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课文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课文笔记
1、人物介绍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关于本文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3、正音:
热泪盈眶.kuàng 可歌可泣.qì殷.红yān 鲜.红xiān
鞠躬尽瘁.cuì彷徨
..páng huáng 殷.切yīn 鲜.为人知xiǎn 4、课文内容
分段:
第一部分:展示历史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人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
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小结:
历史背景—生平简介—人物对比—感情震荡—沙漠创业—热情赞颂
5、问题探究
(1)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
(2)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1982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3)归纳总结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职务国籍
学术水平相当文化背景不同
功劳性格
锋芒毕露最不引人注意
奥本海默善于辞令邓稼先忠厚平实“纯”
复杂的人奉献精神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什么?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总结:
邓稼先在中国现代国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物,但是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凡中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