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课件
![《隋唐五代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b7d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6.png)
目录
CONTENTS
•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 隋唐五代诗歌 • 隋唐五代散文 • 隋唐五代小说 • 隋唐五代戏曲来自01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01
02
03
04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 个重要的阶段,政治、经济、 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
隋唐五代时期,政治稳定、社 会安定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的环境。
隋唐五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隋唐五代文学以其内容广泛、风格多 样、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而著称。
隋唐五代文学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对自 然景物的描绘,强调情感表达和个性 展现。
锡等。
晚唐时期
唐诗的衰落与转型,代 表人物如杜牧、李商隐
等。
唐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01
02
03
04
山水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描写 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
边塞诗派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描写边 疆风光和军旅生活。
浪漫主义诗派
以李白为代表,强调个性和情 感的表达。
现实主义诗派
以杜甫为代表,关注社会现实 和人民疾苦。
唐诗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语言精练
唐诗注重语言的简练和含蓄, 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情感和
思想。
形式规范
唐诗在形式上讲究平仄和韵律 ,注重节奏和音乐美。
内容广泛
唐诗涵盖了自然、历史、社会 、人生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时 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影响深远
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之一,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重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7edcf4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b.png)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风格多种多样,被后人称之为“盛唐文学”、“玄幻小说”等。
一、隋唐文学1.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文化瑰宝。
唐代的诗歌初步形成、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唐代诗歌的风格以豪放为主要特点,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表现出“浪漫的乐观主义”。
唐代杜甫、李白、白居易、王之涣等人都是唐代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和赞赏。
唐诗为后续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2.唐代散文唐代散文是指唐代的随笔、杂记等文学形式。
唐代散文以文辞精炼、意境深远、风格多样见长。
其中,《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
唐代散文描写生活百态、揭示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二、五代文学在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文学作品相对于唐代显得冷淡低迷。
五代文学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冷静客观”的风格,描写了五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的生存状态。
五代文学主要有小说、散文等形式。
唐传奇是唐朝至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小说形式。
它的形成与唐代的宫廷舞台上的优伶花鼓戏有关,是一种含有韵味、富于文化底蕴的文学形式。
唐传奇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描写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著称。
《长恨歌》、《玉楼春》等作品,题材广泛、文学价值高,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古文运动五代时期,古文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古文运动倡导将文学作品的风格改写成古代经典的风格,精益求精、注重工艺性的特点深受文艺界的欢迎。
《骈文夜话》、《吕氏春秋》等作品,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作,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之,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唐代的诗歌、散文、唐传奇,五代的古文运动等等都为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445e5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2.png)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隋唐五代文学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2. 隋唐五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诗之盛世”。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 唐诗:唐诗是指唐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清丽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仙:诗仙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和价值的诗人,其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影响深远。
代表诗仙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3. 诗魂:诗魂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灵魂和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魂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天赋和情感世界。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现感情、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隋唐五代时期,散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范畴。
5. 骈文:骈文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散文体裁,是汉语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优美、语言富丽,常用于叙事、议论等文体。
6. 题咏:题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以诗、赋、散文等形式来歌颂、赞美某个主题或对象。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题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常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7. 韵律:韵律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音韵结构的安排和运用,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韵律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为诗歌的表现和传达增添了魅力。
8. 词牌:词牌是我国古代词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古代词曲创作的重要途径和规范。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词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古代词曲创作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https://img.taocdn.com/s3/m/d5932b785acfa1c7aa00cce0.png)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主讲教师:魏景波博士绪论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诗:唐代文学的主体。
诗人众多;艺术精湛;体裁全面;影响深远文: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骈散文共二万余篇。
韩、柳的文体文风改革把散文创作推向高峰。
小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词: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三、隋唐五代文学的演进与分期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
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体,五代(907-960)为尾声,三段文学在风格特质上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初唐四杰、沈宋、陈子昂等盛唐(713-765):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李杜、王孟、高岑等中唐(766-826):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韩孟、元白、刘柳、李贺等晚唐(827-907):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小李杜等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熟唐代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盛、中充分,初、晚较弱;唐诗充分,唐文较弱;古文充分,骈文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一为文学史的梳理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隋唐五代文学补充参考书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葛兆光《唐诗选注》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李泽厚《美的历程》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初唐诗坛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1.1 隋代文学一、隋代文学总特点: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https://img.taocdn.com/s3/m/c8de4b0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d.png)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一)唐代文学作品1、《诗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汉诗集,它收录了大量古代文字文化中凝练而蕴藉又不失流畅的汉诗作品,突出表达了唐人自然观和思想哲学。
2、《兰亭序》:李白创作的“闻若诗、看若画”的十四行诗,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诗史上留存下来最为精美的一代诗。
3、《登金陵凤凰台》:杜牧笔下的一首十四行诗,作品透露出的醉梦的思想,在唐代文学史中有史以来令人称道的另类作品。
4、《长恨歌》: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傲侠史诗,纪念武则天,既是一首反映皇权暴政与反抗斗争历史的传奇诗,也是唐代七言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5、《石虹传》:张若虚著述的古代小说,以谈及宝玉西经历的多场冤案和英雄救援成功的大业,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冲突。
(二)五代文学作品1、《水浒传》:宋濂创作的一部史诗,以详细的描述记录了唐末宋初的江湖英雄风云,它以丰富的情节和色彩,塑造了一批反抗社会壁垒、改变历史命运的英雄形象。
2、《道德经》:列在中国佛教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庄领导的中国天人思想的经典著作,它论述了要发挥智慧而不是武力,以及要懂得如何处理、抚慰社会冲突的中国伦理思想。
3、《倚天屠龙记》:金庸著述的一部武侠小说,以屠龙之技的出现,描绘武林中英雄无数、政治骗局频繁的格局,塑造了一批传奇人物,仿佛夸张的故事,但却实际反映了中国政局的黑暗现实。
4、《钱钟书满朝春色》:一部闻名中外的文学代表作,以一段表达知识与财富之间的意义以及灿烂、险恶和无聊的社会状况为主线,洞悉中国九十年代底层人民生活在不幸中的境遇,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冲突。
5、《俞氏家训》:一部朝代代表作,主要思想是“诚信、勤俭、安定、孝顺”,是一部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社会价值的中国古典文学杰作,也是学习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文本。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98a4fafab069dc502201f2.png)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概说A.唐代文学创作繁荣的社会原因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打败突厥,原属东突厥的各属国,归属唐朝,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遂取代势力强大的突厥而成为东亚盟主。
贞观八年(634)大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657)打败西突厥。
唐朝势力之强大,延续一百馀年,直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而达到高峰。
天可汗的实际存在,达百二十馀年之久。
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
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
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
唐太宗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从国家政权到生活方式,都体现了这种华夷如一的思想。
整个唐代,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
由于大量外族移民入住,商族往来,宗教的传播,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也广泛的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南北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及像广州这样的海上交通重要城市。
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
妇女在行为上也较不受约束。
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
国力日渐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
唐人入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
开科取士,唐沿隋旧,而更加发展成熟。
唐代开科,分常选与制举。
常选有秀才、明经等12科,其中明经又分为七;制举的确切数目已难了解,但据唐宋人的记载,当有八九十种之多。
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
入仕的多途径,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a4b93a7d6f1aff00bfd51e54.png)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
2、初唐代表作家:上官仪、沈亻全期、宋之问、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3、盛唐代表作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浪漫主义:李白;现实主义:杜甫4、中唐代表作家:前期: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李益;现实主义:白居易和新乐府其他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5、晚唐代表作家: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词人:温庭筠、李煜。
6、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其他诗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7、新乐府运动的成员: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
8、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
追求平、求俗9、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
求奇、怪。
10、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温庭筠、韦庄。
1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组成。
他们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
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感情也开始变化了。
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
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政治思想方面,提倡佛老思想,诗人追求由隐而任或由任面隐的生活态度,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描写了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祖国风光水色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歌颂,同时也流露出佛老的思想。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古代文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3372b1dd88d0d233d46af8.png)
附三:唐人咏蝉三绝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清华人语)(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 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尽,风多响 易沉。”(患难人语) 李商隐《蝉》:“本是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牢骚人语)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 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4、刘希夷(651—679):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惜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不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峨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成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2、文学主张(《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 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此序成为唐 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 立了正确的方向。(复古革新)
3、文学创作
(1)《感遇》三十八首——“始扫艳丽 之旧习,而趋于雅正劲练”(郑振铎) (2)《登幽州台歌》——“得风气之先 的伟大孤独感”(李泽厚) 《楚辞· 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 不闻。”诗意、诗格、诗语皆脱胎于此 。
5、贺知章(659—744):《咏柳》、《回 乡偶书》二首。 6、张九龄(678—740):“首创清雅一派” (明 • 胡应麟 )《感遇》十二首为其代表作,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二句犹为传诵。
【全文】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
![【全文】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https://img.taocdn.com/s3/m/06799a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6.png)
• (3)李、杜
• 李白,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诗风豪放飘逸;
• 杜甫,集大成的诗人,且有继往开来之功,诗风沉郁 顿挫。
• 3、中唐(中兴期)
• 前期:诗歌发展处于低潮。代表诗人有:“大 历十才子”、山水诗人:刘长卿、韦应物、边塞 诗人:李益等,现实主义诗人:元结、顾况。
• 后期:诗人、流派众多,呈中兴之势。
• 三、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1、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已走上独立自觉发展 的道路,文学的审美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与自觉的追求。
• (1)内容上:淡化文学的政治功利色彩,注重个人情志 的抒发。
• (2)形式上:对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 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永明体),为唐代近体律诗的 定型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 (3)表现题材领域(内容)的扩大:魏晋六朝时期,诗 歌题材有很大的开拓,从而为唐诗提供了可供驰骋的巨大 发展空间。
• 2、南北文风的合流
• 唐朝的大一统,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对立。南北文 化开始交融互渗,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南方的“文”装 点了北方的“质”,北方的“质”补充了南方的“文”,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 2、经济上
• 唐代在经济上先后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使唐代经济 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对唐代文 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繁荣影响更为巨大。
• (1)文人心态
• 唐代文人普遍对所处的时代充满一种自豪感、自信心, 也极大地激发了文人的进取心和从政热情。
• (2)经济的繁荣又为士人的游历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 保障。
• 四、就诗歌的体裁而言
• “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 近体、绝句,靡不备矣。”(胡应麟《诗薮·外编》 卷三)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87572a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4.png)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隋唐五代文学诗歌的发展,更是到了黄金时代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一、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隋唐五代文学特点
![隋唐五代文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d810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7.png)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阶段,其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繁荣: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诗作。
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传统形式,也有律诗、长短句等新兴形式。
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山水田园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和哀思诗,还有表达社会现实和政治抱负的边塞诗和政论诗。
注重韵律和格律:隋唐五代时期的诗歌注重韵律和格律,追求音韵的和谐和诗句的规整。
诗人们精于运用平仄、押韵、对仗等手法,使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突出,给人以美的享受。
内容丰富多样: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作品,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作品,还有反映社会现实和政治抱负的作品。
诗人们对于自然、人生、爱情、友谊、政治等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表达。
唐诗盛行:隋唐五代时期的唐诗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诗歌的典范和经典。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王之涣、杜牧、李白、杜甫等,他们的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总的来说,隋唐五代文学特点是诗歌繁荣、注重韵律和格律、内容丰富多样,而唐诗则是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形式。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的文人所推崇和传承。
隋唐五代文学分类
![隋唐五代文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4a8d7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5.png)
隋唐五代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隋朝文学、唐朝文学和五代文学。
按照文学形式,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
按照风格和流派,可以分为宫廷文学、民间文学、豪放派、婉约派、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等。
隋唐五代文学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唐初诗歌:主要指唐朝初期的诗歌作品,以反映唐代社会的初步发展为主,体现了唐代文学的豪放派、理智派、思想派等多元化特点。
盛唐诗歌: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巅峰,以李白、杜甫等为代表的大批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表现手法丰富,情感真挚。
中晚唐诗歌:中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加剧,文学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以白居易、刘禹锡等为代表,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和人民疾苦的反映。
此外,隋唐五代文学还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些文学现象共同构成了隋唐五代文学的繁荣景象,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五代文学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等,这些作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其中,诗歌是隋唐五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各个时期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
此外,隋唐五代文学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散文、小说等作品,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陈鸿的《长恨歌传》等,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总之,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文学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04】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文学
![【ch04】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b8f68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b.png)
01 隋代文学作品精选
【选文导读】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 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 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其是王绩 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 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语言自然流畅,风格 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 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01 隋代文学作品精选
02 唐代文学
(三)唐传奇
第一,唐传奇开始了古代小说利用艺术虚构塑造人物形象的阶段,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人 物进行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典型特征的艺术形象,使人物成为真实生动的个体生命, 《李娃传》中的李娃就是这样被塑造出来的。
第二,唐传奇也开始了古代小说对叙事艺术的自觉追求。唐代小说家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 段构思情节,或取材时事,纯粹写实(如《李娃传》);或把写实和虚幻境界糅合衔接 (如《长恨歌传》);或借助神话传说,创造人神人鬼人妖交通的故事(如《任氏传》); 或利用寓言,演绎某种抽象的观念情感(如《枕中记》);等等。
【选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 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 怅、孤寂的情怀。前两句写归隐后常游东皋, 以及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中间四句描写薄暮 中所见到的景色,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 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相顾无 相识,长歌怀采薇”追怀古代隐士,突出自己 在现实中的孤独感。通过情—景—情的写法, 使诗的意思更加深化。
第三,唐传奇是唐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唐传奇开辟了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独立发展 的道路。唐传奇的艺术方法也为后代小说家所继承和发展,对形成古代小说的民族传统具 有重要意义。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要点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327e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6.png)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要点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隋唐五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唐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这个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
2.散文:隋唐五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小说:隋唐五代也是小说的萌芽时期,出现了《莺莺传》、《霍小玉传》等优秀的小说作品。
这些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点,同时也为后来的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4.戏曲:隋唐五代的戏曲也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长恨歌》、《牡丹亭》等优秀的戏曲作品。
这些戏曲作品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5.文化交流: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个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隋唐五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它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cf392a01f69e3142329421.png)
隋唐五代文学编辑讨论上传视频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
其中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将近五万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
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中文名隋唐五代文学时代背景隋唐五代时期文学形式诗歌、散文、传奇小说、变文、词目录1.1 背景2.▪时代背景3.▪诗人群体4.2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一般原因5.▪政治基础1.▪国家的统一2.▪文学自身的原因3.▪统治者的提倡4.3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的各自特点5.▪隋朝文学6.▪初唐文学1.▪盛唐诗歌2.▪中晚唐诗歌3.4 唐代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4.▪概述5.▪散文6.▪唐传奇1.▪变文2.▪词3.5 五代文学4.▪概况5.▪贡献背景编辑时代背景唐开国以后,唐太宗吸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并采取了隋文帝行之有效的均田、租庸调、府兵、科学等一系列的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生产、加强国家力量的措施,同时整顿吏治,改革政府机构,使社会很快走向安定和繁荣。
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中,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我们前面所描述的昌盛繁荣的顶点。
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国家实力也日益加强。
从太宗、高宗到玄宗时代,取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解除了东、北边境的威胁,并使广大的西域地区各国纷纷内附。
在帝国四境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使边境长期保持巩固安定的局面,并以积极友善的种种政策措施,促进了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
但是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继续存在,继续发展。
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土地兼并问题上。
唐代虽然有过均田的措施,占田的限制,但到高宗时代,洛阳豪贵占田逾限者已很多。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6c1390f111f18582d05a79.png)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识记:1、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2、“贵于清绮”对追求声律辞藻的南朝诗风的概括,偏重于诗的声辞之美而言,宜于歌咏是其所长,缘情绮靡而流于轻艳纤弱则为其所短。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浅说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浅说](https://img.taocdn.com/s3/m/b58000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8.png)
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浅说一、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经历了隋朝、唐朝和五代三个时期,涵盖了诗歌、散文、传奇等文学形式。
这一时期的文学繁荣,一方面得益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与文人阶层的崛起、文化交流的扩大等因素有关。
二、主要特点1. 诗歌的繁荣:隋唐五代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诗人辈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他们的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 散文的发展:隋唐五代散文在唐朝尤为发达,形成了各种流派,如韩愈、柳宗元等的古文运动就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3. 传奇的出现:传奇是隋唐五代新兴的文学形式,主要描写鬼神世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代表作品1. 诗歌:《春江花月夜》、《兵车行》、《望庐山瀑布》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散文:《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中国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
3. 传奇:《枕中记》、《柳毅传》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四、影响及意义隋唐五代文学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确立了诗歌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推动了诗歌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次,散文的发展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传奇的出现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隋唐五代文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总结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繁荣的诗歌、发展的散文和新兴的传奇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隋唐五代文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7b4711a650e52ea551898fc.png)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91d636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6.png)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隋唐
五代文学名作的欣赏:
1. 《长恨歌》:这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描
写历史人物的遭遇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沉沦和民众苦难的悲愤。
2. 《洛阳女儿行》:这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洛阳城内商贾繁华、女子妆饰的盛况以
及女子之间的竞争和爱情之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社会风貌。
3. 《木兰诗》:这是一首民间传说的诗歌作品,描写了北朝时期女将军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作者不仅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木兰的英勇和坚毅,还表达了对家国的忠诚和对女性力量的赞美。
4. 《金缕衣》: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女子穿着金缕衣的贵族社会风华,以及妆饰
背后所隐藏的寂寞和无奈。
诗中富有音乐感的语言和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痛苦的体验。
5.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元稹的代表作之一,以虞美人的爱情悲剧为主题,通过
描写美人的容貌和悲惨遭遇,展现了作者对青春和爱情的追忆和悲伤。
诗中流畅优美的词句以及深情动人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隋唐五代的文学名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家对
时代的思考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f5a879231b765ce04081433.png)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隋(581——618)立国37年,诗歌成就不高。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1、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2、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薛道衡:《夕夕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官至内史侍郎,后转襄州总管、番州刺史。
他在与杨素唱和时,写过朴实爽俊的《出塞》诗,也留下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等名句。
其成名作《夕夕盐》虽也言及边塞征夫,但诗中所写乃南朝常见的闺怨题材,辞清句丽,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是北方文人学习南朝文学表现手法时诗风转变的代表:“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人,入隋曾任丞相。
南朝歌行体的《从军行》是其代表作: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
将军何处觅功名?隋炀帝杨广所作诗歌,大多带有齐梁艳曲余风,即位后所作的一些乐歌,也能称上清丽明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名词解释上官体一.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
二.特点: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
馆阁体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
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峤、杜审言、味道、融的并称。
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若虚、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宋: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初唐四杰一.初唐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1.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也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长于律诗。
2.他们自负很高,名高而位卑。
3.他们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
4.都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概述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他们的创作特点有:一.重视抒发情怀和不平之气,面向市井,写个人生活情怀,也写沧海桑田的感慨,思索人生的哲理。
二.四杰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叙抒情,夹以议论,篇幅可长可段,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
三.当时渐趋于成熟的五言律,对偶的整齐、声律谐调,表现感情具有稳定性,而四杰的五言律也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
四.四杰诗风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不免有雕琢繁缛之病。
简述子昂《感遇》的思想容。
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容有:一.他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二.一部分诗歌抒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试论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将汉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诗美理想。
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三.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躺市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隐藏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隐藏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隐藏参考答案第二章盛唐诗歌名词解释:辋川集一.《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
二.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二.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送妍桂洲》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简述王昌龄七绝的清刚之美。
(即七绝的主要特点)盛唐诗人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他的七绝有清刚之美。
一.格调多样化,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
二.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
三.心理描写也非常出色。
如《采莲曲二首》“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四.创作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著名的《从军行七首》。
试论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一.盛唐诗人孟浩然山水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平淡。
二.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模山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
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自己春晓时的感觉,不经意的猜想中透露出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
三.诗境明秀,平淡而意兴无穷。
如《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四.诗多单行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试论王维、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不同特点。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
试论高适《燕歌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盛唐诗人,在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作《燕歌行》。
诗作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如下:一.表达的情感极为复杂,如表彰边塞兵将的英雄气概,对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的痛苦深表同情。
二.描写征战的艰辛,颂扬战士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不满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荒淫,指责当时边塞用兵将非其人。
三.具有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反映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
四.此诗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岑参两次创作大量边塞诗,素有写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他的边塞诗艺术特色有:一.岑参乐观开朗,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
二.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诗写得大气盘旋,奇情逸发。
三.艺术表现上,他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的体势十分灵活,有基本上一韵到底。
如《白雪歌》、也有两句换韵等,句式长短不齐。
试论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在表现容及表现手法方面有何不同。
表现容上的不同:一.高适反映现实问题要超过岑参。
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许多诗人,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杂糅,使其诗歌创作颇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浑厚,有一种感慨悲壮的美。
二.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并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容围。
艺术上的不同:一.高适将自己的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遗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昂扬的。
二.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
三.高适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骈语,但并不繁于文采华丽,而是以纵横顿宕,气质深雄和浑厚的骨力取胜。
岑参七言歌行纵横顿宕、舒卷自如体势十分灵活。
第三章白简述白绝句佳作《独坐敬亭山》的创作特点。
一.《独坐敬亭山》写独做时寂寞的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会,人与自然相亲近,刹那间灵性相同,浑然一体。
描绘出片刻的超然意趣。
二.诗人信口说出心领神会的感受,在相看两不厌的人与山的冥会中,似有未曾说出的无限情思,韵味无穷。
简述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自然明快:一.语言简洁明快而情思无尽,随口说出而趣味丛生,自然,含蓄,真实简练,蕴涵丰富。
如《独坐敬亭山》“众尿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二.白的思想感情,洒脱气质,开朗率真的性格,全都通过绝句灵光一闪地反映出来,自然明快。
清新俊逸:一.白的绝句境界清新,具有飘逸潇洒的风格,反映了他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就形成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
如《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多写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表现自然美和普通的人性、人性,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
试述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一.白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
如《宣洲眺楼饯别校叔叔云》。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有异乎寻常的衔接,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气魄宏大,想象力丰富,白诗中颇多吞云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树”。
三.语言风格自然、飘逸,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诗歌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有绚丽夺目的光彩。
第四章杜甫简述杜甫以时事入诗的新题乐府《兵车行》的创作特点。
盛唐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
他的乐府古体诗,将“歌”与“行”在表现职能上分开来。
《兵车行》的创作特点:一.此诗讽刺唐玄宗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标题不用《从军行》一类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
二.在写法上,一开始记事,叙述送别悲惨情景,继之纪言,为征夫的诉苦,采用客观纪实描写手法。
简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出自他的《进雕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