溶作用,改变含油污泥中油/液和油/泥相界面的性质,进而在流体作用下使油分从泥沙表面洗脱剥离,再通过沉降、离心、旋流等工艺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实现对含油污泥中油分的脱除和回收。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含油污水日益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含油污水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理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含油颗粒,而化学处理则采用添加化学药剂来促进油水分离。
这些传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含油物质,但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生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产生的自由基来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但存在能耗高、设备投资大、操作难度大等缺点。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和分解的一种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是对于含油污水而言,生物处理技术存在适用范围小、启动周期长、抗冲击负荷能力弱等问题。
1. 新型高效材料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高效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功能化材料、多孔吸附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含油污水的去除和回收中。
这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吸附和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2. 集成化处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等多种处理方法集成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3.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提升4. 绿色能源的利用近年来,各种新型绿色能源在环保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摘要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随着石油开采的深入,产生的含油污泥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效率低、成本高,并且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寻求高效、低成本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成为了当今油田开发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一下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以及行业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
一、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包括钻井污泥、油田污泥和污水污泥。
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进行处理。
物理方法包括离心分离、压滤、脱水等,化学方法包括溶剂萃取、化学沉淀等,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分解。
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着处理效率低、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二、目前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油田污泥处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利用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手段分解含油污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超声波和微波可以有效地破坏含油污泥的结构,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容易进行。
一些化学方法的改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聚合物吸附剂的应用、化学表面活性剂的改进等,都为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物技术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进展,比如改良微生物菌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微生物降解能力等,也为含油污泥处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未来的技术发展展望未来,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将会朝着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方向发展。
物理方法将会更加集成化和智能化,比如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油水分离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操作,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化学方法将会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回收利用,比如研究环境友好型的吸附剂和表面活性剂,实现污泥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
生物技术将会更加注重微生物菌种的改良和增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其降解能力,实现对含油污泥的高效处理。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表明,我们正处于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阶段。
随着相关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处理技术,为油田开采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
含油污泥综合处理技术探索与应用

含油污泥综合处理技术探索与应用摘要:在原油开采、集输和加工过程中,原油或成品油进入周围土壤的现象不可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是油田面临的一个重要环保问题。
为了处理含油污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过程复杂。
分析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结合处理的相关标准介绍了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具体的工程应用过程,详细介绍了主要处理技术,探讨了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为油田类似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应用引言:含油泥主要由原油开采、油田集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
我国每年新增含油污泥产量是巨大的,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一般污泥含油量在10%~50%左右,含有多种污染物,若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严重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是石化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概述1.1含油污泥来源及主要特性根据油源的不同,污泥可分为油田油泥、炼油油泥。
油气田中含油污泥主要是通过钻井、修井和输送原油形成的。
我国各油田形成的含油污泥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普遍的特点,如含油率高、含水低、组成复杂等。
但由于接油过程、储油过程及管道泄漏所产生的罐底油泥、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油泥、隔油池底油泥等形式,使含油污泥的炼制过程更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储罐底部形成的油泥体积可以达到储罐总容积的0.3%,这些油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油率高,含有各种金属物质和泥沙。
从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泥沙可达原油加工总量的0.35%。
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化学物质,使含油污泥的处理过程变得非常复杂。
含油污泥处理工艺中主要存在以下难点:组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有异味同时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组分。
1.2含油污泥处理国家及地方标准目前,含油污泥已在2016年我国修订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被列为危险废物,一系列关于危险废物的标准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含油污泥的处理。
GB4284-2018《农业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对食用作物农田土壤含油量作了规定,规定值不超过500 mg/kg,而对种植类型为非食用作物的农田土壤含油量不能超过300 mg/kg。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大量 淤积影响水质 的问题 ,又解 决了污泥 的最终 出 路 及二次污染问题 ,还能确保注 入水质 ,增油效果 显著 。污泥 回灌调剖技术 与传统治理措施相 比 ,经 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显 著。该技术 已在华北 油 田、江 汉 油 田等地得到应用 ,并取 得 良好 的效果 ,具有很
石油规划设计第卷第期科技李巨峰在读博士男年生河北省廊坊市号信箱工程师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分析与检测室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通信地址李巨峰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操卫平冯玉军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汤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李巨峰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石油规划设计摘要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机械分离高温分离生物处理溶剂萃取含油污泥主要是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含油污泥的特点及处理现状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目前油田开发大部分是采用早期注水的方法保持地层压力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在进行原油脱水中脱水罐储油罐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同时在油田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曝气池等也存在着大量含油污泥污水的处理厂每日约产生一个日处理含油污泥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属于多相体系一般由水包油油包水以及悬浮固体组成且乳化充分黏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降给污泥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含油污泥的危害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了处理费用和工作量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使清罐周期缩短清出的大量污泥含水率高无处堆放污染环境增加了成本投入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热洗涤法固液分离法焚烧法生物处理法溶剂萃取法等其中焚烧法耗能大化学破乳法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将含油污泥混以松散剂肥料和培菌液经常颤动并自然通风历时才能将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油回收率低可见这些方法由于投资处理效果及操作成本
油田油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四、未来展望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推进,油田油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 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需要针对油田油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进 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处理技术方面,需要探索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以实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同时,需要新兴处理技术的发展,如超声波处 理、电化学处理等,以期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二、油田油泥处理技术
油田油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化学处理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油泥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 到分离和净化油泥的目的。此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等优点,但化 学试剂的使用容易导致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也较高。
物理处理法包括加热、冷冻、过滤等多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油泥的物理性 质,将其中的油和水分离开来。物理处理法的优点是处理成本较低,但处理效 率和净化程度较化学处理法低。
结果与讨论
经过理论分析、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到以下 结论:
1、油田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价值和环境友好性。通 过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实现地热资源的梯级开发和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现有的油田地热资源利用技术中,地热发电是最为成熟和常见的利用方式。 通过地热发电技术,可以实现地热资源的清洁、高效、可再生利用,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
尽管油田地热资源的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首先,由于地热资源的品位和分布受到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 开发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目前的利用技术还存在一定的能量浪费和 环境影响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摘要】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特殊的废弃物,其处理对于油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但存在能耗高、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现代处理技术如热解技术、生物增强降解技术等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
面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挑战,需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和工艺流程,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未来,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低能耗、环保的方向发展,为油田污泥处理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油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油田含油污泥特点、传统处理技术、现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挑战与机遇、总结、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油田含油污泥是油田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主要由粘土、石灰岩、油脂等组成。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大量的含油污泥积累在油田周围,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开展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油田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暴露处理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处理效率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开发出高效、环保的现代处理技术对于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传统处理技术、现代处理技术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油田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1.2 研究意义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重金属。
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减少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2. 资源利用:油田含油污泥中的油分含量较高,如果能够有效地提取和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油污水是指在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油品泄漏、破坏或渗漏等原因导致水体被污染的一种现象。
油污水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油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针对油污水处理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其中,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过滤法、离心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净化法、生物降解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油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高效环保技术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油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油污水处理技术将不断向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一体化处理技术的应用。
一体化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可以高效地去除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未来,一体化处理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污染物质的处理需求。
3.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或转化,将油污水处理成无害物质的技术。
随着对微生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微生物技术在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4.智慧化管理和监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油污水处理过程,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反应,以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同一性。
5.集成化处理系统的建设。
未来的油污水处理系统将更多地采用集成化处理系统,将各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高效的处理效果。
这将大大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总的来说,油污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将逐步向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种技术充分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油污水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油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油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摘要:油泥砂是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油田勘探、开发建设过程中,含油污泥产生于各个环节,含油污泥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例如酚类、重金属、苯系物、蒽、芘等成分,这些物质对周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危害,含油污泥被列为国家危险废弃物,必须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选择高效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其处置效果,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处理费用是含油污泥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前言:含油污泥是一种由原油融入到介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它是不可回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被列为“国家危险废弃物”。
随着新环保法和土十条等新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明确要求油田对含油污泥进行达标处理。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是油田固体废物处理当中很重要的工作,处理不当极易受到法律处罚和巨额罚款,环保风险极高。
1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石油储罐罐底、炼油厂以及石油生产场所的废油泥,这些油泥的成分构成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地质环境以及生产工艺会对油泥的构成产生影响,但是通常来讲,油泥主要由油类有机物、水、泥沙等物质所构成。
油泥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物质,同时还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成分,这些成分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环境中,那么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损坏。
油泥在进行处理过程中根据其含油量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针对某些油泥,可以选择使用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油回收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回收价值非常高。
由于油泥对土壤环境有着较大的危害,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不大能够对原油资源进行回收,增加油田的效益,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不管是基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油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含油污泥处理技术2.1 微生物修复处理技术微生物修复处理主要是采用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针对油气田含油污泥中有害成分,选育具有高效降解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复合菌群,通过微生物在废弃泥浆中的生长繁殖,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含油污泥中危害生态环境的有害成分进行高效的降解转化,使其脱毒、脱胶、脱盐碱、脱水,达到生物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使油气田含油污泥的土壤环境得到生物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石油规划设计 第16卷第5期科 技* 李巨峰,男,1971年生,工程师。
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分析与检测室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读博士。
通信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号信箱,065007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李巨峰*操卫平 冯玉军汤 林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李巨峰等.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石油规划设计,2005,16(5):30~32摘 要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
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处理技术 机械分离 高温分离 生物处理 溶剂萃取含油污泥主要是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
含油污泥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含油污泥的特点及处理现状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目前,油田开发大部分是采用早期注水的方法保持地层压力。
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
在进行原油脱水中,脱水罐、储油罐、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
同时,在油田、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曝气池等)也存在着大量含油污泥。
一个日处理 20 000 m 3污水的处理厂每日约产生20 m 3含油污泥。
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属于多相体系,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且乳化充分,黏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降,给污泥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 含油污泥的危害(1)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了处理费用和工作量。
(2)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3)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使清罐周期缩短,清出的大量污泥含水率高,无处堆放,污染环境,增加了成本投入。
3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8、9]、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10]、化学破乳法[11]、固液分离法[12]等。
其中焚烧法耗能大、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将含油污泥混以松散剂、肥料和培菌液,经常颤动并自然通风,历时41 d 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油回收率低。
可见,这些方法由于投资、处理效果及操作成本等原因,未能在国内普及应用。
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科 技 石油规划设计 2005年9月31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1 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污泥化学调质方面,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的高分子絮凝剂。
选用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泥,可以改变含油污泥颗粒的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性,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然后进行机械脱水;机械脱水设备主要有真空过滤脱水机、板框式压滤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和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
污泥除油工艺是加入破乳剂进行搅拌反应,然后进入三相离心机分离出油、水、泥三相,其中破乳剂的选择、泥水比、搅拌强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除油率的重要因素。
文献[14]研究发现,对老化时间较长的含油污泥,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聚氧乙烯月桂基醚复配作破乳剂,在搅拌强度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温度为70℃、泥水比为1∶10的条件下,脱油效果较好;水溶液可再添加药剂循环使用,不会产生新的污染,多次操作后泥土可达到环保要求直接排放。
采用化学破乳加机械三相离心分离技术处理的含油污泥的原油回收率可以达 90%以上,分离后油回收利用;分离出的水回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可降低破乳剂的用量,达到重复利用,减少排污量,又降低处理成本的目的。
2 高温处理工艺高温处理工艺是目前国外广泛用于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工艺。
含油污泥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水沸点以上、烃类物质裂解温度以下的温度区间,然后进入分离塔进行闪蒸。
在闪蒸塔里轻质烃和水通过蒸发冷凝的方式回收;重质烃和无机物以泥浆的形式从分离塔里取出,进行固液分离后将重质烃回收。
由于含油污泥首先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具备了从含油污泥中分离和回收烃类的条件。
在高温下,由于烃类物质的黏度降低,可提高烃类物质从固体无机物中的脱出率。
对富含矿物油的含油污泥,可以利用重质矿物油焦化反应的特点,在高温条件下使油泥中的矿物质得到深度的裂解,最终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石油焦和多馏分的轻质油,然后对轻质油进行回收利用。
高温处理与通常的带压过滤、离心作用和细菌处理等工艺相比具有的特点:一是由于高温处理设备与其它工艺的生产设备类似,可利用现有的部分生产设备,经过改造就可以满足要求;二是通常的工艺过程,易挥发有机组分会溢出到大气中,而高温处理工艺可通过冷凝对烃蒸汽加以回收;三是高温处理工艺的整个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减少了外围设施受污染的机率,而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少。
3 溶剂萃取处理技术溶剂萃取技术被广泛用于去除污泥夹带的油和其他有机物。
溶剂萃取技术是利用萃取剂将含油污泥溶解,经搅拌和离心后,大部分有机物和油从污泥中被萃取剂抽提出来;然后回收萃取液进行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回收油则用于回炼。
溶剂萃取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溶剂比越大萃取效果越好,但溶剂比大萃取设备的负荷变大,能耗相对较大。
经萃取后,大多泥渣都能达到BDAT [13](美国环保局按指定的最佳示范有效技术的处理标准)要求。
对含有大量残余重油的泥渣需进行二次萃取,选用分子量比较高的烃类作萃取剂。
也有采用蒸汽蒸馏处理代替二次萃取,对萃取处理过的泥渣,在320~480℃的高温条件下,用N2吹扫或者水蒸汽携带出其中的油气。
经过萃取后的含油污泥,再经蒸馏处理,能有效地脱出含油污泥中的重油,脱油率可达90%以上。
4 生物处理技术目前,生物处理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生物处理的主要原理是微生物利用石油烃类作为碳源进行同化降解,使其最终完全矿化,转变为无害的无机物质(CO2和H2O)的过程。
污油微生物降解可以按过程机理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向油污染点添加具有高效油污降解能力、自然形成并经选择性分离出的细菌、化肥和一些生物吸附剂;二是曝气,向油污染点投加含氮磷的化肥,刺激污染点微生物群的活性。
采用生物法处理的优点:一是对环境影响小,生物处理是自然过程的强化,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脂肪酸等,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染物转移;二是费用低,其费用约为焚烧处理费用的1/4~1/3;三是处理效果好,经过生化处理,污染物残留量可以大幅度降低。
其缺点:一是生物法在筛选石油降解菌和菌种培养上存在很大的困难;二是对含油率较高的污泥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1 污泥固化、制砖污泥固化处理是把水泥、塑料、石膏、水玻璃32 石油规划设计 第16卷第5期科 技等凝结剂同污泥加以混合进行固化,或是在污泥中加入硅酸钠、黏土之类的添加剂烧结固化(玻璃化)。
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被封闭在固化体中不析出污染环境,从而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
在油田污泥脱水干化后,采用固化处理填埋简单易行;另外,固化物还可以制砖,抗压强度达到普通砖块的标准。
其工艺流程:干污泥+黏土→混合→碾磨→干燥砖样→烧结。
2 污泥的燃料化污泥燃料化的途径:一是使污泥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供热发电。
由于炼油厂污泥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而矿物油、硫化物、酚含量较高,故沼气产率只有2.64m3/m3,城市污泥沼气产率能达到8~15m3/m3;二是通过多效蒸发器脱水把污泥直接合成燃料,一部分干污泥用来发生蒸发热源的蒸汽,其余部分作燃料,提高了污泥脱水过程的经济性。
在日本,这种污泥燃料用作水泥厂的燃料,对水泥质量没有影响。
3 作为焦化装置的原料20世纪90年代,许多炼油厂就采用油泥焦化工艺来处理隔油池污泥。
该工艺主要是把污泥注入到延迟焦化装置,作为骤冷介质在清焦前对热焦炭进行冷却,使烃类再循环到工艺装置中。
在此工艺运行中,没有出现焦炭质量明显下降的现象。
目前,采用焦化工艺实施污泥处理有两种技术路线:一是将污泥掺入焦化进料,处理炼油厂污泥;二是将污泥作为焦化急冷液,处理炼油厂污泥。
在采用掺入焦化进料方式处理污泥时,还可分为从焦化塔底进料和从塔顶进料两种。
4 污泥回灌调剖技术含油污泥回灌调剖技术是利用含油污泥与地层的良好配伍性,用含油污泥中的泥组分、油组分,加入适量添加剂,不仅能悬浮其中的固体颗粒和延长悬浮时间,还能有效地提高封堵强度,使油组分分散均匀,形成均一、稳定的乳状液。
在油田注水井调剖中,由含油污泥配制成的乳化悬浮液调剖剂,到达地层一定深度后,受地层水冲释及地层岩石的吸附作用,乳化悬浮体系分解;其中的泥质吸附胶沥质和蜡质,并通过它们黏联聚集形成较大粒径的团粒结构,沉降在大孔道中,使大孔道通径变小,封堵高渗透层带,迫使注入水改变渗流方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
该调剖剂与其他的化学调剖剂相比,具有抗盐、抗高温、抗剪切、性能优异和无风险注入等特点,便于大剂量调剖挤注,不受矿化度、温度影响,有效期长,可广泛用于注水井的调水增油挖潜。
污泥回灌调剖技术既解决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大量淤积影响水质的问题,又解决了污泥的最终出路及二次污染问题,还能确保注入水质,增油效果显著。
污泥回灌调剖技术与传统治理措施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技术已在华北油田、江汉油田等地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1] 赵东风等. 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工艺流程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0,13(2):55~57[2] 国家环境保护局. 石油化工工业固体废物治理.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 吴阁华. 胜利油田的油泥现状及处理工艺探讨.油气田环境保护,1998(4):23~25[4] 黄戊生,常文兴.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原油.环境保护科学,2001(27):7~8[5] 刘晓娟等.油气田污泥无害化处理途径探讨.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2):46~47[6] 易绍金. 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国外油气科技,1994(4):36~39[7] 赵玉鹏等.油田采出液中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石油规划设计,1999,10(3):29~31[8] Oolman,Castakli FF,Bebrens GP. Biotreat oily refinerywastes. Hydrocarbon Processing,1992,(8):67~69 [9] Nordrum SB,Meridian LF,Findlay M. Treatment ofproduction tank bottom sludge by composting. SPE,1992,(24568):34~37[10] Hall D.W. An Overview of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rogress,1990,(92):26~30[11] 李凡修. 国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石油化工环保,1991,(4):53~54[12] Fluch H.W. Separation of oil and water from oil refinerysludge. Filtration separation,1982,(9):18~22 [13] 金一中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20(4):30~32[14] 罗士平等.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条件的研究.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15(1):24~26收稿日期:2005-02-05编辑:马三佳Petroleum Planning & Engineering V ol.16 No.5 Sept. 200551Progres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Steels Usedfor Pipelines and TubesFeng Yaorong,et al.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teels used for oil-gas transmissionpipelines and tubes at home and aboard are described. The recent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basic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steels for oil-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s in China is introduced. Theresearch on steels and tubes used for large-diameter gas transmissionpipelines of West-East Gas Transmitting Pipeline shows that thetechnical route of high-pressure transmitting and high-grade steel pipesapplied to large-diameter gas pipelines are possible. The spiralsub-merged arc welded(SSAW)pipes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longitudinal sub-merged arc welded(LSAW)pipes in the non-acidenvironment. The acicular ferrite pipeline steels have the excellent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and should be used for the key high-pressuregas transmitting pipelines. Aiming at the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fac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in China,the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basic research and newproducts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 and steels are proposed.Reconstruction Plan of Oil-Gas Gathering System in GasiOilfieldLi QiumangGasi Oilfield is an aging oil field with medium water cut in oildevelopment.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rface engineeringand oil production of this oilfield are analyzed. The upgradingmethodology and measur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oil-gas gatheringsystem are discussed. An upgrading scheme is proposed,and therelative economic benefit is evaluated. The experience will providegood referen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other similar oilfields.Progress of Surface T echnology for Oilfield Development inLate StageYuan Zhijun,et al.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urfacesystem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stage at home and abroadare introduced. These technologies include crude oil dehydration,wastewater treatment,flooding system,tertiary oil recovery,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on surface of oilfield,metering andcontrolling techniques. The process flows and facilities for thesetechnologies are also analyzed.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oilfield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stage,the research direction isproposed.Some T 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SteamInjection System in Thermal RecoveryDing Wancheng,et al.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recovery of viscouscrude,the energy balance and exergy efficiency of the vapour-injectingsystem,the weak links in the systematic economical operation of thesteam injection system are analyzed,on the basis of heat economics.The energy-conservation,electromechanics,automatic technologies arecombined to make technical reformation of the facilities. A set of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thermalrecovery by injecting steam is develop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ing cost of viscous crudeis proposed.Experimental Study on Biological Treatment T echnology forWastewater Produced from Heavy Oil FieldWu DonglinThe wastewater produced from heavy oil in the Huan-4 centraltreatment station of Liaohe Oil Field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laboratory and oilfield by the use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The experimental process,equipment and program are introduced. Theremoval rates of oil, suspended substances and COD by using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treated wastewater produced from heavy oilagrees the drainage standard of our country.Oily Sludge Treatment T echnology and Its ProspectLi Jufeng,et al.The shortages of current technology used to treat oily sludge arepointed out.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are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s of conditioning-mechanical separation,high-temperature sewage disposal, solution extraction and biologicaldisposal will become the favorable methods for treating oily sludge.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is discussed.Discussion on Regulation of Suspended Substance in theNational Standard of Produced Wastewater QualityZhang Ruicheng,et al.The quality of wastewater treated by current treatmenttechniques is impossibly to agree the water quality regulated in thenational standard. The spectrophotometer method and the membranefiltration method are unsuitable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suspendedsubstance(SS)in the produced water,because of its complex operationand resulted error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al andapplicable standar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suspended substancein the produced water. The volum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olid andrelevant particle characteristic value may replace the SS diameterregulated in the national standard.Heating Methods for Blending Mixer in Lubricating OilProcess and Its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Li Jin,et al.The heating method of steam coil usually adopted in theblending process of lubricating oil has many disadvantages,such asdifficult control of temperature,high cost processing, hard maintenanceand contaminated products resulted from broken coil. A new heatingmethod called self-limiting electric trace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The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periodic costs of investment,workingcapital,economic and social profits of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evalu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elf-limiting electric tracers isapparently better than the steam coil in the fields of technicalspecifications, economic benefits,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alysis on Drainage of SO2 over Specification in SulfurRecovery UnitsShao WuThe key causes over specification of SO2 drained from three setsof sulfur recovery units are as follows:The instruments frequentlyfailed. The total sulfur recovery in equipment did not reach the designspecifications. The conditions for some process did not fit theproduction. The feedstocks are not stable. The effects of these causes onthe proces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Some improvements formodification of three sets of sulfur recovery units corresponding to thecases are implemented. The faults of SO2 over specification in the threeunits are under control.ABSTRACTSOF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