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手足多汗症两法

合集下载

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方有三仁汤、桂枝汤等

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方有三仁汤、桂枝汤等

治疗手足多汗症的中药方有三仁汤、桂枝汤等
1. 三仁汤: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效,可以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属于脾胃湿热证者,表现为手足多汗、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等病症。

2.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敛阴止汗之效,可以用于手足多汗症属于营卫不和证,表现为手足心汗多、手汗尤甚、睡眠不安等病症。

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三仁汤、桂枝汤等中药方,不可自行用药。

?国医大师梅国强:手汗6年不见好?中医治手汗有方法!

?国医大师梅国强:手汗6年不见好?中医治手汗有方法!

国医大师梅国强:手汗6年不见好?中医治手汗有方法!手汗是临床常见症状,令患者极为苦恼。

甚者无论寒冬酷暑,手掌均可如水流沥,多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带来不便。

西医认为手汗症是汗腺疾病中多汗症之掌跖多汗,属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分泌腺异常所致,可采取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但术后往往会出现代偿性多汗。

相比术后不良反应,中医在诊疗上立足整体,辨证施治,多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临床治疗手汗症经验,供临床中医师参考学习。

1、手汗症的辨证用药《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故而阴阳盛衰或失于和调均可导致汗出异常。

手汗属常见汗出异常症状,梅老认为临床辨治手汗,理当首辨虚实。

生湿的差异。

《湿热论》谓:“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手汗临证多见脾胃湿热所致,患者常言其手汗夏天更为严重,伴见手心温润而黏,治宜清热祛湿,治疗上可考虑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化裁治疗;若除手汗外,患者痰湿之象明显,也可选用温胆类方加减治疗。

血与津液同源,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故若营卫(阴阳)不和,卫气不能固守营阴则津液外泄,常伴恶风、易感风邪等,临证观察,确实肤白、敏感体质者多见,对此类手汗患者,梅老常用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单方或合方加减治疗。

2、临床应用举例医案一患者某,女,20岁,2014年4月1日初诊。

主诉:手足汗出6年。

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汗出,现汗出成滴,手黏不冷,夏、冬天均可见,夏天更为严重;月经经常推迟,量少,色暗,质地黏稠;食欲不振,纳差;白天精神不好,大便黏,小便调。

舌脉:舌红苔白腻,脉滑。

西医诊断:多汗症。

中医诊断:汗证(手足心汗);辨证为脾胃湿热。

治宜清热祛湿,宣畅三焦;以藿朴夏苓汤化裁治疗。

处方:藿香10g,厚朴15g,法半夏10g茯苓30g,黄芩10g,泽泻10g浮小麦30g,麻黄根15g ,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杏仁10g,薏苡仁30g车前子15g,赤芍10g,牡丹皮10g7剂(颗粒剂),日1剂,分2次服。

手脚多汗的四套中医解决方案

手脚多汗的四套中医解决方案

手脚多汗的四套中医解决
方案
一般以下四种体质可致手脚多汗:
湿热下趋
20-40岁的人主要是因为平时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功能虚弱造成的。

而脾胃有运水化湿的功能,此项功能一弱,湿热便会郁积在体内。

湿热下趋,尤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

对于这类人群,建议可用苦瓜、薏米、山药、红枣、莲子等有健脾食材熬粥。

阴虚血热
在手脚出汗的同时还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情况,属阴虚血热。

需要滋阴养血、凉血祛风,可服用知柏地黄丸、防风通圣丸等进行调节。

肠内不洁
若手足心多汗伴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

胃中有热
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

清胃黄连丸等。

熏洗法:用苍术9克、苦参20克、黄柏9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石膏(先煎)20克、川母9克、白芷9克、艾叶9克、甘草6克等中药熬成汁,先用热气熏蒸双脚10分钟左右,待水温合适,再泡洗20分钟左右,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预防大量出汗。

在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

建议平时穿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有助于汗液的蒸发,避免引起脚
气、皮炎等皮肤问题。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

经方,又称经络处方,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络学说,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脉象等因素,选用相应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处方形式。

以下是一些治疗手脚出汗的经方:
1. 当归四逆汤: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组成。

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适用于手脚冰冷、出汗的患者。

2. 四妙散:由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组成。

具有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手脚出汗、伴有瘙痒、脱皮等症状的患者。

3.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

具有益气养血、温经通脉的功效,适用于手脚出汗、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经方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不能盲目使用。

同时,经方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代谢验方』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代谢验方』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代谢验方』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多汗症的治疗方(手足多汗症)
【简介】多汗症是指皮肤出汗过多。

大多数与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愤怒等精神因素有关。

好发于手掌、脚底、前额、腋部、外阴等处。

轻微的多汗症只是皮肤湿润
【治法】多汗症中医方
【组成】熟附片30克(先煎),肉苁蓉、生地、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各12克,党参、黄芪、桂圆肉各60克,鸡血藤18克,桂枝3克,生白芍9克,金樱子24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早晚服用。

【疾病】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

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手足多汗症中医怎样治疗治手脚出汗多汗症的几个偏方

手足多汗症中医怎样治疗治手脚出汗多汗症的几个偏方

手足多汗症中医怎样治疗治手脚出汗多汗症的几个偏方一、中医治手脚出汗多汗症偏方大全1、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

2、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

3、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

4、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

5、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5味各15克煮汤。

桂枝有解肌和营养功能。

白芍具有养阴益血,敛阴敛汗之功。

两药配伍相辅相成,加之生姜温胃佐桂枝以通阳,大枣、炙甘草益气调中助白芍以和营。

五药合用相得益彰。

加用龙骨、牡蛎各一两,也有敛阴止汗的功效。

6、取明矾25克,热水1000毫升。

一起溶化浸泡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任其自然晾干,每日1次,5日后手、脚汗正常。

7、用葛根、明矾各15克。

放入白酒中浸泡7日,过滤取液,浸泡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

2--3次即愈。

取明矾30克,干姜6片。

水煎熬30分钟,取液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浸泡30分钟。

3--5日痊愈,不再复发。

8、用鲜白萝卜600克(切片),明矾15克。

加水2500毫升,煎30--40分钟,去渣取汁,待温度适宜,浸泡手足20分钟,每日洗2次。

经3--5天治疗,即可显效。

9、艾叶20克,粗盐10克,苦参5克。

将艾叶洗净后用凉水泡半小时,将其撕成碎片放在锅中。

苦参洗净,切成小片后倒进锅内一起煮沸,沸腾后继续熬10分钟,并在关火前加入粗盐。

兑入少量凉水,将水温降至50℃左右,或是等待水凉至此温度再开始泡脚,20分钟左右。

二、中医怎么治疗身体多汗症1.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

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2.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3.常用的食疗验方: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手脚出汗中医治疗

手脚出汗中医治疗

手脚出汗中医治疗
手脚出汗的中医治疗,需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来进行。

手脚出汗通常与气虚、阴虚、湿热等原因有关,应根据类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来进行缓解。

1、气虚:由于气虚导致患者手脚汗多,通常还可伴随汗出恶风、倦怠、气短、舌淡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手脚出汗,中医的治疗原则为益气固表,常用的方剂是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可改善手脚出汗症状;
2、阴虚:由于阴虚导致患者手脚出汗,常有五心烦热的表现,夜晚睡觉的时候可伴有盗汗、两颧红赤、口燥咽干等症状。

阴虚导致的手脚出汗,中医的治疗原则以养阴清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生脉散、当归六黄汤等;
3、湿热:由于湿热导致患者手脚出汗,汗液较黏腻,常伴有口苦、小便色黄、舌苔黄腻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中医的治疗原则以清肝泻热、化湿和营为主,常用的方剂是龙胆泻肝汤、四妙丸等。

手脚出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遵医嘱通过中医治疗进行改善外,生活及饮食习惯也要有一定的调整,如可以通过合理调整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菠菜、苹果、猕猴桃等,注意保暖,保持心情愉悦,帮助身体恢复。

手心脚心出汗中医辩证

手心脚心出汗中医辩证

手心脚心出汗中医辩证
病情分析:1、病情诊断及鉴别诊断:
手心脚心出汗,中医称为“五心潮热”,可能是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等原因导致。

需与肺结核、肾盂肾炎等发热疾病相鉴别。

2、病因分析:
阴虚火旺:多因长期熬夜、劳累过度、房事不节等原因导致阴液亏损,虚火内生,出现手心脚心出汗、口干舌燥等症状。

心血不足:多因久病体弱、思虑过度、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心血耗伤,出现手心脚心出汗、心悸失眠等症状。

3、治疗建议:
阴虚火旺:建议服用知柏地黄丸,用法用量遵循医嘱。

若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可加用黄连上清丸。

心血不足:建议服用归脾丸,用法用量遵循医嘱。

若伴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可加用天麻钩藤饮。

4、生活建议:
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肥肉等。

锻炼方面: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以增强体质。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汗症状。

作息方面: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风险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手脚多汗中医推荐3个外洗方

手脚多汗中医推荐3个外洗方

手脚多汗中医推荐3个外洗方
手脚多汗,一般是手脚心出汗多,西医学称为“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较大、身体比较虚弱的青壮年身上。

手脚心出汗多
中医学认为手脚多汗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原因是气虚。

手足出汗多的人,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戒烟少酒,少吃辛辣味重的食物。

黄芪熏洗方
中药黄芪
【组成】黄芪30克,葛根30克,荆芥10克
【制法】以上3味中药加适量水煮沸后,小火煎20分钟。

【用法】先用药蒸汽熏蒸手脚,再用药汁外洗。

每天1次,连用5天。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以使用,孕妇忌用。

专家提示: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的作用,对气虚的多汗效果很好。

明矾外洗方
明矾晶体
【组成】明矾20克
【制法】用适量沸水溶化明矾。

【用法】等到水温合适时浸泡手脚10分钟,并自然晾干,每天1次,连用5天。

【功效】收敛止汗。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以使用,孕妇忌用。

专家提示:明矾有收敛止汗、解毒杀虫的作用。

蛋黄油方
鸡蛋黄
【组成】鸡蛋黄2个,花生油少量
【制法】用少量花生油煎鸡蛋黄,一直煎到蛋黄变成黑色,煎出油来
【用法】用煎出的油擦手,把手擦热。

早晚各擦1次,连用3天。

【功效】收敛止汗,消肿生肌。

【适用人群】一般人都可以使用。

专家提示:这个方子还可以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烧烫伤等。

两味中药,3次治愈汗手汗脚

两味中药,3次治愈汗手汗脚

两味中药,3次治愈汗手汗

在你周围或你自己碰到过这样的朋友,他她一年四季都是手或或脚是湿的,与他她握手比方都很别扭的,夏天湿热,冬天湿冷。

脚就更不要说了,这害处弊端。

更有离谱的在冬天起床时,掀开被褥会看到双脚冒气的。

这些对日常生活是个严重影响!其实这是患上了'手脚多汗症‘。

手脚多汗(即手多汗,脚多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常始于儿童或青春期,在年轻人中尤为多见。

医学上称做局限性多汗症,多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一般是青春期开始出现,症状为身体汗量不多,手心,足底大量出汗,并有一定的遗传性,到年老后手脚多汗会慢慢减少。

麻黄根
明矾如果有汗手汗脚,手脚出汗量大的症状,最好征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养。

今给有此方患的朋友提供一方,此非我原创,转载论坛,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我从小手脚就爱出汗,很严重,手拿会笔或拿会筷子手心全是湿的,不论春夏秋冬,手脚全出汗。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用麻黄根和明矾在一块洗就能治好,我照他说的,泡了几次,没想到手脚出汗完全好了,整天不再湿乎乎的了,我打心眼里高兴。

具体方法是:从中药店买麻黄根、明矾各10克。

将麻黄根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后,加入明矾,混匀,稍凉后洗手洗脚,一般2~3次即可治。

中医对治各种盗汗手汗汗证的方法

中医对治各种盗汗手汗汗证的方法

中医对治各种盗汗手汗汗证的方法盗汗、手汗以及汗证是指人体出汗量异常增多或出汗部位不正常的症状。

中医认为,盗汗、手汗、汗证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异常、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

针对这些症状,中医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中药调理1.逍遥散逍遥散是中医中治疗盗汗、手汗的常用方剂。

逍遥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能够调节体内气血运行,改善盗汗、手汗的症状。

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黄耆、白术等,服用后可以缓解盗汗、手汗的症状。

2.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可用于治疗盗汗、手汗、汗证。

该方剂主要成药有人参、白术、茯苓等。

补中益气汤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对盗汗、手汗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黄连石斛汤黄连石斛汤也是中医常用来治疗盗汗、手汗的方剂。

该方剂采用黄连、石斛、白术等中药,具有寒热互夺、益气固表的作用,对于盗汗、手汗的症状能够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二、针灸疗法1.内关穴内关穴是位于手掌中心处的穴位,是治疗手汗的重要穴位之一、通过刺激内关穴,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手汗症状。

可以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如温针、电针、手饵针等进行治疗。

2.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是一个重要的调节气血的穴位。

针灸时可以采用“旋转刺激法”,即在针刺到位后顺、逆时针旋转针头,以激发穴位的效应。

通过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盗汗、手汗的症状。

三、中医调理方法1.调整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与盗汗、手汗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此外,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止汗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茯苓、石斛等。

2.调整作息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对于改善盗汗、手汗的症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以及身体过度疲劳。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盗汗、手汗等症状。

3.心理调节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也是导致盗汗、手汗等症状的一个因素。

脚出汗怎么办

脚出汗怎么办

脚出汗怎么办作者:朱立文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09期脚出汗怎么办——中医治疗脚出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明矾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晾干,一日1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也可用复方新诺明药片压碎洒在鞋垫上,一周后即可痊愈。

白矾20克,水1000克,混合溶解后浸患脚10分钟,让其自然晾干,每晚一次,连续五日。

大白萝卜适量,洗净切片加水煎服,以煎液洗烫患脚,每日2次。

干姜15克,白矾15克,煎水洗患脚,连洗数日。

白矾25克,扁蓄根30克,水煎2次,药液约为2000毫升,放盆内备用。

每天浸泡,每日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睡前洗最好,每副药可用2天,洗时将药液温热,6天为1个疗程中医认为,手脚多汗是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可分虚、实两种类型。

脾胃虚弱者还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津液不足的虚热症。

可选用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各20克)加枣仁、牡蛎、石斛、合欢花各15克治疗。

脾胃实症者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可选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

中医认为,会阴部多汗与肾的关系密切,分虚、实两种症型。

虚症者汗出在梦中,醒来胯下汗津津,可用知柏地黄丸调治;终日胯下潮润,动时增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调治。

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

另外,可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或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

脚出汗怎么办——生活指导1.首先消除精神上的紧张(或是自我暗示)情绪,放松心情。

2.出汗后及时更换鞋子,及时洗脚。

3.去药店购买乌洛托品(可以抑制汗腺的分泌,以缓解脚出汗的症状),若是固体小颗粒可直接在每次洗完脚后搓洗;若是片状的,可敲碎使用。

4.如果脚出汗严重,建议最好穿布鞋或透气的运动鞋和棉袜。

【编辑:汐颜】。

手脚出汗怎么办,不妨试试中医调理法

手脚出汗怎么办,不妨试试中医调理法

手脚出汗怎么办,不妨试试中医调理法
手脚出汗不一定是热的,也有可能是冷的,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手脚出汗过多,都要注意,有可能是身体内分泌失调。

对于手脚出汗我们不妨试试中医的治疗方法,实用又简单。


★方法一:外洗法
首先,可以采用热盐水清洗。

热盐水对于皮肤出汗造成的细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水的高温可以加速手脚的血液循环,让手脚保持干燥和清洁。

其次,可以利用干姜和明矾煮水清洗。

在《千金》中是如此记载明矾的:矾石丸治脚气冲心,以其燥湿也。


★方法二:饮食法
手脚出汗在饮食方面,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吃,而另一
方面是决绝不良食物。

首先,薏米、红豆、山药等都可以调理脾胃,并且在冬季调理脾胃虚弱还可以选择一些葱、姜、胡椒等辛热食物。

其次,针对脾实症要拒绝不良饮食习惯,食物尽量清淡,避免烟酒和过于辛辣的食物。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

治手脚出汗的经方手脚出汗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频繁或者过量的汗水,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有许多传统中医经方可以帮助缓解手脚出汗的问题。

1.酸枣仁汤:主要成分:酸枣仁、五味子、牡蛎、淡竹叶、茯苓等。

方法:将酸枣仁、五味子、牡蛎、淡竹叶、茯苓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

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颜面潮红;神疲倦怠;失眠、梦多。

2.酸石膏汤:主要成分:酸石膏、玄参、牡蛎、茯苓、五味子等。

方法:将酸石膏、玄参、牡蛎、茯苓、五味子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

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心烦不寐,神倦倦怠等。

3.白术附子细辛汤:主要成分:白术、附子、覆盆子、细辛等。

方法:将白术、附子、覆盆子、细辛等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神疲乏力,易患感冒,畏寒,食欲不振等。

4.当归芍药散:主要成分:当归、白芍、山药、枸杞子、细辛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易感冒,头晕目眩,乏力等。

5.川羌活血丸:主要成分: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辣椒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研磨为粉末后,拌入蜂蜜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服用10粒。

适应症:手脚出汗,伴有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发紫,舌淡苔白等。

6.龙胆泻心汤:主要成分:龙胆草、泽泻、赤小豆、苎麻仁、补骨脂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虚热烦渴,舌红少苔为空而干等。

7.小金丸:主要成分:大戟、山栀、白英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服用10粒。

适应症:手脚出汗,伴有体温过高、呕吐泄泻等。

8.百合汤:主要成分:鲜百合、滑石、甘草等。

方法:将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后,取汤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用。

适应症:手脚心多汗,伴有烦躁不安,头晕目眩等。

总结:这些中医经方对于缓解手脚出汗问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强烈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手心出汗中医调理青少年多汗问题

手心出汗中医调理青少年多汗问题

手心出汗中医调理青少年多汗问题青少年多汗问题,特指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手掌出汗过多的情况。

这种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少困扰,不仅会影响日常社交交往,还可能引发自信心下降、学习困难等问题。

传统中医学认为,多汗问题是由于身体失去阴液、阳气过盛引起的,因此针对性的中医调理能够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帮助青少年缓解手心出汗的困扰。

一、中药调理1. 青蒿素浸泡手浴:准备适量的青蒿素药材,将其研磨成细末,加入足够的温水中,浸泡双手。

在温水中浸泡约10分钟,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青蒿素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调节体内火气,达到缓解多汗问题的效果。

2. 枸杞熬粥:取适量的枸杞,加入粳米中熬粥。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能够改善体内阳气过盛的情况,对缓解手心出汗问题有一定效果。

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持续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改善。

二、中医养生调理1. 调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葱蒜等。

多食用水果、蔬菜,保持饮食均衡。

此外,青少年多汗问题可能与肝胃湿热有关,可适当饮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茶水,如菊花茶、米醋水等。

2. 运动调理:适当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多汗问题。

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出汗。

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等轻柔的运动。

3. 心理调节:多汗问题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自卑心理,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和孩子多沟通,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信心。

三、穴位按摩调理1. 心包经络按揉:用拇指按揉手掌心部位的心包经络穴位,每次按摩约5分钟,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心包经络穴位位于手掌心的中央位置,按揉时可以适当用力,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手心出汗。

2. 三阴交按摩:用拇指按摩脚背部位的三阴交穴位,每次按摩约5分钟,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三阴交穴位位于脚背内侧,距离足底约三寸,按摩可提升肾脏功能,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进而改善多汗问题。

中医如何治疗手汗症

中医如何治疗手汗症

中医如何治疗手汗症中医治疗手汗症,可以辨证选用中药治疗。

手足汗出常见于脾胃湿热、阳明燥热、心肾阴虚这些情况。

(1)脾胃湿热证,可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及藿朴夏苓汤加减,能够理气健脾,清热化湿。

治疗脾胃湿热证:手掌汗出,冬日明显,汗液热黏,色黄。

肢体困重,发热倦怠,胸闷腹胀满,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或厚腻,脉濡数。

(2)阳明燥热证,可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主之。

能够峻下热结,清热祛实。

治疗阳明燥热证:手掌汗出,汗液热蒸,四肢烦热,腹胀满痞硬,易于烦躁,口渴喜冷饮,大便硬结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3)心肾阴虚证,用:生脉散、麦味地黄丸及炙甘草汤加减。

能够滋阴养血,补益心肾。

主治心肾阴虚证:手掌汗出,汗出不多,伴有手足心烦热,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口舌生疮,舌红苔少,脉细数。

以上方药须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中医治疗手汗症,可以辨证选用中药治疗。

手足汗出常见于脾胃湿热、阳明燥热、心肾阴虚这些情况。

(1)脾胃湿热证,可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及藿朴夏苓汤加减,能够理气健脾,清热化湿。

治疗脾胃湿热证:手掌汗出,冬日明显,汗液热黏,色黄。

肢体困重,发热倦怠,胸闷腹胀满,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或厚腻,脉濡数。

(2)阳明燥热证,可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主之。

能够峻下热结,清热祛实。

治疗阳明燥热证:手掌汗出,汗液热蒸,四肢烦热,腹胀满痞硬,易于烦躁,口渴喜冷饮,大便硬结干燥,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3)心肾阴虚证,用:生脉散、麦味地黄丸及炙甘草汤加减。

能够滋阴养血,补益心肾。

主治心肾阴虚证:手掌汗出,汗出不多,伴有手足心烦热,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口舌生疮,舌红苔少,脉细数。

以上方药须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手足心出汗的中医治疗

手足心出汗的中医治疗

手足心出汗的中医治疗
手足心出汗的中医治疗
手足心出汗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具体如下:
一、手足心出汗可能是因为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所致,治疗时应该补肺益气,以固表养阴为原则。

可以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津、益气敛汗,或者嚼服西洋参、人参等,也可以选用生脉散和玉屏风丸加减运用。

二、手足心出汗有可能是由于脾胃虚寒导致,所以治疗的时候要多吃苦瓜、薏米、山药、红枣等健脾的食物。

可以用苍术、苦参、黄柏、地肤子、艾叶、甘草、石膏、川贝母等熬成汁浸泡手脚,可以缓解出汗。

有不舒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患者平时生活中还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选择比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来补充自身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同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有氧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对改善症状也会有所帮助。

1。

手脚汗多治疗方

手脚汗多治疗方

手脚汗多治疗方
手脚汗多治疗方
【治法】补气实卫、祛风除湿、固表止汗。

【方名】傅青主手脚汗熏洗方
【处方组成】黄芪30克葛根30克荆芥9克防风9克。

【全方释义】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止汗;葛根:辛散解肌、升阳、寓收于泄;荆芥、防风:散风解表,胜湿止痒,配伍黄芪,补中有泻、泻不伤正。

防风:散风解表,胜湿止痒,配伍黄芪,补中有泻、泻不伤正。

防风又为散风之润剂,辛散中有甘润,不需担心散风之品伤津之弊。

【使用方法】煎煮全方,趁热熏洗手脚。

熏洗至水变温后,再用其泡洗15分钟。

手出汗的中医论述

手出汗的中医论述

手出汗的中医论述
根据中医的理论,手出汗通常被认为是体内的阴阳失衡或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症状。

以下是其中一些中医论述手出汗的原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1. 脾虚湿盛:中医认为手出汗可能与脾虚湿盛有关。

脾为运化水湿的器官,如果脾功能不正常,水湿无法运化,就会聚集在体表,导致手部多汗。

治疗方法包括调节饮食,避免油腻、寒凉、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以适当使用健脾湿化的中药。

2. 心火旺盛:中医认为心火旺盛也可能导致手出汗。

心火旺盛指的是心火的活动过于活跃,容易导致整个身体阳气过旺。

治疗方法包括平衡心火,避免过度刺激和情绪波动,可以适当使用清热、安神的中药。

3. 肾阴亏损:中医认为手出汗也可能是肾阴亏损所致。

肾主水液代谢,阴虚则不能润养汗孔,容易导致手部多汗。

治疗方法包括调节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补肾,可以使用滋阴补肾的中药来改善肾阴亏损的情况。

另外,中医治疗手出汗还会根据具体症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体质、气血运行、五行相克等。

中医治疗强调调整整个人的阴阳平衡,所以治疗手出汗往往需要综合调理。

必要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艾灸等。

请咨询中医师获得个体化的诊疗建议。

手足多汗症的中医疗法

手足多汗症的中医疗法

手足多汗症的中医疗法——从举人汗手考场遭难说起顺治十年初,京都举人复试正在进行中。

突然,监考官发现考生谭翰有作弊嫌疑,其右手下面垫有一叠绢。

监考官见之立即报告搜检官。

清代科举考场纪律十分严明:“士子入场,如有怀挟片纸只字……均枷示问罪。

”搜检官当下要将谭翰逐出考场示问。

谭翰急忙解释道:“我素有手足多汗之疾,怕将圣上试卷渍湿,故尔垫绢以汲手汗。

”并伸出双手给搜检官验视。

只见他手掌上汗水淋淋,又见他将手握紧时,汗便从掌中滴落。

科场礼部官吏见此情形,又仔细查看那绢,绢竟是湿漉漉的,并无半点字迹,便让谭翰继续答卷。

谭翰高中榜首,他的汗手病症,险些误其一世功名。

谭翰的这种汗手,现代医学称之为“局限性汗出异常”,或称为“手足多汗症”。

中医谓之“手足汗”。

早在1695年张璐所撰《张氏医通·杂病》中就载有此症:“脾胃湿蒸,傍于四肢,则手足多汗。

”现代医学认为此症可能是由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使人在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时,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发生多汗所造成。

中医认为,此症病因大致有三种:一、脾胃湿热。

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汗出,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

患者多因劳倦伤脾、失其健运,或湿邪侵袭于脾胃,导致湿阻脾胃,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胃中津液旁达于四肢,致手足汗出。

胸脘痞闷,身体困重,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濡滑,皆为湿热之象。

中医内治宜清热燥湿和中,可用厚朴6克,黄连、陈皮、石菖蒲、制半夏各5克,苍术、白术各8克,茯苓、泽泻、猪苓、焦山栀各10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二、脾胃气虚。

由此病因引起手足汗的患者,症见手足出汗,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象虚弱。

患者多因饥饱、劳倦,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运化失调,津液不能布行,旁注于手足而致手足汗出。

乏力、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弱均为脾胃气虚之象。

中医内治宜补益脾气,可用党参、白术、莲子肉、白扁豆各10克,茯苓、淮山药各12克,苡仁15克,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手足多汗症两法
*导读:手足多汗症,临床并不少见,多与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有关。

经临床实践表明,手足多汗症,采用中药或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常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1、中药治疗:取明矾30克、干姜5-7片。

将以上二味药用适量水煎熬半小时后,取汁去渣倒入盆中,趁温把手足浸于药液中(药液要浸没手足背至腕、踝关节)。

在浸泡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加入温开水,以保持药液的温度。

每晚睡前浸泡一次,每次浸泡20分钟左右。

连续使4-8次。

2、针刺治疗:取双手合谷穴,用1.5寸长的毫针,快速进针5-7分深度,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轻轻捻转提插毫针3-4次,以加强针感。

每日1次,连用5-8次。

同法,足汗多者,取双足三阴交穴针刺,进针深度约1寸许。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任选一种即可,但若两法配合进行,白天针刺,晚睡前中药浸泡,其治愈时间可大大缩短。

在治疗期间,不宜饮酒,不吃辣椒、大葱、大蒜、生姜等辛辣食物。

合谷穴和
三阴交穴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