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女驸马》鉴赏

合集下载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因其音乐曲调婉转悠扬,唱腔柔美婉转而备受喜爱。

《女驸马》是其中的经典剧目之一,该剧以民国时期的故事为背景,以女驸马的身份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本文将就该剧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展开浅析。

《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剧中主要描绘了女驸马唐嫣香与将军卫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

唐嫣香作为将军的驸马,她聪明可爱,机智勇敢。

而卫国华则是战功卓著的将军,英俊潇洒。

两人在战场上相识相知,相互倾心。

正当两人准备步入婚姻殿堂时,却被暗中觊觎唐嫣香的恶霸官员赵大人打断了美好的计划。

接着,剧情开始进入紧张的冲突部分。

赵大人在得知唐嫣香的美貌后,便打算休掠唐嫣香为妻。

而卫国华为了保护唐嫣香,与赵大人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在这个过程中,剧情的冲突和紧张感达到了巅峰。

剧情走向高潮,唐嫣香为了保卫家园和爱情,奋不顾身,与赵大人进行了殊死搏斗。

这场搏斗中,唐嫣香展现了女子的坚强和勇敢,最终以身殉节,成为了民间的英雄人物。

《女驸马》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具特色:首先是唐嫣香,她是一位舞刀弄枪的女子,她聪明伶俐,冲锋陷阵。

她在对抗赵大人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毅,最终用生命捍卫了爱情和家园。

她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众多观众心目中的英雄。

其次是卫国华,他是一位忠诚勇敢的将军,他对唐嫣香表现出了深厚的爱意,为了保护唐嫣香,他不惜与恶霸官员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对爱情的忠诚和勇敢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次是赵大人,他是剧中的反派角色,他贪婪残暴,一心想要得到唐嫣香为妻,不惜以武力威胁。

他的出现给剧情增添了一丝悬念,也使得观众对于剧情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除了以上几位主要人物之外,剧中还有众多的配角和群众形象,比如唐嫣香的亲人和周围的战友,他们都在剧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世界。

在音乐和唱腔方面,《女驸马》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女驸马》是一部经典的黄梅戏剧作品,通过讲述女主人公赵素珠为国家奔忙,成为一名驸马的故事,展现了女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为国家尽忠的忠诚。

下面就对剧作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浅析。

剧情梗概《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围绕女主角赵素珠的变迁展开。

赵素珠原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南方姑娘,但还是勇敢地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远走北方,进入了军营做勤务员。

在军营中,她对于军中生活逐渐熟悉,同时,因为深得马军队张总的赏识,也成为了嫡系将领张珂珂的女驸马。

赵素珠日夜训练,奋发图强,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女驸马后,她的那颗为国家着想的心也更加纯粹和坚定了。

在此期间,有一位叫做杨毅的青年,他即将参军报国,是赵素珠的青梅竹马。

然而,此时,国家危难,敌军正在进攻。

杨毅参军一年时限被缩短,即刻参加作战,因而无法与赵素珠完成婚礼,只留下字条向她表白。

赵素珠此时的女驸马任务,是协助将领张珂珂作战。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生还,做女驸马只有一年短短的时间,无论如何,她定要尽全力帮助张珂珂打赢这场战争。

最终,赵素珠不辱使命,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帮助张珂珂攻占了敌军重镇,挽救了苏北之局。

然而,她也牺牲了,并最终被追授为革命烈士,以先烈的名义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人物形象赵素珠是本剧的女主角,她具有一个英姿飒爽、机智过人、善感而不娇媚的形象。

她是一个顽强不屈的女性,勇敢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当她成为一名驸马后,虽然面临训练的压力和种种困难,但她并没有失去信心,一直坚持不懈地训练。

她不只是一个为国家尽忠的女性形象,还表现出来了一种人性的柔软和温暖。

她一直想和杨毅成家,但是因为国家的需要,她选择了放弃个人利益,投入到驸马的训练中。

赵素珠最终的牺牲,是战争年代中女性为国捐躯的光辉篇章。

她的忠诚、勇敢、坚定、清高,精神舍我其谁,最终铸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涓流,激励着一代代人。

张珂珂是赵素珠的上司和恩师,虽然剧中并未详细描述张珂珂的人物形象,但他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少有的尺度、忠诚和正气。

黄梅戏《女驸马》艺术作品分析

黄梅戏《女驸马》艺术作品分析

黄梅戏《女驸马》1创作背景:《女驸马》是黄梅戏的优秀代表剧作之一,因其旋律优美,清新,活泼。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2剧情该剧主人公冯素珍善良、勇敢、机智。

她年少丧母,与父亲、后母生活在一起。

自小与李兆廷订婚,但后母嫌李家太穷,将素珍另外许配给当朝尚书的儿子。

冯素珍坚决不同意后母这样的安排。

正好李兆廷要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又苦于没有路费。

素珍偷偷把自己的私房钱送给李兆廷。

此事被素珍的后母发现,后母勾结官府,捏造罪名,把李兆廷打入监牢。

为不耽误李兆廷的前程,冯素珍决定女扮男装,代李兆廷进京考试,最终才华出众的冯素珍考取“状元”。

皇帝一眼看中这个年青人,想招他做女婿。

冯素珍无奈之下在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自己美满姻缘。

3黄梅戏《女驸马》的艺术特征1语言、语汇特征:古诗词作品一开始以合唱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在紫燕双飞的春季里,少女冯素珍触景生情思念亲生母亲和情郎的惆怅之情。

在这里。

古诗词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第二: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啊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这是“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唱词。

通过歌词可以看出:这一唱段的语言是以七字句居多,兼有八字,九字等。

从表面上来看,是比较土气的,但仔细一琢磨。

就会发现它其实内涵丰富,极富表现力,在点染戏剧情境,表现矛盾冲突,突出人物此时此境上,有恰到好处之功效。

《女驸马》的语言及唱词吸取了古诗,古词,民间口语,民谚语,民歌的所长,发挥了语近情遥、明白如话的特点,使音乐更符合大众味,更易于在劳动人民和下层社会传唱。

它的语言与它所依赖的音乐美质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其语言的内在旋律美。

2旋律与曲体结构整个作品的旋律特色是:吸收了安庆地区小调、山歌的音乐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当地民间音乐的结晶体。

戏曲《女驸马》鉴赏

戏曲《女驸马》鉴赏

戏曲《女驸马》鉴赏黄梅戏广泛的流行于安徽省沿长江两岸,又叫采茶调,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突出的特色是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唱腔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载歌载舞,表演朴实细腻。

服装清新亮丽,演员的装扮自然真实。

《女驸马》是一个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与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等传统才子佳人的事故相提并论。

安徽黄梅戏剧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在50年代到60年代初所塑造的冯素珍的形象刚柔并济,神色具佳,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戏曲,说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这部戏开篇是讲的悔婚拒婚。

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但是李家家道败落,李兆廷来投奔冯家。

看到李兆廷得知了他现在的处境后,冯家父亲和她继母说他门不当户不对,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要求退婚,但是兆廷不答应,所以冯家父母就诬陷他偷了银子和首饰把他送进了官府。

冯素珍得知父母为攀财富将要把自己许给豪门心里十分不愿意,但是自己是个女儿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伤心,犹豫。

是秋红的一句话使她决定女扮男装进京去找兄长。

在这段里最感人的场面是当冯素珍和李兆廷在后花园的对话。

一句"生生死死不变心" 说明了冯对李的一片真心,不在乎他的贫穷富贵,不带世俗的眼光看李,只愿与其结百年之好。

并奉送纹银让他去进京考取功名。

这一幕通过演员的真切表演,使人们更加同情这对恋人,更加气愤势力眼的冯的父母。

第二段部讲的是远走高飞。

冯素珍经历了一路上的躲躲藏藏,坎坎坷坷赶去京城寻兄长。

他冒名顶替李兆廷高中状元。

这段里最后的一段唱腔"谁料金榜中状元"是流传很广的黄梅戏名段,唱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的心情。

这段唱表达了冯素珍救兆廷心切,因为中了状元事情就有了进展,所以兴高采烈的心情。

一曲《女驸马》,寄托真爱情

一曲《女驸马》,寄托真爱情

一曲《女驸马》,寄托真爱情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谁知纱帽罩哇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看到这熟悉的唱词,您有没有情不自禁的唱起来呢?说到“黄梅戏”,或许您不一定十分熟悉,但是这一段《谁料皇榜中状元》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早在年初央行公布2017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时,小编便猜测,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金银纪念币中3克金币上的图案或许就是《女驸马》。

回想当初的考量,也许就是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善良、勇敢、聪慧的女子形象,以及草根百姓心中渴望的美好愿景的实现,这些要素诞生了《女驸马》,也把这颗美好的种子种在了人们的心中。

中国戏曲艺术(黄梅戏)金银纪念币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说说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以及这枚金币的设计理念。

黄梅戏是我国长期流传而发展下来的著名地方剧种之一。

流行与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区,是清末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转入安徽安庆,受青阳腔和当地民歌小调、田歌畈腔、采茶歌的基础上,在湖北清戏、江西湖口高腔鸡汉剧、昆曲的影响,与黄梅流行的说唱文学、民间舞蹈、岁时风俗等相结合而逐渐形成。

它俗称“黄梅调”,也称“采茶戏”、“花鼓戏”、“茶篮戏”或“高二腔”。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长足的发展,剧目、音乐、表演方法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创新,创造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

《女驸马》就是其中之一。

黄梅戏《女驸马》的创作背景《女驸马》是黄梅戏的优秀代表剧作之一,此剧系安庆市著名剧作家王兆乾根据民间艺人口述的传统戏《双救主》重新创作而成,增添了《状元府》、《洞房》、《金殿》三场,这部戏在1958年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1959年由主营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女驸马》再次引起轰动。

《女驸马》是严凤英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她饰演的冯素珍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个可爱而不朽的艺术形象!《女驸马》因其旋律优美、清新、活泼,深受广大戏曲爱好者喜爱。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黄梅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长久以来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不仅具备了丰富的艺术魅力,而且也寓意着中国人民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念传承。

近期,我有幸在一场黄梅戏演出中欣赏了一出《女驸马》,此次观后感受让我对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女驸马》是一出民族英雄主义题材的黄梅戏剧目,故事背景设定于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末年。

整出戏以守家抗敌、忠义感天为主旨,通过女驸马郑瑛的英勇事迹,展现出民族精神与英雄情怀。

郑瑛这个角色深深地吸引了我,她在戏剧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无畏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整个剧情中,女驸马郑瑛以她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令我为之动容。

从开始时的默默无闻到后来的挑战权威,他勇敢面对困境,迎难而上,并最终以智慧和勇气赢得了胜利。

她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和忠诚的品质,也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独立自强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除了郑瑛这个人物外,整部戏的音乐和舞台表演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梅戏音乐独特的音调和曲调,如水波般跌宕起伏,让人充分感受到戏曲中的情感饱满和独特美感。

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更是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时而痛恨、时而激动,时而喜悦、时而感伤。

舞台上的精致布景和丰富的色彩更是为故事增添了层次和美感,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也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通过欣赏《女驸马》,我深深地体会到黄梅戏所传递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表达,一种敬仰英雄、崇尚忠诚闪耀其中。

每个人物角色的形象都具备鲜明的特点和个性,他们的形象和情感在整个剧目中得到了精心的塑造。

这种特点也是黄梅戏与其他戏曲艺术形式的区别之一,使其在戏曲体系中独具特色。

观看黄梅戏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戏曲艺术中的舞台表演、音乐和唱腔不仅仅是简单的演艺节目,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情感表达的媒介。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6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600字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600字摘要:一、引言二、黄梅戏简介三、观后感分析四、剧中角色及表现五、剧情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六、黄梅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七、结尾正文:【引言】在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中,黄梅戏一直是备受喜爱的剧种之一。

近日,我有幸观赏了黄梅戏经典之作《女驸马》,该剧情节跌宕起伏,唱腔优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黄梅戏简介】黄梅戏,起源于我国安徽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其以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寓意深刻的故事脍炙人口,尤其在江浙沪一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观后感分析】观看《女驸马》后,我被剧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冲突和寓意深刻的故事所吸引。

黄梅戏的独特韵味,让我沉浸在这个美妙的艺术世界里。

【剧中角色及表现】剧中女主角冯素珍勇敢、聪慧,为了拯救丈夫,不惜女扮男装,闯荡江湖。

其饰演者表现出色,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外,其他角色如皇帝、公主、太监等也均有上佳表现,为剧情增色不少。

【剧情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女驸马》剧情紧张悬疑,引人入胜。

剧中人物在面临困境时,展示了顽强拼搏、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同时,剧中对爱情、家庭、国家等主题的探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黄梅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黄梅戏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从《女驸马》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梅戏在唱腔、表演、舞美等方面的探索与突破。

希望未来黄梅戏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繁荣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结尾】总之,《女驸马》这部黄梅戏剧目,以其精彩纷呈的剧情、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故事,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欣赏这部作品的同时,我们也为我国黄梅戏艺术的繁荣发展感到自豪。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黄梅戏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因此得名。

黄梅戏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舞蹈而闻名,是中国戏曲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它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备受称赞。

下面将从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对该剧进行浅析。

《女驸马》的主要情节描绘了明朝时期,女将军刘良英在率领军队进攻蛮族部落后被困,她被俘虏成为蛮族首领的妻子,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挣扎,最终奋起反抗,重获自由的故事。

下面将针对该剧的主要情节进行分析。

剧情开篇,女将军刘良英率领大军征讨蛮族首领,表现出她英勇果敢的一面。

然而在战斗中,她的军队遭到了蛮族的埋伏,最终被困在了蛮族部落中。

在这里,她面临着食不果腹、生活困苦的考验,同时还必须要应对蛮族首领对她的纠缠和追求。

在这一过程中,刘良英展现出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她不断寻找逃离的机会,并且在逆境中保持着对自己的坚守和信念。

随着剧情的发展,刘良英在蛮族部落中结识了一位善良的蛮族少年,两人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最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好景不长,蛮族首领对刘良英的纠缠和追求却日益增加,使得她处境愈发艰难。

在这一过程中,刘良英所展现出的坚毅和智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终,在一次有利的机会下,刘良英和少年一同发起了一场反抗,她用智谋和勇气成功摆脱了蛮族首领的控制,最终重获自由。

整个剧情以刘良英的英勇与智慧为主线,表现出了她在逆境中的顽强和不屈的性格。

而在《女驸马》中,除了主要的情节,人物形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是女主角刘良英,她是一位勇敢坚毅、机智聪慧的女将军,她面对逆境、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蛮族首领,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狡诈奸诈的反派人物,他对刘良英的纠缠和追求使得剧情更加扑朔迷离,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是蛮族少年,他是一位善良、勇敢的角色,他的出现为剧情增添了一丝温情和希望,使得整个剧情更加鲜活起来。

浅谈黄梅戏女驸马

浅谈黄梅戏女驸马

浅谈黄梅戏《女驸马》其实一直以来,中国戏曲对于我来说都有些遥远。

京剧、越剧等剧种如果不看字幕,我基本上很难听懂唱词,这无疑让中国戏曲和我之间有了一道壁障。

但是,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戏剧的眼神、动作、唱腔都有一种让人很舒服的、精致的美,所以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戏剧文化鉴赏》。

在欣赏了《窦娥冤》《西厢记》等经典戏剧之后,我自己观看了黄梅戏《女驸马》,有颇多感触,在此记下一二。

之所以选择看《女驸马》,一开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女驸马》是黄梅戏。

在我的印象中,黄梅戏的典范就是“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调优美朗朗上口,而且更重要的是唱词比较容易听懂。

其次吸引我的,大概就是《女驸马》的剧情了: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

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冯素贞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驸马。

花烛之夜,素贞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在公主帮助下,皇帝收素贞为义女,又释兆廷,并招素贞之兄,前科状元冯少英为驸马。

两对新人乃同结秦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不得不说,剧目的情节跌至起伏,而且在封建礼教社会,这样的剧情无疑是不落俗套,非常具有新意的。

1959年,《女驸马》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主演,拍摄了彩色戏曲片,在全国引起轰动。

1986年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再度排演此剧,由优秀青年演员韩再芬等主演。

我观看的就是由韩再芬老师等人出演的版本。

第一段是悔婚拒婚,雷雨交加使气氛格外的压抑,而李兆廷的母亲就在这天去世了。

场景一转,冯素珍出场,手中绣着戏水鸳鸯,却心神不宁地开窗远望,愁苦之色溢于言表。

“荷花香消菊待黄,池边衰柳沐残阳,愁肠偏逢愁时节,几回思母又望郎。

”短短地几句歌词勾画出了秋风萧瑟的景象,更加衬托出了素珍的愁思,而这愁思从何而来?歌词中已经点明,是因为思母、望郎。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黄梅戏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它的音乐和唱腔多样化,情感丰富,深受观众喜爱。

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女驸马》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黄梅戏剧目之一。

它以传统的剧情、音乐和唱腔,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卷。

本文将对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浅析。

《女驸马》是一部将古代宫廷生活与爱情悲欢融合在一起的黄梅戏剧目。

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柳如是因家族操劳,不慎失散,后由驸马赵黑马收养,爱情的悲酸故事。

主要情节:第一幕:柳如是家族贫寒,她年幼无依,因此被人收养。

在她被收养的当天,遭到驸马赵黑马的侮辱。

他却在心里发誓要保护这个天真无邪的女孩。

第二幕:柳如是在赵黑马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两人之间慢慢产生了感情。

柳如是对赵黑马产生了依恋,而赵黑马却放不下他的爱人。

第三幕:柳如是的亲生父母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她。

他们答应给予赵黑马一切他想要的,只要他放弃柳如是。

赵黑马为了柳如是的幸福,黯然离去。

第四幕:柳如是得知了赵黑马的离去,倾尽所有来寻找他。

终于在雨夜之中,两人相认了。

赵黑马也为了柳如是的幸福,默默抛却了内心的痛苦,让柳如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就是以这样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柳如是和赵黑马的命运的交织,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纯真和对爱情的执着。

剧情跌宕起伏,激情四溢,感人至深。

人物形象:柳如是:作为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天真纯洁、善良美丽的女子。

她被家族抛弃,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的性格。

在她被收养之后,她深情地爱上了赵黑马,并不顾一切地寻找他,最终成全了他的幸福。

赵黑马:作为男主人公,他是一个忠诚、正直、豪爽的男子汉。

他在最艰难的时候收养了柳如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却因为心中的爱人而放下了自己的幸福。

他的爱情付出和无私奉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如是的父母:他们在得知柳如是的消息后一直不断地寻找她。

女驸马幼儿歌曲赏析

女驸马幼儿歌曲赏析

女驸马幼儿歌曲赏析
欣赏《女驸马》的歌曲,我感受到了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出示歌谱,熟悉歌曲旋律。

进一步感知黄梅戏旋律,体会了曲中附点的韵味。

在《女驸马》这一歌曲中,可以冯素珍是一个聪慧的姑娘。

她的聪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想法有主见,遇到问题都能靠自己成功解决。

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次精彩的表现,每一个紧要关头,她都能化险为夷,冯素珍聪慧独立的性格也在一次次紧张又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逐渐凸显。

二是学识过人,是个学霸。

这一点我是感受最深的。

古人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整个男权社会都认为女人是不如男子的,就连女人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冯素珍女扮男装高中状元一事,在古代如果真有其事,绝对能瞬间刷新人们的认知三观。

原来女孩子竟然可以如此地优秀。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女驸马》是黄梅戏中的一部经典剧目,该剧讲述了一个女子因男扮女装成了驸马,与驸马的婚姻生活和周围人的故事。

本文将从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两方面来进行浅析。

首先是该剧的主要情节。

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主要角色有柳英和吴尚卿。

柳英是故事的女主角,她家境贫寒但不失志气,有着非常高尚的品德,她的母亲希望她嫁给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所以她每天都要很早地起来练习武艺和骑马。

吴尚卿是故事中的男主角,他是柳英的驸马,也是她的丈夫。

他的家庭背景很好,但性格比较桀骜不驯,对柳英并不怎么在意。

故事开始时,柳英被迫不得已扮男装去代替患病的哥哥去当兵。

之后柳英加入了军队,并成了吴尚卿的驸马。

柳英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还得装病以避免跟吴尚卿有太多的接触。

柳英渐渐地被吴尚卿所感动,也在心里开始对他产生了感情。

但是吴尚卿并不知道他的驸马是女性。

随着故事的发展,柳英的真实身份暴露了。

柳英的爱慕者黎瓜嘴儿得知柳英是女扮男装,便想借此事弄出一些风波。

在一次冲突中柳英为了保护自己的秘密不得不与黎瓜嘴儿发生冲突,但是最终还是保护了自己的秘密。

吴尚卿得知柳英的真实身份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对柳英更加的尊敬和欣赏。

最终柳英和吴尚卿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且一直相亲相爱。

这就是《女驸马》的主要情节。

其次是该剧的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包括柳英和吴尚卿。

柳英是一个非常勇敢和坚强的女子,她即使承受了很大的困难也从未放弃,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她扮男装去军营,不仅要应对日常的军事训练,还要保护自己的秘密不被暴露,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智慧。

虽然她表面上看起来坚强,但其实内心也有很多软弱和迷茫。

她独立、自信又富有正义感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尚卿这个角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他是一个性格桀骜的男人,对柳英一开始并不在意,甚至有些嫌弃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发现柳英的不凡之处,并且对她渐生情愫。

当他得知柳英的真实身份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厌弃柳英,反而对她越加尊敬和欣赏。

我对黄梅戏《女驸马》的认识

我对黄梅戏《女驸马》的认识

之类 。这种衬词垫词乍看 不起 眼 , 但将 它们去掉 , 只 唱实 词就会索然无味 。 衬词和垫词是 民歌韵味 的体现 , 衬 词的 妙处在于它的出现可 以使 人们 更直观的感 觉到黄梅戏这 剧种的地方性与传传统性 。

《 女驸马 》 的语言及唱词 吸取了诗词 , 民间 口语 , 民谚 语, 民歌 的所 长 , 发挥 了语近情 遥 、 明白如 话的特点 , 使音 乐更符合大众 口味 ,更易于在劳动人 民和下层社会传唱。 它的语言与它所依赖的音乐美质相辅桕成 . 从 而形成 其语 区小调 、 山歌的音乐特点 ,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是当地 民 间音乐 的结晶体。如第 四场的“ 谁料皇榜 中状元 ” 中, 音乐 色彩是 明亮 、 悠扬的 , 凸显 了作品戏剧性的场面 , 具有 厚重 的文化与历史气息。 它的曲调的基本结构是由起板 、 下旬 、
考取 “ 状元 ” 。 皇帝一 眼看 中这个年青 人 , 想招他做女婿 。 冯 素珍无奈之下在洞房机智应对化险为夷 ,终于如愿 以偿 , 成就了 自己美满姻缘 。 黄梅戏《 女驸马》 的艺术特征就是语言 、 语汇特征 。 作 品一开始 以合 唱的形式向观众介绍 了在 紫燕双 飞的春季 里 ,少女 冯素珍触景生情思念亲生 母亲和情 郎的惆 怅之 情。 例一 : 春花带露满 园香 , 紫燕双 飞绕 画梁。 好景偏逢人 烦恼 , 几回思母又望 郎。短短 两句话 , 已说明 了故 事发生
公喜悦的心情 。 中 间出现了一些较特殊 的唱词 用法 , 即根
据调式变化 而加 的衬词 , 垫词 , 如“ 好 啊好新鲜呐啊 嗬呀”
口述 的传统戏《 双救 主》 重新创作 而成 , 增添 了《 状 元府》 、 《 洞房》 、 《 金殿》 三场 , 这 部戏在 1 9 5 8 年 首演 , 获得 巨大成 功 。1 9 5 9 年 由著名艺术家严凤英主演 的《 女驸马》 再次 引 起轰动 。因其旋律优美 , 清新 , 活泼 , 深受广大戏 曲爱好者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黄梅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的一种,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因而得名。

黄梅戏以唱腔婉转动人、表演生动形象、曲调优美悠扬而著称。

《女驸马》是黄梅戏中的一部经典剧目,曲艺家们常常以此为选段进行演出。

本文将对《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浅析。

《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女驸马的勇敢追随丈夫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女驸马在外闯荡江湖的遭遇,第三部分是女驸马与丈夫的重逢和心灵的煎熬,第四部分是女驸马因忍辱负重最终赢得幸福的结局。

在这部剧目中,女驸马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她不甘心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富贵夫人,而是选择追随丈夫踏上征战的道路,展现出了顽强和勇敢的一面。

在外闯荡江湖的过程中,她历经千辛万苦,但从未放弃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与丈夫重逢的时刻,她的内心煎熬和挣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忍辱负重的过程中,她展现出了坚强和毅力。

最终,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幸福美满的结局。

除了女驸马之外,剧中还有不少其他形象深刻的角色。

比如女驸马的丈夫,他是一个仁义和勇敢的人物,虽然在外面历经风霜,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妻子。

还有女驸马的父母,他们在女儿离开家乡之后,心中始终牵挂,最终也为女儿的幸福和快乐而感到欣慰。

另外还有一些反派角色,他们的出现给了故事情节更多的波折和起伏,也为主角的成长和成就增添了一些阻力。

通过对《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戏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方面都非常丰富和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女驸马的坚韧和勇敢,丈夫的仁义和勇敢,父母的牵挂和欣慰,以及一些反派角色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这些都是黄梅戏《女驸马》魅力的所在。

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具有鲜明历史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戏剧作品。

其中所呈现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也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

黄梅戏女驸马观后感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戏曲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以下是我对这部戏曲的观后感。

首先,从艺术形式上看,《女驸马》作为一部黄梅戏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它的唱腔优美动听,旋律流畅,语言生动,表演细腻。

特别是主演冯素珍的扮演者韩再芬,她的表演非常出色,将冯素珍这个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内心世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从主题上看,《女驸马》深刻地探讨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在剧中,冯素珍因为家族衰落而被继母逼婚,为了生存和正义,她不得不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并最终成为状元。

然而,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后,她被皇帝判为死刑。

在这个过程中,冯素珍展现出了非常坚强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不仅成功地逃脱了死罪,还最终与心爱的男子结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性在古代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只要她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此外,《女驸马》还通过冯素珍这个角色传达了一种正义和善良的价值观。

冯素珍虽然身处困境,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她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被揭露后,她也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了事实,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正义和善良的力量。

最后,我认为《女驸马》这部戏曲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女驸马》还告诉我们要追求正义和善良的价值观,并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学习和发扬的优秀品质。

总之,《女驸马》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戏曲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1. 引言1.1 介绍黄梅戏《女驸马》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经典的黄梅戏剧作品,该剧以唐朝开国功臣李靖的女儿沈佳蕾为主角,讲述了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以女驸马的身份展现出的坚强和聪慧。

这部戏剧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勇敢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伦理和妇女地位的种种限制。

黄梅戏作为中国南方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女驸马》在黄梅戏中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好评。

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表演,这部戏剧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勇敢、聪慧的女性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内心挣扎和奋斗。

1.2 分析戏剧的背景和特点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富有特色的经典剧目,它所展现的戏剧背景和特点在当时的戏曲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表现形式。

在《女驸马》这部戏剧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剧情跌宕起伏,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戏剧的背景主要是古代宫廷和帝王家族,这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背景。

黄梅戏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配以精美的舞蹈和戏曲表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黄梅戏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结合,展现了人物形象的多维立体性。

黄梅戏《女驸马》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刻画上具有独特之处,展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坚强与智慧。

沈佳蕾这一女性形象,既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勇气,又展现了对爱情和家庭的忠诚和坚守。

通过她的经历和成长,观众可以领略到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

黄梅戏《女驸马》通过其独特的戏剧特点和深刻的内容,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和女性命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这部戏剧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也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正文2.1 女驸马沈佳蕾的形象及性格特点女驸马沈佳蕾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主角,她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的女性形象。

黄梅戏_女驸马_主要人物形象简析

黄梅戏_女驸马_主要人物形象简析

2012.01文学教育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至今广为流传。

《女驸马》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珍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美满姻缘的故事:民女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岳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

冯素珍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珍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冯素珍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驸马。

花烛之夜,素珍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在公主的帮助下,皇帝收素珍为义女,又释兆廷,并招素珍之兄,前科状元冯益民为驸马。

两对新人同结秦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喜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舞台艺术形象。

冯素珍———痴情忠贞、机智勇敢剧中的一号人物女驸马冯素珍是中国古代痴情女子的典型代表,李郎本是富家子弟,但长大后家道败落,冯素珍的父母嫌贫爱富,不答应这门婚事并陷害李郎入狱,冯素珍却依旧对爱情忠贞不渝,面对霸道的父亲和自私蛮横的继母的逼迫,一个柔弱女子发出了“我不依来我不从,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我也不依从”“要我背叛李兆廷,除非是海枯龙显身”的强烈抗议,为救李郎毅然离家,踏上了生死未卜的救夫之路。

除了对爱情的专一和痴情,提起冯素珍,我们不得不敬佩她的机智勇敢。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时代,科举是将女性排除在外的,而这种全国性的统一考试,三年一次,难度相当的大。

陶嘉琦黄梅戏《女驸马》主要人物形象简析内容摘要:湖北黄梅戏《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珍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美满姻缘的故事。

《女驸马》通过充满矛盾的戏剧化情节,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牢牢地扎根民间、深深地嵌入人心,正是《女驸马》在黄梅戏的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成为黄梅戏的经典之作的重要原因。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浅析黄梅戏《女驸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黄梅戏是湖北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曲调和表演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其中,黄梅戏《女驸马》是该剧种的一部代表作品之一。

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如下。

《女驸马》以明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女儿李云英为主角,以其奋斗历程为线索,展现了一个少女从无知到成熟、从青涩到坚定、从迷惘到坚决的崛起。

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的末期,时局混乱,朝野不宁,各种阴谋和斗争不断上演。

李云英是一位女儿身,但她爱武功,擅长马术,有着一颗勇敢无畏的心。

为了寻找被绑架的父亲,她披荆斩棘,历经艰辛,到处收集情报。

在她的英勇行动和聪明才智的帮助下,落魄猛将王智仁得以站起来反抗清朝,而李云英也被封为女驸马,成为了领军女将。

在战斗中,她带领士兵奋勇杀敌,取得了多次胜利,同时也结识了许多英雄好汉。

然而,困难也接踵而来。

不久,王智仁被清军所杀,李云英遭受到前来征讨的清朝大军的围攻,而且还遭受到父亲的背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云英走向了绝地。

最后,在李云英的带领下,士兵们用尽全力战斗,终于夺回了失去的城池,获得了胜利。

然而,李云英在这场战斗中身受重伤,最终英勇牺牲。

她的勇敢、坚强、智慧和高贵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了人们,被后世流传。

她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女性英雄。

此外,《女驸马》中还塑造了众多充满男子气概的英雄角色,如王智仁、张八妹、康进忠等人。

他们身上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充分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也体现出历史上许多革命斗争中所涌现的英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女驸马》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情感、恢弘壮阔场面的民族英雄剧,它描绘了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一个重要时代和一群伟大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具有很高的质量和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女驸马》鉴赏
黄梅戏广泛的流行于安徽省沿长江两岸,又叫采茶调,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突出的特色是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唱腔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载歌载舞,表演朴实细腻。

服装清新亮丽,演员的装扮自然真实。

《女驸马》是一个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与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等传统才子佳人的事故相提并论。

安徽黄梅戏剧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在50年代到60年代初所塑造的冯素珍的形象刚柔并济,神色具佳,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戏曲,说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这部戏开篇是讲的悔婚拒婚。

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但是李家家道败落,李兆廷来投奔冯家。

看到李兆廷得知了他现在的处境后,冯家父亲和她继母说他门不当户不对,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要求退婚,但是兆廷不答应,所以冯家父母就诬陷他偷了银子和首饰把他送进了官府。

冯素珍得知父母为攀财富将要把自己许给豪门心里十分不愿意,但是自己是个女儿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伤心,犹豫。

是秋红的一句话使她决定女扮男装进京去找兄长。

在这段里最感人的场面是当冯素珍和李兆廷在后花园的对话。

一句"生生死死不变心" 说明了冯对李的一片真心,不在乎他的贫穷富贵,不带世俗的眼光看李,只愿与其结百年之好。

并奉送纹银让他去进京考取功名。

这一幕通过演员的真切表演,使人们更加同情这对恋人,更加气愤势力眼的冯的父母。

第二段部讲的是远走高飞。

冯素珍经历了一路上的躲躲藏藏,坎坎坷坷赶去京城寻兄长。

他冒名顶替李兆廷高中状元。

这段里最后的一段唱腔"谁料金榜中状元"是流传很广的黄梅戏名段,唱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的心情。

这段唱表达了冯素珍救兆廷心切,因为中了状元事情就有了进展,所以兴高采烈的心情。

第三段是高潮-红妆驸马。

主要是讲经过刘文举大臣进鉴,皇帝要召素珍为驸马。

但是素珍再三推辞都不行,没办法只有逢旨成婚。

洞房花烛的晚上素针冒死陈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结局-金殿赐婚。

公主被素珍的真情感动,同意和她一起求皇上。

她们以才智博得皇上赦免欺君之罪,并释放兆廷出狱。

冯益民在金殿上为妹妹请罪,恰巧与公主相遇,二人一见钟情。

大臣刘文举有想法做媒请皇帝召冯益民为驸马。

两对新人结百年之好,大圆满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