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合集下载

浅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浅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压抑人性的现象。

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所作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基本思想在发达工业社会, 技术的进步可以调和反对这种制度的力量, 可以同化那些发出不同声音的人。

结果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 他们持异议和抗议的理由就被消除, 他们丧失了批判思维的能力, 变成了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

马尔库塞认为, 在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治领域的单向度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因而取消了危害社会的社会派别的存在, 不仅原先作为政治反对派的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放弃了暴力夺取政权的主张, 而且作为革命阶级的无产阶级随着机械化使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的降低, 随着蓝领工人的白领化, 随着非生产性工人的增加, 工人阶级逐渐放弃了革命性、否定性, 与对立阶级资本家逐渐融为一体了。

2、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在思想领域, 马尔库塞着重分析了现代哲学。

他认为作为现代哲学代表的实证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把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的操作等同起来, 把既定事实不加批判地接受下来, 因而其思维方式是单向度的。

在文化领域, 马尔库塞指出“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 现实超过了它的文化”。

在发达工业社会, 高层次文化与现实同化了, 文化被赋予商品的形式。

3、生活和消费领域中的单向度发达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具有两重性效果:一是满足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抗议的物质需要;二是从而也就促进了人们同现存制度的同一性。

马尔库塞说:“这种同化并不指出了阶级的消失, 而是指出了为保持现存制度服务的那些需要和满足被下层人们所共享的范围”。

正因为这种同化,西方社会过去在自由平等名义下提出抗议和罢工已不存在了。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中国现代性的启示-精品文档资料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中国现代性的启示-精品文档资料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中国现代性的启示一、现代性的理念与内涵界定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中确立起的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的价值理念、思想态度及实践模式,即理性、自由、平等、个性、主体。

现代化是涵盖现代社会整个生活模式变革历程的一个动态概念。

现代性的内涵需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界定。

首先,现代性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潜滋暗长,文艺复兴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提倡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赋予现代性人道主义的内涵。

其次,现代性伴随地理大发现在空间上实现拓展。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越过好望角,打破封闭的世界格局,增进了全球的交往与联系,开启了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帷幕,形成了一种全球性视野和整体性意识。

再次,在西方宗教改革中现代性摆脱了禁欲主义,形成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要求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以及功利主义的生活方式。

复次,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的时代正式到来。

经济上追求市场化、商品化,反对国家干预,开拓世界市场;政治上鼓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思想上推行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价值信念,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形成对工具理性的崇拜。

最后,经过启蒙运动的理性批判与总结,现代性理念完全确立。

现代性理念主要包括:追求科学真理,反对宗教蒙昧主义;追求自由、独立、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弘扬人的独立精神与自由解放。

二、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杰作,它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对人的全面异化,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社会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

研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当代中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何为单向度,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机械化水平高度发达,社会生产实行流水线工作机制,机器统治人成为新的上帝,人被机械化,丧失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与理性,丧失了否定批判精神,丧失了创造性。

而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物资优势的人们,即使每天受机器的支配干着重复单一的工作,虽然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技能,但流水线上的工作使工人丧失了创造性,成了片面的人。

马尔库赛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基于《单向度的人》的文本研读

马尔库赛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基于《单向度的人》的文本研读

马尔库赛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基于《单向度的人》的文本研读作者:于红霞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13期于红霞(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随着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环境哲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所谓环境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环境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关于环境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

在环境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自然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仅仅靠物质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应该借助哲学理论来进行指导。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

下面我基于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文本解读,谈谈马尔库塞的环境哲学思想,以及他的这些环境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环境哲学思想;意义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3-0023-031 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所包含的环境哲学思想马尔库塞在这本书中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虚假的福利社会阶段。

社会生活中只剩下肯定和顺从这单一的方面,否定和批判逐渐被抑制,直至消失,形成了一种单向度的社会。

主要体现在:技术统治下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政治结构、单向度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单向度的劳动和消费。

面对这种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提出了超越单向度的解决路径,即发明一种合理的科学技术。

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理性运用,实现人和自然的完全解放。

而这种新技术的合理性必须通过理性的人来实现。

同时,马尔库塞也指出,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对现有科学技术的一种发展,是对现存社会的一种超越。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从一种新的视角对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包含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
为例
魏红娟
【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7)003
【摘要】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深刻地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对人的存在、人类的解放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马尔库塞所要着力解决的种种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450-454)
【作者】魏红娟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1
【相关文献】
1.“技术统治”造就“单向度的人”——以《美丽新世界》为例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分析 [J], 林计鑫
2.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探究r——以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为例 [J], 郭城
3.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r——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J], 冯讲琴
4.马尔库塞革命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构——以《单向度的人》为例[J], 黄雨璇
5.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解读
——以《单向度的人》为研究视域 [J], 耿延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家、艺术理论家。

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隐藏在文明背后的爱欲的压抑、人性的扭曲、人在劳动的异化下变成“单向度的人”等病态现象,提出建立“新感性”,以艺术审美作为医治西方现代病态文明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马尔库塞被誉为“新左派”领袖,西德和美国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青年造反之父”、“发达工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单向度的人》的主要内容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由于技术带来的对人的全面控制,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

“向度(demension)”表示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

“单向度的人”是指丧失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能力的人。

由于缺乏批判能力,“单向度的人”不再有超越既定现实的能力,也不再有能力去追求。

马尔库塞认为,在以往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是双向度的。

而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存在成为单向度的了。

马尔库塞分析指出,造成这种单向度的原因,是由于技术、经济、政治、知识等方面的一体化趋势,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极权主义。

在马尔库塞看来,在技术理性操纵和控制下,人表面上得到了自由,其实是不自由的。

在单向度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依附于极权统治,自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思想、政治及社会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这一切归结于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理性和实证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思维的单向维度,即肯定性单向度思维。

因此,统治集团能够利用文化工业对单向度思维的人们采取了不同以往暴政方式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即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更为可笑的是,人们却甘于这种新式统治。

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然而,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人们的虚假需求的满足,即物质的享受的满足,不是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幸福,只不过是。

不幸之中的幸福感而已”。

书中,作者大肆地批判科技理性,认为它是造成单向度的人产生的根源,转而大力提倡人文理性。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启示-最新年精选文档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启示-最新年精选文档

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启示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研究哲学,由于受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影响而由存在主义立场转向信奉马克思主义,曾被哈贝马斯和斯密成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大师和明星”。

他晚年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成为西方20世纪60年代末“新左派”活动的精神领袖,其主要代表作就是1964年出版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简称《单向度的人》)。

这部著作深刻揭示了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日益发达、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社会里全面地、彻底地异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精神上受到日渐全面的压抑,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单向度的人》的主要内容马尔库塞在这本书里,用“单向度”来描绘了当代资本主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特征,不仅表示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肯定的方面已经否定成为全面的、单向的了,还表示在整个社会中的人、政治等方面的“单向性”。

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

而现代文明,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1]在马尔库塞看来,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人,应该有两个“向度”或“维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且与社会现实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

关于人的单向度――人的虚假需要剥夺了人的自由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首先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他在强调人的自主性、人的价值和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基础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之所以感到幸福和安定,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得到了不断的满足。

但他认为人们的需要有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之区别,发达的工业社会并没有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而是满足人们的虚假需要。

简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简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视听2018.01|交流之窗赫伯特·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

他于1964年出版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单向度理论,指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活背景下被影响的人,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毫无自由的思想状态和生存境遇。

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唤醒人类自我真正的心灵解放,从现代工业社会构建的物质生活的束缚中得以跳脱。

一、从社会到个人需要是一种目的,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动机。

基于更深入的理解,马尔库塞则认为“需要”可以再进一步分为“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

“真实的需要”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需要,也就是不被外界所诱惑只遵从于自我内心真实想法的需要。

马尔库塞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他非但不满足于锦衣足食,酒池肉林,而且还力图摆脱物的束缚,追求更加高尚的东西。

但是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正是在虚假的需要的支配下,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最基本的需要。

现在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

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制造先进的产业化技术给人提供更多的便捷方法,表面上给人提供更多的自由条件,满足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物质需求,实则在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和需求中逐渐对其意识产生影响,对其现实生活进行控制和操纵,压抑了人的本性,从而被科技技术所奴役,被社会秩序所驯服。

另外,工人阶级作为技术的生产者,也由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不断被降低自身的劳动强度,从而与管理阶级日趋相差无几,出现蓝领工人白领化的趋势,也逐渐融入社会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就这样,无论是技术的享有者亦或是技术的管理者,他们的私人空间共同被现实的技术侵占,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新兴使得生产逐渐模式化、消费逐渐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个人在创造财富的灵动性和接受服务的自主选择性。

而在所有的现存技术中,作用最明显、效果最显著的就是大众传媒产业。

大众传播强化了宣传、广播、新闻、广告等侵入闲暇的时间,破坏了人的心理结构,从而让工具、机器、技术成为人们道德滑坡、良心淡化的借口。

人的美好生活在人与自身的和谐中实现——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人的美好生活在人与自身的和谐中实现——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051一、人生存的现状:单向度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社会的批判对当下各国的发展都有借鉴价值。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以发达工业社会为依托,详细地分析了社会现状,指出造成异化的原因——科技异化,在科技异化下人的具体状态——单向度,并试图通过多途径解放人,让这个停顿的社会转化为自由的社会。

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生活与生存的区别。

对于生活,人的内在自由沦丧,即所谓的物役性,具体变现为生理、心理、伦理上的压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伦理生活上并未获得真正的满足。

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是建立在人自身关系实现和谐的基础上的。

人自身未获得真正的解放,是无法诉求美好生活的实现的。

(一)生理层面上人的压抑二战结束后,发达工业社会普遍推行福利政策,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在技术理性的控制下,人并未获得真正的幸福。

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为例,马尔库塞对现存社会进行了批判,指出当前的社会就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

在生理层面对人进行压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活领域的压抑。

“人们好像是为了他们的商品而生活,他们把汽车、高清晰度录像机、两层双向宽敞阳台住宅、厨房设备作为他们生活的灵魂。

”[1]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和物质享受外,也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在经济匮乏的年代,人们进行必要的劳动来克服贫困给自身带来的压制,在这样的时代,贫困尤其是物质上的匮乏已经不再是人们的主要矛盾,人们更多的是对精神方面的诉求。

虚假需求就是额外压抑,在“虚假需求”的操控下,大量的需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满足人的“虚假需求”的同时,也成为统治人的工具,让人失去了自由。

人的需求也从原有的真实的内在需求转化为无意识的虚假需求。

表面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享受着同样的物质生活,但是这只是统治阶级控制人的外在假象,并未真正改变人受控制的本质。

解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最新年精选文档

解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最新年精选文档

解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解读当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一)当代工业社会的概述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从政治领域看,它成功的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因而消除了危害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

从生活领域看,发达工业社会还使人的生活方式同化起来。

工人和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打字员同她的雇主的女儿打扮的一样漂亮,大家都“分享制度的好处”。

从文化领域看,高层文化也与现实同一起来。

今天,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已被克服,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或市政中心、政府中心的适当场所。

理想已被现实所超越。

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度哲学的胜利。

《单向度的人》以批判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为主要线索,第一,批判这一社会使人成为消费的机器。

消费取代人的真实需要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人们在广告的作用下失去了自主选择的能力。

第二,批判这一社会使人成了劳动的工具。

生产管理的科技化,使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零部件,简单枯燥和重复的动作使劳动者无异于工具。

第三,批判这一社会使人处于尖锐冲突之中。

压抑人爱的本能,放大人的攻击性本能,使人们处于相互斗争状态。

(二)当代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马尔库塞指出意识形态是维护现成社会关系的虑假意识,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性的虚幻反映。

科学技术履行了意识形态职能。

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合理化”。

工具行为与交往行为;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合法化”。

社会的合法性在于人们的认可;科学技术帮助晚期资本主义摆脱合法化危机。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社会的揭发与批判,指出在商品丰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匮乏,即精神的空虚和痛苦:人们成了商品的俘虏,他们被动地接受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制造虚假的、强迫性的需求,人们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完全被大厂商调度和控制,毫无理性地一味追求高档、名牌商品;在虚假的满足中,人丧失了自己的天性,甚至丧失了痛苦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明痛苦不存在,而是说明人已被异化得失去了自我。

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分析——基于《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分析——基于《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分析——基于《单向度的人》
任韵璇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2
【摘要】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从技术的异化与社会控制、虚假需要以及文化一体化等方面,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批判,指出极权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形态的封闭是来源于科技发展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沉醉,人因此丧失了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

其试图从艺术革命、“第三条道路”以及自然革命出发,探索给现存社会以“大拒绝”的实践路径,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本质的压抑,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由于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认识的片面性,使得这一理论仍具有许多局限。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任韵璇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712
【相关文献】
1.试论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意义与困境——写在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译本出版40周年之际
2.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
为例3.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r——以《单向度的人》为例4.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解读
——以《单向度的人》为研究视域5.超越单向度的人——论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及其启示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及其启示

社科文化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及其启示李宜莹(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 要: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的发展成为一个永恒值得研究的话题。

马尔库塞看到工业革命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兴起在给人带来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使得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但是人不应该受到这些社会发展的桎梏而停止向全面发展的人前进。

“单向度的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给我们丰富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的人;启示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深刻的揭示了,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们成了“单向度的人”及“单面人”,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人成了科学技术的工具丧失了原本该有的自由和解放。

正因为这样,如何使“单向度的人”摆脱单向度,带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一、“单向度的人”的形成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深刻的分析了“单向度的人”的形成的背景,当然一个事物想要形成是具有多方面原因的,最主要的是内因与外因。

“单向度的人”为什么会影响至深,首先在于它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1.社会背景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崛起之前,人与自然和社会是相对统一的一个状态,人的发展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社会也是一片祥和的社会。

但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利用工业技术手段展开了一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迅速崛起,科学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这样一个被资本家和技术手段垄断的社会中,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变得极其低下,只是成为资本家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一个劳动工具。

私有制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呢愈加激烈,分工的不合理化使工人越来越变得只为生存而活。

在马尔库塞眼中,正是由于这些东西的出现,使原本单一的生产力变成了一种控制社会中的人的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使人们丧失自由、丧失思考而被这种生产力所控制,沉溺于这些技术手段所带来的利益享乐,而人们也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浅谈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何伯特·马尔库塞,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单向度理论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

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社会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它的核心就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文化。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高生产、高消费的福利社会阶段,使以往一切对立因素”一致”或”同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只剩下单一的向度--肯定与顺从,而失去了否定与批判这一向度;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的人们逐渐地丧失了自主性、失去了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的本性遭到了扭曲,由此丧失了否定与批判的能力,变得一味地顺从,人们内心的批判性、超越性思想受到抑制,从而成为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

于是只剩下维护现状的肯定的方面,失去了内在的否定的方面,这就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性”。

这种”单向度性”从社会各领域中消除了反对现社会体制的一切因素,阻止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一、现代社会单向度的表现“单向度”是他用来描绘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现实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特定用语,它不仅表示了当代西方现代性社会中肯定的方面已否定成为全面的、单向的了,还表示在整个社会中的人、生产领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单面性”。

1、”单向度”的人马尔库赛认为,当代工业社会的”单向度”首先表现在人已经成为”单向度”的个体。

”单向度的人”是指丧失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能力的人。

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

”单向度的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2、”单向度”的政治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是个极权主义社会,社会政治变成了”单向度的政治”。

浅析“单向度的人”及其现实启示

浅析“单向度的人”及其现实启示

浅析“单向度的人”及其现实启示作者:张瑜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7期摘要:《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激烈批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代表作,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物质生活异常丰富的社会里全面地、彻底地异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精神上受到全面的压抑。

对“单向度的人”这一思想基本内涵的系统梳理,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现实启示。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现实启示一、“单向度的人”思想的基本内涵(一)关于人的单向性《单向度的人》一书始终贯穿着对人的深切关怀。

马尔库塞在强调人的自主性、人的价值与尊严及人的本性解放的立场上,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全面控诉。

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依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依靠自动化的实现,不仅减少了肮脏、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消费品,使人们过了上“幸福”生活。

但马尔库塞认为,这仅仅是表面繁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一种虚假的幸福,是不幸之中的欣慰。

他说:“幸福意识,即相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这个制度终会不负所望的信念,反映了一种新型的顺从主义,这种顺从主义是已转化为社会行为的技术合理化的一个方面。

”[1]也就是说,人们的幸福意识的前提即出自虚假。

(二)关于政治领域的单向性马尔库塞认为在极权社会中政治派别对立面消失,提出“无产阶级融合论”。

他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说法已经不适用于极权社会,不仅作为政治反对派的派别放弃暴力夺取革命的手段,无产阶级和它的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也变成了同盟人,无产阶级不再是推动革命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马尔库塞对于各阶级的融合感到悲哀又无可奈何,对此也持有非乐观态度,他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

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来决定的。

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是奴役状态的纯粹形式。

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观后感

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观后感

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观后感《单向度的人》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赛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代社会的单向度化现象,探讨了人们在这种现象下的处境和可能的出路。

本文将对这本书进行观后感的分析和论述,探讨其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理论对话对象、核心观点和基本内容。

一、问题意识及核心观点马尔库赛认为,当代社会的单向度化现象,也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单一的意识形态所统治,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受到限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

他认为这种单向度化是由于工业化、技术进步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导致的。

在这种单向度化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规范为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人们的生命被剥夺了意义和价值。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思想、政治及社会本身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这一切归结于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理性和实证主义的盛行,导致人们思维的单向维度,即肯定性单向度思维。

因此,统治集团能够利用文化工业对单向度思维的人们采取了不同以往暴政方式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即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更为可笑的是,人们却甘于这种新式统治。

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需要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然而,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人们的虚假需求的满足,即物质的享受的满足,不是真正的需求、真正的幸福,只不过是不幸之中的幸福感而已。

二、研究方法及论证逻辑马尔库赛的研究方法是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思维,他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批判,揭示了单向度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社会结构问题。

他的研究方法强调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同时也注重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反思。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也是他执著追求的。

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致力于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在数代哲人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尽管远非彻底但却十分全面的批判。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

第32卷第2期 2019年6月JournalofZhangjiak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Vol.32 No.2 June,2019 收稿日期:2019-02-22修回日期:2019-03-20作者简介:冯讲琴(1991-),女,江西吉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浅谈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以《单向度的人》为例冯讲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要认识某一理论,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基础和文化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激烈批判,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重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理性进行了批判,主要从三个方面: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对技术理性的同化力量进行深刻分析,以期将得到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理性;个人理性;同化;异化;启示中图分类号:B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56(2019)02-0052-04 一、背景阐释(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是现实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必定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生自身形态的变化。

“......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过时了......”。

[1]“两个过时”表明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就是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它的兴起有理论原因也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1.理论原因(1)内在理论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博士论文期间,依然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主要强调自我意识;第二,《莱茵报时期》,为了解决所谓物质利益的难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影响,独立对新世界观进行思考;第三,提出新世界观时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点阐述了异化理论和实践理论;第四,唯物史观提出时期,在《贫困的哲学》和《共产党宣言》中主要论述社会两大矛盾和动力理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及其对现时代的启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及其对现时代的启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及其对现时代的启示作者:李玉祯来源:《世纪桥》2017年第05期【摘要】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是:全方面的单向度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失去了人应有的批判性、否定性和革命性方面,而只有肯定性方面。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全面具体的论述了在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背景的消费世界中现代人的异化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

因此,在分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找出对消费水平迅猛发展的现时代有价值的东西,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科学技术;启示【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38-02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技术工具,但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恰恰相反,技术理性成了一种新的统治形式,人们成为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的“奴隶”,从而陷入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之中。

换句话就是,科学技术统治的社会后果便是人的单向度化。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环境下“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的病态现象,这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哲学基础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理论的哲学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矛盾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认为,事物的内在矛盾促使事物处在不断生存和灭亡的发展过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其中,肯定方面犹如保守势力,总是维持事物的现状,肯定方面的存在使事物成其为事物本身;否定方面正如“恶势力”“叛逆”的东西一样,蕴含着随时要推翻现存事物的内核使其成为另外的事物。

所以,事物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其包含着肯定方面,事物之所以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时刻处在变化之中,会被新事物取代,也正是由于事物包含着否定方面。

马尔库塞提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技术统治着人,使得人本来具有的肯定与否定的二重维度异化为只有肯定性方面。

大梦谁先觉 -从[单向度的人]看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大梦谁先觉 -从[单向度的人]看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大梦谁先觉 -从[单向度的人]看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大梦谁先觉—从《单向度的人》看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知名的激进哲人,《单向度的人》是他最负盛名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通过从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研究,指出了发达的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的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陈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者追去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在科技理性占统治地位的今天,人对自我的终极关怀极度缺失,出现了生存的压抑、自我价值的迷失、自我批判意识的不自觉扬弃等问题,变成了畸形的“单面人”,如何摆脱人的这种单一维度是值得反思的问题,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充分体现了一个学者对社会弊端的自觉反省意识。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做一番简要的阐释和分析,并谈谈自己的浅显的见解。

自十八世纪中叶年以来,工业革命的凯歌一路狂飙突进,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科技理性日益成为人们的主导价值观,随之而来的出现了现代人生存上的困境,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

正如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即要求从尚可忍受的、有好处的和舒适的情况中摆脱出来的需要,同时它忍受和宽恕富裕社会的破坏力量和抑制功能。

在这里,社会控制所强求的正是对于过度的生产和消费的压倒一切的需要;对于实际上已不再必要的使人麻木的工作的需要……”[1],我们看到,直到今天,他所描述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仍旧是基本的事实。

对于人的生存问题,庄子在《庄子·大宗师》曾经感慨:“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他感慨的是人要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计问题奔波劳累,但是今天许多的人已经被生存的这块大石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甚至可以说是痛苦不堪的,存在不是充满了诗意,而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负。

反抗的幻灭——简评《单向度的人》

反抗的幻灭——简评《单向度的人》

反抗的幻灭——简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与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哈贝马斯等共同撑起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厦。

与其他的几位代表人物相比,他则显得更为激进。

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逐步发展和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不是纯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沉思,而是对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一种文化批判。

是一种注重于现实批判的社会哲学或者是文化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属于人本主义立场,他们一方面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人的时间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世界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深刻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物化力量和异化力量。

人本主义和异化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出发点。

法兰克福学派从理性主义出发,从道义上对法西斯“独裁国家”进行批判。

他们用佛洛依德注意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综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

他们考察了科学进步的社会后果,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对人民统治的特征。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他的思想自然是包含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总的理论之内的,但是他还是有他的特征,有他的侧重点的。

马尔库塞的这本《单向度的人》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从这部作品可以窥视到他的思想主张,也可以领略到他作为一个哲人的独到的犀利的视角。

本书主要是批判了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怎样淡化意识形态,使得人们如何不知不觉的丧失了自己的批判性的。

“单向度的人”的意思便是丧失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的人的意思。

马尔库塞深层次的窥视了发达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奥妙,他揭示了看似并没有极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隐藏的极权。

因为在他看来,极权主义并不一定是表现在当权政府统治者是否实行恐怖与暴力进行统治,而是表现在这个社会是否允许对立势力的存在。

这一点是很多人忽视的,而马尔库塞则是更深的窥视到了本质,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份睿智。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奴役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奴役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众文化奴役——读《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有感【摘要】:马尔库塞认为,人类步入发达工业社会,物质生活虽得到极大满足,但社会、思想和人却变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否定和批判的向度。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

因此,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然而,这样的批判却同样只停留在一个单向度的层面,因为大众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有其合理性,其对社会也有着正面的影响。

究竟如何对待大众文化,这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单向度、大众文化、批判绪论“单向度”是马尔库塞在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在描绘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时所使用的一个专用术语,在马尔库塞眼中,它代表着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在政治、生活、文化和思想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特征。

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这本书中,马尔库塞扩充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早期论点,批判了工具的合理性,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之中,个人已经失去了独立的理性的批判现实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即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在发达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当中,人应当有两个“向度”,一是肯定现实社会的合理性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和同一的向度,二是反思、否定、批判现实社会,并对其有所超越的向度。

而当今的发达工业社会已经演变成一个新型的极权社会:一方面,它压制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的向度,因而它是极权的;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的极权统治并不是通过国家机器和暴力手段,而是通过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规模的文化产业来维持,并有效地形成了一种肯定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因而它又是新型的,是建立在“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1之上的。

这样的“单向度”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我个人认为在文化领域,“单向度”集中表现为市民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兴盛与繁荣。

这里的大众文化指的是借助于大众传播技术,实现对政治意识过滤的一种文化。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f o g r e a t r e f e r e n t i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t o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 l e r e li a s t i c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c u r r e n t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o C h i n a .
马尔库 塞 是 当代西 方 马克思 主义 重要 的代 表 人物 之

பைடு நூலகம்

他 的《 单 向度 的人》 也是西方 马克思 主义 主要 流派法 兰
在马尔库塞看来 , “ 社会 控制 的现行形式 在新 的意义 上
是技术 的形式 。……在工业文 明的最发达地 区, 社会控制 已 被潜化到这样的地步 ,甚至 连个 人的抗议在根 本上也受 到
影响 。拒绝“ 随大流” 的思想情 绪显得是神 经过敏和软弱无 力的 ……在工业社会前一 阶段似乎代表新 的生存方式之 可
总第 2 8 6期 2 0 1 4 年8 月㈦
叶敏 ≮c c
The Sc i e n c e Ed u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o t 1. a 2 86
Au g u s t 2 01 4 ( A)
马尔库塞的“ 单向度” 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能性的那些历史力量正 在消失。 ……大量生产 和大量分 配
i n mo d e r n c a p i t a l i s t s o c i e t y . De s p i t e t h e d e f e c t o f t h e he t o r y , i t i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 , 关于 人 的本质性 存在 及其 异化形 式 问题 , 马尔 库塞 的弗 洛伊 德 式 阐释 框 架 的基 本观 点 是 : 以科 学
收稿 日期 :2 0 — 0 — 2 09 3 6
作 者简 介 :魏 红 娟 ( 9 2 ) 女 , 南 商 丘 人 , 士 研究 生 , 究 方 向为 中 国 社 会 历 史 思想 与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 18一 , 河 硕 研
O 引 言
马尔库塞 是法 兰克 福学 派 的创 始人 之一 , 以社 会批 判理 论 闻名 于世 。马尔 库 塞 的社 会批 判 理论 的特点
就 是始终 关 注人 的本质性 存 在及其 异化 形式 问题 , 当然 , 这些认 识 和传统 的西 方哲 学 以及传 统 的马克 思主义
的相关 理论 还是有 本 质上 的区别 的 。
马 尔 库 塞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及 其 现 实 意 义
以《 向 度 的 人 》 例 单 为
魏 红 娟
( 江理 工 大 学 马克 思主 义学 院 , 州 3 0 1 ) 浙 杭 10 8
摘 要 :马 尔库 塞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深刻 地 揭 露 了当代 发 达 工 业 社 会 的 种 种 弊 端 , 人 的 存 在 、 类 的 解 放 问题 给 对 人

种 本能 的存 在 , 即符合 爱欲 要求 的存在 。
马 尔库 塞对弗 洛伊 德 的 ‘ 压抑 ’ 概念 “ 了改造 ” 提 出 了“ 作 , 基本 压 抑” “ 外压 抑 ” “ 作 压抑 ” 、额 、操 等几 个概
念 。并把 弗 洛伊德 关 于现代 文 明状 态 下爱欲 受压 抑的理 论 和 马克 思 的劳动 异 化理 论 相结 合 , 现代 社 会 的 对 异化 现象 进行 了激 烈 的批判 。马尔 库塞 认为 ,根据人 的爱 欲是 否 真正 得到 了满足 , 者 在多 大程 度 上得 到 “ 或
和 消遣 等其他 一些 欲望 , 它是 使生 命有 机体 获得快 乐 的欲 望 , 是性 欲 在质 和 量 上 的进 一步 发 展 ”2 马尔库 _。 ]
塞 认为 , 人 的本 能 中 , 在 始终 占主 导地 位的是爱 欲 , 以爱 欲才是 人 的真正 的本 质 。总之 , 的本 质性存 在是 所 人
第3 期
魏红娟: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以《 单向度的人》 为例
41 5
技术发展为背景的现代社会 ,通过对事物的客观秩序和理想结构的把握取代 了传统的人身依赖和对 自 “ 然的 依 赖 , 而在 社会 生活 和社会 结 构 中形成 更高 形态 的理性 , 从 即技 术理 性 的统 治 ” ] 。而在 以科 学 技术 发 展 为
一Hale Waihona Puke 种 自由的创造性 的实践存 在所 应具 有 的否定 性 、 超越性 和批判 性被 技术 理性 所 消解 , 人成 为失 去超 越维 度
予 了高 度 关 注 。 马 尔库 塞 所要 着 力 解 决 的种 种 问题 , 是 发展 中 国 家在 实 现 现 代 化 的过 程 中所 要 着 力 解 决 的 问题 。 也
马 尔库 塞社 会 批 判理 论 对 于 中 国的 现 代 化 建 设 , 于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以 人 为 本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对 构 会 , 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具 有 重要 的借 鉴 意 义 。 促 关 键 词 : 会 批 判 理 论 ;单 向 度 ; 化 ;虚假 需要 社 异 中 图分 类号 :38 . 1 91 0 文献标识码 : A
了满 足 , 劳动是 否成 了 , 或在 多大程 度上 成 了一 种 自在 目的 的爱 欲活 动 , 从而 确 定人 的 本性 在 现代 文 明 中是
否受 到压 抑 , 在多 大程 度上 受到压 抑 ”2, 或 _ 看得 出来 , 尔库 塞虽 然 在这 里 批判 了劳 动异 化 , ] 马 但其 侧 重点 还 是在 批判 性 的异化 和心理 异化 。事 实上 , 马尔 库塞是 在 以一种弗 洛伊 德式 的方式 告诉 我们 , 当代 发达 工业 在 社会 中 , 由于技 术理 性 的意识 形态作 用 , 的本 质性存 在 表现为 异化 或单 向度 的种种 表现 。 人
背景 的相对 富裕 的消 费世界 中 , 在技 术理 性所 形成 的新 的统 治体 制 中 , 出现 了一种新 的异化 和物 化 的生存 方 式 。当然 , 这里所 说 的不是 马 克思所 描述 的“ 工人 的 ‘ 自我 折 磨 、 自我 牺 牲 的 ’ 异化 劳动 , 是 人 的 自愿 的 、 而 带 有 享乐 性质 的物化 活 动 , 人被 ‘ 工 整合 ’ ‘ 或 一体 化 ’ 现存 的社会 体 制 中 , 到 不再 作 为社 会 的反 抗力 量 ; 作 为 人
传 统 的西方哲 学一 般倾 向 于认 为 人类 的本质譬 如理 性是 人 的本质 。而传 统 的马克思 主义 则倾 向于认 为 社会 性是 人 的本质 之所 在 , 如 , 例 马克思 在《 于费 尔 巴哈 的提 纲 》 关 中便说 过 :人 的本 质并不 是单个 人所 固有 “ 的抽 象物 , 在其 现实 性上 , 是一切 社会 关系 的总 和 。E 它 ”l i 与 上述 两种观 点有 别 , 马尔库 塞提 出 了爱 欲这 个概 念 , 为 爱 欲“ 仅 包 括性 欲 , 且还 包 括食 欲 、 认 不 而 休息
浙江理 工大 学 学报 , 2 第 7卷 , 3期 ,0 0年 5月 第 21
J un l f hj n c TehUnv ri o r a o ei gS i c iest Z a — y
Vo . 7 1 2 ,No 3,M a 0 0 . y2 1
文 章编 号 :17 8 1(0 0 0 —4 00 6 3 3 5 2 1 ) 30 5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