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_马巍

合集下载

钉螺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钉螺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钉螺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周晓农
【期刊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卷),期】1994(0)S1
【摘要】近年,防治血吸虫病在概念上起了变化,WHO提出防治血吸虫病新策略是患病或病情控制,而不强调传播阻断.这一改变导致防治血吸虫病措施以及组织和管理方面的改变.作为防治对策措施之一的灭螺工作仍受到一定程度重视,但更注重在流行病学上起重要作用的疫水接触点进行局部灭螺和利用本地土生的植物进行灭螺.因此,钉螺生物学的研究必将对新灭螺药的研制,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等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为此,将近年来有关钉螺生物学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总页数】7页(P25-31)
【关键词】湖北钉螺;螺宿主;日本血吸虫;血吸虫感染;生物学研究;血吸虫病防治;巴细胞;寄生虫病;感染螺;耗氧量
【作者】周晓农
【作者单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21
【相关文献】
1.杀螺剂及钉螺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J], 黄水生
2.钉螺水力学新技术防止钉螺扩散研究进展 [J], 元艺;徐兴建
3.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Ⅲ.钉螺吸附能力研究 [J], 何昌浩;常汉斌;马亮;唐超;石佑恩;蔡顺德;王场;叶廉;何敏;潘昭汉
4.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J], 周晓农;李石柱;刘琴;张仪
5.钉螺运动生物学研究Ⅳ.影响钉螺动水沉降距离的生物学及水力学因素研究 [J], 何昌浩;马亮;常汉斌;马拆修;潘昭汉;叶廉;陈和春;何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钉螺分布与滩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钉螺分布与滩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钉螺分布与滩地环境因子的关系张旭东;杨晓春;彭镇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1999(19)2【摘要】长江中下游滩地钉螺的分布与滩地的地下水位关系显著,当地下水位为32cm左右时,钉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达到其最大值.活螺密度(Y)与地下水位(x)的回归方程为:Y=-1.9686+0.2512X-0.004013X2;有螺框出现率(Yr)与地下水位的关系为:Yr=-55.9720+7.5689X-0.1180X2;5月份钉螺适宜在土壤含水率30%左右的土壤表层生活.当土壤含水率为28%~30%时,滩面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达到最大值;土壤湿度小于28%或光照强度大于3800lx时,钉螺趋向于凹凸不平的滩面生活,活螺密度Y及有螺框出现率Yr与地表状况X相关显著为Y=-2.4713+0.2979X-0.004678X2;Yr=-63.985+8.2619X-0.1308X2;钉螺在草滩的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关系密切,其中活螺密度(Y),活螺框出现率(Yr)与植物群落类型的关系为:Y=-10.9357+0.8499X-0.0133X2;Yr=-256.5333+20.1155X-0.3098X2;以莎草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其钉螺分布密度高于苔草群落和狗芽根群落,其中狗牙根群落的钉螺密度最小.【总页数】5页(P265-269)【作者】张旭东;杨晓春;彭镇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北京10008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不同林龄抑螺防病林林分内钉螺种群分布特点的研究——以安庆市大观区沿江滩地为例 [J], 夏尚光;刘和香;何结宝;周业勇;李鹏翔2.不同林龄抑螺防病林林分内钉螺种群分布特点的研究——以安庆市大观区沿江滩地为例 [J], 夏尚光;张仪;刘和香;何结宝;周业勇;李鹏翔3.滩地造林与钉螺分布关系的研究 [J], 邓大清;苏卫平4.滩地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动态分布与植被、气候之间关系的研究 [J], 高风华;汪天平;何家昶;王恩木;朱传刚;吴维铎;徐伏牛;解光应;檀兵;王学贵;汪根稳5.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与负二项分布配合适度的检验 [J], 曹奇;洪青标;过伯裕;孙家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钉 螺 生 态 学

钉  螺  生  态  学

3.稻田:稻田中钉螺大多分布在进出水 口和田埂附近,特别是和有螺沟相连接的进 出水口。在距田埂3m以上的田中,钉螺往往 极少,这种现象在面积较大的稻田中特别显 著。荒田和没有积水的冬闲田内钉螺密度最 高,积水的冬闲田次之,二熟田内很低。 4.沟渠:水流缓慢的沟渠适于钉螺栖息, 因此密度较高。沟渠中的钉螺常年以陆栖为 主,集中于近水地带,水退后,钉螺密集于 潮湿的沟底。
钉螺在干燥环境中虽然不能活动,但成螺却具 有一定的耐干能力。钉螺的耐干能力与温度有关。 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钉螺的耐干时间较短,而在 低温下则较长。幼螺的耐干能力要远远低于成螺。 至于水质和钉螺分布的关系,一般钉螺孳生地 的水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微酸;但据观察,有的 地方钉螺在PH8.0左右的水中也可生活,在PH9.75~ 9.80的水中尚可有部分钉螺爬行,但在PH9.80以上的 水中,钉螺即闭厣不动。另据苏北沿海地区观察和 分析,钉螺也能适应和自下而上于含有0.26%可溶 性盐的水中;也可适应总硬度为1.40度、氢氧化合物 及碳酸盐为0~2.52度、酸式碳酸盐为6.72~29.4度的 水中。
2.迁移扩散方式 (1)游动:从钉螺的构造来看,没有专门的游泳 器官。但幼螺能足向上地浮动于水 面,如不受外界影响,不致翻转下沉。成螺可以 伸张腹足,例悬水面游动或摄食。钉螺游动的速 度和水温成正比,水温6℃以下时,虽能浮在水 面,但不能游动,坚持时间一般不超过5 min。在 静水面游动时间,约为36.15h,每分钟游动速度 约2.2cm;在流动水面游动最长时间为20min,每 分钟平均移动速度为1.55m,这与水的流动有关。 虽然钉螺可能在水面游动,但毕竟有限,因此钉 螺游动不是造成扩散的主要原因。
二、钉螺的分布、活动与扩散 钉螺的分布、 钉螺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北 至北纬36。附近,南至赤道附近。分布的国 家有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钉螺的分布取决于自然因素。我国大陆钉 螺分布地区的1月份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雨量都有在750mm以上。另外,钉螺分布 与土壤、植被也有一定的关系。

湖沼地区钉螺分布动态性的初步证据

湖沼地区钉螺分布动态性的初步证据

湖沼地区钉螺分布动态性的初步证据张志杰;彭文祥;陈更新;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崔道永;倪映【期刊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年(卷),期】2007(19)2【摘要】目的研究湖沼地区钉螺分布的规律,为正确认识钉螺的生态学提供依据。

方法从安徽省贵池区秋浦河沿岸随机抽取4块滩地作为研究现场,按《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推荐的查螺方法调查钉螺,并记录线框号。

所有钉螺带回实验室用水测法判别死活,并记录活螺数。

计算4块滩地的中位数、95%可信区间(95%CI)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并分别用负二项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拟合钉螺数据以分析钉螺的分布规律。

结果4块滩地钉螺的分布均为正偏态分布,钉螺密度(只/0.1m2)的中位数分别为9.0、15.0、41.5和22.0,95%CI分别为(0,41)、(0,68)、(0,170)和(4,73),聚集性指数分别为1.12、1.25、1.37和2.31。

谷潭湖滩既符合负二项分布,又近似指数分布,秋浦河外滩近似指数分布,菜籽湖滩可能近似指数分布,欧阳湖滩近似Weibull分布。

结论湖沼地区钉螺的分布不是简单的负二项分布,可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血吸虫病;湖北钉螺;统计分布;动态过程;湖沼地区【作者】张志杰;彭文祥;陈更新;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崔道永;倪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血吸虫病防治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24【相关文献】1.湖沼地区行政村尺度的洲滩阳性钉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J], 姚保栋;胡本骄;易平;姜庆五;周艺彪;王增亮;田安平;朱绍平;魏成建;杨其云;鲁丙坤;廖远志2.湖沼地区钉螺的生物学行为和环境因素对分布的相对影响 [J], 张志杰;彭文祥;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陈更新3.湖沼地区植被改变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J], 崔道永;倪映;张志杰;彭文祥4.湖沼地区湖北钉螺小尺度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J], 张志杰;彭文祥;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陈更新;崔道永5.湖沼地区钉螺指数的初步研究 [J], 彭文祥;张志杰;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动性 和繁殖 能力也 随 之增强 。
由 于气 候 原 因 使得 钉 螺 在 高 纬 度 区域 无 法 生
存 。根 据 目前研究 结果 表 明钉 螺在 大 于 3 。5 以北 31 的地 区很 难 生存 _ 。 2 J
收稿 日期 :0 60 —6 2 0 -81
钉螺 以距 常年水 位线 上 3I 的范 围最 多 。钉螺 的生 I T 存 和扩散 受到 很 多环 境 因素 的影 响 , 体有 : 度 、 具 纬
温度 、 高程 、 水位 、 土壤 和植被等 。
11 纬 . 度
化 对钉螺 酶 ( OH,D L H, h 的 活性有 明显 N S H, D AcE) 的影 响 。温度 升 高 酶 的 活性 也 相 应 增 强 , 螺 的 活 钉
具有 重要 的意 义 。
1 影 响钉 螺 生存 和 繁 殖 的主 要 环 境 因 谢, 温度为3C 麓 6时 " 素 耗 氧 量 达 到 最 大。 谣
钉螺 为水 陆两栖 的淡 水螺 , 螺 以陆生 为 主 , 成 喜
欢在 土质 肥沃 、 草丛 生 的地 方 生活 。在 河沟塘 边 , 杂 杨坤 、 晓农 研究 了 图 1 钉螺( 周 每只) 的耗氧量
过 高和过低 的温 度 三 明显 抑 制 钉 螺 氧 代
春 度 化对 一 . 母 关 季温 变 钉 温的系
螺 酶 活性 的影 响 , 。 邺 tnf 朗 h nO i 研 i r 。m o o 0
究 结 果 表 明 温 度 变 adevom n le pr ue n i n et m e t nr at a r
积 温 的研 究 ) 。杭 德 荣 、 晓 农 等 _ 5研 究 表 明 , 周 4 . J 钉 螺 的耗 氧量 随着 温度 的增 加而 增加 ( 图 1 示 ) 如 所 ,

鄱阳湖湿地钉螺种群生态变化的初步调查Ⅰ.干旱因子对湿地钉螺分布的影响

鄱阳湖湿地钉螺种群生态变化的初步调查Ⅰ.干旱因子对湿地钉螺分布的影响

鄱阳湖湿地钉螺种群生态变化的初步调查Ⅰ.干旱因子对湿地钉螺分布的影响王小红;蔡永久;王金昌;涂祖新;陈宇炜【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3(031)004【摘要】为了解鄱阳湖湿地钉螺种群生态变化的影响因子.根据2011年鄱阳湖水情的变化,参考历史螺情资料,对星子县、永修县4块草洲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实验,进行时空动态螺情变化分析.因为2006、2007和2011年是鄱阳湖区20年和60年一遇的降雨量最少的年份,原来成片状、面状、聚集性分布的钉螺,变成点状、线状、散在性分布,给螺情调查带来较大的困难.干旱可使草洲钉螺大量死亡或消失,今后应改变查螺方法,注意特殊环境的全面搜查.【总页数】4页(P450-452,460)【作者】王小红;蔡永久;王金昌;涂祖新;陈宇炜【作者单位】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2+4【相关文献】1.鄱阳湖湿地虉草种群自然分布及影响因子研究 [J], 曹昀;王佳艺;国志昌;吴海英;罗姗姗2.中国大陆钉螺种群遗传学研究Ⅳ.钉螺等位基因酶谱 [J], 孙乐平;周晓农;洪青标;吴中兴;TKKristensen3.应用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1998年特大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J], 高扬;张晓波;何日;王裔林;朱霞章;田斌;孙乐平;洪青标;杨国静;周晓农4.农田水利设施对钉螺分布影响情况的初步调查 [J], 吴明耀;曹四清;崔应吉5.湖北地区肋壳钉螺与光壳钉螺种群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J],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

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

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彭文祥;张志杰;庄建林;周艺彪;姜庆五【期刊名称】《科技导报》【年(卷),期】2006(24)7【摘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较好气温指标,并用其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若钉螺扩散,且适宜钉螺孳生的其他条件满足,则存在钉螺北移的风险。

若干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分布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将带来挑战,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页数】3页(P58-60)【关键词】气候变化;钉螺;气温;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作者】彭文祥;张志杰;庄建林;周艺彪;姜庆五【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32.21;P464【相关文献】1.气候变化情景对柑橘木虱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 [J], 罗伟; 王闫利; 林姗; 王明田; 段修荣; 李强; 王茹琳2.新疆兔属三物种潜在生境分布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J], 伊拉木江·托合塔洪; 阿迪力·艾合麦提; 单文娟; 布威海丽其姆·阿巴拜科日; 塔依尔江·麦麦提; 马合木提·哈力克3.新疆兔属三物种潜在生境分布及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J], 伊拉木江·托合塔洪; 阿迪力·艾合麦提; 单文娟; 布威海丽其姆·阿巴拜科日; 塔依尔江·麦麦提; 马合木提·哈力克4.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适宜气候分布范围的潜在影响 [J], 才让吉5.气候变化对油松潜在地理分布时空格局的影响 [J], 唐兴港;袁颖丹;张金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收稿日期:2006 08 16作者简介:王家生(1976 ),男,河南桐柏人,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泥沙和河流生态等方面研究,(电话)027 ********转802(电子信箱)w angjiasheng2002@ 。

文章编号:1001 5485(2007)03 0016 04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王家生,卢金友,魏国远,姚仕明(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武汉 430010)摘要:钉螺扩散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综述了目前关于环境因素对钉螺生存和扩散影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温度、纬度、高程、水位、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对钉螺影响的程度。

指出生态扩散是钉螺扩散的最基本过程。

研究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钉螺扩散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短时间(几年或几十年)钉螺扩散变化主要考虑洪涝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洪水对钉螺扩散影响具有两面性,洪水年水位抬高将抑制钉螺的生长,同时洪涝灾害使钉螺从有螺地区向无螺地区扩散,因此出现洪灾后钉螺数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关 键 词:血吸虫病;钉螺扩散;环境因素;洪涝灾害;水利工程中图分类号:Q 178.5 文献标识码:A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由于血吸虫病感染力强,传播环节多,流行范围广,世界卫生组织将血吸虫病列为所有寄生虫病分布范围最广的疾病,其感染率居经水传播疾病的首位。

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

钉螺是血吸虫最大的病源载体,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实践证明,控制钉螺扩散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在当地的传播与流行[1]。

因此研究钉螺的扩散规律和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的影响规律对于控制血吸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1998年特大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

应用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1998年特大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

应用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1998年特大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高扬;张晓波;何日;王裔林;朱霞章;田斌;孙乐平;洪青标;杨国静;周晓农【期刊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年(卷),期】2001(13)5【摘要】目的了解 1998年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的实用价值。

方法采用现场人工调查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按周晓农报道的模型在 ER-DAS软件上分别进行卫星遥感图象的叠加、校正、提取 ,用红色在图上标出钉螺的可疑孳生环境 ,并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

结果 1998年洪水后 ,江滩钉螺面积增加了 2 7.2 0 % ,2 5个抽样可疑钉螺孳生地洪水后钉螺面积增加了 6 1.48% ,洪水前 (1998年 )和洪水后 (1999、2 0 0 0年 )钉螺密度分别为 0 .945只 /框、1.2 78只 /框和 1.2 89只 /框 ,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的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洪水后两年春季查出钉螺分布范围总符合率为88.0 0 % ,其中30× 10 4m2 以上环境的符合率为90 .0 0 % ,10× 10 4~30× 10 4m2 环境的符合率为10 0 % ,10× 10 4m2 以下环境的符合率为 75 .0 0 %。

结论 1998年洪水后 ,扬州市钉螺明显扩散 ,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对快速筛选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和确定钉螺孳生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285-288)【关键词】遥感;预测;洪水;钉螺;孳生地;模型【作者】高扬;张晓波;何日;王裔林;朱霞章;田斌;孙乐平;洪青标;杨国静;周晓农【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所;江苏省邗江县卫生防疫站;江苏省江都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仪征市卫生防疫站;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24;R184.38【相关文献】1.湖区钉螺孳生地的微生态环境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J], 李源培;王海银;周艺彪;何忠;万伟;姜杰;姜庆五2.MODIS遥感图像在江宁县江滩钉螺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波;张治英;徐德忠;孙志东;周晓农;龚自立;刘士军;刘诚;许斌;周云3.长江中下游江滩防洪林对钉螺分布密度影响 [J], 王万贤;杨毅;程炯;唐万鹏;孙启祥;胡兴宜;吴明煜;柯文山;马安宁4.应用卫星遥感信息预测1998年洪水后南京市江滩钉螺分布 [J], 杨惠敏;庞浩;胡鸿宝;谢朝勇;裘玲;黄景章;孙乐平;洪青标;周晓农5.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 [J], 黄轶昕;戎国荣;蔡刚;高智慧;周晓农;朱荫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钉螺问题研究

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钉螺问题研究

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钉螺问题研究
李志军;马经安;蔡建清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9(040)003
【摘要】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钉螺分布区和血吸虫病主要疫区之一.近年来,为改善湖泊水环境,从长江引水济湖的工程越来越多,钉螺会不会随着引水进入湖区进而引起血吸虫病流行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的实例出发,结合长江武汉市江段钉螺分布现状,研究钉螺随水流进入东湖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措施.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李志军;马经安;蔡建清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21
【相关文献】
1.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东湖高新区产业集群为例[J], 姜霞
2.安达市东湖引水干渠整修扩建工程防洪影响评价分析 [J], 李陶;屈明洋
3.武汉市东湖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J], 刘广胜
4.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兴隆河引水工程钉螺扩散可能性评估 [J], 范强;李义斌;张滨;徐灿
5.防止涵闸引水扩散钉螺两种工程模式简介 [J], 杨先祥;徐兴建;刘建兵;张威;熊正安;潘庆燊;黄安生;盛琴华;刘聚芝;李永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对钉螺滋生适宜性的影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对钉螺滋生适宜性的影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对钉螺滋生适宜性的影响田艳;陈桂芳;张宏;杨远亮【摘要】为探明三峡建坝后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滋生的影响,在三峡库区重庆段(万州、开县)收集气象资料,实地调查库区不同环境的植被类型和抑螺防病林。

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均气温在18.2~18.7℃,在长江沿岸及主要支流的滩地、山地共调查2800 m2,发现草本植物30余种。

优势植被主要有飞蓬、狗尾草、苍耳、空心莲子草、金盏银盘等,发现钉螺喜欢食用的植物有白茅、莎草。

调查发现抑螺防病林树种主要有杨柳、桑树、巨桉、柑橘等,三峡建坝后杨柳、巨桉的生长状况较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适宜钉螺滋生,应加强重点环境监测和抑螺防病林的建设。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on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breeding after Three Gorges construction , the weather data was selected in the Chongqingsection(Wanzhou,Kaixian)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the plant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 and the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control and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TG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18.2~18.7℃in the TGR. 2 800 m2 environments were investigate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beaches and mountain area of its branches. More than 30 types of herbs were found. The dominant plants included Comnyza canadensis ,Setaira viridis ,Xanthium sibiricum,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Bidens biternata,etc. Imperata cylindrica and Cyperus microiria that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liked to eat were found. Main afforestation species for the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control and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forest included Salix babylonica , Morus alba,Eucalyptus grandis and Citrus reticulate and etc.,dominant species were Salix babylonica and Eucalyptus grandis. Conclusion showed the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could breed under the new ecological envimnment of Chongqing se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s.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urveillance in this high risk area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Oncomelaria hupensis Gredler control and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forest.【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17【总页数】3页(P232-233,235)【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钉螺;滋生【作者】田艳;陈桂芳;张宏;杨远亮【作者单位】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6;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6;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6;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4.38三峡库区为血吸虫病的非流行区,其主要原因是水流湍急,河谷地区多为沙石滩地,没有中间宿主钉螺滋生[1]。

钉螺生态学和控制

钉螺生态学和控制

三、适应性
(七)土壤 到目前为止,在广大的流行区内,还不能确定何 种土壤最适宜或最不适宜钉螺的生存繁殖。但一 般认为钉螺喜欢在富含有机质的、含氮、磷、钙 的肥沃土壤环境中生活。在PH6.8~7.5的微碱、 微酸和中性土壤中环境,钉螺都能生存。2002年4 月苏州疾控中心和吴中区疾控中心用生石灰粉灭 螺试验,PH≤12时,60天观察钉螺死亡率达到100 %。也有报道发现土壤中Mg和Ca的含量少于20%的 地区,所见钉螺都是光壳,大于20%的地区的钉 螺都是肋壳。
唇 脊 大多有 厣 有
其 它 假眉金黄色; 体螺旋基部近 阴茎较粗大, 壳口处有3条明 显横纹;纵肋 特 点 呈浅红色 比钉螺稀疏 栖息 习性 水陆两栖多见 水栖,常见于清 于有草处 凉的湖河水中
眼 柄 , 能 假眉为白色 , 伸缩 阴茎细长 , 不 呈红色 陆栖,常见 菜园.屋基 水栖,见于山 沟水中小石 上
三、适应性
(一)水分
水分是促使钉螺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钉螺的生 长 繁殖离不 开 水,尤其是在幼螺 阶 段必 须 在水中 生活,离 开 了水以后即很快死亡。在水中或潮 湿 的地面上,成螺常伸出 头 足活 动 。但在干燥的 环 境中, 钉 螺 软 体 则缩 入 壳内 , 闭厣 不 动 ,以 减 少 体 内 的水分蒸 发 , 这 是 钉 螺抗御干燥的本能反 应 。 在夏季 阳 光直射下, 钉 螺在干土上的 寿 命很短, 但在 湿 土上的 钉 螺 则 不易死亡。土壤的含水量不 等, 钉 螺的分布亦 随 之而不同。在湖、河岸壁水 淹不到的地方, 钉 螺分布很少。一般 认为 ,泥土 含水量少于 20 % 时, 钉 螺的活 动 力 较 差,基本不 开厣 ;而泥土含水量在30 % 时 , 钉 螺的活 动则较 强。
三、适应性 (二)温度 5、温度对钉螺生殖的影响 温度对钉螺的繁殖有很大制约作用,而对 钉螺胚胎发育、生长亦有直接影响。螺卵 的发育阈温度为11.79 ℃,成螺的发育阈 温度为5.87 ℃。钉螺卵在15-30 ℃环境中 平均发育历期为27.29天。从螺卵发育至成 熟产卵的平均历期为334.22天。钉螺寿命 平均一年左右,少数可活三年以上。

不同林龄抑螺防病林林分内钉螺种群分布特点的研究——以安庆市大观区沿江滩地为例

不同林龄抑螺防病林林分内钉螺种群分布特点的研究——以安庆市大观区沿江滩地为例

s h so o .3 c its ma .P a t g c i o o ss p e e t n o e t l n v r ma s ln s s o e f t e ln i s h s s ma i— r v n i fr ss o g r e rh a d i n o h mo; fe t e wa s t c a g n t o a i , t fc i y o h n e e v
盖 度 大 小 及 种 类 是 决 定 钉 螺 分 布 状 况 的 重 要 因素 之 一 。钉 螺 在 自然 界 生存 的基 本 条 件是 适 宜 的 温 度 、 、 壤 和 植 物 , 孳 生地 土质 较 肥 沃 、 草 丛 水 土 其 杂 生 、 流缓慢 。随着 气温 的变化 , 水 它可 分布 在孳 生地 的土 表 及 泥 土 裂 缝 、 穴 、 根 四 周 等 处 , 性 很 洞 草 食 杂 , 括腐败 植 物 、 包 藻类 、 藓等 。 苔 皖河农 场 草 多 的地块 钉螺 出现 的 比例 较 高 , 达
t e b e d n n i n n f On o ln a h p n i n r f i l o to t p p l t n d n i . h r e i g e vr me t o c me a i u e ss o a d a t c al c n r l i o u ai e st i i y s o y
Ab ta t I t i p p r i e e t i v siai n s r c : n h s a e df r n n e t t meh d w r s d o n e t ae t e it b t n f On o ln a h p n i n g o t o s e e u e t i v si t h d s u i o c me a i u e ss g i r o i t e 5 e e ain rg o s i c u i g t e p p a o e t ,me d ws a d r e s a o g t e Ya gz v r ma s ln s o q n i . h v g tt e i n n l d n h o lr fr ss o a o n e d l n h n t Rie rh a d f An i g C t e y T e mop o o ia p r me e s n p st e ae o h a l s o n o l na h p n i e e su id, a d t e r c reain h r h l gc l a a tr a d o i v r ts f t e s mp e f O c me a i u e ss i w r t de n h i or l t o

巫山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地气候生态环境分析

巫山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地气候生态环境分析

巫山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地气候生态环境分析梅勇;唐云辉;杨世琦;陈志军;吴成果【摘要】借助ArcGIS及重庆库区1∶ 5万DEM与水文资料,提取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并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巫山大昌消落区水位的变化,进一步获取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区分布,同时利用温度、降水气候数据(1971-2000年)和植被指数对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进行较为精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大昌消落带钉螺可能孳生区域,每月平均温度均在成螺生长发育的温度阈值(5.87℃)以上,年>5.87℃活动积温的最低值为6160.7℃·d,大于钉螺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平均积温阈值(5821.4±70.1℃·d),3-4月>11.79℃的活动积温最低值为642.1℃·d;年降水量最小值为997.3mm,并且大昌钉螺可能孳生区域的植被指数均值为0.22.可见,该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能够满足钉螺生长发育繁殖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巫山大昌钉螺可能孳生区域的重点监测,以防止湖北、四川血吸虫病疫区钉螺输入.【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5页(P591-595)【关键词】钉螺;三峡库区;消落带;气候生态环境【作者】梅勇;唐云辉;杨世琦;陈志军;吴成果【作者单位】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三峡库区位于湖北江汉平原和四川成都平原两大血吸虫病流行区之间,其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 >1000mm,与血吸虫病流行区气候条件极为相似。

据研究[1-3],随着三峡大坝建成,库区生态环境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冬春气温将升高 0.3~1.0℃,夏秋气温将降低 0.9~1.2℃,年降水量也将有所增加。

我国钉螺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我国钉螺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我国钉螺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朱中亮
【期刊名称】《动物学杂志》
【年(卷),期】1992(27)3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钉螺地理分布区域性特点及其与出露地层的关系,发现所有钉螺分布区的地层均属新生界第四系,非第四系的其它各类出露地层上无钉螺分布。

指出地层水平分异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钉螺地理分布的区域性。

认为其原因是:在一定的纬带幅内,只有第四系基底环境才能适应钉螺的生态习性。

并推论钉螺可能是第四纪出现的贝类,由于演化历史不长,因而还不能摆脱对产生它的原生环境即第四系的依赖。

【总页数】4页(P6-9)
【关键词】钉螺;地理分布
【作者】朱中亮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血吸虫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210.8
【相关文献】
1.Krige方法在我国降雨侵蚀力地理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J], 洪伟;吴承祯
2.我国钉螺地理分布与第四系地层分布的关系 [J], 朱中亮
3.宣城地区肋壳型与光壳型钉螺的地理分布特点 [J], 胡相
4.中国大陆钉螺种群遗传学研究——Ⅲ.遗传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J], 周晓农;洪青标;孙乐平;徐秋;吴中兴;黄海文;Thomas K.Kristensen
5.钉螺心跳与温度和地理分布的关系(摘要) [J], 汤大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淹对钉螺生存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水淹对钉螺生存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水淹对钉螺生存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吕大兵1,姜庆五2,汪天平1(1.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芜湖241000;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中图分类号】 R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6627(2004)0120061202Ξ 目前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是以疾病控制为主,但控制钉螺依然是一项极为重要而有效的防制措施。

陈贤义等[1]报道2001年全国有螺面积343628.8万m2,其中山丘地区钉螺面积15820.3万m2,占全国的4.6%。

但是因农业生产、发电等需要,众多的水库、大坝、灌溉渠等水利工程设施在此类地区陆继建成,灌溉引起的钉螺扩散已使得这些地区血防形势变得严峻。

有关江洲滩地区洪水季节性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研究较多,本文仅综述了此类研究中水淹时间及季节对钉螺生态影响的相关文献,旨在为以引水灌溉为主的山丘地区,以及小范围水位可调控的流行区,利用或结合生态学方法控制或消灭钉螺提供参考。

1 水淹对钉螺生存能力的影响1.1 室内研究 水淹对钉螺生存能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淹水时间,而在不同的季节其影响可能有所差异。

梁幼生等[2]从3月1日始室内水淹钉螺0.5m深,第10d、20d、30d和60d钉螺死亡率依次为38.3%、94.40%、100%和100%;对照组依次为2. 00%、8.00%、1.30%和24.40%。

2组各个时间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郑英杰等[3]在夏季观察钉螺淹水后30d和60d的钉螺死亡率为85.83%及100%;对照组钉螺的死亡率为10.25%和24.39%,差异有显著性。

陈祜鑫等[4]提出,湖沼地区洲滩钉螺若冬季淹在水中1周以上,会因水肿而逐渐死亡。

郑英杰等[3]观察钉螺在冬季淹水30d、60d和90d 后,水淹0.5m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2.5%、72.5%和100.0%;水淹0.25m组钉螺死亡率分别是20.0%、70.0%和100.0%;而对照组钉螺死亡率分别为0.69%、1.46%和2.22%。

应用遥感技术确定钉螺生态环境分布区的研究

应用遥感技术确定钉螺生态环境分布区的研究

应用遥感技术确定钉螺生态环境分布区的研究
李钟武;袁佩新;印仁高;贺尚荣;辜学广;赵文贤;许发森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学报》
【年(卷),期】1990(10)2
【摘要】根据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的生态环境在遥感图象上显示的综合信息,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关规律.通过试验,首次建立了系统的钉螺生态环境区的判译标志,将遥感技术用于医学领域.西昌试验区吻合率为83.4%—100%;成都平原试验区吻合率大于90%,三峡新区达86%.
【总页数】9页(P217-225)
【关键词】遥感技术;钉螺;生态环境;血吸虫病
【作者】李钟武;袁佩新;印仁高;贺尚荣;辜学广;赵文贤;许发森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4.38
【相关文献】
1.应用遥感技术快速确定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的研究 [J], 郭家钢;林丹丹;等
2.遥感技术将开创研究钉螺生态环境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新领域 [J], 郭家钢
3.遥感技术用于洪水期间监测钉螺孳生地和钉螺扩散的研究 [J], 张世清;姜庆五;汪天平;葛继华;陈金生;王晓可;汪奇志;林涛
4.应用遥感技术快速确定钉螺孳生地 [J], 杨德平;郭家钢
5.安乡县应用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消灭垸内钉螺的研究 [J], 左家铮;赵正元;彭爱国;周利红;刘柏香;黄昌林;高菊香;曾治安;赵德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网地区低密度钉螺自然增长情况

水网地区低密度钉螺自然增长情况

水网地区低密度钉螺自然增长情况曹奇;顾伯良;杭美娣;王栋;黄轶昕;孙乐平;钟艺兵;柯土驯;杜松如;何尚英【期刊名称】《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年(卷),期】1992(10)4【摘要】通过1987—1990年在无锡、如东、如皋3个市县的现场实验和河沟钉螺调查。

发现低密度钉螺的消长与环境因子密切有关,只要环境适宜,即使留下1对钉螺,也能大量繁殖增长。

实验沟放置有1、5和10对钉螺的螺笼经3年后,钉螺密度各增长了171.9倍、69.5倍和28.4倍。

其螺口数分别增长了354倍、135倍和75倍,其中2条积水沟的1对钉螺组螺口数增长543和426.5倍。

在现场1条水沟钉螺密度增长了34倍,1条河钉螺密度没有增长,但都没有自然消亡。

提示当“基本消灭”或“消灭”以后,应重视低密度钉螺的清查,坚持长期监测,一旦发现钉螺,要及时杀灭。

【总页数】3页(P255-257)【关键词】钉螺;环境因子;水网地;繁殖;灭钉螺【作者】曹奇;顾伯良;杭美娣;王栋;黄轶昕;孙乐平;钟艺兵;柯土驯;杜松如;何尚英【作者单位】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如东县卫生防疫站;江苏省如皋市卫生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4.38【相关文献】1.湖北省荆州市不同环境钉螺自然死亡情况调查 [J], 荣先兵;彭孝武;王加松;王志成;何亮才;付正银;赵耀生2.标记重捕技术对湖北钉螺滇川亚种在湖沼水网地区种群动态的实验研究 [J], 黄重峰;邹节新;朱春潮;李枢强;周宪民3.黄冈市江洲滩钉螺增长情况调查 [J], 徐旭亚4.丘陵地区沟渠钉螺自然死亡观察 [J], 何亮才;王加松;荣先兵;付正银;董娟;袁梅枝5.水网地区低密度钉螺自然消长情况的观察 [J], 曹奇;顾伯良;杭美娣;王栋;黄轶昕;孙乐平;钟艺兵;何尚英;柯士驯;杜松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下游一块新长滩钉螺消长观察

长江下游一块新长滩钉螺消长观察

长江下游一块新长滩钉螺消长观察顾伯良;唐法民;洪祖来;彭正甫;肖民生;杨建国【期刊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年(卷),期】1993(0)4【摘要】长江洲滩钉螺在洪水季节藉水流与漂浮物向下游迁移扩散的现象业已证实,但钉螺抵达新滩地后的孽生、繁殖、消长情况有待了解。

为此,我们在长江下游的扬州市邗江县境内选择了一块新长滩,名为新砂一号滩进行了连续11年观察。

调查方法 1980年起,对新砂一号滩进行螺情、滩情、水情调查。

采取纵横每隔5~10m为一框(0.11m^2)的系统查螺法调查,查到的钉螺全部捕捉,解剖观察阳性,统计有螺面积、钉螺平均密度等;滩情、水情资料采取分段测量滩面高程,到水文站收集水文资料。

【总页数】1页(P205-205)【关键词】钉螺分布;洲滩;螺情;新砂;水文资料;长滩;洪水季节;江滩;迁移扩散;藉水【作者】顾伯良;唐法民;洪祖来;彭正甫;肖民生;杨建国【作者单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邗江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扬州市卫生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32.21【相关文献】1.鄱阳湖草洲钉螺年间消长和感染性钉螺季节消长的观察 [J], 谢彰武;邱英席;胡林生;向景雍;严均林;雷乐哉2.长江下游江滩地区血吸虫病再流行规律的研究Ⅰ.钉螺的迁入与消长 [J], 孙乐平;周晓农;洪青标;蔡刚;王裔林;黄轶昕;马玉才;吴锋;杨国静3.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水体感染性消长的现场观察 [J], 戴建荣;梁幼生;许永良;李洪军;宋鸿焘;神学慧;李龙根;殷芳;朱荫昌4.洪涝灾害后长江下游洲滩钉螺消长和扩散趋势纵向观察 [J], 黄轶昕;孙乐平;洪青标;高原;张联恒;高扬;陈弘;郭加宏;梁幼生;朱荫昌5.京杭运河丹阳段钉螺消长与扩散趋势观察 [J], 朱涛;王志坚;王跃进;巢农;殷文华;应洪琰;江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定志等 ( 2004) [ 5] 结合传统的湖区面积测算, 利用 MOD IS 遥感数据免费、较高时间分辨率 ( 同一 地区每天至少 2张影像 ) 等特点计算不同时间洞庭 湖的面积, 同时对应相应时间的湖泊水位 ( 以城陵 矶水位为代表 ) , 即可得出较新的洞庭湖水位面积 曲线。通过对 2002年 4月至 2003年 4月洞庭湖面 积变化进行监测, 并考虑到汛期水位变化大, 对汛期 多取几幅影像, 共 13个时相的 MOD IS 影像进行分 析, 以此建立了洞庭湖水位-面积关系 ( 见图 1), 并 运用 2阶 多项式 进行曲 线拟 合, 得到 洞庭湖 最新 ( 2002年 )水位-面积曲线 A 2 ( z )。
( 4) 钉螺孳生的其他水文需求还包括水温、水 质 2方面。温度是钉螺地域性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 素, 在 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 0e 及年平均气温低于 14e 的地方均没有钉螺分布。水温对钉螺孳生、繁 衍、开厣及活动能力都有 较大影响, 最适宜温度是 20~ 25e , 低温 ( < 5e ) 和高温 ( > 35e ) 都将对钉 螺的生存构成威胁 (苏德隆, 1963) 。钉螺喜淡水而 非咸水, 喜清水而非污水, 一般钉螺孳生地的水质为 中性或微酸、微碱, pH 值介于 6. 8~ 7. 8之间均适合 钉螺生存。
Tab le 1 F low regim e ind ex and feature analysis of
oncom elan ia breed in g ground s
水情指标
特征分析
汛期平均水位
总体反映疫区水情对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 变化的影响
淹没时间 < 3 个月的 水位
表征疫区适宜钉螺孳生环境的上边界线
w e@i iw hr. com。
66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 10 年
水淹时间介于 5~ 6个月的区间环境最适宜钉螺孳 生与繁衍, 水淹时间少于 3 个月的干燥环境和多于 8 个 月的 湿生或 水生 环境 基本 均为 无螺 地带 。
( 3) 从钉螺生存的水力需求分析, 钉螺喜生活 在水深较浅 ( < 1 m ) 的静水 ( 或缓流 ) 环境, 当水深 超过 1 m 时, 水深压力将对钉螺生存构成威胁 [ 2 ] , 从而迫使钉螺通过其自身爬行或吸附于漂浮物上以 适宜水压力环境; 同时当钉螺孳生地环境水流受水 情变化影响流速显著增大时, 钉螺将无法吸附于固 定物体而被动呈漂移状态并随水流漂移至他处。
第 2 7卷 第 1 0期 2 0 1 0年 1 0 月
长江科 学院院报 Journal o f Yang tze R 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文章编号: 1001- 5485( 2010) 10- 0065- 05
V o .l 27 N o. 10 O ct. 2 0 1 0
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 不仅
要能反映水情变化与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间的 关系, 同时还要能真实反映疫区水情变化规律。根据 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分析, 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主 要受大洪水冲淤变化、疫区水位变化、特定高程的淹
没及出露时间等水情因子影响。其中, 水情因子基本 均与水位、流量有关, 且水位与流量之间关系密切, 同 时水位变化可充分反映洲边滩钉螺适宜孳生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67
位持续下降、湖水面积缩小时, 钉螺也将向相对较为 潮湿的低位洲边滩移动, 其迁移范围一般均局限在 适宜的孳生地环境 (水淹时间介于 3~ 8个月 ) 内。 因此, 可根据洞庭湖水位-面积关系, 推求不同水位 条件下的湖泊水面积, 从而可获得不同水情条件下 洞庭湖外洲钉螺适宜孳生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
钉螺喜潮湿、荫蔽、水陆交替的湿地环境, 其生 命全过程与水力联系非常紧密。
( 1) 从钉螺繁殖及发育过程的环境需求来看, 钉螺交配地点多在近水潮湿泥土及草根附近, 并产 卵于半潮湿的小泥洞中, 且螺卵必须在水中或潮湿 的泥面上才能孵化, 幼螺前 3周完全生活在水中, 密 集在水的边缘, 第 6周以后则和成螺一样, 喜居潮湿 的地面上。
均水位、淹没时间 < 3个月的水位、淹没时间 < 5个 月的水位、淹没时间 > 6个月的水位、淹没时间 > 8 个月的水位、水淹时间介于 3~ 8个月的水位波动区 间及水淹时间介于 5~ 6个月的水位波动区间这 7 个指标, 水情指标中各指标对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 变化的影响见表 1。
表 1 表征钉 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影响的 水情指标特征分析
峻局面。本文基于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 通过预测 分析洞庭湖区近年来适宜钉螺孳生地环境与疫区水 情变化, 揭示了疫区水情变化与洞庭湖区适宜钉螺孳 生地环境间的响应关系, 为洞庭湖区疫情预防、血防 查螺及水利灭螺等提供技术服务。
2 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征
钉螺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 在中国大陆主要 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 12个省 (市、区 ), 海拔最 高为 2 400 m ( 云南省丽江县 ) , 最低为 0 m ( 上海 )。 我国钉螺孳生地大致分为平原水网、山丘沟渠及湖沼 洲滩 3类。平原水网型钉螺主要沿河道和灌溉系统 呈线状分布, 山丘沟渠型钉螺往往随山谷和水系呈点 状分布, 而湖沼洲滩型钉螺多呈带状分布。
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 并以我国目前钉螺分布范围 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 最难防治的洞庭湖 为例, 分析了湖 区
水情变化特征, 推求了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环 境面积大小, 揭 示了洞庭湖区钉螺适 宜孳生地环境面积 与
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变化间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 环境与疫
的干湿变化, 故选取汛期及其它特征时段水位的各种 变化特征作为水情表征指标来研究钉螺适宜孳生地
环境与疫区水情变化响应关系。
从水文学角度分析汛期水位变化特征主要从汛
期平均水位、汛期最高水位及出现时间、汛期高水位 持续时间 ( 如超过警戒水位 ) 等指标进行分析; 但从 洪水对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淹没影响考虑, 表征钉 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主要包括汛期平
洞庭湖属典型的洪道型湖泊, 是 1个由 9大入湖 水系 ( 松滋、虎渡、藕池三口, 湘、资、沅、澧四水以及汨 罗江、新墙河 ) ; 3 个天然湖盆 ( 东、南、西 ); 228 个堤 垸; 1个出湖口 ( 七里山 )所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湖泊 系统, 并通过荆江三口及七里山出口与长江构成复杂 的江湖关系。受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入湖洪 道来水来沙影响, 湖区水情变化复杂, 泥沙淤积严重, 湖洲及边滩持续淤涨, 致使洞庭湖区钉螺适宜孳生地 环境不断扩展, 这不仅加重了湖区洪涝灾害频度, 而 且还为随洪水扩散而至的钉螺提供了适宜孳生地环 境, 从而造成洞庭湖区钉螺灭而不死、死后复现的严
区水情变化线性相关性显著。该成果可为洞庭湖疫区疫情预报预防、血防查螺及水利灭螺等提供技术服务。
关 键 词: 钉螺; 生态水力学特 性; 适宜孳生地环境; 水情指标; 血吸虫病; 洞庭湖
中图分类号: R 184. 38; Q 178. 5
文献标识码: A
1概 述
钉螺 ( Oncom elan ia H upensis Gred ler) 是我国流 行的日本 血吸虫 ( schistosom a japonicum ) 的唯一中 间宿主, 属水陆两栖动物, 喜潮湿、荫蔽、水陆交替的 湿地环境, 适宜孳生地环境的水淹天数一般均介于 3~ 8个月之间, 其中水淹时间介于 5~ 6 个月时最 适 宜 钉 螺 孳 生 与 繁 衍。 目 前 我 国 钉 螺 面 积 的 95. 77% 均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湖区 5省 [ 1 ] , 而湖南省钉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 47. 5% [ 1 ] , 其绝大部分均分布在洞庭湖区。洞庭湖是目前我国 湖沼型疫区适宜钉螺孳生地环境分布最广、现存钉 螺面积最大、血吸虫病疫情最严重且极易反复的地 区。
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与水情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马 巍 1, 廖文根1, 匡尚富 1, 刘建军 2, 连友喜3
( 1. 中国水利水电 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038; 2. 湖南省南县茅草街血防站, 湖南 南县
3. 湖南省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 南县 413200)
4 132 01;
摘要: 基于钉螺的生态水力学特性和水情变化对疫区钉螺 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 的趋势性影响, 提出了表征钉螺适 宜
图 1 洞庭湖水位-面积曲 线 ( 2002 年 ) Fig. 1 Curve of water leve l vs. area cu rve in
Don ting Lak e ( 2002)
3 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 水情指标
3. 1 洞庭湖水情变化特征 受洞庭湖湘、资、沅、澧等入湖来水及江湖关系
持续调整变化影响, 洞庭湖水情呈现了一些趋势性 变化特征 [ 3, 4] : ¹ 受长江与洞庭 湖水沙关系调整变 化影响, 经荆江三口分流入湖的水沙量逐渐减少, 尤 其是入湖泥沙量减少幅度较大, 从而导致洞庭湖汛 期入湖径流量、泥沙量及其湖泊泥沙淤积量均呈减 少趋势; º 受洞庭湖泥沙淤积、围垦及湖泊环境系统 功能变化的综合影响, 洞庭湖区主汛期水位普遍抬 高; » 长江与洞庭湖水沙关系的持续调整变化改变 了洞庭湖七里山出流与荆江出流的顶托关系, 且随 着江湖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变化, 荆江出流对洞庭湖 出流的顶托作用逐渐加强, 对洞庭湖七里山出流、出 口洪道泥沙淤积及湖泊水位抬高均带来不利影响。 洞庭湖区出现这一新的水情, 正是近些年来洪涝灾 害频繁发生和疫区钉螺面积逐年增加的根本所在, 不仅使湖区人民在较长时间内承受巨大的防洪抢险 压力和血吸虫病感染风险, 同时也造成了湖区疫情 回升、疫区扩大的局面。 3. 2 表征钉螺适宜孳生地环境变化的水情指标
( 2) 从钉螺栖息地环境特征分析, 钉螺适宜孳 生在半干半湿、水陆交替频繁的湿生环境, 其适宜孳 生地环境水淹时间一般均介于 3~ 8个月之间, 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