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浪漫型艺术

合集下载

德国古典文论

德国古典文论

德国古典文论德国古典文论是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流行于德国的一种文学理论,它以人道主义、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为基本特征,综合了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的美学和文论,由浪漫主义逐渐走向古典现实主义,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

德国古典文论的代表人物有康德、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他们对西方乃至全人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都有重要的影响。

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他的“三大批判”之一,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这部著作中,康德研究了人的反思判断力,即人对自然界和艺术品的审美判断和审目的判断。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快感或不快感来对一个对象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审美无功利性:审美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审美主体不涉及逻辑性概念,但却认为自己的感觉具有普遍性,即其他人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主体不以有用性或道德性为目的,但却感觉到对象的表象形式符合审美主体的心意状态。

审美共通感:审美主体认为自己具有一种共同感觉力,即人天生就具有判断美的潜质。

康德还分析了崇高的概念,他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成快感的心理反应,它源于人对自然界或艺术品中无限大或无限强的对象的观赏。

康德区分了两种崇高:数量的崇高和力量的崇高。

数量的崇高是指对象体积无限大,超出想象力;力量的崇高是指对象有巨大的威力,但又未能形成对于的支配力。

康德认为崇高是人的崇高,是人的理性的崇高。

当对象远远超出了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时,人召唤出内心深处的理性力量,把自己的精神和情感提升到无限的理性理念世界。

歌德的艺术与自然歌德是德国古典文论中最杰出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他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歌德的文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小说、戏剧、日记、信件和对话等作品中,他的文论思想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到 由 文 本 歌 词 所 表 达 的 意义 、 境 和 动 作 里 , 过 这 种 内 在 的 情 通 指 引 寻 求 一 种 意 味 深 永 的 表 现 , 用 音 乐 的方 式 把 它 刻 画 出 并
既然单纯的内一 生活是音乐用 来掌握 内容 的领域场 , 么, t 2 , 那 它 处理的就不 是抽 象 的内心生 活 , 而是凭借 情感 传达 可以构 成 凝聚音乐精神性 意义的素材。 黑格尔在论 述声 音材 料 的内在性 时指 出 , 纯 的声音 没 单 有 内容 , 它需要通过艺术化的处理 , 即通过音结 构才能表 现 内
的 自 由心 灵 。 由于 黑 格 尔 受 启 蒙 主 义 思 想 影 响 , 循 理 性 主 遵
黑 格尔阐释艺术基 于他 的哲 学体 系 , 的艺术 理论 也 是 他
其哲学体 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艺 术 中精神 内容 的本质是
理 念 , 理 念 的 自运 动 过 程 中 , 神 及 其 表 现 方 式 通 过 感 性 形 在 精
口 璐 黑 论 乐 艺 本 张 倩 格尔 音 的 术 质
HUN DRE C D S H00L N AR S SI T
过特定 的情境 和 冲突 表达 具体 化 的 内容意 蕴 呢?黑格 尔 指 出, 音乐需要处理具体的 内容和个别特 殊的关系 和情境 , 将 要 苦痛 、 喜悦和希求之类情调体现在旋 律里。 因此 , 音乐要结 合 到较 明确 的内容 , 结合到具有特殊情境 的发生事件 , 这须渗 透
黑 格 尔 论 音 乐 的 艺 术 本 质
张璐 倩
( 华东 理工 大学 人 文科 学研 究 院 , 海 2 0 3 ) 上 0 2 7
摘 要 : 乐 作 为 黑 格 尔 阐 述 浪 漫 型 艺 术 这 一 特 定 阶 段 的 艺 术 门 类 , 仅 表 现 出 所 有 艺 音 不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篇一: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少年时代酷爱古希腊文化与莎士比亚,受到柏拉图、荷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深刻影响,一生沉浸于思考与写作。

黑格尔以一种进步的历史观点,对人类艺术哲学以三大类型分野,从史前早期艺术到19世纪早期他生活时代的人类艺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包括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各类专门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主体对要表达的理念没有清晰界定,古典型艺术从象征型发展而来,是主体的理念完全清晰是最完美的艺术。

主要指古希腊的人体艺术。

浪漫型艺术在古典型台阶上,更关心崇高的灵魂本身。

黑格尔并没有自己动笔写作这部《美学》,他只是在大学讲坛上讲授这门课程。

他的历届学生把听课笔记聚集一起,编辑成了《美学讲演录》。

一、美学是什么人的精神包含了神性,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性。

艺术作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

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历维.施特劳斯说:“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人类唯一正确的知识”。

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起初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希腊文的“克里斯托惕克”,在希腊语中即“美”,艺术是什么?艺术要实现什么?艺术与人类关系?艺术作品怎样分析?所以我们也把美学这门学科称为“艺术哲学”。

艺术作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抓住时间、个别人物、行动以及其转变的旨趣来实现这一目的。

它将原本的现实世界改造成为更人化的世界突显出来。

世界在艺术中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鲜明。

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

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却是任何自然事物不能做到的。

从心灵所创造的东西与从自然所产生和形成的东西,如果两者都包含神的光荣,那么神在前者比在后者的光荣更高。

神就是心灵,只有在人身上,神性自由才是灵动的。

人类的艺术,就是人模仿神制造的自然。

二、艺术的目的人们在创造艺术时,抱有什么目的。

普遍的见解有三种:“模仿自然说”、“激发情绪说”、“理想与普遍力量说”。

黑格尔-美学-概说

黑格尔-美学-概说

黑格尔的哲学与美学、文艺学思想生平与著作简介:谢林〔1775--1854〕,代表作有《自然哲学观念》、《论世界灵魂》、《先验唯心论体系》等绝对理念:一种超时空的〔超人的、超自然的〕客观理念,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是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是构成宇宙万物及一切现象的核心与灵魂。

整个自然及精神世界都是据此而产生的,即宇宙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绝对精神不断运动衍化的结果。

故又被黑格尔称为“宇宙精神”、“宇宙魂”。

实际是指实在化、客观化了的人的思想观念。

认为“实体即主体”,即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主体,“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

”〔《精神现象学》15页〕故“绝对精神”是实体又是主体,是主客体的统一。

对绝对理念的把握过程: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端,是对事物的直接性认识,是最低级最抽象的,得到的是一个混沌表象。

知性认识:指对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的单独认识,是间接性认识。

将每一个有限的概念当作彼此别离的、互不联系的。

“坚持着固定的规定性和各规定性之间彼此的差异,以与对方相对立”〔小172〕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辨析:1、与康德哲学的关系:逻辑学:物自体;自然哲学:现象界;精神哲学:判断力。

2、与老子哲学相比:“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关于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批判的根据:肯定绝对理念的客观存在性,第一性,决定外物性,故唯心主义;先由理念入手,故手足倒置。

析:由概念外化为事物,概念非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

即先有人的概念,才能认识事物。

“纯粹概念”是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但只是抽象的,故才有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

黑格尔不否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强调的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纯概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内在根据和先决条件。

与康德的“先验范畴”相比。

三、黑格尔的美学观黑格尔的美学、文艺学思想,是其哲学体系中精神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达于《美学》一书。

黑格尔论音乐效果问题的主体性特征

黑格尔论音乐效果问题的主体性特征

黑格尔论音乐效果问题的主体性特征摘要:黑格尔在《美学》中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艺术的本质,提出音乐是浪漫型艺术的中心。

他不仅触及音乐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将其放置在总的艺术维度中加以诠释。

音乐的效果即声音对主体的效果,本文通过论证内心生活作为音乐掌握内容的形式,进一步阐发音乐使内心生活处于运动状态,以及音乐的作用通过声音显现情感与内容,由此得出黑格尔对效果问题言论的主体性特征。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音乐;内心生活;主体性黑格尔哲学肯定自康德以来的主体性思想,将主体性纳入客观规定性,强调主体性的物化,使得主体性问题获得客观性内涵。

主体哲学通过对人的理性与自由的本性理解达到对现代性的建构,释放现代性潜力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化的艺术或审美。

因此,基于主体性的原则考察黑格尔对于音乐效果问题的阐述,是理解其音乐哲学核心思想的特定维度。

一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黑格尔的哲学构架继承古希腊哲学中斯多葛学派的三分法,旨在阐述“绝对精神”如何从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真理的过程,他的全部哲学就是对绝对精神发展和运动过程的描述[1]。

他将艺术纳入《精神哲学》,艺术作为精神哲学中绝对理念自由呈现的最初形式,理念呈现意识的形式是直接和感性的,是对感性客观事物本身形式的认识和观照。

艺术作为他的哲学体系必要构成,被赋予揭示心灵最高旨趣的特定身份,通过特有的感性观照的形式显现内在的意义。

黑格尔音乐哲学贯穿主体性原则。

作为浪漫型艺术的音乐,其内在意义属于主体精神,是理念自运动的特定表达。

他对音乐本质的揭示基于整体艺术本质的考察,即理念及其表现方式的关系作以阐述。

他用音乐特有的形式彰显美的理念的固有内涵,作为理念外化的感性因素———声音,显示理念自身的具体性与丰富性,由此音乐成为与主体和解的一种途径。

相对其他艺术类型的感性材料而言,声音以更具观念性的特征存在于内心生活。

由此作品的精神性内容及其表现方式均显示出主体性特征,音乐作为“最自由的艺术”成为“浪漫型艺术的中心”。

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

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

039文艺评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哲学的因果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在前两大批判中将事物分为互不联系的“现象界”和“物自体”,又通过《判断力批判》这一桥梁将这二者联系起来,一方面证实了科学知识有其必然普遍性,另一方面确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即理性和自由。

然而康德的哲学体系始终是不完整的。

康德哲学留下的二元论观点成为后继哲学家待解决的第一难题。

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也认识到要想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推进,就必须超越康德。

青年谢林曾在与黑格尔的来往信件中满怀敬意地写下“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的哲学始终”。

黑格尔运用《小逻辑》解决了自我批判的思想之后,终于来到了对“绝对精神”的陈述。

“绝对精神”在其体系中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说绝对精神在逻辑学中是潜在的,在自然哲学中是异在的,那么可以说在它的精神哲学中则是现实的”。

在“绝对精神”之外,精神哲学还包含着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二者为“绝对精神”的前身,三者共同承担着认识的三个阶段。

这与黑格尔对历史的认识方式如出一辙,即“实体即主体”的原则。

在黑格尔的认识当中,哲学等同于历史,历史相当于哲学史,所以必然经历着“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的认识过程。

黑格尔从内容上完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又在形式上着手进行了“从本质到现象”的方法解释了我们的世界。

“主观精神分为‘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

客观精神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它是个人之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类精神所创造的社会、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等世界,所以它讨论的是普遍的精神。

”客观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抽象法、道德和伦理。

人与自然的一切关系最终都要经过上述途径回归到“绝对精神”,艺术必然包含在其中。

美学起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的基础,在其思想体系中,理念是精神性的,是绝对精神的显现,是高于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作者:柯远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期摘要:黑格尔在《美学》中按照绝对理念自身的伸展,和解的各个运动阶段将艺术美归为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与浪漫型艺术。

作为艺术的最后一阶段,黑格尔用了较大篇幅对浪漫型艺术及其体系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将针对“浪漫型艺术”的一些“浪漫”的特质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格尔;浪漫型艺术;浪漫主义一、“题材的划分”对于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把握,自然离不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关键命题。

理念本身具有一个从不确定的模糊状态上升到完满无限的绝对的心灵的过程。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理念与表现它的形象之间有着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一,开始阶段。

因为理念自身的不确定和模糊,精神无法替艺术找到真正地内容,它所取的用以表现自身的只能是很勉强的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

一方面是理念本身的模糊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完全确定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二者的融合构成一种消极的粘附,象征的关系。

这便是黑格尔所谓的象征型艺术阶段。

二,理念在这一阶段达到了一个刚好适合表现的状态,理念可以自由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它的形象,内容与形象达到了自在的直接的统一。

而理念在这一阶段找到了能够表现作为绝对永恒心灵的特殊存在的个别心灵的人体来作为它的形象。

“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

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①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古典型艺术阶段。

三,从根本上讲,理念是无限的,是心灵;而艺术用以表现理念的只是一般的感性的具体的形象。

等到理念自身已经发展到像基督教所宣称的神一样的地步的时候,它是不能够被现实的任何东西完全表现的,它在这个程度上取得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艺术和它的表现方式范围。

这个时候能够表现理念的只能是个别心灵的直接存在,主体的内心生活。

但这时,感性材料作为外在因素就只能从情感生活里去找它的概念和意义,而不像在古典型艺术阶段那样自身就是理念的一部分,自身具有意义。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黑格尔美学中艺术与伦理问题的交织关系。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在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美学观点深受康德、费希特等哲学家的影响,同时又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和发展。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而实现伦理道德的升华。

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艺术被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这三种艺术类型入手,分析黑格尔美学中艺术与伦理的关联。

本文还将探讨黑格尔美学中的其他重要问题,如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的自律与他律等,以更全面地理解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通过深入研究黑格尔的美学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伦理的相互作用,揭示艺术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理念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美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逻辑学、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紧密相连。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尤其是他对艺术与伦理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他对整个宇宙和人类精神发展的深刻理解。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理念与感性形象的结合。

他强调艺术不仅是感性的表达,更是对理念的再现。

艺术作品通过感性的形式,如色彩、线条、声音等,来传达某种深层的理念或精神内涵。

这种理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整个宇宙和人类精神的发展紧密相连。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它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

在象征型艺术中,理念尚未完全显现,而是隐藏在感性的形式之中;在古典型艺术中,理念与感性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而在浪漫型艺术中,理念则超越了感性形式,成为了一种绝对的自由。

[文学研究]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

[文学研究]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一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提出并集中论述了艺术类型说。

此卷副题是“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可见他说的艺术类型就是美的理想发展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具体分为原始的象征型的美、古代的古典型的美、近代的浪漫型的美。

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又是不同的“美的世界观”,所以说,各种艺术类型的特殊内容“是由艺术精神本身发展出来的对神和人的各种美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自成一种内部经过分别开来的体系。

”(1)黑格尔提出艺术类型说的理论根据有如下三点: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总定义决定了对于理想的美、即理想(Ideal)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发展的(显现的)过程。

在黑格尔的艺术辩证法看来,美不是静止的、永恒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思维中是如此,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而从历史上来看,美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即所谓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他认为,“这三种类型对于理想,即真正的美的概念,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2)第二,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历史形态发展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即自身的自分化和自发展。

他说,“所以艺术表现的普遍并不是由外因决定,而是由它本身按照它的概念来决定的,因此正是这个概念才自发展或自分化为一个整体中的各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

”(3)就是美的理念自分化为理性与感性的不同方面,并由其内在的矛盾而促使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

第三,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发展其本质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战胜。

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逐渐上升。

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趋向于精神,古典型艺术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吻合,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超过物质。

正是这样,他进一步指出,上述各艺术类型“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来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显现的形象也应有分别。

因此,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其实就是从理念本身生发出来的,所以对艺术类型的区分提供了真正的基础。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

(3)浪漫型艺术,在浪漫型艺术里,精神回到它本身,有自意识的人回到他的“自我”,沉没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去,因而和外在客观世界对立起来,采取了藐视现实的态度,凭创作主体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对客观世界的感性形象任意摆弄,这样就失去了艺术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应有的和谐一致,同时,由于出发点是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浪漫型艺术中的人物性格就不再象古典型人物性格那样体现伦理、宗教和政治的普遍理想,而只体现个人的意志情感和愿望。

(四)黑格尔在对各门具体艺术论述时,用了最大的篇幅对诗进行论述。

我的理解是,黑格尔认为诗是全书论述三种艺术类型和三个艺术历史发展阶段中最高旨趣的艺术形式,“它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从造型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到抽象艺术的音乐,诗用语言、文字这些更感性化、最能完整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手段,来更加自由的反映人的心灵,它甚至作为散文、小说、戏剧、歌曲、舞蹈等等艺术形式的宗主艺术,影响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发展。

“它可以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类型,它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艺术,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

也就是因为它派生出的更多的艺术类型,与它同处于一样的活动范围,并且更适合于现代人的思考、阅读和欣赏习惯,反而在近现代使诗本身从顶峰走向了衰落。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

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由此得出结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定义包括两种因素、一层关系:一是理念,这是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主要因素)二是表现,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三是两者的关系:融会贯通的关系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诉之于心灵。

二者是统一的。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

51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收稿日期:2019-06-26作者简介::魏春露(1993 )ꎬ女ꎬ江苏徐州人ꎬ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美学理论研究ꎮ①GombrichꎬTributes:InterpretersofOurCulturalTraditionꎬOxford:PhaidonPressꎬ1984ꎬp51ꎬ转引自穆宝清« 大写的艺术 :贡布里希对黑格尔艺术史观的批判»ꎬ载«江海学刊»ꎬ2015年第2期ꎮ②朱立元语ꎬ见«黑格尔美学引论»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ꎬ2013年ꎬ第67页ꎮ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魏春露(复旦大学中文系ꎬ上海200433)摘㊀要:黑格尔从其整个哲学体系出发ꎬ对美的理念和艺术类型进行一种形而上思考ꎮ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这种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提出了猛烈批评ꎮ因此ꎬ在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的基础上ꎬ结合黑格尔思想产生的时代ꎬ重新考察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和艺术史观的贡献和局限性ꎬ对当代艺术史和美学研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ꎮ关键词:黑格尔ꎻ美的理念ꎻ艺术史观ꎻ贡布里希中图分类号:B83-09ꎻJ110.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0012(2020)01-0051-07㊀㊀黑格尔以理性主义的眼光考察人类的各个方面ꎬ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ꎮ恩格斯曾经评价他 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 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15ꎮ除了哲学㊁宗教㊁逻辑学之外ꎬ在美学和艺术领域ꎬ黑格尔也被尊称为 艺术史之父 [2]ꎮ恩格斯在给康德拉 施米特的信中说: 建议您读一读«美学»作为消遣ꎬ只要您稍微读进去ꎬ就会赞叹不已ꎮ [1]494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的 划时代 意义是显而易见的ꎬ在美学史上也被高度重视ꎬ开启了 艺术哲学 的新时代ꎬ被海德格尔认为 是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ꎬ因为那是一种根据形而上学而做的沉思 [3]ꎮ但同时ꎬ如费维克教授提到 艺术终结论 时所指出的ꎬ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某些学说ꎬ 不仅在中国学术界ꎬ在西方学术界也是既大名鼎鼎又臭名昭著 [4]ꎬ因为其巨大影响力ꎬ后代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革新与正名ꎬ都可能将黑格尔视为最大的靶子ꎬ予以最猛烈的抨击ꎮ贝尔 C.Bell 的时代过去了ꎬ贡布里希 E.H.Gombrich 的时代开始了ꎮ [5]可以说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ꎬ贡布里希的艺术史治学方法成为当前艺术史研究的一门显学ꎬ强调艺术形而上思考的艺术理论都渐渐被人抛弃和淡忘ꎮ作为一名坚定的反黑格尔主义者ꎬ贡布里希坦陈ꎬ他的著作中对黑格尔遗产的批评占据了不少的部分ꎬ因此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个定位ꎬ 海因里希 海涅也曾经说他自己是一位 逃脱的浪漫主义者 ꎬ或许我有点像是一位 逃脱的黑格尔主义者 ①ꎮ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ꎬ考察其如何以及是否真正做到了对黑格尔的 逃脱 ꎬ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黑格尔的美学思想ꎬ进而反思他们的艺术史研究方法ꎮ一㊁理念的自我规定与展开:从理念到美的理念㊀㊀众所周知ꎬ 黑格尔美学大厦的顶梁柱 ②就是那句著名的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说ꎮ可以说ꎬ黑格尔整部«美学»三大卷的逻辑框架ꎬ就是对美的理念一步一步感性显现和展开为具体艺52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术形象的逻辑进程的叙述ꎮ而想要理解 美的理念 ꎬ应当首先对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开端和建构有所把握ꎬ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理念ꎬ即绝对精神ꎮ 理念就是思想的全体 ꎬ 本质上ꎬ理念的本性就在于发展它自身ꎬ并且唯有通过发展才能把握它自身ꎬ才能成为理念 ꎮ[6]绝对精神ꎬ既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起点ꎬ也是终点ꎬ它的自我生成和运动ꎬ规定和展开了整个世界历史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逻辑学㊁自然哲学到精神哲学ꎮ黑格尔在«美学»中用圆圈对绝对精神的运动和必然性做了生动比喻ꎬ 在这种科学的必然性的花冠上ꎬ每一个别部分都一方面是一个回到自己的圆圈ꎬ另一方面也和其他部分有必然联系 这种必然联系是一种向后的联系ꎬ从这向后的联系里它自己生发出来ꎻ也是一种向前的联系ꎬ从这向前的联系ꎬ它自己推动自己 ꎮ[7]31-32值得注意的是ꎬ绝对理念不是抽象和静止的精神实体ꎬ反而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8]ꎮ因为它自身潜藏着一切差别和矛盾ꎬ也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性ꎬ从而是能动的和运动的ꎬ体现了 不是死的本质ꎬ而是现实的和活的本质 [9]ꎮ通过否定之否定ꎬ也就是 扬弃 ꎬ绝对精神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中运动㊁展开自身ꎬ实现着普遍性和具体性的统一ꎮ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建立于此ꎬ全部任务就是为了阐述绝对精神是怎样从抽象的概念状态上升为具体的真理的ꎮ而美和艺术ꎬ正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的第一个环节ꎬ黑格尔将其看作是真理显现的方式ꎬ即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ꎮ值得注意的有两点ꎬ第一ꎬ在黑格尔看来ꎬ美的理念在自我的展开中就显现为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ꎬ因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ꎮ虽然沿用了 美学 的旧名称ꎬ但他指出ꎬ 我们这门学科的正当名称却是 艺术哲学 ꎬ或则更确切一点ꎬ美的艺术的哲学 [7]3ꎮ可以说ꎬ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ꎬ美与艺术可以等同起来ꎮ在«美学»伊始ꎬ黑格尔就将自然美排除在了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ꎬ他认为美是心灵的产物ꎬ自然美不是美的完善形态ꎮ第二ꎬ黑格尔的美学不仅等同于艺术哲学ꎬ而且等同于艺术史ꎮ与在先验领域谈论美学不同ꎬ黑格尔 美的艺术的哲学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美的历史的哲学 ꎮ根据黑格尔论哲学史时所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ꎬ美的理念的不断展开ꎬ就会体现为艺术史的实际进程ꎮ同时ꎬ艺术史的实际进程ꎬ又必然符合美的理念的逻辑发展ꎮ因此ꎬ从美的理念的展开ꎬ必然表现为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艺术史ꎮ二㊁美的理念决定艺术形象:三种艺术类型㊀㊀黑格尔认为近代的知性思维让人成为两栖动物ꎬ生活上追求物质㊁情欲的满足ꎬ意识上却思考永恒的理念和思想的自由ꎬ而艺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桥梁ꎮ因为艺术是用感性的形象去显现真实ꎬ能够将矛盾的和解表现出来ꎬ 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 [7]11ꎮ在此基础上ꎬ黑格尔提出了 美的理念 这一说法:这种理念不同于柏拉图式的理念ꎬ只作为一种外在的绝对ꎬ而是要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ꎬ与现实结合成直接的统一体ꎮ而且这种统一ꎬ不是一种外在的抽象的统一ꎬ而是本身包含各种差异在内的统一ꎬ是一种具体的整体ꎮ美的理念含有普遍的㊁特殊的㊁单一的三种定性ꎮ通过否定之否定ꎬ达到一种自确定ꎬ这种自确定既具有无限性ꎬ也体现了主体性ꎮ美的理念同样遵循着精神运动的 正 反 合 的辩证法ꎮ从美就是理念来看ꎬ美和真是等同的ꎬ美本身必须是真的ꎮ黑格尔是如何解释两者的区别的呢?他说: 理念是真的ꎬ就是说它作为理念ꎬ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和普遍性的ꎬ而且是用来思考的 当真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ꎬ理念就不只是真的ꎬ而且是美的了ꎮ [7]142由此可见ꎬ艺术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ꎬ艺术表现的价值就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ꎮ而且ꎬ内容和形式㊁理念和形象的关系是:内容是主体的㊁内在的ꎬ而形象作为客体的因素ꎬ是由主体决定的ꎬ即内容决定形式ꎬ理念决定形象ꎮ因为理念从抽象发展到能自确定和自己化为特殊事物ꎬ需要一个过程ꎬ艺术美的形象也必然有一套相应的特殊阶段和类型ꎬ此即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ꎬ分别是象征型㊁古典型和浪漫型艺术ꎮ象征型艺术是美的理念开始的阶段ꎬ美的理念自身还不确定㊁很含糊ꎬ美的形象就不是由理念所决定的ꎬ理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形象ꎮ比如木块和石头都可以被原始民族用来象征神ꎬ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庙宇都承载着人对死亡ꎬ灵魂的53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模糊看法等ꎮ理念对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消极的ꎬ亟待将自己提升到高出于不适合它的形状之上ꎻ到达第二阶段时ꎬ象征型艺术的双重缺陷都被克服了ꎬ 形象也是完善的ꎬ理念也非抽象的ꎬ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ꎬ因此理念和形象形成自由完满的协调 [7]97ꎬ艺术发展变得成熟ꎬ主要代表是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ꎬ最大特点是艺术形象主要是通过雕塑来塑造人的形象ꎮ古希腊人认为善㊁秩序㊁理念就在万事万物中ꎬ所以理念和事物的感性存在是分不开的ꎬ黑格尔说这一阶段的艺术表达的心灵ꎬ还是人的形象所代表的心灵ꎬ不只是永恒的绝对的心灵ꎮ到了第三阶段ꎬ浪漫型艺术又把理念和形象的协调破坏掉了ꎬ重新带来了差异和对立ꎬ艺术越来越超越感性的具体形象ꎬ去表现无限的具体的普遍性ꎮ美的理念从直接存在的感性形象中解放出来ꎬ形象被看作对立面而克服ꎬ返回到心灵性的统一体里ꎮ由此ꎬ浪漫型艺术虽然还属于艺术的领域ꎬ但是却超越了艺术本身ꎮ主要代表是中世纪基督教艺术ꎬ如诗㊁音乐ꎬ都对感性形象的依赖越来越少ꎬ用情感的节奏运动来表达理念ꎮ也就是说ꎬ理念开始溢出外在形象ꎮ值得一提的是ꎬ一般的理解认为黑格尔把古典型艺术视作理念和形象的自由完满的协调ꎬ是最高的艺术典范ꎬ从而对整个艺术的未来抱悲观主义的态度ꎮ恰恰相反ꎬ黑格尔从历史主义的立场出发极力为浪漫型艺术辩护ꎬ甚至可以说他最为肯定浪漫型艺术的自由性ꎬ达到了 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 [7]101ꎮ三㊁艺术并不 终结 艺术㊁宗教和哲学㊀㊀根据黑格尔的表述ꎬ宗教和哲学将作为后于艺术的两个环节ꎬ来认识和表现绝对精神ꎮ宗教的特点在于主体的内心生活ꎬ教众总是虔诚地崇拜和祈祷ꎬ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ꎬ表现出一种情绪上和观念上的虔诚ꎮ不过ꎬ黑格尔指出虔诚还不是表现理念的最高形式ꎬ自由思考才是最纯粹的㊁最高的一种修养ꎮ哲学ꎬ用自由思考的方式把艺术和宗教统一起来了ꎬ因为它 既有艺术的客体性相ꎬ转化为思想的形式ꎬ又有宗教的主体性ꎮ [7]133艺术㊁宗教㊁哲学之间的区别ꎬ可以从它们认识㊁把握绝对精神的不同方式上见出:艺术通过感性观照即感性形象的方式ꎬ宗教通过表象的意识的方式ꎬ哲学通过自由思考的方式ꎮ这三种形式的精神性从弱到强ꎬ从低级到高级ꎬ不断脱尽感性的残余ꎬ只有运用概念思考的哲学才最合精神本性ꎬ是最高级㊁完满的意识形式ꎮ三者同时也有逻辑上由前者向后者转化㊁更迭的程序ꎬ即艺术被宗教取代㊁宗教最终被哲学取代ꎮ至此ꎬ绝对理念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才全部完成ꎬ黑格尔哲学体系也宣告圆满ꎮ艺术让位给宗教和哲学ꎬ是否意味着艺术的终结呢?黑格尔明确表达: 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蒸蒸日上ꎬ日趋完善ꎬ但艺术的形式已经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ꎮ [7]132黑格尔认为ꎬ现代人这种偏重理智的思考风气是不利于艺术的ꎬ艺术也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满足人们认识的最高需要了ꎮ但是ꎬ黑格尔并没有否定艺术的实际发展ꎬ反而肯定了艺术是一直被需要的ꎬ 尽管一方面我们承认近代完全发达的市民政治生活情况的本质和发展是方便的而且符合理论的ꎬ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不放弃而且永远不放弃对于现实的个体的完整性和由生命的独立自足性所感动的兴趣和需要 ꎮ[7]248因此ꎬ从第一个层面上说ꎬ所谓的 艺术终结论 ꎬ终结的不是艺术ꎬ而是艺术作为人类最高旨趣和绝对需要的崇高地位㊁作为真理最高表现形式的阶段ꎮ就艺术曾担负的最高职能来说ꎬ我们已经不像过去人那样奉其为神圣而顶礼膜拜了ꎮ第二ꎬ不仅在经验层面ꎬ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ꎬ艺术㊁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相续和互相取代的关系ꎬ不是艺术衰亡之后出现宗教㊁宗教衰亡之后出现哲学那种简单的取代ꎮ黑格尔并不认为艺术㊁宗教㊁哲学的内容㊁功能㊁目的是截然不同的ꎬ它们都是绝对精神的表现方式ꎬ有时甚至是你中有我㊁我中有你㊁难以分开的ꎮ«精神现象学»就有 艺术宗教 (Kunstreli ̄gion)的概念ꎮ艺术并不是被取代的ꎬ而是被扬弃的ꎬ即其有限性在后来的环节或阶段当中得到克服ꎬ但它的本质规定性却作为后来者自身规定的一个有机部分而被保留ꎮ哲学是艺术和宗教的统一者ꎬ不是它们的吞没者和消灭者ꎮ第三ꎬ值得注意的是ꎬ黑格尔本人甚少提到终结(Ende)ꎮ朱立元根据德文本«美学讲演录»54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详细区分了 终结 (Ende)㊁ 解体 (Ausflösung)和 扬弃 (Aufhehung)等词在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中的不同使用③ꎮ在论及艺术的前两种历史类型时ꎬ都曾用到 解体 或者意义相近的 消逝 (verschwinden)ꎬ黑格尔研究专家费维克还补充了 Aufhehung (扬弃)一词ꎬ这和它们向后一种艺术类型转型有密切关系ꎮ黑格尔只有在浪漫型艺术阶段同时用了Ende(终结)和Auflosung(解体)两个词ꎬ而Ende唯有在这里用了一次ꎬ只有在浪漫型艺术阶段ꎬ也就是整个艺术类型(历史的和门类的)的最终阶段ꎬ他才难得使用Endeꎬ很明显能看出黑格尔的严格区分和谨慎对待ꎮ四㊁贡布里希对黑格尔艺术史观的批评(一)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评论在« 艺术史之父 读G.W.F.黑格尔(1770 1831)的‹美学讲演录›»一文中ꎬ贡布里希开门见山地说: 黑格尔是艺术史之父ꎮ [2]他觉得艺术史应该摆脱黑格尔的权威ꎬ前提是真正了解了他的强大影响ꎮ贡布里希把黑格尔称为艺术史之父ꎬ正是因为认为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是构成现代艺术研究的奠基文献ꎮ对这部讲演录 全面而系统地考察整个世界艺术的历史ꎬ甚至可以说一切艺术的方方面面历史 [2]的做法提出了高度的赞美ꎮ除此以外ꎬ贡布里希就展开了对黑格尔猛烈的批评ꎮ他在后文中总结说: 我已提到五个这样的巨敌ꎬ我用古怪的名字称呼它们:美学超验主义ꎬ历史集体主义ꎬ历史决定主义ꎬ形而上学乐观主义和相对主义ꎮ[2]反思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ꎬ美学超验主义是指坚定地信奉艺术的神圣高贵性ꎬ将美的理念与真理联系在一起ꎬ是对艺术的一种形而上的信仰ꎻ历史集体主义是指贡布里希所深恶痛绝的关于黑格尔提倡艺术作品体现 民族精神 和 时代精神 的说法ꎬ将艺术视为某个集体㊁某个民族的精神的反映ꎮ再则ꎬ艺术的最高表现实际上是它的内在逻辑(美的理念)可以被理解的发展的最终结果ꎬ黑格尔艺术史观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ꎬ被贡布里希称为一种 历史决定主义 ꎻ形而上学乐观主义是指黑格尔的进步观ꎬ因为在黑格尔看来ꎬ世界史就是绝对精神逐渐实现自我价值和自由日趋完善的进程ꎬ而人类的历史ꎬ文明的发展必然属于这一进步过程的一部分ꎻ相对主义由决定论而来ꎬ贡布里希指出ꎬ除了黑格尔这种形而上学乐观主义者ꎬ还有例如奥斯瓦尔德 斯宾格勒这种悲观主义者ꎬ预言了西方世界不可避免的没落ꎬ这种历史决定主义容易导致相对主义ꎮ贡布里希将黑格尔的艺术史观和美学思想称为 大写的艺术 ꎬ他非常反感ꎬ也极力摆脱ꎮ他甚至断言: 任何一位阅读德文并且迫不得已地要阅读黑格尔著作的人ꎬ马上就会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没味道ꎮ [10]贡布里希甚至根据民族主义㊁集体主义㊁历史决定论这些关键词ꎬ指责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纳粹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思想工具ꎬ将纳粹德国人的狂热力量溯源到黑格尔思想上[11]ꎮ不得不说ꎬ这样的批评未免有些夸大和有失公允ꎮ(二)贡布里希如何 逃脱 ?相对于对黑格尔的批判ꎬ贡布里希正是把卡尔 波普尔的历史批判哲学的方法运用到了艺术史研究之中ꎬ在波普尔 纠错法 的基础上提出了 图式与修正 (schemaandcorrection)的理论ꎬ探讨西方艺术的传统模式对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影响ꎮ贡布里希把 制作与匹配 看作是对图示化形象的缓慢而又系统的修正ꎬ艺术进展过程自身遵循波普尔的 试错 理论ꎮ同时ꎬ贡布里希借助于波普尔的哲学思想ꎬ利用 情景逻辑 分析方法ꎬ用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来取代历史决定论ꎬ以此反对黑格尔所宣称的艺术作品反映了 绝对精神 时代精神 和 民族精神 之说ꎻ与黑格尔 进步观 对立ꎬ贡布里希坚信ꎬ艺术中不能讲真正的 进步 ꎬ艺术不是时代进步的表现ꎬ艺术也不能被描述为共同的精神或本质ꎮ艺术史要关注的只有人㊁人的创造力ꎬ而没有时代或时代精神ꎻ为了反对对艺术的形而上思考ꎬ贡布里希甚至说 没有艺术其物ꎬ只有艺术家 [12]ꎬ艺术家在 情境逻辑 中为了某个特殊的世俗的理由创作ꎬ艺术的风格变化ꎬ是时尚趣味和艺术家们的竞争导致的ꎮ可以看到ꎬ二元和极性的思维习惯ꎬ让贡布里希试图在各个方面站在黑格尔思想的绝对对立面ꎬ来消除和革新黑格尔对艺术史领域的巨大③参见朱立元:«对黑格尔 艺术终结 论的再思考»ꎬ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9年第2期ꎮ55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影响ꎮ从审美超验到取消 艺术 ꎬ从历史集体到只关注艺术家个人ꎬ从形而上学乐观主义到艺术无所谓进步ꎬ贡布里希将艺术史的研究中心限定在与艺术作品和风格有直接联系的有限性和有效性方面ꎬ比如图像㊁技能㊁名利场情境逻辑㊁艺术心理学等ꎬ这当然有他的独特贡献ꎬ既限制了对艺术作品的过度阐释ꎬ也促进了艺术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艺术哲学中脱离出来ꎮ但也必须承认ꎬ贡布里希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另一个极端ꎮ当我们审视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时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 虽然贡布里希把黑格尔称为 艺术史之父 ꎬ但黑格尔从来不是在经验或实证史学(Historie)的意义上来讨论艺术和有关艺术的一切的ꎬ而是将艺术和美的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来思考ꎮ [13]很显然ꎬ艺术和美的问题不只是在经验和技能层面的问题ꎬ更有它的美学和哲学价值ꎮ第三ꎬ贡布里希试图 逃脱 黑格尔的阴影ꎬ但在某些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思想的继承者或者导致了自己思想的缺陷ꎮ比如ꎬ 当代艺术史学者克劳德 帕弗尔发现ꎬ贡布里希把文化史的整个历史的特征描述为一个单一的准则ꎬ这恰恰暴露出了一种 黑格尔式的整体论 [14]ꎻ贡布里希强调对艺术家和个人的关注ꎬ但是也曾强调文化研究应该从所有文化现象中寻求连续性ꎬ这也不可避免地回到黑格尔对内在逻辑的思考ꎮ此外ꎬ 时尚趣味 就意味着还是要对美和艺术有一定的审美的判断ꎬ无法脱离对艺术作品美学思考ꎮ最后ꎬ不得不提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的缺陷性ꎬ它更多地适用于重理性和技法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绘画ꎬ对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写意艺术都难以适用ꎬ艺术作品的精神意蕴和审美内涵仍然有待探索ꎮ艺术风格的变化㊁艺术思潮的改革ꎬ都不仅仅和艺术家的技能㊁社会的具体情境相关ꎬ与时代的审美和价值判断㊁人的精神和取向还是密切相关的ꎮ可以说ꎬ艺术史研究ꎬ想完全站在黑格尔的对立面ꎬ完全 逃脱 黑格尔是行不通的ꎮ五㊁对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和艺术史观的思考㊀㊀正如黑格尔本人所说: 就个人来说ꎬ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ꎮ哲学也是这样ꎬ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ꎮ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ꎬ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ꎬ跳出罗陀斯岛ꎬ是同样愚蠢的ꎮ[15]黑格尔对自己的哲学抱有清醒的认识ꎬ我们也应当设身处地地㊁理性地去评析黑格尔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观ꎬ承认其局限性ꎬ也不否认其巨大价值ꎮ第一ꎬ唯心主义㊁泛理性主义与历史决定主义的局限性ꎮ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唯心主义和泛理性主义ꎬ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决定主义ꎬ或者说ꎬ目的论ꎮ如理念和绝对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前就已经存在ꎬ是世界的起点和开端ꎬ也是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础和主宰ꎬ世界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回顾以往以求自身运动的理念发展史ꎬ世界上的一切都早已包容在绝对精神自身ꎻ历史和逻辑的一致ꎬ成为逻辑在先ꎬ历史等同于逻辑㊁被逻辑决定ꎬ世界一切现象包括美和艺术ꎬ都是逻辑范畴和绝对精神的自我推演和展开ꎬ等等ꎮ从这个角度ꎬ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确有其局限性ꎮ这正是贡布里希所说的ꎬ 我坚决反对艺术和文化史研究放弃寻找现象之间的联系ꎬ仅仅满足于罗列事实ꎮ 在此使我踌躇的不是我认为这类联系难以建立ꎬ而是太容易了 ꎮ[2]黑格尔这一遗产的危害可能会导致艺术的过度阐释和逻辑在先的随意联系ꎬ这的确是值得警惕的ꎮ但是ꎬ如果只罗列事实㊁分析具体作品ꎬ将艺术品摆在目录中ꎬ放在具体交往活动的 情境 中ꎬ不对艺术史进行历史的和内在逻辑的思索与把握ꎬ也是不够全面的ꎮ第二ꎬ集大成的思想体系与对艺术史研究的深远影响ꎮ不可否认ꎬ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庞大而完备的ꎬ是康德㊁席勒㊁费希特和谢林美学思想的集大成ꎬ张玉能认为: 他以美为核心构筑了他的内容丰富的美学范畴体系ꎬ总结了西方一千多年的美学发展ꎬ特别是1750年以来发展的几乎全部美学成果达到了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ꎮ [16]我们必须认识到ꎬ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是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环节ꎬ必须从整个体系出发ꎬ来理解从 理念 到 美的理念 的展开ꎮ也必须认识到ꎬ黑格尔并非一个艺术史专家ꎬ他的美学思想在整体性建构上的意义更大ꎬ艺术史批评中的具体论述或许会存在漏洞ꎬ值得商榷ꎮ即便如此ꎬ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ꎬ在之后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还是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ꎮ艺术史和文化史。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

西方文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首页•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内容o教学大纲o课程讲义o课后习题o期末考试•教学手段o教学导引o问题解答o教学交流o师生互动o相关批评术语•教学条件o教材及参考书o教学材料o教师文库o相关网站•教学成果o现场教学o教改研究o课程评价第二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已经包含了其《哲学全书》(《逻辑学》又称《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本轮廓。

这实际上也就是黑格尔对“绝对理念”之自我发展的描述。

所以马克思将《精神现象学》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称为“黑格尔的圣经”。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又译为“绝对精神”、“世界精神”等。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绝对理念”的不同形态,自然界如此,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如此。

整个世界其实都体现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理念”既是世界的起点,也是世界的目标。

“绝对理念”的发展被黑格尔分为三个阶段。

“逻辑阶段”是“绝对理念”以纯粹思维的形式而存在的阶段。

这时除去抽象的逻辑概念之外,还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经验内容,所以一切都只能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中可以包括关于“存在”、“本质”和“概念”的研究。

存在论是关于“有”的讨论。

而最纯粹的“有”的概念,必然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纯有”,否则就不能作为真正的开端。

而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的“纯有”,其实也就是“无”。

这被称为“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的运动”。

“质”和“量”的概念也是如此:“质”是“存在”不可缺少根本内容,而“质”的规定又离不开“量”的限制;突破一定的“量”也就导致新的“质”。

在二者的矛盾和变易中,毫无规定性的东西获得了一定的“尺度”和特征,从而成为“存在”。

这样的存在论,被认为是黑格尔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证。

本质论是从存在论发展而来。

如果说存在论是通过“一方直接消失与另一方”来证明“存在”,那么本质论更强调各种对应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黑格尔论音乐得艺术本质一、音乐得艺术原则:精神得内容及其表现方式黑格尔阐释艺术基于他得哲学体系,他得艺术理论也是其哲学体系不可或缺得组成部分.艺术中精神内容得本质是理念,在理念得自运动过程中,精神及其表现方式通过感性形式传达理念自身得先在意义,这也构成黑格尔音乐理论得重要内核.音乐得内容是理念通过艺术得感性方式得一种显现,当精神逐渐脱离外在得感性物质材料,声音便以富于观念性得感性特征承载着音乐得精神性内涵.在浪漫型艺术中,音乐得声音因素相比绘画基于视觉得线条与色彩来讲更富于观念性,感性因素得这种特别属性使得它与主体内心得关系更为紧密.精神性得内容在节奏和声与旋律等诸要素以音结构得特定组合方式中获得艺术性表现,音乐作为“最自由得艺术”表达观念性意义,也因而成为揭示精神世界(包括情感、情绪和一般内心生活)得重要领域.由于音乐表达得观念性意义并非抽象概念,它或代表艺术精神得普遍性意义,或表达个不情境与性格得具体化特征,这种精神性内涵通过音结构得传达,体现出音乐表现得丰富性.1艺术精神得普遍性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认为,理性是西方音乐得本质特征.依照黑格尔得理性中心观念,音乐要表现得内容是内心生活本身,即主题和情感得内在意义.思想给予音乐具有揭示时代精神与文化理念得深刻性,成为同绘画、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符合“时代精神共振”得感性显现,那么,这种艺术精神得本质在音乐中就有其存在得普遍性.WCOm然而,并不能认为存在着某种统一得时代精神,它固定不变地表现在每门艺术中,并传达给我们相同得内容和意义.相反,我们发觉,我们查找得是各类不同艺术得意义总和,它们得综合才能构成时代得艺术精神本质.因此,音乐与作为艺术标志得精神本质之间,人们亦通过艺术化得“眼睛”去认识内在得无限得自由心灵.由于黑格尔受启蒙主义思想妨碍,遵循理性主义精神,极力推崇古希腊所表现得自由和理性,他将体现个性自由得古希腊艺术看成美得典范,认为艺术也同精神一样自有其进展过程,因而摆脱一般性而走向个性就成为作品意义得表现趋向.2艺术精神得情致与性格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无法超越古典型艺术中精神完全渗透到它得外在显现这一最美得时期,但浪漫型艺术更符合精神自身得进展,也确实是精神所依据得原则是自己与自己相融合,是它得概念和实际存在得统一,因而是更高得形式.“性格”作为个体得概念范畴,联结了构成性格整体得情境、冲突以及情致诸范畴.以个不主体得方式体现人得性格和动作,这是理想从一般化向具体化得转变.将具体情境和冲突作为理想得具体化得实现过程,作品固有得独立个性是艺术家通过情境及其冲突作为手段得以体现得.情致与性格如何通过音乐获得艺术化体现,音乐如何通过特定得情境和冲突表达具体化得内容意蕴呢?黑格尔指出,音乐需要处理具体得内容和个不特别得关系和情境,要将苦痛、喜悦和希求之类情调体现在旋律里.因此,音乐要结合到较明确得内容,结合到具有特别情境得发生事件,这须渗透到由文本歌词所表达得意义、情境和动作里,通过这种内在得指引寻求一种意味深永得表现,并用音乐得方式把它刻画出来.然而,黑格尔又指出,音乐本身应独立于文本歌词所表达得不同得内容意义之上,歌词得明确意义不应占优势.然而,关于旋律而言,音乐常常只能表达空泛得内容意义,在深入内容详细而具体特征时,文本歌词得性格特征也并非无足轻重.由此可见,黑格尔所强调得音乐中得观念性意义既需要适合表现性格特征,同时又不能让旋律失去独立得身份,旋律要在这种特别具体化得描绘下保持灵魂得支撑和统一得作用.3音结构得想象性意图黑格尔确信独立得音乐有意义,也确实是确信音结构本身存在着观念性意义.音乐具有内在得、结构得统一,这种统一存在于内在而能动得纯粹音乐元素得流淌中,即存在于纯粹乐音得抽象本质中.黑格尔认为,音结构以特有得方式揭示意义,本身自有内容,同时把这种内容直截了当纳入乐音得自由运动中.他认为:“就作曲家来讲,他在作品中摆进一个确定得意义,一种思想和情感得内容以及这种内容得段落分明得完满自足得进展过程”.需要指出得是,黑格尔在论述独立得音乐也固有观念性意义时,指出了这种由音结构所传达得内容其表现还不非常确定.然而,由于音结构具有得内在定性,这种结构力本身确实是作品所要显现得意义,因此,结构性得倾听是发掘音结构想象性意图得方式之一.然而,音乐作为艺术得特征是精神得内容及其表现,这是黑格尔阐述音乐得差不多立场.他提出独立得音乐“从确定得内容撤回”,因而“失去了在内心世界得力量”,仅仅“作为鉴赏”.“从确定得内容撤回”显然讲明纯音乐得进展过程下,音乐得感性因素在渐失作为传达特定观念性意义得身份,甚至能够讲感性因素差不多脱离了承载精神性内涵,而成为自为独立得艺术状态.尽管在他生活得时代,纯音乐在概念与技巧上得高度进展让他由衷地称之“制造了奇迹”,但他同时也预言,这种音乐容易导致“空洞和无意义”,预示着现代性危机得出现.音乐作为独立艺术,并非由语词文本而形成得观念,而是建立在这种关系上得曲调本身.音乐由感性因素表达观念性意义,两者得关系意味着音乐不只作为“内在得东西”.音乐愈是它自身得本质要求,愈是这两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得理想境地.二、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黑格尔指出,音乐得任务在于它把任何内容提供心灵体会,但这种内容并非像诗艺术所表达得那样,以一般概念得方式存在于意识当中;也不同于雕刻艺术得内容,作为具体外在形象原已进入知觉得模样,或如绘画那样,内容由艺术得方式恰当地表现出来,音乐得内容按照它在主体内心世界中得模样,即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他提出“单纯得内心生活是音乐掌握内容得形式”,这个地方得“形式”即作为“空间”、“领域场”.既然单纯得内心生活是音乐用来掌握内容得领域场,那么,它处理得就不是抽象得内心生活,而是凭借情感传达能够构成凝聚音乐精神性意义得素材.黑格尔在论述声音材料得内在性时指出,单纯得声音没有内容,它需要通过艺术化得处理,即通过音结构才能表现内心生活.他对构成音乐得感性因素,诸如节拍、节奏、和声及旋律等差不多要素得内在性通过哲学语境加以解读,以此论证它们与内心生活得关系.由此,“音乐得内容是在本身上确实是主体性得,表现也不是把这主体得内容变成一种在空间中持久存在得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它得不固定得自由动荡,显示出它这种传达本身并不能独立持久存在,而只能寄予在主体得内心生活上,而且也只能为主体得内心生活而存在”.音乐中声音与内心生活得特别关系,表现出主体最内在得自我和观念.音乐作品与主体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间不再如造型艺术那样是一种观照得关系,声音(物质材料)作为表现手段是符合内心生活得表现方式,然而声音只能表现无外在客观存在得内心生活,即完全抽象得主体性.内心生活通过情感与声音这一表现手段达成联结,音乐除了情感得表达,它还具备通过知解力对其客观化得定性认识,譬如以数得关系为基础得音程、和声、节拍、节奏,等等.由声音之间得数量关系作为音乐形成得基础并不能直截了当反映声音得本质,本质本应表现得是提供受众领会与理解得主体(作曲家)得心智,音乐艺术调和了外在得形式范畴与主体内心生活得自由表达两者得对立冲突.音乐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占据情感领域与自身固有得知性原则相结合得艺术形式.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自运动生展到特定时期得表达.他对音乐本质得揭示基于对整体艺术本质得考察,即从理念及其表现方式得关系作以阐述.他用音乐独特得艺术形式彰显美得理念得固有内涵,作为理念外化得感性因素,声音显现出理念自身要求得具体性与丰富性.相对其他艺术类型得感性材料而言,声音以更具观念性得特征存在于内心生活,由此作品得精神性内容及其表现方式均显示出主体性特征,音乐作为“最自由得艺术”成为“浪漫型艺术得中心”.三、结语黑格尔从哲学层面上认识音乐艺术,他将处于主导地位得精神作为音乐得本质特征,由此触及了美得理念在音乐艺术中得显现咨询题.浪漫型艺术得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得内心生活,精神自身得原则需要有能够与之相习惯得材料(媒介),即逐渐脱离外在客观性相而具观念性得材料.由于音乐艺术得声音材料所具有得观念性,因而音乐不管内在得精神内容依然外在得表现方式都存在于主体得内心生活.黑格尔得音乐哲学观即音乐是主体内心生活得直截了当表达.由于精神得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是音乐得艺术原则,感性因素与观念性意义均是音乐得内在特质而处于主体得内心生活.因而,从那个意义上讲,“音乐确实是精神,确实是灵魂”,这是黑格尔式得对音乐本质得阐释,它来源于黑格尔哲学体系得逻辑构架,是对音乐本质亘久追咨询得解答,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音乐作品得差不多途径.。

第十一章 黑格尔的戏剧美学

第十一章 黑格尔的戏剧美学

第十一章黑格尔的戏剧美学第一节黑格尔生平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过去在思想文化领域显得十分冷落的德国大踏步跨向欧洲的前列,以至到了这样的地步:只要是叙述此后的欧洲思想文化史,注意力总不能离开德国太久。

我们在论述了莱辛、歌德、席勒、史雷格尔之后,刚刚提及雨果,又不得不立即回到这块土地上来——而且已经有点晚了,现在要谈到的这位德国理论家已在《欧那尼》事件的第二年去世。

这是一位绝对不能轻慢了的理论家,他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在亚里斯多德之后第一个以独创精神研究了悲剧的黑格尔。

当法国的革命风涛和政治云烟起伏变幻的时候,当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兴起、分化、行时的时候,黑格尔观察着、思考着、品评着,他也有激动,有厌弃,但却把这一切都熔铸在自己的勃勃雄心之中——建立一个包罗万象、囊括一切的体系。

德国思想家有一个习惯,只要有所创见,总喜欢设法把它扩充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这方面,黑格尔表现得特别突出,而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于是,人们从他恢宏的哲学体系中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而在美学体系中,又看到了他的戏剧理论。

黑格尔的戏剧理论,也是对戏剧美学的一次关键性的开拓。

广义而论,有史以来的戏剧理论有许多可以纳入戏剧美学的范畴;然而严格意义上的戏剧美学,则是近代当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随之而产生的一个分枝,它与美学整体一样受着哲学体系的严密制约,比一般的戏剧理论有着更高的理论等级,更着重于戏剧本质规律的探索。

按照一般说法,十八世纪中期鲍姆加登动用“美学”这一概念是这门科学独立行世的标记;但在这以前,狄德罗、莱辛、席勒等人也都是美学的创立者,他们的戏剧理论,已可归入严格意义上的戏剧美学范畴;而到了黑格尔,当他健步登上资产阶级美学高峰的时候,又把戏剧美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黑格尔(1770—1831)出身于符腾堡公国斯图加特城一个仕绅的家庭,早年在文科学校求学,一七八八年十月进这个公国办的两所高等学校之一——图宾根神学院读书,两年后谢林入学与黑格尔住同一间宿舍。

论文: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论文: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67056 艺术理论论文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艺术终结论”这一概念,普遍认为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有关于艺术发展到最后阶段的分析里,艺术终结论实则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语境之下对于艺术发展做出的判断。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黑格尔把美称为美的理念,其本意是说,“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1]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同时理念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自我完善之中。

艺术也按照其理念与形式的不同,以三个各相区别的状态发展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象征艺术中自然形式和物质内容支配着精神。

在古典艺术中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因素达到平衡从而达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

但理念是发展变化的,它的发展不断壮大最终打破古典型艺术理想与形式和谐共存的状态,并逐渐超越并控制创作形式成为主体。

从最原始的象征型艺术来看,这也就是从形式大于理念,形式与理念达成和解,后来形式无法继续束缚理念的发展。

“浪漫型艺术”便取代了“古典型艺术”。

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进一步的发展必然造成作为主体的精神的超越和作为体的物形式之间的决裂。

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绝对精神不断克服外在形式的阻碍而回复到自身的本性,这种主体原则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即一种情感冲动,人之性格独立占主导地位。

这种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要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

最后理念抛弃了形式艺术终结转化为宗教与哲学。

“我们现在已不再把艺术看作体现真实的最高方式。

”[2]艺术在象征型艺术和古典型艺术阶段都缺乏的自由,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客观形象或形式。

而在浪漫型艺术阶段艺术可以自由地探索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在主体意识,艺术不在拘于形式的表现而转为精神的表达,于是外在的形式也退居为精神意志向客观世界表达所需的语言和符号,艺术最后将走向自在自为的自我阐述阶段。

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明确指出“我们诚然可以希望艺术还会将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黑格尔美学——精选推荐

黑格尔美学——精选推荐

⿊格尔美学⿊格尔美学⽬录⼀.⿊格尔哲学—美学体系架构 (2)⼆.美的概念 (4)三.⾃然美与艺术美 (6)四.艺术类型 (7)(⼀)象征型艺术 (7)(⼆)古典型艺术 (8)(三)浪漫型艺术 (8)附录:⿊格尔艺术本质论 (9)(⼀)艺术的源泉——绝对理念 (10)(⼆)艺术的本质——理性的感性显现 (10)(三)艺术的内容——情感与思想的统⼀ (10)(四)艺术的形式——双重“现实”的统⼀ (10)(五)艺术的⽬的——以感性艺术形象的形式显现真实 (10)⼀.⿊格尔哲学—美学体系架构⿊格尔的哲学圆圈:哲学体系圆圈,哲学史圆圈。

哲学体系圆圈:各门学科、各门知识都是⾃⾝旋转、⾃⾝完整的圆圈;同时,它们⼜互相联系,每门科学都有⼀个在前的、⼀个在后的——它以⼀个学科的终点为开端,在它的结论⾥⼜显⽰出在后的,其终点⼜成为后⼀学科的开端。

由开端进展到终点都是⼀种“⾃⾝缠绕”、“⾃⼰返回到⾃⼰”。

“以这种⽅式,在以后的规定中,每⼀步离开不曾规定的开端时,也是后退⼀步接近开端”“终点返回到开端,汇合于开端,但它已经不是开端时贫乏的稀薄的抽象,⽽是带着前进规定开端和后退论证开端之双向过程中的⼀切收获物,成为丰富充实的思维具体、思维整体,从⽽达到对于对象的具体整体的把握”“早期的体系被后来的体系所扬弃,并被包括在⾃⾝之内”。

⿊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理念。

绝对理念先于⼀切事物⽽存在,构成⼀切事物的本质。

绝对理念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把⾃⾝外化为主体、客体两个⽅⾯,⼜使这两⽅⾯相互转化。

“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念)三阶段: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然阶段:绝对精神以⾃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类精神的形式存在。

⼈类精神分为三个层次:主观精神:⼈的内在精神、个⼈意识。

客观精神:⼈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量。

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宇宙精神的最⾼发展阶段,回复到⾃⾝,这时它才是⾃由的、独⽴⾃⾜的。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作者:任铠均来源:《大观》2018年第10期摘要: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

艺术是由心灵产生的,因而也是“自在自为”的。

根据艺术美的不同形式可将其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最高级的浪漫型艺术阶段,精神便脱离了物质形式并发展为完全的概念化,最终进入了哲学范畴。

关键词:美学;艺术;理念;最高职能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图腾艺术到如今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具有独特的地位。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摆脱了作坊师傅或匠人的地位,艺术的地位也提高了。

当今社会建立了专门研究艺术的学校和学科,各门艺术形式经过细分后被人们作为研究的对象,而艺术哲学是对所有艺术门类总体的理论探索。

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讲授艺术哲学课程,《美学》一书是黑格尔的学生在他去世之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编辑出版的,故又称为《美学讲演录》。

该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艺术哲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和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著名的“艺术终结”论断正是出自这部著作。

尽管围绕他的美学观点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但《美学》一书对艺术哲学发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要理解黑格尔艺术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就必须从分析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入手。

一、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它本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了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讲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卷详细论述与上述三类艺术相应的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发展,其中又把诗作为重点进行分析。

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真实世界就是绝对理念即最高的真实,也就是“绝对精神”或是“心灵”。

“绝对精神”是概念与存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正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浪漫型艺术,在浪漫型艺术里,精神回到它本身,有自意识的人回到他的“自我”,沉没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去,因而和外在客观世界对立起来,采取了藐视现实的态度,凭创作主体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对客观世界的感性形象任意摆弄,这样就失去了艺术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应有的和谐一致,同时,由于出发点是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浪漫型艺术中的人物性格就不再象古典型人物性格那样体现伦理、宗教和政治的普遍理想,而只体现个人的意志情感和愿望。

(四)黑格尔在对各门具体艺术论述时,用了最大的篇幅对诗进行论述。

我的理解是,黑格尔认为诗是全书论述三种艺术类型和三个艺术历史发展阶段中最高旨趣的艺术形式,“它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从造型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到抽象艺术的音乐,诗用语言、文字这些更感性化、最能完整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手段,来更加自由的反映人的心灵,它甚至作为散文、小说、戏剧、歌曲、舞蹈等等艺术形式的宗主艺术,影响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发展。

“它可以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类型,它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艺术,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

也就是因为它派生出的更多的艺术类型,与它同处于一样的活动范围,并且更适合于现代人的思考、阅读和欣赏习惯,反而在近现代使诗本身从顶峰走向了衰落。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

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由此得出结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定义包括两种因素、一层关系:一是理念,这是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主要因素)二是表现,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三是两者的关系:融会贯通的关系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诉之于心灵。

二者是统一的。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创立了空前绝后、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可以说是古往以来的人类思想的一个大总结,确乎是一座峰顶,同时也是一个终结。

在他自认为解决了人类思想中的一切问题的地方,诞生了后世的思想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

他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

艺术哲学是黑格尔整个思想体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理念与艺术哲学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

它是超自然、超人类的一种“宇宙精神”,是整个宇宙的,而非个人、非人类的,在人与自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它是宇宙之源,世界的历史就是宇宙精神自我生成、自我运动的历史。

这个“宇宙精神”经历三个发展阶段: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自然阶段:“绝对精神”以自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人类精神的形式存在。

黑格尔又进一步把人类精神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层次。

主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个人意识。

客观精神: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力量。

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宇宙精神的最高发展阶段,回复到自身,这时它才是自由的、独立自足的。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假设了超自然的宇宙理念的存在,并将其作为世界之源,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但他的哲学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容。

二、美与艺术美1、关于美的概念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定义包括两种因素、一层关系:一是理念,是艺术的内容、目的、意蕴;二是感性显现,是理念的外在表现;三是两者的关系,融会统一的关系。

黑格尔说:“我们已经把美成为美的理念,意思是说,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在黑格尔那里,理念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客观实在统一在一起的。

他还对概念与它的实在结成的统一关系作了进一步解释。

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进一步论证了美的理念在概念与他所代表的实在的统一方面的特殊性。

黑格尔强调在美中,理念与形象、理性与内容与感性形式、心灵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普遍性与个别性都必须达到融合和协调统一。

以此,黑格尔论述了审美与知解力、意志的不同。

首先,美不是困有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

其次,美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

最后,黑格尔对美学作了这样的总结:“如果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来看待,就要把上述两个观点统一起来,就要把主体和对象两方面的片面性取消掉,因而也就是把它们的有限性和不自由性取消。

”2、艺术美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成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他从中引申了艺术美的三个要求:一、“要经过艺术表现的内容必须在本质上适宜于这种表现”;第二,“艺术的内容本身不应该是抽象的”;第三,“一种真实的也就是具体的内容既然应该有符合它的一种感性形式和形象,这种感性形式就必须是同时是个别的,本身完全具体的,单一完整的。

”由此可见,理念与感性形象的契合和统一是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思想。

在黑格尔心目中,在艺术里,不存在脱离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脱离内容的形式。

三、艺术发展史黑格尔以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出发,考察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程度;另一方面,考察了艺术发展的历史,论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艺术类型。

(1)象征型艺术:这是最初的艺术,黑格尔称之为“艺术前的艺术”。

所谓象征,黑格尔解释说:“是一种在外表形状上就可以暗示出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符号。

”它使人意识到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个事物所暗示的普遍意义。

象征就是一种暗示,以具体事物暗示普遍意义。

所以“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模棱两可的”,形式与内容不完全吻合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是一种象征关系,形式压倒内容,物质压倒(大于)精神。

最典型的象征艺术是原始的东方建筑,印度、埃及、波斯的神庙、金字塔。

(2)古典型艺术:较高的艺术类型,内容与形式达到完满的契合。

艺术所表现的精神内容不再是抽象的、模糊的,而是具体明确的,并且找到了适合表现自己的外在形式。

不再运用本原自然或动物的自然形象。

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具有内容的明确性、形式的稳定性,技巧的完善性。

最典型的古典型艺术的代表是古希腊艺术。

(3)浪漫型艺术: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精神完全抛开外在世界,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就是绝对的内心生活,其相应的形式就是精神的主体性(即主体对自身自由的认识),内容集中在内在精神生活上,“以精神之光照耀精神自己”。

因此,浪漫型艺术具有内向性、主观性、抒情性。

浪漫型艺术的代表是基督教艺术,爱情题材的骑士风尚和文艺复兴以来体现人物性格的独立性的作品。

四、悲剧理论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实质就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体的交锋。

在自然的冲突、人与外界的冲突、心灵的自我冲突这三种冲突中,心灵的自我冲突是最高冲突,是形成悲剧的基础,其根源在精神力量之间的差异。

冲突的形成不是命运的驱使,也不是主人公性格弱点过失所致,而是普遍的具体性的伦理力量。

冲突本质上是两种普遍力量的冲突,是精神本身的冲突,每一对立方面都有合理性,都有辩护的理由,都要否定对方存在。

实质是两个片面的真理、两个特殊性之间的冲突。

黑格尔对于悲剧理论的突出贡献,就是用矛盾冲突的观点解释悲剧的本质,强调悲剧来自具有普遍性德重大力量之间的冲突,并且指出这种冲突及其导致的悲剧结果都是具有必然性的。

黑格尔所说的导致的悲剧冲突的不同伦理力量,实际上就是不同的社会道德观念,因而悲剧冲突在本质上,既是心灵性的冲突,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冲突。

五、黑格尔美学在西方文论史上的贡献及影响黑格尔娴熟运用了辩证法的规律,以历史观点和辩证观点考察艺术的发展、运动规律。

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艺术观点,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直接来源。

黑格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在西方文论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整套严整而完备的辩证的艺术理论体系,从辩证的联系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艺术。

美学思想中实践观点的萌芽,艺术创造活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活动。

把艺术和人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三.浪漫型艺术精神具体化为感性形象之后,其上升的动力仍迫使它离开与肉体的统一,而达到精神与其本身的统一。

这就是浪漫型艺术要表达的中心。

这时,精神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其艺术形式就是精神主体性。

这种东西将一切特殊的性相分解在真纯的无限的自己与自己的统一体里。

在这个物质转变为精神的过程中,空间被否定,浪漫型艺术只有用一出现就消逝殆尽的声音作为传媒,用声音来表现内心生活的深刻,像一种自我交流的呓语。

“浪漫型艺术的原则在于不断扩大的普遍性和经常活动在心灵深处的东西,它的基调是音乐的,而结合到一定的观念内容时,则是抒情的。

3.浪漫型艺术,通过精神工具表现形式,所以黑格尔也将浪漫型艺术称为心灵和内心生活的艺术,通过上述的发展,一书的内容所指最终是要压倒形式,而离开后者,艺术也就不成为艺术,因此这意味着艺术必然向更纯粹的精神工具,哲学过渡。

我看黑格尔美学三:浪漫型艺术浪漫型艺术有绘画。

绘画是种视觉艺术,视觉完全是感观的。

这不同于味觉,嗅觉,触觉。

绘画作品中有实物,也有虚物。

大自然的山水,飞禽走兽,各种各样的人,休闲的,劳作的,思考的众生相等等,都是实物。

即模仿或还原大自然,其中也添加了,艺术家的个人审美情趣和思想理念。

也有虚物,作品的产生本身就是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对自然和人的深层次挖掘和提炼。

抽象的,意念性的作品。

而恰是绘画将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坛驱逐下来。

在次之前的建筑和雕塑,以及部分诗歌。

都是表达神性,神灵附着于人的肉体的客观物质表现。

绘画将其大众化,从客观物质到主观意念,反而使艺术的境界提高了,摆脱人的本体,提倡心灵的感应,无限的想象。

表达了自我确定再自我否定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音乐是独立自由的,音乐是虚无的,完全依赖于听觉的,在人的五感中,听觉是最虚幻的,视觉能提供五颜六色的世界,是非黑白。

能看见的东西往往是能摸着触到的。

听到的东西是抓不住的。

虽然视觉和听觉同样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网膜和耳膜。

但音乐也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形式都极其丰富。

古典的,现代的,轻音乐,交响乐。

赞美美好生活的,批判黑暗现实的。

有咏物的,有抒情的不胜枚举。

音乐往往是人在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或生活中有节奏的响声后内心激情的迸发。

音乐家也大多在年轻甚至幼年,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天赋异禀。

所谓的天才出现了,在音乐中无所羁判。

因为只有音乐是无需外表的艺术加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