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类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类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 与概括
一、信息提取 1.审题,找到题干关键词,明确方向。 2.依据关键词,回归材料,找到对应的句子。 3.提取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或短语直接作答。
二、信息概括 1.提取中心句法。如材料有中心句,则主要内容一般集中于中心句,
此时可用中心句作为概括句子的主体,再根据材料中其他内容适当补充。 2.关键词组合法。如材料无中心句,则去除材料中描写或阐释的文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 室效应的扩大化。
2.(2022·湖南株洲)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 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40 个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 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 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 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 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 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 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注意】①遵守字数要求;②尽量用原材料中的词语;③组合材料时, 尽量不用修饰语;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1.在“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 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 绍的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 605 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每天损失可耕地面积 3 万公顷,损失雨林面积 5 700 公顷,减少动植物 物种 100~200 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 60%正处于不断退化 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 每粒粮食等,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 化。

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是提取文本或信息中的主要内容,并以简洁、准确的方式呈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了解背景:在概括之前,了解文本或信息的背景和上下文是很重要的。

这有助于理解主要内容和要点。

2. 找出主题句:主题句是段落或文章中表达主要思想的句子。

通过找出主题句,可以更容易地概括全文。

3. 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本中最重要的词汇,通常涉及到主题和要点。

通过确定关键词,可以快速提取主要内容。

4. 消除细节:在概括过程中,要避免包含无关的或次要的细节。

只保留与主要内容相关的核心信息。

5. 使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表达。

使用简明扼要的措辞来准确传达主要思想。

6. 确保准确性:概括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要避免歪曲或误解原文信息。

7. 练习概括技巧:概括是一种需要练习的技巧。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提取主要内容和精炼表达的能力。

总之,概括方法和技巧包括理解背景、寻找主题句和关键词、消除细节、使用简洁语言、确保准确性以及不断练习。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呈现在各类文体的现代文阅读习题中,是体现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征。

所谓的“提取”,就是直接从本文中寻找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进行加工、归纳,只需要原样呈现即可。

而“概括”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抽象、转化、归纳、概括。

提取和概括作为考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具体阅读实践中,情况不容乐观。

考生在提取时,常常不由自主地对筛选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是提取不完整、或者是提取偏差。

在对文本信息概括时,常出现直接摘录原文,不加以整合处理;概括语序混乱;概括选词不够恰当,概括缺乏精准性……文本信息提取及概括的基本方法1.直接摘录法直接摘录法,就是从文本中直接寻找重要的信息词,这些信息词能够符合信息摄取的基本要求,反映特定对象或事件的重要特征、主要过程、关键价值等。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对文章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握,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内容的重点,然后圈画出最能表现原文信息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中作进一步筛选,提取出最能反映材料重点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而言,文章的重要信息可能集中在中心句中,也可能分散在各个语段中,甚至是以比较隐秘的方式存在于语段之间。

我们要快速找到中心句,去掉枝叶(修饰语),保留枝干,然后在枝干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确定。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赵 亮管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决定对多家中国公司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

该案是迄今外国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最大案值的案件,涉案中国钢企达90余家。

(二)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往往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这就是反倾销税。

它通常由受损害产业有关当事人提出出口国进行倾销的事实,请求本国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提出事实、请求调查、调查证实、征收反倾销税。

2.改写拼接法改写拼接法,就是在信息加工时,对原文中重要的信息词予以保留,对原文描述性的信息或者概括不到位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报告摘要的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

报告摘要的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

报告摘要的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一、引言二、关键信息提取的重要性三、关键信息提取的方法与技巧四、关键信息概括的方式与原则五、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案例六、结论与展望一、引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如何准确、高效地提取和概括信息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而对于报告摘要来说,关键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更是关乎阅读者是否能够快速获取到报告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详细论述报告摘要的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方法与技巧,并结合案例进一步阐述相关原则和操作。

二、关键信息提取的重要性1. 为阅读者节省时间和精力:通过提取报告摘要中的关键信息,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报告的核心内容,避免从大量背景信息中寻找关键信息的困扰。

2. 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关键信息的提取是报告作者对重要观点和数据进行筛选和呈现的过程,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报告的主旨和要点。

三、关键信息提取的方法与技巧1. 初步阅读和标注:在初次阅读报告摘要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或标记工具标注出重要的观点、数据和结论,帮助后续提取和概括。

2. 分层概括法:将报告摘要分为不同的层次,按照从总体到具体的顺序提取信息。

先提取出关键的总体信息,再逐渐深入提取出具体的细节。

四、关键信息概括的方式与原则1. 简明扼要:关键信息的概括应尽可能简洁明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报告主旨和要点,避免冗长和废话。

2. 突出重点:在关键信息的概括中,应突出重点,即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放在前面,最能体现报告核心内容的点作为重点概括。

五、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案例1. 健康报告摘要:根据大量的医学文献和医疗实验数据,概括出报告的主题是某种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疗效,并提取相关的成功案例和副作用状况。

2. 经济报告摘要:从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指标中,提取出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调整等关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概括为某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

六、结论与展望在报告摘要的关键信息提取与概括过程中,准确、简明地概括出核心信息对于读者的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提炼信息是指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将之概括成简要的文字阐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而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信息核心的重要技巧。

明确目的。

在提炼信息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从这些信息中获取什么样的内容。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更快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筛选信息。

在阅读或听取信息时,我们需要通过快速浏览、查找关键词等方式,快速找到信息的重点部分。

可以通过标记、划线、摘抄等方式,将重要信息进行标注,方便后期概括。

然后,整理信息。

将筛选出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把相关的内容归纳在一起。

这样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信息的结构和关联性,有利于后续的概括。

接着,概括主要内容。

在对信息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概括。

可以采用总结、提炼、概括、提炼的方式,将信息中的关键内容提炼出来,形成简洁清晰的概括版本。

可以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每个重点内容,突出核心要点。

验证和完善。

在完成信息概括之后,我们可以对概括内容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初衷。

可以与原文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漏掉了重要信息,或者是否对信息进行了错误理解。

在验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概括内容,使之更准确、更全面。

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能。

通过明确目的、筛选信息、整理信息、概括主要内容以及验证和完善,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内容,并将之简明扼要地传达给他人。

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信息处理效率,还有助于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

掌握这些方法,是我们在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主要内容,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 答题技巧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    答题技巧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答题技巧这种题型可能考图表题、也可能考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给新闻拟标题、或者考几则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1、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1)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2)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3)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例: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2、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

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答题思路为: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例:用一句话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

(不要超过20字,不含标点)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 一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解析该题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

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参考答案: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3、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答题注意事项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和概况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和概况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及概括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例1: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例2: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

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例3: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方法四:点示要素法。

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

例4: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

她是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l万l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

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

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

方法五: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例5: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要仔细阅读文章。

在面对这种题型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才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关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而首尾段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关注标题和首尾段,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接着,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将关键词标注出来,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

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往往会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内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

要练习做相关题型的练习题。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的方式来练习信息提取概括题,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通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考察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主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解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提取出重要信息。

在解答信息提取概括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只有弄清楚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做到信息概括。

如何撰写梗概:从内容提取到简洁概括的技巧与要点

如何撰写梗概:从内容提取到简洁概括的技巧与要点

如何撰写梗概:从内容提取到简洁概括的技巧与要点How to Write a Synopsis: Tips and Key Points for Extracting Content and Summarizing ConciselyA synopsis is a brief summary of a longer work, such as a book, film, or research paper. Writing a synopsis can be a challenging task, as it requires the author to ex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work and present them in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Here are some tips and key points to keep in mind when writing a synopsis:1.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a synopsisBefore you begin writing a synopsi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its purpose. A synopsis is not a detailed summary of every event or character in a work; rather, it is a brief overview that highlight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story or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a synopsis is to give the reader a sense of what the work is about, without giving away all the details.2. Identify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workTo write an effective synopsis, you need to identify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work, such as the main characters, plot, and themes. It can be helpful to create an outline or mind map of the work, noting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and ideas. This will help you to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when writing the synopsis.3. Write in a clear and concise styleWhen writing a synopsis, it is important to be clear and concise. Avoid using unnecessary words or phrases, and focus on presenting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work in a straightforward manner. Use active voice and present tense to convey a sense of immediacy and energy.4. Use a consistent tone and styleWhen writing a synopsis, it is important to use a consistent tone and style throughout. This will help to create a sense ofcoherence and continuity, and will make the synopsis easier to read and understand. Use a tone that is appropriate for the work you are summarizing, whether it is serious, humorous, or something in between.5. Edit and reviseOnce you have written a draft of the synopsis, it is important to edit and revise it carefully. Check for grammar and spelling errors, and make sure that the synopsis is free of unnecessary or confusing information. Ask someone else to read the synopsis and provide feedback, as this can help you to identify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如何撰写梗概:从内容提取到简洁概括的技巧与要点梗概是对长篇作品(如书籍、电影或研究论文)的简短概述。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技能。

在处理海量信息的我们需要能够迅速准确地从中抽取出核心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

了解信息的结构和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时,我们可以先浏览一遍整个内容,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要结构,然后再深入细节。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和关键句通常包含了文章或者段落的核心信息,是我们提炼信息的重要依据。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特别关注那些重要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并加以标记或者做出摘要,以便后续回顾和总结。

可以利用笔记、摘要和概括等工具来帮助提炼信息。

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后,我们可以用笔记本或者电子设备做一些记录和总结,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来。

我们也可以将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句话或者一个简洁的段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要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提炼和概括。

在处理科技类文章时,可以采用总结和演绎的方法;在处理文学作品时,可以采用归纳和解析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

第二篇示例: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阅读文章、听取演讲,还是整理笔记,都需要我们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概括和归纳。

掌握提炼信息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理解和传递信息。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一、理清主题思路提炼信息的第一步是要理清主题思路。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听取一个演讲时,我们要先弄清楚作者或演讲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主要论点有哪些,逻辑结构是怎样的。

只有理清主题思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概括。

报告中的关键信息提炼与概括

报告中的关键信息提炼与概括

报告中的关键信息提炼与概括一、报告的重要性和作用报告是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传递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功能。

通过对报告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与概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核心内容,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关键信息的提炼方法1.定位关键信息在报告中,关键信息通常包括重点观点、数据统计和结论等。

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报告,确定关键信息的具体位置和内容。

2.筛选和整合提炼关键信息时,需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将重要的观点、数据和结论等进行归纳和概括,排除无关紧要的内容。

3.简化和精炼关键信息的提炼还需要简化和精炼,即将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压缩,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

三、关键信息的概括方式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关键信息时,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通过精确而简洁的语言,传递出报告的核心观点和要点。

2.用图表和统计数据图表和统计数据能够直观地展示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通过合理的图表和数据展示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报告的核心内容,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3.用引用和摘要概括关键信息时,可以使用引用和摘要的方式,将报告原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进行提取和归纳,以便快速传达报告的主要思想和结论。

四、关键信息的有效传递1.注重信息的重要性在报告中,关键信息的传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逻辑结构和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方式,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准确传达给读者。

2.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在提炼和概括关键信息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涉及数据和统计的内容,要经过核实和验证,避免出现错误和误导。

3.注重信息的可读性为了保持读者的兴趣和理解,关键信息的概括还要注重信息的可读性。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和晦涩难懂的术语,简化信息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五、关键信息的概括的实际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关键信息的提炼与概括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市场调研报告中,通过概括产品特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等关键信息,便于销售团队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7课时综合性学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7课时综合性学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解析] 针对“厉行勤俭,反对浪费”的主题,仿照示例,提炼概括 出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即可。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7课时┃ 综合性学习•信息的提取 与概括
[答案] 示例:①材料一 立法保障。②材料二 制定反浪费 计划,签订反浪费公约。③材料三 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3.2012·福州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 的任务。 (1)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 的象征意义。 材料一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 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 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7课时┃ 综合性学习•信息的提取 与概括
(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 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 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 ”,乘坐的车子叫“龙辇”, 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 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 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 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 (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 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 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7课时┃ 综合性学习•信息的提取 与概括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 选 ________ , 探 究 的 结 果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我 选 ________ , 探 究 的 结 果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与龙有关的谚语佳句。这些语 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从下列四句中任选一句,写出你从中 悟出的道理。

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概要

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概要
合,演化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动听动听, 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 院全部为京班所把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参考:京剧是徽剧与汉调、秦腔、昆剧等剧融合形
信息提取概括题 谈论性质语段概括。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一个好专心机的人简洁产生猜忌,于是会把 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观察石
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
复原其奇妙微笑。
假设材料的陈述对象不止一 个,则针对不同的陈述对象分 别提炼概括。
例如4: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古籍籍中, 仅“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 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专员业不人过员10人;各 地图书馆、博物馆保藏的古籍文献古共籍计文3献000万 册,残损状况也相当严峻,亟待抢救性修复, 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修总复共人还才不到百人,以这 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 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 据了解,本次“警察开放日”活动内容包括多项精彩的警 务技能表演,表演的有勇敢善战的特警,有边防、消防的 部队精英,以及屡建奇功的警犬,还有由特警队展现的惊 心动魄的反劫持演练。
• 本次“警察开放日”活动的重头戏,是首次上演远程视频 实战指挥演练。据介绍,这是目前警队中最先进的实战装 备演练,每个行动参战队员都装备了卫星定位,无线视频 传送,同步通话等尖端科技,指挥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指 挥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斗。
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 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
八十中学 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
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

概括的技巧和方法

概括的技巧和方法

概括的技巧和方法
概括的技巧和方法包括:
1. 确定主要信息:通过阅读或听取内容,确定其中的主要信息和重点。

2. 消除冗余信息:辨别并删除或忽略不必要的细节信息。

3. 使用关键词:提取文章或内容中的关键词,概括时使用这些词汇来表达核心意思。

4. 找出核心观点:确定文章或内容的中心思想或主旨,并将其概括出来。

5. 整合和重组信息:将所获取的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改写或重组句子来形成简洁而准确的概括。

6. 提炼关键信息:将原始信息精简为最重要的几个要点。

7. 略读和扫描技巧:通过快速略读或扫描文章或内容,捕捉关键信息并概括出来。

8. 使用参考策略:引用原文中的关键句或段落,并在概括中输入相关信息,以使概括更准确。

9. 练习和培养技能:通过练习概括不同类型的文章和内容,不断改进和提高概括的能力。

10. 总结和归纳:将每一段或章节的主要信息总结起来,然后再总结成一个简短的概括。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如下:
•忠于原文。

尽量用原文的词句来传达信息,因为原文作者在表达信息时所选用的词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而我们在传达这些信息时,不管使用怎样贴切的近义词都无法
替代原文词语的含义。

•读懂图表。

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
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从文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注意语言规范。

在概括信息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语病或错别字。

中学生学习重点的提取与概括技巧有哪些

中学生学习重点的提取与概括技巧有哪些

中学生学习重点的提取与概括技巧有哪些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大量的学习任务和信息,学会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对于高效地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提取和概括技巧,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学习。

1. 确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之前,明确学习目标对于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明确他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以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和概括重点。

2. 阅读与听讲时做好笔记:学生在阅读教科书、课堂听讲或观看讲座时,应该积极记录重点内容。

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来表示关键概念、定义、重要事实等,以加强记忆和提取重点。

3. 使用图表和逻辑结构:学生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等工具来整理和概括学习材料。

通过将信息按照逻辑结构组织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提取学习重点。

4. 进行主动复述和总结: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复述、讲解或写下学习内容的方式来帮助概括学习重点。

这种主动参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

5. 制定概括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材料制定一些概括性问题来练习提取学习重点。

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回顾学习内容,并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提取最重要的信息。

实际执行方案如下:1. 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的技巧。

他们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笔记、图表和问题来提取学习重点,并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复述和总结。

2. 练习机会: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练习机会,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的技巧。

这包括提供练习材料、设计概括性问题以及提供反馈和指导。

3.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练习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的技巧。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共同概括和分享学习材料的重点。

4. 评估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他们是否有效地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

这可以包括小测验、项目作业或讨论等形式的评估。

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合适的练习,中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提取和概括学习重点的技巧。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整理成有条理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

一、主题词法主题词法是一种常用的信息提取方法。

通过识别关键词和主题词,我们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主题词通常是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将主题词标出,并在文章阅读结束后将其整理、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将“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主题词标注出来。

然后,我们可以将每个主题词下的相关内容整理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总结。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二、关键句法关键句法是一种通过筛选关键句来提取信息的方法。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寻找其中陈述最重要观点或论点的句子,并将其摘录下来。

摘录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将其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句子:“均衡的饮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这是文章中一个陈述主要观点的句子。

我们可以将这个句子摘录下来,并在文章结束后根据这些关键句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重点内容。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在使用思维导图法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中心主题词来标注思维导图的中心。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将相关的主题词和论点用分支的方式连结到中心主题词上。

最后,我们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结构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要点。

四、图表法图表法是一种通过制作图表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图表可以是表格、柱状图、饼图等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信息的关系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篇一: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语文课程标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新闻信息的筛选与提炼题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这类试题频繁出现于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

考查方式:处理新闻、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图表表述、给事物下定义……涉及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图表信息提取。

例题解析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中考试卷中信息提取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二:新闻内容的概括【例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

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的评选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

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参考答案:聂胜海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例2】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欧盟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参考答案:随身听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题型三:给新闻拟标题【例1】给下列这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

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参考答案: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例2】给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

再现传统盛景的2009年温州“拦街福”开街已经十天,市民热情高涨,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拦街福”是温州是传统习俗,始于宋,盛于清,流传至今。

今年突出“传承文明、文化兴市”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拦街祈福、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展演等。

到昨天为止,光顾“拦街福”的市民已达到35万人次,现场每天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参考答案:“拦街福”开街市民热情高涨(或:市民热情高涨感受文化魅力)解析:给新闻拟标题与概括新闻一样,都是考察概括能力。

但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拟标题要求语言更简洁,概括性更强。

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信息都概括出来,它只要将事件和意义概括出来即可。

其次,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外,还能给人以启迪,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最后,标题要生动形象,可以采用适当的修辞,如对偶、比喻等。

题型四:新闻信息的提取【例1】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信息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将会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答案:信息一:世博会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

(或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平台)信息二:世博会对主办国的经济民展起巨大作用。

(或世博会能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例2】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每条15字以内)。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我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攻关,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

在对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向许多著名制药企业提供了特殊的病毒菌株,用于研制专门抵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这种疫苗可于今年8月问世。

解析:这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内容较多,要求从中提炼几条信息。

解答这类题可以采用分层概括法。

如【例1】,首先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材料分为两个层次:“从早期的蒸汽机”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

然后分层概括大意。

第一层先列举一些成果来说明世博会的特点。

最后一句带有总结性,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提炼出这一句的关键词再整合即可。

方法同前面两种题型:“谁干什么”——世博会展示和传播成果;或“谁怎么样”——世博会是一个平台。

第二层也是先列举三个国家来说明世博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信息一:中西医结合治甲流患者有效。

信息二:甲流疫苗可望今年8月问世。

【例2】也是先分两层。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到“被证明是有效的”为第一层。

然后分层压缩提取信息,先找第一层中具有概括性的句子,然后提取其主干。

在字数规定范围内再加上“治疗甲流患者”,意思更明确。

第二层主要讲疫苗的研制情况,当然研制的结果最受人关注,所以直接用这一层的结论即可。

题型五:概括一句话新闻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题型一:给事物下定义:被定义的事物+是+特点+所属类别根据下面的内容,给“知识经济”下一个科学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简析:给说明对象下定义:找出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词句,然后判定其主要特征及属类,用下定义的形式加以概括。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题型二:提取关键词【例1】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关键词(四个短语)。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早的城市,历史悠久。

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开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

两汉400多年间,徐州共有1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

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

”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贡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禹锡、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参考答案:历史悠久帝王之乡汉代三绝人文荟萃【例2】根据下面的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都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

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

苏州的美还是体现在它的多样性。

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

参考答案:苏州的美是古典的美,苏州的美是含蓄的美,苏州的美是多样性的美。

解析:这类题看起来容易,其实得满分难。

有的考生找出的词太多,难以取舍,有的则抓不住关键。

做这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因为关键词可能从头到尾都有,如果只关注局部,就有可能遗漏。

一般情况下也要先对这段材料分层次,然后每一层中至少找出一个关键词,意思相近或有包含关系的只能留其一。

当然题目的要求一定要仔细看,如【例1】要求找四字短语,而且是“能体现徐州作为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这就为找关键词明确了一个范围。

再如【例2】“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其实也是先找到关键词,再把它组合成句子。

这一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三层,三个总领句中的“古典美”“含蓄美”“多样美”是关键词,把这三个句子的句式调整成一样即可。

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用一句话提炼下段文字的观点。

(不超过15字)作文过程果真是快乐的吗?且不说有些主题和题材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的,人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即使就写作过程而言,依一般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快”的。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写作艰苦形象的写照吗?议论对象+作者看法(主张、见解):作文过程是不快乐的图表型:答题指导:图表题:主题、对象:即图表是针对什么问题或事件画出的,一般在图表上方的题目中或下方文字中很容易可以看出。

2、找准比较点:一般在最左端的纵列或最顶端的横内去找,看在什么项目上或者什么时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既看横又看竖;既求同又求异,既同一对象不同时间上比较,又不同对象之间比较。

)折线题:要看变化趋势,关注横向、纵向、斜向三个维度;答题格式一般是:某某问题(或事件)在哪些方面(或时间段内)发生了哪些变化。

扇形图:要看百分比,尤其要关注百分比数值较大的或较小的项。

其它文段提取信息方法还有:1、提取中心句法。

注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2、整体归纳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抓关键词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

3、组合要素法。

用最简洁的文字采用近乎一个词加一个词再加一个词的形式来表示。

4、分层归并法。

理清层次,提取要点,概括层意。

同时注意:1、字数要求。

2、尽可能用文中原话、原词。

3、结合材料时,尽可能不用修饰语。

4、用自己的话概括尽量用短句。

课堂训练1.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2.为下列一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15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