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读后感写作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导协作,写好读后感
天河区员村第五小学王爱伦
新课程标准倡导“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落实这些教学理念,需要老师根据学情,以写读后感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效阅读与思考,掌握表达个人感悟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通常会遇到以下三类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1、怎么能用简明的语言,把读后的感受(个人观点)写出来;
2、怎么能把“读”与“感”的联系点找准,角度找好;
3、怎么能把读后的感受写得有条理,写得清楚明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实践证明,写读后感这一习作教学“点”,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体系中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去重视,去课堂里亲身实践,经历反复研磨的过程,学生定能从中获益。
笔者认为,可将读后感的教学过程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按照以下流程,,运用前置性学习策略,让学生自主发现,注重新授课和评改课的内在联系,在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的同时,注意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潜能。
一、课前先学,开放导入,在阅读中把握要求
“尝试自读”是各年级语文前置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对此,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入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
受教师的指导,就困难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都会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
要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尝试自读”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第一步,放手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内外文章,以自读方式理解下发的学习材料——《小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从中画出要点,与同学交流、提炼写读后感的要求。(详见附件1)与此同时,老师以开放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自选文章,根据自读学习材料的收获,练习写读后感。在此过程中,老师只需帮助他们“纸上谈兵”,把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选准角度写感受:
以指导学生提炼阅读《滥竽充数》后的感受为例,可以从南郭先生的角度说明,像他这样不学无术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可以从齐宣王的角度说明,他爱听竽乐合奏,没有进行调查研究,导致南郭先生有机可乘;也可以从众人的角度说明,众人明知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不揭发,做老好人。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明确表达感受是写好读后感的灵魂,只有找准感点,才有可能鲜明表现读后感的主题。
二、资源生成,先写后导,在练习中运用方法
在学生自读学习材料,把握基本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让他们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之后与老师提供的例文作对照,找差距,以此生成资源,老师从中可以了解学生提炼感受,处理读后感详略部分的情况;(详见附件2)接着让学生继续阅读写《阿呆和阿瓜的故事》读后感的小学生,如何在老师以书信的方式,指导修改后的第二稿,进一步明确详写感受,略写原文内容的要求,初步学习联系生活事例,表达阅读感悟的方法(详见附件3),老师以此为例,可以结合这篇读后感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上阶段所阅读的学习材料中,有关写好读后感的要求。
接下来,出示以下两篇关于大家都熟悉的《小猫钓鱼》的读后感,让学生梳理读后感的写作结构:引—议—联—结(⒈引述原文的内容;⒉议论自己的想法;⒊结合实际展开联想;⒋简要总结全文)
学生通过比较同一主题的两篇读后感,评析各自优劣之处,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把握读后感的写作思路,这有助于他们理清习作层次,提高思维的条理性,逐步提升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学导协作,互动深化,在评改中提升能力
当学生基本把握读后感写作结构,明确有关要求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指导与点拨,以评改方式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老师通读所有学生的习作初稿,可从中选择以下典型材料,作为交流评改的学习资源:
1、同一主题,但在结构布局、内容表达方面各有优缺点的习作,以便进行比较评议,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掌握灵活按文章结构梳理写作思路,正确处理段落的详略与衔接等问题;
2、抽选独具个性的文段,如通过概述生活事例,结合课外阅读信息,或引用原文语句等方式来表达阅读感悟的文段,引导学生在交流、评析中,发掘写作亮点,总结“把感受写得清楚、明确的”的具体写法,进而学以致用,修改自己的习作。
在组织评改的过程中,老师可放手让学生先自行评分,再以读后感的写作结构为依据,逐步引导学生结合习作的相关段落内容,一一对应,进行分析评价,由此判断习作结构是否完整,所表达的感受(主题)是否明确,这样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学生就容易辨析习作的结构,把握“议”与“联”的逻辑关系了。
综上所述,我们以“先写后导,评中导写”的学导协作理念,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尝试自读有关学习材料,初步领会读后感写作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习作与老师提供的文章,在对比分析中把握写作结构,接着在评议修改中,进一步掌握把感受写得清楚明确的方法,以此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材料中把握要求,在练习写作中运用方法,在评改交流中提升能力。
附件1:《小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
附件2:《读后感写作要求》、《回声的启示》:
附件3:《阿呆和阿瓜的故事》读后感
附件1 小学生如何写好读后感
阅读了学生多篇读后感以后,我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有读无感。
“读后感”,就是不但写出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还要把自己从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表达出来。有个别孩子在写读后感时,只是介绍了自己阅读的大致内容,而感受则只字未提。
2.读、感分离
一个人的阅读感受从哪里来?当然是从阅读中来。也就是你阅读了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感受。有的孩子写了大量的阅读内容,而感受是从其中很少一部分阅读内容中得来;还有的孩子在写读后感时,“感”的内容与所阅读的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
3.重读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