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论文摘要:“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写在《前言》中的话对高中语文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长期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语文老师,改变观念,走下讲台,找到自己的位置,重新为自己定位,让自己由课堂的垄断者成为课堂的合作者。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角色定位角色,原本是指戏剧或电影、电视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也用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现在已被用于社会学、心理学之中,成为一个专业术语,专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的舆论。

规范和习俗,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它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而教师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所以在这里论及的是就是在教育及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是由多种社会角色构成的。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不断的进行角色变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等,从而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教育界的一场大革命,教师的传统地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

一、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一)传统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传统教育中,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似乎很完美。

古代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把教师放在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

现代则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一、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用良好的教育来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什么样的教育是良好的教育?我们难以作出确切的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良好的教育一定是致力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辨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理念。

在学校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的纽带就是课程。

这次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将给学生带来新的改革,但也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

二、目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树立了许多新课程理念。

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吹进了阵阵改革之风:课堂创新,多媒体广泛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体验……花样不断翻新,场面热闹有趣,好像叶澜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已经在语文课堂上水到渠成,好像语文教改之路已经顺利铺就。

其实,我感觉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不免潜藏着一些误区,语文课立教学正在偏离“语文”的轨道。

(一)自主学习并非放任自流。

在很多人看来,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

似乎不让学生“自主”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因此被广泛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所以,有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只好闭嘴,满腹经纶的知识不得不埋在心坎上,独到的见解不敢侃侃而谈,深情并茂娓娓动听的特长不得不让位于“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胡思乱想,让学生“自主”信口开河,让学生“自主”不着边际地互动交流,让学生一个鬼脸接一个鬼脸地“自主”表演,面对学生“自主”嘲笑朱自清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大批特批他“违犯交通规则”;大批特批武松“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等。

不容否认,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

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让学生自主吗?接受学习就要完全摈弃吗?我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结合,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3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3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3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是指教育部发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旨在指导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3年发布的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新课标进行解读,探讨其中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要点,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落实新课标要求。

一、背景介绍高中语文新课标是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经过多方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讨论,结合当前教育实践和学科发展趋势而制定的。

它旨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突出育人功能,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综合素质。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同时,新课标对教材编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引领着高中语文教学朝着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核心内容解读1.知识与能力统一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

2.运用性强新课标提出了“知识要有归宿,学习要有所用”的要求,强调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文本解读能力新课标强调对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善于从经典文本中获取知识和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4.多维语境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置于多维语境中,提倡跨学科、跨文化的教学方式,加强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也逐渐进行了改革。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高中生的要求,教育部制定并推行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一、课程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自觉学习和终身发展。

”这个目标包含四个方面:价值观、文化素养、语言基本功和语言技能。

二、课程体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创新。

它由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学鉴赏、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阅读、写作、口头表达和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指的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运用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文学鉴赏涵盖文学知识、文学审美和文学探究;文化体验是通过阅读、学习、参观、旅游等方式进行文化体验和思考;实践活动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主体地学习,越来越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互动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情境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养成。

四、教材选择《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材应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可以反映出多方面的人类文化和思想,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差异化教学的需要。

另外,教材的选题、选材及教学方法应与“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等要求相适应。

五、考试方式《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高考的考试方式从传统的“课内考试模式”走向“综合测评模式”,考核体系变得更加多元化、科学化和公平化。

新的考试模式强调考查“语文核心素养、文学鉴赏、语言技能、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重视开放性、多样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更全面地展示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阐述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策略一、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新型化的要求。

我认为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正确看待课程改革,树立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我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的新模式,还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

并且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注考试结果,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信心。

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一般老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只有对话和提问才是最新的教学方法。

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的改善。

(三)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

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四)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

要能抓住作品的立旨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

2023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高中

2023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高中

2023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高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2023年将迎来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

新课标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就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意义展开详细探讨。

一、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新课标主要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课程理念新课标强调“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突出个性化、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

2.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的培养目标,包括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学、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4. 课程标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标准进行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二、新课标的实施意义新课标的实施对于高中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引领教育理念的变革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化、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提升语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提出了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强调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综合能力新课标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对语文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规划和设计,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新课标的实施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引领和规范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新课标的实施对策为了有效地推动新课标的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1. 教师专业化培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接受相关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一、引言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是指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学生发展需求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考和创新。

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情感;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能够独立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文本;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阅读与鉴赏、写作与表达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 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3. 阅读与鉴赏:包括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网络文本等方面的阅读与鉴赏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写作与表达: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高中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 创新实践:通过开设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发表时间:2013-08-15T11:33:17.73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9月上供稿作者:樊星祥[导读] 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那种传授与接收、灌输与接受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流关系。

樊星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特点,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探究、实践与创新过程当中,应当具备哪些能力呢?1 运用新课标、新教材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研究、解剖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从“积累?整合”、“感受? 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层面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等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从而使引导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洽。

①我们要具备课程整体设计能力,即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对于高中三年语文课堂上教师准备教什么,怎样教;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如何均衡、选择与综合,从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底。

②我们要有处理教材和选择内容的能力。

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它也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一个更广阔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允许教师把教材当作例子来处理,根据学生实际减少或者增添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引向现代化,未来化。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具备这些能力要求,那么他的语文教学活动无法与新课标的理念连接起来,无法与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链接起来,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 革新教学方式的能力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摘要:鼓励创新提出,新课程变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学生自身价值的最优化。

语文课教学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发掘社会现实问题,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功感。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注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质疑、调查和分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并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和谐、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有效教学引言语文是基础课程,并且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语文教育改革的力度非常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动,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改变以往紧张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带来更加高效并且轻松的语文课堂,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

以下则是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与反思(一)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组织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喜好,也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是否接受当前的教学模式,仍然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而有的课堂,学生则是可以自我发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让学生站出来大胆地发言,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

新课改旨在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从而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然而,由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都是通过单一的单向知识灌输、一问一答或者是小组内自由讨论最终评论结果的方式组织教学的开展,并且在较高的教学压力之下,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学生根本无法充分理解课程内容,也没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并且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编写-修订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编写-修订版)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此次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变化都很大。

如何用好高中语文新大纲,特别是新教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迫切课题。

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提出五点建议,仅供使用的老师们参考。

一、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变化很大。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语文教育观。

我认为至少要树立下列的语文教育观:1、“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

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我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并重的,不应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更不能否定任何一方。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任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如过分强调工具性,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这是错误的。

但是,绝不能据此就彻底否定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定要切记: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去走过不少弯路,如:有时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传授;有时又干脆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这些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我们认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革新传统的观念,语文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革。

这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与新科标同步,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跟上教学改革的大潮。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激流勇进,走在时代的前列。

要告别昨天,转变传统意义下的语文角色。

在语文教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创新第一,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更新思想,按照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提升业务素养。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化教学观念。

要充分认识高中课程的选择性要求和学分制管理的特点,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要求。

用现代的教育观念要求自己,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教学实践。

第二,要从传统的教师转化为新时代的教师。

改变过去一支粉笔教书的现象,教师严格按照课本,不敢质疑,不许学生有其它的想法。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能教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事实上,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

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我们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

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能力的要求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语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包括语法、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准确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问题。

2. 良好的教学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分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

他们应该能够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善于解剖自己,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

4. 合作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与同事、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合作的能力。

与同事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交流和共同进步;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家校共育;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的合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5. 持续学习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观念。

他们应该关注语文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

6. 良好的个人品质: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如责任心、耐心、细心等。

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良好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管理能力、合作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个人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基本素质要求

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基本素质要求
能力。 提 高文学鉴赏能力 。初 中语 文新大纲要求 “ 学 习欣 赏文学作 品,感 受作
品中的形象 , 欣 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 “ 感受文学形象 , 品味文学作 品的语 言和艺术技巧 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 “ 在 全部 ( 高中)课文里文学作 品可 占 6 0 %”。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 的第三 、四册 , 集 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 展学生的形象 思维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 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 大变化 。这 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
适 应新的课程 改革 就必须在教学和学 习上加强提高 。新 的课程 改革对语 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 文教师到底 该怎样 做才 能顺应 时代 的潮流 ,才能从 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 “ 语文教育 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 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 的如何关键在 语文教师 自 我发展 得如何。”也就是 说教 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 习新课标 ,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 的理念 “ 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设计 的原则 “ 共同基础与多样
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 。我觉得 ,一个有进取 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 以下 四种基本素质: 良好的遣镰素质 关于教育 的作 用,有人 曾形象 地这 样说:教育是人 灵魂的教育 ,教育意 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 灵魂 唤醒 另一个灵魂 。 俄 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 “ 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 , 自己就应当 是什么人 ”。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 一动 直接影响着身边 的学生 。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 高 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 自身 的优势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 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 健康美好 的情感和奋发 向上 的人生态度 。”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 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 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 的人格 ,自己会做人 、 会做事、会合作 、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 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 的道理 ,成为学生的楷模 ,完成社会赋予我们 的历史使命。 = 、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 中我们 大多数教师 出于对领导、权威 的信任 和崇拜,出于对各 种律 令 的尊重 ,出于 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 目的 服从 ,思想独立与 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_ 匝 愈来 愈小。 这主要表现在 :按照教参 的要求在教学 目标上搞 “ 一刀切 ”,试图用一个模子 要求 , 把学 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 , 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 的传教 , 忽视学 生个性 的发展 ,教学任 务的核心是 “ 唯书 … ‘ 唯知 ”,我们的答案只有 个, “ 雪化 了只能是水 ”,不可能是春天 ;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 和手段上 ,注入式教学独 占课堂 ,单纯 向学生灌输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 支粉笔 ,从 黑板 的左上角一直 写到右上角 ;盲从新 的教改模式 ,无论什么课型 都利用 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 脑动……. . 这样的教师,这样 的教学行为 ,培养的结果必定是 :学生 的主体人 格被异化 ,个性发展被扭 曲,主动精神被扼 杀,创造精神被淹没……. . 这样的 人才如何 能适应飞速 发展 的社会,如何 能承 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 国国际竞争

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浅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随着2014年新高考改革的推出,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高考的改革旨在建立全国性的统一高中教育考试制度,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教材体系调整、教学方法、考试改革等方面来分析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首先,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的目标是通过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和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中阶段语文教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开展的,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更好地为大学和社会生活做准备。

接着,新高考改革下的教材体系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高考改革要求语文课程要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需要增加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媒体报道、文学作品、语言现象等,并强调对文化背景、思想产生历史背景的讲解。

同时,高中课程改革还要求关注学生的语言资源背景、语言实践能力、语言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教材设置上也需要侧重多角度、全面性的思考,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此外,教学方法也是新高考改革下的重要环节。

新高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必须随之修改。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主要以排斥为主、缺乏个性化,而新高考改革的教学方法是将学生置于更开放的环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参与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参与意识。

最后,考试是新高考改革下的重要方面。

新高考的考试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综合考试、单科考试和口试等。

考试内容和类型也更加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检测。

因此,高中语文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之外,更需要注重实践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掌握丰富的语言资源,提升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角色【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递者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变教学的管理者为教学的合作者,变教材的实施者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从而达到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时代不同了,学生不同了,对教育的要求也不同了。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满堂灌”“一言堂”已不是在教学,而是在阻碍教学,辖制课堂的教师无异于课堂的独裁者。

要真正使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组织的手段,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于是,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当致力于“启智、陶情、冶性”。

教师不能统治课堂,不能在讲台上一厢情愿地卖弄渊博,而应该深入小组研究中去,和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地思考探究。

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和定位,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转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教学,在多数情况下,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期望。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

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一)导演的角色。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

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二)舵手的角色。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

成为新时期称职语文教师几点要求

成为新时期称职语文教师几点要求

成为新时期称职语文教师的几点要求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创新型、拓展型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履职能力,以胜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应当注重学习提升,掌握现代信息手段,并开展心理研究、教学模式研究,同时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提升上述方面的能力素质,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教师业务能力水平对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具有较大影响,缺乏深厚的积累和高超的技巧,是无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新时期称职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强化履职能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一、注重业务学习提升,不断提升岗位履职技能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经验,停留于传统和陈旧的教学模式之中,而要注重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化与能力技巧的提升。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多渠道开展学习,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提升岗位履职技能。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履职能力,通过上网浏览教学网站、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从中吸取有利于自身教学改革与提升的精华,并理论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梳理和总结,在学习他人观摩课、研讨课的基础上,将他人语文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筛选、总结出来,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以此实现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

一个人的理解与创新能力总是有限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博采众长,将他人的成功经验吸收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自主创新探究与汲取他人长处相结合,实现教学履职能力的提升,为教学效率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努力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对于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学手段的优化成了必然趋势,而以多媒体手段为代表的信息手段成为了这场变革中的主要角色。

高中语文教师要熟悉这些信息手段并熟练掌握,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在系统的培训之中提高能力。

浅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改观念、变思维、转角色、换教法

浅谈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改观念、变思维、转角色、换教法


四 、 在 新 课 改 背 景 下 ,语 文 教 师 应 由 “ 知 识 传 授 者 向学 习促进者转变”
《 普通 高 中语 文课 程标准 ( 实验 )》指 出: “ 教 师是学 习活动 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 应该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 替 。教师不应 该是单 纯传授知 识的人 ,应 该是学 生学习能力 的引导 者 。教 ,是为了不教。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递增快 ,教师想在几 年时 间里把 “ 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学生 获得知识 的渠道早 已多样化 ,有些知 识学生可 能还 比老 师懂 得 多 、懂得早 。授人 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不是说 ,将来 的文盲 ,不是 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懂得学习方法的人 么? 因此 ,新课程 呼唤教师成 为学生学 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 、成 为 各种 能力 和积极个性形 成的 引导者 。教 学的重心应该放在促 进学生 的 “ 学”上 ,以实现 “ 不教”为 目的。教 育教学过程 中:做个积极地 旁观者 ,直接参与学生学习 ,但参与却不是干涉 。所谓旁观者清 ,教 师发 现问题并 及时加 以引导 ,给学生心理 上的支持 ,创造 良好 的气 氛 ,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同时培养学生 的 自 律能力 ,处理好 课堂上 “ 活”而 “ 不乱”的关系。 另外 ,教师应是 学生人生 路上 的引 路人 ,是学生 人生观 、价值 观 、世界观的潜移默化者。有人 说 :一个 人在青少年求学时 ,没有遇 上一个他心 目中的好老师 ,那么他就是 一个潜在 的犯罪分子 。如果他 遇上 心 目中的好 老师 ,那 么他 即使 坏也坏不 到哪里 。我们应信任 学 生 ,赏识 学生 ,要关心 学生 ,呵护他们 的心灵。 使 自己成 为名副其 实的 “ 园丁” ,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 “ 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 以上几 点 ,是我 在新课改 培训过程 中的认识 ,就我本身 而言 , 在目 前 的这种教 学模式 下 ,这种情 况是难 以在短期 内改变的 。但 我 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新 型人才 的需求 ,语文教学不逐步改变 这种现状 ,那么语文学科将永久的失去其 应有 的魅力 。因此 ,我们必 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 认 真解决好 这些 问题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语 文 教学才能真正焕发青春和生机 ,才能促使 学生语文素养 的提高 ,才能 让学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 的需求 。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是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更新的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课标注重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创新性。

下面将对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新课标的总体思路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提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和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认知,形成个性化语文情趣与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和品质”等要求。

这表明了新课标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新课标的内容特点1.突出文学修养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文学修养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和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认知,形成个性化语文情趣与文学修养。

这一特点表明了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意识。

2.注重实用性新课标还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一要求强调了语文学科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和支持,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实际需要。

3.强调创新教学新课标还强调了创新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和学生发展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一特点表明了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新课标的实施路径1.教材编写和选用2024年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教材编写和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材编写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新课标对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选用要以内容完整、体系完备、方法灵活、思维发展为主要标准,充分反映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2.教学方法和手段新课标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课文和文学作品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体验。

谈新课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谈新课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 作者 简介 ] 孔燕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区均安 中学教师。
.---— —
教师成长 的专业化进程 , 提升教师实施新课 程改革的能力和
教育教学水平 , 已是 各地学 校刻 不容缓 的事情 , 教研 不仅是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 ( 下转 第 10页) 7
料是季羡林 , 语言文字运用是 2 1 0 0年上海 世博会 的会徽 ; 高
( 不但夯实学科教 学基本功 , 四) 还要 提高教研能力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向全面铺开 阶段 , 传 的中央 电视 台要 换 台标
这一材料写一篇时评。从考试 的内容 和方 向看 , 试题 的材料 越来越贴近实际 , 当前 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 , 神 与 如“
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 术 , 因为所有 这些都 会在 教学 中用到 。 例如 : 奇妙的超低 温世界》 《 要求 老师必须 了解物理学 的基 础 知识 ; 白杨礼赞》 《 要求 老师要 掌握 白杨 树 的生长 习性 ; 黄 《 山记》 要求老师要对祖 国 的地理 知识有所 了解 等 , 还有生 理
语文学科是一 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 , 在教学 中运用 有教育意义 的课文启发诱导学生 , 培养他们 良好 的行 为规范 和美好 的人生观 , 这一直是社会赋予语文这 一学科 的主要任 务, 因此 , 语文教师不但要精 通 自身学科知识 , 还要 了解 教育 学、 心理学 的相关 内容 , 除此之外 , 语文教师 还要有 比较 丰厚
语文学刊
21 00年第8 期
淡 新 课 条件 下高 话 又教 育对教 师的要 求
。 孔 燕
( 山市顺德 区均安 中学, 佛 山 5 82 ) 佛 广东 2 39
[ 摘 要 ] 目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前, 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新课标更加明确地强调,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科。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
要在阅读、写作或者欣赏教学中,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握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把文学作品或者社科类文章中有关人生世相的内容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有机结合起来,站在学生人生发展高度进行教育教学,真正“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不能视训练为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认识方面不断更新观念,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真正站在时代和学生人生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

要使学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开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真正能够厚积薄发。

要真正认识到当学生学养深厚、素质全面之时,其应试能力提高定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科学训练,强化积累,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就会事半功倍。

否则,搞题海战术,试卷铺天盖地,习题应接不暇,训练长年累月,只能本末倒置,不仅令学生厌倦,更加严重的是,这种机械训练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光芒、审美情趣,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的轻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语文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以致出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言论。

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追求的三个目标也要以认知积累为基础,所以,在常规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要把课文学习能力训练和关注生活、艺术审美等紧密联系起来,使训练既能够巩固基础,又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要在语文训练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训练内容要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联,要与语言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要与科技进步、审美感悟、探究创造有机结合。

二、加强学习,素质全面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学识渊博。

首先本学科知识要广博精深。

语文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要知识全面,要了解古今中外文学概况,掌握古今汉语基本知识,了解现代文坛动态和发展趋势。

要具有学识高度,使自己在教学上驾驭自
如;要深入钻研,使自己在讲解时高屋建瓴;要全面丰富,使自己在表达时任意挥洒,淋漓尽致。

切记,无论何时,语文课堂之中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才思敏捷、声情并茂,而广博精深的学识则是使课堂生动活泼富于生气的关键因素,新课程对语文教师在这一点上的要求尤为突出。

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有关知识。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适应当前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邻学科知识。

只有知识丰富,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相反,如果教师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语文阅读写作中的很多材料往往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审美和生活常识等多方面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如果教师知识面狭窄或者知识贫乏,就会造成语文干瘪无味、课堂沉闷、学生厌倦等不良后果,就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再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技巧。

不能只停留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理论的水平上,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研究新时期的有关理论和学说,学以致用,使教学具有理论高度,又收到实效。

因此,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改进方法,注重实效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广泛的听取同学的意见,聆听同学的心声。

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在教学上,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研究课型,设计方案,改进方法。

课型要多种多样,如讲读课题、研讨课、欣赏课、训练课和各种活动课等,可以灵活机动,或者一节课可以运用多种方式,使讲解、欣赏或者研讨训练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1、要注重引导启迪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习热情,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发展学生健康个性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教师要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多方利用语文资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从文明传统、个人修养、生命价值等方面多汲取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能够从历史文化、现代生活、自然现象等方面深入思考人生,从而
真正把学语文和学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3、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要积极利用各种训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确立研究题目,或者根据教学实际,给出一定量的研究题目,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研究探讨,总结成果,鼓励学生撰写研究论文。

4、培养审美感知,鼓励艺术创作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语文教师自己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体现审美要求,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施展和发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