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04e1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2.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背景分离工程,即为了满足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将软件系统分为多个模块进行设计与开发。
这种方法已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校已经将分离工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课程目标分离工程课程的目标是教授学生“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能够:•理解分离工程的意义和目的;•掌握软件设计原则,如高内聚、低耦合、开闭原则等;•熟悉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如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掌握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策略模式等;•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版本管理。
课程设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理论•课程介绍•认识分离工程•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开闭原则实践•安装开发环境•创建分离项目第二周理论•软件需求分析•需求规划、需求分析、需求评审实践•完成需求规划、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第三周理论•设计原理•设计模式•选择适当的设计模式实践•根据需求完成设计文档第四周理论•编码规范•团队协作•版本管理实践•完成分离项目的编码•使用版本管理工具进行管理第五周理论•软件测试原理•测试过程、测试分类、测试方法实践•完成测试用例编写•完成软件测试第六周理论•项目维护原理•维护的方法、策略实践•改进分离项目•完善软件文档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分离工程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为日后的软件工程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离工程精馏塔
![分离工程精馏塔](https://img.taocdn.com/s3/m/019b4af2f61fb7360b4c6566.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班级:姓名:专业:课程名称: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目的和要求二、设计题目三、工艺流程的确定四、操作条件确定五、塔的物料恒算六、塔的工艺条件计算七、物性数据计算八、精馏气液负荷计算九、塔和塔板主要尺寸计算十、溢流装置计算十一、板式塔筛板流体力学计算十二、塔板负荷性能图十三、冷凝器和再沸器热量衡算十四、附属设备计算及选取十五、设计结果总结表十六、设计过程参数总结十七、流程图及设备图(一)设计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更加熟悉工程设计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
2.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1.烃化液精馏系统设计2.设计内容公用工程条件为:加热蒸汽等级0.9Mpa(绝压),循环冷却水30℃;电容量可满足要求。
分离要求:塔顶流出液中已苯浓度为3%(摩尔分数),釜液中甲苯浓度为1%。
(三)工艺流程的确定烃化液混合物经过预热器预热到60℃后,送入精馏塔。
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凝器冷凝,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其余为塔顶产品经冷凝器冷凝后送入贮槽,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再沸器供热,塔底产品经冷凝后送入贮槽。
流程图为附图。
(四)操作条件确定1.操作压力有设计经验知芳烃混合物操作压力一般低于202Kpa,所以选择常压101.325Kpa为操作压力。
2.进料温度由已知条件只进料温度为60℃.3.进料热状况选择由进料温度及压力确定进料热状况为过冷液体进料。
4.加热剂选择由给定的条件用0.9Mpa的蒸汽作为加热剂。
5.冷却剂选择冷却水作为冷却剂。
(五)精馏塔的物料恒算1.轻重关键组份的确定由所给的原料组成及分离要求,可分析出甲苯为轻关键组分,已苯为重关键组份。
2.塔顶塔底物料组成及塔顶塔底温度计算。
1)K值的计算因为操作压力取为标准大气压101.325Kpa ,所以可按理想流体计算平衡常数K 。
:由i p K p=和0lg iBpA T C=-+(安托尼方程)3) 用试差法计算塔底温度4) 按理想清晰分割法确定塔顶塔底产品分布量塔顶量: D=100×(0.15+0.35)=50 Kmol/h 塔底量: W=100×(0.2+0.2+0.1)=50 Kmol 为避免计算后关键组分浓度超过限度值,dh 和wl 采用的计算浓度值应略小于规定值。
生物分离工程课业设计方案
![生物分离工程课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983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b.png)
生物分离工程课业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离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分离工程主要是针对生物体内的细胞、蛋白质、酶等生物分子进行分离和纯化,从而得到纯净的生物产品。
这对于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将围绕生物分离工程展开,设计一个生物分离工程的项目,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生物分离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项目目标1. 了解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生物分离工程的实验操作技术。
3. 设计并完成一个生物分离工程的实验项目,获得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探索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项目内容1. 选择适合的生物分离工程项目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种类繁多,如细胞、蛋白质、核酸等。
根据项目目标和可操作性,选择适合的生物分离工程项目进行设计。
可以从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或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进行选择。
2. 设计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方案根据所选项目的特点,设计生物分离工程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操作步骤、需要的设备和试剂、实验条件等。
并进行实验方案的评估和改进。
3. 进行实验操作根据设计方案和实验步骤,进行生物分离工程的实验操作。
包括样品处理、生物体的破碎、离心分离、色谱层析等操作,获得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总结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5. 应用前景的探索探索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和趋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或深造方向的参考。
四、设计思路1. 选择合适的生物分离工程项目学生可以选择生物分离工程方面的研究热点,如细胞分离技术、蛋白质纯化技术、核酸提取技术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板式塔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板式塔](https://img.taocdn.com/s3/m/d1d8a3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d.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板式塔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板式塔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板式塔的计算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分离工程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板式塔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实例。
首先,介绍板式塔的结构组成,如塔体、塔板、塔内件等,并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其次,讲解板式塔的工作原理,包括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在塔内的过程。
然后,介绍板式塔的设计方法,如塔径计算、塔板设计、塔高确定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最后,介绍板式塔在分离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如炼油、化工、环保等领域。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板式塔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板式塔设计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
此外,还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板式塔的模型制作,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分离工程》教材,系统地介绍板式塔的相关知识。
参考书方面,推荐《化工原理》等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板式塔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PPT,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板式塔模型和相关的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板式塔设计方法和应用的理解,包括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考试为闭卷考试,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占总评的40%。
化工分离工程教学设计
![化工分离工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9f4d3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1.png)
化工分离工程教学设计前言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提取,是化学生产和制造中的关键技术。
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繁杂,需要通过设计体现出重点和难点,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教学目的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了解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4.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离过程的基本流程和原理;2.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和热工过程控制;3.分离工艺的基本设备和操作;4.分离技术的综合应用。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广泛,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授课:采用课堂讲解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原理;2.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个人作业:通过PPT报告、论文撰写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团队项目:通过开展团队作业、课程综合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的学习任务上所达到的知识掌握程度;2.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验操作、质量控制、工艺设计等实践性任务中的表现;3.学习曲线:学生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所达到的学习曲线和效果;4.团队精神:学生在团队作业和课程设计等任务中所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9682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4.png)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化工分离工程设计与操作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分离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不同分离工程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分离工程的定义和分类1.2相平衡和相平衡原理1.3蒸馏、萃取、吸附和结晶等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1.4区域平衡和传输过程的分离效率2.蒸馏工艺和设备2.1简单蒸馏和精馏的原理和应用2.2多组份混合物的蒸馏2.3塔式蒸馏和装置选型3.萃取工艺和设备3.1萃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搅拌萃取和萃取塔的原理和应用3.3萃取剂的选择和回收4.吸附工艺和设备4.1吸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2固定床吸附和流动床吸附的原理和应用4.3吸附剂的选择和再生5.结晶工艺和设备5.1结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2溶解度曲线和结晶过程的控制5.3结晶设备的选型和操作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2.实践教学:组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分离工程的实验操作,理解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3.讨论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
4.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型分离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小型分离工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评价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
![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1302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b.png)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授课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特点和设备。
3. 理解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平衡、传质与扩散的基本理论。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绪论1. 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2. 常见分离方法简介二、传质与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平衡2. 传质与扩散的基本理论三、常见分离方法1. 吸收法- 原理、操作特点、设备- 气液吸收、气固吸收2. 蒸馏法- 原理、操作特点、设备- 简单蒸馏、精馏3. 萃取法- 原理、操作特点、设备- 液-液萃取、液-固萃取4. 膜分离法- 原理、操作特点、设备-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化工分离工程?它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回答并总结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传质与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讲解热力学平衡、传质与扩散的基本理论,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常见分离方法- 吸收法、蒸馏法、萃取法、膜分离法- 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操作特点、设备,并举例说明。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实际化工分离工程问题,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见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特点和设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分离工程》2. 课件:化工分离工程相关课件3. 网络资源:化工分离工程相关网站、文献资料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了解了常见分离方法的原理、操作特点和设备。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课书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课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3f2b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5.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课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2)掌握常用的分离方法及其原理,如过滤、沉淀、吸附、蒸馏等;(3)了解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物料性质等;(4)熟悉分离工程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分离工程问题;(2)具备初步的分离工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分离工程的模拟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安全意识,强化工程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离工程概述:介绍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分离方法原理:讲解过滤、沉淀、吸附、蒸馏等常用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3.分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温度、压力、物料性质等对分离过程的影响;4.分离工程设计计算:学习分离工程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5.分离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分离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实验法:进行分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离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分离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分离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离工程的相关概念和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分离实验。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0356c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8.png)
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设计1. 概述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制药分离工程方案,能够将某种药物从原材料中分离出来,并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2. 原材料介绍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为一种药草,名称为“百合”。
原材料内含有一种有效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百合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如叶片、根茎等,需要进行分离。
3. 分离方法经过市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我们选定了以下两种分离方法:3.1 溶剂萃取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有机溶剂与原材料混合,将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馏或浓缩将溶剂分离出来,再通过减压蒸馏或结晶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3.2 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这种方法包括了几个步骤,首先将母液与适当的弱碱性溶液混合,在进行超声波处理后,静置一段时间。
之后,使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后的药品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药品。
4. 设计参数4.1 溶剂萃取法选取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取样量为50g,溶解时间为1小时,蒸馏时间为2小时,设定蒸馏温度为60℃。
4.2 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取样量为10g,弱碱性溶液的pH值为8,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0分钟,静置时间为1小时,气相色谱法分析时使用的流动相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
5. 设备器材本工程所需要的设备器材主要为:•溶剂萃取法:反应釜,蒸馏器,减压蒸馏器等•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超声波处理器等6. 数据分析通过两种方法得到的药品质量分别为95%和98%,与目标质量(99%)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可以尝试调整设备参数,例如改变流速、温度等还能提高药品的纯度。
7. 结论本工程成功地设计了一套制药分离方案,通过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出高纯度的药品。
在工程实践中,设备参数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调整,以得到更为高纯度的药品。
天津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完整教案
![天津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21c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d.png)
天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一)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中物质分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离操作原理、设备及工艺流程,为从事化工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1)掌握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平衡分离、速率分离等;(2)熟悉常见的分离操作方法,如过滤、离心、吸附、萃取、蒸馏等;(3)了解分离过程的设备及其操作条件优化;(4)能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化工分离过程。
二、教学内容2.1 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1)平衡分离原理:包括溶解度、分配系数、平衡常数等;(2)速率分离原理:包括膜分离、分子筛分离等。
2.2 常见分离操作方法(1)过滤:包括悬浮液、乳液的过滤原理及设备;(2)离心:包括沉降离心、澄清离心、过滤离心等;(3)吸附:包括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吸附床设计等;(4)萃取:包括溶剂选择、萃取效率、萃取塔设计等;(5)蒸馏:包括蒸馏原理、蒸馏塔、塔板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化工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设备。
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离过程。
3.2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分离设备,掌握分离操作技巧。
3.3 课程设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化工分离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4.2 期末考试:包括闭卷笔试和课程设计,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化工分离工程》(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5.2 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5.3 实验设备:分离操作实验室及相关设备。
天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二)六、第一章绪论6.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分离工程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离工程教案-第1章绪论
![分离工程教案-第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8c4b691eb91a37f1115cd6.png)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典型分离技术的基本内容,掌握多组分精馏和吸收、吸附、膜分离等单元操作的原理和有关计算;能进行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工艺计算。
二、时间安排:60学时1、绪论2学时2、精馏12学时3、特殊精馏8学时3、吸收12学时4、吸附14学时5、膜分离技术10学时6、复习2学时7、合计60学时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精馏、吸收2、难点:吸附、膜分离四、授课1.2节(一)引入:《化工原理》课中,我们学习了双组分物料分离的单元操作。
但是自然界存在的绝大多数物质,多数是以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当我们需要其中的某一组分物质时,往往需要对多组分混合物重新进行混合和分离,如选矿、冶炼、食盐的制取、石油的分馏等,所以,在工程上,多组分分离更具有实际意义,为此,特开设分离工程课程以满足工程需要。
(二)授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况一、分离工程的作用、意义和分类:1、概括化工生产过程:1)原料的预处理(粉碎、加热、分离);2)经预处理的原料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产物(包括中间品、产品);3)产物的分离和提纯。
4)物料的输送5)化工过程可概括为:化学反应、分离、加热(冷)等预处理、输送------产生学科:反应工程、分离工程、传热、流体(粉体)的输送。
2、关于分离过程1)物质(组分)的混合为自发的自然过程,并拌有熵增大,也是所谓的无序程度的增加。
相反,将混合物分离则不是自发过程,需要消耗一定能量。
2)如果被分离的混合物存在两个或多个互不溶的相,一般先利用机械方法分离各相,如利用重力场、离心力常或电场等予以分离。
随后对每相采用适当的分离技术分离之。
3)对于均相混合物(气相、液相或固相),通常是产生或加入一个与其不互溶的另一相物质,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的。
此不互溶的物质可以利用能量分离剂)(MSA加入。
(ESA产生,或作为质量分离剂) 4)能量分离剂包括热、压力、电、磁、离心运动、辐射等;质量分离剂指过滤介质、吸收剂、表面活性剂、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膜材料等。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周记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周记](https://img.taocdn.com/s3/m/f6f338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c.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周记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了解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理解分离工程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分离工程问题;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计算机模拟)进行分离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2.常用分离技术(如过滤、离心、吸附、膜分离等)的原理、特点和应用;3.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4.分离工程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实例;5.分离工程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分离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技术;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分离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分离设备,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章节的教学质量,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分离工程》、《化工原理》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专利、技术报告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flash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实验设备:分离装置、分析仪器等,用于实际操作和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90a76eddccda38376bafc7.p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本科课程设计(论文)双塔共沸精馏系统脱除正丁醇中的水及热泵节能系(院)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1-1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樊晓芳2014年11月3号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第1章设计条件 (2)第2章精馏塔物料衡算 (3)2.1 双塔物料衡算 (3)2.1.1物料衡算 (3)2.1.2操作线和理论板数的确定 (3)2.2直接采用水蒸气加热 (4)第3章热泵节能 (5)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双塔共沸精馏脱除正丁醇中的水及中间再沸器节能摘要:本文针对含丁醇-水体系的分离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二元共沸物的特性及汽-液-液相平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以原料水为夹带剂的自夹带双塔共沸精馏回收正丁醇的工艺流程。
采用NRTL模型计算正丁醇-水混合物的汽液平衡数据,对正丁醇-水混合物双塔精馏流程进行了稳态模拟和优化,考察了塔板数、进料板位置以及冷凝温度对塔釜热负荷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到了各物流的温度、压强、流量和组成以及精馏塔板上的温度分布、汽(液)相流量分布和组成分布及再沸器的热负荷。
该计算对正丁醇-水系统双塔精馏工艺的设计和操作具有实际意义关键词:正丁醇;水;共沸精馏;NRTL;模拟第一章 前 言共沸现象是液体混合物的一种特殊的非理想溶液状态,即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汽化或冷凝时,平衡的汽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相等,温度始终不变。
对于由A 、B 两组分构成的二组分混合液,当分子A-B 间的吸引力小于A-A 和B-B 间吸引力时称为对拉乌尔定律有正偏差,如甲醇-水。
若分子A-B 间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小,即活度系数大于1时,就会出现最低共沸组成和最低共沸点,如乙醇-水;与此相反,当分子A-B 间的吸引力大于A-A 和B-B 间吸引力时称为对拉乌尔定律有负偏差,并且当相互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即活度系数小于1时,就会形成最高共沸组成和最高共沸点,如硝酸-水。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焦化厂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焦化厂](https://img.taocdn.com/s3/m/c73a0d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7.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焦化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焦化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焦化厂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焦化厂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原理;(3)熟悉焦化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4)了解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安全生产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焦化厂的生产过程,并对生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具备焦化厂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3)能够进行焦化厂生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4)具备一定的工艺优化和故障排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焦化厂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焦化厂概述:焦化厂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
2.焦化厂工艺流程:炼焦、焦油加工、粗苯加工、煤气净化等工艺流程及其操作原理。
3.焦化厂设备:焦炉、煤气发生炉、焦油塔、粗苯塔等主要设备的功能和结构。
4.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安全生产措施:废水、废气、废固的处理方法,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等。
5.焦化厂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焦化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2.讨论法:分组讨论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焦化厂生产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现场实习或实验室操作,让学生亲手操作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焦化厂相关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焦化厂知识。
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焦化厂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直观地展示焦化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3eff75a417866fb84a8e11.png)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总周数:2周总学分:2学分1.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性质与目的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离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分离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2. 与其它教学环节或课程之间的先行后续关系本课程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化工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3. 教学任务和教学基本内容围绕分离工程课程内容,以某一典型基本原理与单元过程(相平衡、精镏、吸收)的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查阅和综合资料的能力、英语翻译能力,计算机编程和寻找计算方法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其基本内容为:(1) 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简要的论述。
(2)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
(3)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结语(包括设计体会、收获、评述、建议、致谢等),主要技术符号说明,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4.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通常设计任务书给出后,有许多数据需由设计者去搜集,有些物性参数要查取或估算,计算公式也由设计者自行选用,这就要求设计者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详细而全面的考虑后方能确定。
(2)正确选用设计参数,树立从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方面考虑的工程观点,要求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总体上得到最佳结果。
分离工程实验 教学大纲
![分离工程实验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e6f79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b.png)
分离工程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课程信息1.1 课程名称:分离工程实验1.2 课程代码:CHEM 3011.3 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 + 3学时实验1.4 先修课程:无1.5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2. 教学目标2.1 熟悉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2.2 掌握分离工程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术和仪器设备;2.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2.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验内容3.1 实验1:常用分离工程设备的使用3.1.1 蒸发器的使用及操作3.1.2 萃取器的使用及操作3.1.3 结晶器的使用及操作3.2 实验2:液-液挤出萃取分离实验3.2.1 挤出塔的组装和操作3.2.2 萃取相的选择和萃取过程控制3.3 实验3:气相色谱分离实验3.3.1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和条件设定3.3.2 样品的预处理和进样方式3.3.3 色谱柱的选择和色谱条件的优化3.4 实验4:固相萃取分离实验3.4.1 固相萃取柱的组装和操作3.4.2 适用于固相萃取的样品和溶剂的选择3.4.3 萃取效果的评价和分析3.5 实验5:扩散分离实验3.5.1 扩散装置的操作和组装3.5.2 扩散步骤的控制和温度影响3.5.3 扩散系数的测定和数据处理4. 实验要求4.1 学生应事先预习相关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4.2 学生应按时参加实验,准时提交实验报告;4.3 学生应认真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室秩序;4.4 学生应在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互相协助。
5. 实验评分5.1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占50%分数;5.2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数据处理占30%分数;5.3 实验室纪律和团队合作占20%分数;5.4 迟到、早退或违反实验室规定将扣分。
6. 参考教材6.1 "分离工程实验指导",作者:李明,出版社:化学出版社;6.2 "分离工程原理与应用",作者:张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6.3 "化工分离工程",作者:王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6bf27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2.png)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引言生物分离工程是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利用生物化学手段实现对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其应用范围涵盖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与计算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研究异常与团队合作精神。
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编写的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第二版课程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的实践性并优化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分离工程部分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有效的分离纯化媒介,掌握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设计方法和接收产品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生物分离工程实验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
1. 基础篇基础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操作环境和安全措施•细胞的操作与保存•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谷氨酸的分离与纯化•脱水乳糖的分离与纯化•糊精的分离与纯化2. 应用篇应用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生物质的制备与纯化•抗体的制备和鉴定•多糖的制备与分离•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四、教学方法为了保证本课程的实验效果,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计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
学生将按顺序进行各个实验项目,分析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会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进行基础篇的实验后,学生需要进行基本符号、实验结果的计算和分析。
以分离纯化为例,在常State pH 7.0下通过离子交换将猪肝提取素分离纯化。
通过干燥后的薄膜的具体质量测定,通过计算获得猪肝制备物的回收率、总分离系数和精度。
在应用篇的实验后,学生完成了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实验。
等离子体胰岛素后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电泳分析,克服了.2的电动势和纯化液中的污染物干扰下的情况,以获得高纯度,活性稳定的目标物质。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需要完全自行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过程,包括实验设计部分和实验操作部分。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日志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日志](https://img.taocdn.com/s3/m/377aec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e.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日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包括过滤、沉淀、吸附、蒸馏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分离工艺流程、计算分离效率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分离工程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分离工程概述,包括分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
2.第二章:过滤,包括过滤理论、过滤设备及其应用。
3.第三章:沉淀,包括沉淀原理、沉淀方法和设备。
4.第四章:吸附,包括吸附原理、吸附剂及其应用。
5.第五章:蒸馏,包括蒸馏原理、蒸馏方法和设备。
6.第六章:其他分离方法,包括膜分离、萃取等。
7.第七章:分离工程在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用于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离工程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分离工程》,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离工程。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分离工程的过程和设备。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c88a1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b.png)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分离工程设计是一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学科,其主要职责是开发可重用的组件,以更新、重用和分拆软件项目。
分离工程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如何规划、实施和管理分离工程项目,以更高的效率开发可扩展的组件和系统。
本文将介绍分离工程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内容,以及如何学习和运用分离工程技术。
分离工程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合理分离组件和结构,以实现可重用性。
分离工程课程将讨论如何合理设计和分离软件组件,以提高可重用性,以及如何封装不同组件之间的关系,降低耦合性,使系统易于重构和重新使用。
第二,组件管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框架和模板来构建和管理不同的组件,以及如何管理使用现有组件的依赖关系,以防止在构建或修改系统时引入新的竞争或冲突。
第三,适应性和可配置性。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可配置性和适应性,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并且可以更简单地完成版本升级等功能。
第四,架构设计。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基于模型视图控制的架构,支持快速发展和复杂架构设计,并实施可拓展的架构模式。
第五,文档管理和构建流程。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分离工程项目中使用文档系统和构建流程,以简化开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创建更可持续的产品。
除了以上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还有一些其他关键的课程学习,如技术和工具的设计和实施,技术和体系结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团队协作,质量保证和测试,开发环境的优化和性能调整,以及如何使用技术支持工具。
通过学习分离工程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软件工程技术和分离工程设计模式,以达到实现可重用性、可拓展性和可扩展性的目标。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技术和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构建可维护的软件产品,以及如何进行项目和团队管理。
学习分离工程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架构设计、编程语言等。
学生应严格按照课程的学习要求并系统地学习,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设计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c40b8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3.png)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设计一、实验目的这个实验旨在通过炼制毛细管电泳,展示生物分离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习电泳条件对生物分离的影响;•熟悉毛细管电泳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分离情况,从而对样品的纯化和鉴定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毛细管电泳仪器;•水平电泳装置;•电源;•pH计;•10x TBE缓冲液;•聚丙烯酰胺凝胶;•乙醇;•20% SDS;•明胶;•分子量标准品;•DNA样品。
3.1 准备工作•将10x TBE缓冲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x TBE缓冲液;•准备1L prepared gel solution;3.2 样品制备将不同长度的DNA分子处理,以得到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然后对DNA片段进行检测。
3.3 水平电泳•将聚丙烯酰胺凝胶放在水平电泳中;•准备样品,将样品加入凝胶槽中;•电泳条件调整:300V,50-55mA,40-60分钟;•取下凝胶板,将凝胶染色。
3.4 后续分析•同标准品比较分子量。
•将电泳结果记录在实验本中。
四、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中DNA样品应该做好安全措施,包括低温保存、使用防护手套等;•在电泳前,将电泳槽注满1x TBE缓冲液;•电泳前,还应该确认凝胶是否干燥,样品是否均匀点入凝胶缺口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明胶使用过程中,应该使用计量工具、量杯、试管等实验仪器,防止发生误差;本实验通过对生物分离工程的学习与毛细管电泳实验的练习,我们学习到了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技能。
同时,本实验也拓展了我们的实验思维,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本次实验可以让我们对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和应用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减少实验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化学与化学工程系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河南城建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2010年6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二、绪论 (2)三、设计方案简介 (3)四、填料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4)4.1、物料衡算 (4)4.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6)4.3、填料层高度计算 (10)4.4、填料压降计算 (10)五、填料塔内部结构设计 (11)5.1、泵的选择 (12)5.2、工艺管道的材质选择 (12)5.3、液体分布器设计 (12)5.4、液体再分布器设计 (14)5.5、支承板的设计 (15)5.6、压板的选取 (16)六、壁厚的计算 (17)6.1、筒体的设计计算 (17)6.2、封头设计计算 (18)6.3、法兰和垫片的选取 (18)七、各接管尺寸的设计 (19)7.1、进气管直径 (19)7.2、出气管直径 (19)7.3、吸收剂进料管直径 (19)7.4、吸收剂进料管直径 (19)八、设计结果一览表 (20)九、主要符号说明 (20)十、参考文献 (21)十一、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22)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炼油厂中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富气用稳定汽油进行吸收。
试设计一座稳定汽油吸收富气的填料吸收塔。
2.设计任务富气处理量:14万吨∕年富气组成:吸收剂组成:吸收剂在该塔操作温度下不挥发。
分离要求:nC吸收率:98%4操作条件:平均操作压力:aMP2(绝)平均液气比:()minL/5.1V吸收剂温度30℃年工作时间8000小时填料类型:填料规格和类型自选二、绪论课程设计是“分离工程”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就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加强训练。
1.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2.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包括电算)的能力。
4.用简洁文字清晰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形式,可以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逆流操作,填料塔属于微分接触操作。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操作弹性大(4)气体阻力小结构简单、设备取材面广等。
塔型的合理选择是做好塔设备设计的首要环节,选择时应考虑物料的性质、操作的条件、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制造、安装、运转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
板式塔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应性强、易于放大等特点。
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
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两大类。
塔内件有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装置、填料固定装置或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承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
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力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
三、设计方案简介稳定汽油吸收炼油厂催化裂化产生的富气,该设计任务是富气年处理量为14万吨,关键组分丙烯的吸收分率大于等于93%。
采用常规逆流操作流程.流程如附图1。
首先,据富气处理量及关键组分的吸收分率,求出塔顶尾气的量及塔底吸收液的量,吸收剂汽油的进料量,再据富气及吸收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填料(种类、材质、规格),该设计选取了直径mm d 50=的拉西环填料,由此求取塔径mm D 2000=及填料层高度m Z 29.11=。
再由吸收条件℃40=T ,atm P 13=(绝),选择合适的钢号——筒体和封头都选用MnR 16。
其次,塔内部构件及附属构件的设计与选取:液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塔底支承板、塔顶压板、手孔、人孔。
再次,各种接管的求取及法兰规格的查取,裙座、封头的设计求算等。
即完成设计。
最后,整体论证该塔的可行性及经济价值。
组分气化分率e 的计算 当组分全部气体进料时假设进料温度T =.41C 操作压力P=aMP 2时 列表:因1.01∑=ci i iK y1=0.993 0.99所以此温度符合条件 即露点温度为41.C假设度时泡点进料 则 假设温度T=21℃ 操作压力为P=aMP 2因为1.01∑=ci iixK 1=1.00748 0.99搜一次温度符合要求 即此组分的泡点温度为T=21℃ 根据泡露点温度假设一温度T=35℃ e=0.95则列表:原料温度T=80℃ 操作压力P=2aMP 列表计算液相焓F h 所以F h =∑=ci i i i z h M 1=5380.44km olKJ进料温度T=35℃操作压力P=2Mpa 时组分气相焓v h 列表:所以vh =∑='ci v i i h y M 1=59492.1776km olKJ进料温度T=35℃操作压力P=2Mpa 时组分液相焓L h 列表:所以Lh =∑='Ci i L i x h M 1=3036.4056km olKJ由热量平衡式求汽化分率e 'e '==--LVL F hh h h 9544.04056.30361776.54924056.303644.5380=-- 与假设的e=0.95基本相符 即取e=0.95四、填料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4.1、物料衡算(1)、物料计算混合组分的处理量:m G =20万吨/年年混合组分的气相量处理量:V=204710375.2800095.010⨯=÷⨯⨯1M =∑i i y M =富气的摩尔流量:h kmol G /68058.2844.19444==因2CO 、2N 、2H 极易挥发,它们的吸收量可忽略不计,其余部分各自的平衡常数如下表:表1设关键组分63H C 吸收分率为93%在最小液气比下,理论级数最多。
此时关键组分63H C 的吸收因数为:关A = 关η=0.93由关关GV L=A min⎪⎭⎫⎝⎛G L =关关A K =1.22×0.93=1.13 G L =1.3min⎪⎭⎫⎝⎛G L =1.3×1.13=1.469 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为:关关GK L=A =22.1469.1=1.204 (2)、理论级由 ()()[]A A N lg /1/lg 1ηη--=+求得 ()()[]84.7204.1lg /93.01/93.0204.1lg 1≈=--=+N 理论级圆整后取为7。
各组分i K 及L=1.469,求得i A ,再由i A 及N=7求各组分吸收分率i η:表2(3)、各组分吸收率及尾气组成见表:表3由吸收分率计算可知,由于104H C 、125H C 的i η=1.0。
故这两组分几乎全部被吸收,不进塔顶尾气中,尾气主要组成及含量表3. (4)、吸收剂用量0L操做液气比:GL=1.469 入塔气体量:F =680h kmol / 塔顶尾气量:N G =385.214h kmol /吸收剂用量:h km ol G F G L F L N/5.8512214.385680469.16802220=+-⨯⨯=+-⎪⎭⎫⎝⎛=塔底吸收液量:()h kmol G F L L N N /1146214.3856805.8510=-+=-+=4.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塔径、塔高)(1)、填料选择直径mm 50=φ的瓷质拉西环如图1(乱堆)图1(2)、塔径计算公式:uV D sπ4=首先求出操作气速u塔底混合气质量流量:h kg G m /44.19444= 吸收剂平均摩尔质量:kmol kg M /9.8385.08615.0722=⨯+⨯= 吸收剂质量流量:h kg M L L m /85.714409.835.85120=⨯== 吸收剂密度:查得3/626125m kg H C =ρ 3/659146m kg H C =ρ质量分率:129.09.838.107215.02125==⨯=M a H C 871.09.831.738685.02146==⨯=M a H C 吸收剂密度:kg m a a HC H C HC H C L/00153.0659871.0626129.013146146125125=+=+=ρρρ 3/6.653m kg L =ρ富气密度:()31/28.1440273314.858.281300m kg RT M p G =+⨯⨯==ρ (3)、采用Eckeret 通用关联图法横坐标为:086.16.65328.1444.1944485.714405.05.0=⎪⎭⎫ ⎝⎛=⎪⎪⎭⎫ ⎝⎛LG mmG L ρρ(4)、由图查知纵坐标为0.02Eckert 通用压降关联图查《化工原理》教材附录可得,其填料因子1205-=m φ=205 吸收剂粘度:查得s mPa H C ⋅=229.0125μ s mPa H C ⋅=313.0146μs mPa L ⋅=⨯+⨯=3.085.0313.015.0229.0μ查得:3/2.992m kg =水ρ52.16.6532.992===L ρρϕ水 即02.03.06.65328.148.952.12052.022.02=⨯⎪⎭⎫ ⎝⎛⨯⨯=⎪⎪⎭⎫ ⎝⎛F LLGF u g u μρρφϕ 解得:s m u F /19.0=F u u )85.0~5.0(=取s m u u F /133.019.07.07=⨯==s m V s /378.028.14360024300101437=⨯⨯⨯⨯=塔径:m u V D s 9.1133.014.3378.044=⨯⨯==π 圆整后取塔径:mm D 2000=(5)、核算操作气速把D =2m 代入塔径计算公式, 解得:空塔气速s m D V u s /12.0214.3378.04422=⨯⨯==π63.019.012.0==F u u (在允许范围内) (6)、填料规格校核840502000>==d D (合理) (7)、喷淋密度校核填料表面充分润湿,应保证喷淋密度高于最小喷淋密度min U据Morris 等推荐,mm d 75<的环形及其填料的最小润湿速率()mi n w L 为()h m m ⋅/08.03查填料手册得:32/93m m a t =()()h m m a L L t w ⋅=⨯=⨯=/44.79308.03min min 喷min 228.344/214.36.653/85.714404//喷喷L D L L L m >=⨯==πρ经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径选用m D 2000=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