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三年制专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
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2、能力目标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专题授课内容实践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作业绪论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
2*现代物流基础物流的概念及内涵,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物流形式,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 2*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物流七大基本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含义、内容及基本要求。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大物流管理理论有足够的认知,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港口库场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管理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2.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3.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4.具备物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做出调查与分析、对物流客户进行服务管理;2.能完成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并对这些作业做合理化的设计;3.能够完成企业一线运营管理工作;4.能够收集、处理管理物流信息。
(三)素质目标1.具备团队协作意识;2.具有人际交往意识。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教师应来自于港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整个物流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际状况和教材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内容。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审核人:一、前言“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本专业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努力改变物流课程教学中所面临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够的弱点。
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二、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物流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物流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讲授关于电子商务所涉及的物流相关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物流,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1)课程目标既要明确知识点,更要突出能力点。
(2)课程内容主要是“是什么”和“怎么样”。
(3)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动脑、动手、动口。
(4)在教学方法上,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有效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形成经险的能力;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与他人合作的意志品质,逐步建立创业就业自信;具备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意志力,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2)基本掌握物流信息、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系统、企业物流(3)初步会知第三方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4)了解消费者物流、物流政策、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 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理论与观念、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现代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业务的作业,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则(2)方法能力:教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企业物流管理二、内容简介:企业物流管理是物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
系统地介绍了企业物流的基础理论知识、管理方法,内容上以企业工作过程展开,并用大量的案例来加强实践性,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物流基本理论;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企业回收物流管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企业物流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岗位实操能力和企业物流运作能力。
三、课程性质:职业技能课四、建议课时:56学时五、前导课程:经济管理基础、物流基础、货物学、六、后续课程:仓储与配送实务、运输实务、采购管理等七、课程目标(岗位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企业采购活动的规律,具备企业生产物料供应的能力2.能根据物料消耗定额制订生产物流计划3.能根据生产物流控制原理对生产物流进行控制4.能熟练运用销售物流合理化的策略制订销售物流计划5.能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6.能对回收物流进行合适的处理八、设计思路:《企业物流管理》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很重要,内容包括:企业物流基本理论;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企业回收物流管理等。
由于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与后续课程《采购管理》有交叉,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这部分内容仍需要讲,但需在课程体系中弱化采购理论,把重点压缩,主要放在企业采购活动的运作、采购计划的生成上。
本课程的特点是打破传统的偏重理论的结构形式,强化理实一体化,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需要,提高学生职业实操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中,通过若干个实训任务来实现,即:讲一操作演示f学生动手操作f点评;或者:讲f布置实训任务f学生设计f分工操作f讲评。
增加的实训项目有:批量生产计划安排;典型企业生产物流计划制定;生产物流控制实操等。
九、内容和要求(框架,不要太细,与教材无直接关联)十、课程考核:《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考核规划为期末闭卷考试、实训考核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
物流管理管理课程标准新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204050301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学时:72 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目标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
《物流管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优雅得体的气质与风度,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的素质;具备物流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熟练掌握物流管理的各种相关技术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理论,掌握物流管理的主要方法如运输管理的合理化措施、库存水平控制策略、包装技术等,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岗位应用。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1)知识目标●学会物流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学会各种运输的优缺点、运输合理化的措施;●学会仓储管理的流程和库存合理化的策略;●学会配送管理的流程及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方法;●学会运输包装合理化的措施;●学会第三方物流的起源、发展;●学会企业物流的各种形式及采供物流的操作要点;●学会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能力目标●会进行运输合理化分析和制定合理化运输方案;●能够进行物资的仓储操作及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能够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能根据各种情形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及技术;●能进行第三方物流方案设计,并组织实施;●能够根据供应商管理要点进行供应商管理方案的制定;(3)素质目标●具备从事物流管理活动所必需的从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备现代物流相关资料的收集、甄选方法;●具备敏锐的捕捉和获取现代物流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具备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物流管理问题。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广西商业学校《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流企业管理实务》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物流企业可户服务管理、物流企业人员管理、物流企业设备管理、物流企业货品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的初步能力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的系统管理模式与方法,使学生能在物流企业基层管理中从事实务操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企业的涵义和类型、物流企业管理的定义和要素;2. 了解物流企业营销的含义、任务;3. 了解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的内涵、要素及衡量;4. 了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内容以及绩效评估;5. 了解物流企业设备管理的内容,掌握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6. 了解物流企业货品管理中常用的分类方法及原则,掌握货品防霉的常用方法;7. 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作用、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8. 了解物流企业成本的概念、构成、分类以及成本管理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1. 专业能力:具有物流行业管理理论中的基础知识,了解物流企业管理工作规律,具备物流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
2. 方法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企业中客户服务、设备维护保养和货品管理分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标准(一)基础模块1. 物流企业管理概述(1)物流企业(2)物流企业管理2. 物流企业营销管理(1)物流企业营销概述(2)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和营销模式3. 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管理(1)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的内涵(2)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的衡量和控制4. 物流企业人员管理(1)物流企业人员管理概述(2)物流企业人员的绩效评估5. 物流企业设备管理(1)物流企业设备概述(2)物流企业设备的保养与维护6. 物流企业货品管理(1)货品分类(2)货品的安全要求7.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1)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概述(2)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维护8.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1)物流企业成本概述(2)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二)选用模块1. 物流企业管理环境和企业文化2. 仓储中心岗位人员和物流企业运输作业规范与作业流程3. 物流企业的5S管理4. 物流设备的检查与修理5. 货品的虫害、霉变防治(三)实践教学模块1. 物流组织结构设计能力的训练2. 绩效考评方法能力的训练3. 开展5S活动程序的训练4.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训练四、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以课本为主体,课堂上以释疑,讲解基本原理、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指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地位《物流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物流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物流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基础》的前导课程为管理能力与素质提升、商品学及商品养护技术等,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课程主要有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公路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配送中心运营管理实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流基础的认识,提升学生在物流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
2、课程的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基本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融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以完整的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工作任务来学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能解读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职务描述;(2)能合理化组织运输;(3)能合理化仓储;(4)能根据配送作业情况进行订单的分配和拣选;(5)能根据不同的物资设计装卸搬运方法;(6)能选择合理的流通加工方法;(7)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装合理化的作业;(8)能根据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对物流运作作出决策(9)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物流服务;(10)能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提出成本控制方法;(11)能够进行绿色物流管理;(12)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13)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顺畅运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目标包括:1. 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管理问题;2. 具备物流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3.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和协作;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提出新的物流管理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 物流作业流程:讲解物流作业的基本流程,包括采购、库存、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等;4. 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风险管理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2. 做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独立完成作业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4. 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作业流程的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包括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介绍和培养学生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技能。
本课程将涵盖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优化、运输与仓储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 掌握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配送和售后服务等;3. 熟悉运输与仓储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仓库布局和管理等;4.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5.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包括供应链设计与协调等;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1. 物流管理概述- 定义物流管理及其作用-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 物流运作与优化-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制造管理- 配送与运输管理- 售后服务与逆向物流管理3. 库存管理与仓储技术- 仓库的布局与设备选择- 仓储管理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仓储安全与风险控制4. 物流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 电子商务与物流跟踪技术5.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的概念与特点- 供应链设计与协调- 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个人作业等。
学生将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任务来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 个人作业(30%):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3. 课程论文(20%):对某一物流运作环节或企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并撰写论文;4. 期末考试(30%):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六、参考书目1. 《物流管理导论》(李宁著)2. 《供应链管理与实践》(陈海平著)3. 《现代物流管理》(冯威著)4. 《物流信息系统与应用》(周国栋著)以上是《物流管理》课程的标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对物流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新)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其它相关专业(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等)的知识拓展课程。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专业的所有知识点,概括性强,学生容易认识、理解,真正服务于下一步的专业课学习。
本课程需要在《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前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
通过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本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其后续课程有《仓储业务操作》、《运输业务操作》、《配送作业的组织与实施》等。
2.课程任务《物流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物流的整体的认知与简单任务操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专业技能的基础,能进行简单的物流任务操作,能胜任物流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要求,达到助理物流师的水平,并使学生逐步树立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具体学习任务如下:掌握物流的概念,熟悉物流引入中国的几个阶段,熟悉物流的要素;掌握储存的概念,掌握仓储作业的构成要素,熟悉仓储作业流程,理解ABC分类法;掌握运输的概念,掌握多式联运的概念,理解多式联运应该具备的条件,熟悉几种典型的运输方式作业流程;掌握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特点,掌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熟悉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掌握堆码的概念,熟悉装卸搬运的流程,理解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操作;掌握包装的概念,熟悉常用的包装材料,熟悉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的设计要素;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熟悉常见的几种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理解流通加工的作用,理解流通加工合理化操作的途径;熟悉物流信息的概念,熟悉常见的物流信息,熟悉几种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熟悉企业供应物流的模式,熟悉生产物流的过程,熟悉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流程,熟悉回收物流的处理方式。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流程和相关策略,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相关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物流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核心功能;4. 学会运用物流策略和技术工具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5.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概念、发展历程、意义和作用、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
2. 物流体系与基本原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协调等原理。
3. 物流管理流程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流程及其关键环节。
4. 物流策略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跨国物流、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等。
5. 物流绩效评价与优化物流成本、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的评价与优化方法。
6. 物流风险管理天灾人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实际物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典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案例研究。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物流企业,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测试: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定期的知识测试。
3. 项目报告:学生可根据实际案例或企业调研,撰写物流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综合性考核。
六、参考教材1. 张力,卢旺达编著. 《物流管理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开设,无前续课程;后期课程有《采购》、《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采购管理实务》、《库存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等。
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物流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宗旨,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课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深入浅出,融知识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注重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考取1+X证书、进行邮政云仓工学交替实习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时刻把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以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方案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结构:按照物流工作运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即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物流系统、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品包装作业管理、装卸搬运作业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理论知识涉及面广,课程依托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知识运用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灵活运用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实训操作、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不同教学形式,注重融合职业道德、环保意识、劳动教育、社会责任、客户为中心等思政教育内容。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知物流企业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流程,掌握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操作实务。
《物流管理B》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B》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20051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前导课程管理学、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制定人王晓云制定日期2013年3月审核人修订人修订日期审核人签发人签发日期一、课程定位《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
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从事物流策划、设计业务操作以及具有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七大功能要素、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与物流标准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序号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建议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 第一章物流概述1、能够针对实际企业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物流管理目标1、了解物流的特征及行业组成;2、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及其发展;3、理解物流的分类、要素、功能、效用与价值;4、熟练掌握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物流规划、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优秀物流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包含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需要学习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课程标准应该包括物流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具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的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多,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设备、运输工具等。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这些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便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
另外,课程标准还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方式,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技巧。
此外,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的来说,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各个高校和相关机构能够不断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为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811006课程名称:物流基础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物流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物流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物流行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及用人单位高标准的用人需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学院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差异,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开设顺应新疆经济发展、依托交通领域建设需求、开设具有区域、行业专业特色的物流课程。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综合应用能力,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1.1课程地位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讲授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及功能、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原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技术装备、仓储管理、包装与装卸、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技术标准化与绿色物流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2设计思路(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物流管理基础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主动性、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塑造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物流管理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加强学生的物流管理理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物流管理操作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物流管理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四)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扎实够用的基础理论、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掌握。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物流管理综合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物流管理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物流管理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及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要积极利用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3课程理念从传统观点来看,物流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基本没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但是,根据我们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并不是纯理论性的课程,而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要求,需要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制定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对物流系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兼顾职业能力标准实施,以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原则,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出发,以知识、技能、实际应用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
(1)根据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确定课程的目标(2)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在设计技能标准时,以明确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或底线,如“说出”、“解释”、“总结”、“识别”、“列举”、“辨认”、“解决”、“模拟”、“安装”、“举一反三”等具体的行为动词,改变传统教学大纲的“掌握”、“了解”、“理解”等模糊词汇。
(3)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确定必修内容(4)在教学方面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采用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并存的教学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进而形成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拓展理论的良性教学循环,不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转化,也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1.知识方面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识别物流管理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模拟物流管理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奠定核心专业课的认知基础。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3.素质方面具有从事物流管理专业所必需的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物流管理活动中简单的物流单据的制作、录入、处理、存储、传输、整理汇总等;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洞察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2.2具体目标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为每一模块确定应知应会目标及应知应会目标鉴定标准和方式。
1.应知目标♦了解物流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物流企业的形成及服务范围;♦了解各种物流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熟悉物流网络及物流节点的构建;♦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了解绿色物流基本内容。
2.应会目标♦具有良好的物流从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物流管理问题;♦掌握现代物流相关资料的收集、甄选方法;♦能够敏锐的捕捉和获取现代物流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将所学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具有举一反三能力。
3.应知应会综合能力鉴定本课程综合能力鉴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评定。
一是理论知识考核;二是专业综合素质考核,选取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对目标企业进行问题诊断及决策方案设计并参加答辩的形式进行专业综合素质考核。
三是操作物流管理模拟软件,达到对物流具体操作流程进行初步认知的考核。
3.内容标准《物流管理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总学时72,对本课程的内容要求是“扎实、系统、创新”,同时体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主要以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是从事物流管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把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对物流流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专业理论打下基础。
内容名称与建议学时:序号职业能力能力知识1物流设备与信息技术(26学时)模块1物流信息系统模块2物流信息管理模块3物流与电子商务2仓储与配送(12学时)模块1运输组织、装卸搬运、流通加工模块2物流业务管理3物流企业管理(22学时)模块1物流企业模块2物流企业管理模块3国际物流4供应链管理(12学时)模块1采购、销售物流模块2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按照物流管理基础的内容、分级和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标准对学生物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分别表示为:☆—了解,※—熟悉,▲—掌握一、基础知识(一)物流的概念与内涵教学目标:1.掌握物流基本概念、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功能;2.了解物流效用、物流分类;3.掌握物流与物流系统概念、物流系统管理含义及物流系统分析;4.了解现代物流的演变、现代物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知识点描述:1.物流概述(1)物流基本概念、物流的定义、物流的功能(2)物流效用(3)物流分类2.物流系统(1)物流与物流系统概述(2)物流系统管理3.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1)现代物流的演变(2)现代物流的特征(3)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二)现代物流管理教学目标:1.掌握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物流管理的步骤;2.了解物流管理战略的含义和内容;3.了解物流服务的含义和内容;4.了解物流客户服务的量度和物流服务管理;5.掌握物流质量的定义、内容、特点;6.了解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要素、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物流质量措施;7.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概述、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及物流成本管理策略。
知识点描述:1.物流管理概述(1)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2)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3)物流管理的步骤2.物流管理战略(1)物流管理战略的含义(2)物流战略的内容3.物流服务管理(1)物流服务的含义(2)物流服务的内容(3)物流客户服务的量度(4)物流服务管理4.物流质量管理(2)物流质量的内容(3)物流质量管理概念(4)物流质量管理的特点(5)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要素(6)物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物流质量措施5.物流成本管理(1)物流成本概述(2)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3)物流成本管理策略(三)物流运输管理(运输组织)教学目标:1.掌握运输与运输方式、运输的概念、运输方式及分类;2.了解不合理运输及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3.了解物流运输业务运作及运输业务运作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描述1.运输与运输方式(1)运输的概念(2)运输方式及分类2.运输合理化(1)不合理运输(2)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3.运输业务管理(1)物流运输业务运作(2)运输业务运作的基本程序(四)仓储管理(仓储与配送)教学目标:1.掌握仓储的基本概念及功能;2.掌握仓库的作业流程;3.掌握库存管理的控制方法。
知识点描述1.仓储管理概述(1)仓库与仓储的概念(2)仓库的功能(3)仓储的发展方向2.仓库业务管理(1)仓储作业管理(2)仓库安全管理3.库存管理(1)库存管理策略概述(2)库存的分类(3)库存管理的基本决策(4)库存管理方式(5)库存管理ABC分类(6)库存数量管理EOQ(五)现代包装(流通加工)教学目标:1.掌握与包装含义及包装容器类别;2.了解包装合理化的要求及实现包装合理化的途径;3.掌握包装的特殊技法;4.掌握集装单元器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