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滑坡多因素分析研究现状
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现状分析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08期·89·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8-0089-03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现状分析王晶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堆积体在中国广泛分布,其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遇降雨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工程安全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滑坡发生频繁且破坏力大,相比土质岩质滑坡,目前对堆积体滑坡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失稳机理3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研究进展,分析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降雨;堆积体;滑坡;失稳机理中图分类号:TU43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1.08.0331引言中国幅员辽阔,夏季降雨频繁,滑坡发生频率高。
而大多数滑坡为堆积体滑坡[1-5]。
堆积体是指第四系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质体,是基岩、古垮塌体、古崩滑体、现代崩滑体和第四系沉积物等的组合体。
其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6-9]。
该类滑坡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复杂多变,其存在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
堆积体滑坡在夏季呈现数量多、频率大、灾害严重的特点。
由于堆积体的特殊性,对其研究不能参照以往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的经验和方法,需根据其形成机理和自身特点对已有的方法进行归纳和借鉴。
不少学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位试验、数值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方面对堆积体滑坡进行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0-13]。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能解释堆积体滑坡的演化机理。
因此,分析堆积体滑坡失稳的演化机理,对以后的失稳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降雨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研究方法现状分析2.1小尺寸模型试验滑坡模型试验是发展自20世纪初的结构模型试验。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1 滑坡研究的发展阶段从滑坡研究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滑坡的科学描述是同地质学、工程学、自然地理学的成长分不开的。
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才把滑坡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学研究客体来描述。
1512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毕雅斯库镇附近的布伦若(Breemo)河谷发生大滑坡的灾害记载是滑坡研究历史上发现较早的一篇专门性的文献资料。
至今,被科学界公认的滑坡研究最早的经典著作,是A.Heim于18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埃尔姆(Elm)附近的滑坡的文章。
人类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源于瑞典。
在1928~1945年间,世界各国对滑坡的研究是片段和零星的,且研究工作大多由单独科研人员小规模的进行,只有瑞典、前苏联、挪威国立土工研究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论与著文。
二战以后,对滑坡的研究工作逐渐系统而深入。
我们国家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滑坡事故屡屡发生,由于对滑坡产生的作用因素、条件、运动的机理和发生以及滑坡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被迫对已发生的滑坡进行研究和治理,既增加了投资,又延误了工期。
20世纪60年代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中为了减少了滑坡危害,避开了不少大的滑坡和滑坡集中分布地段,但对滑坡运动机理和发生原因的认识尚不深入。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为被动治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减轻滑坡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类滑坡的分布产生的条件、类型、作用因素,以及其运动和发生的机理。
各部门都列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分类和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和主要作用因素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坡过程的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判断方法,防治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原则等,特别是抗滑桩的应用使大中型滑坡也能治理。
滑坡灾害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变被动治理为治理和主动预防。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分析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分析滑坡是在一定的内因、外因等地质环境条件和其它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人类活动、气候及迳流条件、其它因素。
就本滑坡隐患体而言,各因素对其的影响如下:①地质条件岩土体的本身特性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岩质边坡来说主要包括软弱结构面存在与否及其强度、结构面特别是主要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组合关系、结构面的结合情况、渗透性、与临空面的相对关系;对土质边坡来说主要包括土体强度、软硬接触面的渗透性。
滑坡隐患体及边坡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佘田桥组,岩性为砂岩,受地形地貌、构造侵蚀、剥蚀及风化作用影响,第四系及土状风化物厚度变化较大;原始地形较平缓的人工切坡坡面及坡顶局部地段第四系及土状风化物厚度大。
第四系坡残积土其孔隙性大且含较多碎石,抗剪强度较低,坡度较陡时其自稳性差;中上部基岩埋藏多较浅且表部风化较强烈;整个山体岩体裂隙发育,地层及裂隙产状较杂乱(图2-1),地层产状多近坡向或与坡向小角度斜交,岩体呈碎裂结构、电阻较高,结构面结合多数差~较差,易产生松动变形。
②地形地貌因素勘查区属中低山地貌,高差较大,山脊地形坡度较陡(坡度25~30°),两侧地形陡峻(坡度40~45°),但从调查情况来看,沟谷处及外围天然斜坡未见有滑坡现象,天然条件下斜坡是稳定的;但切坡以后,山体前缘产生高陡临空面,所形成的上缓下陡地形不利于斜坡的稳定。
③人类活动因素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使在自然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岩土体应力进行重新分布,斜坡产生变形,当岩土体中应力无法平衡时,边坡将发生失稳破坏。
就本区而言,切坡产生高陡地形,形成临空面,产生滑坡隐患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类工程活动—切坡。
④气候因素勘查区多年(1971~1998年)平均降雨量为1885mm,降雨量最多的1997年为2516mm,降雨量最少的1978年为1407mm。
3~8月平均降雨量为1334.7mm,尤以5、6月为甚,降雨量达508.6mm。
滑坡调查报告
滑坡调查报告滑坡调查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滑坡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滑坡调查报告1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学校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滑坡现象进行了调研,通过在教职工、广大群众和学生中进行查、访、问,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深入的剖析。
对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滑坡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认识。
一、学校管理相对滞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紧跟着教改的步伐不断前进,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致使学校改革阻力重重,进展相对缓慢。
一是教育思想相对落后。
随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和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地涌进校园,我校的教职工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到外面去接受新思维、新观点、新教法,因此无论是领导,还是教职工对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教育教学上依旧采用陈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此老掉牙的教育方法既简单又落后,这是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是学校管理制度有待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在八、九十年代制定的某些规章制度现在很不适应,如对大班额班级和小班额班级的管理,村小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中心校教育资源的严重缺编,教育教学质量奖奖励办法的更新、学校教代会民主监督的职能的发挥、教学六认真的考核办法、学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学校校务公开的实施细则等等规章制度。
由于所制定的年代与现在的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运用在现在达不到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的目的。
二、教师队伍建设落伍。
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应该说,教学质量的滑坡与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确实也还存在着一些单位问题。
一是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失。
山体滑坡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本滑坡区的地基岩土主要为碎石土及页岩由于碎石土较松散厚度不雨水可以顺土中的孔隙下渗而页岩节理裂隙发育这些地下水加大了岩体的质量进而使滑动面的滑动力增大并且在岩石中形成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同时对节理面上的薄层压碎岩及断层泥起了软化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岩石顺节理裂隙面的抗剪强度为产生深层岩体滑坡提供了充分条件
检测与分析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 第 9 期 总第 93 期
山体滑坡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宾志杰 ( 广西桂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12)
[摘 要] 对滑坡山体的地形地貌、岩石产状、岩性结构等地质条件及滑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描述, 在 此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路
基边坡滑坡产生的原因, 通过滑坡体下滑力计算, 提出了抗滑桩综合处治措施。
图2 ( 三) 处 治 方 案 。 对 比 几 种 处 治 措 施 并 结 合 现 场 实 际 情 况, 从经济和施工安全的角度对滑坡体采取抗滑桩处治措 施, 即根据计算滑坡体剩余下滑力, 采用对滑坡部分卸载加 双排抗滑桩方案处治, 以抗滑桩抵抗剩余下滑力, 达到稳固 边坡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 第一, 卸载并放缓边坡, 将滑坡体上部部分 土体转移, 减轻滑体重量, 降低下滑力, 放缓边坡如上图 1, 现 设计边坡线; 第二, 加强边坡面的排水措施, 使地表水尽量不 下渗到岩体中; 第三, 在边坡上采取双抗滑桩, 以抵抗滑体剩 余下滑力。抗滑桩布置如上图 1。
滑坡调查报告
滑坡调查报告滑坡调查报告一、引言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其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对某地区发生的滑坡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成因和影响,为未来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背景本次滑坡发生在某山区,该地区地势陡峭、多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滑坡的隐患。
近期,由于连续强降雨,该地区发生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滑坡,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滑坡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现场调查。
三、现场调查1.地质环境该地区属于山地地貌,地势陡峭,多为黏性土壤和泥石流沉积物。
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雨水渗透性强,容易导致土壤液化和滑坡的发生。
2.滑坡规模本次滑坡发生在山体的中部,滑坡带宽度约为100米,滑坡高度约为50米,滑坡体积约为100万立方米。
滑坡带上的房屋和农田受到了严重破坏。
3.滑坡成因(1)降雨影响:连续强降雨是本次滑坡的直接诱因。
雨水渗透土壤,增加了土壤的饱和度,进而降低了土壤的抗剪强度,导致了滑坡的发生。
(2)地质结构: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个断裂带和褶皱带。
这些地质构造使得山体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滑坡。
(3)人为活动:该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农田和房屋的建设活动对山体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此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也加剧了滑坡的风险。
四、滑坡影响1.人员伤亡本次滑坡造成了数人死亡和多人受伤,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财产损失滑坡导致了大量房屋的倒塌和农田的毁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3.环境影响滑坡导致了大量土壤和岩石的下滑,对周边的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五、防灾减灾建议1.加强监测预警在该地区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地表位移等指标,及时预警滑坡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合理规划用地在土地规划和城乡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风险,合理规划用地,避免在滑坡易发区进行建设。
3.加强土壤保持在滑坡易发区,加强土壤保持工作,采取合理的植被覆盖和护坡措施,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最新滑坡治理报告
最新滑坡治理报告在自然灾害中,滑坡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现象。
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滑坡风险,各国都在不断探索滑坡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最新的滑坡治理报告对当前滑坡治理工作的进展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一、滑坡治理的背景和重要性滑坡是由于地表土壤或岩石层发生破裂、松动或滑动而导致地面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表覆盖物、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当,加剧了滑坡的发生风险。
因此,滑坡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滑坡治理的目标是减少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减轻滑坡带来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滑坡的危害。
二、滑坡治理的方法和策略滑坡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策略:1.地质调查和监测:通过地质调查和监测,了解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土壤稳定性等情况,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工程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坡面加固、排水系统建设等工程措施,通过改善地质环境和土壤稳定性,减少滑坡的发生风险。
3.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土地的抗滑性和稳定性,减轻滑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警滑坡风险,为防范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滑坡治理的进展和挑战在滑坡治理方面,各国都取得了一些进展。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改善工程措施和加强生态修复,使得滑坡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然而,滑坡治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滑坡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由于滑坡的发生风险广泛存在,治理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投入。
其次,滑坡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不同滑坡类型和地区的治理策略和措施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方案。
关于滑坡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21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关于滑坡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的研究尹 琴,严刘伟,朱露露,岳明昊(云南农业大学 水利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摘 要:对滑坡灾害的成因和滑坡治理措施两大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阐述了滑坡的形成原因和机理,认为滑坡治理主要从水害治理、增大抗滑力和增强岩体强度三大方面进行。
滑坡治理措施方面重点介绍了坡顶地表截水、抗滑桩、抗滑挡墙、预应力锚索和减重反压治理措施。
指出了抗滑桩在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预应力锚索的锚索拉力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问题,对边坡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山体滑坡;滑坡成因;滑坡灾害治理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5-0215-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尹琴,女,生于1994年,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工程结构设计与安全。
滑坡是我国地质灾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河道堵塞、交通中断等滑坡带来的影响,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1]。
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拥有大面积的山区不利地形,加之雨季等恶劣气象的影响,加剧了滑坡灾害发生的规模和频率。
因此,需要对山体滑坡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有效治理,以此减少或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确保山体的稳定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
本文阐述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归纳总结了滑坡灾害治理的有效措施,为以后相关滑坡治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滑坡灾害的成因分析通过对全国众多滑坡灾害分析后发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诱发滑坡发生的两大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和地震两大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公路修建、开挖坡脚、修建水渠及爆破等[3]。
1.1 自然因素方面第一,岩土体地质环境条件方面的原因。
不是任何山体都会出现滑坡,山体滑坡需要符合一定条件才会出现滑坡。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研究报告近年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预防措施展开说明。
一、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松土、采石、挖掘土方和石方等,这些活动直接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断层活动等构造活动的影响下,土层和石层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地面土石体的滑动。
3.地形环境。
含水层在地形环境的影响下会流出地下,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通常都是突发性的,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都会发生。
2.规模巨大。
大部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规模都是巨大的,占据了很大的地区和范围。
3.危害性较大。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危害较大,轻则导致人员受伤和房屋倒塌,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三、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措施1.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了解地质构造、性质和特征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2.生态治理。
加强植被覆盖,防止退耕还林造成的过度开垦。
3.灾后应急救援。
设立一定数量的避难所,及时进行疏散和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
4.科学规划。
在新建住宅、工业和交通等项目时,必须考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项目的安全性。
四、结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对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预防和控制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研究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地质灾害的发生。
我们应该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探索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水库山体滑坡原因分析报告
地质构造
断层、裂隙、节理等地质构造 的发育,可能影响土体的稳定 性,引发滑坡。
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条件如高温、严寒等, 可能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降 低土体的稳定性。
人为因素
01
02
03
04
水库蓄水
水库蓄水过程中,水对库岸的 浸泡和冲刷可能导致滑坡。
工程活动
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如挖山采石、 水库岸边堆载等,可能破坏土
滑坡可能对下游的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影 响下游的生态平衡。
滑坡产生的泥石流可 能冲毁下游的桥梁、 道路等基础设施。
04
应对措施和建议
预防措施
01
02
03
建立滑坡监测系统
在滑坡易发区域设置监测 点,实时监测山体的位移、 倾斜等变化,及时发现滑 坡迹象。
强化水土保持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植 树造林、恢复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降低滑坡发生 的风险。
限制水库水位波动
合理调度水库水位,避免 水位过高或过低,减少对 山体的压力和冲刷。
应急响应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滑坡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 物资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一旦发现滑坡迹象,立即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危险 区域内的居民撤离,确保 人员安全。
抢险救援
在滑坡发生后,迅速组织 抢险救援队伍,进行现场 清理、搜救等工作,降低 灾害损失。
水库山体滑坡原因分析报告
• 引言 • 山体滑坡原因分析 • 滑坡对水库的影响 • 应对措施和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报告的目的和背景
目的
深入分析水库山体滑坡的原因, 为预防和应对类似事件提供科学 依据。
背景
近年来,水库山体滑坡事件频繁 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 严重威胁。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精选2024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精选(二)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和预防措施,本文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的精选,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概述: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由于地表土层或岩层的不稳定性,引起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下滑而造成破坏的现象。
其特点是快速、突发性和广泛性,给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减少滑坡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必须深入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测方法,制定合理的防灾措施。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1.地质因素:a.斜坡地质条件b.土质和岩性条件c.断层和节理d.地下水因素e.地震活动2.气象因素:a.降雨和径流b.温度变化c.风力影响3.人为因素:a.土地开发和改变地貌b.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开发规划c.不当的施工和采矿活动d.过度抽水和堆积垃圾第二大点:滑坡地质灾害的预测方法1.监测和预警系统:a.地形测量和变形监测b.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监测c.地下水位监测d.雷达和卫星遥感2.数值模拟和预测模型:a.构造高精度数字地质地图b.开发滑坡概率模型c.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滑坡潜势性评估3.综合观测和分析:a.多源数据融合b.地质工程考古学方法c.短期和长期滑坡预测第三大点: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土地规划和管理:a.合理规划土地利用b.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c.实施土地承载力和稳定性评估2.工程治理:a.加固斜坡和稳定土体b.排水和防渗措施c.跨越斜坡的工程设计d.应急避难设施建设3.生态恢复和生态防护:a.植被恢复和保护b.激活土壤生态功能c.生态韧性建设第四大点:滑坡地质灾害案例分析1.中国滑坡地质灾害案例:a.1998年云南省丽江县滑坡b.陕西延安黄陵滑坡2.国际滑坡地质灾害案例:a.2004年美国华盛顿州斯诺荷米什县滑坡b.2010年巴基斯坦瓜加地区滑坡第五大点:滑坡地质灾害的应对策略1.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a.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机制b.探索先进的滑坡监测和预测技术2.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a.加强国际交流合作b.学习国际先进的防灾技术和经验3.政府管理和社会参与:a.加强地质灾害监管和管理b.提高公众地质灾害风险意识总结: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其成因复杂多样。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第一篇: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调查研究报告一、研究的动机:我国幅员辽阔,暴雨、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因此,分析城镇泥石流灾害及其成因,对于加强城镇泥石流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让人们了解这种灾害,学习如何预防,尽量减少在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三、研究方法:1.采用调查研究2.通过资料整理出数据3.上网调查4.咨询专家四、研究内容:1.泥石流的概念: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过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破坏力。
2.泥石流的类型:(1)按水源补给分为:冰川型、降雨型;(2)按沟谷形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3)按物质组成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4)按结构流变分为:黏性(容量为2.0~2.3t/m3)、稀性(容量为1.5~1.8t/m3)、过渡性(容量为1.8~2.0t/m3);(5)按规模大小分为:小型(一次泥石流总堆积量<10万m3)、中型(10万~50万m3)、大型(50万~100万m3)、特大型(>100万m3)。
3.产生原因:地震或暴雨都会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简单来讲,滑坡即岩土体在自身重力、外部压力、地质运动等多重作用下沿山体或土体斜坡向下滑移的自然现象。
该现象具有广发、多发的特点,是破坏地质环境、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类型之一。
结合既往案例经验可知,若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将造成建筑损坏、人员伤亡甚至村庄淹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所以,有必要对滑坡的特点、成因展开研究探讨,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灾害防治思路。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诱发因素;防治措施1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作为一种地质灾害,滑坡现象的产生与地质因素存在高度关联。
首先,滑坡的典型表现是岩土体的滑移。
理论上讲,任何处在斜坡上的岩土体均有成为滑坡体的可能性。
而结合滑坡作用机理与大量灾害案例来看,结构强度低、剪切抗性差的岩土类型更容易发生滑坡,如各类碎屑岩、页岩、风化岩等。
其次,山体或岩体斜坡是产生滑坡现象的必要条件。
通常情况下,当斜坡的坡度处在10°~45°,最有利于滑坡灾害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若斜坡的上下两端相对陡峭,中部区域相对平缓,还将进一步提高滑坡的形成概率。
最后,即便岩土体位于滑坡上,若整体地质条件趋于稳定,也较难对岩土体形成有效的滑移作用力。
所以,滑坡地质灾害的易发、高发区域,往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质构造不稳定问题,如断层、裂隙、风化严重、斜坡表面土质疏松软化等。
除地质条件本身的因素以外,外部扰动也是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常见诱因。
从这一角度来讲,外部扰动诱因还可分为自然扰动与人为扰动两类。
其中,自然扰动因素主要包括降雨、降雪、地震、海啸、河流冲刷、地下水运动等。
例如,在雨水径流、冰雪融化的渗透侵袭下,岩土体将发生软化,进而导致其结构强度大大降低。
同时,基于重力作用,雨雪水会沿着斜坡自上而下持续流动,进而对斜坡表面岩土体产生带动影响,从而引发滑坡现象。
而人为扰动则包括所有破坏岩土体结构完整性与地质稳定性的行为,如爆破施工、建筑施工、采煤挖矿、边坡堆载、水库泄水等。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探究滑坡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很多国内外学者和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工作,滑坡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滑坡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 滑坡地质机理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态、地质构造、地质物理特征以及工程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学者们深入探究了滑坡发生的内在机理和原因。
例如,岩土力学分析、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地质机理研究中。
同时,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也能够帮助学者们研究滑坡地质机理,并为滑坡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滑坡预测与防治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是我国滑坡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及时的预警与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还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
因此,滑坡预测和防治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主要从地质勘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测、防治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尤其是滑坡监测技术已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高分辨率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到滑坡监测与预测中,这些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滑坡监测预测方法,为滑坡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国外滑坡研究较早,相对于我国,国外的滑坡研究更为深入和复杂。
目前,国外滑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外学者对滑坡的形态、地质构造、地貌地质、岩土结构和应力耦合制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大量有关滑坡地质机理的理论与观点,并通过现场实践和数值模拟不断深化和完善相关理论。
国内外已有多种滑坡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驱动方法、物理问答方法、过程驱动方法等等。
在防治工作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两大类。
其中,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工程防护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和地质工程等方面,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员安全和保护财产安全。
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地形、地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和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和落下的现象。
滑坡不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也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构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滑坡进行治理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滑坡治理方法,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可行性建议,以确保滑坡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研究方法1.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等手段,收集滑坡灾害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2. 地质勘测:对滑坡灾害发生地进行地质勘测,了解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形成原因。
3. 数值模拟:利用专业的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模拟研究。
4. 可行性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四、研究内容1. 滑坡形成原因分析:通过地质勘测和数据分析,对滑坡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滑坡发生的根源。
2. 滑坡影响评估:评估滑坡对周边环境、生态系统、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3. 滑坡治理方法选择: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包括地质工程、生态修复、人工干预等方面。
4. 治理成本评估:对滑坡治理的成本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确保治理资金的有效利用。
5. 治理效果预测: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预测滑坡治理后的效果,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研究成果1. 滑坡发生原因分析:通过地质勘测和数据分析,确认滑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地质构造、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 滑坡影响评估:评估滑坡灾害对周边环境、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结论显示滑坡对周边社区存在一定的威胁。
3. 滑坡治理方法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地质工程、合理排水、植被修复等综合治理方法。
4. 治理成本评估:根据滑坡治理方案,对治理成本进行评估,确保滑坡治理资金能够有效利用。
学校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材料
学校山体滑坡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学校所在地区发生了多起山体滑坡事件,给学校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周边山体滑坡情况,特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山体滑坡发生情况:
1.时间,近五年来,学校周边地区发生了多起山体滑坡事件,其中以夏季和雨季为主要发生时段。
2.地点,滑坡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东侧和南侧的山体区域,尤其是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3.原因,滑坡事件的发生与地质构造、降雨量增加、植被破坏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滑坡的发生。
二、滑坡对学校的影响:
1.安全隐患,滑坡事件给学校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雨季和台风季节,滑坡事件的发生频率和规模都有所增加。
2.交通影响,滑坡事件导致周边道路的中断和损坏,给学校师生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给救援和抢险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1.监测预警,加强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对滑坡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加强防治,加强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滑坡事件的发生。
3.教育宣传,加强对学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的滑坡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大家对自
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救互救意识。
以上就是学校周边山体滑坡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也希望全体师生和周边居民能够增强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
浅析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就目前城市发展和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及挖填方等带来的滑坡,较详细地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而对滑坡工程的整治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滑坡、滑坡要素、成因分析、整治措施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
本文就山体滑坡形成的原因作一下简要分析,并着重探讨预防山体滑坡的对策。
1.滑坡形成的原因1.1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条件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
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山区中各类松散沉积物在一定诱发因素影响下,易沿下覆基岩接触面形成滑动;软弱岩层遇水软化,是岩体中的薄弱环节,易形成层面滑动。
1.2滑坡形成的外部条件1.2.1自然因素降水、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渗透水进入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形成斜坡的滑动,但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般讲,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水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
地下水水位的增高,使得岩土体重量增大,浸湿范围扩大,在地下水的不断冲刷下,会使岩石洞穴或裂隙不断扩大,甚至会局部被掏空,同时会减弱岩块间的结合力和摩擦力,加上重力的影响,易促使崩塌与滑坡的发生。
另外昼夜的温差,季节温度的变化,促使岩石风化,降低其抗剪强度;地表水水流冲刷、潜蚀、淘蚀坡脚,削弱斜坡的支撑部分;河水涨落引起地下水水位的升降,也均能诱发斜坡产生滑坡。
1.2.2人为因素(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挖方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形成人工陡边坡而发生下滑。
(2)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
关于滑坡成因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
关于滑坡成因及其治理措施的分析在地质灾害当中,滑坡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一旦发生了滑坡,就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本文主要就是对滑坡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以后在分析滑坡的理论以及在治理的过程当中,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
标签:滑坡成因治理措施分析滑坡主要就是指部分斜坡面的土地或者是岩体在受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原本具有的一种稳定状态在失重的作用下失去了重心,从而沿着某一个滑动面发生的剪切破坏的运动,这种现象就是滑坡。
在发生滑坡的时候,滑动面可能是岩体当中结构已经比较软弱的面,也可能是受到剪切应力最大破坏的带或面。
如果滑坡的规模比较大的话,那么其在向下滑动的过程当中就比较的缓慢,持续时间比较长。
但是也有的滑坡向下滑动的速度比较的快,滑动的过程也分成滑动破坏和蠕动变形两个阶段;还有一些滑坡在下滑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的剧烈,下滑的速度也非常的快。
因为滑坡对于工程的建设和交通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造成的后果也非常的严重,所以对滑坡产生的成因以及治理措施的研究非常必要。
1对滑坡成因的分析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主控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诱发因素。
其中主控因素由主要包括了地层的岩性、地质的结构以及地下水的条件;而次要因素就包括了气候的条件和地形地貌;诱发因素主要就包括了地震、降水以及工程建设的活动等。
(1)对主控因素的分析。
首先就是地层的岩性。
只有当组成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被各种各样的构造面在进行分离和切割之后,造成不连续的状态时才可能会发生向下的滑动,而在这个时候,因为土体或者岩体已经是处在一种不连续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就为水流进入到斜坡当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道。
所以各个层面、裂隙、节理发育的斜坡是很容易发生滑坡现象的。
在我国西南部的丘陵地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就是山势比较的陡峭,而且山体比较多,在山体当中还分布了很多的沟谷和河流,它们之间相互的切割,这样就形成了很多的滑动所需的足够的切割面和斜坡体,而这些也正是能够发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所以在这些地方经常都会发生滑坡现象。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滑坡防治的现状和研究 进展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滑坡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研究者利用遥感技术、自动监测设备和数值模拟等方 法,对多处大型滑坡进行了有效监测。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调查 局在四川绵竹市开展了基于遥感的滑坡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为灾后重建提供了 科学依据。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次演示的创 新点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滑坡防治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研究多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滑坡灾害,缺乏普适性的滑坡防 治方案;
2、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出发(如监测预警或风险评估),缺乏对滑坡全 过程的综合研究;
3、现有研究多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缺乏对滑坡防治的社会经济和政策 方面的研究;
在风险评估方面,我国研究者结合遥感技术、GIS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滑坡灾害,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规范。例如,中 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提出了基于GIS的西南山区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为该地区 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防治措施方面,我国研究者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 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小型滑坡,可采用排水、削坡和加固等工程措施; 对于大型滑坡,可能需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如植被护坡、土地利用规划和管 理以及公众教育和紧急应对计划等。
在风险评估方面,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和规范,明确了评估流程和方法。同时,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滑 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如“CLUE-S”模型等。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气 象等因素,可对滑坡危险性进行快速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 . 3 5 7 2 . 7 7 g 3 5 . 7 5
3 . 3 5 2 7 . 9 6 g 3 2 . 8 8
2 2 . 5 8 4 6 . 5 8 g 3 4 . 3 7
1 l O 6一l 2 7 5 0 . 0 g 一 0 . 3 g O~l o o
稳定性的综合研究 具有重 要意 义。中 国大 型滑坡 的主要 触发 和 诱发因素见图 1 。
滑带 p / ( 。 )
滑带 e / k P a
2 8 . 5 4
l 1 . 1 9
2 7 . 2 7
1 0 . 9 4
1 6 — 2 2
l 5—4 0
库 区水位变化 H / m 地震加速度 o 地下水位 G
。分析 可知 , 地 震加 速度 n对滑体稳 定 有利 的地形地貌条件 , 约8 0 %的大型滑坡发 生在 环青藏高原东侧 位变化 H>滑带凝 聚力 c
的大陆地 形第 一个坡 降带 范围 内, 构造运 动 、 强震 和极端 气候 条 性 影 响 最 大 。
件等是滑坡发生的主要 触发和诱发 因素 , 7 0 %以上大 型滑坡 的发 生与人类 活动有密切 的关 系。李晓等 ( 2 0 0 8 ) 认 为新 构造运 动 和第四纪气候变化 的耦 合作 用是 三峡库 区发育 多期大 型古滑 坡
滑坡作为 主要 的 山区地质 灾害 给人类 生命财产 安全 带来 了 析在某个 影响 因素变化而其 他 因素 固定 不变 的情况 下该 因素 对
巨大的危 害。滑坡是 多因素相互影 响的高度非线 性力学 问题 , 其 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王 小虎等 ( 2 0 0 7 ) 采用 单因素 分析方法 对 如表 1所示 。结果 表 稳定性受 多种 内外 因素的综 合影 响 , 如地 形地貌 、 地质构造 、 岩体 铅厂沟库岸滑坡多个影 响因素进 行了分析 , 结构 、 地震作用 、 地表及 地下水 影响 和人类 工程 活动 等 因素 。黄 明 , 影 响坡体稳定的五种 素对斜坡稳定性 的影 响程度 由大 到小 润秋 ( 2 0 0 7 ) 研究表 明 , 中国大型滑坡发育最根本 的原 因是具有 分别为 : 地震加速度 n>地下水位 G >滑带 内摩擦角 妒>库区水
单 体 滑 坡 多 因 素 分 析 研 究 现 状
王瑞 青 张春磊
( 1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8 ;2 . 中国石油集 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 1 0 0 0 8 5 )
摘
要: 分析 了单体滑坡多因素综合分析 的研究现状 , 已有研究工作主要分 为单因素分析方法和 多因素分析 方法 , 并逐 渐从单指
图1 中国 大 型 滑 坡 的 主 要 促 发 和诱 发 因素 【 l
用是相互交叉 、 综合 存在 的 , 一个影 响 因素的改 变往往会 引起 其
2 多因素分 析方 法
倪恒等 ( 2 0 0 2 ) 将数 理统计 中的正交 实验方法 引入单 体滑 坡的多因素分析工作 中。选取 滑坡体容 重 、 滑带土 粘聚力 c 和 内摩擦角 、 地震加速度 n以及库水 位变化 何等 因素 , 基 于三水平
可 以克服影 响斜坡稳定各 因素 的复 杂性和不确定性 , 从 而明确影 响斜坡稳定 的主要控制 因素 , 从而为滑坡机理 的深入认识 和相应 防治措施 的提 出提供依 据 』 。 目前对 滑坡 多因素 的综合研 究 主 要分 为区域性滑 坡敏感 性分 析和单体 滑坡 的多 因素分 析。基 于 国内的研究 现状 和热点 , 本文主要 对单体滑坡 的多因素研究 现状 进行 总结 和分析 。
・
8 2・
第3 9卷 第 1 6期 2 0 1 3年 6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 I r URE
Vo l _ 3 9 No. 1 6
J u: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1 6 — 0 0 8 2 — 0 3
由表 1 分析可知 , 单 因素分析方法 简单 、 易于操作 , 能够直 观
雨 4 6 %
地表 现出各 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和趋 势 . 但是该 方法在
使用 过程 中 , 仅改变其中的一个 因素取 值而保持其他 因素取值 不
长期蠕变 1 5
变, 这样的简化处理会 导致许 多有用 信息 的丢失 , 同时也 不符 合 坡体失稳的实际情 况。
正交设计 L 1 8 ( 3 ) 正交表安 排多 因素试 验 , 通 过极差 和方 差分析 方法 , 针对 巴东 县赵树岭 滑坡分 析各 因素对斜 坡稳定性 的影 响 。 因素水平表见表 2 。
因素敏感性分析成果见表 1 。
表1 因素敏感性分析成果【 】
敏感 因素
最大
敏感系数/ %
最 小 平 均
敏感区间
2 7 . 8 7
I 1 . o 8
的主要动因 ; 层 间剪切作用和水岩相互 作用的耦合是 基岩滑坡 滑 带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因此 , 对斜坡在 多因素共 同作用下坡 体
标单 因素分析发展 到单指标 多因素分析 , 进而 又发展到 多指标 多因素综合分析 , 并逐步综合分 析 了各 因素 间影响 的相关性 、 交 互
性, 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 地质灾害 , 滑坡 , 多因素 , 研究现状
中 图分 类 号 : T U 4 5 7 文献标识码 : A
冻融 8 %
基于斜坡稳定性的影 响因素较 多, 且各个 因素之间 的影 响作
他因素的相应改变 。因此 , 单 因素分 析方法具 有 明显 的局限性 , 滑坡稳定性影响 因素 的多 因素分析 , 就是定 量分析影 响斜坡 许多研究者提出 _ 『多因素的分析方法 。 稳定性 的各 因素 与斜坡稳定系数之 间的关系 。通 过多 因素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