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pptx

合集下载

虚拟社群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

虚拟社群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

目标%社群中有大量的网络资源"从课堂数 对自己与他人"进而查漏补缺&优化改进%这
据分析系统到重建辅助XY系统"为不同地 样"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个体走上专业化发
域&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进阶提供了有效 展道路"还有助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
比如我的工作室"在寒暑假会发起基于
!二#在虚拟社群中建立共同体内部小组 问题的阅读活动%从解答教师种种困惑的
环境下的同频共振"能帮助教师快速有效地
以往"研讨的成果如果要,变现-"需要一 解决问题"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个漫长的过程%在虚拟社群环境下"成果转 !四#反思模式
化可以变得更加迅捷%共同体成员即时获取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
新的成果"将其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可以迅速 W经验O反思%反思促使教师重新对已知进
可以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不同的
教师发展)&
共同体活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让共同体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知识
员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方法%一般可以问题与 观-,学习观-的凸显"新型的&教师自主参与
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化研究活动%在 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基于虚拟社群的
活动中"为教师创造合作&共享的机会"让有 教师发展共同体正在不断形成&建设中%解
要鼓励&引导教师在共同体内部建立小 )给教师的建议*"到研究,童年-这一概念的
组"根据专题&年龄&地域等"建立不同的群 前世今生的)童年的消逝*"再到聚焦课堂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目的、特点和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通过共同的目标、理念和方法,借助合作学习、学习资源共享、互助支持等方式,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群体。

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个体教师和集体学校的共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要树立学习的意识,重视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有效结合,积极参与共同体建设活动。

其次,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保证共同体的顺利运行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学习展开,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学习为中心,推动学习的深化和延伸;二是强调合作共建,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合作学习、互助支持等方式,实现教师之间的共同发展;三是注重创新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改革。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是明确建设目标,确定共同体的愿景和使命,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二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机制,明确角色分工,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互助支持;三是实施专业学习活动,组织教研、观摩、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学校领导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通过共同体建设,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成长,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共同体PPT课件

学习共同体PPT课件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学习层面来看
其一,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 其二,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所谓学习 ,是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是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 对话;也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我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 想碰撞,实现同客体(教材)的新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 的思想。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经验 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追求上好课的教师总想联系孩子的好的回答来组织教学,着力区分 孩子思考的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教师的责任不在于上好课,而 在于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最大程度的提升每一个孩子的学习。 任何一个孩子的思考与挫折都应当视为精彩的表现来加以接纳。倾 听每一个孩子的困惑与沉默,正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富于 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全身心的直面孩子的多样性与教材的发展性的。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现在的儿童在2020年将成为社会人,30多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工人 比率会从10%锐减到2%。21世纪的是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社会, 是知识不断变动、更新、发展的社会。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 沟通能力、探究性学习符合这种社会变迁的需要。
所谓“同步教学”模式是以产业革命社会的大工业效率主义为基础形 成的。产业社会的终结与新型社会的勃兴标志着“同步教学”的时代 也以结束。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目标----达成----评价 转变为
主题----探索----表现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为什么需要合Leabharlann 学习?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社会背景发展层面
我们所熟悉的传统课堂是19世纪的产物,这种课堂是同民族国家 的统一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相互呼应的。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已经从以商品生产与消费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后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是以高度的知识、 文化、信息和服务业所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共45页文档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共45页文档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 探讨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页PPT文档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页PPT文档

发帖
旁观/出席
接受 参与
斑竹 活跃者
重视 品格化
3.2 人气:由少到多,S曲线?
3.2 鸿沟说:少数影响多数
——新技术被大众采纳的过程
课题之一
Geoffrey A. Moore
3.3.0 关键转变:从资源到活动
有路-有车-有货-有交通规则(标准)?
资源
活动
3.3.1 网上教研活动:先决条件
M. D. Roblyer,2019
• 社区感:如何形成
3.1 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
• 校本教研
– 离很多教师还有点远(濮棍铭、洪福珍 等, 2019)
– 如何让教师走近,走进?
• 校本:流于形式
– 活动:听课、评课; – 目的:不明确。每周1小时Vs研究1周的课程内
容,很难;或闲扯、改作业; – 作用之一:分工准备练习,比以前个人出练习,
• 精神家园:交友,聚友;倾诉,休闲吧,减压吧 • 加油站:求助,展示,掏宝
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
• 目的Vs手段or途经? • 目的
– 教师发展新途径 – 信息素养 – 教育均衡
• 为什么要以此途经?
– 为什么不是资源? – 为什么不提
• 网上培训 • 网上评课,观摩? • 网上教研
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
– 没有社区的支持与活动,就无网上学习可言 (Palloff & Pratt, 2019)
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
• 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19):
– 一定规模的人群+一定的社会关系 – 共同的活动场所 – 共同的社会活动:社区的本质特征 – 社区文化:秩序、规则。 – 社区感:成员间的亲和性,归属感、认同感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与策略——以厦门市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例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与策略——以厦门市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例

近年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

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以厦门学习共同体为例,通过关注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立共同的愿景与价值多,确立平等的对话规则,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期重构新的教育生态文化产域。

摘要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建构策略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提出:“引导教师加强学习,阅读经典,提高修养;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为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基层教师的成长实践如何回应顶层的教育政策设计?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笔者结合厦门教师学习共同体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一)学习共同体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要走“学习共同体”发展之路的理念来自于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下的“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9年研制了《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从五个方面规定了教师的专业标准,其中第五条是: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教师被界定为“学习”的存在,期待教师发挥“学习共同体”一员的作用,同时触及教师专业领域的社会背景,明示促进教师同其他专家与家长的合作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1]美国教学与未来国家委员会(NCTAF)则在2005年6月推出《导入学习共同体》,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不是个体化,而是依托学习共同体。

[2]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呼吁:“把学校从一个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共同体。

”日本佐藤学教授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运动,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都开展得如火如荼。

教师培训课件《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小学校本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师培训课件《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小学校本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
划……
• 针对组级发展的:如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 等的研修
• 针对不同群体的:如老教师沙龙、青年教师论 坛、骨干教师工作坊、青蓝工程、中层干部研 习会、班主任培训……
• 针对个人成长的:如读书节、教学反思、论文 写作、课题研究交流等
• [案例] 创新——引入专业的团队培育工具
MBTI是一种专业的职业性格及行为倾向的心理测量。
38
• 1.领导机构强调责任意识、引领意识
• 校长是校本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主抓 贯彻落实
• 要牢记职责:总体策划、全权组织、全面保障、全程 管理
• 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 师生生命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 要制定出每一学年校本研修的主导性课题,带头学习 、引领改革,整合资源,争取支持,加强评估;
• 要为研修校本研修活动营造舆论氛围,提供条件保障 ,培育教师学习文化。
• 2.执行部门强调规范意识、服务意识
• “规范”即每期研修要做到“计划、落实、反思”
• “服务”即要为参与教师做到“三个主动”
主动询问 需求
主动提供 服务
主动给予 激励
• 我们的职责和定位: • 理念落实、活动策划、过程协调、全程服务、总结反
• 录制教学片断——自我评析——校园网共 享——教师留言
• [案例] 德育微课程设计 • 指向:培养班主任的课程设计能力 • 主要形式:开放式研修 • 理论学习——任务布置——寻找资料 • ——辩论方案——形成案例——推广与创新 • 礼仪课程及微德育
• 3.参与对象多元,以分类推进为本 • 关注教师群体的变化,找出制约师资队伍建设
• 研讨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研讨新课程观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 研讨新课程观下的自主、合作、探究; • 研讨如何建构人文、高效和谐的课堂; • 研讨教学细节:课堂语言,优化目标设定、问题设计

教师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

教师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

教师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研究在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教师作为教育质量的主体,其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教师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源于人本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成员间的协作和知识共享。

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学习伙伴。

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分享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讨论,从而推动个人和集体的专业发展。

在探讨教师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时,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方面:共同体的构建、运作模式、使用的数字工具、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对于共同体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其目标和使命。

这一共同体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还应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 pedagogical practices 的改进。

通过确立共同的愿景,参成员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同时,建立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确保共同体的规范和有效运作。

运作模式方面,网络学习共同体通常采用自组织的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自发加入某个具体的学习小组或主题讨论,这种灵活性能够大大提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组内的交流可以通过在线论坛、社交媒体、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这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

同时,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的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能够鼓励教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深度合作。

在数字工具的使用方面,教师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利用多种在线平台和资源。

例如,教育博客、网络研讨会、数字化资源库、以及社交媒体群组等,都是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和分享的重要工具。

这些工具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支持,还能够促进跨地域的合作,实现知识的广泛传播。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
关注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 向,研究如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 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发 展,可以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06
结论
研究总结
本次研究通过深入探讨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揭示了其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 展、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平台、学习资源、交流机制以及评价 反馈等多个方面,形成有机整体,以实现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访 谈等方法,对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1. 文献综述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教师虚拟学习共同 体的相关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3.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虚拟学习共同 体的认知、参与情况和满意度等。
2. 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案 例,对其构建、运作和管理进行深入剖析 。

共同体建设方法
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体的成员应共同制 定和认同愿景,明确共 同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制定规则
共同体的成员应共同制 定规则,明确成员的权 利和义务,规范成员的
行为。
搭建平台
共同体的成员应搭建一 个适合交流和学习的平 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
持和资源。
组织活动
共同体的成员应定期组 织各种线上或线下活动, 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
机遇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 了更高要求;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强。
未来发展方向
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研究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更新,在教育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带来了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因此现代教育研究领域内更多的注重于在网络时代中教师专业如何发展以及方式等等。

就目前的网络时代发展环境而言,教师专业的前景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所以,网络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对于整个教师专业环境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网络环境教师学习构建研究1在网络时代中何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其构造1.1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定义教师个人日积月累的学习并把所学技能广泛应用于教学的过程推动着整个教师行业专业技能的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个体存在,有着基本的特征如实践性、领会性等等,这众多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补就构成了学习共同体,另外教师个体的知识实践性以及创造力借助于共同体得到不断的提升[1]。

本研究中“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界定为: 怀有相同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在教育岗位做出良好成绩的教师、教育专家等等每一个成员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而成的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目的的组织即是网络时代中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意见要给予充分地尊重,使得每个教师自身的特点得以完全施展,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保证每个教师在团体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同时教师共同体的构建也是一个学习型学校的重要元素。

图1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2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运行方式2.1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学习共同体具备的特点在信息技术时代中怀有共同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教育专家、在教育岗位上做出优秀成绩的教师以及教育界其他人士等构成学习共同体的主体,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共同交流、即时沟通、互相传授经验的氛围。

信息技术时代教师共同体有着诸多特征,具体如下:(1)共享深度资源构成教师共同体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该特征在其教育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加强。

《学习共同体》课件

《学习共同体》课件
学习共同体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理解。
协作性
学习共同体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互相启发、补充和修正,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互动性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推动共同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习共同体》ppt课件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学习共同体在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与反思学习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与特点
01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协作、交流和分享,共同成长。
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个体与集体知识的建构。
情境学习理论提倡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学习,认为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跨越学科和领域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认为学习者应该在实际的情境中体验和实践,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在探究中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自律,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与反思
05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知识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表现,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
开放心态
鼓励成员开放心态,尊重并接纳不同观点。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策略研究姓名:陈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冯锐20070401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20000名教育工作者和50000名中小学生参与此网络学习系统,并且预计今后将有更多的网络学习系统加入这一体系,同时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在虚拟学习系统中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并建立了英联邦共同体学习联盟http://www.c01.o耐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美国关于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行的更早、更深入。

学习共同体被作为一种革新传统课程的新选择而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

几乎每个州都有一些正在进行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和实践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社会机构,到2001年,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己经发展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运动,华盛顿本科教育质量改善中心还专门创立了一个名为“国家学习共同体工程”的研究信息交换中心,在北中地区教育实验室(NCREL)设计构筑了“有效学习共同体”等来进行实践方面的研究。

人们正在将网络的优势应用到学习共同体中,并专门针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通过“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虚拟学习共同体”、等关键词对分别对荷兰Elsevier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数据库中从2000年到2006年收录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

从查阅到的资料数量来看,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论文逐年在不断增多,见论文统计图0一l、O一2。

(图O-I国外研究论文统计图)陈静: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的有效策略研究!(图0-2国内研究论文统计图)通过对研究论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国外关于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的研究比较多,而在虚拟学习共同体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践上有一些初步探讨,但并不全面和深入,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还有待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运用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不足(Pelgrum,2001); 3. 认为计算机技术太复杂、难用(Cox et al.,1999)
等。
4. 教师评价……
3.3.2 教师面临哪些障碍
我们2004-2005在北京的调查:
– 时间问题: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 – 培训问题:“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课件和资
• 精神家园:交友,聚友;倾诉,休闲吧,减压吧 • 加油站:求助,展示,掏宝
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
• 目的Vs手段or途经? • 目的
– 教师发展新途径 – 信息素养 – 教育均衡
• 为什么要以此途经?
– 为什么不是资源? – 为什么不提
• 网上培训 • 网上评课,观摩? • 网上教研
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
–侧重点、创新点 –如何形成成果 –成果形式与研究
方法
• 如何理解
–什么是虚拟学习共同体 –为什么要建网上社区
• 如何提高
–网上研修的有效性、持 续性
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
• 技术?
–网络平台,虚拟空间 – Blog,BBS;RSS,Tag,Web2.0
• 资源?
–发布、交流,共享?
• 活动?
任务减轻了(夏芳敏,2006)
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
• 教师的困惑 (徐 晖,2006)
– 模式化:本校优势、特色不显著; – 形式化:申报课题-束之高阁-并不行动-徒
有虚名 – 被动性:43.1%教师认为是消极参与(王
耀西,2007) – 模糊性:报名参加-写写论文。目的?
3.1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
• Web-based:如何避免流于形式
– 何种活动?何种条件?适合谁 – 如何设计、组织 – 如何指导、促进 – 如何评价、保持
3.2 人气:从哪里来
• 行政推动? • 领导监督? • 激励机制? • 任务驱动?
• 内在动机 • 满足需要
– 现实-潜在 – 部分-多数 – 一维-多维
3.2 人气:态度的表现
–开展网上培训 –视频会议,网上评课 –从校本到网上? –从本校到校际?
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
• Community
– 社区(1930s,费孝通 ) – 共同体,社群,团体
• 虚拟(virtual)社区,网上(online)社区
– 英Howard Rheingold(1993):当足够多的 人们带着饱满的情感长期进行公开讨论,以期 在赛百空间中形成个人的关系网时,在网络中 所出现的社会集合体”。
• 社区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心理基础 • 衡量社区发育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
• 疑惑:网上研修,离教师更远? • 人气:如何吸引更多教师主动参与
– 鸿沟:从少数到多数 – 态度:从接受到重视
• 空间:如何更舒适,方便,友好/技术 • 活动:如何开展/西城做得很好
– 先决条件 – 排除障碍
料”、“不善于将教学意图用计算机来实现”以 及“不会排除软硬件故障” – 资源问题:课件和资料中适合教师需要的少,而 不是缺少课件和资料; – 技术支持和保障:
• 社区感:如何形成
3.1 疑惑:从校本教研谈起
• 校本教研
– 离很多教师还有点远(濮棍铭流于形式
– 活动:听课、评课; – 目的:不明确。每周1小时Vs研究1周的课程内
容,很难;或闲扯、改作业; – 作用之一:分工准备练习,比以前个人出练习,
– 没有社区的支持与活动,就无网上学习可言 (Palloff & Pratt, 1999)
三、如何建设网上学习社区
• 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03):
– 一定规模的人群+一定的社会关系 – 共同的活动场所 – 共同的社会活动:社区的本质特征 – 社区文化:秩序、规则。 – 社区感:成员间的亲和性,归属感、认同感
教师虚拟学习共同体 的建设与研究策略探讨
首都师范大学 蒋国珍 2007 .6
话题:文献与研究课题
• 源自经验 • 理论推导 • 复制研究 • 源自实践
– 研究者本人的发现 – 教育改革实践
• 文献发现 • 专家建议
•如何选课题 •如何界定问题 •如何做文献 •何时做文献
问题讨论:基于文献
• 课题如何做
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
• 社区基本要素构成(王思斌,2003):
– 一定规模的人群+一定的社会关系 – 共同的活动场所 – 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的本质特征 – 社区文化:秩序、规则。 – 社区感:成员间的亲和性,归属感、认同感
• 社区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心理基础, • 社区发育程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 既有结论1:将传统的教学活动什直么接样搬的活到动?
何种支持策略?
网上往往难以成功 • 既有结论2:“资源-活动-支持服务”至
关重要。
二、为什么要建设网上社区
• 只有资源 +活动不够的,关键是
– 拿什么去吸引 – 拿什么去保持 – 拿什么让教师深度参与,而不是远离教师
• 既有结论3:
– 社区既是在线学习的核心,也是促进网上学习 发生的工具;
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
• 社区与社会团体(social group)的区别
– 社区:共同的活动场所+持久互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 – 社会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如社团活动
一.如何理解虚拟学习共同体
• 教师网上学习社区是什么:
– 教师群体:某一区域,共同目的、兴趣; – 某一网上学习空间 – 社区活动:教研-学习-社交,saloon – 社区文化:秩序,规则 – 社区感:吸引力,凝聚力。
发帖
旁观/出席
接受 参与
斑竹 活跃者
重视 品格化
3.2 人气:由少到多,S曲线?
3.2 鸿沟说:少数影响多数
——新技术被大众采纳的过程
课题之一
Geoffrey A. Moore
3.3.0 关键转变:从资源到活动
有路-有车-有货-有交通规则(标准)?
资源
活动
3.3.1 网上教研活动:先决条件
M. D. Roblyer,2006
3.3.1 教研信息化的先决条件
有路、有车、有货 Vs有用、有效、易用?
舞台搭好了,未必有人来唱戏
教改是先决条件
3.3.2 排除障碍:教师面临哪些障碍
英国教育传播技术局(2003)研究文献:
1. 时间问题,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和自修 (Fabry & Higgs 1997),没有时间把多媒体用于备课(Preston et al,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