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培优导学案
2.2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2.2等腰三角形一、学习目标:1.了解等腰(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会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轴对称性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二、自主学习 1. 仔细阅读课本第53---54页,完成下面问题(1)在右边的图形的相应位置上依次标上“腰,底边,底角,顶角”这些名称。
作出等腰三角形ABC 的对称轴。
(2)如图,点D 在AC 上,AB=AC ,AD=BD 。
你能在图中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说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顶角。
(3) 叫做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7,则周长为 ;若是3和7则周长为。
三、合作探究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P 是△ABC 的角平分线。
(1)BC 与AP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若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D=AE ,则点D ,E 关于AP 对称吗?DE 与AP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注】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从图形的变换的角度来探索的图形规律,也是研究图形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2.如图,AD 是等腰△ABC 的角平分线,E ,F 分别是腰AB ,AC 上的点,请分别作出E ,F 关于AD 的对称点。
【注】进一步巩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作法多样)3.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已知:求证:证明:E A DB PC 底边 顶角 腰 等腰三角形 B C BBC四、巩固提升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 ,一边长是4cm ,则另两边长分别为 。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是 。
3.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一腰上的中线BD 把它的周长分成9cm 和6cm 两部分,求底边BC 的长(提示:可设腰AB=x ,底边BC=y ,列方程组求解)五、拓展思考有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3x -2,4x -3,6-2x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完整版
《 等腰三角形 》导学案【学习目标】: 1、理解等腰三角形概念,能够判断等腰三角形。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并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题目。
【重点难点】: 探索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法指导】: 主动探索,小组合作 【知识链接】: 轴对称知识,角的平分线,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1、下列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圆 B.长方形 C.线段 D.三角形2、怎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答:3、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相等的两边叫 ,另一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4、如图,在△ABC 中,AB=AC ,标出各部分名称二、学习新知(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探究:(1)取一张长方形纸片,动手裁剪出一等腰三角形,你有哪些办法? (2)把活动中剪出的△ABC 对折,找到对称轴,折痕为AD 。
找出其中重合的元素填入下表:2、归纳猜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简写成“”)性质2 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
3、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例1:如图,已知△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中线.(1)求证:∠B=∠C;(2)AD平分∠A,AD⊥BC.★课下请再用另一种方法证明性质1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分析上述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请写出性质2中所蕴含的三个命题。
(1)(2)(3)(二)、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性质并做分析性质1:在△ABC中∵AB=AC∴ = (等边对)性质2:(简称:)①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
DCBD CB②在△ABC 中∵AB=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 ∴ ⊥ , = 。
③在△ABC 中∵AB=AC ,AD ⊥BC ,∴∠ =∠ , = (三)、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简单应用例2:已知 在△ABC 中,AB=AC ,D 、E 在BC 边上,且AD=AE ,求证:BD=CE三、巩固提高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 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2、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 ∠B=30°求∠1和∠ADC 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1331等腰三角形【目标导航】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2.经历作(画)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从轴对称的角度去体会等腰三角形的特点.3.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引领】1.r库严户,库二*巻剧肉上」EC需F也特宜?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4.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5.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要点梳理】1.是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边对等角);性质2互相重合.3.如图,在△ ABC 中,AB=AC,点D 在AC 上,BD=BC=AD .求:△ ABC 各角的度数.【课堂操练】、填空题1.在△ ABC 中, AB=AC .若/ A=50°,则/ B=°, / C=°;若/ B =45 ° 则/ A = ° / C=°;若/ C =60 ° 则/ A = ° / B=° ;若/ A =/B ,则/ A = ° / C=°.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则它的底角是.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 cm , —边长是6 cm ,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是.4.在△ ABC 中,AB=AC , 若 AD 平分/ BAC ,贝U ADBC , BDCD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如图,在△ ABC 中,/ C=90°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点D ,垂足为E ,/ CAD=2/ B ,则/ B=° 9•如图所示,在^ ABC 中,AD 丄BC 于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 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是.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多 2cm ,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是. 7.如图,在△ ABC 中,AC=BC , BD 是/ ABC 的平分线,且 BD = DC ,则/ C8题)的度数(第 7题)B(第9题)(第10题)10.如图,在△ ABC中,AB=AC,DE是AB的对称轴,△BCE的周长为14, BC=6,则AB的长为.、解答题1.如图,△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 B、/ C、/ BAD、/ 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2.如图,在△ ABC 中,AB=AD=DC,/ BAD=26° 求/ B 和/C 的度数.3.如图,在^ ABC 中,AB=AC,D 是BC 上一点,/ BAD=40° E 是AC 上一点, AE=AD.求/ EDC的度数.4 .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AC ,AD 是外角/ CAE 的平分线. 求证:AD // BC .5.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AC ,点M 、N 在BC 上,且BM=CN . 求证:AM=AN .【课后操练】1.女口图,D 、E 在 BC 上,AD=BD , AE=CE , / ADE=45° / AED=110°,贝U/ B=,2.如图,点 D 在 AC 上, AB=BD=DC ,/ C=40°,则/ ABD=°.D/ C=.BDE (第 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之比是1: 2,周长是15 cm,则它的底边长是cm, 一腰长是cm.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6.已知:如图,在△ ABC中,AB=AC,点D、E分别在相交于点0,且BO=CO.求证:BE=CD.AB、AC 上,BE、CD7.如图,在△ ABC 中, AB=AC, BD=BC, AD=DE=EB . 求/ A的度数.C8 已知:如图在△ ABC中,/ ACB = 90°CD是AB边上的高,AE分别交CB、CD于点E、F,且求CE=CF. 证:AE平分/ BAC.9.已知:在△ ABC中,AB=AC, AD丄BC于点D , E是AD延长线上一点,求证:BE=CE.C10.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B上,且AE =AC, EF // BC 交AC 于点F.求证:EC平分/ DEF .C。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导学案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2.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
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重点: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难点:性质1证明中辅助线的添加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二、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图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课题。
活动1:动手做一做学生观察剪纸得到的等腰三角形,明确相关概念。
活动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观察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活动3:观察剪得的等腰三角形,结合活动2得到的结论大胆猜想并验证:猜想1:猜想2:思考与讨论:如何论证以上猜想的正确性?如何用几何语言表达?几何语言:性质1∵,∴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
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____ 。
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 。
证明:∵△ABD≌△ACD(已证)(1)∴BD=CD∴AD是BC边上的(2)∴∠BAD =∠CAD∴AD是∠BAC的(3)∴∠ADB =∠ADC∴∠ADB =∠ADC=90°∴AD是BC边上的∴AD是△ABC 的BC边的中线,又是∠BAC的角平分线,还是BC边上的高线。
几何语言(1)∵AB=AC,AD是角平分线,∴、(2)∵AB=AC,AD是中线,∴、(3)∵AB=AC,AD⊥BC,∴、归纳总结上述论证得到的结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1BD=BC=AD,求△练习: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BC于D,DE⊥AB于E,DF⊥AC于F,则DE与D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三、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小结。
性质1 :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前提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性质2 :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13.3.1等腰三角形(1)导学案
13.3.1 等腰三角形(1)导学案一、知识梳理1. 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即底边两边所对的角)相等,而顶角(即顶点所对的角)则不一定等于底角。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的边称为底边,不相等的边称为腰。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所对的角)等于底角。
二、解题技巧1.判断等腰三角形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需要满足其两边相等的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或者通过已知条件得出两边相等的结论。
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当我们已知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其性质来解题。
例如,可以利用顶角和底角相等的性质,解出其他角的大小;或者利用底边上的高相等的性质,求解其他边的长度。
三、例题分析示例一: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AC = BC,∠ACB = 70°,求∠ABC 和∠ACB 的度数。
解析:由已知可得,∠ACB = 70°。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C = ∠ACB = 70°。
所以,∠ABC 和∠ACB 的度数均为70°。
示例二:在△ABC 中,AB = AC,∠ABC = 40°,∠ACB = 60°,求∠BAC 的度数。
解析:由已知可得,∠ABC = 40°,∠ACB = 60°。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BC = ∠ACB。
设∠BAC = 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 + ∠ACB + ∠BAC = 180°。
代入已知的数值,得到:40° + 60° + x° = 180°。
解方程可得 x = 80°。
所以,∠BAC 的度数为80°。
四、巩固练习1.已知△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 AC,∠BAC = 100°,求∠ABC 和∠ACB 的度数。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设计(孙冬梅)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设计在几何画板中,教师拖动一个顶点,让学生观察底两角的大小关系.伴的互相补充,基本上都得到所有性质定理.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组的巡视,提醒学生思考多种证明思路,思考不同的辅助线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三线合一”.第三环节:明晰结论和证明过程活动内容:1.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思考: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有什么关系?1.让两至三个学生板演证明,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证明.2.各小组通过课件汇总各小组的结果以及具体证明方法,3.每一个小组找一人为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正确的证明的过程,并且思路清析,且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同一个命题,但一部分写出的过程思路不清,且步骤混乱.学生都能总结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第四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1)求证:△ABD是等1.独立探究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2.同桌活动,互检互评,交流对证明一个几何题1.求证: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腰三角形;(2)求∠BAD的度数.的心得.3.小组内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证明过程写到板上.4.全班同学共同订正不完整的地方.2.如图:在△ABC中,∠C=90°,AC=BC,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E,且2AE=BD,DF⊥AB于F.求证:CD=DF.(图形见课件)第五环节:课堂小结1.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等腰三角形1.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高三条线重合;4.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3 理解并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
二,教学过程(1)学习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第一次自学,时间2min,要求:1, 看课本78页,找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第一次自学检测,时间3min。
(1)有______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 ,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为3cm,底为4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2)学习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1第二次自学,时间5min,要求:1, 看课本78页,完成做一做2,熟悉定理,等边对等角。
3,看例1的解题过程。
第二次自学检测,时间5min。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一个底角为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00°, 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80°,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目标,理解并运用“三线合一”第三次自学,时间5min,要求:1, 看课本80页,熟悉“三线合一”2,理解例2的解题过程3,简单认识等边三角形。
第三次自学检测,时间5min。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底边上的____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1》∵AB=AC,BD=CD(已知)∴《2》∵AB=AC,∠BAD=∠CAD (已知)∴《3》∵AB=AC,AD⊥BC (已知)∴当堂训练(10min)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1)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1、1 等腰三角形(3)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情预设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定向自学一、温故: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
简述为:等边对。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及底边上的互相重合,简称:。
二、知新:(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
(简称:)。
证明你的结论:1、作图:2、已知:3、求证:4、证明:(二)反证法阅读教材P8想一想,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成立吗?1、反证法的定义: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方法,在证明命题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2、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1)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的假设;(2)归谬,将反设作为,根据已知,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导出矛盾;(3),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检查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成的问题: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教材P9随堂练习1、2题中考链接CDBA1、如图,∠BAC=100,∠B=40,∠D=20,AB=3,则CD=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大于60B、有一个内角小于60C、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3、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1D、a=2反思总结1、说收获:2、说改进方法:预习内容:1、1 等腰三角形(4)学习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定理。
[。
八年级数学上册 2.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前反馈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如何分类?二、导入目标1、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线合一的性质,会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2、理解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重难点:正确区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线段的相等关系三、自主学习1、用剪刀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想一想,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2、将1中的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对折,找出重合的线段和角,由此你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结论?“结论1” :( )“结论2” :( )3、这些结论都是真命题吗?你能否从基本事实出发,对它们进行证明?四、合作探究(1)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如图,求证:证明:(2)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五、展示交流用几何语言描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六、、达标提升1填空。
.如图:△ABC中,⑴若AB=AC,则_______;⑵若AB=AC, ∠BAD=∠CAD,则 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AB=AC, BD=CD,则_____,______;⑷若AB=AC, AD⊥BC,则_____,______。
2. 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度,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AC,求:顶架上∠B, ∠C, ∠BAD, ∠CAD的度数。
3、.已知:如图2,△ABC中,AB=AC,CE⊥AE于E,CEBC,E在△ABC外,求证:∠ACE=∠B。
4、判断对错,并改正.(1)、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和中线重合. (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 ) (1)如图3,若OD平分∠AOB,DE∥OB交OA于E.求证:EO=ED.提问:这个结论的逆命题是否正确?(4)、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其余两个角一定是40.( ) (2)如图 3,若 OD平分∠AOB, EO=ED,求证: DE∥OB.(3)如图 3,若 DE∥OB交OA于E, EO=ED,求证: OD平分∠AOB.5.实际问题:位于海上A , 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17.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步具有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40页回答1—5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_____,另一边叫________, 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 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_________,这样的角有__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23、 等腰三角形一腰为3cm,底为4cm,则它的周长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 _______;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_________。
顶角∟ABC二、合作探究1、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大胆猜想: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你还能发现它的其他性质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想一想:由刚才证明的△ABD≌△ACD,除能得到∠B=∠C ,你还能发现什么?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_____________、底边上的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互相重合(简写成_____________)请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翻译成几何符号语言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在△ABC中,AB=ACA=50°则∠B=____,∠C=____。
初三数学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课题:等腰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灵活运用其轴对称性解决问题;2.增强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性质(1)等腰三角形①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3.判定(1)等腰三角形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①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②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知识运用例1.(1)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三角形中,若∠A=80°,则它的特征值k=.(2)若实数m、n满足等式|m-2|+n-4=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例2.如图1,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点作EF∥BC交AB,AC 于点E、F,试猜想EF、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如图2所示,若将图1中∠ACB的平分线改为外角∠ACD的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图1图2例3.如图,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3,0),(4,0)(0,4),M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QM⊥x轴,交线段BC与点Q.试探究: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跟踪练习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底角的度数为.2.如图,等边△ABC中,P,Q是BC边上两点,AP=AQ,∠BAP=20°.①∠AQB=;②求证:BP=C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培优导学案知识导引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两条边相等;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三条边上都满足三线合一,有三条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解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全等三角形依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更多的是要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这些性质为角度的计算、线段相等的证明、直线限制关系的证明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4、寻找发现等腰三角形是解一些几何题的关键,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方法是:从定义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从角入手,证明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
实际解题中的一个常用技巧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
常用的构造方法有:(1)角平分线+平行线;(2)角平分线+垂线;(3)垂直平分线;(4)三角形中的 2 倍关系。
典例精析例1:如图,B D是等腰△ ABC底边AC上的高线,三角形。
例1—1:如图,∠ ABC 的平分线BF与△ABC中∠ACB相邻的外角的平分线CF相交于点F,过点F作DF∥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1)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BD,CE,DE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请证明。
例3:如图,在△ ABC 中,AB=AC,∠BAD=20°,且AD=AE,则∠ CDE=例4:如图,在△ ABC 中,AB=AC,AD=DE,∠BAD=20°,∠EDC=10°,则∠ DAE 的度数为。
例5:老师布置了一道思考题:如图1,点M,N 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AC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
(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问题,如:①若将题中“ BM=CN”与“∠ 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②若将题中的点M,N 分别分别移动到BC,AC的延长线,是否仍能得到∠ BQM=60°?③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AC边上”改为“点M,N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BC,CD边上” ,是否仍能得到∠ BQM=60°?例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对②,③的判断,选择一个给出证明。
②探究活动例:小区内有一个三角形小花坛,现在小明想把它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使之可以种上不同的花,但是一定可以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于是小明开始探索三角形可以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小明把三角形花坛抽象成几何图形,如图1,△ABC中,设∠ A=,∠B=,∠C=。
请探究△ ABC 中个角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探究如何分割。
(第 2 题图)(第 3 题图)3、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图中的格点,且使得△ 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 C 的个数是(A、6 个 B 、7 个 C 、8 个 D 4、如图所示,已知△ ABC和△CDE均是等边三角形,点B,C,E在通一条直线上,AE与BD 交于点O,AE与CD交于点G,AC与BD交于点F,连结OC,FG,则下列结论:① AE=BD;②AG=BF;③ FG∥BE;④∠ BOC=∠EOC,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2: 1 两部分,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则腰长为。
学力训练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等于A、9 B 、122、如图,在△ ABC 中,AB=AC,较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 组务实基础6,领一条边长等于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 D 、12或15CE分别为∠ ABC与∠ACB的角平分线且相(第 4 题图)A,B 是两格点,,如果 C 也是)、9 个∠ A=36°,BD,6、如图,在△ ABC中,EG∥BC,BF平分∠ ABC,CF平分∠ ACB,AB=10,AC=12,△AEG的9、如图所示,把一块直角三角尺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
(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2)连结CD,试判断△ CBD 的形状。
10、已知:如图,OA平分∠ BAC,∠ 1=∠ 2,求证:△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C=AE,8、请在下图的方格中任意画出三个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BC。
(要求:三个三角形分别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 A 与CB的1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x,2x-1,5x-3,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12、如图,△ ABC中,∠ACB=90°,将△ ABC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使点A与点C重合(图②).(1)在图①中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l 。
设直线l 与AB,AC分别相交于点D,E,连结CD。
(画图工具不限,不要求写作法)(2)请你找出完成问题(1)后所得到的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不要求证明)。
13、如图(1)等边△ ABC中,D是AB边上的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 EDC,连结AE。
(1)(2)(3)△DBC和△EAC会全等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试说明AE∥BC 的理由。
如图(2),将(1)中动点D 运动到边BA 的延长线上,所作△ EDC 仍为等边三角形,是否仍有AE∥BC?证明你的猜想。
B 组瞄准中考1、(济宁中考)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 和6cm,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15cm B 、16cm C 、17cm D 、16cm 或17cm2、(大庆中考)如图,在△ ABC 中,AC=BC> AB,点P为△ 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 与△ABC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的△ PAB,△ PBC,△PAC 均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 的个数为()3、(西宁中考)如图,在等边△ ABC中,D为BC边上一点,E为AC边上一点,且∠ADB+∠EDC=120°,BD=3,CE=2,则△ ABC的边长为()A、9 B 、12 C 、16 D 、184、(宿迁中考)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 和7,则其周长为5、(邵阳中考)如图,△ ABC 中,AB=AC,AD平分∠ BAC,点 E 为AC的中点,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6、(无锡中考)如图,OB=OC,∠B=80°,则∠ AOD=7、(宁波中考)(1)如图1,△ABC 中,∠ C=90°,请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直线,把△ 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不写作法,但须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内角度数的两个三角形如图2、图 3 所示,请你判断:能否分别画一条直线把它们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8、(株洲中考)如图,△ ABC 中,AB=AC,∠ A=36 垂足,连结CE。
(1)求∠ ECD的度数;(2)若CE=5,求BC的长。
、7个A、 3个(第 3 题图)第 5 题图)第 6 题图)9、(玉溪中考)将两个等边△ ABC 和△DEF(DE>AB)按如图所示摆放,点D是BC上一点(除点B,点 C 外)。
把△ DEF 绕顶点 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边DE,DF 与△ABC的边(边BC除外)分别相交于点M,N。
(1)∠BMD和∠CDN相等吗?(2)画出使∠ BMD和∠ CDN相等的所有情况的图形。
(3)在题(2)中任选一种图形说明∠ BMD 和∠ CDN相等的理由。
10、(沈阳中考)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 =∠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
(1)求证:① BE=CD;②△ AMN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 ADE 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11、(绍兴中考)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小敏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解答:(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BD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BD(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题目中,AE与BD的大小关系是:AE BD (填“>”,“<”或“=”)。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 E 作EF∥BC,交AC 于点F。
(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DE=CE。
若△ 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
(请你直接写出结果)12、(杭州中考)如图,在等腰△ ABC 中, CH 是底边上的高线,点 P 是线段 CH 上不与端点 重合的任意一点,连结 AP 交 BC 于点 E ,连结 BP 交 AC 于点 F 。
( 1)证明:∠ CAE =∠CBF ; ( 2)证明: AE =BF ; (3)以线段 AE ,BF 和 AB 为边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ABG (点 E 与点 F 重合于点 G ),记△ABC 和△ABG 的面积分别为 S △ABC 和S △ABG ,如果存在点 的取值范围。
P ,能使得 S △ ABC = S △ABG ,求∠ ACB C 组 冲击金牌1、将一根长度为 11 的铅丝折成三段,再首尾相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要求所围成 的等腰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那么其底边可取的不同长度有( A 、 2 个 B 、 3 个 、4个2、意识△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b 、c ,且 a b 、 5个 bc bca 定是( ) 等边三角形 B 底边长为 a 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若 AB =AC , BG =BH , 30° B 、32° C 有 三角形纸片,则原等腰三角形纸片的顶角为 A 、 C 、 3、 A 、 4、 、腰长为 a 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AK =KG ,则∠ BAC 的度数为( D 等腰三角形纸片,若能从一个底角的顶点出发,将其剪成两个等腰 、36° 、40°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