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病证主题讲座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诊断
症状与体征: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可有上腹部压痛,肝区叩击痛等。
病史及发病特点:反复发作的病史,常由饮食不洁、情志内伤、外感湿热、跌仆损伤或劳欲久病有关等诱发或加重 。
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B超、CT、磁共振、胆囊造影等,均有助于诊断。
4
鉴别诊断
1. 胁痛 与气滞、湿热、Biblioteka Baidu瘀及肝阴不足有关。 2. 发热 与湿热蕴结、肝胆失疏有关。 3. 便秘 与湿热蕴结、腑气不通有关。 4. 潜在的并发症 黄疸、积聚、鼓胀,与久病迁
延不愈有关。
12
辨证施护
1. 病情观察 2. 生活起居 3. 饮食护理 4. 用药护理 5. 情志护理 6. 对症处理 7. 其他
20
健康教育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外邪入侵。
2. 饮食有节,少食辛辣、海腥、油腻之品,禁 饮酒。起居有常,避免过于劳倦。保持精神 乐观,戒烦躁,禁忧郁。
3. 劳动中不可用力过猛,避免碰撞伤及胁肋。
21
第二节 黄疸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定义: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 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
3.瘀血停着 症状:血瘀胁痛实证症候 机理:气滞血瘀,瘀血停着,痹阻血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旋覆花汤加减
10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4.肝阴不足 症状:胁痛虚证症候 机理: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胁络失养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方药:一贯煎加减
11
主要护理问题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2
第一节 胁痛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即可单独为病,又常为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胁指胁肋部, 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洁,外感湿热,劳欲久病,跌仆损伤等因素有关。
胁痛病位在胁肋,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可涉及脾、胃、肾。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以归 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大类,病理因素以气滞、湿热、血瘀为主,三者常以气滞为先,各种病理因 素常相互兼夹,互为因果。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肝气郁结 症状:气滞胁痛实证症候+肝郁症候 机理:肝郁气滞,疏泄不利,气阻胁络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8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2.肝胆湿热 症状:胁肋实证症候+肝胆湿热症候 机理:肝胆湿热,疏泄失常,胁络不和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9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2.辨症候虚实 胁痛实证以气滞、湿热、血瘀为主,虚证则多为肝阴不足,脉络失养。
6
护治原则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胁痛的治疗当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原则。 根据病理性质虚实不同,实证多采用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法,虚证 以滋阴柔肝为治,虚实夹杂者,当攻补兼施。
7
证治分类
17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5.情志护理
告知患者胁痛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做好疏导工作。 肝气郁结者,尤要保持情绪乐观。 肝阴不足者,戒恼怒,以防动火伤阴。
18
6.对症处理
① 按摩疗法 ② 耳穴埋豆 ③ 穴位注射 ④ 背俞穴走罐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9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7.其他
外伤致瘀血停着者,在24-48小时以内可用冷敷,之后局部可用75%乙醇加红花泡水外涂。 肝阴不足者,可用生姜、葱白、韭菜、艾叶,加盐同炒后,热敷患处。
15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3.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肥甘、辛辣、生冷之品,忌饮酒。 肝气郁结者,宜食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如梅花粥、橘皮粥、佛手酒,或玫瑰花瓣6-10g泡水代茶日饮。 肝胆湿热者,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宜食清热利湿食物,忌食油腻、海腥、辛辣之品。 淤血停着者,饮食不宜过冷。 肝阴不足者,饮食宜富营养,多食补养气血之物。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 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内藏“精汁”,其经脉属肝络胆, 与肝互为表里。肝胆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的调畅、血液的贮藏调节和胆汁疏泄 功能的异常。肝络失和,不通或不荣则痛,则成胁痛;湿邪壅滞,肝胆失泄,胆 汁泛滥,则生黄疸;气血壅结,肝体失和,腹内结块,形成积聚;肝脾肾失调, 气血水互结,酿生鼓胀。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3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病情观察
①观察胁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因、舌苔、脉象以及伴随症状等,以辨别胁痛的症候。 ②观察体温、肤色等变化,注意有无合并黄疸的进退情况。 肝胆湿热者,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发热者,根据病情选择降温措施。
14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2.生活起居
①病室环境宜安静幽雅,清洁舒适,恶寒发热者及时增减衣被。 ②“卧则血归于肝”,所以要注意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 ③采取舒适的体位,以偏向患侧为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变动体位要缓慢。 ④起居有常,活动中不要用力过猛。 ⑤若系急、慢性肝炎,需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⑥伴有恶心、呕吐者,应及时清除呕吐物,以避免引起恶性刺激。 肝胆湿热者,加强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2%冰硼散溶液或金银花甘草液漱口,每日2-3次。 肝阴不足者,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忌劳累。
16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4.用药护理
①胁痛时可给服木香粉、郁金粉、延胡索粉各1.5g,用温水调服,以理气止痛;或用芒硝30g,布包后敷于胁肋部,以 助止痛。
②若疼痛如钻顶样,或呕吐出蛔虫,可能为胆道蛔虫症,可服食醋50-100ml,或用乌梅10枚,煎服,以安蛔止痛。 ③伴有恶心、呕吐者,可用丁香、柿蒂煎水代茶服。 肝气郁结者,指导患者平素可服用逍遥丸或越鞠丸。 肝胆湿热者,可用金钱草30g,煎水代茶。
胁痛与悬饮 胁痛与风温、肺痈 胁痛与胃痛、胸痹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5
辩证要点
肝胆病证主题讲座
1.辨在气在血 胁痛在病理表现上有气滞与血瘀的不同。
气滞 血瘀
疼痛性质 疼痛部位 疼痛时间 加重因素 病程
胀痛 刺痛
游走不定 固定不移
时轻时重,痛无 每因情绪变化而
定处
增减
持续不已
入夜尤甚
见于病之初起 见于病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