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学构成基础课程大纲

学构成基础课程大纲

学构成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及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并巩固对构成基础的理解,包括构成要素、构成比例、构成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构成基础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建筑设计。

二、课程内容概述1. 构成基础的概念和定义:介绍构成基础的概念、定义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构成要素的研究:讨论建筑物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型,包括墙体、地板、天花板等,并探讨它们在整体构成中的作用。

3. 构成比例的研究:研究建筑构成比例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黄金分割比例、对称比例等,并分析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 构成原理的研究:介绍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对比、重复、对称等,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 构成基础实践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一系列建筑实践案例,加深学生对构成基础的理解,并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1. 学习方法:学生将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并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

2. 评估方式:评估将包括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

期末将设立综合考核,考察学生对构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四、参考教材和资料1. 构成基础教程,作者:XXX,出版社:XXX。

2. 当代建筑设计案例研究,作者:XXX,出版社:XXX。

3. 建筑构成原理与实践,作者:XXX,出版社:XXX。

4. 构成基础实践指南,作者:XXX,出版社:XXX。

五、课程计划本课程共分为15次课,每次课程时间为2小时。

以下为详细的课程计划:第一课:构成基础概述及课程介绍- 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简述构成基础的定义和关键概念第二课:构成要素的分类和作用- 探讨建筑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型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第三课:构成比例的原则与方法- 讲解构成比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分析黄金分割比例、对称比例等实例第四课: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 介绍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探讨对比、重复、对称等构成原理的应用第五至第十一课: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 分析一系列建筑实践案例,深入研究构成基础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第十二至第十四课:学生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和展示各自的实践成果和心得体会第十五课:课程总结和综合评估- 进行课程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进行综合评估,考察学生对构成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六、课程意义与社会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构成基础的重要性,为日后从事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现的和谐规律。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认识点线面第二节认识体量第三节认识材质第三节认识空间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第三章半立体构成第一节一切多折第二节肌理构成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第四章线立体构成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第二节线织面本章重点:线材构成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五章面材构成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第二节层面排列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本章重点:面材构成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六章块材构成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本章重点:块材构成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七章综合构成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综合构成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四、成绩考核方式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2、线材构成 1件 15%3、面材构成 1件 15%4、块材构成 1件 15%5、综合构成 1件 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注: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84学分:5适应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周数:16周一、构成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构成基础课一直都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设计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

构成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理性的思维,最终推导出创新的、合理的造型,最终有效的完成创作。

在学习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解形态、理解形态的各个基本要素,学会应用各种构成法则进行有视觉传达目的性的训练,把平面、立体、色彩、空间等要素综合起来,避免以往纯粹的形式法则单一的作品。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方式和方法通过构成基础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构成基本原理,熟练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创作。

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和创作条件进行创新。

加强学生对创作形式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平面、色彩和空间的综合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设计从形式到内涵得到全面的提升。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前期,进行理论教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进入实践环节也可分部分进行,组织学生进行符合课程要求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践作业,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构成作品范例,要通过这些范例作品,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以前学生制作的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构成基础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构成基础的关键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构成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2. 研究构成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掌握构成基础的要素和要求;4. 学会运用构成基础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构成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构成基础的含义和范围;- 构成基础的要素和要求。

2. 构成基础的原则和标准:- 合法性原则;- 衡量标准和检验规定。

3. 构成基础的相关观念:- 罪责与过错;- 故意与过失;- 对象和主体。

4. 构成基础的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和判断;- 理论结合实际。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构成基础的相关概念、原则和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构成基础案例,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构成基础的实际应用。

4. 提问与反馈:定期进行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强化重点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构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与实验:布置相关作业和实验,检验学生对构成基础的应用能力。

3. 考试与测试:进行期末考试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构成基础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教材《构成基础原理与实务》。

2. 参考书目: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供学生深入研究讨论。

以上为《构成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欢迎学生们参加本课程,与我们一起探索和了解构成基础的精髓。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2学分)类别:必修课开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先行、后续课:色彩、原画设计教材:《构成艺术》参考书:《动漫色彩构成》《设计构成》一、课程性质《构成基础》是为数字多媒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形态的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构成基础》是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原则,主要从形、色、质三个方面研究设计造型的一般共同规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形态的构成元素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并提高学生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灵感,提炼简化,获取抽象形态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认识,熟练把握色彩心理特征和色彩情感,深刻体会形态、色彩和材质之间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在掌握基本造型、色彩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其规律应用于以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和创作之中。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并联系实际分析设计实例。

掌握色彩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掌握立体造型在空间上、材料上、实际应用上的知识。

2、教学难点:平面构成当中最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力求表现形式美的手法。

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联想与运用。

四、实验安排无计划实验学时。

五、学时分配1、构成基础概论4学时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4学时3、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4学时4、基本形及构成形式法则4学时5、色彩的属性4学时6、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受和应用4学时7、色彩的对比与调和4学时8、综合材料构成4学时六、说明本课程紧密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采用开放式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基础上,本课程设置了大量可操作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和独立的思维方法与工作习惯。

大纲批准:大纲审定:大纲制定:。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第四章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8440§4-1 基本形4220§4-2骨骼4220第五章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16880§5-1 重复2110§5-2 渐变 2 1 1 0 §5-3 发射 2 1 1 0 §5-4 近似 2 1 1 0 §5-5 变异 2 1 1 0 §5-6 密集 2 1 1 0 §5-7 对比 2 1 1 0 §5-8 空间 2 1 1 0 第六章色彩的概述2200§6-1 色彩构成的概念2200第七章色彩的三大属性12660§7-1 色彩的分类 4 2 2 0 §7-2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4220波的关系§7-3色彩的明度变化4220第八章色立体12660§8-1 孟谢尔色立体 4 2 2 0 §8-2奥斯特瓦德色立体42 2 0§8-3日本色立体4220第九章色彩的混合12660§9-1加色混合4220§9-2 减色混合 4 2 2 0 §9-3 中性混合 4 2 2 0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8 4 4 0§10-1 色彩的对比 4 2 2 0 §10-2 色彩的调和 4 2 2 0第十一章色彩心理构成8 4 4 0§11-1 色彩心理 4 2 2 0 §11-2 情感配色法 4 2 2 0合计10856520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一章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要求: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2.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及目标;3.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1-1 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2.相关概念可以案例解析;3.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4. 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三大构成》教学大纲制定人:(教研组组长) (参与)审核人:(专业部主任)(教务科科长)批准人:(分管校领导)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 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又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构成:主要研究设计造物的表面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但却要求透过表面看内容.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去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装、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主要任务:平面构成: ①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②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③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④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⑤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他们在平面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肌理表现与意义.⑥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自然,文化,时代中的构成意义。

色彩构成: 通过色彩构成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同时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视觉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立体构成: 通过研究各种造型要素及立体要素之间的构成法则,变化规律,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立体组合及空间构成的变化.课程要求:平面构成①教学内容上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中,要考虑三个层次的内容衔接:一,平面构成中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理解,含平面构成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中基础造型的初步分析把握,构图美学原理的研究(形式美法则)等;二,平面构成效果的理解与掌握,含立体与空间的认知和平面幻象的掌握,以及平面设计基本技法的认知等,三,平面设计中图形创作的初步掌握和与各类应用设计的关联。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构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去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课程内容
序 课程 号 模块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掌握形态的基本概念;了解
生活中的形态。
1.理论教学内容:
产 品 形 2.掌握形态的特征性,了解设 (1)何为形态?
1 态概述 计中形态的重要性。
(2)形态特征;
3.提高学生对形态的认识、归 (3)形态设计要素;
纳和运用。
学习重点
学时 理论 实践
1.学习时注意了解形态在二维设计
七 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建议
教材选用
教材建议选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优 质教材。同时将国内、外优秀的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
三维形
态 构 成 2.了解三维形态与材料关系; (2)三维形态与材料;
1.重点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
3
3.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 基础与
与方法;
(3)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方法; 方法;
(4)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2.多尝试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4
32
训练
4.提高学生对综合体构成的 2.实践教学内容:
六 课程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试为专业课程考试,采取将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综合考核的方 式,实行随堂考试,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在成绩 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平时和期末考试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任 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按照 美术学院统一制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评分表,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实填到评分表上,连 同期末考试作品一起拍照,并交到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和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法则,了解产品色彩应用的基本 常识;掌握二维形态到三维形态空间思维转换的能力。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掌握色彩 运用的基本法则。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进阶的过程训练中逐步转向实现对产 品基础形态的空间形体把握和塑造,最终以构成的形式来表达产品的设计构思。为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造型能力及设计表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认知,领悟基础与专业的对接。
1.学习时应注意了解色彩设计与产品设
构成到
6
2.掌握产品色彩设计实现的程序 (2)产品色彩设计实现的程序与方法。
产品色
计关系;
2.重点掌握产品色彩设计实现的程序与
2
10
与方法。 彩设计
2.实践教学内容:
方法。
(1)产品色彩策划与设计
五 教学方法、手段建议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1)色彩构成的要素;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3)色彩的情感表达; (4)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方法,并 着色实现。
1.学习时应注意了解色彩的情感表 达; 2.重点学会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 和,色彩的采集与重构,并实现对 产品着色。
4
19
2.实践教学内容:
(1)色彩构成基础训练
1.理论教学内容:
从色彩 1.了解色彩设计与产品设计关系; (1)色彩设计与产品设计关系;
《构成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试行)
(课程代码:13112452)
本课程标准由美术学院产品设计系讨论制定,美术学院 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构成基础
课程代码:1311245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产品设计
课程修读性质:必修
学分:5 学分
学时:96 学时(理论 16 学时/实践 80 学时)
2 基 础 与 感与空间以及肌理与综合构 (3)二维形态构成的肌理与综合构 因;
4
19
训练 成的表达;
成表达。
2.重点掌握综合构成的表达。
3.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 2.实践教学内容:
(1)二维构成基础训练
1.掌握二维到三维空间的思 1.理论教学内容:
维转换的基本规律;
(1)二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
意识。
(1)三维构成综合训练
产 品 色 1.了解现代产品色彩发展的 1.理论教学内容:
4 彩概述 概况。
(1)产品色彩发展的概况。
1.重点掌握产品色彩发展史。
1
0
1.理论教学内容:
5
色彩构 成基础
1.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2.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 3.掌握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 方法,并实现产品着色。 4.提高对产品着色认知
中的归纳运用;了解形态在三维设
计中的归纳、转换和运用;了解设 1
0
计师经典的代表作品;
2.重点掌握形态的认识和归纳。
1.理论教学内容:
1.掌握二维形态构成的形式 (1)二维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形
二 维 形 美法则;
式美法则;
1.学习时注意形式美法则,了解立
态 构 成 2.掌握二维形态构成的立体 (2)二维形态构成的立体感与空间; 体感与空间应用,了解肌理构成成
二 课程定位
《构成基础》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 的实现,是以二维形态平面构成、三维形态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二维纸 质表达和材料构成三维空间表达为主要训练手段。是研究如何运用二维知识向三维空间的形 体转换,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也是产品基础形态塑造与表达的基本法门,是培养学生二维 到三维的空间思维转换能力,并逐步掌握对产品基础形态的空间形体塑造;学会运用色彩知 识,最终以构成的形式来表达产品的设计构思的一门重要课程。
构成基础通常在素面、色彩等先行课程之后开设,并为学生后续学习产品快速表现、产 品语义学、产品生态设计等课程筑牢基础和了解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知识,掌握构 成的形式美法则;掌握二维形态构成中的形态元素、形态符号和形态关系对应于三维产品形 态中的功能、结构、机能等关键要素进行训练,从而逐步从纯粹的形态构成转向对产品立体 形态的创造。在实践的过程中嵌入式的教会学生色彩理论知识和使用方法,并有计划的进行 产品形体的色彩表达,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形态构成基础向产品形态塑造的转变,为今后 更高阶层的课程学习及工作实践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