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6 i ; 5m n2周生存率 为 9 % 。移植肝组织在术后 1周可见大量的单核淋 巴细胞浸润 , 门静 脉周 围的汇管 区尤 为明 3 在
显; 肝脏实质有点状 坏死。术后 2周细胞浸润增加 , 肝实质可见桥状坏死。术后 1月移植 肝组织内细胞浸润和坏死减 少, 且可见肝细胞和胆管 增殖 。结论 : 采用改 良“ 二袖套管法 ”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 型手术 成功率高 , 稳定性 好 , 是 研 究肝移植术后机体生化生理改变 、 免疫状 态变化等的 良好技 术平 台。
n l z d a d mo p o o ia i v s g t s w r t i d o h r f at i r t s l n ai . a ay e n r h lg c n e t a in e e s d e n t e g at f rl e r n p a tt n Re u t : l i o u s e v a o sl s W i h d f a in, u c sf l ae o 0 t t emo i c t h i o a s c e s t f1 0% w s a h e e h rd ci n o e e p r n a d 1 u r a c iv d i t ep o u t f h x ei n o t me t mo e . l
a p id i he e t bih n fo h t pc lv rta p a tto n r t. S r i a i fr cp e tr t r p le n t sa l me to r oo i ie r ns l n ain i a s u vv tme o e i i n as we e s t l
维普资讯
第l 6卷第 5期
20 0 6年 l 0月
两袖套法大鼠同种异体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州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郑 郑州 4 0 5 ) 5 0 2
摘要 : 目的 探 讨建立稳定大鼠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利用两袖套 法连接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 , 单线连续吻合
肝上下腔静脉。共完成 10 2 例大鼠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 顺 利完成模型建立 , 移植术后大鼠均能 自由活动, 进食活跃。其 2d 和 7d存活率分别为 8 . 5 8%和 8 . 。结论 利用改进的两袖套法 , 3 3% 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减体积原位肝脏移植模型。
维普资讯
・
56 ・
Meia Ifr ai et no p r i ugr.a.0 7 Vo.0 N . dcl nom t nSci f ea v S reyJn 20 . 12 . o 1 o o O te
两 袖 套 法 大 鼠 同种 异 体 减 体 积 肝 移 植 模 型 的建 立
t o c f tc nq e b t u rh p t e ac v a n s m ssd b o t u u uue wt uto l o e sth R sl A ltemo es w — u h iu 。 u pa a ai v n a aw s a at o ee y c n n o sstr i i ny n t c . eu t e s c o i h s i s l h d l
1 材料 与方法
1 1 实 验材 料 .
门静脉 远端 血流 , 肠系膜 上静 脉 汇入 门静 脉 点 的远 端插 选择 入 导管进 行灌 注 , 缓慢 低压 地灌 注 含有 2 / l 素 的冷平 5U m 肝 衡 盐水 , 肝脏颜 色 发 黄 变 白 时 , 靠 近右 肾静 脉 人 口处 剪 至 在 断肝下 下腔静 脉 , 引流 出灌 注 液 。向 下 轻轻 牵 拉 肝 脏 , 带 连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技巧与处理要点, 减少术后并发症,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方法Wistar大鼠240只(供受体各120只)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
结果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48小时存活率88.3 % ,1周存活率86.7%,建立了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结论掌握技术要点与处理方法,是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的保证。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urgical skill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Methods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240 rats using two-cuff technique.ResultsThe survival rate for 48 hours was 88.3 %, the survival rate for one week was 86.7 %, and established stab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in rats. ConclusionMaster the surgical skil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can improve achievement ratio and the steady livability of rats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Liver transplantation;Model;Rats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免疫耐受、免疫排斥、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常用动物模型,1979年Kamada首次提出了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简化了手术方式,提高了生存率[1]。
大鼠原位肝移植解剖重建研究进展
· 综述·大鼠原位肝移植解剖重建研究进展吴伟康 李霄 王旭丹 丁睿 陶开山【摘要】 大鼠肝移植模型的构建,为解决临床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治疗等问题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随着对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经典的“二袖套”法。
然而,在移植手术过程中,手术视野差、血管扭转、胆道损伤和无肝期较长等问题仍是传统方法无法避免的。
目前国内外大鼠肝移植模型改进方式主要围绕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胆管这4个重要解剖结构的重建展开。
为此,本文就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胆管重建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整理总结,以便为大鼠肝移植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促进肝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大鼠;血管吻合;磁环吻合;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胆管【中图分类号】 R617, R-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3-0020-05Research progress on anatomic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in rat model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u Weikang,Li Xiao, Wang Xudan, Ding Rui, Tao Kaisha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pancreatic-splenic Surgery , Xijing Hospital of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 Xi’an 710032,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TaoKaishan,Email:**********************【Abstract 】 Establishment of rat mode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provides an ideal animal model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in-depth stud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at mode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classic "two-cuff" technique has been gradually employed. However,poor surgical field, vascular torsion, biliary tract injury and long anhepatic phase remain unre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using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t present, the rat mode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dified mainly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four vital anatomic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sup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portal vein,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nd bile duct. Therefore,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p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portal vein,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and bile duct was reviewed,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at model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promot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s.【Key words 】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Rat; Vascular anastomosis; Magnetic ring anastomosis;Sup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Portal vein; Inf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Bile duct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由Starzl 教授于1963年完成,经历60年的发展,肝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肝病治愈的唯一希望[1-2]。
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4 0只 S 成 年 雄 性 大 鼠左 肝 包 膜 下 制 成 移 植 性 肝 癌 模 型 。于 移 植 术 后 8d时 用 MR 观 察 肿 瘤 体 积 及 其 特 征 , 取 D I 并
肿 瘤 标 本做 病 理 切 片 检 查 。结 果 腹腔移植 传代鼠经病理组 织学检查 证实 , 3次 传 代 保 种 均 成 功 。大 体 标 本 观 察
结 果 显 示 , 瘤 组 织 灰 f色 鱼 肉状 . 周 围 正 常 肝 组 织 分 界 较 清 楚 , 肿 L 1 肿瘤 内 无 明 显 坏 死 和 出血 , 周 围 血 管 丰 富 。 其
MR 检 杏 3 I 7只移植 性 大 鼠肝 内出 现 单 个 结 节状 肿 瘤 , 瘤 平均 体积 为 ( .8 0 0 )r。其 中有 2只 出 现 腹 水 。 肿 O 1 ± . 9 ci ; 1
陈 彬 , 顺 金 王
( 南昌大 学 第二 附属 医院肿 瘤科 , 南昌 3 0 0 )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在 S D大 鼠上建 立一种理想的 、 用于介入治疗和 MR 观察的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适 I
用 腹 腔 肝 癌 移 植 种 鼠 ( le一5 )含 癌 细 胞 的腹 腔 液 注 入 S 雄 性 幼 鼠腹 腔 内行 保 种 传 代 ;同 时 行 S 雄 性 幼 鼠 Wakr2 6 D D 腋 下 及 腹 股 沟 皮 下 注 射 种 植 , 7d后 将 皮 下种 植 成 功 的实 体 瘤 组 织 , 成 2mr ×2mm ×2mm 的 组 织 块 , 植 人 切 l l 并
0 3 8 1 其 中腹 腔 内传 代幼 鼠 4只及 皮下 种植 幼 鼠 0 50 ; 6只 。肝 癌 移植 种 鼠 ( le一 5 )1只 , Wak r 6 2 断乳 2周 ,
大鼠肝移植模型制作探究
大鼠肝移植模型制作探究摘要】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在研究肝移植供肝的功能保护及评估和受体免疫耐受、免疫排斥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中有重要的作用, 以其经济性,可重复性, 可以大规模进行的优点, 倍受国内外器官移植机构的重视。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处理要点,改进、完善手术方法,提高、稳定模型的成功率。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耐受、麻醉、胆道重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2-01一、材料与方法材料:供受体均为雄性Wister 大鼠实验仪器用于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的袖套用介入5F、7F 导管外鞘制成,管径( 内径和外径) 分别为1.5mm 、2.0mm ; 2.5mm 、3.0mm , 长度分别为3.0mm 为宜。
采用上海手术器械厂的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8-0 医用无损伤缝合针线。
自制的鼠板、麻醉器以及供肝保存器。
供肝获取技巧供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术后大鼠肝功的恢复情况, 获取高质量的供肝关键在于减小肝脏损伤, 缩短热缺血时间, 以及充分灌洗。
上腹部横十字切口进腹,在左右肝管交汇处下方约0. 5 cm 处横形剪开胆总管侧壁, 插入麻醉用硬膜外管, 管长3 mm , 外径1 mm ,插入深度约1. 5 mm , 用520丝线结扎、固定, 游离肝固有动脉,幽门静脉后,处理下腔静脉,游离并结扎肾静脉,继续处理远段下腔静脉,于远端下腔静脉注入肝素200U 生理盐水2ml, 无损伤血管钳夹闭下腔出血点及腹主动脉,此时肝素化开始。
处理镰状韧带及左膈下静脉,游离肝周血管和韧带, 最大化减少了对肝脏的翻动。
穿刺腹主动壁置入穿刺导管针准备灌注。
剪开膈肌, 钳夹阻断胸主动脉。
经腹主动脉导管缓慢注入0 ~ 4℃乳酸钠林格氏液20ml( 含肝素100U),迅速剪开肝上下腔,于右肾静脉汇入下腔处剪开下腔静脉作为流出道,肝脏呈现均匀土黄色后剪开肠系膜上静脉,减少体循环血液返流回肝脏。
直视下建立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
静 脉 。 套套 管 时 可 分 别 以 右 肾静 脉 结 扎 点 及 胃右 静 脉 结 扎
点 为 定 位 、 向标 志 确 定 套 管 的 方 向 。 定 1 3 4 受 体 手 术 : 体 取 腹 部 正 中切 口进 腹 , 露 肝 脏 , .. 受 暴 集
1 2 材 料 : 静 脉 、 下 下 腔 静 脉 套 管 由 聚 乙 烯 塑 料 管 制 . 门 肝 成, 内径 和 外 径 分 别 为 18 mm 和 2 0mm、 . . . 2 5mm 和 2 8 . mm。胆 管 内支 架 管 由外 径 为 10mm 的 硬膜 外 导 管制 成 , . 长 4 5mm。显微 外 科 手 术 器 械 包 ,70医 用 无 损 伤缝 合 线 ( . - 上
脉 连 带肝 下 下 腔 静 脉 后 方 的 结 缔 组 织 靠 近 肝 侧 丝 线 集 束 结
从 4℃ 的 林 格 氏 液 中 取 出 供 肝 原 位 置 人 , 合 肝 上 下 腔 吻 静 脉 :80无 损 伤 缝 线 将 供 肝 肝 上 下 腔 静 脉 的 左 右 两 角 与受 - 体 肝上 下 腔 静 脉 左 右 两 角 ( 带 部 分 膈 肌 ) 缝 合 一 针 固 定 。 连 各 以 左角 的针 线 先 从 左 到 右 连 续 缝 合 后 壁 , 管 腔外 与 右 角 的 在 线 尾 打 结 ; 后用 此 针 线 从 右 到 左 连 续 缝 合 前 壁 , 束 吻 合 然 结
报
直 视 下 建 立 大 鼠全 血 供 原 位 肝 移 植 模 型
卢 景宁 彭 民浩 杨 定华
南宁 50 2 ) 3 0 1
( 西 医科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广
摘 要 目的 : 立 稳 定 的 大 鼠全 血供 原 位肝 移 植 模 型 。方 法 :- 直 视 以“ 建 O人 二袖 套” 鼠原 位 肝 移植 模 型 为 基 础 , 供 体 的肝 固 大 将 有动 脉 和 受 体 的 肝 固 有 动 脉行 套 人 式 微 血 管 吻 合 重 建 肝 动 脉 血 供 。 结 果 :0例 肝 移 植 大 鼠 , 2 2d存 活 率 9 (9 2 ) 1 存 5 1/ 0 ; 周 活 率 8 ( 6 2 ) 1 月 存 活 率 7 (4 2 ) O 1/ 0 ; 个 O 1 /0 。结 论 : 人 直 视 下采 用 二袖 套 法 加 套 人 式 微 血 管 吻 合 重建 肝 动 脉 血 供 的 方 法 单 可 建 立 稳 定 的 大 鼠全 血供 原 位 肝 移 植 模 型 。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蔡明;潘桃;李红洲;陈知水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09(22)1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技巧. 方法:在Kamada 二袖套法基础上,着重对供肝分离、灌注、肝上下腔静脉切取,肝上下腔静脉吻合,袖套和胆道处理等手术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结果:共建立4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80%,7d存活率达70%. 结论:在娴熟细致的外科操作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无肝期,可顺利完成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蔡明;潘桃;李红洲;陈知水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育部/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J], 彭勇;龚建平;刘长安;王炜;李寿柏
2.单人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难点及技巧的探讨 [J], 黄启明;吴燕斌;刘景丰;邱明链
3.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J], 张杰;都敏;鲍兴;戴璟瑜;阎玉矿;彭海峰
4.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J], 田彦璋;韩振国;赵浩亮
5.大鼠改良式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J], 朱金海;陈燕凌;唐南洪;王晓莤;李秀金;陈良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要点
【关键词】
双肝移植;动物模型;大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791,3127053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博士基金
Establishment of du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rat
model Chen Hao+,Song Tianliang,Han +Depanmem
novel rat model of dual right upper liver lobe transplanta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imal model; Foundation of
【Key words】Dual
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of Second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存活时间超过7 d,5只因出现腹腔出血、胆漏及肝
[4] [3]
injury
in steatotic
mice[J].Am J Transplant,2004,4(10):
rat
re—
1567—1573.DOI:10.1111/j.1600-6143.2004.00549.x.
Oldani G,Maestri M,Gaspari A,et a1.A novel technique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using
量在受体肝脏取出后确定。记录手术中冷缺血时 间、热缺血时间及无肝期。 2.Y型静脉和胆道假体:为了重建双肝移植物 和受体之间的门静脉和胆道,我们设计、使用了来自 供体的Y型静脉和胆道。结扎腔静脉和髂静脉的 分支,使用腔静脉分出的左右髂静脉的Y型部分。 将左右髂静脉在体外做成两个袖口,保留腔静脉的 Y型静脉用于插入受体门静脉的袖口中。胆道重建 的实现需要在供体和受体移植物之间放置Y型假 体。胆道中插入供体的两个导管在体外分别插入Y 型假体的双上腿中,插入Y型假体下腿中的导管, 再在体内插入受体胆道吻合。 3.供体手术:所有手术操作均在一氧化二氮/异 氟烷(N:0/0:=2:1+1.5%异氟烷)麻醉下进行。 肝移植手术采用Kamada等描述的双袖口技术进 行。所有供体的肝叶切除术均在体内进行,仔细保
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
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免疫指标的检测彭勇;李敬东;肖江卫;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年(卷),期】2009(012)003【摘要】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过程.方法:Lewis大鼠与BN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及同种异基因移植组.观察大鼠存活率,移植组受体分别于术后3、5、7和10 d处死取标本,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变化,ELISA检测血清IL-2含量.结果: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同基因组大鼠无急性排斥表现,14 d生存率为100%,肝组织发生轻度形态学改变,肝功能损害较轻,血清IL-2在正常范围.异基因组大鼠1 4 d内全部死亡,术后第7天肝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典型急性排斥反应表现,肝脏功能损害较重,血清IL-2持续性升高,并在第7天达峰值.结论:Lewis大鼠与BN大鼠的组合方式.可以建立稳定的急排模型(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大鼠术后第7天急性排斥反应指标表现最为典型.【总页数】4页(P190-193)【作者】彭勇;李敬东;肖江卫;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三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三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三科,四川,南充,637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检测 [J], 殷娟;张明红;杨红英2.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J], 刘歆春;白剑;王志敢;李杰群;齐海智3.大鼠股薄肌原位游离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肌萎缩指标的检测 [J], 刘安堂;江华;张盈帆;于大志;任安经;袁文俊4.大鼠减体积自体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J], 李涛;沙地克·阿帕尔;吴警;张皓;江多斯·帕依孜吾拉;曾齐;努尔扎提江·安维尔;吐尔洪江·吐逊5.单人显微操作下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J], 王洪东;葛新兰;潘可;李崇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大鼠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若干因素
影响大鼠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若干因素唐波;肖曙峰;田大广;李永智;李晗宇;张捷【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29)004【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鼠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的若干因素,提高模型建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单人裸眼下行大鼠原位肝移植60例.结果总手术成功率90.0%(54/60),1周内存活率81.7%(49/60).结论对手术过程中细节的把握及采取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成活率.【总页数】3页(P14-16)【作者】唐波;肖曙峰;田大广;李永智;李晗宇;张捷【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云南,昆明,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技巧 [J], 陈志红;钱海鑫;秦磊;周晓俊;殷骏2.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的若干技术问题 [J], 辛海荣;张彧;冯变喜3.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 [J], 王胜智;马庆久;褚延魁4.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J], 金晓音;楼琦;萨晓婴5.(动物模型)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肝泡状棘球蚴治疗中的应用:泡状棘球蚴感染对大鼠肝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J], 李涛;卡米力·吾拉木;王晓嵘;李瑾;白磊;温浩;赵晋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心脏停搏供体动脉化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体会_张宝良
球样变,细胞核肿胀,肝细胞索结构不清,均见核分 裂及较多双核细胞,上述改变,均随热缺血时间的延 长而加重。 2.3 大鼠肝移植术后肝 功 能 的 变 化 大 鼠 肝 移 植 术后第 3 天血清 ALT、AST 结果显示:热缺血各组和 对照组相比,ALT 和 AST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 表 2)。
[摘要] 目的 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心脏停搏供体动脉化原位肝移植模型。 方法 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供体 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分为热缺血 0 min(W0 组)、热缺血 15 min(W15 组)和热缺血 30 min(W30 组)3 组,其后 用 Engemann 法 建 立 大 鼠 动 脉 化 肝 移 植 模 型 ,比 较 术 后 肝 功 能 、病 理 、手 术 成 功 率 (>3 d)和 长 期 生 存 率 (>100 d)。 结果 W0、W15 和 W30 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100.0%(15/15)、93.3%(14/15)和 86.7%(13/15),术后长期生 存率分别为 100.0%(6/6)、83.3%(5/6)和 66.7%(4/6),二者在 3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常规组织病理结果显 示: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损伤加重。 3 组术后第 3 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和 AST 均无显著性 改变。 结论 来自于无心跳供体的大鼠肝脏在热缺血 30 min 以内是安全的,移植术后可以长期存活。 该模型有 助于肝移植热缺血损伤的研究。 [关键词] 肝移植;心脏停搏;大鼠;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54(2009)03-0177-03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
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是研究器官保存、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抑制剂、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常用的动物模型。
最初由Lee在1973年报道,经过许多学者的改进,其手术基本稳定,根据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式,大鼠原位肝移植可分为“二袖套法”和“三袖套法”,下面简单的将大鼠肝脏移植的模型制作介绍一下。
一、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手术显微镜1台,自制S拉钩(用橡皮筋一端带弯成S形大头针)4个,眼科剪1把,其它外科器械若干及纱布、棉球、棉片和橡皮条等。
二、供、受者大鼠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动物品系,在同种移植模型中,一般采用两种纯系健康大鼠,如Lewis大鼠,Brown Norway 大鼠(BN),DA大鼠等,国内应用Wistar,SD大鼠也比较多。
如果是异种移植可以选用豚鼠-大鼠,仓鼠-大鼠等不同品系的动物。
三、术前准备供、受者术前禁食14h,自由饮水,采用乙醚吸入麻醉麻醉的方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受者术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03mg,防治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四、供者手术麻醉成功后,经阴茎背静脉注射50U/ml肝素稀释液3.0ml,使供者全身肝素化。
十字切口入腹,经腹主动脉穿刺灌洗供肝;灌洗前,剪开膈肌,阻断腹主动脉,离断胸腔段肝上下腔静脉,灌洗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约需灌洗液20~30ml。
游离肝下下腔静脉,分离结扎离断右肾静脉和右肾上腺静脉,自肠系膜上静脉置管,缓慢注入20ml含肝素的林格氏液,于右肾静脉下方离断肝下下腔静脉,剪开胆总管前壁,近肝端插入外径1.0mm,长4.0mm 的聚乙烯管约2.0mm(可用硬膜外导管制成),结扎固定后远肝端离断之,分离结扎离断肝固有动脉;游离门静脉,结扎离断其分支幽门静脉、脾静脉,于脾静脉下方离断门静脉,锐性分离肝周韧带,结扎左膈下静脉,绕肝上下腔静脉环切膈肌及其腱膜,保留2.0mm边缘,取下供肝置于4℃林格氏液中保存。
五、血管套管的准备供肝置4℃冰浴中,作血管套管放置。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摘要】目的改进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 12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在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切取供肝方法,二针法缝合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出血点行热止血。
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96.7%,3周存活率94.2%。
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
【关键词】肝移植; 疾病模型,动物; 移植,同种ABSTRACT: Objective To modify the two-cuff technique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 tation.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two-cuff-technique, 120 cases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with modification of fast resecting the donor liver, two-stitch suturing supra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um and stoping bleeding with hot pin and so on. Results The time of operation was reduced, the 24 hours and 3 week survival rates were 96.7% and 94.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methods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t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increase survival rate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 models.KEY 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disease models,animal; transplantation,homologousKamada创建的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是目前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最常用的术式,该术式用套管重建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内支架管重建胆管,肝上下腔静脉直接吻合[1]。
两套袖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改进
两套袖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改进作者:李军,窦科峰,赵青川,张洪涛,孔亚林,张福琴【关键词】原位肝移植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with twocuff technique【Abstract】 AIM: To improve the model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study the rates of success and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model.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wocuff technique of Kamada, weve improved the techniques of separating, perfusing donor liver, the shearing and anastomosis of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caval veins, the bile duct anastomosis, and so on. RESULTS: Operation had been performed 80 times with improved techniques and 92 times with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the improved techniques reduced the average time of donor operation and that of recipients to (±)min and (±) min(P<), elevated 48hour survival rate to %(73/80) and 1week survival rate to %(70/80)(P<).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techniques have raised the quality of donor liver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model.【Keyword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rat; model; improvement【摘要】目的: 改进两套袖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研究其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 方法:在Kamada两套袖法基础上,着重对供肝分离、灌注、肝上下腔静脉切取,肝上下腔静脉吻合,胆管吻合等手术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结果:改进方法共施行手术80次,与以往92次传统手术法相比,供体手术时间(±)min和受体手术时间(±) min缩短(P<),48 h存活率% (73/80)和1 wk存活率% (70/80)明显提高(P<). 结论:改进的两套袖法大鼠原位肝移植能明显提高供肝的质量和受体手术成功率.【关键词】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改进0引言大鼠原位肝移植是肝移植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1973年,Lee等首次提出“缝合法”大鼠原位肝移植[1],此后,二套袖法(门脉、肝下下腔静脉套袖吻合)、三套袖法(门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均用套袖吻合) 及各种改良方法相继出现[2-4]. 目前,二套袖法因成功率高已成为主要建模方法,但由于操作复杂,影响成功的因素多,故而难以推广应用. 我们在传统二套袖法基础上进行改进, 成功建立了模型,降低了其制作难度,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1材料和方法材料雄性SD大鼠160只,体质量200~250 g(购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受体体质量略重于供体(30 g左右),供、受体术前12 h禁食. 自制聚乙烯袖套:门脉袖套内径~ mm,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内径~ mm,胆管插管由硬膜外麻醉管制成,长~ mm. 双极电凝器, 上海手术器械厂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乙醚麻醉筒,清洁手术.方法供体手术术前肌注阿托品~ mg,乙醚吸入麻醉,仰卧位,背部垫1 mL注射器作为腰桥. 取上腹部大十字切口,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左右至腋后线. 进腹后, 暂不分离肝脏. 将肠管推向左下腹,暴露第一肝门及肝下下腔静脉. 将尾状叶推向左侧,显露右肾上腺,电灼切断肾上腺静脉. 分离右肾静脉与肝下下腔静脉. 结扎切断右肾蒂,下腔静脉游离完成. 游离胆管,尽量保留周围组织,以防术后缺血坏死,在肝管汇合部远端 cm处剪开胆总管前壁,向近端插入支撑管,丝线结扎并保留. 插管前可用显微镊轻扩胆管,注意插入不要过深,以防堵塞盘状乳头叶胆管. 于下腔静脉远端注射2 mL肝素生理盐水(25 U/mL)全身肝素化. 结扎切断幽门静脉,在门脉左侧结扎肝固有动脉. 阻断肠系膜上静脉远端,近端插入自制灌注管,立即用0~4℃肝素生理盐水(5 U/mL)经输液器匀速灌注. 剪开下腔静脉远端及肝上下腔静脉胸段,使灌注液顺利流出,同时向肝脏淋撒0~4℃生理盐水降温. 待肝脏变成土黄色后,剪断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残端尽量留长. 由下向上剪断肝周韧带,直至肝上下腔静脉. 靠肝脏缝扎膈肌静脉,略微分离肝上下腔静脉后方组织,轻轻下牵肝脏,“一剪法”剪下肝上下腔静脉,使其不带隔肌组织.供肝修整供肝置于0~4℃生理盐水中. 选取口径合适套管,管柄统一置于血管前壁用以定位,将门静脉牵入套管中,血管夹固定套管和血管,夹柄部固定. 外翻血管套在袖套上,丝线固定. 操作中注意避免血管扭转. 同法处理肝下下腔静脉. 肝上下腔静脉无需修整,在其左右侧角各缝吊80缝线,备吻合时用. 修整完毕后置4℃冰箱中保存.受体手术术前处置同供体. 取上腹部弧形切口,电灼切开肌肉. 剪断肝周韧带, 缝扎左膈静脉,电灼离断肝食管间血管及右肾上腺静脉,适当分离肝下下腔静脉至右肾静脉汇入处. 于胆管汇合处上方切断肝管,将左肝管于汇入处斜行剪除. 切断肝动脉. 分离门脉至幽门静脉处. 阻断肝下下腔、门静脉. 于门脉左右分支处穿刺,推平衡盐2 mL驱血,至肝脏变为土黄色. 用自制血管夹连带部分膈肌阻断肝上下腔静脉. 下牵肝脏,剪断肝上下腔,保留足够长度残端. 剪断门脉时保留左右分支,肝下下腔残端保留部分肝组织. 取出肝脏,撤除麻醉,原位放入供肝,肝前、后放湿沙布. 将肝上下腔两侧吊线与受体静脉左右两端内进外出缝合打结,然后从左至右连续外翻缝合肝上下腔后壁,至右侧角打结,同理缝合静脉前壁. 显露第一肝门,于受体门脉左右分支缝牵引线,向头侧牵开,于分支汇合处剪开其前壁,松血管夹排除少量血液,供肝门脉套入受体门脉中,丝线固定,套入同时冲洗吻合口. 开放门脉,肝上下腔静脉,结束无肝期. 温生理盐水腹腔复温. 此时肝脏迅速充血,肠管淤血减轻,数分钟即可见胆汁流出. 若有局部灌注不良区可通过按摩手段改善. 同法完成肝下下腔吻合. 用1∶5~7的碳酸氢钠和乳酸林格液2 mL在肝下下腔和左肾静脉分叉平面下方注入补液,可以稀释血液并对抗无肝期造成的酸中毒,还可以增加血容量[5]. 冲洗胆管支撑管及受体胆管,供肝胆管结扎线向下牵引固定后,支撑管套入受体胆管中,供受体胆管结扎线拉拢打结. 大膜覆盖胆管吻合处. 冲洗腹腔,全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 术后光照6 h保暖,定期皮下补充平衡盐. 24 h后可随意进食.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各组资料数据用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u检验,存活率间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图1“一剪法”供肝切取示意图(略)图2改进的胆管修剪法示意图(略)2结果按照以上改进方法共行80次手术. 供体手术时间(±)min,受体手术需(±)min,供肝热缺血0 min,冷缺血(±) min,修肝需(±) min,安装袖套(±) min. 肝上下腔静脉吻合(±)min,门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各需(±)min, 无肝期(±)min,胆管吻合(±)min. 48 h存活率%(73/80),1 wk存活率%(70/80). 术后48 h内死亡为手术失败, 共计7例. 肝上下腔吻合口出血3例, 门脉袖套脱落出血及血栓各1例, 胆道支撑管脱出1例, 肺栓塞1例. 术后第3天肺部感染死亡1例, 第5日胆管坏死、胆漏2例. 其余均存活1 wk以上. 以往采用Kamada 传统方法共行92次手术,供体手术(±) min,受体手术(±)min,48 h存活率%(72/92),1 wk存活率%(68/92). 两组供、受体手术时间及存活率间差异显著(P<).3讨论本实验通过改进原有方法,明显提高了模型成功率,总结如下:①采用类似人肝移植手术切口,供体采用上腹部大十字切口,受体采用上腹部弧形切口. 术野显露充分,无需腹壁牵开器,能很好的满足手术需要. ②大鼠肝脏质地娇嫩,过多翻动亦可引起损伤. 提高供肝质量关键之一在于减少术中翻动. 目前切肝时多先游离肝周组织,然后灌注. 我们在取肝时先不游离,肝脏保持原位灌洗. 切肝时利用下腔静脉远端和胆管结扎线作牵引,不触及肝脏,由下向上锐性剪取,因而减小了损伤机会,供肝质量明显提高. ③直接、简便快速的灌洗是获得良好供肝的重要保证. 我们采用门脉灌洗法. 经肝下下腔远端行全身肝素化,为减少热缺血时间,幽门静脉、脾静脉及肝动脉待灌洗前再结扎,同时用冰盐水使肝脏迅速降温. 灌注管用小儿头皮针塑料管,前端剪成斜面制成,经输液器匀速灌注,液面高度距操作台40 cm,灌注速度约40~50滴/min(<3 mL/min),共约10~20 mL盐水. 目前亦有学者采用经腹主动脉灌注,认为可起到双重灌注效果[6]. 我们也试用过该法,但因操作较复杂,明显增加热缺血时间,供肝质量未见明显改善. ④传统供肝切取均保留隔肌,待后修整. 我们处理肝上下腔时略微分离其后组织,轻轻下牵肝脏,眼科剪紧贴隔肌“一剪法”剪下肝上下腔,使其不带隔肌环(图1). 此法切取后肝上下腔可保留足够长度,残端整齐,吻合口有足够大小,无需修整,明显缩短了修肝及冷缺血时间,同时也保证了高质量的吻合. ⑤供肝修整. 修肝的关键在于避免血管扭曲. 静脉周围组织应尽量剥干净,以防上套管后管腔狭窄. 根据右肾静脉、幽门静脉结扎线位置辩明血管方向. 套管柄统一置于血管前方定位. 上完套管后向其内推少量盐水,血管应充盈良好,无扭曲等. ⑥受体自身输血. 大鼠血容量少,出血总量超过2~3 mL者术后极难存活. 为避免切肝后回心血量骤减,阻断肝上下腔静脉前,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穿刺推注平衡盐液2 mL,可驱使1~2 mL肝内血液进入体循环,类似于自体血液回输,可补充血容量,增加手术耐受性,利于防止血栓形成. ⑦肝上下腔吻合是受体存活的关键,决定了无肝期的长短. 无肝期超过26 min则难以存活. 高质量吻合的前提在于充分的术野显露. 大鼠膈下空间小而深,不利显露. 我们用注射器作为腰桥,使其背部弓起,肝下垫纱布,稍向下牵,同时通过调整肝上阻断钳位置来保证静脉端的对合. 采取不保留隔肌环连续外翻法吻合静脉前后壁,边距约1 mm,针距约2 mm,针脚均匀,保证静脉内膜光整. 左右侧角是术后出血的常见部位,应多缝几针加强. 本实验术后出血率仅为%. 有学者也采用带膈肌环的静脉吻合[7],但缝合时进出针困难,吻合后内膜欠光整,狭窄、阻塞等发生较多. ⑧门脉及肝下下腔吻合. 注意静脉吻合口的准备,受体门脉应保留左右分支,肝下下腔应保留少量肝组织(静脉口可自动张开),吻合时辨清方向,先将静脉左右角缝线牵引,向头侧牵开固定,松血管夹排除少量血液及血栓,然后牵开其前壁,夹住套管柄套入,同时淋撒肝素生理盐水,以防气泡进入. ⑨胆道重建. 大鼠胆管细,吻合难度大. 传统法吻合口位于胆总管处,位置低,开口小,术后插管易脱出. 我们在供肝切取时于供体左肝管汇入处斜行剪开,在此进行吻合,提高了吻合口的位置,且扩大了胆管开口,提高了吻合速度及成功率,避免了反复插管对胆道的损伤(图2). 吻合完成后,可按Tanaka 等[8]的方法,将胆管支架管用大膜覆盖后再固定在门脉袖套上,可避免术后胆总管滑脱或扭曲成角造成的梗阻及胆漏. 总之, 高质量的供肝获取,熟练的吻合技术,尽量缩短无肝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改进的术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大大方便了其普及应用.【参考文献】[1] Lee S, Charters AC, Chandler JG, et al. A technique fo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rat[J].Transplantation,1973,16(6):664-669.[2] Kamada N,Calne RY.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rat. Techniques using cuff for portal vein anastomosis and biliary drainage [J].Transplantation,1979,28(1):47-50.[3] Inoue S, Tahara K, Shimizu H, et al.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total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using a suture method[J]. Microsurgery,20XX,23(5):470-475.[4] Tan F, Chen Z, Zhao Y, et al. Novel technique for suprahepatic vena cava reconstruction in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Microsurgery, 20XX,25(7):556-560.[5]刘金彪,郑树国,张玉君,等. 提高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质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J]. 中华器官移植植杂志,20XX, 26(8): 500-502.[6]马毅,何晓顺,陈规划.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XX,26(1):45-47.[7]徐峰,杨甲梅,阚彤,等. 改良Kamada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XX,7(12):758-759.[8] Tanaka H, Hashizume K, Enosawa S, et al. Successful transplantation of a 20% partial liver graft in rats: A technical innovation[J]. J Surg Res, 20XX,110(2):409-412。
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技巧
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技巧陈志红;钱海鑫;秦磊;周晓俊;殷骏【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技巧.方法通过改良的二套管法对130对SD大鼠进行了原位肝移植.前面40对为预试验组,中间60对为实验熟练组.后面30对为实验完善组.总结手术技巧,观察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预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和7 d生存率分别为27.5%和0;实验熟练组分别为75.0%和40.0%;实验完善组分别为93.3%和86.7%.结论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缩短无肝期时间、采用各种措施来杜绝手术意外以及完善的手术细节是术后长期生存的有效保障.【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22)001【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肝移植;大鼠;模型,动物;改良二套管法【作者】陈志红;钱海鑫;秦磊;周晓俊;殷骏【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镇江,212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目前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ROLT)日渐成熟,各地报道也很多。
但对每一位新手来说,大鼠原位肝移植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采用“改良二套管法”对130对大鼠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
我们发现,缩短无肝期时间、采用各种措施来杜绝手术意外以及完善的手术细节是术后长期生存的有效保障。
现将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技巧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及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共260只,体质量200~250 g,受体体质量略重于供体。
供体术前禁食4 h,自由饮水。
受体手术前12 h禁食,自由饮用糖盐水。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点刘尧娟;柴军武;王辉;蒋文涛;郑虹【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20【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技巧与处理要点,减少术后并发症,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方法 Wistar大鼠240只(供受体各120只)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
结果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48小时存活率88.3%,1周存活率86.7%,建立了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
结论掌握技术要点与处理方法,是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的保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skil 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Method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240 rats using two-cuf technique.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for 48 hours was 88.3%, the survival rate for one week was 86.7 %, and established stab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in rats. Conclusion Master the surgical skil 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can improve achievement ratio and the steady livability of rats with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总页数】1页(P299-299)【作者】刘尧娟;柴军武;王辉;蒋文涛;郑虹【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天津 300000;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 300000;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 300000;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 300000;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 30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J], 刘晓明;胡明道;于恒海;袁巍;2.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建立的体会 [J], 陈志红;钱海鑫;秦磊;周晓俊;殷骏3.三种不同种属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外科技术 [J], 肖江卫;王崇树;魏寿江;周彤;王城;李忆秋4.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经验总结 [J], 武睿超;黄兆宇;张黎;刘钧汉;郑克谱;冉江华5.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J], 金晓音;楼琦;萨晓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孙鼎;彭朝忠;周小俊;秦磊;钱海鑫【期刊名称】《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年(卷),期】2011(21)2【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如何通过改进手术操作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施行原位肝移植140例,对预实验组60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手术方式进行相应改进.结果预实验组60只大鼠发生出血、吻合口狭窄、静脉血栓、感染和胆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高于实验组(10%)(P<0.05).结论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先决条件,提高手术技巧,熟悉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大鼠术后存活时间.%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rat model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investigate how to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of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by improving operation skills. Methods 140 cases of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d been established with modified cuff technique. The anastomosis of the suprahepatic vena cave(VC)was sutured end-to-end with 6-0 nylon line,and the continuity of infrahepatic VC and portal vein(PV)we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cuff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bile duct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by internal stent.We count the rate of the complications during experiments,and improve the surgery skills. Results 60 preliminary formal experiments weredone with a failure rate 10%,it was more below than theexperiments(70%)(P<0.05).Conclusion The sophisticated and delicate surgical manipul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of preventing operational complication,enhancing the surgery skill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s of each kinds of complication ma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raise the surgery success rate and lengthen the survival time of rats.【总页数】4页(P234-236,260)【作者】孙鼎;彭朝忠;周小俊;秦磊;钱海鑫【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J], 汪泳;宇汝胜;周晓俊;钱海鑫2.大鼠原位肝移植术近期并发症的预防 [J], 李宗狂;马毅;许赤;何晓顺3.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及早期并发症预防 [J], 张华;杨定华;彭民浩4.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J], 黄陈;谈燚;李宗狂;高涌;刘金新5.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J], 平季根;吕金星;严春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2009年5月第6卷第13期图1腹主动脉灌注图2修肝及套管圈3肝脏血管系统吻合完成当延长供肝的冷缺血时间并不明显增加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而术中过多地牵动供肝则会明显影响供肝的质量嗍。
手术分离时尽可能去除血管壁周围的筋膜、结缔组织等。
防止再通后造成套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
3.2供肝灌注先松开门静脉夹,再松开肝下下腔静脉夹,均缓慢松开。
灌洗压力过大容易引起供肝的细胞器肿胀、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影响移植肝的质量。
本研究采用的是经腹主动脉的灌注法。
以1 ̄2IliOn的速度灌注腹主动脉,灌注液体经过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回流入肝脏,从而保证肝脏得到充分、缓慢而均匀的灌注,提高供肝的质量。
3.3袖套管放置套管必须保证硬度适中、内壁光滑。
由于不重建肝动脉,而胆道血供多由肝动脉供应.故供肝胆总管不应保留过长.有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
在脾静脉水平安放门静脉袖套较为方便。
在左肾静脉水平剪断ⅣC。
有利于袖套的翻转。
3.4受体手术笔者在进腹时习惯取中上腹横切口,而此过程中笔者建议结扎左右腹壁下静脉,首先该血管相对较粗大,出血会影响术野,其次该血管的出血量相对于只有12一13“血容量的大鼠来讲会是术后出血性休克死亡的重要原因。
受体术前15rnin常规给予阿托品对于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有较好的效果fIq。
供肝恢复血供后对于肝门部的处理,使用血供较好的大网膜覆盖,既有加压防止出血、使胆漏和胆道感染局限化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供给胆道血供,可以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发生【lll。
受体阻断门静脉后,经门静脉注入羟乙基淀粉·论著·注射液可将肝内残存的血液及时推人体循环。
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
在SVC的吻合过程中,缝线不宜过紧。
防止血管狭窄。
供肝门静脉及IVC“套管法”吻合前,必须排出阻断夹后方的一段积血。
以防止血栓栓塞。
Paeheco等旧研究表明,随门静脉淤血时间的延长。
再灌注后闲肠道内菌群移位而使内毒素骤升。
如此可激活肝脏Kupffer细胞,产生大量的TNF—Ot及一系列的级联反应。
从而对供肝及受者的肺脏产生损伤17.La-l川。
同时.IVC阻断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钾浓度显著升高。
在供肝恢复血供的过程中.应缓慢放开无创血管夹,而且应按顺序先放开门静脉。
后放开肝上上腔静脉,尽量使心脏逐渐适应血容量的增加。
4结论重复是技巧之母.所以大量的练习是提高手术技巧的关键。
认真、耐心、仔细的手术是成功的关键。
对于供肝的提早冷缺血处理及对供肝植入后的细心操作。
使得手术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参考文献】【1】KamadaN,CaMeBY.AsurgicalexperiencewithfivehundredthirIylivertransplantsintherat【J】.Surgery,1983,93(Ptl):64-69.【2】宇汝胜,汪泳,钱海鑫.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阴.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1):7-9.【3】权毅,付华。
徐亮.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术式改进阴.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26-229.【4】WanCD,ChengR,WangHB。
ela1.1ramunomodulatoryeffeetaofmesenchymalstemcellsderivedfromadiposetissuesin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model陬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2008,7(1):29—33.【5】汪根树。
陈规划,朱晓峰.大鼠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田.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儿19-1122.【6】贾凯,徐钧.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改进们.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4):356-358.【7】TianY,JoehumW,G∞晒evP,eta1.Kupffercell-dependentTNF-Mphasignalingmediatesinjuryinthearterializedsmall—f打一si∞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Inouoe叽PlocNailAcadSci.2006,103(12):4598-舢奶.【8】UmtaKNanyenB,Bmuh&eta1.Decreasedsurvivalinratlivertrarmplantationwitllextendedcoldpreservation:role0fportalveinclampingtimeIJ].Hepatology,1998,28(2):366-373.【9】邵堂雷,蔡伟耀,张明钧,等.影响肝移植鼠近期存活的术中因素分析叨.上海第--gg科大学学报,2001,21(3):223—225.【10】彭勇,龚建平,刘长安,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20):673--676.【1l】常顺伍,郑树森,梁廷波,等.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7,(1):13—16.【12】PaeheeoEG,GoraeaMC,RodriguesG凡eta1.Effectofliveriaehaemiepreconditioningincirrhoticratssubmittedtohepaticisehaemia/reperfusioninjury【J】.AetaCirBras,2006,21:24-28.【13】OlluogluE,KeremM,PasaogluH,eta1.Delayedenergyprotection0fischemicpreconditioninghepatic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仞.EurSurgBes,2006,38:114-121.【14]Kashti气Mehrabi气PahlavanIS,eta1.Areviewofvarioustechniquesof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inthe呲忉.TransplantProet2005,37:185-188.(收稿日期:2009-02—17)CHINAMEDICALHERALD中目医琦导囊35 万方数据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作者:张安红, 李元栋, 邹浩军, 徐钧, ZHANG Anhong, LI Yuandong, ZOU Haojun, XU jun作者单位:张安红,ZHANG Anhong(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山西太原,030001), 李元栋,LI Yuandong(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湖北武汉,430022), 邹浩军,ZOU Haojun(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长治,046000), 徐钧,XU jun(山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太原,030012)刊名:中国医药导报英文刊名:CHINA MEDICAL HERALD年,卷(期):2009(13)1.Kamada N;Calne RY A surgical experience with five hundred thirty liver transplants in the rat 19832.宇汝胜;汪泳;钱海鑫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技巧探讨[期刊论文]-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8(01)3.权毅;付华;徐亮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术式改进[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02)4.Wan CD;Cheng R;Wang HB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dipose tissues in a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 2008(01)5.汪根树;陈规划;朱晓峰大鼠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10)6.贾凯;徐钧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的改进[期刊论文]-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04)7.Tian Y;Jochum W;Georgiev P Kupffer cell-dependent TNF-alpha signaling mediates injury in the arterialized small-for-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mouse[外文期刊] 2006(12)8.Urata K;Nanyen B;Braulta Decreased survival in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extended cold preservation:role of pertalvein clamping time[外文期刊] 1998(02)9.邵堂雷;蔡伟耀;张明钧影响肝移植鼠近期存活的术中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10.彭勇;龚建平;刘长安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期刊论文]-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09)11.常顺伍;郑树森;梁廷波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期刊论文]-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7(01)12.Pacheco EG;Comes MC;Rodrigues GR Effect of liver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in cirrhotic rats submitted to hepatic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外文期刊] 200613.Oflunglu E;Kerem M;Pasaoglu H Delayed energy protection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外文期刊] 2006(2)14.Kashfi A;Mehrabi A;Pahlavan PS A review of various technique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rat[外文期刊] 2005本文链接:/Periodical_yycyzx20091301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