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来,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已成为衡量城市核心竞争的主要标准,而文化建筑 自身也从传统的意义上的文化娱乐空间向文化生产 空间转型,其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 此,基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共同目标,即使在实际需 求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仍然热衷 于修建具有标志性的大型文化旗舰项目,不仅希望 以此彰显城市在文化发展上的先进性,同时也希望 借助文化设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中国文化建筑的建设,不仅 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代表了城市建筑 文化新的追求与探索,特别是基于重大事件而产生 标志性文化建筑,如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 馆等相继建成,将对我国今后建筑创作产生长期而 深刻的影响。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
Cultural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ture
编者按 :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
城市开始热衷于城市内在文化品质的培育,文化建 筑逐渐成为弘扬历史或者人文资源、满足现代市民 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以及城市公共建筑建设的 热点, 也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两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冷战使欧洲博物馆的发 展落后于美国。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的个人捐赠 (收藏品、资金)使美国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博物馆、 博物馆基金会。作为文化教育的手段,博物馆不仅 使美国民众获益,而且对传播美国文化起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例如,到华盛顿旅游的人没有一个不在 国家大草坪(Mall)两侧的十几个博物馆之间流连 忘返。
在信息网络化和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代背景下, 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全球化,基于流行文 化消费模式的城市文化差异性正在逐渐缩小;另一 方面,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在线阅读等新的知识存 储与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人们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途
径更加多元化, 获取方式更加便捷;原有以城市肌 理、建筑、道路、街区等为核心构成的实体性城市 物质世界,正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代替,同时,网络 本身也正在成为代表城市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在 这样的前提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建筑价值何在? 它怎样去面对当今城市文化生成与传播过程中的全 球化与多样化趋势?
6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Feature-Theme
设计,学设计的人大多接触过此类型建筑,如今这 种设计训练仍在许多高校中延续着。
说“陌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中国 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房子盖得越来越多,而原来 “文 化建筑”的定义边界却越来越模糊。 就像去年“文 化建筑”专刊客座主编覃力提到的:“人们清楚地认 识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 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经 济建设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所以现在 许多城市都在打文化牌……”这段话或许可从正反 两方面去理解,正的方面,是当代各种功能混杂的 建筑应运而生,对照原来的概念来设计或界定文化 建筑,会发觉很难找到一幢纯粹的文化建筑,或者 说,原来认为的那些商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有不少 也具有了文化功能或文化属性。反方面是,现在有 些需要炒作的建筑也都冠以“文化建筑”,如果“泛 文化建筑” 了, 也就没有文化建筑这一说法了。
同时,博物馆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也有密不 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 注脚、说明,在这里可以查询关于这个城市、地区 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心,博 物馆则往往被置于最重要、最中心的位置,例如华 盛顿、巴黎、罗马、维也纳等城市,很难想象这些 城市失去了著名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柏林东西 两个博物馆区域的格局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博物馆 建筑本身往往也是历史的见证。
设计的文化, 而不是借用一种文化来谈论建筑。
博物馆对现代文化影响之初探 ■ 李文军 万德文脉国际建筑设计 (都料建筑) 合作人兼 主创设计师 德国巴伐利亚州建筑师协会会员
博物馆的形成与转型 最早的公共博物馆形成的标志应该是法国大革
命后卢浮宫的王室收藏被收归国有,并以博物馆的 形式对市民开放。 而在此前,欧洲的艺术品、古迹 珍品主要是掌握在王室、贵族、教会的手中。卢浮宫 博物馆的公众化标志着博物馆首次面向全民开放, 并且确立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教育性以及在宗 教上和政治上的“中立性”。此后,在欧洲各地出现 了许多公共博物馆,多数是由各地王室为了加强国 民素质或是炫耀本国财富而建。可以说,博物馆在 19 世纪的欧洲成为了一种时尚。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建筑也成为当今建筑的 风向标。 从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和贝聿 铭的国家画廊东馆(华盛顿)时代,博物馆建筑就 开始正式脱离传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外衣,成为 博物馆文化内容的外在表现。因此,相对其他建筑 类型,博物馆建筑为建筑师展现他们的设计理念、 设计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正是创造城市标志 的需要(例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企业博物 馆相互之间的竞争 (例如奔驰、保时捷、宝马博物 馆)和私人艺术博物馆的兴起(例如柏林的铜壕边、 慕尼黑的布兰德豪斯特、乌尔姆市的威森豪普特等 私人美术馆) 造就了新的建筑文化。
在经济与产业分工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在融 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是每 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 反映在城市建筑文化上,就是如何平衡全球性特征 与自身地域特征的表达;从城市自身有机更新的角 度来看,新建筑代替旧建筑、新的建筑风格代替旧 的建筑风格,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关键在于这种代 替过程是否保持了对过去的延续性;中国传统的城 镇建筑文化是群体文化,也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 协调的文化;因此,单独地讨论建筑文化已没有实 际意义,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时代与城市发 展背景中去研究和判断,在许多情况下,对城市肌 理的保护与有机更新,比在某栋标志性建筑上拼贴 传统建筑符号,更能体现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与延续。
博物馆与文化的关系 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从传统意
义上仅见证古文明,到今天展示各国、各地区、各 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是一个企业的历史、文化, 一个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个人生活轨迹。 每 个博物馆都以让参观者了解、学习、自娱、获取灵 感为目的,从而使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体系得 到继承和发扬。而大多数博物馆除了拥有自己的图 书馆、研究中心,还与许多中小学校、大学、研究机 构形成协作关系,为提高民众素质、培养人才、推 动科研和艺术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大战和冷战带给人们对战争的反省和对 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视,因此,冷战后战争博物馆、 大屠杀纪念馆、各种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博物馆(特 别是犹太博物馆) 在欧洲各地如雨后春笋地出现。 另一方面,由于民主意识成为当代艺术的核心,也 催生了众多现代、 当代艺术博物馆。
今天的博物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 各个城市将博物馆作为本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而大力扶植,因此除了上述的博物馆,名人 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特色博物馆也应运而生;另 一方面,企业博物馆成为传播企业文化、品牌的新 途径,而私人艺术博物馆在各地也是方兴未艾,成 为展示企业家们艺术品位的名片。
谈到文化建筑,很多建筑师就会讨论建筑的地 域性和乡土性,许多作品也是以此来实践的。但一 个建筑师如果不是对某一区域特别熟悉,所谓的地 域性或乡土性也仅仅是一个标签。比如,明年即将 建设的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的展馆方案有多少和 “地域”会有真正的联系,我想地域性不应成为设计 的噱头。
我觉得这期编辑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命题,即讨 论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因为建筑文化可能比某种 建筑类型更为重要,说到底,某一功能的建筑只是设 计的一个载体。但这种建筑文化也不是“泛文化”, 而是缩小在一个明确的设计范围内。我们会看到,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建筑师在设计中(或是在他们的 理论中),更多地探讨建筑与当代艺术、电影理论、 文学等的关系,即建筑和其他门类艺术的关系;探 讨建筑与材料、生态、建造等的关系,即建筑和技 术的关系;探讨建筑与类型、叙事、数字等的关系, 即建筑设计方法问题。所以,建筑文化应该是一种
起初的博物馆类型有古文明博物馆、艺术博物 馆、自然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王室、贵族的收藏, 其中包括他们在航海时代、殖民地时代所搜罗的各 地珍宝、文物。 这些收藏所涉及的地区广泛、历史 年代跨度也很大,博物馆恰似全面、系统的实体百 科全书,促进了当时的科学研究和新的发明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当时新兴的博物馆也是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科技博物 馆随着世博会的热潮在 20 世纪初开始流行。
文化建筑展开之思考 ■ 龚恺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建筑系主任 《建筑师》杂志 副主编
《城市建筑》每年都有一期“文化建筑”的专 刊,似乎说明当下关注这类建筑的人比较多,设计 作品也不在少数。 但要写点关于“文化建筑”的文 字时, 却忽然觉得这是个陌生而熟悉的话题。
说其“熟悉”,因为在上个世纪 80~90 年代间, 文化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被国内建筑师所认识, 它主要是以特有的文化功能作为定位,具体分为文 化馆、图书馆、剧场、博物馆、展览馆 (后两者又 合称为博览建筑)等。 在大学教育中,这是一种重 要的建筑类型,各种文化建筑都有特定的人群、流 线和相应的文化教育功能。因此,低年级教学中一 般会安排一次文化馆设计,高年级则开设博览建筑
文化建筑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 它是以文化 活动为主要功能 , 理应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 较高层次的文化品位,其体现的建筑文化应属于高 雅文化的范畴。
近几年来 , 许多建筑师在一些文化建筑的创 作实践中对如何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方面作了一 些探索,为此,本论坛邀请该领域建筑师以 “文化 建筑与建筑文化” 为论题展开研究讨论。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陌生的熟悉话题”,假设 我们的讨论不是仅仅把文化建筑看作一种建筑类 型,就不必要去设想设计中某些固定的模式或太多 地纠缠它的定义。而有必要探讨设计的核心问题, 因为当代的设计并不再像以前那样,体现出是一个 难易的问题,“对”“错”的问题,规模大小的问题, 而常常呈现出对构思的理解、建构的掌握和造型的 追求。建筑设计必然会关注形象和功能,日本建筑 师隈研吾认为,形式化是建筑的第一追求。对形式 与自由的争论,并没有摆脱建筑固有的宿命,无论 建筑师如何努力,都改变不了建筑本身强势的特征。 创作欲望让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 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得更 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 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这些论点其实是 在我们设计建筑或欣赏建筑时经常会碰到的。
文化建筑以其承载的内容与使用的目标而成为 城市文化主要的代言者,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信息 载体,其承担着表达城市未来理想、反映城市历史
渊源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城市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既需要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需 要与原有城市肌理相互结合、与城市日常生活密切 相关的社区性文化建筑。一方面,标志性文化建筑 作为城市新意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当前城市 新的文化理念与生活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 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力将逐渐增长,成为城市文化发 展、创新的一个开放平台;另一方面,一个引人瞩 目的文化建筑并不能全面而真实地体现一个城市文 化发展的真正水平,无论文化以何种形式出现,推 动其发展的力量都来源于广泛的社会基层,来源于 真实的城市生活;文化建筑只有充分体现对人的关 怀、体现对城市历史的尊重、体现自身文化独特的 发展历程,才能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现 自身的价值;为此,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仅要在空 间形态、使用功能定位等方面适应新的文化传播方 式,而且要在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肌理等更大的尺 度上与城市生活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为城市文化 机制创新、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提供更具开放性的交 流与展示平台。
城市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建筑 ■ 卢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从研究指向上来看,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是两 个不同的研究范畴;“文化建筑”是指一种以文化传 播、储存、交流、研究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建筑类型; “建筑文化”则是指建筑所表达的文化现象,是城市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最大的关联度在于 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与表征;一个是文化创造与传 播的物质载体,一个是体现文化特色的特定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