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重心由“学科”、“教师”转到“学习者”。实 现了课程本质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从教师“教什么”转到教师“为何教”、“怎样教”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获得
些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些什么。 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学习对他们个人的意义
“课程是学校所担负的所有预期的学习结果。” 强调目标、结果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课程的重心从手段转移到了目标。体现了课程的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 安排与教师指导下,为达到幼儿教育目标而进行 的各种有程序的学习活动。”(傅淳1997年)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 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 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李季湄1997年)
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 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 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虞永平2001年)
和尚带的宠物猪看起来没什么作用,只是充当旅 途的解闷工具罢了,据说它一口气吃了四只西瓜, 把和尚、佣人、猴子的一份都吃了,还说它调戏 了七只蜘蛛,被蜘蛛们狠咬了一口。那个佣人却 什么用也没有,整天担着一副破行李,听任摆布。 和尚花了十三年才到了印度,寻 了一些印度佛经, 像得了宝贝一样凯旋回国了。 学生们听罢非常惊讶:一是想不到中国人这 么热衷冒险,二是想不到一千年前中国人就喜欢 宠物猪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对《西游记》的多种解读 西游记的另一种解读
课程有多种阐释,没有确定概念
瑞典一所中学,一个老师正在上外国文学,有个学生 请老师介绍一下中国的西游记,老师 是这样向学生解 释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旅游的经历。 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带着一位名叫沙僧的仆人。为 了打发旅途的寂寞,他还带了一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 猪上路。
预期性与可控性。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
把课程看作培养人的计划。包括了课程目标、内 容与组织、课程评价,忽视了课程实施。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的计划和方案。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概念的不同提法
张雪门:“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就是
1982年由唐淑、赵寄石两位教授在《挖掘幼儿智 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中重新使用“课程” 这一概念。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幼儿园课程是 幼儿园所设科目”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 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卢 乐山,1991年)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 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 和。”(冯晓霞,1997年)
大学出版社。
导入: 什么是“课程”? 请同学们谈一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一)课程的词源 “课程”在我国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
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即指功课及其进 程。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859年), 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原意为“跑道 (Recourse)”,规定赛马者的行程,——是“学习 的进程”
1.学科(领域)维度 2.经验维度 3.目标为度 4.计划维度
将课程看作教学或学习的科目,即学科。或把课 程看作是教材。
强调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师 “教什么?”
关注教学科目、学科知识体系,不关注学生兴趣、 需要,不关注情感及完整人格的发展。
“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而 不是学科群。
一是学科倾向的界定:以学科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如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计算等,在 我国八十年代的幼儿园教育中比较普遍。
给三足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
切之活动也。”
陈鹤琴: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
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 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的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4。
《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
《学前教育课程论》,石筠韬,北师大出版社。 《幼儿园课程》,冯晓霞,北师大出版社。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许卓娅,南京师范
看看你比较认可哪一种?请说明为什么? 1.课程是科目 2.课程是教材 3.课程是老师传授的东西 4.课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在学校内外所传授的东
西
5.课程是系列学习材料 6.课程是学习内容 7.课程是学习计划 8.课程是系列行为目标
9.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的经验 10.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11.课程是学习进程 12.课程是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陶行知:“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儿童的生活进程就是幼
稚园的课程。”提出:“全部的课程就是生活,我们没有课外的生活 也没有生活外的课程。”
20世纪50—80年代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实 质主要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如体育、语言、常 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科,这些科目及其进 程安排就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总体。
一路上,这个和尚路过许多高山,渡过一些大河大 川,受到许多惊吓,他走过名叫火焰山的火山口, 艳遇过一个只有女孩的女儿国。据说他带的猴子本 领很大,一路上替他扫除许多障碍,其实不过是一 只蝎子、两只蜈蚣、五 只黄鼠狼、七只蜘蛛等而已, 大的动物有一头牛、两只狮子和三头狼。猴子还有 一些让人不解 的行为, 比如一发火就烧,一路上烧 了几个山洞、一棵柳树、还有几个漂亮的宫殿,还 围着 一堆白骨狠打许多遍才罢手。
从教师“教什么”转到教师“为何教”、“怎样教”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些什么,获得
些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些什么。 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学习对他们个人的意义
“课程是学校所担负的所有预期的学习结果。” 强调目标、结果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课程的重心从手段转移到了目标。体现了课程的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 安排与教师指导下,为达到幼儿教育目标而进行 的各种有程序的学习活动。”(傅淳1997年)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 保证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 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李季湄1997年)
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 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 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虞永平2001年)
和尚带的宠物猪看起来没什么作用,只是充当旅 途的解闷工具罢了,据说它一口气吃了四只西瓜, 把和尚、佣人、猴子的一份都吃了,还说它调戏 了七只蜘蛛,被蜘蛛们狠咬了一口。那个佣人却 什么用也没有,整天担着一副破行李,听任摆布。 和尚花了十三年才到了印度,寻 了一些印度佛经, 像得了宝贝一样凯旋回国了。 学生们听罢非常惊讶:一是想不到中国人这 么热衷冒险,二是想不到一千年前中国人就喜欢 宠物猪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对《西游记》的多种解读 西游记的另一种解读
课程有多种阐释,没有确定概念
瑞典一所中学,一个老师正在上外国文学,有个学生 请老师介绍一下中国的西游记,老师 是这样向学生解 释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的和尚去西方旅游的经历。 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马,带着一位名叫沙僧的仆人。为 了打发旅途的寂寞,他还带了一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 猪上路。
预期性与可控性。容易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
把课程看作培养人的计划。包括了课程目标、内 容与组织、课程评价,忽视了课程实施。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的计划和方案。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概念的不同提法
张雪门:“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就是
1982年由唐淑、赵寄石两位教授在《挖掘幼儿智 力潜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中重新使用“课程” 这一概念。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幼儿园课程是 幼儿园所设科目”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教 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卢 乐山,1991年)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环境中进行的, 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 和。”(冯晓霞,1997年)
大学出版社。
导入: 什么是“课程”? 请同学们谈一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一)课程的词源 “课程”在我国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
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 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即指功课及其进 程。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859年), 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原意为“跑道 (Recourse)”,规定赛马者的行程,——是“学习 的进程”
1.学科(领域)维度 2.经验维度 3.目标为度 4.计划维度
将课程看作教学或学习的科目,即学科。或把课 程看作是教材。
强调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师 “教什么?”
关注教学科目、学科知识体系,不关注学生兴趣、 需要,不关注情感及完整人格的发展。
“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而 不是学科群。
一是学科倾向的界定:以学科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如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计算等,在 我国八十年代的幼儿园教育中比较普遍。
给三足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的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
切之活动也。”
陈鹤琴:幼儿园应该给儿童一种充分的经验,这种经验的来源有
二:一是与实物的接触,二是与人的接触。应该把儿童能够学而且应 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系统,应该以儿童的两个环境——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为中心组织幼儿园的课程。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4。
《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
《学前教育课程论》,石筠韬,北师大出版社。 《幼儿园课程》,冯晓霞,北师大出版社。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许卓娅,南京师范
看看你比较认可哪一种?请说明为什么? 1.课程是科目 2.课程是教材 3.课程是老师传授的东西 4.课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在学校内外所传授的东
西
5.课程是系列学习材料 6.课程是学习内容 7.课程是学习计划 8.课程是系列行为目标
9.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经历的经验 10.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 11.课程是学习进程 12.课程是学校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陶行知:“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儿童的生活进程就是幼
稚园的课程。”提出:“全部的课程就是生活,我们没有课外的生活 也没有生活外的课程。”
20世纪50—80年代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实 质主要是指幼儿园所设科目,如体育、语言、常 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六科,这些科目及其进 程安排就构成了幼儿园课程的总体。
一路上,这个和尚路过许多高山,渡过一些大河大 川,受到许多惊吓,他走过名叫火焰山的火山口, 艳遇过一个只有女孩的女儿国。据说他带的猴子本 领很大,一路上替他扫除许多障碍,其实不过是一 只蝎子、两只蜈蚣、五 只黄鼠狼、七只蜘蛛等而已, 大的动物有一头牛、两只狮子和三头狼。猴子还有 一些让人不解 的行为, 比如一发火就烧,一路上烧 了几个山洞、一棵柳树、还有几个漂亮的宫殿,还 围着 一堆白骨狠打许多遍才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