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创造水平、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正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提升创造水平、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便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涵、意义。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使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彻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水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动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以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最新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为主要任务。所以,它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

二、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1.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

法,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实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能够指导学生实行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喜欢的商品,并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把喜欢的商品摆放好。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实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自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建议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实行:(1)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收集一些喜欢的商品。(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商品,为什么这样摆呢?(3)尝试。绝大部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商品实行较科学的分类。学生的体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能够按一种标准实行分类,还有的则认为可按不同的标准实行分类。(4)交流。在实际实行的分类中,有的学生为某种物品设计的分类方法非常出色。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的推动力。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实践活动环节,以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我们能够使学生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理解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水平。

例如,教学统计图时,学生从栽蒜苗开始,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面对统计图问题,学生急于想解决的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去搜集信息和资料。学生在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和资料的过程中,自学水平、动手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来说,显得单调、粗糙。不过,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理解”一课时,老师能够设计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对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