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轮复习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武昌起义成功后复杂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保路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保路运动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联系前两节的内容,分析、、归纳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使学生学习综合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1.重点分析:

(1)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是由清政府的“铁路国有”卖国政策引发的一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2.难点分析: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实质。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导引

目标一: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请把握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背景、内容、影响。

目标二:“辛亥革命”的名称是怎样由来的?

——请把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意义。

[新课讲授]

一、客观条件的日益成熟: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一)封建主义: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政府的“新政”(第一节)

2.“预备立宪”

(二)人民群众:四省保路运动的发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涌现(新教材删)

1、背景: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

(2)人民已争得了修路的权利,并筹集了大量资金。

(3)导火线(直接原因):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宣布“铁路国有”。

2、时间:1911年

3、性质:收回利权,反对卖国的斗争,是一次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收回路权反对卖国的爱国正义斗争。

▲保路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其群众性表现在广大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工人、农民等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与,其中绅商是重要组成部分。绅商是指对士绅、商人的特称。

4、范围: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地区。首先掀起于湖南,四川规模最大。

5、领导者:资产阶级上层、立宪派人物、部分地方官绅。

6、典型:四川保路运动

(1)组织:保路同志会,立宪党人为主。

(2)口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保路”“废约”为宗旨。

(3)斗争方式:集会、请愿→武装斗争

转折关键:成都血案

(4)高潮:荣县起义和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

(5)影响:清政府调兵镇压,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7、意义:

(1)有力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并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勇气。

(3)也给湖北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注意:立宪派和革命派都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但立宪派是单纯地进行保路运动,而革命派则借保路运动发动群众,组织民军,以达到推翻清政府的目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在主观方面一步步准备成熟的?

1)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2)军事上:资产阶级革命起义不断酝酿,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3)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1)20世纪初,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以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资本主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武装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

(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阐发政治纲领时,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凝聚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3)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展开了论战,这使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武昌起义

2.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3.各省起义响应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武昌起义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A、必然性

1)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成熟:

(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组织,思想,军事等各方面的长期准备。

(2)客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反使清朝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武汉地区良好的革命条件:

(1)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群体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党的骨干形成。

(2)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下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组织,思想,军事上的大量工作。

B、偶然性(武昌起义的成功有很多偶然性因素)

1)武昌起义发生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袖都不在现场,没有统一领导;

2)起义发生在清政府统治的华中地区中心——武汉;

3)四川保路运动给湖北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主要是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发动工作,造就了新军革命党人的自主精神。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帝国主义在武汉地区的掠夺造成的矛盾,是起义成功的社会基础。三是四川保路运动造成了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是起义成功的客观偶然条件。

▲革命首义地——武汉。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近代初期:

(1)鸦片战争时期,根据中英《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有关条款,汉口对外开埠;(2)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在汉阳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

(3)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一举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有“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评价;

近代后期:

(1)1921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领导工人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1922年,江岸车站为京汉铁路全线罢工总指挥部;

(3)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

(4)1927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策划了“七·一五”反革命事件,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师参考]

(一)关于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的比较

1、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

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

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

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