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栏30万只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典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出栏30万只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典型设计
肉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满足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形式变化的需要
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增幅连续增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从维持温饱到注重营养转变,随着这两年肉类价格持续高位徘徊,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考验,在所有肉类之中,鸡肉价格相对比较稳定,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且肌肉具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与功能,受到消费者喜爱。
2、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与稳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畜牧业调整方针“两稳定、两加快、两突出”,即稳定发展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在当地,近年来,肉羊肉牛产业已趋近饱和,而肉鸡生产刚刚起步,目前,当地市场上销售的肉鸡大多是小型饲养企业或农户零散养出售的,成本相对较高,效益低,且风险极大,因此在畜牧业机构调整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发展肉鸡生产,为满足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鸡养殖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目标
建成一个年出栏5万、30万只的标准化肉鸡养殖场,配套鸡舍、饲料车间、防疫、办公、生活等设施。
三、项目建设地点
四、项目建设依据
1、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
2、乌兰察布市“十二五”经济建设发展规划。
3、《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4、《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国发[2007]4号。
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1、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场(小区)1000米以上,距离垃圾场等污染源20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躁音,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2、基础条件
交通便利,沿途无污染源;有防疫围墙和出入管理;有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
3、场内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4、饲养工艺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饲养单一类型的禽种,无混养。
5、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主要路面硬化,环境整洁卫生,有绿化带。(净道:场内运输饲料、鸡群、鸡蛋等;污道:运输粪便、死鸡、病鸡。)
(二)设施与设备
1、鸡舍
鸡舍建筑符合标准,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2、饲养密度。符合所养殖品种的要求。
3、消毒设施。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鸡舍内有喷雾消毒系统。
4、设备。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病死禽焚烧炉。
5、辅助设施。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管理及防疫
1、制度建设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2、操作规程。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3、档案管理和生产、兽医监管记录。
3.1档案管理。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有以下记录:
3.1.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3.1.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1.3免疫、监测、消毒等记录。
3.1.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3.2.生产记录。有完整的日产蛋、日死淘、日饲料消耗记录。
3.3兽医监管记录。有制度有兽医监管制度,并每周监管记录一次。
3.4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从业人员不得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
3.5引种。雏鸡需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保留完好。
(四)环保要求
1、粪污处理
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病死鸡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3、环境卫生
垃圾集中堆放处理,位置合理;无杂物堆放;无死禽、鸡毛等污染物。
二、场内规划与建设细则
(一)按功能分区
养殖场应由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和隔离区三大部分组成。
1、生产区设有饲养员居住室和饲料存放室。
2、办公生活区设有办公室、库房、食堂、传达室(门卫)、饲养员专用更衣室和休息间。
3、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生活办公区及辅助生产区的建筑物。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也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50米的距离。
4、隔离区设有兽医工作室、病禽隔离饲养区和尸体、粪便、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隔离区应位于全场常年主导风向
的下风处和全场场区最低处,隔离区内的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应与其他功能区保持适当的卫生距离。
(二)场内规划及建设细则
1、鸡舍建设
1.1鸡舍朝向与间距
鸡舍采用坐北向南东西走向建造。按功能分区原则和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排列布局,其朝向、间距合理。以鸡舍檐口高度为基准,通风与防疫间距要求不得小于3-5个基准,一般应为10-15米,以有效降低鸡舍间相互感染机会。
1.2鸡舍舍内工程
鸡舍采用四列式,为砖木结构,建筑高度3.1米;墙用水泥砂浆抹平,并对内墙1.2米以上及外墙喷白色涂料;舍内地面采用水泥砂浆,需保持地面平整,舍内应配置照明灯。
1.3鸡舍类型
采用有窗式鸡舍,通过墙体、窗户和屋顶等维护结构形成全封闭状态的鸡舍,便于人工控制舍内环境条件。
2、饲养密度
1-50日龄在育雏笼内饲养。1-30日龄饲养密度为50-55只/平方米,每组育雏笼可饲养240只,30-50日龄饲养密度为25-40只/平方米,每组育雏笼可饲养140只。
3、场内建设
3.1室外附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