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概念的学习和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讲述】

初中时学习过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使用时有很多不方便之处。溶质如果是固体物质,还可以称量,如果是气体或液体,称量它的质量就很不方便。至于溶液的质量就更不好称量,实验室常用量筒来量液体的体积。

【设问】

能否用所量出的溶液的体积来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呢?

【过渡】

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通常我们取溶液的体积为1L。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用溶液的体积,用升做单位。

【板书】

【设问】

溶质的量在溶液中用什么表示呢?

【板书】

一、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

【投影】课堂练习

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

【设问】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

算?倾听,理解,

比较出在应用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存在的很多不便。

思考,回答:可以。若知道在一定体积的溶液内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也就能够知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倾听,理解,记忆。理解,记录。

思考,回答:用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理解,记录。

回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思考,得出结论:其浓度为10mol /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保持不变。联系生产

和科学实验的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巩固新知识。

巩固旧知识。

①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②会应用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会应用物质的量的概念进行计算。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设问】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设问】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对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小结】①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都是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但在应用中物质的量浓度有很多方便之处。

单位是mol/L。

③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作业】课本第52页,第1题(1),第2题,第4题。讨论,得出结论:①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②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③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了量筒;

④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相互讨论,互相补充,得出结论:①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②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了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回忆、落实。①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及应

用知识进行分析问

题的能力;

②加深认识,使

知识条理化,进对知

识的落实。

①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学生今后的

学习进行铺垫;

②掌握仰视与

俯视对溶液浓度的

影响。

加深认识,使知

识条理化,促进对知

识的落实。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随堂检测】

(1)配制200mL0.1mol/L的NaCl 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多少克?

(2)欲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___g。

②将称好氢氧化钠固体放入___中加___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_后,将溶液沿___移入___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_次,将冲洗液移入___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_(低或高)。考查应用物质的量浓

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与具体的基本操作。

附:课堂练习答案1.10mol/L,10mol/L;2.相等。1×0.1×58.5=5.85(g)1×0.01×58.5=0.585(g)1×0.001×58.5=0.0585(g)

随堂检测答案1.1.17g 2.①10 ②烧杯,少量,冷却,玻璃棒,250 ③2~3,容量瓶,低④2~3 cm,胶头滴管,低,重新配制⑤摇匀,试剂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能力培养:从概念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和计算的技能和技巧以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个性意志。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知难而进、严谨创新、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结合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使学生领悟到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数学方法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认识手段。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